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归纳解读

合集下载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如何开设一家受欢迎的快餐店
•人员素质要高 •食物口味要独特
•旅游服务专业 •材料要优质
•大专文凭 •南北口味 •产•品英代语4号/6级明确 •适合各年龄层
•工艺制造独特
•配方设计
•制造加工精细 •搭配药材
•如何开设一家受欢迎的快餐店
•服务态度和蔼亲切
•着装得体 •微笑服务
•主动帮助客户
•订餐时间短
•参考
第三章 亲和图
• 品质不合 • 包装错误 • 色泽太深 • 重量不合
• 交期不准 • 缺能源 • 锅炉故障 • 停电 • 停水
• 机器故障 • 设备老旧 • 保养不周 • 操作不当
• 工作效率低 • 人员疲劳 • 人员不足 • 工作环境差
• 原料管理差 • 物料延误 • 原料贮存变质
• 生产计划不周 • 订单日期太近 • 订单临时增加 • 通知生产太迟
•固定梢设置不当
•其他
•设备不当
•冲压作业效率低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五、分层法 按照一定的类别,把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 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 §确定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物件; §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 §收集和记录数据; §整理数据并绘制相应图表; §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散布图示例
第一章
•Y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Y
•强正相关
•0
•X
•0
•Y
•Y
•强负相关
•X
•弱正相关
•0
•X
•0
•弱负相关
•X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四、因果图 用于寻找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 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 §充分组织人员全面观察,从人、机、料、 法、环、测方面寻找; §针对初步原因,展开深层的挖掘; §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 员;

品管七大手法八大原则

品管七大手法八大原则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1•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2•柏拉图——确定主导因素;3•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4•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5•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6•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7•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1.什么是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不妨看看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各种报表,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空缺?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的内容用笔进行了修改?是不是有很多栏目内容有待修改?检查表是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制成图形或表格,必要时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

2.什么是柏拉图?柏拉图为意大利经济学家所发明,根据收集的项目数据,按其大小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从柏拉图中可看出哪一项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从而确定问题的主次,并可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柏拉图的发明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名字而得名。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原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就可解决问题的8 0%以上。

柏拉图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柏拉图分析的步骤;(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

(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限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半之大小顺位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柏拉图法(重点管制法),提供了我们在没法面面俱到的状况下,去抓重要的事情,关键的事情,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觉判断得来的,而是有数据依据的,并用图形来加强表示。

品管七大手法完整

品管七大手法完整
总结词:品管七大手法是一系列用于品质管理的统计方法和工具,旨在解决品质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些手法具 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品管七大手法的发展历程表明了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历程,也证明了其 在品质管理领域的重要地位。
02
七大手法详解
流程分析图
总结词
通过流程图展示工作流程和步骤,帮助分析流程中的问题。
详细描述
控制图是一种用于过程控制和监控的工具。 通过将实际数据绘制在图表上并与控制限进 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值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控制图可以帮助保持 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03
七大手法应用场景
流程分析图应用场景
总结词
流程分析图用于描述一个过程或系统的运作流程,帮助企业了解整个流程的运作情况, 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目的与意义
• 品管七大手法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 法,对品质管理中的数据进行收集、 整理、分析和解释,以解决品质问题,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些手法有 助于企业识别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 题,降低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和客 户满意度。
发展历程
品管七大手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企业面临着一系列品质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一些质量管理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并开发新的品质管理工具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品管七大手法逐渐形 成并被广泛应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些手法也被引入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品质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
品管七大手法
目录
• 定义与概述 • 七大手法详解 • 七大手法应用场景 • 七大手法实施步骤 • 七大手法实施注意事项
01
定义与概述
定义

品管的七大手法

品管的七大手法

品管的七大手法
品管的七大手法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七种基本工具,也被称为“七个品质工具”。

它们包括:
流程图:用于描述一个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以便发现其中的瓶颈和改进点。

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用于分析一个问题或缺陷的根本原因。

直方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分析数据中的模式和异常。

控制图:用于跟踪数据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

散点图: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便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

检查表:用于记录检查结果,以便快速发现和纠正缺陷。

帕累托图:用于显示导致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以便优先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这些品质工具可以帮助质量管理人员更加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QC品管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QC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品管七大手法讲义

品管七大手法讲义

四、柏拉图 1.概念 1.1.柏拉图法:又叫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 图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或项目按大 小顺序排列, 从而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 主要因素或项目, 以便进行针对性品质 改善的一种工具.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 法或重点管理法.(或ABC管理法)
排列图法 四、柏拉图
1000
C类 B类
75 85
100 91
二、层别法 1. 概念 又叫分类法,它是把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类 型的一组数据按一定性质、范围或目的进行分 类,从而可以分析某种数据表的方法。它是一 种最基本的质量管理方法,它经常需要和其他 手法联合在一起使用。 2. 层别法的应用 2.1.层别法的操作步骤 A.收集原始数据; B.确定数据的性质、范围或要求的目的; C.将数据分层归类; D.根据分层结果进行处理或改进措施。
五、散布图 4.散布图所反映的是一种趋势,对于定性的结果 还需要具体分析。
六、直方图 1. 概念 1.1.直方图:也叫柱状图,这是因为它的图面 里面有许多像柱子一样的矩形而言的。在图 中用这一系列宽度相同、高度各异的矩形的 排列状态表示数据分布状况,从而达到分析 过程状态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直方图。
排列图法 四、柏拉图 3.作图步骤 3.1. 选择项目,分析问题; 3.1.1.针对所选择的项目收集、处理数据并按 其占有的量进行排列; 3.1.2. 制作图表; 3.1.3.将各分类项目及出现的数量按其从 大到小的顺序填入数据分项统计表。
排列图法 四、柏拉图 3.2.计算累计数、累计百分比,并填入统计 表。 案例:某线对某月份的品质状况进行了统 计分析,共统计出总不良数414个,不良 项为:不读碟195个,出碟噪音90个, TE PHASE值超标45个,涂油不均匀65 个,不启动5个,碟飞转5 个,其它9个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工程人员未切实验证
定位方式不合理
模修人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修方式不当
多次折弯累积偏差
折弯间隙变化影响大 品管人员未作CSI验证
锁扣不 回弹
实配间隙小
对变异要求苛刻
3-3.两类特性要因图:
模具、设备
人员
模具定位不稳定 模具改善不及时
品管人员检查不落实 责任心不强
模具设计不合理 设备维修不力
产线未做好自主检查 模修人员技能不够
台湾
95% 96% 93%
大陆
94% 93% 92%
结果显示,周师傅的方法配美国材料良品率最高,为98%.
3-2.实例二: 冲压成型质量状况日报表
日期:
班别: □ 白班 □ 夜班
模号: 第一套 □ 第二套 □ 第三套 □
制 程不良项目
序 厂 生 良 制 制 来 总 拉裂
其它
程程料 不





不 良 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 … … … 最大值 … 124 … … … … … … … … … … … … … … … … … … 最小值
3-6.直方图:
D.决定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 E.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 1.最小一组的下组界=最小值-测定值之最小位数/2 2.最小一组的上组界=下组界+组距=123.5+4=127.5 依此类推. F.作次数分配表.(如附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确认材料干燥时间满足条件要求
3、加料及时性 3、加料数量与时间
1、模具保养 1、在规定生产数量内模具进行了保养
2、模具 2、模具表面 2、模具表面无水残留
3、模温确认 3、确认模温机温度与设定温度一致(±2)
1、干燥机回封口 1、干燥机回封口畅通
3、设备 2、干燥机密封性 2、各接口部位无漏风现象
查检表
查檢表的設計要領
查检表
查檢表並無一定的標准格式,只要根据使用的目的,以及為求方便使用,利於作統計分析,而去設計 適合自己所需的查檢表:1、應能迅速、正確、簡易地收集到數据,記錄時只要在必要項目上加注記號 。 2、記錄時要考慮到層別,善用特性要因圖層別再分析的結果,按人員、机台、原料、 時間等分別調 查。 3、數据履歷要清楚:由誰查檢、查檢時間、查檢期間、查檢方法、查檢班別、查檢机台, 均應載明清 楚,其他測定或檢查條件也要正確地記錄下來。 4、盡可能以符號、數字記入〔 、正等〕,避免使用文字。
直方圖
直方图之制作范例
一.制作次数分配表: 6、作次數分配表,如下表:
組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要明確。 9 、預留空位,以供在實際查檢中可再增列事先未考慮到而發生次數很多的項目。
寻找原因用的查检表:
月部品银纹不良查检表
承认 审查 作成
部 番:
材 质:
色 番:
页码: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1、干燥温度 1、材料 2、干燥时间
检查方法 1、确认干燥机实际温度与条件温度的一致(+20)
检查结果记录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 日) ( 日) ( 日) ( 日) ( 日) ( 日) ( 日)
品管七大手法归纳解读


------ 品管七大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比较广泛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有简单实 用的特性。是一种品质管理用的工具,学习它就需要掌握他们的主要精神和思考模式。它们分别是 :
层别法、查检表、管制图、直方图 散布图、鱼骨图、柏拉图
品管七大手法 应用关系
品质管理的主要工作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对各来料、生产、出货等环节检验产品及物料,以及找 出各种出现或潜在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甚至解决问题,使产品品质问题尽量在内部解决,达到在合理 成本的基础上使客户满意,品管七大手法就是在这此环节中用来处理各问题及原因。 查检表: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它是其它六大手
分析用的查检表:
部番:
机 床 号
检 检查项目
查 日
检查频率

测量工具
测量时间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时分
工程内检查记录表(轴切削G)
工程名:
承认 审查 作成
判定
检查员
操作者 确认
备注
OK NG
分析用的查检表:
品 番: 038E25223
不合格项检查表
供应商 纳入日期
检查数
批量号 不合格数
正态分布特征
正态分布是一条曲线,讨论起来不方便,故用其两个参数描述其特征:
1. 平均值(average)
符号表示:
2.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符号表示:
平均值对正态的曲线的影响 若平均值增大,则正态曲线往右移动,见‘ 若平均值减小,则正态曲线往左移动,见“
“ ’
计点特性值:如每条内存上少锡点数等离散性数据,最常见的是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
由于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数据数理统计理论较复杂,以下讨论以正态分布为例。
正态分布 直方图(histogram):在横轴上以样本数据每组对应的组距等距离线段为底,纵轴表示样本数据
落入相应直方组的频数的n个矩形所组成的图形。如100条PCB金手指厚度,标准503.94。
率用 或面 频积 数表
示 频 • 统计学显示计量特性值分布特点是:中间高,两头低,左右对称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直方图所取得数据越多,分组越密,则直方图就越趋近一条光滑的曲线。
• 这条光滑的曲线就形成正态分布曲线,其特点是中间高,两头底,左右对称并延伸至无穷。
正态(常态)分布的曲线图
0.4 0.3 0.2 0.1 -2.5 –2.0 -1.5 -1.0 -0.5 0 0.5 1.0 1.5 2.0 2.5
3、干燥机大小 3、干燥机大小能满足材料干燥时间要求
1、回料时间小于冷却时间
4、条件 1、成形条件
2、实际射胶时间与条件表射胶时间一致(±0.5) 3、实际背压力与条件表背压力一致(±25%)
4、炮筒温度与设定值与实际值一致(±10℃)
备注:检查结果OK时用“√”标记,检查结果NG时用“×”标记。
寻找原因的查检表:
7、以檢查層別:檢查員別、檢查場所別、檢查方法別….等。
8、以環境、天候層別:氣溫別、濕度別、風、晴或雨別、潮濕与干燥別、照明別…..等。
9、以地區層別:海岸与內陸別、國內与國外別、南區与北區別、東區与西區別…..等。
10、以制品層別:新舊品別、標准品或特殊品別、批量别、制造別…..等。
11、其他:以良品与不良品別、包裝別、運搬方法別….等。
11 12.3
12 12.4
13 12.5
14 12.6
15 12.7
工艺分析表
3.0 公差下限
15
16
17
0.3 文件编号
作成日期
18
19
20
承认 审查 作成
21
21
22
23
确认用的查检表:
治具名称
料斗
治具编号
LS-Q-001
内部编号
点检后OK填“O”;NG填“×”.
异常报告途径 :点检者—主管—技术担当
查檢表的設計要領
查检表
5 、查檢項目不宜太多,以4---6項為原則(針對影響大的要因收集數据即可),其他可能發生的要因 并為〔其他〕項。
6、最好能一次記錄下來,就能表示出圖表狀況來。 7、如能使用寫實圖形,更可一目瞭然。 8、查檢表配合目的,必要時檢討修正;不同的目的收集數据方式會不一樣,因此,收集數据的目的
名称及点检项目 1.确认方角螺栓是否松动
点检周期 月
治工具点检记录表
日期
记录
日期
记录
管理编号:LS-Q-001
承认
审查
作成
日期
记录
日期
记录
2.确认各部件有无变形、破损
3.确认各把手移动是否顺畅
4.检查铁环压入后的规格
5.检查铁环销头部是否磨损
点检者 主管审查 点检NG记录 日期 不具合内容
处理内容 承认
日期
改订内容
改订
承认
品管七大手法
之 直方圖
------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數据分為几個相等的區間作為橫軸,并將各區間內之測定值所出現次數累 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列起來的圖形。直方圖可顯示數据的三種特性:集中的趨勢、數据的范圍、 分布的形狀。 直方图法是把数据的离散状态分布用竖条在图表上标出,以帮助人们根据显示出的图样变化,在缩小 的范围内寻找出现问题的区域,从中得知数据平均水平偏差并判断总体质量分布情况。
查检表
查பைடு நூலகம்表的種類
(2) 記錄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根据收集之數据以調整不良原因。
制作方法:
1、決定所要收集的數据(計量、計數值)及所希望把握的項目 (不良原因、缺陷)。
2、決定所要設計的表格形式。 3、決定記錄的形式:選擇記錄的符號〔 、正等〕。 4 、決定收集的方法:由誰收集、收集的周期(全檢、抽檢)’ 查檢 時間、方法等均應決定。
抽样频率
12(+0.5,-0.5)
11
12
13
14
1 11.3
2 11.4
/
3 11.5 ////
4 11.6 ////// /
5 11.7 //////// ////// ///
6 11.8 ///// //
7 11.9 ///// ///
8
12 ////
9 12.1 ////
10 12.2 //
正态分布
分布(distribution):用来描述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说明两个问题:变异的幅度有多大;出现 这么大幅度的概率。
计量特性值:如PCB金手指厚度、重量或时间等连续性数据,最常见的是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计件特性值:如内存合格/不合格两种离散性数据,最常见的是二项分布 (binomial distribution)。
31 32
正态(常态)分布的性质
直方图之制作范例
直方圖
一工厂之成品重量规格为130-190千克,今按随机抽样方式抽测200个样本(一般需收集50-200个 数据),如附表作直方图,步骤如下: 一.制作次数分配表: 1.从数据中找出最大值L=170与最小值S=124 2.计算全距R=最大值L-最小值S=46 3.决定组数 K=1+3 . 32LogN (N代表收集的数据总数)
品管七大手法
之 查檢表
------ 為了便于收集數据,使用簡單易于了解的標准化表格或圖形,填入規定之檢驗記 號,再加以統計汇总,以提供進一步分析或比對檢查之表格或圖形。
查檢表的種類
(1) 點檢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规范日常点检项目、防止不小心的失誤、遗漏。 制作方法: 1、逐條列舉須檢查的項目,并各绘出記入记號的空橍。 2、如有順序要求時,應注明序號依序排列。 3、所謂須檢查項目是"非做不可的工作"、"非做不可的事項" 4、須檢查項目,盡可能以流程、机械、人員加以層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