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总结
社会工作概论第1章社会工作概述解析

2019/8/26
16
台湾社会学者龙冠海认为,社会工作“作为 一种事业,它的内容包括各种福利实施与社 会服务,其实施的方法着重于调整人与人、 团体与团体、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其主要 目的是个人及团体生活的改良与社会的进步。
2019/8/26
17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社会工作的具 体解释是:“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 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 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和一门学 科。它的性能是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 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制度,推进社会建 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书目
1.顾东辉,2005,社会工作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向德平,2004,社会工作概论,北京:中国广电出版社。 3.孙立亚,1999,社会工作导论,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4. (美) 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著,2005,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王思斌,1999,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张乐天,1997,社会工作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7.宋林飞、朱力,2002,社会工作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8. 陈墀成,黄河,2000,社会工作概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9. (美) 拉尔夫·多戈夫, 弗兰克·洛温伯格, 唐纳·哈林顿著,2005,社会
二十多年来,“千里走 单骑”的经济模式
信仰是图腾,宗旨是人 民,精神是灵魂。丢掉 了图腾,漠视了人民, 改变了灵魂,这就是二 十多年来发生在中国政 治领域中的真实写照。
案例分析:恶搞给我们的反思 雷锋上安全套
外国人教我们如何学雷锋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03-01 有句民谣说雷锋是“三月里来,四月里走”,许多人
《社会工作导论》最全笔记

《社会工作导论》最全笔记《社会工作导论》最全考研笔记(39页)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员协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社会资源的转介与连结,提供人性而有效的社会服务给个人、家庭、团体、小区与社会。
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受助者心理支持,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与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藉此改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功能。
2.什么是社会工作员?社会工作员就是一群受过专业教育训练的助人者,不只是有帮助别人的热情与温暖,更把助人当作一门职业,不断提升本身帮助别人的能力与知识。
他们的工作就是依据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与技术,协助个人、家庭、团体或小区,促进、发展或恢复其社会功能。
3.社会工作员做什么?(看有关社工的视频)4.社会工作的实质-----社会工作是助人的活动。
助人自助→助他人自助之社工帮助案主,让案主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我改变、自我进步,解决问题,摆脱困境,获得成功。
“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5.对社会工作不同纬度的理解(1)社会工作是专业----专业的学科领域社会工作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以助人为目的的领域。
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体现为:社会福利体系中,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机构必须获得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具有较高职级的认识必须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专业教育。
(2)社会工作是科学----科学的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的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是我们的理论基础。
6.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助人需要科学的方法。
/ 科学方法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1)客观性。
(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3)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7.社会工作是艺术----建构的助人过程: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的互动过程,也是他们作为一个行动系统和外部的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
建构论强调人们在社会工作中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
8.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即社会工作者持有的助人观念,核心是“利他主义”)(2)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主体; 社会工作的实施者)(3)受助者(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4)助人的活动(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思考:社会工作者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雷峰是否一样?(答:不一样: 1.社工拿工资,雷锋无偿服务;2.都是出于热心爱心,社工具有专业的助人理念,雷锋不具备专业理念;3.社工是有组织的助人,持续的助人,雷锋出于爱心,偶尔帮助人,是个人)社会工作的特点:助人自助;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相关网站:中国社会工作网:/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 ccda38e6da.html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 ccda38e6da.html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网:/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 ccda38e6da.html 台湾社工专协:/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a.html .tw/ 青翼社会工作网:/doc/0ce04d0b302b3169a45177232f60dd ccda38e6da.html思考题1 、什么是社会工作?2 、为什么说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3 、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4 、谈谈你对社会工作性质的认识。
社会工作导论

2024/10/5
23
1957:Green Wood《专业旳属性》 指出有关专业旳五个特征:
1. 应该有一套系统旳理论体系; 2. 它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 3. 在内部已经建立起专业旳权威,专
业能力成为该领域活动旳主要评价 原则;
2024/10/5
24
1957:Green Wood《专业旳属性》 指出有关专业旳五个特征:
2024/10/5
7
(二)对社会工作旳多重了解
1 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旳助人措施 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 指导下,利用一定旳科学措施助 人。
2024/10/5
8
2 社会工作是一种过程
社会工作者旳助人过程,要不断 地认识服务对象旳问题,评估和选 择工作措施旳过程,多种目旳是社 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连续合作、互 动,共同达至旳。
•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在一种国家 或地域内体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 中,从事社会服务旳机构必须取得 正当旳社会服务旳专业资格,从事 社会服务旳、具有较高职级旳人士 一定要经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专 业教育)。
2024/10/5
19
• 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 度中主要旳构成部分,社会服务机 构及其工作者用科学旳、专业化旳 措施有限地处理问题 ,社会工作 也成为一种制度。
2024/10/5
28
社会学:
早期社会工作是对社会问题旳回应 而出现旳,是从问题旳处理措施而 进行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学旳许多 理论是社会工作旳专业基础科目。
2024/10/5
29
影响社会工作旳社会学思想:
个人与社会旳关系; 社会行动与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问题旳原因与对策; 社会分层理论
2024/10/5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复习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复习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一、1社会工作领域也称为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照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是由于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其认识,进行干预。
分为理想和实际)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就是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
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的和由于某种原因尚未涉入的。
后者可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
2、社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有关:①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非纯生理性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即由社会因素引起的或是需要用社会性手段解决的)②社会工作队社会问题的看法并不看重受影响的人群范围3、社会工作领域随社会进步而扩大:①社会进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社会问题②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社会领域二、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界说1、主体说:这是根据社会工作的主体作为划分依据,分别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三个阶段相适应。
第一类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个人慈善事业;第二类定义: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的以解决经济困难所引起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第三类定义: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的服务事业2、科学艺术说:强调社会公作在知识上是一门科学,在方法上是一种艺术3、助人说:(我们所推崇的)从社会工作的目标、性质下定义4、资源潜能说:从社会工作的活动、功能下定义5、综合服务说6、政府组织说三、1、广义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困难,协调人际关系,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专门工作。
要点:①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团体②对象是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增强信心③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少数的贫困者、残弱者④社会工作采用一套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不用于个别人发善心、做慈善⑤功能是协调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⑥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四、分类1、按照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个案工作、小组(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2、按照社会工作的功能:治疗性、预防性3、按照工作的服务层次:直接(微观)、间接(宏观)4、按照主持机构和经费来源:政府、民间5、按照对象和内容分。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1、什么是社会工作?怎样理解它是一门科学、专业、艺术、制度化的社会事业?(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实践活动。
社会工作的5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问题;目标——福利;本质——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手段——专业方法和技术;性质——科学、事业。
(2)、科学的事业: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上。
专业:格林伍德专业的5方面特征: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被社会认可、具有专业权威、职业群体内部的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在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教育体系,在社会上有专门的职业领域和服务机构,在职业领域内部有同业自律机构,包括从业和专业资格认证、专业水平评估和对违规者的惩处。
艺术: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助人服务来增强个人和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功能,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解决的问题又相当复杂,工作者需要运用知识去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工作者有创造性地艺术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归类;另外,在工作过程中也常遇到一些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冲突,这是怎样减少冲突,实现工作目标也是一种艺术。
制度化:社会工作过程是制度化的,对社会工作者也有一系列的制度约束。
2、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哪些人群?划分基本对象与扩大对象的意义何在?简述社会工作的范围。
工作对象:正常生活发生困难的人群,社会中的脆弱群体,社会结构中的弱势群体。
最困难的群体——社区——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意义:基本对象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处于社会边缘,从道义上讲最应得到帮助的人,划分基本对象,一方面有社会认同的基本道德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决定的。
由于社会福利的相对短缺,运用社会福利帮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就应首先选择需要帮助的贫弱者,这有利于实现福利效益的最大化,最能体现社会正义。
而扩大对象的划分则对于扩展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发展,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导论 笔记 基础理论 顾东辉

人类需要和贫穷第一节人类需要普通需要:需要是为了生存、幸福和完善而体现的生理、心理、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
多种角度: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 佩尔曼整体需要说(过去现在将来的生理心理社会的组合)3. 托尔阶段性需求说(不同年龄段)4. 埃里克森任务和危机说(任务没有完成则面临危机,八大任务)特殊需要:由于人际差异。
是人类普遍需要和个体差异的整合结果。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社会工作视角中的人类需要具有“基本”“必要”或“紧急”的特性。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旨在弥补弱势人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缺,提供经济市场中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
人类需求及其满足界定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主题,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是研究社会行政、福利服务、计划和资源分配的基础。
需要测量:规范性需要感受性需要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要本节小结:社会工作中,人类需要是共性和个性的整合,是必需的和基本的,必须被履行,有工具性特征。
它们可能是当事人依据对所处情景的认知而做出的主观判定,也可能是局外人通过评估而做的客观认定。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具有特殊内涵,必需准确全面把握。
第二节:贫穷贫穷的定义:四种模型——生存模型、营养模型、收入不公模型、相对剥夺模型。
贫困线:1)制定方法:市场菜篮法,食费对比法(即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国际贫困线。
2)选取原则:公平、效率、公众参与关于贫穷的理论:贫穷文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个人能力、依赖),社会结构论,人环两因论。
人环两因论:个人——不能、不为、无准备、不守规矩环境——经济、社会、政治、自然或人为的灾难满足需要舒缓贫穷的方法:增加投资、社会资源重新分配治疗性、舒缓性、预防性措施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架构第一节定义定位和类型定义课本认为:1)对象:个人、团体、社区、组织、社会等层面2)服务提供者:福利部门、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为关键力量3)目标:“适应性平衡”基础目标-帮助解决人环互动不当引发的问题;中间目标-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使其更好的发挥社会功能;最终目标-维护社会公正4)手段:助人自助和推动社会环境的重新组合理论架构就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而言,人类需要是其出发点。
社会工作导论

第一章1、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1、社会工作是科学的社会服务2、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方法成为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和社会行政逐渐成为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之长器。
正是因为工作方法在社会服务中所处的基础和中心位置,所以说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2、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专业的基本特征是1理论体系2社会认可3专业权威4伦理守则5专业文化。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社会工作已经形成里有外借理论、实践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指导者从业者的助人行为。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从事社会服务的行业,服务机构要有专业资格从事服务的人要经过专业培训,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已经建立,社会上已有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业内有独特的专业规范。
社会工作是一个一系统的专业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方法为依托、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领域。
3、试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由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引导,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困境人士特别是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职业化的社会服务人员直接服务:照顾者劝告者治疗者支持者,间接服务:研究者行政者咨询者,合并服务:教育者协调者调解者倡导者经济人增进能力者。
4、试述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专业存在于社会福利系统内部,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它通过有组织的和专业化的方式为社会中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更多服务。
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1社会福利服务的组织和推行,依赖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来完成,而且只有通过这样一门成熟的专业,社会服务的诚信和效果才能得以保证2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福利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他的完善与发展对促进社会福利的进步至关重要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具体化的一个过程,他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的策划推行和评估等一系列专业活动保障整个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社会服务的管理。
社会工作是促成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社会福利制度的简历和进步更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来完成具体的使命和任务。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性质与任务1.1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科学作为应用社会学或应用社会科学的社会工作的科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客观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求助者提供资源以帮助他走出困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虽抱有助人的价值观与目标,但他审视问题的立场及态度却是客观的,即不是从感情出发,而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操守客观地对待问题,寻求有效而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是工作关系,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应有客观的态度。
(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社会工作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并把科学的工作方法当作社会工作成功的基本要件。
这些方法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技术和原则而成为规范的工作准则。
(3)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社会工作者根据助人活动的发展规律将工作过程化为前后紧密连接的一些阶段,从而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1)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2)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问题;(3)社会工作面对的任务常常是新的、独特的、特殊的。
3.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1)什么是制度制度也称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经过积累、选择而形成的指导人们活动的规范体系。
(2)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①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这表现为它既具备社会制度的特征,也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手段。
社会工作已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a.社会工作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b.社会工作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不仅对于任何常规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都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从而保证了工作过程的科学性,而且从事这项活动的社会工作者内部也有严格的“行业守则”,这种行业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c.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成为进行此类专业助人活动的执行者,这些人受过专门训练,能够保证助人活动科学、有效地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导论(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1.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将社会工作视为个人慈善事业,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和国际私人团体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2.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是一种主人过程。
(3)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
(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5)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6)对社会工作的综合定义。
3.社会工作的分类按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分类(1)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 work):以个人及单个家庭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群体工作(social group work):以一群人、团体或社团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也称社会群体工作。
(3)社区工作(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以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地区即社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4)社会行政(so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以行政的方法与程序,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推进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
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即将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之内的社会问题做出划分。
社会问题包罗万象。
但通常被社会工作者认定为其职责所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有:贫穷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儿童问题,老年问题,身心残障问题,吸毒问题,酗酒问题,犯罪问题,劳工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
按社会工作的对象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对象,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贫民救助工作、伤残服务工作、劳工福利工作、农民福利工作、患者社会工作、社会越轨者工作等。
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进行分类(1)家庭式:包括儿童寄养、儿童家庭补助、家庭服务等。
(2)社区或社会式:在社区设置社区(社会)服务中心以开展工作,如设置儿童福利站、老人活动中心等。
(3)机构式:通过设置儿童福利院、老人院、伤残康复中心、精神病康复中心等以开展工作。
按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方式进行分类(1)直接式(初级)服务: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案主或服务受益人,在直接接触过程中,达到服务的目的。
包括个案工作、群体工作及各种治疗、辅导、咨询等。
也称微观社会工作。
(2)间接式(次级)服务:社会工作者不直接面对案主,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提供服务或实现服务的功能。
如社会立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督导、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计划等。
也称宏观社会工作。
按主办机构的性质或经费来源进行分类(1)由政府或国家机关主办的社会工作(公办):由政府纳入公共福利部门,聘用社会行政人员及社会工作者推动业务,其经费由国库或地方政府开支。
(2)由私人社团或民间团体主办的社会工作(私立):所需经费由私人社团筹募或由财团捐助。
(3)公私合办的社会工作:其形式可以是由私人社团或民间机构举办,由政府拨款补助并加以督导、协调。
按专业水准进行分类(1)庶务性社会工作:传统式的社会救济性质的工作,便是一种庶务性的社会工作。
(2)政务性社会工作: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所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
(3)专业性社会工作:由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根据人们需求而提供的全面的、整体的、有步骤、有方法,以促成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工作。
综合式分类为方便计,不少国家、地区、国际组织采用一种多维的或综合的标准来对社会工作进行分类。
其所用的维度涉及对象、领域、方面、部门、区域等。
第二节社会工作相关概念辨析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内涵(1)《韦氏新大学辞典》:“社会保障是社会或国家为个人及其家庭保证经济安全和提供社会福利的公共计划的原则和实践。
”(2)《大英百科全书》:“一种公共福利计划”,“其设置是为了保护个人及其家庭不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以至收入受到损失,并通过公共服务(例如医疗)以及为家庭生活提供经济补助以增进其福利。
社会保障可包括社会保险计划,保健及福利事业,以及种种保护收入的方案。
”(3)日本总理府社会保障审议会1950年发表的《劝告》中对社会保障的界定为:“社会保障是指针对由于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老龄、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的方法和直接的公共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
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救助,保障其最低水平的生活。
与此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社会成员的生活。
”2.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发展过程社会救助是一种现代提法,原来一般称救济、济贫,我国官方文件常称为社会救济。
社会救助译自英文social relief。
按汉语习惯,relief通常被译为救济。
按照有关权威解释,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内涵《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是:“社会福利是一个宽泛的和不准确的词,它最经常地被定义为旨在对被认识到的社会问题做出反应,或旨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的‘有组织的活动’、‘政府干预’、政策或项目……社会福利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会为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使他们免受匮乏和暴力,促进公正和基于个人价值的评价系统,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的和稳定的。
这种社会福利的理念基于这样的假设:通过组织的治理,人类社会可以生产和提供这些东西,而因为这一理念是可行的,社会有道德责任实现这样的理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为:“国家和社会为增进成员尤其是〖JP3〗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狭义指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措施;广义指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服务措施。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是:“按其字义和一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
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里,大多把‘社会福利’当作‘社会保障’的同义词。
4.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内涵,社会服务指一种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他人或社会需求的活动或行为。
5.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区别(1)社会服务是个一般性概念,社会工作则是一个特殊性概念;社会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工作的对象一般是社会成员中比较特殊的部分,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或困难群体,社会工作者主要是针对他们提供服务,包括物质和精神、心理各方面的服务;社会服务是一种涉及全面的服务,社会工作一般是指福利服务,是为将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转化为现实、使之能为社会弱者乃至其他成员享用而提供的活动。
(2)社会工作是一种注重工作程序的福利服务活动,它通过各种服务程序,以实现社会福利的目标。
而这种社会服务的程序是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价值、伦理、方法及技术确定、进行的,以确保福利服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主体、对象1.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界定各国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可、评核的标准不尽一致,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符合以下几点:(1)持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2)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背景;(3)受社会工作道德伦理和职业守则的制约;(4)从属于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或协会;(5)以社会工作作为职业。
2.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
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1.复原的功能社会工作的复原功能,具体说来,就是指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功能,对已产生的问题进行事后补救,消除产生问题的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恢复其原先功能或产生新的替代功能,以取得正常的社会生活。
2.提供与配置资源的功能社会工作提供与配置资源的功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社会工作设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它通过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服务的计划与发送等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二是社会工作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为困难人群、弱势群体所用。
这具体又可细分为两个方面:(1)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协调社会现有的各种资源,为弱势群体成员所用。
(2)社会工作者积极为社会弱势人群争取资源,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
3.预防的功能社会工作预防的功能是指社会工作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更要采取措施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
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一般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实现:(1)预警,即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预先警报。
(2)应变,即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预防问题的发生。
4.发展的功能社会工作发展的功能是指通过社会工作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潜能的开发,使之摆脱困境,成为正常的社会一员。
一般说来,人的发展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二是指人的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三是指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与自我实现。
5.稳定社会的功能社会稳定是社会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固定状态。
这是社会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当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的正当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从而威胁社会的稳定。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社会上常常出现各种矛盾和不均现象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扮演调和及疏导者的角色,其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