竖井联系测量方法比较探讨
竖井联系测量

竖井联系测量人民交通一、竖井联系测量的任务在隧道施工中,常用竖井在隧道中间增加掘进工作面,从多面同时掘进,可以缩短贯通段的长度,提高施工进度。
这时,为了保证相向开挖面能正确贯通,就必须将地面控制网中的坐标、方向及高程,经由竖井传递到地下去,这些传递工作称为竖井联系测量。
其中坐标和方向的传递,称为竖井定向测量。
通过定向测量,使地下平面控制网与地面上有统一的坐标系统。
而通过高程传递则使地下高程系统获得与地面统一的起算数据。
按照地下控制网与地面上联系的形式不同,定向的测量方法可分为下列四种:1.经过一个竖井定向(简称一井定向);2.经过两个竖井定向(简称两井定向);3.经过横洞(平坑)与斜井的定向;4.应用陀螺经纬仪定向。
竖井的联系测量可通过一个井筒、也可同时通过两个井筒进行。
这种联系测量是利用地上、地下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将坐标、方向和高程引入地下,故称几何定向。
平峒的联系测量可通过一个井筒、也可同时通过两个井筒进行。
这种联系测量是利用地上、地下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将坐标、方向和高程引入地下。
由于平峒隧道有进口和出口,导线和水准线路可从隧道两端引进,大大缩短贯通长度。
其作业方法与地面控制测量相同。
斜井的联系测量方法与平峒基本相同。
不同处是隧道坡度较大,导线测量要注意坡度的影响。
另外,斜井大部分为单头掘进,从洞口引进的导线均为支导线,要加强检核,以防止联系测量出现错误。
由于陀螺仪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导航和测量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
陀螺仪重量轻、体积小、精度高、使用方便,在隧道联系测量工作中,不失为一种经济、快速、影响小的现代化定向仪器。
高程联系测量是将地面高程引入地下,又称导入高程。
显而易见,为使地下隧道(巷道)贯通,地上、地下的控制点必须在同一个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地下工程与地面工程的相对位置也必须正确无误;地下建(构)筑物的相对关系,也必须精确。
如此种种,说明联系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几何定向几何定向分一井定向和两井定向。
竖井联系测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

当矿 井 有两 个 竖 井 , 且 在定 向水 平 有 巷 道相 通 、 并 能进 行 测量 时 , 就 可采 用两 井 定 向 。两井 定 向是 在 两 个 井筒 内各 用重 球 悬 挂 一根 钢 丝 ,通 过地 面和 井 下 导 线将 它 们 连接 起 来 ,从 而把 地 面 坐标 系统 中 的 平 面 坐标 和 方 向传递 到 井下 。由于 两 井定 向时 , 两 根 钢丝 间不 能直 接 通视 , 而是 通 过 导 线连 接 起 来 的 , 因 此, 在 连接 测 量 时必 须 测 出井 上 、 井 下 导 线各 边 的边
微矿 集 团某 煤矿位 于 山东省济 宁市 微 山县境 内, 矿井 主副 井 井 深 约 2 3 0 m, 井 筒 淋 水较 为 严 重 , 联 系测 量采 用 钢丝 投 点 。平 面成 果采 用 1 9 5 4年 北 京 坐
数据处理过程 , 观测 时间短 , 计算结果合理准确, 精度较 高, 并针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测量的几个问题进行
了探 讨 , 总结 了一 些经验 和 结论 。
关 键词
联 系测量 ; 两 井定 向 ;陀螺 经 纬仪 定 向
中 图分 类号 : T D1 7 5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0 7 9 7 ( 2 0 1 3 ) 0 3 — 0 0 9 8 — 0 3 前 ,已广 泛应 用 于矿 井 联 系测 量 和控 制 井 下 导线 方
・
其实质 , 关键是如何求得井上 、 下仪器视线之间所夹 的那 段 长 度 , 进 而得 到 井 下 高程 基 点 的 高程 , 所 以高 程 联 系测 量 也称 之 为 井深 测 量 。长 钢 尺导 人 法 是 高 程联 系测 量常 用 的方 法[ 2 1 。
竖井联系测量方法比较探讨

地下隧道竖井联系测量方法比较探讨姚顺福1 测量原理1.1 陀螺定向法陀螺定向法是综合利用全站仪、光学垂准仪(或重锤球)以及陀螺经纬仪等仪器进行导线联系测量的一种方法。
首先利用光学垂准仪(或重锤球)将地面车站端头井的点位沿同一铅锤线方向投影到端头井的井底,同时利用全站仪测量井上、井下各导线点的角度与距离、利用陀螺经纬仪测量井上、井下的相关导线边的陀螺方位角,从而求算出井上、井下投影点在空间的平面夹角,最终把地面趋近导线的平面坐标和方位传递到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上。
如下图1所示,K0、K1为地面趋近导线点,其中K0为近井点;T1、T2为地面车站端头井投影点;T1´、T2´分别为T1、T2投影到车站端头井底部的投影点;X1、X2、X3……Xn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a1、a2、a5、a6、a7和d1、d2、d3、d4、d5、d6分别为全站仪实测的角度和距离。
X2图1:陀螺定向法竖井联系测量导线联测示意图实际测量时,利用陀螺经纬仪测量地面趋近导线边K0K1和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边X2X3的陀螺方位角,求出陀螺经纬仪的定向常数,结合全站仪实测数据求出a3、a4的角度值,最终按导线平差的原理求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X1、X2、X3的坐标和方位角,作为区间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的起算数据。
1.2 钻孔投点法钻孔投点法实际上是根据长边投影时投影点的点位投影误差对投影边的坐标方位角影响将大大削弱的原理进行导线联系测量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在隧道前进(或后退)的方向上已开挖的地方离开车站端头井一定的距离(一般应大于150m ),从地面钻孔直达地下隧道中,然后利用光学垂准仪(或重锤球)分别通过车站端头井和钻孔将地面点位沿同一铅锤线方向投影到地下,最终把地面趋近导线的平面坐标和方位传递到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上。
如下图2所示,K0、K1为地面趋近导线点;T1、T2分别为地面车站端头井和钻孔井上的投影点;T1´、T2´分别为T1、T2投影到车站端头井和区间隧道底部的投影点,T1´、T2´同时又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的起算点;X1、……Xn 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a1、a2、a3、a4和d1、d2、d3分别为全站仪实测的角度和距离。
全站仪竖井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及精度分析

全站仪竖井联系测量的方法及精度分析摘要: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站仪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它已逐步取代了经纬仪在矿山测量应用中的主导地位。
本文就介绍了利用全站仪进行竖井联系测量的方法,并结合实例,重点对此方法的测量结果的精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平面联系测量,连接三角形,精度分析,全站仪0、引言雅店矿井是由彬煤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
随着矿井建设工程的逐步开展,为了保证副立井井底巷道按照设计施工,因此必须建立与地面统一的井下控制测量系统,此测量过程就成为竖井联系测量。
常用的联系测量方法有连接三角形法、四边形法、瞄直法。
结合本矿井的现有条件,决定采用连接三角形法进行副立井联系测量。
1、地面近井点布设本次地面近井点采用导线网形式布设,在雅店煤矿副立井井口附近布设一个近井点FJ01,使用徕卡TS06全站仪,以厂区原有的两个一级GPS点和一个一级导线点为起算点,采用敷设闭合导线网形式,测设副立井近井点FJ01。
地面近井点布设示意图12、平面联系测量及内业计算2.1、平面联系测量施测方案雅店矿井副立井平面联系测量采用连接三角形法进行,测量原理如图所示:地面连接三角形示意图2井下连接三角形示意图3图中O1、O2为两根悬吊的高强度钢丝,A、B为地面连接点,C、D为井下永久导线点,FJ01为副井近井点,GPS4为厂区控制点。
首先利用全站仪敷设闭合导线将副井近井点坐标引测到井口连接点A、B上,在副井筒内悬吊两根钢丝O1、O2,在钢丝上下两端固定徕卡反射片,然后将全站仪分别架设A、B两连接点上,采用全站仪测角量边方法分别测量A到O1、O2的距离,以及后视边到AO1、AO2的夹角,同理测量B到O1、O2的距离和O1、O2之间的距离,以及后视边到BO1、BO2的的夹角,采用同样的测量方法测量井下连接三角形各观测值,施测方法及限差见下表2-1。
表2-1 施测方法及限差仪器级别水平角观测方法测回数测角中误差限差半测回归零差各测回间互差重新对中测回间互差DJ2 全圆方向观测法3 6″12 12 60连接三角形各边长测量时,应在钢丝稳定的情况下,利用全站仪对徕卡反射片的直接测距及仪器内设的对边测量程序,测量边长6次,同一边长各次观测值互差不得大于2mm ,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隧道竖井联系测量新方法初探

mβ 2
=
ma
a c
=
±0.71×1.5 =
±1.06″
取 ma =± 0 . 7 1”, γ =1 °
方 位 传 递 中 误 差 (地 下 导 线 的 起 始 方 向
误差)
mt = ± 2(mβ12 + mβ22)= ± 2×(1.82 +1.062)=
± 2.95” ②坐标传递中误差 测角引起的坐标传递误差
1 联系测量
从地面近井点向地下采用吊钢丝的方 法 进 行 施 测 ,钢 丝 宜 选 用 0.3mm钢 丝 ,悬 挂 10kg重 锤 。首 先 利 用 经 检 验 合 格 的 地 面 控 制 点 将 方 位 传 递 到 钢 丝 01,02上 。地 面 坐 标 方位的传递和联系导线测量均按精密导线 测 量 的 精 度 进 行 ,该 测 量 使 用 仪 器 为 Leica T C A 2 0 0 3全 站 仪 。外 业 要 求 水 平 角 观 测 左 右 角 各 二 测 回 ,每 测 回 间 较 差 小 于 4”,距 离 正 倒 镜 往 返 测 。距 离 观 测 时 每 条 边 均 往 返 观 测 ,各 两 测 回 ,每 测 回 读 数 四 次 ,并 测 定 温 度 和 气 压 ,现 场 输 入 全 站 仪 进 行 气 象 改 正,仪 器 的 加 乘 常 数 也 同 时 自 动 改 正 。用 全 站 仪 做 边 角 测 量 、竖 井 定 位 时,可 在 井 口 预 先 架 设 一 个 牢 固 的 框 架 ,在 框 架 合 适 的 部 位 固 定 两 根 钢 丝 01,02。钢 丝 底 部 悬 挂 重 锤 并使重锤浸入设置在井底相应部位的油桶 内,重 锤 与 油 桶 不 能 接 触 。钢 丝 在 重 锤 的 重 力作用下被张紧且由于桶内油的阻尼作用 能 较 快 的 处 于 铅 垂 位 置 。钢 丝 上 任 意 一 点 的 平 面 坐 标 均 相 同 ,起 到 了 传 递 坐 标 的 作 用 。在 同 一 竖 井 内 可 悬 挂 两 根 钢 丝 组 成 联 系 三 角 形 。有 条 件 时,应 悬 挂 三 根 钢 丝 组 成 双 联 系 三 角 形 。竖 井 中 悬 挂 钢 丝 间 的 距 离 C
盾构竖井联系测量的几种方法探讨

测量文章编号:1009-6825(2009)06-0353-02盾构竖井联系测量的几种方法探讨收稿日期:2008-10-21作者简介:徐 浩(1976-),男,工程师,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杨 卓(1982-),男,助理工程师,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徐浩 杨卓摘 要:介绍了在广州地铁六号线盾构三标段中使用的几种始发井联系测量方法,概述了其特点及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应根据现场方法灵活运用,同时运用几种方法加强检核的建议,以提高隧道控制点的精度。
关键词:盾构,始发井,联系测量中图分类号:T U 198文献标识码:A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大城市都开展了地铁建设,为了满足盾构掘进按设计要求贯通(贯通误差必须小于 50mm),必须研究每一步测量工作所带来的误差,包括地面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导线测量等几个阶段。
在现有的测量技术下,地面控制测量已经可以做得很好,精度可以达到几毫米,对竖井联系测量的几种方法分析如下。
1 钢丝法如图1所示,从地面近井点向地下采用吊钢丝的方法进行施测,首先利用经检验合格的地面控制点将方位传递到钢丝L 1,L2上。
地面坐标方位的传递和联系导线测量均按精密导线测量的精度进行,该测量使用仪器为Leica T CRA 1201全站仪。
外业要求水平角观测四测回,每测回间较差小于3 ,距离正倒镜往返测。
距离观测时每条边均往返观测,各两测回,每测回读数两次,并测定温度和气压,现场输入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仪器的加乘常数也同时自动改正。
用全站仪做边角测量、竖井定位时,可在井口预先架设一个牢固的框架,在框架合适的部位固定两根钢丝L 1,L2。
钢丝底部悬挂重锤并使重锤浸入设置在井底相应部位的油桶内,重锤与油桶不能接触。
钢丝在重锤的重力作用下被张紧且由于桶内油的阻尼作用能较快的处于铅垂位置。
因此,钢丝上任意一点的平面坐标均相同,起到了传递坐标的作用。
竖井三角联系测量中的新方法应用研究

1 引 言
随着现 代城 市 发 展 节奏 的加 快 , 铁 建 设 在 我 国 地 正 在如 火如 荼 进 行 。在 地 铁 的建 设 过 程 中 , 系 测 量 联
作 为地 面控 制 网 和地 下 控 制 网的 桥梁 , 在地 下 铁 路 的 顺 利贯 通 中起着 关 键 的作 用 , 因此 如 何 做好 联 系测 量
测量 的关键 _ 。下 面就传 递方 位角 的 角度来 分 析联 系 6 ] 测 量 的技 术 原 则 式为 :
O = l +9 l OA0 T 16l +O () 1
2 基 本 理 论
三角 联 系测 量 是通过 一 个竖 井把 平面 坐标 和方 位
] 。采 用 联 系 三 角形 进 行 联 系 测
1 的角 ,ic 。 s  ̄ n
即:
b c ・ O O b c 一 c b・C SI c b a ( - C Sl - ≈ a — OO — 7)
转 折 角 ∞和 , 井 下 4 在 相 应 测 量 b 和 C 和 测 站 点 。 , 的转 折角 和 , 意测 角 的 时候 用 双 丝法 瞄 准 钢 注
,OO 1 b和 C近 似 在 一 条 直 线 上 , C S , L
丝 的 中心 , 离测 量 使 用 仪 器 配套 的徕 卡 反射 片 。观 距 测数 据采用 间接平 差 的方 式 , 多 测 回取 平 均 值 得 到 将
的方 向夹 角 和距 离作 为观 测 值 , 用 武 汉大 学 的 C s 利 oa
的工作 一直 是我 们地 下铁 路工 作者 不 断探索 的重要 课
题 。本 文在 新 的测 量 仪 器 条 件下 , 三 角联 系测 量 的 对 开展进 行 了研究 。
隧道竖井联系测量新思路研究

隧道 竖 井 联 系测 量新 思 路研 究
李 添 国
( 海省 第二测绘 院 青 海西宁 青
8 0 1 1 0) 0
摘 要: 本文基 于笔者 多年从 事工程 潮量的 相关工作 经验 , 以隧道盾 构工程 潮量 为研 究对象 。 分析 了竖 井联 系测量 方法的 原理和 数据处 理方法 , 在此基础上 , 笔者络 出 了其 中的改进 思路 和措施 。 全文是 笔者 长期 工作实践基 础上的理论 升华, 信对从 事相关工作 的同行 有着 相
1 竖井联 系测量 介绍
1 1 基本原 理与误 差 . 平 面控 制 点 向下 传递 的联 系测 量 的 基 本原 理 是 通 过 竖 井 悬挂 两根 钢 丝( 了检核 大 多 悬挂 三 根 钢 丝) 由井 上导 线 点测 定 钢 丝的 为 , 距 离 和 角度 , 从而 算 得 钢 丝 的坐 标 以 及 它们 之 间的 方 位 角 , 后在 然 井 下 , 为 钢 丝 的坐 标 和 方 位 角 已知 , 认 通过 测 量 和 计算 得 出地 下导 线 起 始边 的 坐标 和方 位 角 。 中 , 其 坐标 传 递 的 误 差 将 使地 下 各导 线 点产 生 同一 数 值 的位 移 , 对隧 道 贯 通 的影 响 是 一 个 常数 。 方 位角 而 传 递 的误 差 , 给 地 下导 线各 边 方 向角 带来 同一 误差 值 , 将 该值 对隧 道 贯 通 的影 响将 随着 导 线 长 度 的 增 加 而 增 大 。 1由此 可 见 , 道的 隧 施 工 测 量 对 定 向的 精 度 具 有 很 高 的 要 求 。
在 隧 道 两 端 盾 构 井 附 近 ( 可 能 在 隧 道 轴 线 方 向 上 ) 布 设 其 表 达 式 为 : 尽 各 控 制 点 ( 处 假 设 为 A和B。 此 A和 B应 为 地 面 控 制 点 ) 并 要 求 A、 , d =口 +6 一2 b o y a cs () 1 B 点 相 互 通 视 。 盾 构 井 井 口附 近 ( 量 在 隧 道 轴 线 的 上 方 ) 两 在 尽 设 由于 v和 O是 接 近干 零 的角 , f . 因此可 以认 为 : = - ,O Y , d b a C S :1 强 制 对 中控 制 点 J ( 上 近 井 点 ) 每 次 进 行 联 系 三 角 形 定 向 s井 , 将 这 两 个 值 用 于式 ( ) 1 中并 进 行 相 应 变 换 后 则 有 下 式 : 时 , 通过A、 均 B两 点 对 近 井 点 进 行 检 测 。 竖 井 内 悬 挂 3 直 径 在 根 b a — (- o y - +a cs ) b1 () 2 03 . mm的具 有 相 当 强 度 和 韧 性 的 钢 丝 至 井 底 , 端 各挂 以 l k 下 g 0 左 右 的 重 锤 , 置 于 油 桶 中 ( 图 1 。 面 近 井 点 端 一 根 为O , 并 如 )地 对 设 e c )3 =( -d  ̄ 用e 对a、  ̄I3 值 b c 条边 作 如 下 改 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隧道竖井联系测量方法比较探讨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国内很多城市都陆续开展了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以保证城市交通的顺畅,确保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
我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首条轨道交通线的建设,目前已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达到4条。
06年12月19日,随着3号线北延伸段的正式通车试运营,我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达到了139公里,超越香港和北京成为全国第一。
为有效利用城市空间,我市轨道交通工程主要采用地下隧道的形式进行。
在进行地下隧道的施工建设时,主要是通过竖井(车站端头井或中间工作风井)提供工作面进行施工,因此如何保证地下车站以及区间隧道严格按设计施工就成为建设者们的首要问题。
竖井联系测量(平面)的目的就是将地面控制网的坐标和方位按要求精度准确地传递给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或施工导线),为施工提供控制依据。
笔者根据近期参加轨道交通11号线第三方测量的工作经验,将地下隧道竖井联系测量的常用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一种适合我市情况的联系测量方法,为今后的地下隧道施工建设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竖井联系测量基本上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陀螺定向法、钻孔投点法、联系三角形法和导线定向法。
以下就这几种方法分别作个分析比较。
1 测量原理
1.1 陀螺定向法
陀螺定向法是综合利用全站仪、光学垂准仪(或重锤球)以及陀螺经纬仪等仪器进行导线联系测量的一种方法。
首先利用光学垂准仪(或重锤球)将地面车站端头井的点位沿同一铅锤线方向投影到端头井的井底,同时利用全站仪测量井上、井下各导线点的角度与距离、利用陀螺经纬仪测量井上、井下的相关导线边的陀螺方位角,从而求算出井上、井下投影点在空间的平面夹角,最终把地面趋近导线的平面坐标和方位传递到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上。
如下图1所示,K0、K1为地面趋近导线点,其中K0为近井点;T1、T2为地面车站端头井投影点;T1´、T2´分别为T1、T2投影到车站端头井底部的投影
点;X1、X2、X3……Xn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a1、a2、a5、a6、a7和d1、d2、d3、d4、d5、d6分别为全站仪实测的角度和距离。
Xn
X2
图1:陀螺定向法竖井联系测量导线联测示意图
实际测量时,利用陀螺经纬仪测量地面趋近导线边K0K1和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边X2X3的陀螺方位角,求出陀螺经纬仪的定向常数,结合全站仪实测数据求出a3、a4的角度值,最终按导线平差的原理求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X1、X2、X3的坐标和方位角,作为区间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的起算数据。
1.2 钻孔投点法
钻孔投点法实际上是根据长边投影时投影点的点位投影误差对投影边的坐标方位角影响将大大削弱的原理进行导线联系测量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在隧道前进(或后退)的方向上已开挖的地方离开车站端头井一定的距离(一般应大于150m),从地面钻孔直达地下隧道中,然后利用光学垂准仪(或重锤球)分别通过车站端头井和钻孔将地面点位沿同一铅锤线方向投影到地下,最终把地面趋近导线的平面坐标和方位传递到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上。
如下图2所示,K0、K1为地面趋近导线点;T1、T2分别为地面车站端头井和钻孔井上的投影点;T1´、T2´分别为T1、T2投影到车站端头井和区间隧道底部的投影点,T1´、T2´同时又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的起算点;X1、……Xn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a1、a2、a3、a4和d1、d2、d3分别为全站仪实测的角度和距离。
由图2可以看出,地面T1、T2与地下T1´、T2´在平面位置上实际上为同一点位,因此T1、T2的坐标就是T1´、T2´的坐标。
K0T1
图2:钻孔投点法竖井联系测量导线联测示意图
端头井
1.3 联系三角形法
联系三角形法是以前国内地下隧道竖井联系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联系三角形的测量,将地面趋近导线的平面坐标和方位传递到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上。
B'
B
a
a'K0K1
W
b
d r o c 1W'r'c'
b'a'o 2X1X2
Xn
图3:联系三角形法竖井联系测量导线联测示意图
上图3为联系三角形法测量原理的示意,其中K0、K1两点为地面趋近导线点,X1、X2……Xn 为地下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
因此法是传统方法,具体测量及解算过程本文就不再累述。
1.4 导线定向法
导线定向法是利用导线传递测量的原理进行地下隧道竖井联系测量中的方法。
在车站端头井的导线点布设有其本身的缺陷:一是边长短、二是俯仰角大,但随着高精度测距测角全站仪的普及应用,使得以上缺陷所造成的精度损失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最终确保地下施工控制导线的精度指标。
下图4为导线定向法竖井联系测量的示意图。
K0
K1
X1X2Xn
图4:导线定向法竖井联系测量导线联测示意图T1
T2
2 各种方法优缺比较
2.1 陀螺定向法
陀螺定向法的主要优点是占用车站端头井的时间短、观测作业简单,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影响相对较小;不足之处是陀螺经纬仪的价格昂贵,拥有陀螺经纬仪的单位较少,难以推广应用,同时其单次定位精度低,一般的仪器为20″。
2.2 钻孔投点法
钻孔投点法是一种适合于浅埋(埋深小于30m)工程的竖井联系测量方法,具有作业时间短、测量精度高、简单直观、容易操作的特点。
当具有钻孔条件时,地铁竖井可以优先考虑采用此法进行联系测量。
不足之处是准备工作繁多,如确定投点位置,寻找钻孔队伍,现场钻孔等,不利于钻孔投点法的推广应用。
同时由于上海地层为第四纪沉积层,其中0~40m 深度内均为软弱地层,主
要为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土等,这类土颗粒微细、固结度低,具有高溶水性、高压缩性、易塑流等特性。
因此钻孔投点时可能会危及已开挖隧道的安全。
2.3 联系三角形法
联系三角形法是一种传统的竖井联系测量方法,但存在设备笨重、工序繁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与其他方法相比已显得比较落后。
只是在不具备其他方法作业条件的情况下,才采用此法进行竖井联系测量。
2.4 导线定向法
该法具有作业时间短、测量精度高、简单直观、容易操作的特点。
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影响相对较小。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上海地区的地质特点,在上海地区,导线定向法是一种最适合的竖井联系测量方法。
我们在实际合作中也正是采用的这个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联系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确保了联系测量的精度控制。
3 导线定向法测量时的重点
实际测量作业时,我们利用leciaTC2003仪器进行观测,该仪器的测角中误差为±0.5″,测距精度为1+1×10-6.D(mm)。
在井中适合位置安置测站,如不能一次传入隧道内,则再经临时工作通道传至隧道内。
这个方法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就是仪器纵轴倾斜误差影响和短边上的对中误差影响。
井上导线点与井下导线点的高差约为8 ~15 m,而其水平距离一般只有10 ~20m,即在该边上的高度角为30︒~40︒。
在如此大的高度角的情况下,进行水平角观测,仪器的纵轴必须严格垂直,否则将按∆β=V·tg α影响水平角,式中V为仪器纵轴倾斜量,α为该边的高度角,∆β是对水平角的影响。
当高度角α=35︒时,如果照准气泡偏0.2格(4"),则对水平角影响∆β=3"。
必须指出,这项误差是属于系统误差,不能通过盘左盘右或多个测回数来消除。
只有通过改正或观测时严格气泡居中来克服。
这种传递方法,由于高差大,对仪器结构完善要求高。
leciaTC2003仪器具有纵轴倾斜自动改正装置,经过实践证明,该全站仪的这种补偿功能的作用是有效的。
在短边上对中误差一般要求不大于0.1mm(当边长10m~20m时,则对水
平角影响为∆β=2"~1")。
对中误差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仪器转站时或在同一测站上,觇牌中心与仪器旋转中心、觇牌中心与自身旋转轴不一致误差,以及基座连接装置的偏心等都会对方位角的传递产生较大的误差。
这些误差大多是由于觇牌变形所致,因此,对觇牌必须事先进行检验。
4 工作体会
导线定向法是目前我市地铁隧道施工时竖井联系测量的有效方法,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上海软地基其它方法无法实现的问题,而且作业时间短,成果精度高,能够有效保证区间隧道的正确贯通。
为有效解决仪器和目标的对中误差,有条件的工作场所测站最好埋设强制归心观测标志;确实无法埋设时,固定三脚架及其观测基座,避免对中。
为有效解决望远镜的调焦误差,在作业前一定要望远镜调焦运行的正确性,同时在短边测角时调焦一定要注意用力均匀操作。
观测方法可采用盘左、盘右对同一个目标同时测完后再观测下一个目标。
在短边方位角传递测量时,有条件的话可采用多台仪器同时作业的角导线互瞄法来克服对中误差和调焦误差的影响。
角导线互瞄法可以通过互瞄仪器望远镜的十字丝来实现。
为有效解决仪器纵轴倾斜误差的影响,应采用具有纵轴倾斜自动改正装置的全站仪进行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