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贝多芬的介绍

贝多芬的介绍
1贝多芬来历
贝多芬(1770年12月17日至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现代西方音乐革命性人物,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被认为是代表着西方文化的顶峰。
2贝多芬的音乐成就
贝多芬在音乐上有着特殊与奇迹般的功绩,时至今日,他仍被学习和欣赏。
除了他的经典的诗歌剧——《第九交响曲》,其作品涵盖了喜剧、悲剧和小品三种剧类,以及独奏曲、三重奏、室内乐等。
3贝多芬的影响
贝多芬的革命性思想和旧世界曾经给全世界带来艺术上的革新,其作品风格上也展示出有贝多芬式来改变世界的范例。
他把古典音乐作为终极的艺术概念,其作品的影响弥漫了今天的音乐领域。
4贝多芬的“四海归一家”
贝多芬向全世界传递“四海归一家”的精神。
他的作品就如一张桥梁,把远古的古典音乐和当今的流行文化联结起来,他的作品被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欣赏,传播扩散到四面八方。
5贝多芬后继有人
在继承贝多芬作品的过程中,出现许多像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莫扎特(Mozart)、肖邦(Chopin)、格什温(Gershwin)等经典作曲家,也给予了当今流行音乐更多的创新思路和活跃力。
贝多芬在古典音乐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极具魅力,在持续的创作、演变、散发影响力的过程中,激发得现代年轻人的热情。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的生平资料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的生平资料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
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
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乐圣。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生平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7日诞生于德国波恩。
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女仆,心地善良、性情温柔。
她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
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
贝多芬生平简介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昂一个有音乐背景的家庭,是西洋音乐史上少有的伟大的音乐家,被誉为「乐圣」。
祖先为荷兰人,他家族是音乐世家,祖父是波昂宫庭乐长,爸爸于科隆选帝宫廷礼拜堂担任男高音歌手及宫廷乐长的职务,贝多芬有2个年幼的弟弟。
贝多芬年幼时由他爸爸教他弹琴,他的音乐学习进步很快,当他发现贝多芬的音乐天才,就急于将小贝多芬培养成音乐神童,强迫他长时间练琴。
但贝多芬真正的启蒙老师,却是宫庭乐长倪富(1748-1798)他是来自莱比锡的著名作曲家,除了钢琴和管风琴外,还教贝多芬作曲。
贝多芬8岁时已公开演奏,13岁担任宫廷的助理管风琴师和中提琴手,并写出「依德雷斯主题奏曲」,14岁在宫廷演奏管风琴。
1789年,贝多芬17岁被送往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学习音乐,并结识仰慕的莫扎特(WolfgongAmadeusMozart),后因妈妈患上肺结核病危,匆匆赶回波昂,返国后在布鲁宁一家的支持下,入波昂大学为旁听生。
妈妈过身后,由于爸爸酗酒,他要在教堂和剧院的乐队担任中提琴手,以赚取家庭年生活费,照顾 中文名: 贝多芬 英文名: Beethoven,Ludwigvan 生于: 15/12/1770 卒于: 26/03/1827 国籍: 德国 乐派: 古典乐派 贝多芬简介爸爸及2位年幼的弟弟。
1792年(22岁)贝多芬正式移居维也纳,先与有「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JosephHaydn)、阿布雷兹亲王、萨里耶瑞等大师学习,之后在罗勃科维兹亲王、鲁道夫大公、金斯基亲王等贵族的赞助下,逐渐在维也纳尊定了名声,在维也纳贝多芬很快便成为出色的钢琴家,特别是他即兴演奏的本领更受人爱戴。
1800年左右,贝多芬发现听觉衰退,并且越来越严重,直至1812年(42岁)完全失聪。
贝多芬1827年3月26日逝世于维也纳,终年57岁,死因是贝多芬不小心染上感冒,引发长年来的多种症病而死亡。
生平大事1770年:12月生于德国波昂。
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四岁时就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八岁公开表演。
在管风琴师C.G.内费的指导下,贝多芬开始学习巴赫等德国大师的作品,使他真正认识了德国的民族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800年左右,贝多芬创作了《第一交响曲》,是他九部交响曲中最古典化的一部。
1802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二交响曲》。
《第三交响曲》(英雄)的完成,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1804年创作的作品,摆脱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一大飞跃。
1802-1815年间,贝多芬虽受包括耳疾在内的各种精神上的打击,但他还是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第三交响曲到第八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及序曲、奏鸣曲等等,这些作品对以后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15年以后,贝多芬完全失聪了,他变得孤僻、易怒,但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这时的音乐创作带上了深思的性质。
伟大的《第九交响曲》的完成,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显示出贝多芬的艺术思想更深刻、更细致、更成熟。
这部作品体现了贝多芬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全世界人民团结拥抱起来,像兄弟一样,经过艰苦的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欢乐”的理想。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病逝于维也纳。
贝多芬的音乐,占特殊地位的是他的交响曲。
从这些交响曲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交响曲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过渡到舒伯特、门德尔松的各个时期发展概况,也可以了解到贝多芬创作的基本思维和精神面貌。
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面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优秀传统,吸取了法国大革命音乐的各种成果和富于英雄性的音调,因此,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同时,他又吸取了德、奥民族音乐的精华,他的作品又具有更明显的民族性。
贝多芬的交响曲以表现革命斗争的英雄为中心,他把英雄的主题放在他交响曲创作中的首位。
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绘了英雄的活动与思想、英雄与革命斗争、英雄与大自然、英雄与人民、英雄与胜利、英雄与他的内心世界等等,这些富于英雄性的音调,把英雄塑在人民中间,表现了他们为实现正义的事业而战斗,甚至牺牲自己,直到赢得斗争的胜利。
贝多芬简介

After Beethoven went back home, he worked all night writing down the new piece of music. He called it the Moonlight Sonata.
(III)
1. Don’t _w_a_i_t for him in the _w_a_i_ti_n_g_ room.(wait) 2. Are there any _m_i_s_ta_k_e_s_ in my homework? No. (mistake) 3. She can’t go to school because her knees hurt _b_a_d_ly_.(bad) 4. The man walked _q_u_i_c_k_ly_ to the doctor’s door.(quick) 5. Doing is much _m__o_re__n_e_c_es_s_a_r_y_ than only saying.(necessary) 6. You must drive _c_a_r_e_fu_l_ly__(care). That car _n_e_a_r_ly_ hit you.(near) 7. The man is waiting for his turn _to__b_u_y_ the food.(buy)
Exercise Two 单项选择
1. He heard someone ______the piano.
贝多芬生平

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月光》
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人教版小学 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上(题目为
《26. 月光曲 》 )
贝多芬雕塑
贝多芬的成就和作品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 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 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 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 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 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 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 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 贝多芬的老师: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 弱,1813—1817年贝多芬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8—1827年贝
音乐巨人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目录
• 贝多芬是谁?
• 贝多芬的成就和作品
• 贝多芬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和启示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
贝多芬是谁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 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 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多芬左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四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已完全丧失
贝多芬的故事和启示
贝多芬三贝多芬生前用的最后一架钢琴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 ,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 了命运的喉咙 他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 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1813-1817年贝多芬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8一1827年贝多芬在耳 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 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 望。
贝多芬介绍

贝多芬介绍贝多芬介绍:路德维希.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1770年12月17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
他的祖父和父亲是宫廷音乐家,父亲在当地的乐团里唱合唱。
也许是遗传也或许是熏陶,幼年的他被父亲发现有不同寻常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指导下贝多芬开始接触音乐,四岁开始学习语管钢琴和提琴,在父亲的严厉监督下每日每夜的练琴。
父亲希望把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
贝多芬八岁开始了登台演出。
莫扎特去世2年之后。
贝多芬搬到了维也纳。
那时他22岁。
在这里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海顿。
他开始在约瑟夫海顿那里学习作曲。
贝多芬因为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开始崭露头角。
短短十年间就创造出了c小调交响曲、献给远方的爱人、田园交响曲等著名作品。
如同听过其演奏的观众所说“他知道如何去吸引每一位听众,常常让他们热泪盈眶......“因此他也得到了资金资助。
1790年之后的时间里,26岁的贝多芬的听力开始出现了问题,为此他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心情日益压抑。
富有天赋的贝多芬却没有因为耳鸣停止自己的创作,听从内心感觉,他依然作曲。
但是耳鸣带来的影响却是让他无法掌控自己的手指在按下琴键时的力度。
这让他绝望。
1802年,贝多芬在维也纳写下了遗嘱-“海利根斯塔特遗嘱”。
遗嘱中写到“我本该结束我的生命,只是我的艺术挽留了我。
”1803-1813年,在这期间贝多芬创作了六部交响曲。
最杰出的是英雄交响曲、第七交响曲以及第九合唱交响曲。
1803年的“英雄”交响曲改变了交响曲的传统历史方向,震撼了听众。
舒曼曾说:“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像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
”恩格斯在听了《命运交响曲》之后,他赞美道: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那种爱情的温柔的优思”恩格斯短短的几句话,讲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1814年,这个时候的贝多芬已经完全失聪,几乎隐退。
贝多芬ppt课件

月光奏鸣曲赏析
总结词
柔美细腻,情感丰富
VS
详细描述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他最著名的钢琴独 奏作品之一。这首曲子以柔美细腻的旋律 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贝多芬对爱情、人 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05
贝多芬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钢琴演奏技巧
力度控制
贝多芬能够通过力度变化,表 现出丰富的音乐情感,如《月 光奏鸣曲》中的柔美与宁静。
和声运用
贝多芬在钢琴曲中大量运用复 杂和声,如《悲怆奏鸣曲》中 的转调和声,展现出独特的音 乐色彩。
节奏感
贝多芬的节奏感非常强,能够 准确把握音乐的律动,使音乐 更具生命力。
演奏速度
贝多芬的演奏速度极快,且能 够保持清晰的音乐线条,如《 热情奏鸣曲》中的快板乐章。
乐队指挥技巧
音乐理解
贝多芬作为乐队指挥, 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 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内
除了交响曲,贝多芬还创作了其他形 式的交响作品,如《艾格蒙特》和《 科里奥兰》等。这些作品在音乐会上 经常被演奏,深受听众喜爱。
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创作了多部钢琴奏鸣曲,其中《月光奏鸣曲》、《悲 怆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最为著名。这些奏鸣曲在钢琴 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钢琴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04
贝多芬作品赏析
第五交响曲赏析
总结词
壮丽宏伟,充满力量
详细描述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被称为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一部壮丽宏伟的作品。它以强大的力度和动 态对比,展现了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九交响曲赏析
总结词
壮丽磅礴,情感深沉
详细描述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部交响曲以壮丽磅礴的气势,展现了 贝多芬对人类、自由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是贝多芬对人类情感的一次深入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惨的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 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气过,甚至连家 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 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 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 的名字给了他。 但是当小贝多芬3岁生日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 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 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 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 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 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 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 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 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 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
作品
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魔笛》 交响乐 《 降E调第39号交响曲》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 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 《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 》 《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 其它 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与巴斯蒂 娜》(1768)、《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1770)、《卢齐奥· 西 拉》(1772)等作品。有些作品反冈· 阿玛多伊斯· 莫扎特 (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 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 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 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 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 类型。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 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 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 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 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 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 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童年的贝多芬
年轻时候的贝多芬—— 肖像
令敌手剽窃无门
贝多芬在18岁时和波恩的勃劳宁一家交上了朋友,这一家 的女儿埃雷奥诺勒和儿子罗伦茨跟贝多芬学习钢琴。1792 年11月,贝多芬离开波恩去维也纳。由于离别前发生了一 场争吵,贝多芬到了维也纳以后有一年没有和埃雷奥诺勒 通过信。1793年,他把在维也纳出版的第一部作品献给了 埃雷奥诺勒。这部作品就是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 礼》第一幕中费加罗的咏叹调为主题的小提琴和钢琴变奏 曲。1793年11月2日,贝多芬写给埃雷奥诺勒的信里,在谈 到尾声中钢琴部分技术艰难的颤音时说:“维也纳有些人 在晚上听了我的即兴演奏后,第二天就会把我的风格上有 某些特色的东西记录下来,算作他们自己的东西而沾沾自 喜。要是我没有看穿他们的这种行径,我是不会写这类曲 子的。我知道他们的曲谱很快就要出版,所以我决定先发 制人。但我还有另一个理由:我想难倒那些维也纳钢琴家, 其中有几个是我的死敌。我要用这个来回敬他们,因为我 料到,我的变奏曲将会到处和那些所谓的先生们狭路相逢, 使他们显出一副狼狈相。”不久以后,贝多芬在大庭广众 之下演奏了这个曲子,显示了他那高超的钢琴技巧。
成为神童之后
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 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 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如此过 硬的绝对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列奥波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对 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 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 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南内尔 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 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 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 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 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列奥波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 劳累,要随时都可以当众演奏。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孩子 必须满足听众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 试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 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 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 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神童的诞生
1765年7月,英国伦敦一家报纸刊登了这样一条音乐会预告:沃尔 夫冈· 阿马德乌斯· 莫扎特是能使全欧乃至全人类感到自豪的神童。 8岁的少年使音乐家和有识之士惊叹不已。他的羽管键琴演奏、视 奏能力及运用各种乐器的即兴表演和作曲,都使人叹为观止。这 位天才儿童的父亲,根据绅士淑女恳切的要求,决定延长滞留时 间。为此,各位有了欣赏这位小作曲家和他姐姐演奏的机 会…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 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德.莫扎特 (Leopold Mozart)原籍德国,曾先后生有7个孩子,不过,其中5个 都过早地夭折,顽强地活下来并长大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儿子沃尔 夫冈和他的姐姐安娜。列奥波德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 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与关注。 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 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 经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 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 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 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 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
贝多芬
路德维希· 贝多芬(Ludwig Van 凡· Beethoven,1770.12.16——1827.3.26), 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家族是 科隆选侯宫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 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 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 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 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 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 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月光曲》、 《暴风雨》、《热情》、《黎明》等等。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 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 的作曲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 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 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 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亚纳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