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聚);(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

散文不像小说,散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

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方式活。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聚”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聚”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

散文概括物象特征

散文概括物象特征

散文概括物象特征概括物象特征【命题说明】散文中概括物象特征的题目是必考的内容,主要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形象1.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

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①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社会意义,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②艺术性。

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散文的物象就是散文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常常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

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叫它意象。

物象往往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

[来源:学§科§网]对以写景状物和托物言志为主体的散文中的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明了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2)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想象、联想及常用的修辞手法等。

【易错点睛】(1)缺乏文体判断能力。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形象,文体判断是第一位的。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判断文体是非常必要的。

(2)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

把握形象特点,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人后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的准确判断。

一、【18届湖北孝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堂游记(节选)朱自清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考点明晰本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考点每年在不同试卷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理解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概括力,或显示事物差异,或感情倾向特别强烈。

有的词语与全文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词语。

(4)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

如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5)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词语。

如在特定语境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

解题模板1.审清题干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提示动词和“含意”“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解题思路(1)“三看”巧解文中词语。

一看词语本身: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短语组成。

二看上下语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三看动态语境:看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而产生的临时新义,看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2)“四联"透析句子词语。

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内容,联系词语的上下语境,在句中解词,词不离句。

二联:联系散文标题和主题,联系作者的情感倾向揣测词语含义。

三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等。

四联:联系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

3.规范答题理解词语含义=手法十内容(词语意思,词语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

考点突破八:鉴赏形象意象(教师版)-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全国通用)

考点突破八:鉴赏形象意象(教师版)-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全国通用)

22年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八:鉴赏形象(意象)一、必备知识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

高考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赏析形象的特点,一是赏析形象的作用,命题者往往又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

考查的内容通常有以下三点:①概括形象的特点;②鉴赏刻画形象的手法;③评价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人物形象散文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一睦与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

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图,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

(二)事物形象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形象。

高考考散文鉴赏一般会把它们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对于这类试题,一定要把握住下面两点。

1.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为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

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通过开形分析分析出内在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2.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依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散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

散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

散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发表时间:2020-09-02T03:44:34.110Z 来源:《教育学》2020年9月总第226期作者:杨晓芳[导读] 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高级中学716100摘要: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地位之重、难度之大是其他文体不可比拟的。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又是学习散文的重中之重,圈点阅读是应对高考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四个方面予以解读,帮助学生快速领悟人物形象,提高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

关键词:圈点阅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一、散文与小说的人物不同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与其他艺术体裁,包括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针方法上都具有艺术性,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作者借助人物形象表达某种情感。

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作用的前提——圈点阅读圈点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细读圈划出正面描写的能够点明人物形象特点的形容词。

涉及人物形象的形容词,一般集中在人物眼睛、衣着、语言、形体等,例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刻画描写。

二是侧面描写的文字。

侧面描写往往借助外部环境、周围人的评价议论,例如英雄人物出场前,《水浒传》英雄好汉的出场,都有其他官兵或者无赖的衬托。

三是描写人物的重点段落。

描写人物的重点段落,大部分集中在主要人物第一次出场时,散文矛盾冲突的尖锐时候。

四是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对文中人物评价、议论一般集中在文章开头或结尾,例如《史记》,每篇结尾处都有太史公曰:“…”,把握住这几个原则,更容易突破文章主题。

三、散文中人物的作用散文中人物的作用要考虑一下三个方面:对表现主旨的作用;寄托情感的作用;衬托对比。

[样题示例一]要求圈划出正面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和作者抒情议论的句子。

初中语文教案:深入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

初中语文教案:深入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

初中语文教案:深入理解散文的作特点写作是一门艺术,而散文则是写作的一种形式。

散文一词是由英文“essay”演变而来的,其本义是“随笔”。

散文并没有像文言文和诗歌那样严谨的结构和格式,而是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达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根据教学经验,为初中生深入解析散文的写作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散文写作。

一、真实性散文是一种表达作者真实情感和思想的文体,真实性是散文写作的一大特点。

与众多文体营造的理想世界不同,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以真实生活作为材料。

只有真实的内容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同身受。

散文的写作内容可以是写作者的亲身经历、听闻之事、读书所得、人生感悟等,只有真实性的散文才能带给读者深度体验和灵魂共鸣。

二、抒情性散文还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文体,在散文中抒情显得尤其重要。

抒情即情感表达,可以是作者对生活经历、社会现象或情感主题的感受,也可以是作者对人物、事物的情感描述。

通过抒情手法,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外化,更好地引导读者进入作者的世界。

三、笔触与节奏散文的语言写作要求不同于其他文体,它讲求个性化、简明化和有力度。

在表达情感时,在语言层面上要求全文有节奏感。

具体来说,散文语言中应该有合适的停顿、重音和抑扬顿挫,反映出作者想传递的情感和情绪。

而且散文中的笔触十分重要,要求轻重缓急的节奏在笔画之间交汇出平静、安详、自信的心情。

四、文化意蕴散文是一种文化表达的文体,这种文化意蕴源于作者的深刻生活体验和对文化的深刻领会。

散文从本质上来讲应该是一种思想独立的文化表现形式。

散文的文化意蕴要求散文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理性思考,能够为读者提供思考,对观众的思想产生影响。

五、形式多样性散文是文艺的一种表达形式,其形式是多样的。

散文的写作形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形式,甚至还有宛转叙事、抒情科普等细分体裁。

这些不同的写作形式可以让不同风格和风格变换的作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具备了不同文学作品的吸引力。

【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

【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知识导图】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概括“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包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的某种类型、某一方面的特点为主)和因果探寻题。

一、怎样判断是局部概括题(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2015·重庆卷)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2015·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题干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示例其他设问方式:(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对于局部概括题,可根据不同的命题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1.段(层)意概括题解答方法2.特点概括题“三步走”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谁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这一点与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②从描写中概括特点对于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从这些描写中均可以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2025散文阅读——分析形象特点及其作用

2025散文阅读——分析形象特点及其作用

• 我很不喜人类之中有所谓战争,然于异国中古时的骑士与城堡则常起一 种浪漫的怀想,至于此垒乱石以为城,我却嫌太草率了,虽是避难也不应如 此,并且,我看你们这地方山势险恶,民风一定剽悍,令我悲哀之至。不, 这实在是一个山间的桃源,我想桃源避秦人既然娶妻生子,总不免也会有些 小小的不幸。说人生有什么巨大的悲恸大概是戏剧家的夸张,只是永远被一 些小小的不幸缠绕得苦,然而我的意思是说天上未必胜过人间,我且再指点 那岩后的山坡与你看呵,白杨多悲风,但见丘与坟,而它们一个个都绿得那 样沉默。
二、掌握解题通法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两结合”
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主题、
两结合
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要准确概括分析
时代背景
形象特点,还需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考点解读
人物形象的作用
(1)结构上:线索、伏笔、铺垫、照应等; (2)内容上:深化主旨、寄托情感等。
考点解读
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 再答准题目
文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怎样思想性格的形象?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解析:
教考衔接
•教考衔接 【选必中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结合文本,分析刘和珍形象特点?
• 【参考答案】
教考衔接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三§2: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 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四十三岁时,我病了,1958年春季,到青岛休养。青岛花木很多,正阳 关路的紫薇,紫荆关路的木槿,尤为壮观,但我无心观赏。经过夏天洗海 水浴,吹海风,我的病轻了一些,到了秋末冬初,才细心观察了一下病房 小院的景色。这原是什么阔人的别墅,一座三层的小楼,楼下是小花园。 花园无人收拾,花卉与野草同生。东墙下面,有几株很大的无花果,也因 为无人修剪,枝杈倾斜在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
一览无余。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
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 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 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 60 元。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 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
“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 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 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 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 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 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阅读散文,要能辨清文中形象的主次关系,明白主 要形象承载抒情言志的任务,次要形象和主要形象构 成对比、衬托或类比关系,以突出主要形象。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题型一 人物形象概括
散文以写实为主,更多的是作者的个人感情在人 物形象上的直接投注;另外,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不讲究完整性,讲究的是突出具体事件、某个细 节,这些具体的事件、细节对理解作者感情和文 章主题非常重要。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 重点把握:①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要注意它所揭 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②艺术 性。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 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 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 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 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 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 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
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 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这里曾经的一切,胡 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河、 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如今谁又在 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 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 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 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 吗?”
高考散文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 一是概括(或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主要 考查点;二是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有时命题者 也会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常见设问方式]
2013年天津高考 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2013年江苏高考
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 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散文是以写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 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 托物言志,或是写人怀思等。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 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 (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
2012面湖南高考 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其他设问方式: (1)简要分析×××的形象特点。 (2)结合文中的画线句子,请概括×××的性格特点。 (3)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情感态度变化。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例一] (2013·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杨人家 刘之蔚
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年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油 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 舌燥、饥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 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 点儿得寸进尺了。
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 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 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
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 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但见有一处胡杨林 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
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
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
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
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不知啥时她的身后 又多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刚毅的线条,煞是 好看。姑娘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
“有手抓羊肉不?” “有!”回答一样是脆脆的,伴以银铃般的笑声。
分析概括散文形象特点和作用
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 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 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 门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