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课题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课题: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一板块: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认识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出现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了解整体世界的形成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表现,通过归纳概括,理解整体世界的含义。
3.认识整体世界的形成对落后国家造成的不同影响;工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野蛮掠夺造成贫困落后。
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4.通过日本明治维新的例子,认识面对整体世界的形成,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顺应工业革命的发展潮流,实现民族振兴,从而培养国家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二板块:生本学习基础学习:(上课前一天通过预习自学完成,上课前候课阶段自评)1.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2.日本之后,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3.世界联系加强的必要条件:铁路、远洋、、电报等3.19世纪末,英国对印度的野蛮殖民掠夺主要表现在()①侵占土地②倾销商品③掠夺财富④掠夺人口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大化改新B、梭伦改革C、明治维新D、1861年改革5.19世纪,面对工业文明的大潮,不同国家作出了不同的回应。
在下面几个亚非拉国家中,抓住机遇强盛起是()A、印度B、海地C、日本D、中国.从世纪年代开始,取代手工劳动,这叫做工业革命。
2. 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时代。
3. 吸收前人的成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4.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车。
5.在人类历史上,和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6. ,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
7. 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成为当时科学研究的重地,对于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科学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8.工业革命新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9.比利时人于1870年发明了。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课例)设计思想:由一道调考题引起了对教学的思考。
考题如下:“19世纪英镑一统天下”表明了英国的贸易霸主地位,从右图中可看 出这一地位的主要保障是(2010年4月调研考试题) A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B .强大的军事力量C .物美价廉的商品学生大多数选择A ,极少数选择C 。
回答正确的是微乎其微。
这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某种缺失。
在复习课中如何进行弥补。
在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这一课中要进行重新整合,给学生以清晰的认知和正确的认识。
活动形式:通过典型材料的引入和分析,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梳理,引导学生了解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和推动力。
活动的片段:材料一: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材料二:19世纪英国的国际贸易图问题1:以上材料反映出什么现象?学生甲:经济全球化学生乙:整体世界的形成(设计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话题,结果有两种回答,说明学生对两者的概念比较模糊。
)问题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联成为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完成以下表格(设计这个表格,让学生明白整体世界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成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世纪,显然是整体世界的形成时期。
)教师:什么是整体世界的形成?就是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它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 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在这个体系中包含这三类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学生活动完成以下表格问题3:英国能成为19世纪世界的霸主的原因?学生:政治上较早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和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学案)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学习目标:1.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作用2. 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3.列举工业革命后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事例学习重点:1. 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表现2. 日本明治维新学习难点:野蛮的殖民掠夺三种方式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自学1、从历史上看,人们开始有“地球变小了”的感觉是,是在完成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
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一时期,发端于的工业文明以各种方式向世界各地扩散,、、各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世界最终连一个整体。
3、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他们摆脱的是的殖民统治。
4、19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国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入侵,使他们面临严重的危机,日本爆发了推翻幕府统治的运动,并于1868年建立了改革派的新政权,年号是。
5、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倡导向学习。
这就是著名的。
这一改革后,日本确立了的政体。
6、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尝试一7、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了时代。
8、在追求理想社会的探索中,19世纪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就是的诞生,它的标志是〈〈〉〉的发表。
9、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入手)3.预习疑难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学习(一) 自主尝试1、他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方式,他是:A.格拉姆B.爱迪生C.贝尔D.爱因斯坦2、19世纪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A.废除农奴制B.明治维新C.第二次工业革命D.发动甲午战争3、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文明的发生B.工业文明从西欧向全球扩散C.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展D.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4、19世纪晚期,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A.日本 B.中国 C.印度 D.朝鲜(二) 应用探究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教学设计)作者:邢三菊教学设计内容:《挑战与回应》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解读1、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海地革命对于之后拉丁美洲掀起独立浪潮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对于日本社会以及整个世界格局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2、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这就要求我们要知道海地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经过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海地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情况。
通过海地革命的案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原因及其重要影响的分析,能够联系中国的近代与现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面对整体世界的形成,我们应该像海地和日本一样主动顺应工业革命的发展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同时,让学生联系现状感受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等一些列纠错也是现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一个举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海地独立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
2、教学难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及其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展示一些殖民者对亚非拉国家殖民掠夺和殖民侵略的图片,包括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殖民者的银矿山、英国人处死印度人、英国人在印度的奢侈生活。
教师提问:假设你们是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你们会怎么做?学生回答:反抗、斗争教师:我们今天所学的两个国家,他们在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和殖民掠夺的挑战下,都勇敢地面对,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海地,另一个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
2、新课过程:(1)同桌合作探究完成海地革命。
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海地,面对法国的殖民统治,他对这个挑战,作出了什么回应呢?多媒体展示:海地革命的相关材料学生思考,海地革命的背景、经过(包括领导人、主力军)和结果、性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并回答,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1818~1836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纱增 加了5200倍。1850年,英国对印度棉纺织 品输出,占英国棉纺织品输出的65%。殖民 当局规定,英国输入印度的货物只收极低税, 甚至免税,印度纺织品在本国销售,却要交 极高的内地税。在英国棉织品冲击下,驰名 世界的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败,著名纺织业 中心达卡,人口从15万减少到三四万人。大 批破产的手工业者挣扎在死亡线上。
体育 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 奥运会、世界杯等
体育盛会
……
1914年一些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情况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比利时 葡萄牙 荷兰 意大利 合计
面积(平方千米)
本土
殖民地
313268 31193458
536327 10645959
540870
3188262
29456
2356900
91945
2083500
33051
1975815
286514
1531338
1831431 52975232
本土/殖民地
1:100 1:20 1:6 1:80 1:23 1:60 1:5 1:29
探究单
1 、从表格中,你能看出占有殖民地面积 最大的国家是____。其殖民地面积是本 土面积的_____倍? 2 、广阔的殖民地对这些西方殖民国家意__ _______________。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侵占土地 倾销商品 掠夺财富
工业文明的传播: ——铁路、电报等
1858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签订。横滨因贸易繁荣. 贸 易主权由外国人掌握.日本成为外国倾销廉价工业品、掠 夺原料的市场。
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 年继承王位。1860年改 年号为明治元年。他即 位初期,正值倒幕运动 高潮。倒幕派从他那里 取得密诏,宣布武装讨 幕最终推翻了德川幕府 统治,建立了近代天皇 制专制政权。此后明治 天皇政府在政治、经济、 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一系 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称为明治维新。从此, 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 的发展道路。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地球变小了
整体世界的形成概念
整体世界的形成就是指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的形成。
它包括三个部分: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 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 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 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 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 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 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 发展(必要条件)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活动:参考书本58-60页完成下表: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领域
经济
表现
例子
交通
人口 文化 体育
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领域 表现 举例
19世纪末英国与 世界各国的贸易
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 经济 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 改变了日本落后的面貌, 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 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 化道路的国家。
• 2.说明了英国在世界各地到处抢占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建立起一个 庞大的殖民帝国,并对殖民地进行 野蛮的掠夺。 • 反映了工业文明向世界各地扩散, 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逐渐成为 一个整体。
• 3.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 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 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 发展起来; • 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 各国间文化交流更加广泛; • 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如奥运会。 • 4、C
19世纪英国的海外联系与交往图
疑惑:1、促使英国的海外联系与交往如此密切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2、要保持与发展这种密切的海外联系与 交往,所需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教案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教案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认识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提供了很必要的条件。
2、了解整体世界的形成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表现,通过归纳概括,理解整体世界的含义。
3、认识整体世界的形成对落后国家造成的不同影响;工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野蛮掠夺造成贫困落后。
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原因。
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
教学难点1、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原因。
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
教法设计:以谈话式、自学式、讨论式、师生小结式等方法来进行探讨式教学。
教学步骤及内容[导入新课]师:昨夜的新闻或者近期的国际大事,提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可以问学生去过那个地方吗?学生:看电视、上网、报纸、收听广播等。
师:可见,任何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能很快传遍全球,影响到世界各地。
世界是一个整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板书]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让学生朗读课前提示。
师:“地球村”、“地球大家庭”、“地球变小了”这些词语经常萦绕在我们的耳际,把“村子、家庭”这样的小单位冠在地球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上,难道说地球真的变小了吗?同学们四人一组,思考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一、地球变小了学生讨论师:可见地球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是人的能力加强了。
这就好比小时候的鞋子,现在看着小了,其实鞋子并没有变,而是你的脚长大了。
工业革命以后,西欧的工业文明向世界扩散,使世界最终连成一体。
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使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板书]1、工业革命使整体世界最终形成[提问]:我们班同学有没有国外的亲戚朋友?那么你通常怎么和他们联系呢?学生:打电话、上网聊天。
师:“千里亲人马上通,千里亲人马上见”。
外国的产品怎么到中国来,电话传不过来,那么只有通过飞机、远洋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3、亚非拉国家面临挑战
请你们思考: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 夺的冲击,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选择 逃避?投降?被动接受?还是奋起抗争、积极 进取?或者其他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讨论并说出你的想法:
libo
lsysh8x6-2-2kj
25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的冲击,只有 直面挑战、积极进取才是惟一出路。 海地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就是二个成功 的例证。
libo lsysh8x6-2-2kj 43
3、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 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铁轨在世界各地延 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人口流 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各国间文 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 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出现了 一些世界性的活动,如奥运会。 4、C
libo lsysh8x6-2-2kj 28
杜 桑 卢 维 杜 尔 画 像
libo lsysh8x6-2-2kj 29
·
拓展阅读:
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 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 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当时日本 的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而商人、资本家及新兴 地主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 治上的统治权。加之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 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此外,当时民族危机 严重,幕府引狼入室,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 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这些因素的结合促进了幕 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 进行了改革。
※整体世界的形成使帝国主义国家更强大, 那么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又怎么样呢?具 体表现有哪些? 请阅读课本P61—6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怪!我怎
么变得越来
越小了
思考:地球真的变小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机器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超越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个世界作为市场;
而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又为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领域
表现例子经济
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交通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
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
人口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
的热潮。
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
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
界各地传播。
体育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19世纪末英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上海的崛起从欧洲向世界的移民、唐人街西学东渐,严复、林纾奥运会
试着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整体世界形
成的表现。
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地球也显得越来越小。
各个民族相互依赖,任何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能影响到世界各地。
整体世界是什么时候最终形成的?为什么形成于此时?
1900年前后,新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也就是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整体世界是什么时候最终形成的? 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世界各国产生的重大影响都一样吗?为什么?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强大
亚、非、拉国家落后
殖民侵略
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哪里的经济学家说的?
2、谈到了哪些国家和地区?涉及了哪些大洲?4、几个“我们的”说明了什么?
3、英国能从这些地区获得哪些好处?
5、你觉得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1、简表中有哪些国
家?位于哪个洲?
2、殖民地最多的国
家是谁?
3、本土与殖民地的比例如何?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是一种什么情况?
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殖民扩张,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它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人们称其为帝国主义国家。
文明与野蛮的交织工业文明
的传播
野蛮的
殖民掠夺
侵占土地
倾销商品
掠夺财富
铁路
统一邮政、电报
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的表现
英国当时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印度的案例:
为了能在殖民地更快地掠夺更
多的财富,殖民者采用了哪些方法?
工业文明的传播—推动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说到,
他在任期发动了“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
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
社会进步
1、1757-1767年,英
国侵占印度了土地的
几分之几?
2、到1805年,英国侵
占印度了土地的几分
之几?
3、到1858年,英国共
侵占印度了土地的几
分之几?
4、到19世纪中期,英国大约占印度土地的几分之几?如果加上“附属英国的封建土邦”那又是多少?
英国对印度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1818至1836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纱增加了5200倍。
1850年,英国对印度的棉纺织品输出占英国棉纺织品输出总值的65%。
强迫印度农民种植棉花、黄麻、茶叶等作物,使印度沦为英国的农业附庸。
在整个19世纪,英国对印度的原料和粮食的掠夺变本加厉。
从1849年至1914年,原棉的输出总值从170万英镑增加到2 200万英镑。
黄麻的输出总值从1849年的6.8万英镑增加到860万英镑。
谷物(主要是大米和小麦)的输出总值从1849年的85.8万英镑增加到1930万英镑。
英国殖民当局规定:英国输入印度的货物只收极低的税或免税,印度货物在本国销售,却要交极高的内地税。
印度工业急剧衰败,纺织业中心达卡,人口从15万减少到3-4万人。
印度总督也不得不承认:“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
野
蛮
的
殖
民
掠
夺——造
成贫困落后
海地杜桑.卢维杜尔
海地1804年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十
九
世
纪
的
(藩)日
本
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
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而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
加之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
此外,当时民族危机严重,幕府引狼入室,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
这些因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幕府是日本封建时代实行的一种军事独裁体制。
幕府时期朝廷统治大权全归幕府,天皇形同虚设。
此制自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开始,至1867年德川幕府被推翻为止。
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1、背景:
①工业革命后,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日本国内爆发了倒幕运动,推动了明治政府
的改革;
③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实力。
1854年,幕府同美国签定了《日美亲和条约》,1858年又缔结《日
美友好通商条约》。
同时俄、荷、英、法也迫使日本缔结同样的条
约。
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美国海军上将佩里
1868年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承王位。
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
他即位初期,正值倒幕运动高潮。
倒幕派从他那里取得密诏,宣布武装讨幕最终推翻了德川幕府统治,建立了近代天皇制专制政权。
此后明治天皇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称为明治维新。
从此,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1871年,为了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明治政府派遣代表团出访欧美各国,实地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情况。
海地和日本两国直面挑战并成功的经验分别是什么?海地:
坚持武装斗争,浴血奋战到底,获得独立。
日本: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
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向西方学习实行改革。
19世纪70──80年代明治政府在全国开展“文明开放”运动,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吃西餐,穿西服,理分发,跳交际舞,盖洋楼。
欧化风靡一时。
日本主动向西方学习,在日常生活领域吸收工业文明的成果。
明治维新的作用
P63 自我测评
训练巩固
1严复《茶花女》中译本
林纾拥有相当于本土面积一百倍的殖民地英国恒河运河
日本《法意》中译本
印度明治维新
2、你觉得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一
种状况?
说明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世界各地到处抢占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并对殖民地进行野蛮的掠夺。
反映了发端于欧洲的工业文明向世界各地扩散,世界
各地联系不断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拓展延伸P63 自我测评
3、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了一个整体的
表现是什么?请至少列出三点。
①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②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
③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④各国间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
⑤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如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