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解析一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附答案】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附答案】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附答案】1、小明今年的7岁,妈妈比小明大21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2、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3、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5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4、长安第一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5、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6、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

问一共能坐多少人?7、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8、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3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9、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10、某大楼共十层,每层4米,小明站在8楼阳台,他离地面多少米?11、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12、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13、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14、小红家买了一箱红富士,吃了18个,还剩6个,一箱红富士原有多少个?15、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小新做了69道,大约还剩多少道?16、桌子上放了5本语文书,一本书有10页,共有多少页?还有1本数学书,数学书有24页,五本语文书和一本数学书共有多少页?17、小明和小花去公园采花,小明采了6种花,每种花各7朵,小花采了4种花,每种花各8朵,小明和小花共采了多少朵花?18、妈妈办公室里有2张办公桌,其中一张办公桌上有9种不同的书各4本,另一张办公桌上有3种不同的书各8本,妈妈办公室的两张办公桌上共有书多少本?19、小明每月存4元钱,半年共存了多少钱?20、有两个花瓶,一个花瓶里插6朵花,另一个花瓶插4朵花,两个花瓶一共插多少花?21、学校操场上有两排杨树,每排6颗,一共有多少颗?22、一支毛笔3元钱,小红买了4只,一共用了多少元钱?23、一张桌子4条脚,8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条脚?24、小红买回一些玻璃珠,每5个装一袋,一共装了3袋,还剩2个,小红一共买回多少个玻璃珠?25、一个三角形纸片有3个角,6个三角形纸片共有多少个角?26、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角,一共有几个角?27、小红有28张画片,小明比她多16张,小明有多少张?28、二(3)班买来故事书62本,买来科技书38本,买来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29、商店第一天卖出服装81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18套,第二天卖出多少套?30、教室里有3个同学,又进来9个男生和9个女生,现在一共有几个同学?31、做一件衬衣,正面要钉5粒扣子,每只袖口分别钉2粒。

【小学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思维训练题(含答案)1、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

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2︰3;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是3︰5;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比是多少?分析与解答:因为两个瓶子相同;可以分别求出每个瓶中酒精占瓶子容积的几分之几;在求出混合后酒精和水各占容器容积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比。

2、某饮料店有一桶奶茶;上午售出其中的25%;下午售出30升;晚上售出剩下的10%;最后剩下的奶茶再减6升刚好半桶;问一桶奶茶共有多少升?【考点】L6: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分析】设一桶奶茶共有a升;则晚上售出(a﹣25%a﹣30)×10%;此时剩下(a﹣25%a﹣30)×(1﹣10%);对应着50%a+6;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设一桶奶茶共有a升(a﹣25%a﹣30)×(1﹣10%)=50%a+6(0.75a﹣30)×0.9=0.5a+60.675a﹣27=0.5a+60.175a=333、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

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分析与解:根据每个保温瓶的价钱是每个茶杯的4倍;可把5个保温瓶的价钱转化为20个茶杯的价钱。

这样就可把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的90元钱;看作30个茶杯共用的钱数。

解:每个茶杯的价钱:=3(元)90÷(4×5+10)每个保温瓶的价钱3×4=12(元)答:每个保温瓶12元;每个茶杯3元。

4、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

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分析与解:由己知条件可知道;每天用去30袋水混;同时用去30×2袋沙子才能同时用完。

但现在每天只用去40袋沙子;少用(30×2-40)袋;这样オ累计出120袋沙子。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2题 (有答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2题 (有答案)

思维训练题1、父亲和儿子今年共有60负,又知4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儿子今年是多少岁?分析与解答:4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60-4×2=52岁,4年前儿子的岁数为52÷(1+3)=13岁,那么儿子今年的岁数是13+9=17岁。

2、快车与慢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如果慢车先开2小时,两车相遇时慢车超过中点24千米,若快乐先开出2小时,相遇时离中点72千米处,如果同时开出,4小时可以相遇,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设全程的一半为x,两次行驶中快车行驶的路程为:x+72+x-24=2x-48,慢车行驶的路程为:x+24+x-72=2x-48,快车比慢车多行驶的路程:2x+48-(2x-48)=96千米,把两次行驶可以看作两车同时出发行驶全程,则时间是4×2=8小时,那么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的千米数为96÷8=12千米。

3、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色,第一堆的黑子数和第二堆里的白子数一样多,第三堆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把这三堆棋子集中在一起,白子占全部棋子数的几分之几?分析与解答:第三堆黑子占全部黑子的,那么,第一、二堆里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又因为第一堆里黑子数和第二堆里的白子数相同,则第一、二堆里的黑子数正好等于第一堆棋子数,把每堆棋子数看作3,三堆棋子总数则是9,黑子有5份,那么白子有9-5=4份,所以白子占全部棋子数的4、早晨8时多钟,有甲、乙两辆汽车先后从化肥厂开往县城,两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行驶48千米,8时32分,甲车离化肥厂的距离是乙车离化肥厂距离的5倍,到了8时44分,甲车离化肥厂的距离恰好是乙车离化肥厂距离的2倍,那么甲车是8时几分由化肥厂开出的?分析与解答:12÷3×(3+5)=32分钟,8:44-32分=8:12分,故甲车是8时12分由化肥厂开出的。

5、有60个不同的约数的最小自然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答:60=2×2×3×5=(1+1)×(1+2)×(2+1)×(4+1),这个自然数最小是29×32×5×7=50406、1!+2!+3!+……+100!的个位数字是()分析与解答:1!=1 2!=2 3!=6 4!=24 ,而5!6!7!……100!的个位数字全是0,1+2+6+4=13,所以1!+2!+3!+……+100!的个位数字是3 7、一间屋子里有1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00盏灯排成一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编上号1、2、3、4、5……99、100,每盏灯都有一个开关,开始全都关着,把100个学生排在后面,第1个学生把1的倍数的灯全都拉一下,第2个同学把2的倍数的灯全都拉一下……第100个学生把100的倍数的灯都拉一下,这时有多少盏灯是开着的?分析与解答:一盏灯被拉的次数是奇数,则灯是开着的,被拉的次数是偶数次,则灯是关着的,在1至100中,只有10个完全平方数的约数的个数是奇数个,其余的约数都是偶数个,所以有10盏灯是开着的,即12、22、32、42、52、62、72、82、92、1028、一游客划着小船逆流而上,船上一只皮球掉入河里,2分钟后游客发现,立即掉头追皮球,问游客几分钟追上皮球?分析与解答:2分钟游客与皮球的距离为:(球速+游客速度)×2=(水速+船速-水速)×2=2个船速追的时间2个船速÷(顺速-水速)=2个船速÷船速=2分钟即游客2分钟追上皮球。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10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10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10篇)1.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篇一小高上学时候步行,回家的时候骑车,路上一共用了24分钟。

如果往返都骑车则需要14分钟,求往返都步行需要的时间?答案与解析:答案:34分钟解析:骑车往返需要14分钟,那么单程就需要7分钟,步行单程的时间就是24-7=14分钟,所以步行往返则需要17*2=34分钟。

2.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篇二A、B两地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

如果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5小时后甲在乙前方5千米处。

问: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案与解析:答案:3千米解析:设甲的速度是a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b千米每小时,所以(a+b)*8=40从而得出a+b=5。

因为(a-b)*5=5,得出a-b=1。

根据和差公式a=(5+1)÷2=33.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篇三快车长182米,每秒行20米,慢车长1034米,每秒行18米,两车同向并行,当两车车头齐时,快车几秒可越过慢车?答案与解析:182÷(20-18)=182÷2=91(秒)答:快车91秒可越过慢车。

4.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篇四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5楼时,乙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甲跑到17楼时,乙跑到几层?答案与解析:甲乙的速度之比:(5-1):(3-1)=2:1,乙跑的层数:(17-1)÷2+1=9(层),答:当甲到17楼时,乙到9层。

5.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篇五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距离相等。

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答案与解析:25÷(12÷2-1)=25÷(6-1)=25÷5=5(米)答: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5米。

6.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篇六在一个雾霾天,狐狸,兔子和狗熊去卖口罩。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一)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一)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一)话题:速度平均数教育学习1. 765×213÷27+765×327÷27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2. (9999+9997+…+9001)-(1+3+…+999)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9000+9000+…….+9000 (500个9000)=4500000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81998×19991998-199819 98×19991999+19991998=19991998-19981998=100004.(873×477-198)÷(476×874+199)解:873×477-198=476×874+199因此原式=1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3×(4-2)+2×1=(1999+1997+…+3+1)×2=2000000。

6.297+293+289+…+209解:(209+297)*23/2=58197.计算:解:原式=(3/2)*(4/3)*(5/4)*…*(100/99)*(1/2)*(2/3)*(3/4)*…*(98/99)=50*(1/99)=50/998.解:原式=(1*2*3)/(2*3*4)=1/49.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克?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16千克和9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

9千克是半桶油和桶的重量,去掉半桶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

解:9-(16-9)=9-7=2(千克)答:桶重2千克。

2.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

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解析:从“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这一条件,可知小红比小华多(5×2)本书,用共有的36本去掉小红比小华多的本数,剩下的本数正好是小华本数的2倍。

解:小华有书的本数:(36-5×2)÷2=13(本)小红有书的本数:13+5×2=23(本)答:原来小红有23本,小华有13本。

3.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解析: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只锯出了(3-1)个锯口,这样就可以求出锯出每个锯口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即可以求出锯成5段所需的时间。

解:9÷(3-1)×(5-1)=18(分)答:锯成5段需要18分钟4.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由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可求出两地的路程,即返回时所行的路程。

由去时5小时到达和返回时多用1小时,可求出返回时所用时间。

解:12×5÷(5+1)=10(千米)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10千米。

5.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

三种球各有多少个?解析: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总个数:(21+20+19)÷2=30(个)白球:30-21=9(个)红球:30-20=10(个)黄球:30-19=11(个)答:总个数:(21+20+19)÷2=30(个)白球:30-21=9(个)红球:30-20=10(个)黄球:30-19=11(个)楼梯问题1.上楼梯问题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解答: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2.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

小学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和答案解析

小学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和答案解析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1班级XX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X票。

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5、小朋友排队。

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

这一行有()个人。

6、小朋友排队。

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

这一行有()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15、10、13、12、11、()、()1、4、3、6、5、()、()1、2、4、8、()、()8、()个正方形()个长方形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

他们三人中()最重,()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

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

那么,()是第一,()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

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2班级XX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15、1、12、1、9、()、()、()、()75、()、()、60、()、50、()、()、()10、5、9、6、8、7、7、()、()、(9)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

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

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5、在“+”或“-”,使算式成立。

1=11=211=111=91=156、你能把0、1、2、3、7、8、9填入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吗?+7、6()3()2()7()+5-7+57-48()3()48()2()()8()8()8()()+1()-3()-8()-()77664926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3班级XX1、按要求把数填入相应的方框里。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5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5题(含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一本书,小红第一天读1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一页,到第四天,一共读了()页。

2.小明从一楼上到二楼用了1分钟,他从一楼上到六楼,要几分钟?3.小强家住4楼,每一层楼有7级楼梯,小强放学回家要爬()级楼梯。

4.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2分钟,锯成6段要几分钟?5.小玉有32张卡片,小婷有24张卡片,小玉给小婷多少张卡片,两人的卡片就一样多了?6.小洁今年8岁,今年妈妈比她大25岁,十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7.小雅今年7岁,去年她比妈妈小23岁,五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8.一列队伍,丹丹前面有35名同学,丹丹后面有21位同学,这一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9.一口深7米的枯井,一只在井底的蜗牛每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请问:蜗牛几天后能爬出枯井?10.学校插了16面旗,在两面红旗之间又插了黄旗,黄旗插了()面。

11.小猴要爬上6米高的大树,可是每次他爬上4米后,他又掉下2米,小猴第()次才能爬上树顶。

12.晚上回到家,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再拉一次开关,灯又不亮了。

淘气的小狗一回家拉了10次开关,你说这时候灯亮了(),还是不亮()。

拉47次呢,亮(),不亮()。

13.一根绳子长8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米?14.3个男同学与3个女同学进行打球比赛,如果每个男同学都要与每个女同学比赛1次,一共需要比赛()次。

15.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次。

16.二年级有50名运动员参加学校长跑比赛,号码排到50。

这些号码中共出现了()个“1”。

17.体育室有45只球,第一次借走9只,第二次借走10只,体育室的球比原来少了()只。

18.玲玲看一本70页的书,第一天从第一页看起,看了18页,第二天看了10页,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19.姐姐和哥哥各有12支铅笔。

写字用掉同样多的铅笔后哥哥剩下1支,姐姐剩下()支。

20.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她怕丢失了孩子,总是数着,从后向前数到自己是6,从前向后数到自己是7,你说鸭妈妈一共有()个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解析一
1、有黑、白棋子一堆,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

现在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黑子4个,白子3个,待到若干次后,白子已经取尽,而黑子还有16个。

求黑、白棋子各有多少个?(假设思维)
【分析与解答】假设每次取出的黑子不是4个,而是6个(6=3×2),也就是说每次取出的黑子个数也是白子的2倍。

由于这堆棋子中黑子个数是白子的2倍,所以,待取到若干次后,黑子、白子应该都取尽。

但是实际上当白子取尽时,(留下)黑子还有16个,这是因为实际每次取黑子是4个,和假定每次取黑子6个相比,相差(留下的是)2个。

由此可知,一共取的次数是:16÷2=8(次)。

白棋子的个数为:3×8=24(个)。

黑棋子的个数为24×2=48(个)。

2、小华解答数学判断题,答对一题给4分,答错一题扣4分,她答了20道判断题,结果只得56分。

小华答对了几题?(假设思维)
【分析与解答】假设小华全部答对:该得4×20=80(分),现在实际只得了56分,相差8 0-56=24(分),因为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4分,这样,一对一错相比,一题就差8分(4+4=8),根据总共相差的分数以及做错一题相差的分数,就可以求出做错的题数:24÷8=3(题),一共做20题,答错3题,答对的应该是:20-3=17(题)4×17=68(分)(答对的应得分)4×3=12(分)(答错的应扣分)68-12=56(分)(实际得分)
3、一个化肥厂计划在50天内生产一批化肥,从前24天的生产情况看,每天实际生产的化肥没有达到原计划每天产量指标,因此工厂决定停产3天进行整顿。

整顿之后,每天比整顿前多生产化肥25吨,结果只用了49天(包括停产整顿所用的3天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50天的生产任务。

已知整顿后比整顿前一共多生产化肥400吨,问整顿前后各生产化肥多少吨?(因果关系)
【分析与解答】我们容易算出整顿后生产的天数是:49-24-3=22(天)。

由于整顿后每天比整顿前多生产化肥25吨,所以,一共多生产化肥22×25=550(吨)。

可题目中却说整顿后比整顿前一共多生产化肥400吨,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究竟“矛盾”出在哪里呢?原来,我们刚才算出的“550吨”是整顿后22天比整顿前22天多生产的化肥;而题目中告诉我们的“400吨”是整顿后22天比整顿前24天多生产的化肥。

这完全是两码事,所以“550吨”与“400吨”并不矛盾。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看出:“550吨”与“4 00吨”的差150吨正好是整顿前2天的产量,因此,整顿前每天生产化肥150÷2=75(吨)。

从而,75×24=1800(吨)就是整顿前产的化肥;1800+400=2200(吨)就是整顿后产的化肥。

4、红星机械厂十一月份计划生产一批机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80台,结果25天就完成了全月计划。

这个厂十一月份计划生产多少台机器?(因果关系)
【分析与解答】这道整数应用题,我们无论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都不容易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抓住题目中的“25天完成全月计划”这一条件深入思考:这个厂为什么用25天就完成了全月的生产任务?这最后5天的生产任务为什么能提前完成?问题就能很快地得到解决了。

因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80台,这样生产了25天,就比计划25天多生产了:80×25=2000(台)
就把原来计划在后5天的生产任务给提前完成了。

换句话说,这2000台机器就是原计划后5天的生产任务。

那么,原计划每天生产的台数应为2000÷5=400(台)
原计划十一月份的生产任务应为400×30=12000(台)
5、新光机器厂装配拖拉机,第一天装配50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装配5台,第三、第四两天装配台数是第一天的2倍多3台,平均每天装配多少台?(移多补少)
【分析与解答】按惯例,应该用四天装配的总台数除以4,综合算式为:[50+(50+5)+(5 0×2+3)]÷4=52(台)。

如果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将会十分简便。

假设每天都装配50台,那么四天一共多装配5+3=8(台),把这8台平均分成四份,8÷4=2(台),因此,平均每天装配50+2=52(台),综合算式为:50+(5+3)÷4=52(台),你看,这种解法多么巧妙!
6、有6个木工和一个漆工完成了一套家具生产任务。

每个木工各得200元,漆工的工资比7个工人的平均工资多30元。

漆工得了多少元钱?(移多补少)
【分析与解答】根据“移多补少”的原则,漆工比平均工资高出的30元,分别补给6个木工以后,6个木工的平均工资恰好应该是7个人的平均工资:30÷6=5(元)从而,7个人的平均工资应是200+5=205(元)漆工的工资是205+30=235(元)
7、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6个纸箱里。

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等量代换)
【分析与解答】我们根据“2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把木箱换成纸箱,也就是说,把300双球鞋全部用纸箱装,不用木箱装。

根据已知条件,2个木箱里的球鞋刚好装满4个纸箱,再加上原来已装好的6个纸箱,一共是10个纸箱。

这样,题目就变为“把300
双球鞋平均装在10个纸箱里,平均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可以求出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

也就能求出一个木箱装多少双球鞋。

300÷(2×2+6)=30(双)30×2=60(双)
8、如图正方形面积是50平方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等量代换)
【分析与解答】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必须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和扇形的面积,然后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扇形的面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已知道,扇形的面积还不知道。

要求出扇形面积必须知道扇形的半径,而扇形的半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从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边长,小学阶段没有学过,怎么办呢?如果把计算扇形面积的公式“S=πr2÷4”认真观察、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这里的r2恰好是正方形边长的平方,就等于正方形的面积50
平方厘米。

所以,计算扇形面积只要用“50”代换算式中的r2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求出半径r的长度。

因此,这道题可列式解答如下:50-3.14×50÷4=10.75(平方厘米)
9、“2×3×5×7×11×13×17”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多少?(整体思维)
【分析与解答】解这道题的一般思路是先算出这个连乘式的结果,再把它各位上的数字相加。

但这是一道“华杯”赛决赛的一道口试题,要求在1分钟内报出答案。

在口试中,规定时间内答不出题是不能得分的。

怎么办呢?
办法是有的。

只要把算式中的每个数都仔细观察一番,抓住这些数字特点,可以绕开“把7个数连乘”这段弯路。

你看,式中有 2,又有 5, 2×5=10,10与其它 5个数的积相乘,只要在末尾添个0,不影响各位上的数字和。

再看看,式中有7,11,13。

你如果记得:7×11×13=1001,而1001与位数比它少的自然数相乘,积的各位上除0以外,就是这个数重复一遍,如 51×1001=51051。

题中7个数除2,5,7,11,13外,还有3×17=51。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5+1)×2=12。

10、有甲、乙、丙三种货物。

如果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去 3.15元;如果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去 4.20元。

现在买甲、乙、丙各1件,需要花多少钱?(整体思维)
【分析与解答】数学家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同一般人不一样。

在数学家眼中,“X1+X2+X3”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求X1+X2+X3 =?”与“分别求X1=?,X2=?,X3=?”是两回事。

如果用题中的条件直接能求出X1+X2+X3这个“和”,那么,把X1、X2、X3分别求出来再相加,就是“绕弯路”、“自讨苦吃”了。

由已知条件可得:
买甲3件,乙7件,丙1件,花3.15元①
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花4.20元②
要想求出买甲1件,乙1件,丙l件,共需花多少钱,必须使上述①与②中对应的“件数”相差1。

为此,可转化已知条件:
将条件①中的每个量都扩大3倍,得:
买甲9件,乙21件,丙3件,花9.45元③
将条件②中的每个量都扩大2倍,得:
买甲8件,乙20件,丙2件,花8.40元④
所以,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要花的钱数为:9.45-8.40=1.05(元){$setp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