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推荐】医学影像设备学全套精美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全套课件

医学影像学全套课件
目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线检查技术与应用 • CT检查技术与应用 • MRI检查技术与应用 • 超声诊断技术与应用 • 核医学检查技术与应用 • 介入放射学技术与应用
01
医学影像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影像技术 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 支学科。
评估疗效
核医学检查可以动态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效果。通 过比较治疗前后的核医学图像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 调整治疗方案。
精准定位
核医学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精准定 位病变部位。这对于手术导航、放疗计划和介入治疗等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预测预后
核医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疾病预后的重要信息。例如,通 过PET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情况,从而预 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07
介入放射学技术与应用
Chapter
介入放射学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入放射学定义
利用影像学方法引导和监视下,通过穿刺和导管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分类
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血管性介入主要包括动脉造影、动脉栓塞、溶栓等;非血管性介入包括穿刺活检、 引流、消融等。
常见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
常见X线检查方法
普通X线检查
数字X线摄影(DR)
包括透视和摄片,适用于骨骼、胸部 、腹部等部位的常规检查。
直接数字化成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 量和更低的辐射剂量。
计算机X线摄影(CR)
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提高图像质量 和分辨率,减少辐射剂量。
X线在诊断中价值
X线可清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 ,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MRI在诊断中价值
目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线检查技术与应用 • CT检查技术与应用 • MRI检查技术与应用 • 超声诊断技术与应用 • 核医学检查技术与应用 • 介入放射学技术与应用
01
医学影像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影像技术 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 支学科。
评估疗效
核医学检查可以动态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效果。通 过比较治疗前后的核医学图像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 调整治疗方案。
精准定位
核医学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精准定 位病变部位。这对于手术导航、放疗计划和介入治疗等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预测预后
核医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疾病预后的重要信息。例如,通 过PET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情况,从而预 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07
介入放射学技术与应用
Chapter
介入放射学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入放射学定义
利用影像学方法引导和监视下,通过穿刺和导管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分类
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血管性介入主要包括动脉造影、动脉栓塞、溶栓等;非血管性介入包括穿刺活检、 引流、消融等。
常见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
常见X线检查方法
普通X线检查
数字X线摄影(DR)
包括透视和摄片,适用于骨骼、胸部 、腹部等部位的常规检查。
直接数字化成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 量和更低的辐射剂量。
计算机X线摄影(CR)
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提高图像质量 和分辨率,减少辐射剂量。
X线在诊断中价值
X线可清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 ,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MRI在诊断中价值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共40页PPT资料

综上所述,多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与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 医学影像设备体系。
表 1-1 医 学 影 像 设 备 发 展 概 况
19 世纪
20 世 纪
10~40 年代
50 年代
6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
90 年代
(1895 年) (1917 年)
(1951 年) (1960 年) (1972 年)
能性信息通过工作站准确融合,可以更准确
地完成定性与定量的诊断。
平板探测器CT设备目前尚在开发阶段, 一旦技术成熟,从机器设计、信息模式、成 像速度、射线剂量到运行成本都会有根本性 的改变,将会引起CT设备的又一次革命。
20世纪80年代初用于临床的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设备, 简称为MRI设备。它是一种新的非电离辐射 式医学成像设备。MRI设备的密度分辨力高, 通过调整梯度磁场的方向和方式,可直接摄
189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 X线管。20世纪10~20年代,出现了常规X线机。其 后,由于X线管、高压变压器和相关的仪器、设备 以及人工对比剂的不断开发利用,尤其是体层装置、 影像增强器、连续摄影、快速换片机、高压注射器、 电视、电影和录像记录系统的应用,到20世纪60年 代中、末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称为影 像设备学。
近30年来,CT设备的更新速度极快,扫描时
最快的已达0.75s(512×512矩阵), 空间分辨力也提高到0.1mm。宽探测器多层 螺旋CT设备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功能有了进 一步的扩展。大孔径CT设备可兼顾日常应用 与 肿 瘤 病 人 定 位 , 组 合 型 CT 设 备 可 在 完 成 CT检查后直接进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 (positive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检查,使CT的形态学信息与PET的功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4版)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与应用特点
➢20世纪50年代初,以脉冲回声技术为基础的A型超声诊断仪研制成功,随后逐步发展起来了M型、B 型超声诊断仪。70年代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血流二维显像仪。近二十年来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发 展极为迅速,现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其他系统脏器血循环情况观察必不可少的影像技术。 ➢超声成像设备在检查甲状腺、乳房、心血管、肝脏、胆囊、泌尿科、妇产科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至今
重难点内容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
三、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
A型和M型超声阶段
以B型超声为代表。以不 同形态、不同灰阶的切面 图像,动态地观察人体内 脏器组织的位置、形态和 结构。
二维或灰阶超声阶段
多普勒超声阶段
组织多普勒成像、组织应 变和应变率成像、超声造 影成像、组织谐波成像及 三维实时成像等
关注区域 (额叶)
第二节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应用特点
四、核医学成像设备
PET特别适合对人体的生理和功能研究,尤其是代谢功能的研究
PET-CT克服了核医学图像 解剖不明确的缺点, 可以更 早期、灵敏、准确地诊断和 指导治疗疾病,对肿瘤的早 期诊断、神经系统的功能检 查和冠心病的诊断等起着重 要作用
关注区域
横断面
矢状面
冠状面
第一章
常考知识点
常考知识点
X线设备的发展与应用特点
➢常用的X线设备:常规X线机、数字X线设备( CR、DR、DSA )、X-CT。 ➢早期的X线检查,仅用于骨折和体内异物诊断,原因是X线剂量小、成像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低。 ➢X线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充气管)、实用阶段(固定阳极管)、提高完善阶段 (旋转阳极管)、影像增强器阶段(X-TV)、数字化阶段(CR、DR、DSA)。X线机输出的图像分辨 力较高,可达10LP/mm,但得到的是人体不同深度组织叠加在一起的二维平面图像。 ➢1972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研制成功世界上首台用于颅脑检查的CT设备。随后的30年,CT设备 更新了四代,在提高速度、提高图像质量、拓展应用范围、减少辐射剂量等方面快速发展,扫描时间缩 短到0.5秒甚至更短,空间分辨率提高到0.1毫米量级以上。 ➢CT得到的是人体断面图像,图像空间分辨力可达到0.5mm,可分辨组织的密度差别为0.5%,可确定 被检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初,以脉冲回声技术为基础的A型超声诊断仪研制成功,随后逐步发展起来了M型、B 型超声诊断仪。70年代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血流二维显像仪。近二十年来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发 展极为迅速,现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其他系统脏器血循环情况观察必不可少的影像技术。 ➢超声成像设备在检查甲状腺、乳房、心血管、肝脏、胆囊、泌尿科、妇产科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至今
重难点内容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
三、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
A型和M型超声阶段
以B型超声为代表。以不 同形态、不同灰阶的切面 图像,动态地观察人体内 脏器组织的位置、形态和 结构。
二维或灰阶超声阶段
多普勒超声阶段
组织多普勒成像、组织应 变和应变率成像、超声造 影成像、组织谐波成像及 三维实时成像等
关注区域 (额叶)
第二节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应用特点
四、核医学成像设备
PET特别适合对人体的生理和功能研究,尤其是代谢功能的研究
PET-CT克服了核医学图像 解剖不明确的缺点, 可以更 早期、灵敏、准确地诊断和 指导治疗疾病,对肿瘤的早 期诊断、神经系统的功能检 查和冠心病的诊断等起着重 要作用
关注区域
横断面
矢状面
冠状面
第一章
常考知识点
常考知识点
X线设备的发展与应用特点
➢常用的X线设备:常规X线机、数字X线设备( CR、DR、DSA )、X-CT。 ➢早期的X线检查,仅用于骨折和体内异物诊断,原因是X线剂量小、成像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低。 ➢X线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充气管)、实用阶段(固定阳极管)、提高完善阶段 (旋转阳极管)、影像增强器阶段(X-TV)、数字化阶段(CR、DR、DSA)。X线机输出的图像分辨 力较高,可达10LP/mm,但得到的是人体不同深度组织叠加在一起的二维平面图像。 ➢1972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研制成功世界上首台用于颅脑检查的CT设备。随后的30年,CT设备 更新了四代,在提高速度、提高图像质量、拓展应用范围、减少辐射剂量等方面快速发展,扫描时间缩 短到0.5秒甚至更短,空间分辨率提高到0.1毫米量级以上。 ➢CT得到的是人体断面图像,图像空间分辨力可达到0.5mm,可分辨组织的密度差别为0.5%,可确定 被检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变化。
医学影像学全套课件

医学影像学全套课 件
目 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线影像学 • CT影像学 • MRI影像学 • 医学影像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医学影像学概述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获取、重建、分析和存储人体内部结构和 功能信息的科学。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X线影像学
X线影像学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X线的产生
X线是由高速电子撞击靶 物质时产生的,其本质是 一种电磁波。
X线的特性
X线具有穿透性、反射性 、折射性和吸收性。
X线成像原理
X线透过人体组织,经过 感光胶片或数字成像系统 ,将不同组织形态反映为 不同影像特征。
X线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骨骼系统
X线是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首选方法,如骨 折、骨肿瘤等。
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分支
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等多种分支。
每种成像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检查方法。
除了作为诊断工具外,医学影像学还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导航、放射治疗计划制定等 领域。
02
CATALOGUE
核磁共振现象
利用射频脉冲让人体某一组织或部位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氢原子核在脉冲撤销后产生强烈的信号,通过计算机 处理形成图像。
磁场与射频脉冲
在强磁场中,氢原子核发生能级分裂,当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时,它们将吸收能量并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 后在撤销射频脉冲后释放能量回到低能级,产生信号。
MRI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医学影像领域,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着医学影像学 不断向前发展。
目 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线影像学 • CT影像学 • MRI影像学 • 医学影像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医学影像学概述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获取、重建、分析和存储人体内部结构和 功能信息的科学。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X线影像学
X线影像学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X线的产生
X线是由高速电子撞击靶 物质时产生的,其本质是 一种电磁波。
X线的特性
X线具有穿透性、反射性 、折射性和吸收性。
X线成像原理
X线透过人体组织,经过 感光胶片或数字成像系统 ,将不同组织形态反映为 不同影像特征。
X线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骨骼系统
X线是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首选方法,如骨 折、骨肿瘤等。
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分支
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等多种分支。
每种成像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检查方法。
除了作为诊断工具外,医学影像学还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导航、放射治疗计划制定等 领域。
02
CATALOGUE
核磁共振现象
利用射频脉冲让人体某一组织或部位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氢原子核在脉冲撤销后产生强烈的信号,通过计算机 处理形成图像。
磁场与射频脉冲
在强磁场中,氢原子核发生能级分裂,当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时,它们将吸收能量并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 后在撤销射频脉冲后释放能量回到低能级,产生信号。
MRI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医学影像领域,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着医学影像学 不断向前发展。
《医学影像设备》ppt课件共120页

体层摄影、软X线摄影(钼靶) 放大摄影、荧光摄影、记波摄影
透视(fluoroscopy)
X线摄影(radiography)
高千伏摄影(High kV Radiography) 高千伏摄影是用高于120kV(常用
120~150kV)的管电压进行摄影。需用高 电压小焦点X线管、特殊的滤线器和计时 装置。由于X线穿透力强,能穿过被照射 的所有组织,可在致密影像中显示出被隐 蔽的病变。
下,显示待分辨组织几何形态的能力。常用每厘 米内的线对数或者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径(mm) 来表示。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图像高。 密度分辨率(Density Resolution)
又称对比分辨率,是指在低对比情况下分辨组织 密度细小差别的能力。CT的密度分辨力较普通X线 高10 ~20倍。
(2)CR系统在胸部平片的应用:胸部平片是最常用的X线检查, CR胸片在总体上优于传统X线片,特别是易于观察与纵隔和膈肌重叠 的部分。CR对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气 管等,也优于传统X线片。在间质性病变和肺泡病变的显示上,CR片 的显示则不如传统X线片。
CR系统的主要临床应用
CT设备
CT基本概念
体素(Voxel)和像素(Pixel) CT图像实际上是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
(如1mm,10mm等)的体层图像。我们将成 像的体层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的基本单 元。而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小单元内的物 质密度,这些小单元称之为体素。同样,一幅 CT图像是由很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 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被称之为像素。体素是 一个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一个二维的概念。像 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像素越小, 越能分辨图像的细节,即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透视(fluoroscopy)
X线摄影(radiography)
高千伏摄影(High kV Radiography) 高千伏摄影是用高于120kV(常用
120~150kV)的管电压进行摄影。需用高 电压小焦点X线管、特殊的滤线器和计时 装置。由于X线穿透力强,能穿过被照射 的所有组织,可在致密影像中显示出被隐 蔽的病变。
下,显示待分辨组织几何形态的能力。常用每厘 米内的线对数或者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径(mm) 来表示。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图像高。 密度分辨率(Density Resolution)
又称对比分辨率,是指在低对比情况下分辨组织 密度细小差别的能力。CT的密度分辨力较普通X线 高10 ~20倍。
(2)CR系统在胸部平片的应用:胸部平片是最常用的X线检查, CR胸片在总体上优于传统X线片,特别是易于观察与纵隔和膈肌重叠 的部分。CR对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气 管等,也优于传统X线片。在间质性病变和肺泡病变的显示上,CR片 的显示则不如传统X线片。
CR系统的主要临床应用
CT设备
CT基本概念
体素(Voxel)和像素(Pixel) CT图像实际上是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
(如1mm,10mm等)的体层图像。我们将成 像的体层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的基本单 元。而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小单元内的物 质密度,这些小单元称之为体素。同样,一幅 CT图像是由很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 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被称之为像素。体素是 一个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一个二维的概念。像 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像素越小, 越能分辨图像的细节,即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1.X线机的组成
由X线发生装置和外围装置两大部分组成(图1-1)。 (1)X线发生装置:也称为主机装置,任务是产生X线, 并控制其“质”与“量”。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X线管装置:由X线管和防电击防散射的管套组成。 ②高压发生装置:为产生X线提供直流高压和灯丝加热
电压。
③控制装置:控制X线的产生时间,调节X线的质与量并
(3)特殊摄影:包括高千伏摄影(管电压>120kV)、软
X线摄影(管电压<40kV时产生的X线)、体层摄影等。
3.介入治疗
利用影像设备的导向和定位作用,准确地对病灶进行 诊断或治疗。
2018/10/16 23
四 纵向体层摄影装置
1.体层成像基本原理
A
A’
C
O E P’
2018/10/16
P D
24
对其进行指示。
2018/10/16 17
三 X线机概论
(2)外围装置:X线机根据临床检查而装配的各种机械 辅助装置、影像装置和记录装置。外围装置的多少、复 杂程度和类型,取决于X线机整机所具有的功能、功率 的大小和自动程度的高低。 高压发生 装置 X线管装 置
电源
控制装置 外围装置
2018/10/16
1896年 第一支X线管 → 20世纪10-20年代 常规X线 机(密度差别较大的骨折、体内异物) → 此后 X线管、 高压发生器、相关的仪器和装置的发展(人体各部分的 检查) → 20世纪60年代中、末期 《放射诊断学》学 科体系的形成 常规X线设备是医学影像设备大家庭中的一名老成员, 至今仍是基本的、有效的临床检查设备之一,尤其对 骨骼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诊断,仍占有重要和主导作用。
2018/10/16 10
《医学影像学课件》- PPT高清完整版

《医学影像学课件》- PPT高清 完整版
探索医学影像学的世界,介绍各种影像技术、影像学地图的制作与解析,以 及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创新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学概述
初步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应用领域以及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放射学基础知识
介绍医学影像学中的基本放射学概念和原理,了解X射线和其他放射线的特点。
探索腹部影像学地图的制作和解析,包括腹部超声和腹部CT的应用。来自骨科影像学地图制作与分析
学习骨科影像学地图的制作和解析方法,包括骨骼X射线和骨骼CT的应用。
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地图制作 与分析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地图的制作和解析方法,包括腹部超声和腹部CT的 应用。
影像学检查方法介绍
探索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射线、CT扫描、MRI等,以及它们在临床医学 中的应用。
脑部影像学地图制作与分析
学习如何制作和解析脑部影像学地图,包括头部CT和头部MRI的应用。
胸部影像学地图制作与分析
了解胸部影像学地图的制作和解析方法,包括胸部X射线和胸部CT的应用。
腹部影像学地图制作与分析
探索医学影像学的世界,介绍各种影像技术、影像学地图的制作与解析,以 及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创新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学概述
初步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应用领域以及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放射学基础知识
介绍医学影像学中的基本放射学概念和原理,了解X射线和其他放射线的特点。
探索腹部影像学地图的制作和解析,包括腹部超声和腹部CT的应用。来自骨科影像学地图制作与分析
学习骨科影像学地图的制作和解析方法,包括骨骼X射线和骨骼CT的应用。
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地图制作 与分析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地图的制作和解析方法,包括腹部超声和腹部CT的 应用。
影像学检查方法介绍
探索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射线、CT扫描、MRI等,以及它们在临床医学 中的应用。
脑部影像学地图制作与分析
学习如何制作和解析脑部影像学地图,包括头部CT和头部MRI的应用。
胸部影像学地图制作与分析
了解胸部影像学地图的制作和解析方法,包括胸部X射线和胸部CT的应用。
腹部影像学地图制作与分析
【课】医学影像学全套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在科研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观察方法,可以用于疾病机制研究、新疗法开发和药物试验的评 价。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
医学影像学自发展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
答疑和总结
欢迎大家提问并回顾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希望本课程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全套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医学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技术和方法,以及在疾病诊断、 治疗和科研中的应用。同时还将探讨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
什么是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各种成像技术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学 科。通过影像学,医生可以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进行科学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学影像学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导航手术
利用医学影像学提供的3D图像,医生可以在 手术中准确导航,降低手术风险。
介入手术
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观察 和引导治疗器械的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和准确性。
放射治疗
医学影像学帮助确定病灶的位置和辐射剂量, 指导放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释放
医学影像学提供了观察药物在体内释放情况 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X射线
通过在人体上投射X射线,产生影像来观察骨骼 和柔软组织。
磁共振成像(MRI)
通过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产生高清影像,可 观察器官、血管和神经等细微结构。
超声波
利用高频声波波束观察人体内脏器官、胎儿发 育和血流情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
通过在人体上旋转X射线源和探测器,生成多层 次影像,可显示组织的细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