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十四《种群和群落》(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种群的概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B【解析】鱼有多种,所以一个池塘中全部鱼是多个种群。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答案】B【解析】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根据“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蚜虫、跳蝻的活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3.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下图所示的曲线。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答案】C【解析】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变化,其中ac段为增长型,cd段为稳定性,de段为衰退型,A正确;ab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到b点时到达最大值,而bc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因此,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B正确;本实验设计符合对照原则,C错误;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实验误差,D正确.【考点】种群数量变化4.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答案】A【解析】树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个群落中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如:土壤中的蚯蚓、草上的蜘蛛等。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19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能保持核内遗传信息的复制不受细胞质的影响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并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2.如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经过程①②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B.无氧呼吸时,过程①产生的[H]在过程③或④中不断积累C.人的成熟红细胞内可发生的是过程①④D.无氧呼吸中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掉,所以产生的ATP量远小于有氧呼吸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4.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一株开白花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射线可以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该变异是否是可遗传的变异C.若白花是基因突变引发的,则通过杂交实验,无法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5.某兴趣小组探究了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对瓜尔豆叶片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除喷施激素处理不同外,其他采用相同的常规方法管理,用相应仪器测定瓜尔豆叶片叶绿素(Chl)含量,结果如图(图中A1、A2、A3和G1、G2、G3分别表示脱落酸和赤霉素的三个不同浓度,CK为蒸馏水对照组)。

种群和群落

种群和群落

专题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 hm2C.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2、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3、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D )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4、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C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5、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与迁入无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6、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种群和群落(精析版)(K12教育文档)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种群和群落(精析版)(K12教育文档)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种群和群落(精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种群和群落(精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种群和群落(精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必修三《动植物的稳态》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新课标Ⅰ卷)6。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

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

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A【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项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项错误。

(浙江卷)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

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种群数量有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故A错误;环境条件若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而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正确;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冬季植食动物的食物减少,其环境容纳量会变小,故D 错误。

《种群和群落》知识检测2(答案和解析).docx

《种群和群落》知识检测2(答案和解析).docx

《种群和群落》知识检测(-)基础演练一、选择题(木题包括12小题)1.下列町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籬鱼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而积内的乔木数量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2.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畑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a =1.3 口保持不变,则笫三年该种群数量为()A. 1.3侃B. 1.69用C. 2. 3用D. 5. 29用3.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丰富度最高的是()f f …f •八• I •…△△△AB4.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索。

在2010年11月份南方某沿海城市对本市居住人口进行了调查,发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在人口调查途中发现市郊人雁数量也比以前增多不少。

对于人口和人雁种群密度增人的原因,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不断增人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迁入增多B.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虽增多主要是迁入增多0.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虽增多主要是出生率增大D.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虽增多主要是出生率增大5.下列关于“培养液小酵母菌种祥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小的溶解氧C.从瓶屮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Z前,需要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6.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7.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8. 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幼年 □成年 □老年9. 下列关于右侧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A. 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B. 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C. 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D. 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0.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i 吴的是()A.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 调查古树木、熄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邯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 .将於只鹿标记,在捕获的刀只鹿中冇/〃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冇a/x 〃)F/〃只H.若生态系统屮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集锦【专题22】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集锦【专题22】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专题22 种群和群落1.(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解析:选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联系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及能量流动的特点,逐项进行解答。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下降,A项正确。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280×100÷2÷140=100只/hm2,B项正确。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种群中个体的数量无关,C项错误。

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含有的能量越少,D项正确。

2.(2018·高考浙江卷)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解析:选B。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该种群开始个体总数为100,一年内新出生个体数为20,因此该种群的年出生率=20/100×100%=20%,故A项错误。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参与生殖的个体数越多,出生率就越高,故B项正确。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专题【生物与环境1种群和群落】精练题含解析.docx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专题【生物与环境1种群和群落】精练题含解析.docx

2019届咼考生物复习专题【生物与环境1•种群和群落】精练题(满分100分;考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5山东烟台一模)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 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來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构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2.某农场面积约140 hm;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來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7 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n?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一鼠一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3.(2014江苏,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0.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2015四川广安二诊)某海滨浅水区牛长着各种海藻,还有海星、岩螺、藤壶、蛤蝌等。

藤壶和蛤蝌以海藻为食, 岩螺以藤壶和蛤蝌为食,海星可以捕食藤壶、蛤删、岩螺等,其天敌是海鸥。

下列叙述不止确的是()A.不同海水深度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B.海星和岩螺之间存在着捕食和竞争关系C.海藻与藤壶之间存在着能量与物质循环D.海鸥和海星在食物网中均有两个营养级5.(2015天津理综,1)右图表示牛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2019年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提高了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C. 细胞内合成了血红蛋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D. 胚胎干细胞、成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理清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及其意义、干细胞的内涵及其类型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红细胞分化的标志是合成了其特有的血红蛋白,C正确;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成肌细胞是专能干细胞,可见,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及成肌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D错误。

2.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B. 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C. 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D. 实验结束时,甲、乙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明确细胞发生吸水与失水的条件及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

【详解】实验开始后,甲、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说明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A正确;实验开始后,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先逐渐增大,而后又逐渐减小,说明乙溶液中的部分溶质可被细胞吸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发生了变化,B错误;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实验结束时,甲溶液中的水分增多,乙溶液中的溶质有所减少,二者的浓度均有所下降,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十四种群和群落考点47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5颗星(1-15题,31题,32题);考点4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5颗星(16-30题,33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7 易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来调查B. 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査的对象D. 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2.【来源】2017年新课标II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7 易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3.【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考点47 易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应属一个种群B.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 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 人口的年龄组成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4.【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点47 易下列有关种群数量“S”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B. 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C. 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D.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5.【来源】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三3月高中会考考点47 易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叙述,正确的是()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的关系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 “S”型增长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6.【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3月月考考点47 中难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地雀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乙岛上的地雀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B. 甲岛较乙岛地雀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 两岛上的地雀存在隔离,导致其种类增多D. 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7.【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点47 中难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校园生物园内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一组数据:(株/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种群密度为7株/ M2B. 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C. 用这种方法求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应完全相同D. 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8.【来源】2017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3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考点47 中难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决定B. 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增长C. 动物的出生率与性成熟的早晚无关D. 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不能降低出生率9.【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点47 中难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某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型增长B. 某种群在自然界中,出现无限的“J”型增长C.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要求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限制D.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年增长率不变,短期内出现“J”型增长10.【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必修3)下学期学业测试考点47 中难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种群自身密度最大,种内斗争减弱B. 种群增长率为0C. 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 K值将一直保持不变11.【来源】2017届河南省郑州、平顶山、濮阳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二模)考点47 中难科学家设计一系列50m×50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

将更格卢鼠从一半这样的区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样。

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

接下来三年实验数据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区域之间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不会存在竞争关系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C. 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D. 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竞争,并限制了他们种群的大小12.【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考点47 中难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13.【来源】2017年新课标卷III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7 中难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14.【来源】2017届《超级全能生》浙江省高三12月联考考点47 难如图是某自然水域中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是600只B. 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一直为0C. 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D. 在10天后,若草履虫因为其天敌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15.【来源】2017届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舟山四地市高三下学期考点47 难下图表示某种群的增长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种群的增长方式为指数增长B. 数量达到K/2前,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C. 数量超过K/2后,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D. 若为某鱼种群,K值时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16.【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8 易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同B. 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C.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D.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17.【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8 易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是定值B. —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C. 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D. 一个池塘中鯽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卿鱼丰富度高于鲤鱼18.【来源】2017年北京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8 易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19.【来源】2017届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等四校高三下期第二次联合考试考点48 中难如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横、纵坐标分别表示被M、N 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d表示曲线M终点和曲线N起点的距离),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 M与N将呈现“S”型曲线增长B. 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C.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强D. d越大,M与N之间的竞争越激烈20.【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点48 中难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D. 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21.【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2月月考考点48 中难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C. 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D. 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水平结构22.【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8 中难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 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 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23.【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平顶山郏县一高高二上12月考考点48 中难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B.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24.【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信阳第六高中高二12月考考点48 中难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演替的速度改变,而演替方向不一定会改变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5.【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信阳第六高中高二12月考考点48 中难古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旱逢春”分别体现了生物学含意是()A.群落演替种间竞争植物向光性B.群落演替互利共生植物相光性C.群落演替互利共生根向水性D.中间竞争群落演替植物向光性26.【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零模)考点48 中难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