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合集下载

(文学常识)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文学常识)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文学常识第一关:梨园长廊通关战1.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B.新词C.新曲D.新乐府2.《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B.郑光祖C.石君宝D.白朴3.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A.话本B.诸宫调C.传奇D.杂剧4.“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B.郑光祖C.汤显祖D.王实甫5.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荆钗记》B.《琵琶记》C.《拜月记》D.《杀狗记》第二关:梨园百花争艳战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B.女角C.没有性别限制7.《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伴浮欧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8.《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B.青衣C.花衫9.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B.浙江嵊县C.浙江嘉兴D.浙江杭州10.下面京剧作品中故事背景不属于宋代的是()。

A.《挑滑车》B.《宇宙锋》C.《三岔口》D.《四郎探母》第三关:梨园教主争夺战11.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更符合都市人的欣赏口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A.梅兰芳B.周信芳C.孟小冬12.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曲高和寡,昆曲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____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很大影响,被周恩来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近年来,著名作家()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赴世界各地演出,所到之处再掀一股昆曲热潮。

A.俞振飞B.白先勇C.王瑾13.上世纪20年代起,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旦角演员开始在京剧舞台上脱颖而出,并由此改变了京剧惯以“生行”为主的传统演出格局。

2022中考教材文学常识梳理

2022中考教材文学常识梳理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八下9课《桃花源记》、10课《小石潭记》、11课《核舟记》)
7.诗:又称诗歌,可分为两类:古体诗——楚辞(《离骚》)、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绝句、律诗。
17.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七上19课《皇帝的新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天_
8.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八句中每两句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9.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时开始流行。(七上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天_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3.《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八上22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9课《鱼我所欲也》)

新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1)

新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秦琼是哪回戏里的人物?()A. 《一箭仇》B. 《二进宫》C. 《三家店》D. 《四进士》【答案】 C【解析】【分析】京剧《三家店》又名《秦琼发配》。

说的是隋末,秦琼被靠山王杨林提至登州问罪,押解途中宿于三家店,思念亲朋,不胜愁闷。

差官罗周为罗艺(罗成之父)的养子,秦琼嗟叹中道出罗成姓名,罗周始知与秦琼为姑表亲。

此时瓦岗寨的史大奈奉命来探,遇秦、罗,共同定计,由秦琼修书,史带回音信,约期攻打登州。

故答案为:C【点评】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唱《明星反串闹新春》,陈羽凡、胡海泉表演京剧《三家店》选段。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

欣赏这样的对联,可以陶冶情操,学到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B. 如果欧阳修想再收一位门生,从生活现实的角度他应该从“李清照、纳兰性德、元稹、黄庭坚”四人中找李清照。

C. 假如你的一首七言律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140元稿费。

D.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

《童年》中高尔基捡破烂换钱来给外祖母补贴家用,他的懂事能干让外祖母感动落泪又万般心疼。

【答案】 A【解析】【分析】B项,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他们没有同时在世的时间,所以B项说法有误。

C项,七言律诗共七句,每句八个字,计算结果应该是280元。

所以C项说法有误。

D项,《童年》中高尔基捡破烂,说法有误,应该是阿廖沙捡破烂。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

逐项阅读分析其中涉及的作家作品,或者是故事情节等内容,紧扣字眼,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比如年代、流派等,因为有些题目的错误之处很隐蔽,根据平时的积累回忆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进行对照即可。

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的文学常识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2.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

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4.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5.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戏剧演出有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因此,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任务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剧本的分幕、分场,正是它的集中的具体表现。

所谓“一幕”,指的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的段落;所谓“一场”,指的是大的段落中空间的变换或时间的间隔.戏剧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必须突出主要事件,而把次要的推到幕后.戏曲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在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虚伪的、程式化的,在虚拟动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就要求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

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矛盾,戏剧冲突时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的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现当代文体及作家作品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现当代文体及作家作品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现当代文体及作家作品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3.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敬业与乐业》《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

4.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社戏》《故乡》《孔乙己》出自其中)、《彷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出自其中),共十篇;散文诗集《野草》(《雪》《风筝》出自其中);杂文集《且介享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其中)《三闲集》《坟》《热风》等。

5.陶行知: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课本中的《创造宣言》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

6.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

代表作品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诗集《女神》《星空》等。

7.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其诗词具有意境博大、气势磅礴、景物明丽、富含哲理、浪漫主义、运用典故等特色。

如《沁园春.雪》。

8.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9.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1)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牡丹亭》属于哪一剧种()A. 昆曲B. 杂剧C. 戏剧D. 黄梅戏【答案】 A【解析】【分析】《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属于昆曲。

故答案为:A【点评】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中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本来是太上老君看守炼丹炉的童子,被观音借去下界为妖,来考验唐僧取经决心。

B. 《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由第二十五步兵师和巴什基尔骑兵旅组成的一支部队奉命渡过第聂伯河,并在伊尔沙车站附近切断基辅到科罗斯坚的铁路线,舍佩托夫卡共青团组织的一个团员米什卡·列夫丘科夫在这次渡河时牺牲了,谢廖沙是四天以后才知道的。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表述错误,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的是王伦。

故答案为:B【点评】名著知识要识记,并对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要熟知。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话剧的文学常识

话剧的文学常识

话剧的文学常识话剧的文学常识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话剧的文学常识,欢迎参考!话剧的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总称百戏,汉代又称角抵戏。

2、中国古代最早的戏曲剧目是汉代的《东海黄公》。

3、中国南北朝的乐舞节目《踏谣娘》反映了妇女的痛苦生活。

4、唐宋时期流行的参军戏渊源于秦汉时的俳优.5、宋元时南方的曲调统称南曲,盛行于元明。

6、我国民间出现的最早的剧场是宋代的勾栏,大者可容数千人。

7、梨园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的地方,后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8、元曲是杂剧和散区的合称,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9、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汉宫秋》。

10、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其中为张生和崔莺莺穿针引线的是红娘。

11、元末明初的四大南戏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2、我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戏剧是《赵氏孤儿》、其作者是纪君祥。

2010年,陈凯歌的电影版《赵氏孤儿》颠覆了古典戏剧的故事,融动作、爱情、梦幻于一身。

13、我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的临川四梦是《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14、《牡丹亭》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杜丽娘和柳梦梅。

15、清代最为著名的戏剧作家是洪升和孔尚任,他们的`代表作品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16、我国近代以来的最为流行的戏曲剧种是京剧,他主要是西皮和二簧的结合、并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而形成。

17、乾隆末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把二簧戏带进北京,后逐渐发展成京剧。

18、京剧中的主要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19、旧时称非职业演员、乐师的戏曲爱好者为票友,他们转为职业艺人为下海。

20、旧时艺人偶尔饰演原来所属行当以外的角色称为反串,非职业演员或非本班社演员临时参加演出称客串。

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牡丹亭》属于哪一剧种()A.昆曲B杂剧(戏剧D黄梅戏【答案】A【解析】【分析】《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属于昆曲。

故答案为:A【点评】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C.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第五幕,屈原就用了大量的独白表达了对风、雷、电的赞颂。

D.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与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表现手法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人物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折射社会现实,前者反映人情冷暖,后者体现家国情怀。

【答案】C【解析】【分析】A.《三顾茅庐》表现刘备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B•刘禹锡和周敦颐都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D法国作家都德。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3•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书法作品《行路难(其一)》。

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评价得当的一项是()A.字体为隶书,写得非常重大气,横画长而直画短,整体略微宽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导读:戏剧的种类很多。

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

话剧以对话为主,如《雷电领》;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图兰朵》;舞剧以舞蹈为主,如《丝路花雨》;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

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戏剧又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戏剧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另外,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戏剧还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

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中占的比重最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剧本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作品的主题。

戏剧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还有序幕和尾声。

(2)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对话、唱词、独白、旁白)、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语言、动作高度个性化,符合各自身份和性格特点。

(3)适合舞台演出。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事件不能纷繁,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4)有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1.初中戏剧单元文学常识
2.2015关于戏剧影视文学常识知识
3.语文文学常识之戏剧基础
4.2015年戏剧文学常识题目大全
5.2015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大全
6.戏剧文学专业艺考:文艺的文学常识
7.中考文学常识汇总
8.中考语文易错文学常识
上文是关于中考文学常识:戏剧,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