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隔声计算噪声

xxxxxxxxxx构件隔声及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8年10月目录1基础条件 (4)1.1项目概况 (4)1.2分析条件 (4)2围护结构构件隔声量 (9)2.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办公建筑要求 (9)2.2外墙和内墙结构的空气隔声量 (11)2.3楼板结构的空气隔声量和标准化撞击声压级 (12)2.4门窗的空气隔声量 (14)2.5屋顶空气隔声量计算 (14)3背景噪声计算 (15)3.1外围护结构组合隔声量 (15)3.2实际噪声衰减量 (16)3.3室外噪声源对室内背景噪声影响 (17)3.4其他噪声源室内背景噪声计算结果 (17)4结论 (17)1基础条件1.1项目概况项目选址xxxxxxxxxxxxxxxxxxxxx。
项目总投资xxxxxxxxxxxxx万元,建筑用地面积为xxxxxxxxm²,总建筑面积xxxxxxx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xxxxxxxxxm²,地下室建筑面积xxxx㎡,其中计容建筑面积xxxxxxxxm²,基底面积为xxxxxxxxm²。
建筑基底面宽xxxxxxxx米,进深xxxxxx米。
效果图图 1.11.2分析条件(1)环境噪声影响值1)室外交通噪声根据项目环评报告可知,项目所在地为2 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2 类标准。
项目北侧10m 处为XXXX,因此项目北侧30m 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 类标准。
南侧15m 处为既有XXXX,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对于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 dB(A)、夜间55dB(A)执行。
图1-2,监测结果见表1-1。
X图 1.2 项目噪声监测点位置示意图表1-1 周围环境噪声值检测结果单位:dB (A)根据室外声环境分析报告,场地内4a类声环境功能区1.5m高度处昼间噪声最大值为68dB(A),夜间噪声最大值为55dB(A),传达到建筑表面处为64dB(A),本次分析室外昼间噪声取值为64 dB(A)。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计算概述项目情况:建设用地面积:12904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37801.27平方米。
其中:本工程建筑面积为:9589.3平方米;建筑密度:11.4%,容积率:1.843,绿地率:35%。
标准要求满足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第4.5.3条控制项“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
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A),夜间不大于35 dB (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
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的规定”计算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声学设计手册》;《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50378-2014;《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理论依据原理概要声的传播途径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通过空气的传声和通过建筑结构的固体传声。
在建筑声学中,把凡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声音称为空气声,例如汽车声、飞机声等;把凡是通过建筑结构传播的由机械振动和物体撞击等引起的声音,称为固体声,如脚步声、撞击声等。
建筑构件隔绝的若是空气声,则称为空气声隔绝;若隔绝的是固体声,则称为固体声隔绝。
声音在房屋建筑中的传播,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如通过墙壁、门窗、楼板、基础及各种设备管道等。
在工程上,常用隔声量及来表示构件对空气声的隔绝能力,它与构件透射系数有如下关系: τ1lg 10=Rτ为构件的透射系数。
为构件的透射系数。
可以看出,构件的透射系数越大,则隔声量越小,隔声性能越差;反之,透射系数越小,则隔声量越大,隔声性能越好。
常见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材料隔声量总结(曲线图)

常见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材料隔声量总结(曲线图)最基本的建筑围护结构有墙和楼板,这类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效果基本取决于其面积密度。
对于类型墙和楼板的致密型围护结构来说,各倍频带的平均隔声量与面积密度近似满足如下曲线关系:
以上曲线可以用于确定所有倍频带的平均隔声量,但对于单一倍频带来说,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
通过把平均隔声量减去某一倍频带对应的修正数值,就可以得到该倍频带的隔声量,修正值如下:
以一块密度为2300kg/m³,厚度为110mm的混凝土楼板为例:
面积密度=2300×0.11= 253kg/㎡
平均隔声量=45dB
1000Hz隔声量=45–3=42dB
其他常见建筑围护结构的平均隔声量如下图所示:。
围护结构构件隔声计算分析报告

1评估目的及依据1.1评估目的本评估报告意在分析项目围护结构构件空气隔声性能和撞击隔声性能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要求。
表1 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性能标准1.2评估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2);●《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建筑施工图及项目节能计算书;●《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马大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版;●《建筑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钟祥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外围护结构隔声性能本项目客房外墙分为实墙和透明幕墙两部分,外墙类型1(1~9层外墙)采用石材、铝板或玻璃外装饰面+空气层+矿(岩)棉毡(75.0mm)。
类似下图隔墙:计权隔声量可达52dB,交通频谱修正后Rw+C为49dB。
本项目首层采用8 高透光Low-E+12 空气+8 透明双钢化玻璃;二层及二层以上部分的可视面玻璃采用((6+1.52 胶+6LOW-E)+12 空气+6 透明钢化)玻璃。
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满足GB/T21086-2007的3级要求。
本项目二层及二层以上为办公场所,为主要功能空间,通过综合频谱修正,对应隔声性能Rw+Ctr为43dB(A)。
综合外墙和透明幕墙部分,外墙的空气声隔声49 dB >47.5 dB,外窗的空气声隔声43>32.5 dB。
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8.1.2 项: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平均值要求。
3楼板隔声分析及撞击声分析办公部分采用架空地板,架空楼板的构造是在钢筋混凝土为基层的楼板上铺一层弹性垫层,其上再做硬质地面面层,示意图如图1所示。
楼板基层与地面面层之间的弹性夹芯对地面面层产生的撞击振动具有减振作用,可减低基层楼板向楼下辐射的噪声,提高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和空气声隔声性能。
隔声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一、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23lgm-9(m≥200kg/㎡)R=13.5lgm+13(m≤200kg/㎡)R—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M--建筑围护结构综合面密度(kg/㎡)二、围护结构构造1、外墙:面层(5mm)+挤塑聚苯板(50mm)+水泥砂浆(20mm)+加气砼墙体(200mm)+水泥砂浆(20mm)2、分户隔墙:水泥砂浆(20mm)+加气砼墙体(200mm)+水泥砂浆(20mm)3、楼板:面层(40mm)+细石砼(60mm)+保温层(20mm)+砼板(100mm)+水泥砂浆(15mm)三、计算隔声量4.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运用参照对比法,根据《建筑隔声设计》附录8中已知的常用楼板的计权标准撞击声级,分析本项目的楼板的计权标准撞击声级。
附录8中地面构造:a.40厚细石砼热层b.5厚聚乙烯热层c. 100厚砼楼板的面密度为340kg/㎡,计权标准撞击声级为56dB。
本项目楼板与比照的常用楼板的构造进行比较,垫层和楼板厚度及面密度均大于比照楼板,工程做法结构与比照楼板基本相同,判断其参照楼板计权标准撞击声压级为56dB。
即本项目普通楼板的计权标准声压级小于56dB.5.户门:进户门采用防火门,密闭性很好。
构造为双层金属门板间填充防火板,综合面密度为m=35 kg/㎡<200 kg/㎡,R=13.5lg35+13=33.84dB>30 dB(满足)。
6.外窗:外窗构造为铝塑复合型窗框+5mm厚白玻璃(双层)+12mm厚空气,综合面密度m=27 kg/㎡<200 kg/㎡,R=13.5lg27+13=32.32dB>30 dB(满足)。
项目名称:长治市史家庄城中村改造二期B区1#、7#、10#隔声性能计算书设计:日期。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建筑隔声评价标准》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建筑幕墙》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单指质量定律下空气声的隔绝。
声音通过围护结构的传播,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而无论是固体传声还是空气传声,最后都通过空气这一媒质,传声入耳。
门窗、幕墙等结构工程,需要计算的是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是建筑结构楼板等构件产生的,因此,本计算书中计算的是前者。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声的源头是振动,20Hz 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听阈” ,20Hz 以下振动频率的声音叫“次声”,20000Hz 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痛阈” ,20000Hz 以上振动频率的声音叫“超声” ,次声及超声人耳都感觉不到!在实际隔声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是 125Hz 、250Hz 、500Hz 、1000Hz 、2000Hz 、4000Hz ,基本上代表了常用的声频范围!维护结构构件的面密度越大,声频越高,构件的隔声量就越大,理论证实面密度增加一倍或噪声频率增加一倍,即提高一个频程,隔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 6dB,这就是质量定律。
入射于构件的声频是客观的,欲被隔离的噪声,其频率的组成、各声频的声压级的大小,建筑师是无法变更的。
所以实际计算主要是考虑面密度质量是决定构件隔声效果的主要因素。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隔声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有: 1.公式计算法;2.图线判断法;3.平台做图法; 4. 隔声指数法; 5. 实测图表法。
建筑隔声

3、隔声频率特性和隔声指数 平均隔声量 构件的隔声性能 计权隔声量
计权隔声量 考虑了人耳听觉的频率特性和一 般构件的隔声频率特性
能较好地反映构件的隔声效果,是不同构件 之间有一定的可比性
计权隔声量的确定
(1)低于参考曲线的任一1/3倍频程的隔声量, 与参考曲线相应的数值差均不大于8dB (2)低于参考曲线的任一1/3倍频程的隔声量, 与参考曲线相应的数值差的总和不大于32dB
测量频率范围100-3150,将测量数值按1/3倍频 带绘制的曲线为试件空气隔声量频率特性曲线
现场测试修正后的计算式为:
T DnT D 10 lg T0
DnT 标准声压级差( ) dB D 声压级差(dB) T 受声室的混响时间( ) s T 0 基准混响时间,对于住 宅取0.5s
可改变 m,L来调节f0 砖墙、混凝土墙m较大, f0 <25 Hz 轻质墙L<3mm,f0 >200Hz,易发生共振
为了消除共振,可在空气层中悬挂或铺设多孔材料.
T 受声室的混响时间( ) s T 0 参考混响时间,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住 宅取0.5s
空气声隔声的单值评价量
将测定的空气声的隔声频谱曲线参考曲线对比, 超过参考曲线为不利。 评价条件是最大差值不超过8dB,不利偏差总 和不超过32dB。 500Hz声音的声压级为“隔声指数”Ii
撞击声的隔声标准
将测定的楼板撞击声级的频谱曲线与参考 曲线对比,超过参考曲线为不利。 评价条件是最大差值不超过8dB,不利偏 差总和不超过32dB。 500Hz声音的声压级为“撞击声隔声指数”Ii
解:R 10 lg
1
5 1 10
10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计算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隔声划分为四个等级(适用于住宅类建筑):标准等级的含义如下’空气声隔声标准表玉」撞击声隔声标准表注,肖确冇闲难时*可允许二级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5f T-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审页眉内容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4.5.3条:45J对建筑圈护结构采取冇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屆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狀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A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A声级儿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T 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外窗和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最不小于30dBa墙体、门窗只需要计算空气声的隔声量即可,楼板则需同时分别计算空气声及撞击声的隔声量。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一书中,推荐我们在工程中一般采用如下经验公式:R=23Logm-9 (适用于m》200kg/m2, 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R=13.5Logm+13(适用于m W 200kg/m2 ,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面密度:指固定厚度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重量,单位:kg/m2。
综合面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构件各构造材料的重量之和。
例,某建筑外墙的构造为:水泥砂浆(20mm)+轻质保温砂浆(30mm)+砂加气制品(200mm)+石灰水泥砂浆(20mm),各构造层对应密度分别为1800kg/m3、350kg/m3、760kg/m3、1700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8485-2008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单指质量定律下空气声的隔绝。
声音通过围护结构的传播,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而无论是固体传声还是空气传声,最后都通过空气这一媒质,传声入耳。
门窗、幕墙等结构工程,需要计算的是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是建筑结构楼板等构件产生的,因此,本计算书中计算的是前者。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声的源头是振动,2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听阈”,20Hz以下振动频率的声音叫“次声”,2000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痛阈”,20000Hz以上振动频率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及超声人耳都感觉不到!在实际隔声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是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基本上代表了常用的声频范围!
维护结构构件的面密度越大,声频越高,构件的隔声量就越大,理论证实面密度增加一倍或噪声频率增加一倍,即提高一个频程,隔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6dB,这就是质量定律。
入射于构件的声频是客观的,欲被隔离的噪声,其频率的组成、各声频的声压级的大小,建筑师是无法变更的。
所以实际计算主要是考虑面密度m,亦即:质量是决定构件隔声效果的主要因素。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隔声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有:1.公式计算法;2.图线判断法;3.平台
做图法;4.隔声指数法;5.实测图表法。
软件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计算,下面对这种方法进行一些介绍。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而在工程中一般采用成组的经验公式,对于幕墙、门窗等外维护结构我们使用国际、国内众多声学专家推荐并普遍采用的公式进行计算,相关公式汇总如下:
(1):计算单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13 (公式一)
上面公式中:
R:单层玻璃的隔声量;
m:构件的面密度;
(2):计算中空或夹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
1+m
2
)+13+ΔR
1
(公式二)
上面公式中:
R:双层玻璃结构的隔声量;
m
1,m
2
:组成构件的面密度;
ΔR
1
:双层构件中间层的附加隔声量:
对于PVB膜,当膜厚为0.38时取4dB;
当膜厚为0.76时取5.5dB;
当膜厚为1.14时取6dB;
当膜厚为1.52时取7dB;
对空气层,按“瑞典技术大学”试验测定参数曲线选取,在空气层为100mm 以下时,附加隔声量近似等于空气层厚度的0.1;
(3):计算中空+夹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
1+m
2
+m
3
)+13+ΔR
1
+ΔR
2
(公式三)
上面公式中:
ΔR
1
:构件空气层的附加隔声量;
ΔR
2
:构件PVB膜的附加隔声量;
其它参数可以参看双层玻璃构件;
(4):计算三片双中空构件时采用:
R=13.5lg(m
1+m
2
+m
3
)+13+ΔR
1
+ΔR
2
(公式四)
上面公式中:
ΔR
1
:构件空气层1的附加隔声量;
ΔR
2
:构件空气层2的附加隔声量;
其它参数可以参看双层玻璃构件;
5 本项目实际计算参数
结构组成(单位:mm):
中空玻璃,玻璃组成为:6+12(空气层)+6;
6 玻璃构件隔声量计算
依据上面的介绍,采用公式二进行计算:
R=13.5lg(m
1+m
2
)+13+ΔR
1
=13.5×lg(2.56×(6+6))+13+1.2
=34.28dB
7 组合墙板的隔声计算
所有组合墙板,指的是墙上带有门、窗和楼板上有大孔洞的构件,这种情况下的隔声计算还是按质量定律控制,一般的说门窗的隔声量要比均匀密质的墙差,特别是比面密度很大的砖墙、混凝土墙、板等差。
设计组合构件的原则是使组合构件中各不同构件尽量地有相同的传声度或称相同传声量Sτ,τ是传声系数,S是具有该传声构件的面积,设计时不可用加大墙的隔声量来弥补门窗等隔声的不足,因为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实际建筑中单从隔声角度考虑,墙的隔声量比门窗幕墙等高出10-15dB即可!
7.1隔声量计算公式:
组合墙的隔声量计算,应在等传声度的原则下,首先求出各组成构件的传声
度Sτ,再求出组合构件的总传声度ΣS
n τ
n
:
ΣS
n τ
n
=S
1
τ
1
+S
2
τ
2
+S
3
τ
3
+……
然后再求出组合构件的等效传声系数或称平均传声系数τ
:
τ
=总传声度/构件中面积
=(S
1τ
1
+S
2
τ
2
+S
3
τ
3
+……)/(S
1
+S
2
+S
3
+……)
=Σ(S
n τ
n
)/ΣS
n
构件的传声系数τ与构件的隔声量R的关系如下: R=10lg(1/τ)
也就是:
R
n =10lg(1/τ
n
)
τ
n
=10-Rn/10
因此:
R=10lg(1/τ
)
=10lg(ΣS
n /Σ(S
n
τ
n
))
=10lg(ΣS
n /Σ(S
n
·10-Rn/10)) (公式五)
对于实际工程中,我们一般采用利用公式五推导出的简化计算公式:
R=R
c +10lg(S
w
/S
c
) (公式六)
其中:
R
c
:门、窗、幕墙等玻璃的隔声量;
S
c
:门、窗、幕墙等玻璃的面积;
S
w :墙体的面积(不含上面提到的S
c
);
7.2隔声量实际计算: R
c
=34.28,
S
c
=15,
S
w
=50,
R=R
c +10lg(S
w
/S
c
)
=34.28+10lg(50/15)
=39.509 dB
7.3隔声性能总结说明:
目前国内建筑声隔声相关规范不少,并且其分级指标及级别都有不同,本处按计算得到的结果依次比照相关规范,分级情况如下:
按GB8485-2008《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属于4级;
按GB/T50121-2005《建筑隔声评价标准》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属于5级;
按GB/T21086-2007《建筑幕墙》,属于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