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初步-建筑概论-第一讲

建筑初步-建筑概论-第一讲
a.人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人的行为会影响对建筑的使用; b.环境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环境会影响建筑的生长和消亡;
空间性与时间性相统一,这就是建筑的时空性。
建筑的功能在不同时间段的变迁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现代建筑的材料一般都没有时间性,都是快速、 人工制造的某种材料,也看不到随着岁月、风 雨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现代建筑最好看的是 刚建成那一天,后来只会越来越难看、凋敝。 而传统建筑到600年之后,却会越来越好看。 这中间的区别在于做建筑的方式的不同。
徽州民居外墙体高大厚实且不 留窗户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但随 之也带来了采光、通风、排水等 一系列矛盾。尤其是采光问题, 很容易引起人的心情压抑。使用 天井接受外界阳光,让人感觉豁 然开朗。
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 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 “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四千多年前。在西北地区, 黄土层非常厚,人民创造性利 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 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 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 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是 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 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 深层文化。
“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 —— 奈维(Nervi)
“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 约翰·波特曼(John C. Portman)
“建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创造出的空间” —— 路易斯·康(LouisI.Kahn)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 马克·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
建筑作为文化,对人的心理感受,其作用大致有三: 1.人和社会的崇高性 2.科学和文明的召唤性 3.美和艺术的陶冶性和自我完善性
建筑的这种文化功能,其表现形式就是建筑艺术。

建筑初步 建筑基本知识

建筑初步 建筑基本知识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 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建筑
新石器时代——(真正建筑的诞生)
半穴居—下部挖土型
西安半坡遗址1号方形大房子
唐代的砖石建筑
隋.唐 (581~618年)
西安的大雁塔砖石建造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 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大 业年间(605-618年),至 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 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 桥。石拱桥是用石块拼砌 成弯曲的拱作为桥身。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唐 (581~618年)
历了五代十国的高度发展后,不再继承唐代的雄健深沉, 而是创造出来更为婉约秀美,造型多样的建筑;后历经辽 代、西夏、金代的交融贯通,使得后来的元代建筑具有一 种潦草豪放的建筑风格。
1.加强总体规划——纵轴收放:“三朝五门”; 2.唐长安——严整、有序; 3.建筑风格——雄健深沉,材料充分发挥,形式、结构完美结合; 4.高足家具引入,建筑体量加高、空间抬高; 5.砖木混合结构; 6.建筑理论:李诫《营造法式》
01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宋(960~1279年)
《营造法式》——北 宋于1103年颁发了由 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 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 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 著。
《营造法式》是代表我国古 代建设科学与艺术巅峰状态的典 籍,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 法、用工、图样等珍贵资料,对 研究中国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 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北宋的东京汴梁 城,有皇城、内城、 外郭三重城墙,各有 护城河,城内没有封 闭的里坊,大街小巷 遍布店铺和勾栏,商 业活动极为发达。

建筑初步讲稿(正投影图和三视图知识)

建筑初步讲稿(正投影图和三视图知识)

三视图的应用和重要性
应用
三视图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等领域,是工程设计和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 具。
重要性
三视图能够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设计和交流, 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三视图也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文 档编写的重要依据。
03
正投影图与三视图的关系
正投影图与三视图的区别与联系
建筑初步讲稿:正投影图 和三视图知识
• 正投影图的介绍 • 三视图的介绍 • 正投影图与三视图的关系 • 正投影图和三视图在建筑设计中的应
用 • 案例分析
01
正投影图的介绍
正投影图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正投影图是一种通过正投影法将三维 物体转换为二维图形的方法。
特点
正投影图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形状、 大小和相对位置,具有直观性和准确 性。
通过正投影图,设计师可以快速准确 地表达设计想法,提高设计效率和质 量,减少后期的修改和调整工作。
施工的指导依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正投影图是施工 队伍进行施工的指导依据,确保建筑 物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02
三视图的介绍
三视图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三视图是物体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 面上的正投影图,包括主视图、俯视 图和左视图。
区别
正投影图是一种单面投影,只表达物体的一个面;而三视图则通过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表达物体 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和形状。
联系
三视图中的任何一个视图都可以看作是从正投影图中沿着一定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的。
如何从正投影图绘制三视图
根据正投影图,确定物体的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和形状。
根据正投影图的投影方向,确 定三个视图的摆放位置,即主 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建筑初步PPT课件精选全文

建筑初步PPT课件精选全文

香港的中环,一个高层建筑密集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这里是一个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但是由高密度的 人口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很多问题也同样困扰着这个 “美丽的城市”!
电力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最大能量。但是人类过份 的依赖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也同时威胁着人类。
环境艺术与建筑
建筑中与人类接受最多的空间就是供人们 生活的室内空间,所以相对于建筑来说, 我们所学习的环境艺术也正是更近一步的 学习室内空间及环境空间的设计方法及技 术手段,了解空间设计的方式及方法,也 是一个综合性较强,交叉学科较多的专门 学科。
圣彼 得大教堂座 落在欧洲基 督教圣地梵 蒂冈,这里 也是世界基 督教的圣地 之一。这里, 无论是建筑 艺术还是绘 画雕塑,都 是人类艺术 史上的闪光 结晶。
圣彼得大教堂是人文思想和天主教会激烈斗争的集中 体现,这场争夺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曲 折,反映了全欧洲重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的许多建筑特点。
这些入口给人的感觉是宁静亲切。
两组建筑群形成的空间。
这个空间给人的感觉开阔。
天安门广场,世界最大的广场,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 记录了影响中华民族的许多事情。这里也是集会,庆祝 的重要场所。
两 组 建 筑 群 形 成 的 空 间
庄重中带有压抑感。北京紫禁城的入口前广场午门。
三、建筑和社会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 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 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
有的时候很难分 清什么是室内, 什么是室外,所 以在我们学习的 时候也不能单纯 的局限在一个小 的范围内。环境 艺术作为建筑科 学的一个小的分 支。也同样要得 到很大的重视。 环境艺术的发展 也非常的看好。
随着人类的发展,建筑也会有它的新的 方向,谁也不能预想未来的建筑是什么 样子, 但是有一点是勿用置疑的,建筑 和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密切的 联系,和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 术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向一面镜子 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水平和精神 面貌,反映出它所在的时代。

建筑初步设计课件

建筑初步设计课件

要点二
草图绘制
根据构思,绘制初步的草图和布局,以便更好地呈现设计 想法。
方案深化与完善
细化设计方案
对初步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包括建筑平面、立面、剖面 设计等。
技术优化
进行必要的技术优化,如结构、机电、消防等方面的优化。
提交审批与修改
提交审批
将完善后的设计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 批。
修改完善
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最终 完成初步设计。
总结词
方案构思是初步设计的核心,总平面规划是整体布局的基础。
详细描述
方案构思阶段需要确定建筑的功能、规模、风格等基本要素,同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总平面规划则需考 虑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交通流线等因素,以确保整体布局合理、高效。
单体建筑设计
总结词
单体建筑设计是初步设计的重点,涉及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设 计。
总结词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详细描述
文化建筑初步设计应关注文化传承与创新,将传统元素与 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建筑。
总结词
空间布局与功能需求
详细描述
文化建筑初步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合理 规划展览空间、观众休息区、文化活动空间等,以满足人 们的文化需求。
总结词
建筑材料与技术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注重文化与艺术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设计应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展现艺术气息,如 建筑风格、景观雕塑、文化活动空间等,提升居住品质。
商业综合体初步设计案例分析
总结词
商业活力与便捷性
详细描述
商业综合体的初步设计应关注商业活力和便捷性,合理规 划商业空间布局、交通流线、停车设施等,以满足消费者 需求。

建筑初步课程

建筑初步课程


均衡:建筑的均衡问题主要是指建筑
的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给人 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稳定:主要是指建筑物的上下关系在造型
上所产生的一定艺术效果。
如何学习建筑设计
注重建筑修养的培养 注重正确工作作风和构思习惯的培养 学会通过观摩、交流,改进设计方法,提高设 计水平 注意进度安排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世界十大高楼第二名:国家石油公司双子星大楼
世界十大高楼第三名:西尔斯大厦
世界十大高楼第四名:上海金茂大厦
世界十大高楼第五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世界十大高楼第六名:中信广场大厦
世界十大高楼第七名:信兴广场大厦
世界十大高楼第八名
世界十大高楼第十名:中银大厦
别墅室内空间
别墅室外空间

园林建筑不但要求灵活的室内空间,更需要丰富的室外空间从而使得园林建筑在空间功能和空间艺术两方面较 之传统园林建筑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建筑的技术性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主要是指房屋用什么建造和怎样去建造的问题。它一 般包括建筑的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中的各种设备等。 “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作品,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但是,无论是古代还 是现代,却没有一个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而在技术上不是一个优秀的 作品。”——意大利建筑师奈尔维

建筑的功能性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目的。建筑以点景、观景等为使用目 的,以满足人的休憩和文化娱乐生活为使用要求。 单一的房间或空间是其组成的最基本的单位,其形式包括:空间的大小,形状,比 例,以及门窗设臵等。 对一栋完整的建筑来说,功能的合理性还表现在房间与房间之间的空间组合的合理 性,也就是说:功能对空间即有规定性又有灵活性。

建筑初步-建筑概论-第二讲

建筑初步-建筑概论-第二讲
这幅由钢笔和墨水绘制的手 稿,描绘了一个男人在同一 位置上的“十”字型和“火” 字型的姿态,并同时被分别 嵌入到一个矩形和一个圆形 当中。
从维特鲁威在书中的前后论 述看,他是在讲神庙的均衡 ,而均衡又是由比例得来的 。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家认为, 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细部和 整体服从一定的模量而产生 均衡的方法。“实际上,没 有均衡或比例,就不可能有 任何神庙的位置。即与姿态 漂亮的人体相似,要有正确 分配的肢体”(见《建筑十 书·第三书·神庙》)。正是 基于对人体比例的认识,维 特鲁威强调:“如果自然构 成人体,使肢体按照比例与 其综合的全部外形相对应, 那么古人似乎就有根据来规 定:在完成建筑时各个细部 对于全部外貌应当在量度方 面保持正确。”
维特鲁威人(HomoVitruvianus)
维特鲁威是公元1世纪初一 位罗马工程师的姓氏,他的 全名叫马可·维特鲁威 (Marcus Vitruvius Pollio)
而这幅素描画的作者是著名 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列 奥纳多·达·芬奇在1487年前 后创作,他根据约1500年 前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 中的描述,努力绘出了完美 比例的人体。
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的尺寸数据资料也相对较少,由于人类社 会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增加,现在世界上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 家越来越多,。所以设计中涉及老年人的各种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 重视,应有老年人的人体尺寸。
人体尺寸的差异
〈四〉男女的差异 3岁~10岁这一年龄阶段男女的差别极小同一数值对两性均适用,
尺度涉及到真实大小和尺寸,但不能把尺寸的大小和尺度概 念混为一谈。尺度一般不是指建筑物或要素的真实尺寸,而 是表达一种关系及其给人的感觉。
建筑空间
尺度

1. 尺度的概念

最新版 建筑初步课件 第一章:三大构造

最新版 建筑初步课件 第一章:三大构造
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 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平面设计中 所需要的诸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 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打破传统 具象描绘手法,从抽象入手。
10
平面构成具体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指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 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 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 形态的组合形式。
• 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 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 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1或1:0.618
97
98
建筑的基本知识
建筑概论
99
尺度
• 指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 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
• 空间、地点的不同会产生错觉
100
建筑初步
表1.5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类别 层数
低层 1~3层
多层 4~6层
中高层 7~9层
高层
10层及10层 以上
超高层
高度> 100m
58
建筑的基本知识
建筑初步
59
建筑的基本知识
建筑初步
表1.6 除住宅之外其他民用建筑按照建筑高度分类
类别 低层和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
≤24m
>24m(不包括建筑高度 >24m的单层建筑)
家具基本尺寸
• 单人床:宽度:90,120;长度:200,210
• 室内门:宽度:80-95,医院120;高度:200,210, 220
• 书桌:固定式:深度45-70(60最佳),高度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香港的中环,一个高层建筑密集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这里是一个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但是由高密度的
人口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很多问题也同样困扰着这个
“美丽的城市”!
14
电力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最大能量。但是人类过份 的依赖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也同时威胁着人类。
15
环境艺术与建筑
建筑中与人类接受最多的空间就是供人们 生活的室内空间,所以相对于建筑来说, 我们所学习的环境艺术也正是更近一步的 学习室内空间及环境空间的设计方法及技 术手段,了解空间设计的方式及方法,也 是一个综合性较强,交叉学科较多的专门 学科。
21
体现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杰出建筑形式,突出丰富的
艺术气息。
22
两 个 建 筑 的 入 口
▪ 这个入口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威严的感受 23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 水园林,占地62亩。拙政园的布局疏密 自然,以池水为中心,形成湖、池、涧 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 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 诗情画意。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老子的一段话:“埏直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 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老子《道德经》)。
3
一、建筑及其范围l从社会发展方面看建筑: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的,所以建筑在我们人
l从文化艺术方面看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类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 l从涉及学科方面看建筑:
这些入口给人的感觉是宁静亲切。 24
两组建筑群形成的空间。
这个空间给人的感觉开阔。
天安门广场,世界最大的广场,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 记录了影响中华民族的许多事情。这里也是集会,庆祝 的重要场所。
25
两 组 建 筑 群 形 成 的 空 间
庄重中带有压抑感。北京紫禁城的入口前广场午门。 26
三、建筑和社会
8
建筑不仅仅是 孤立存在的。 建筑与建筑之 间便很自然的 形成了另外一 种空间形式。 它们之间的相 互作用,相互 关联,把整个 城市有机的结 合在一起给人 的心理以不同 的感觉。
9பைடு நூலகம்
某些特殊的工程,如纪念碑,凯旋门, 及某些桥梁、水坝等的艺术造型部分, 也属于建筑的范围。这些工程采用建筑 的手法去处理,采用建筑技术来完成, 虽然没有供人们使用的室内空间,但是 却形成一种不同的外部空间,所以也是 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 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 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
•凯旋门是古罗马时
期为了纪念和庆祝
战争而修建筑的纪
念碑。
10
天安门广场上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为中华民族 解放而牺牲的一 切无名的民族英 雄。纪念碑座在 三层汉白玉台基 上,突出庄严肃 穆。给人以崇高 的感觉,是以建 筑的手法来处理 的,同时用建筑 的方法来实现。
11
美国圣路易 斯州杰佛逊 纪念碑
建筑初步
第一章:建筑概论
1
怎样认识建筑?
建筑及其范围 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建筑和社会
2
什么是建筑?
梁思成:建筑是“衣 食住”中的第三项, 是一个民族在整个地 理、地质、气候、政 治、宗教,和一切问 题影响下的产品。人 类在物质或思想上有 任何的变迁,建筑便 极忠实地反映出来, 所以欧洲史学家称建 筑为“历史之镜”是 一点不错的。
19
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体现了
技术美学。
20
建筑同样也是艺术创作
然而建筑又有不同于其它工程的特点,建 筑的目的在于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各种环 境,一个人的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与建筑有关的各种空间(包括室内室外的) 中度过的,人们不仅要求建筑物使用方便, 同时也总是希望把房屋造得尽可能美观一 些,就是说人们对于建筑不仅有物质的要 求,又有精神的要求。
的作用。建筑与社会发 建筑是横跨社会科学与自
展同步相随,人创造建 然科学两大门类,是技术
筑,建筑影响人。
与艺术的综合体,是多元、
多义、多种矛盾交叉的综
合体;
•从建筑目的的方面看建筑: 建筑为人们创造完美、宜 人、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 境。
4
建筑谛造空间及不同的空间环境
通过建筑,把空间分隔开了, 形成了室内和室处两个不同的 空间,通过各种空间的相互作 用,相互关联,形成了各种功 能不同,空间感受不同,形式 不同的多样环境。
16
有的时候很难分 清什么是室内, 什么是室外,所 以在我们学习的 时候也不能单纯 的局限在一个小 的范围内。环境 艺术作为建筑科 学的一个小的分 支。也同样要得 到很大的重视。 环境艺术的发展 也非常的看好。
17
随着人类的发展,建筑也会有它的新的 方向,谁也不能预想未来的建筑是什么 样子, 但是有一点是勿用置疑的,建筑 和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密切的 联系,和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 术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向一面镜子 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水平和精神 面貌,反映出它所在的时代。
5
中国古典园林中讲究庭院的造景,形成独特的空间形式。 6
•上海街头的一家中式快餐店,让人们从行道上就可以 看到厨房,一方面体现食品的质量可以保证,另一方 面也把饮食待业作为一种动态宣传手法,而用建筑这 种方式来承载。
7
著名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室内内景。用 一种迷幻的手法,来突出室内环境给人的精神感受。
12
城市规划与建筑
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 而城市的建设和个体建筑的设计在许多 方面是相通的,它实际是一个由建筑外 环境所围合形成的一个“大的建筑”。 同时也需要妥善解决交通、绿化、污染 等一系列有关人类生产生活的问题。城 市越大,所要求考虑的因素就越多。所 以对于城市的设计也有一个专门的学 科——城市规划。
18
二、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建筑是物质产品
奈尔维:“建筑师主要的和真正的职责,是把 各种不同的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 业,共同建成现代化的建筑。为了能够进行这 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 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解,建筑师不 必对一切细节都具有专门的知识,但他对建筑 工业的每一部门都应该具有清晰的一般概念, 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 须懂得每一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