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卵巢癌解析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的起源与临床管理完整版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的起源与临床管理完整版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是上皮性卵巢癌(卵巢癌)中一种少见的病理亚型,因其发病率低,病例数少,很少引起研究人员及科学界的关注。
对于I期患者,建议进行全面分期手术,以获取准确的病理分期和评估预后。
对于II~IV期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CRS)是标准的初始治疗选择,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治疗效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坤教授就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的起源与临床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较为少见,约占全部卵巢癌的3%~9%。
中位发病年龄在55岁,而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位发病年龄在62岁,LGSOC总发病率约在每年0.11-0.86/100000人。
LGSOC常携带KRAS(19%~55%)、NRAS(4%~26%)和BRAF(2%~33%)突变,与交界性肿瘤(KRAS 17%~40%和BRAF 23%-48%)更为相似(LGSOC:KRAS、NRAS和BRAF<1%)。
与HGSOC相比,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对化疗不敏感,中位OS达99个月,显著高于HGSOC(57个月)。
一、卵巢癌“二元论”模型上皮性卵巢癌传统分型主要为WHO组织学分型,依据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将上皮性卵巢癌主要分成5种组织学亚型,包括高级别浆液性腺癌(70%)、子宫内膜样腺癌(10%)、透明细胞腺癌(10%)、黏液性腺癌(3%)以及低级别浆液性腺癌(<5%)。
2004年,病理学家Dr.Kurman和Dr.Shih,基于大量卵巢肿瘤的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将上皮性卵巢癌(EOC)分为两类:Ⅰ型和Ⅱ型。
二元分型与传统的组织学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目前认为,Ⅰ型包括低级别浆液性癌、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Brenner瘤;Ⅱ型主要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癌肉瘤、未分化癌。
二、浆液性卵巢癌2014年,WHO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根据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将浆液性卵巢癌分为两类: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和低级别浆液性癌(LGSC)。
卫健委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版(附旧版)

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0%,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各约占10%和5%,本诊治指南主要针对卵巢上皮性癌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输卵管癌和原发腹膜癌发病率低,其生物学行为与卵巢上皮性癌类似,诊治原则可参照卵巢上皮性癌诊疗指南。
对于本指南未涵盖的临床病例,建议主管医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合理的个体化治疗,鼓励参加临床试验。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一)筛查方法和高危人群。
卵巢深处盆腔,卵巢病变处于早期时常无特异临床症状,因出现症状就诊时,70%的患者已处于晚期。
因此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可是现有基于普通人群的研究资料显示,无论是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CA)125>经阴道超声单独筛查还是二者联合,均不能达到满意的筛查效果。
对于普通人群的筛查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流行病学统计结果表明普通妇女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风险仅为1%左右。
而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目前已知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约有20个,其中以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cancersusceptibilitygene,BRCA)影响最为显著。
BRCA1和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行盆腔检查、血CA125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
BRCA1/2胚系突变的筛查可采外周血或唾液标本通过二代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
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检测,不但有助于确定卵巢癌的高危个体,对于卵巢癌患者兼有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药物选择的意义(详见靶向治疗部分)。
卵巢癌指南解读NCCNppt课件

初始治疗
手术分期
手术分期 完成手术/手术分期 6个周期化疗或完成手术/手术分期
完成手术分期
6个周期化疗或完成手术/手术分期
细胞减灭术 总共化疗6 ~ 8个周期 3 ~ 6 个周期化疗后考虑 完成手术,术后再予化疗
见病理分期
13
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诊治流程图
病理分期
I A或IB期
IC 期, G1、2、或3
2011年美国上皮性卵巢癌的新诊断病例数达 21,990, 死亡病例数达15,460
·
5
上皮性卵巢癌和原发性腹膜癌TNM分期
黄色箭头:
Tis(原位癌)
绿色箭头:
T1(肿瘤局限于卵巢 [单侧或双侧])
蓝色箭头:
T2(肿瘤累及单侧或双 侧卵巢,并伴盆腔播散)
紫色箭头:
T3(肿瘤位于单侧或双 侧卵巢,有镜下证实的
卵巢癌指南解读
2013年卵巢癌NCCN指南/2010年卵巢癌ESMO指南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产科 胡建铭
·
1
内容提示
• 2013年 卵巢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 • 2010年 卵巢癌ESMO临床实践指南
·
2
➢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是由21个居世界领导地位的美国知 名癌症中心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联盟组织。其宗旨在于全心致力于对 癌症病患医疗管理其品质及效率的提升。
TNM分期
分期分组
IV期
·
11
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诊治流程图
临床表现
检查
初始治疗
腹部或盆腔检查时发现可 疑的/可触及的盆腔肿块 和/或腹水、腹部膨胀 和/ 或 有腹胀、盆腔或腹部疼痛、 进食困难或很快出现饱腹 感或尿路症状(尿急或尿 频),但不明原因的恶性 肿瘤症状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指南(2023版)解读 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3-12-12
目 录
• 引言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策略选择 •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 随访管理与预后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NCCN指南概述
NCCN指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 布的针对各种癌症的临床实践指南, 旨在为医生提供最新的、基于证据的 治疗建议。
简便易行,可发现盆腔包块及腹水,但对较小病 灶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有限。
CT
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及淋巴 结转移情况,有助于术前分期和手术方案的制定 。
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 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侵犯范 围。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清CA125
权威性
由全球顶尖的肿瘤专家参与制定,以 患者为中心,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 临床医生提供决策依据。
卵巢癌、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简介
卵巢癌
发生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腹部胀痛、消 瘦、月经不规律等。
输卵管癌
发生于输卵管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症状与卵巢癌 相似。
原发性腹膜癌
起源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症状包括腹部疼 痛、腹水等。
长期随访
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持续2年;之后每6个月随访 一次,持续3年;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
每次随访应包括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如CA-125等肿瘤 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及必要的
内镜检查。
预后评估指标及方法
无进展生存期(PFS)
从初始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或复发的时间,是评估 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2010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编 者 按 :NCC Naoa C m rhnieC ne Ne r ) { N( t nl o pees acr t k 肿瘤 学 临床 实践指 南》 由 2 i v wo 是 1家世 界 项 级 癌 症 中心 组 成 的 非 营 利性 学术 联 盟 制 订 的指 南 , 美 国肿 瘤领 域 临床 决 策的 标 准 , 已成 为全 球 肿 瘤 临床 实践 中应 用 最 为 广泛 的指 南 。 指 南每 年 均 是 也 该
21 0 0版 指南 对 2 0 o 9版 指 南做 了一 些 修 订 。现对 2 1 指 南 0 0版 主 要更 新 及 内容 做简 要 介 绍 。
、
分 期
卵 巢癌 的分 期仍 然根 据 手 术病 理 评 估 ,采 用美 国癌 症联
合 委 员 会 ( mei n JitC m t e o acrA C ) 巢 A r a o o mie n Cn e.J C 卵 c n t 癌 T M 和 国 际妇 产 科 联 盟 (I O) 期 系 统 进 行 分 期 。 强调 N FG 分 非 恶性 腹 水 的存 在并 加 以分类 , 非腹 水 中找 到 恶性 细 胞 。 除 否 则 腹水 的存 在 不 影 响 分 期 ; 外 , 此 肝包 膜 转 移 属 于 T 或 Ⅲ期 , 3 肝 实质 转 移 属 于 M Ⅳ 期 , 现胸 水 必 须 要 有 细胞 学 阳 性证 或 出
2 , 2 日顺 铂 7 — 0 4h 第 5 10m咖 腔 注 射 , 8 日紫 杉 醇 6 腹 第 0
m / gm 腹腔注射 , 间隔 3周 , 6疗程 。②增加方案 4 紫 杉醇周 “ 疗 加卡铂方案 ” 即 : 18 1 , 第 、 、5日紫杉醇 8 g : 脉注射 0m m 静 超过 1h 第 1日卡铂 A C6静脉 注射 超过 l 。 , U 间隔 3周 , h 6
关于NCCN指南中的PEB方案

1、2014NCCN卵巢癌指南对于BEP方案的论述;2、2014年NCCN卵巢癌指南手稿中对于未成年患者手术的论述,不做全面分期也是合理的(小朋友没有做全面分期)。
该项建议主要依据参考文献321和322制订。
两研究评价了不同分期范围对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321所有患者均为年轻患者(年龄1.4-20岁)。
321结果显示I-IV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手术+化疗后,患者的预后与分期范围无关。
322研究了是否行淋巴结切除术和淋巴结阳性与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做不做淋巴结清扫和淋巴结是否阳性均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两研究作者推断其原因为肿瘤对于化疗药物极其敏感。
这一结论也得到Pediatric Oncology Group 和Children’s Study Group的确认和支持。
3、NCCN指南推荐PEB方案的依据来自4篇文章,5项研究。
①1970-1980年进行的临床研究确认PEB方案对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极为敏感,最初的方案为顺铂+博来霉素+长春新碱。
198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显示将长春新碱换为VP16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并减少毒副反应。
(研究太老了,找不到原文)②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学者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开展的研究再次证实了PEB方案的疗效。
研究结果1990年发表在JCO中(影响因子16分),该研究使用的方案如下:BLM 10-15mg 第1天起,Qd×3天持续静脉给药;VP-16 100mg/m2第1天起,Qd×3天;顺铂100mg/m2 第1天用药。
未成年人BLM 使用10mg。
4周疗,3-6疗程。
③GOG发起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回顾性研究,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11-53岁)再次评价了PEB方案的疗效,并再次证实了上述两项研究的结果,该研究1994年发表在JCO中(影响因子16分)。
该项研究提到的方案就是NCCN指南中推荐的方案,疗程数为3疗程。
卵巢癌手术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发表时间:2011-10-26 18:28 发表者:廖汪洋11609人已读卵巢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和复发率都最高。
对于卵巢癌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手术的地位在卵巢癌的治疗当中是不可替代的。
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治疗卵巢肿瘤的常用手术方法。
这节将介绍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相关知识。
一、前言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可能宫颈癌还是最多的,但是卵巢癌是最疼痛的,因为死亡率最高,复发率也最高。
实际上,宫颈癌复发要比卵巢癌复发难治的多,卵巢癌复发我们至少能延长她的生存时间,而宫颈癌复发我们很难。
卵巢癌的手术治疗在妇科肿瘤手术治疗当中是最具挑战性的。
我们常说宫颈癌的手术是有定式的,而卵巢癌的手术一个人一个样,很有难度。
它的手术的地位在卵巢癌的治疗当中是不可替代的。
没有一个很好的手术,是不可能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效果。
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Cytoreductive Surgery)(一)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目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目的是明确卵巢癌的诊断;手术分期;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这主要是那些晚期卵巢癌患者。
(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大块切除术的定义和含义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或大块切除术(Debulking Surgery),实际是指那些对于晚期的卵巢癌的病人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为目的的手术措施。
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真正含义是:(1)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尽量的能够达到切净;(2)如果无法切净,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残留的肿瘤的最大直径缩小到1 cm以下。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实际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现在有很多的手术方法。
(三)新版的NCCN实践指南的相关规定最新版的NCCN实践指南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全面分期手术是临床I期患者的标准术式;对于Ia和Ic期患者,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可以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术;肿瘤细胞减灭术是临床II、III或IV期患者的标准术式;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晚期患者,可以行先期化疗,再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但是化疗前必须有病理证实。
2024NCCN卵巢癌指南简版

2024NCCN卵巢癌指南简版2024年NCCN(全球领先的癌症治疗指南组织)卵巢癌指南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导,用于评估和治疗卵巢癌患者的文献综述。
以下是该指南的简要概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在晚期被检查出。
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分期、年龄、健康状况和治疗目标等。
手术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标是彻底摘除卵巢癌组织。
手术范围可以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淋巴结和腹膜等的切除。
手术后,根据病理学结果和分期,可能需要行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或化疗前期手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对于早期卵巢癌患者,即分期为Ⅰ和Ⅱ的患者,手术后可选择接受化疗。
博盾说治疗是首选的化疗方案,可以采用单药或联合化疗。
在选择化疗前,应评估患者患病再发的风险,以及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
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即分期为Ⅲ和Ⅳ的患者,手术通常无法完全切除,需辅以化疗。
化疗方案可以采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联合使用,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超过30%的患者在化疗后可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效果。
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和铂类敏感性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药物(如顺铂和卡铂)以及其他多种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通过联合应用多个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对于复发卵巢癌患者,即之前经过手术和化疗后瘤体得到控制的患者,再次发作的治疗方法较为复杂。
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放射治疗等,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包括对副作用进行积极管理,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来监测治疗效果。
总之,2024年NCCN卵巢癌指南提供了针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导。
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期和病理学类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随访 每2-4个月随访1次,共2年,然后每3-6个月随 访1次,共3年;5年后每年随访1次 如首次确诊时CA125或其他肿瘤标志物有升高, 则每次随访时复查 临床完全缓 如有指征,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注脚 c :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解的Ⅰ-Ⅳ期 从2A类变成1类 包括盆腔检查在内的体格检查 根据临床指征行胸部/腹部/盆腔CT、MRI、 PET-CT或PET 如有指征,行胸片检查 对未曾进行家族史评价者,考虑实施评价
11
复发肿瘤 影像学检查: CA125上升,既往 未化疗或临床复发, 既往未化疗 根据临床指征,行胸部/腹部 /盆腔CT、MRI、PET-CT或 PET 初始治疗
影像学检查: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从2A类变成1类持续肿瘤 临床复发,既往化 根据临床指征,行胸部/腹部 或复发的 疗过 /盆腔CT、MRI、PET-CT或 治疗 PET 2A类 延迟治疗直至临 影像学检查: 床复发(2B类) 根据临床指征,行胸部/腹部 CA125持续升高, 或立即按复发肿 /盆腔CT、MRI、PET-CT或 既往化疗过 瘤治疗(2B类) PET 或临床试验 12
Ⅲ期
Ⅳ期
或
第二次辅助治疗
静脉用紫杉类/卡铂总共6-8个周期(1类) 根据治疗反应和可切除性有选择地在一些 病例中完成手术
7
接受初始化疗的患者应进行如下监测随访: 1、至少每1-2个周期性1次盆腔检查 2、如有指征,进行血常规检查 3、如有指征,进行生化检查 4、于每周期化疗前行CA125或根据临床指征行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查
9
第二次辅助治疗
观察
或 临床完全缓解 临床试验 或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Ⅱ、Ⅲ、Ⅳ期 初始治疗后 部分缓解或进展 缓解后紫杉醇治疗(2B类) 从2A类变成1类 持续肿瘤 或复发的 治疗 监测 随访
临床完全缓解:无疾病的客观证据(即体格检查阴性、CA125检测阴性,CT检 查阴性且淋巴结<1cm 10
18
初次手术原则
通常,对于怀疑有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需行腹部正中纵切口。通过冰冻切片进行的 术中病理评估可能有助于患者的处理
需对原发和残余病灶的范围进行量化,并载入手术记录 肿瘤明显局限于单侧卵巢或盆腔的卵巢癌 进腹后,吸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送腹腔细胞学检查
检视全部腹膜表面。任何疑有肿瘤转移灶的腹膜表面或粘连处均需行选择性切除或活 检。如无可疑区域,需对盆腔、结肠旁沟、膈下腹膜面进行随机腹膜活检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从2A类变成1类 术中应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双侧卵巢切除,并尽最大努力保证切除时肿瘤包膜的 完整性 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者,在经选择的患者中可考虑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应行大网膜切除术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自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两侧剥除淋巴组织至少到肠系膜下动 脉水平,最好达肾血管水平。 应切除盆腔淋巴结,尤其是切除覆盖髂外血管和髂内血管及其间淋巴组织,从前闭孔 窝到闭孔神经,和覆盖髂总血管表面及前侧面的淋巴组织
3
经既往手术确诊 既往手术切除充分 且分期全面 既往手术不彻底和 /或分期不全面:
结果
初始治疗
如考虑观察 疑为ⅠA或 疑似有残余病性 2、存留附件 疑为ⅠA或 疑似有残余病灶 ⅠB,G3 3、大网膜未切除 ⅠC期 疑似无残余病灶 4、分期记录不全 面 疑似残余病灶 仍可切除 5、有可能切除的 Ⅱ、Ⅲ、Ⅳ期 残留肿瘤病灶 疑似残余病 灶无法切除
M1
Ⅳ
腹膜腔外的远处转移
注:肝包膜转移属于T3或Ⅲ期;肝实质转移属于M1或Ⅳ期;出现胸水必须有细胞 6 学阳性证据才列为M1或Ⅳ期。
病理分期 G1 Ⅰa或Ⅰb期 G2 G3
初始化疗/初始辅助治疗 观察 观察或 静脉用紫杉类/卡铂3-6个周期 静脉用紫杉类/卡铂3-6个周期 监测/随访
静脉用紫杉类/卡铂3-6个周期 对于手术后残留病灶<1cm Ⅰc期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的Ⅱ期及Ⅲ期患者给予腹 从2A 类变成1类 腔化疗(Ⅲ期为1类) 对于细胞减灭术后无大块残留病灶的患者 给予腹腔化疗 Ⅱ期
TNM FIGO T3 T3a Ⅲ Ⅲa
肿瘤位于单侧或双侧卵巢,有镜下证实的盆腔外腹膜微转移 盆腔外腹膜腔内镜下微转移
盆腔外腹膜腔内肉眼可见转移,但转移灶最大径均不超过 T3b Ⅲ b 2cm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T3c N1
Ⅲc Ⅲc
从2A类变成1类 盆腔外腹膜腔内肉眼可见转移,转移灶最大径超过2cm,和 /或区域淋巴结转移 区域淋巴结转移
不适合手术的大块肿瘤型 Ⅲ/Ⅳ期患者经细针穿刺 等方法取得活检组织病理 学诊断(腹水穿刺细胞学 阳性)后,可考虑先行新 辅助化疗,再行初始的间 歇性细胞减灭术
2
收集和进行家族史评估 超声和/或腹部/盆腔CT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 经既往手术或组织 CA125或根据临床指征行其他肿瘤标志 活检(细胞病理学) 物检查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诊断 从2A类变成1类 血常规、肝功能等生化检查 既往病理切片复核
疾病状态
持续肿瘤或复发的治疗
临床试验 或
初始治疗中疾病进展、 稳定或持续
仅支持治疗
或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复发治疗 完全缓解,但停 止化疗后<6个 月复发 或 部分缓解的Ⅱ、 Ⅲ、Ⅳ期 临床试验 或 复发治疗 或 观察
患者如接受连续2种治疗 方案,疾病仍继续进展, 无临床受益证据,则从 追加治疗中获益可能性 从 2A类变成1类 减少,此时应主要根据 个体情况考虑给予临床 试验、仅支持治疗或追 加治疗
5、如有指征,进行影像学检查 注脚 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从2A类变成1类
8
化疗方案 1、紫杉醇135mg/㎡,24小时持续IV,d1;顺铂75-100mg/㎡,IP,于紫杉醇 静脉用药结束后,d2;紫杉醇60mg/㎡(上限为2.0㎡)IP,d8,每3周重复, 共6个周期(1类) 2、紫杉醇175mg/㎡,输注3小时,随后卡铂AUC5.0-7.5输注1小时,每3周重 复,共6个周期(1类) 3、多西他赛 60-75mg/㎡,输注1小时,随后卡铂AUC5.0-6.0输注1小时,每3 注脚 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从2A类变成1类 周重复,共6个周期(1类) 4、紫杉醇80mg/㎡输注1小时,d1、8、15,加卡铂AUC6输注1小时,d1,每 3周重复,共6个周期(1类)
完全缓解, 且停止化疗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后>6个月 生化复发 复发 (CA1125升高, 缺乏影像学检查 支持)
临床试验 或
或 从2A类变成1类 复发治疗
推迟化疗至临床复发
或
复发治疗
15
临床表现
盆腔 肿物
低度 恶性
Ⅰ-Ⅳ期 患者要求 保留生育 功能 Ⅰ-Ⅳ期 患者要求 保留生育 功能
保留生育功能+ 全面分期手术
无浸润性种植
观察
观察或
标准手术治疗, 包括全面分期
有浸润性种植
考虑参照上皮 性卵巢癌治疗 (2B类)
既往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诊断 既往完成全面分期手术 为低 度恶 有生育 性, 要求 并经 病理 既往手术不完全 复审 无生育 要求
从2A类变成1类 观察或保留生育功能 无浸润种植 同时完成分期 观察或保留生育功能 同时完成分期或参考 前次手术有浸润 恶性上皮肿瘤治疗 无浸润种植 前次手术有浸润 完成手术或观察 完成手术或观察或 16 参考恶性上皮性肿 瘤治疗
19 对于低度恶性肿瘤,尽管有数据表明行淋巴结切除和大网膜切除术有利于延长生存期,但一部分则认为无明显影响。
肿瘤累及上腹部的卵巢癌患者
通常,对于肿瘤累及上腹部患者,应进行以下步骤,以期实现最大程度的肿瘤细 胞减灭术。残留肿瘤直径<1cm定义为满意的细胞减灭术;然而,应尽最大努力 切除所有可见病灶 进腹后,吸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腹腔细胞学检查。对于有明显卵巢外病灶的患 者,腹水和/或腹腔冲洗液标本的细胞学检测结果不能改变分期或则处理。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从2A类变成1类 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双侧卵巢切除。 所有受累网膜切除 如果可能,所有可以和/或增大的淋巴结均应切除。 盆腔外转移结节≤2cm(估计Ⅲb期)的患者应当行如前所述的双侧盆腔和腹主动 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20
为了达到满意的细胞减灭术(各期),可考虑下列手术: 根治性盆腔脏器切除术 肠切除术 膈面或其他腹膜表面剥除 脾脏切除术 注脚 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肝脏部分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胃部分切除术 从2A类变成1类
膀胱部分切除术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胰体尾切除术
21
特殊情况:
对于Ⅰ期肿瘤,可以考虑使用微创技术来达到手术原则,特别是对于预防性卵巢 切除术中偶然发现卵巢癌的病例。 某些明显为早期和/或低危肿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低度恶性潜能的卵巢肿瘤、 早期浸润性上皮肿瘤或性索间质肿瘤)的患者,如果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可以考 虑患者附件切除术,保留子宫和对侧卵巢。全面手术分期仍需进行,以排除可能 存在的隐匿性晚期疾病。 注脚c:见讨论关于诊断检查的有效性 从2A类变成1类 原发性浸润性粘液性卵巢肿瘤很少见,所以要很仔细地行上、下消化道检查,以 排除原发于消化道的隐匿肿瘤转移至卵巢的情况。 对所有粘液性肿瘤患者均需行阑尾切除术,对所有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可疑阑尾 转移受累的患者均应考虑行阑尾切除术。 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或腹膜癌患者,如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瘤负荷减少,应该考虑 行腹腔化疗。
监测/随访 每3-6月随访1次,共5年;以后每年随访1次 包括盆腔检查的体格检查 如有指征可行超声检查 如首次确诊时有CA125或其他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则每次随访时复查 如有指征,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单侧附件切除的患者完成生育后,考虑完全手术 (2B类) 临床复发
17
无浸润性病灶
观察
如果条件合适,可 行手术探查+肿瘤 减灭术 浸润性病灶 考虑参照上皮性卵巢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