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汇总

合集下载

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一览表

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一览表

是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医疗器械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共计36个品种、225个规格,是国内同行业生产企业中产品品种最丰富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秉承做专做精的理念,力争每个主要产品做到行业前三名,目前公司前六大产品有制氧机、超轻微氧气阀、雾化器、血压计、听诊器五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第一、轮椅车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

公司两大系列产品生产涉及到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制造,主要生产设备和部分流水线可以共用;医用X射线机是公司主营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虽然公司医用X射线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国外医疗器械巨头,如美国GE公司、德国西门子等的介入,公司原本盈利能力较强的中、高端产品如高频X射线机的市场不断被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蚕食”,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9。

6%.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医用X射线机是各基层医院必备设备。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消毒灭菌设备研制生产基地,也是国内生产放射治疗设备品种最多的企业,主要产品有消毒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等,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感染控制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根据公司诊断仪器和试剂同步发展的战略,公司医疗仪器业务快速推进,“卓户的需求,也顺应了新医改大量基层医疗机构仪器配置的趋势。

诊断仪器业务快速增长,使仪器在公司整体业务构成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今年以来,诊断仪器需求在政策的支持下加快释放,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投入直接且迅速,在对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中,各类医疗机构对基础诊疗设备的需求增大。

受惠于此,公司主要仪器类产品均保持较快的增长。

公司控股67%的沈阳东软,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CT、磁共振、数字X光机、彩超等全部四大高技术影像设备的企业。

东软股份1997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医用全身CT,2000年4月成功研制出螺旋CT并先后获得ISO9001、欧洲CE 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并先后5次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空白,产品达7大门类近30个品种,开放式磁共振和CT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分居第一和第二位。

美敦力、罗氏、强生、雅培国际顶级巨头2016业绩到底怎么样?(附数据)

美敦力、罗氏、强生、雅培国际顶级巨头2016业绩到底怎么样?(附数据)

美敦力、罗氏、强生、雅培国际顶级巨头2016业绩到底怎么样?(附数据)整理|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导读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017年3月的尾声,各大医疗设备企业的2016业绩报告接踵而至。

从雅培、强生、美敦力到医疗界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GPS”,即将呈现的这些跨国企业上一年的经营业绩,简直是管理与投资界人士值得细品的大餐。

雅培2017年3月17号,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发布2016年财报,雅培2016年营收达到208亿美元,增长2.2%,除去汇率影响增长4.8%;净利下滑明显,从2015年的44亿美元下降到14亿美元,估计和收购重组有关。

收购重组主要是三方面:收购圣犹达,卖掉医疗光学部门,放弃收购美艾利尔。

2016年4月,雅培宣布以250亿美元收购圣犹达医疗公司,该交易已经于2017年1月4号完成。

这起收购对于雅培具有划时代意义,意味着雅培可以在心血管领域跟美敦力一较高下。

据2015数据,美敦力营收额约102.18亿美元,雅培+圣犹达约85亿美元,两者相差约17.18亿美元(美敦力只计算入心血管业务)。

强生强生(Johnson & Johnson)2016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18.9亿美元,相比2015年同期增长2.6%。

三大业务板块中以处方药业务的表现最为亮眼,消费者保健和医疗器械业务也有止跌回升的趋势。

2016年强生各业务板块的销售收入单位:亿美元美敦力美敦力(Medtronic plc)2016财年全年营收达到288.33亿美元,同比增长7%。

“我们公司各个业务集团、各大地区都再次取得了强劲而又平衡的增长,高于市场平均,同时也超过了我们营收增长预测。

”美敦力董事长兼CEO奥马尔·伊什拉克说:“这是并购后第一次全面融入柯惠业绩的全年财报,我对我们全球各地团队的执行力非常满意,他们对业务的聚焦让我们的营收获得了可持续的增长。

”罗氏2017年2月1号,罗氏发布了2016年财报。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调研报告范文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调研报告范文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调研报告范文医疗器械作为特殊的医疗产品,与药品一样,在疾病或损伤的预防、诊治、监护、康复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生产、经营及使用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医疗器械市场监管体系,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我结合实际工作,对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对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现状有了更深地了解,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地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45家。

1、地域分布情况各县(市、区)涉械企业分布如下:稽查支队辖区138家(生产企业2家,经营企业136家)嘉荫县辖区15家(为经营企业)一分局辖区29家(生产企业1家,经营企业28家)二分局辖区43家(为经营企业)三分局辖区27家(为经营企业)铁力市辖区98家(生产企业1家、经营企业96家)2、生产、经营规模我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年产值均在10万元以下。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销售额1—10万元的有119家,1万元以下的有226家。

3、生产、经营类别及品种从类别上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的二类产品较多,其次为一类,三类最少。

从品种上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的三类产品多是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经营的二类产品品种较多,以病房护理和消毒灭菌设备及器具为主;经营的一类产品多是基础外科手术器械和口腔科器械。

二、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全市医疗器械市场平稳、有序,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绝大部分是兼营企业,给日常监管造成一定困难。

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大多都与药店一起经营,经营产品单一,数量较少,并缺少医疗器械专用库房,多与药品同库存放。

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虽然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偏小,经营品种单一。

六家公司披露2016年年报:4家盈利 2家亏损

六家公司披露2016年年报:4家盈利 2家亏损

六家公司披露2016年年报:4家盈利2家亏损
截止到2017年1月23日,新三板共有企业10386家,其中仅六家企业公布了2016年年报,分别是南京试剂(833179)、凯伦建材(831517)、金力股份(832121)、优万科技(833074)、雅达养老(831664)、光谷医院(834799)。

四家盈利,两家亏损
挖贝新三板研究研究数据显示,上述六家公司,只有优万科技和雅达养老出现亏损情况,其余四家盈利情况良好。

六家公司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且均增长40.0%以上。

数据来源:2016年年报
优万科技营收同比下降90.1%
从营收方面来看,凯伦建材和南京试剂营收均在2亿元以上,而主营互联网服务的优万科技营收仅23.58万元,同比降低90.1%。

优万科技称,自2015年末,公司原有主营业务项目已基本结束,本期公司的主要工作是对市场进行调研,确定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数据来源:2016年年报
同时,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数据显示,原分别定于1月20日以及1月23日披露年报的梵雅文化(835205)和兴致科技(831027)决定将年报披露延后至2017年1月26日和2017年3月6日。

而根据股转系统披露预约情况了解到,中交远洲、光莆电子、合晟资产等公司计划在春节前披露年报。

附:已披露2016年年报的新三板公司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7年1月23日)。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排名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排名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排名疗器械企业利润总额排名排名企业名称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2 北京京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3 泰尔茂医疗用品(杭州)有限公司4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5 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6 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7 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8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9 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11 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12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13 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14 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15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16 广州骏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7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18 克林尼科医疗器械(南昌)有限公司19 深圳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20 秦皇岛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21 上海阿洛卡医用仪器有限公司22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23 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4 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25 北京万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6 福建梅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 挪度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28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29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0 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31 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32 北京拨晖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33 上海美华医疗器具股份有限公司34 北京伏尔特医疗器材科技有限公司35 力斯顿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36 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37 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38 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39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40 深圳市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41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42 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3 武汉康桥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44 西安西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45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46 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7 深圳市威尔德电子有限公司48 天津东华医疗系统有限公司49 河北路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0 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企业销售收入排名排名企业名称1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2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3 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5 力斯顿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6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7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8 泰尔茂医疗用品(杭州)有限公司9 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10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11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12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13 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14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15 扬州中惠集团公司16 北京万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17 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18 深圳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19 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20 微创医疗器械...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经营利润持续增长毛利率小幅上升(附图表)

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经营利润持续增长毛利率小幅上升(附图表)

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经营利润持续增长毛利率小幅上升(附图表)1、行业亏损面减少,亏损总额小幅增加中商产业研究院通过对医药行业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底,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449家,与上月相比增加12家。

12月,行业亏损面有所下降,亏损企业达到757家,与上月相比减少78家,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比例达到10.2%,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

1-12月,医药行业亏损总额90.7亿元,同比增长6.8%。

2016年1-12月医药行业企业数量及亏损情况统计数据来源:千数堂、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行业存货小幅减少,产成品库存同比减少9.2%2016年12月,医药行业产成品库存为1364.6亿元,比上月减少9.4亿元,累计同比减少9.2%,涨幅较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慢,行业资产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1-12月,我国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299亿元,同比增加8.4%。

截止2016年12月底,医药行业资产总额达到28548亿元,同比增长15.2%,行业负债合计11467.4亿元,同比增长12%。

数据来源:行业数据库、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行业经营利润持续增长,毛利率小幅上升2016年1-12月,我国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062.9亿元,同比增长9.7%,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3002.9亿元,同比增长13.9%。

医药行业毛利率为29.4%,与上月相比增长0.3个百分点。

医药行业销售利润率为10.7%,与上月相比增长0.1个百分点。

2016年1-12月中国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数据来源:千数堂、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主营业务成本逐渐增长,财务费用增速下滑2016年1-12月,我国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成本达到19813.8亿元,同比增长8.8%;销售费用3280.5亿元,同比增长12.3%;管理费用1769.1亿元,同比增长11.7%;财务费用235.9亿元,同比下降2.5%。

2016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都发生了啥?

2016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都发生了啥?

2016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都发生了啥?转眼2016年大半年过去了,医疗器械行业在这半年里也发生了不少的大事件。

回顾过去,才能展望未来,以下是这半年来有关医疗器械的九个重大政策事件。

1、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构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新体系,预计大型影像设备、高值医疗耗材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将成为未来政策扶持重点。

同时“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部署医疗器械国产化。

黑龙江、湖南、河北等地方药监局纷纷行动出台了关于国产医械的相关政策。

医械国产化是中国产业的重要部分组成。

在这政策支持的环境下,许多人掌握时机,纷纷出手。

2、重点研发和临床急需器械,优先审批国家局6月份发布《关于征求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意见的函》,对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医疗器械和临床急需的医疗器械可获得优先审批。

通篇《意见》读完,会发现和之前的创新医械的出发点是不谋而合的。

各个行业都在鼓励创新,医疗器械这个朝阳行业也不甘示弱。

目前国家对“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两类国家重点研发器械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这些都是行业的先锋。

许多企业被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等搞的焦头烂额,这个政策无疑是行业的一道曙光。

3、5大类26小类医疗器械将重点发展《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

重点开发数字化探测器、超导磁体、高热容量X射线管等关键部件,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生物三维(3D)打印等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中写到积极探索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研发。

近期,里约奥运会菲尔普斯的拔罐印一下子引爆了中医的拔罐器。

所以,一个政策颁布是有其理由的,每个医械政策大家都要好好揣摩。

4、加强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为规范医疗器械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医疗器械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开展集中整治。

嘉事堂2016半年报 :批发和零售毛利都下降

嘉事堂2016半年报 :批发和零售毛利都下降

嘉事堂2016半年报:批发和零售毛利都下降作者: 亿邦动力网来源: 亿邦动力网【亿邦动力网讯】7月21日消息,近日,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6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75%,成本同比增长41.51%,而医药批发和零售毛利率均有下降。

据亿邦动力了解,嘉事堂药业方面透露,营业收入增长是由公司药品和医疗器械批发收入增长所致,而营业成本增加是由批发业务的增长致使的。

嘉事堂药业本期报告营业收入为51.1亿元,上年同期收入为36.8亿元,同比增长了38.75%。

而本期营业成本为45.2亿元,相比上年的32亿元同比增长了41.51%。

据悉,报告中股东的净利润是1.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0.9亿元,同比增长29.25%,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亿元,比上年的0.89亿元同比增长了28.70%。

其中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每股0.37元,同比增长了24.32%。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68.8亿元,上年度末为58.9亿元,同比增长了16.88%,本期末股东的净资产为18.7亿元,比上年度末的14.3亿元同比增长了30.93%。

此外,嘉事堂药业还对其主营业务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本期医药批发毛利率为10.43%,同比下降了1.73%;医药连锁毛利率为36.80%,同比下降了3.27%;医药物流毛利率为38.72%,同比增长2.68%。

亿邦动力获悉,嘉事堂药业还对2016年1-9月的经营业绩作了预计,预计2016年1-9月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20.00% 至40.00%,净利润变动介于15,825.31万元至18,462.86万元之间,股东的净利润为13,187.76万元。

嘉事堂药业补充到,业绩变动主要是由于公司各项创新业务的逐步落地,将为主营业务的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嘉事堂方面表示,未来随着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的稳步实施,公司将在全国再建成13家医药物流中心,仓储面积有望突破25万平米,为公司的GPO、PBM 业务增添助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药品和医疗服务并称为医疗行业的三驾马车。

政策的支持,市场容量的扩,无疑使得医疗器械行业再次成为医疗行业的风口。

业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5%,预计到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接近5000亿元。

据亿欧统计,国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中,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的一共有35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有8家,共计43家。

面对如此巨大的一个产业,本文选择43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的定位、基本情况和财务报告这三方面进行剖析,试图告诉大家现今的行业现状。

1、科华生物:国体外临床诊断(IVD)行业的龙头企业基本情况:科华生物成立于1981年11月23日,2004年7月21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唐伟国。

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体外临床免疫诊断试剂、体外临床化学诊断试剂等的研究、生产以及销售。

财务报告:据“科华生物”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0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6%。

2、达安基因:国分子诊断领域产业链布局的领先企业基本情况:达安基因成立于1988年8月17日,2004年8月9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何蕴韶。

公司主营业务为试剂、服务和仪器。

财务报告:据“达安基因”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7.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1%;净利润为0.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4%。

3、鱼跃医疗:医疗器械行业第一个获得“中国名牌”的企业基本情况:鱼跃医疗成立于1988年10月22日,2008年4月18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吴光明。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家用医疗系列产品、医用呼吸及供氧系列产品和医用临床系列产品。

财务报告:据“鱼跃医疗”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总收入14.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5%。

4、蓝帆医疗:全球规模最大的健康防护手套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蓝帆医疗成立于2002年12月2日,2010年4月2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文静。

公司主营业务为健康防护手套。

财务报告:据“蓝帆医疗”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2%。

5、九安医疗:全球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提供商基本情况: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8月22日,2010年6月10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毅。

公司主营业务为血压测量产品、血糖测量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的家用健康产品。

财务报告:据“九安医疗”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天津九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26%。

6、尚荣医疗:一家医疗治疗类设备和医院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基本情况:尚荣医疗成立于1998年3月13日,2011年2月25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梁桂秋。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现代化医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医院整体建设、医疗器械产销、医疗耗材产销、医院投资管理、智慧医疗服务及健康产业园区开发六大板块。

财务报告:据“尚荣医疗”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市尚荣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5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9%。

7、乐普医疗:心血管产业领域的医疗健康全产业链平台基本情况:乐普医疗成立于1999年6月11日,2009年10月30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蒲忠杰。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策略性业务四大板块。

财务报告:据“乐普医疗”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04%。

8、阳普医疗:第三代真空采血系统定义者基本情况:阳普医疗成立于1996年8月19日,2009年12月25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邓冠华。

公司主营业务为约3000多种品规真空采血管。

财务报告:据“阳普医疗”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74%。

9、东富龙:国最大的冻干机设备制造商基本情况:东富龙成立于1993年12月25日,2011年2月1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效东。

公司主营业务为冻干机、冻干系统设备、净化设备及工程、其他制药设备、医疗器械、食品设备、配件及服务。

财务报告:据“东富龙”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上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25%。

10、理邦仪器:国领先并在全球持续快速成长的医疗电子设备供应商基本情况:理邦仪器成立于1995年8月2日,2011年4月21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浩。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妇幼保健产品及系统、多参数监护产品及系统、心电产品及系统、数字超声诊断系统、体外诊断五大领域一百多种型号。

财务报告:据“理邦仪器”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0.32%。

11、千山药机:中国制药专用设备排头兵企业基本情况:千山药机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2011年5月11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祥华。

公司主营业务为制药机械、医疗器械装备等包装机械、医疗器械产品的制造、销售及进出口。

财务报告:据“千山药机”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0.96%。

12、冠昊生物:颅手术修复材料硬脑膜补片的国产龙头基本情况:冠昊生物成立于1999年10月22日,2011年7月6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朱卫平。

公司主营业务为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

财务报告:据“冠昊生物”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8%。

13、迪安诊断:一家以提供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业务的独立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迪安诊断成立于2001年9月5日,2011年7月19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海斌,公司主营业务为司法鉴定、诊断产品和服务营销、诊断技术研发生产、司法鉴定、健康管理、CRO、生物样本库等领域。

财务报告:据“迪安诊断”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6.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0.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39%。

14、宝莱特:中国监护仪市场第一民族品牌基本情况:宝莱特成立于1993年6月28日,2011年7月19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燕金元,公司主营业务为监护仪设备,高中低档产品齐全,同时研制出多款数字心电图机、胎儿监护仪、脉搏血氧仪,以及中央监护系统等。

财务报告:据“宝莱特”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总收入2.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76%;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6.25%。

15、和佳股份:中国肿瘤设备第一股基本情况:和佳股份成立于1996年4月1日,2011年10月26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郝镇熙,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和医疗信息化两大产业。

财务报告:据“和佳股份”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64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58%。

16、利德曼:体外诊断龙头企业基本情况:利德曼成立于1997年11月5日,2012年2月16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广仟。

公司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生物化学原料和仪器三大块。

财务报告:据“利德曼”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2.5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15%;净利润为0.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51%。

17、三诺生物:全国生物传感器上市第一股基本情况:三诺生物成立于2002年8月7日,2012年3月19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少波,公司主营业务为快速检测慢性疾病产品。

财务报告:据“三诺生物”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23%。

18、戴维医疗:国最大的婴儿培养箱等婴儿保育设备的专业制造商基本情况:戴维医疗成立于1992年9月18日,2012年5月8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再宏,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婴儿培养箱、运输用培养箱、婴儿辐射保暖台、新生儿黄疸治疗系列设备等医疗器械。

财务报告:据“戴维医疗”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5%。

19、博晖创新:国最大的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系统供应商基本情况:博晖创新成立于2001年7月12日,2012年5月23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杜江涛,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检测产品及元素分析产品。

财务报告:据“博晖创新”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 1.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66%。

20、凯利泰:骨科+心血管介入高值耗材平台基本情况:凯利泰成立于2005年3月31日,2012年6月13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长为秦杰,公司主营业务为脊柱微创手术耗材、骨科创伤耗材、心血管支架耗材三大业务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