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优选.)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内容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内容1. 背景介绍:随着夏季的来临,肠道传染病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细菌、病毒的滋生,加之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食品安全问题,导致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加强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2.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症状:夏季肠道传染病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腹泻、呕吐可能导致脱水,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3.1 饮食卫生:在夏季,应尽量避免生吃海鲜、生冷食品,选择煮熟食品,尤其是肉类和海鲜。
餐具要经常消毒,并注意饮食卫生。
3.2 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厕所后,要用肥皂洗手,并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3.3 保持室内清洁: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经常清洁厨房、卫生间等易积存细菌的地方。
3.4 饮水卫生:夏季气温高,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藻滋生,因此饮用水要注意选择煮沸水或者经过专业净化处理的水。
4. 引用专家观点:“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公众应当重视个人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尤其是在外就餐时要格外小心。
”某医院呼吁大家加强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意识。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加强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宣传和预防意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
在美好的夏日,我们要更加注重自身的饮食卫生,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外出就餐,尤其是选择那些未经正规验证和认证的小餐饮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季。
总结回顾:夏季肠道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防治知识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对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症状、防治知识和个人观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加强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宣传和预防意识,共同维护自己和社会的健康。
结语: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宣传至关重要,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时刻自身的卫生健康,远离肠道传染病的困扰。
2018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防控措施
防控措施
(二)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 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播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经水、食物传播。 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里急后 重、大便呈粘液脓血便,腹泻视病情不 同每天可达数次或数10次不等。全年均 可发病,每年的夏秋季为菌痢发病高峰。
①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或洗涤被病原体 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以造成水源的污染,健康人如饮用了此水, 可引发疾病的发生。经水传播的常可引起霍乱、伤寒、菌痢、甲肝等爆 发流行,而且感染的人数多面广,因此,在医学上霍乱、伤寒、菌痢被 又称为三大水媒病。 ②经食物传播:食品在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冷藏和销售的过 程中都存有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食品的容 器、进餐用具、变质的食物、被细菌污染的手或在蔬菜上施用粪肥等, 以及意外的中毒或故意的投毒等。 ③密切接触传播:通过使用或接触被污染的衣物、文具、门把手、数钱等 都有造成病原体传播和扩散的可能。 ④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 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因此,到处活动的苍蝇、 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伤寒、副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症状主要为 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 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 穿孔等,副伤寒症状与之类似,但病死率比伤寒低。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为发病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包括无症状者 以及病愈后症状消失,但未经彻底治疗,体内仍有 病菌存在的人,这些人由于没有临床症状而被忽视 治疗,还可以继续排菌,从而污染食物和水,造成 传播。大多数病人愈后排菌逐渐减少至消除,但有 少部分病人可持续3个月以上,个别甚至终生排菌。 因此对伤寒、副伤寒病人的治疗良好的 进餐环境
夏季幼儿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5篇)

夏季幼儿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5篇)夏季幼儿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一)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各类病菌繁殖速度加快,对身体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疾病高发的时段,那么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壹/常见肠道传染病种类肠道传染病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等。
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贰/常见症状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或腹痛,但不同病的症状各不相同,如:霍乱以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为特征;痢疾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为特征,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一般会自然痊愈,但部分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
叁/预防小贴士1、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教育孩子饭前、便后、玩耍后勤洗手;2、注意饮食卫生,不喝凉水,不吃生食和不洁的食物,尤其是没有经营许可证的小摊贩的食物;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4、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5、合理安排饮食,不宜太过辛辣和油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6、密切关注孩子身体健康,与班级老师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孩子一旦有异常或确诊,第一时间告之老师便于班级采取应急措施。
肆/家中护理要点如果家庭生活中,幼儿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为了避免家庭内的交叉感染,家长可以这么做:1、发现患病的宝宝要马上隔离,不要再接触其它孩子;2、患儿的餐具、牙具等要专人专用,使用前后均要充分清洗,煮沸消毒;3、患儿的玩具、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家具、地板等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4、宝宝的排泄物要妥善处理,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后倾倒。
5、可以让孩子吃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还可以适当补充糖盐水。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包括以下几点:
1. 饮食卫生:保持饭菜的新鲜和卫生,尽量避免生食,尤其是生肉、海鲜和生蔬菜。
吃熟透的食物,切勿食用过期食品。
2. 手部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在饭前、饭后、使用洗手间后。
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尽量避免直接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3. 饮用安全水源:确保饮用的水源安全,如果不确定水质,请将水进行煮沸或使用过滤消毒的方法处理。
4. 避免食品交叉污染: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清洁的切菜板和刀具。
5. 慎选餐馆和食品摊点:选择可信赖的餐馆和食品摊点,确保他们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6. 避免露天食品:尽量避免在露天环境下食用食物,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
7. 不携带肠道传染病的人群:尽量避免与肠道传染病患者或带菌者接触,特别是在病情恶化期间。
8.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每天使用清洁的毛巾和肥皂盆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9.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作息规律,增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10. 及时就诊和隔离:如果出现肠道传染病症状,如腹泻、呕吐等,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隔离要求,以避免传染给他人。
夏季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要点

进入夏秋季节,由于湿度加大和温度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所增多,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俗话说“病从口入”,大连市民还有生食近海产品习惯,所以预防食物中毒最重要的是确保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同时,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为了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特提醒公众注意饮食安全,不要生吃海产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尽量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李春花夏季天气炎热,气候潮湿,是各种肠道细菌繁殖的最佳时间。
医务室提醒各位教职工和学员,注意饮食卫生,谨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等一系列人体病变的传染病,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拉肚子”。
导致肠道传染病的病原称为肠道致病原,其种类很多,主要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肉眼是看不见,这些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中,还有那些被病人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水、餐具和其他物品上面。
苍蝇、蟑螂等昆虫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好帮手”,当它们叮食了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后,又会在食物、水和餐具上爬行,从而一路播撒这些病原体。
一般来讲,肠道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特别喜欢夏秋季温暖湿润的环境,并且会在剩饭剩菜和污染的物品上快速繁衍生长,不注意饮食卫生特别容易感染。
患者会因为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比如感染霍乱弧菌后患者的大便多为水样便,颜色像淘米水,并且大多没有腹痛;感染痢疾杆菌后患者的大便呈脓血便,还伴有左下腹压痛等症状;而感染大肠杆菌后患者又会出现鲜血便。
此外部分病原体还会在人体内产生毒素,导致中毒、昏迷和休克。
有很多人不在乎“拉肚子”,认为忍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大量的腹泻使人体严重的失去水分,也丢失了体内的盐份、糖份等。
而水分对人体特别重要,一旦失去过多的水分,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有些人为了减少腹泻量,而不吃饭、不喝水,这是完全错误的。
禁食禁水使本就虚弱的身体得不到营养和水份补充,也没有足够的营养素去修复受损的肠道,会不利于致病微生物排出体外,所以禁食禁水会加重病情。
如果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性,而且会杀灭体内的正常菌群,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措施。
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务室或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就是防止“病从口入”。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夏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繁殖活跃,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儿童与幼儿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学校与托幼机构是肠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单位,由于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大,在学生和儿童等重点人群中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师生中如果出现聚集性病例,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防止疫情扩散。
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及早防治。
学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普及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科学知识,以增强教师、学生、家长的防护意识,减少和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体所污染,那么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过口腔进入肠道,这些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一旦被传染,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这样的传染病就是肠道传染病。
二、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有哪些常见的临床症状?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关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等。
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表现为水样便、米泔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多伴有恶心、呕吐,呈现上吐下泻的典型症状,有些还伴有腹痛、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
若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出现脱水,并引起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下面介绍几类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急性胃肠炎多由被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致病菌主要为致性大肠杆菌群、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
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蛋类、水产品、凉拌菜等。
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其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病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食物、水、蝇传播。
由于很少的菌量即可感染本病,因此,人与人接触传播最为常见。
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培训

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培训 夏季为什么容易发⽣肠道传染病?夏季⽓温⾼,细菌繁殖快、⾷物容易腐烂变质,⼈们吃了这些变质⾷物,就可能得病;夏季在⾷物和⽔⾥的细菌数量要⽐冬天多,如果喝⽣⽔,吃不⼲净的⽠果、通过不⼲净的⼿和餐具,就容易得病;夏季是苍蝇繁殖旺盛季节,如⾷物保管存放不好,吃了被苍蝇叮爬的⾷物也会得病。
那么,下⾯是由⼩编为⼤家分享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欢迎⼤家阅读浏览。
⼀、肠道传染病有那些 肠道传染病的种类主要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类传染病。
这种病可遍布世界各地,在⽓温⾼、湿度⼤、降⾬量多、经济条件差、卫⽣设施落后、饮⽔和环境不卫⽣的地区,发病率教⾼,且容易引起流⾏或暴发。
每年的5~10⽉为流⾏季节,⾼峰在7⽉和8⽉。
⼈群分布多发于⽂化程度低、个⼈卫⽣习惯差的⼈群,除机体抵抗⼒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根据流⾏病学特征,此病的传染源是病⼈和病原携带者,主要通过⽔、⾷物、⽇常⽣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传播,⼈群普遍易感染。
经⽔传播:病⼈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裤、器具、⼿等都可使⽔体受到污染。
饮⽤被污染后的⽔源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
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媒病。
经⾷物传播:⾷品在的⽣产、加⼯、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可能。
⾷品中的病原体可来⾃存放容器、进餐⽤具、⼿的接触、施⽤粪肥及被昆⾍污染等。
接触传播:通过握⼿,使⽤或接触⾐物、⽂具、门把⼿、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的肠管⾥存活⼀段时间,甚⾄繁殖。
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夏季气候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和孳生蚊虫,是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肠道传染病是由病菌、病毒等病原体经口进入人体内,在肠道内迅速成长繁殖,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的一类传染病。
学校常见的主要有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等等。
其特点都是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这些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一旦被传染,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可再次污染他人,病人及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
主要症状:
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表现为水样便、米泔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多伴有恶心、呕吐,呈现上吐下泻的典型症状,有些还伴有腹痛、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肢体酸痛等症状。
若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出现脱水,并引起严重并发症。
传播途径:
1.水源传播: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
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常是引起肠道传染病暴发的根源。
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2.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
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3.日常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病原体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的身上带有大量的肠道致病菌,它们舔食过的食物极易被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许多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为什么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肠道致病菌的繁殖,再加上苍蝇可作为病菌的重要传播媒介,很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另外,夏季人们爱吃生冷蔬菜和瓜果,又不注意消毒,这就增加病原体进入人体的机会。
儿童和老年人的抵抗力较弱,更易感染。
所以,一定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预防:
“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总结的经验,被誉为对付肠道传染病的“九字真经”。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2.自带洁净水杯喝水,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好习惯,饮水要消毒。
3.不吃不洁食品,不吃变质的食品,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水产品。
4.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和存放,烧热煮透,现烧现吃,隔顿回锅。
5.发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者应立即到医院诊断、治疗。
附:
手足口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
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型感染患儿,有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