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文学常识第一关:梨园长廊通关战1.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B.新词C.新曲D.新乐府2.《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B.郑光祖C.石君宝D.白朴3.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A.话本B.诸宫调C.传奇D.杂剧4.“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B.郑光祖C.汤显祖D.王实甫5.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荆钗记》B.《琵琶记》C.《拜月记》D.《杀狗记》第二关:梨园百花争艳战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B.女角C.没有性别限制7.《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伴浮欧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8.《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B.青衣C.花衫9.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B.浙江嵊县C.浙江嘉兴D.浙江杭州10.下面京剧作品中故事背景不属于宋代的是()。
A.《挑滑车》B.《宇宙锋》C.《三岔口》D.《四郎探母》第三关:梨园教主争夺战11.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更符合都市人的欣赏口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A.梅兰芳B.周信芳C.孟小冬12.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曲高和寡,昆曲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____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很大影响,被周恩来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近年来,著名作家()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赴世界各地演出,所到之处再掀一股昆曲热潮。
A.俞振飞B.白先勇C.王瑾13.上世纪20年代起,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旦角演员开始在京剧舞台上脱颖而出,并由此改变了京剧惯以“生行”为主的传统演出格局。
戏剧欣赏常识

❖ 戏剧表演的三大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布莱希特体系 梅兰芳体系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左)梅兰芳(右)
德 布 莱 希 特
()
戏剧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化中一 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演 给活人看的综合艺术,具有直观性、过程性 和仪式性,有着电影、电视无法拥有的独特 魅力。尤其在影视艺术出现之前,它一直是 人类文化生活中最有群众性和吸引力的重要 艺术门类。它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道德 面貌,以及政治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是 否具有戏剧艺术鉴赏力,往往是衡量一个人 是否有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戏剧与歌舞有血缘关系。欧洲戏剧在形成 和发展进程中,歌舞成分逐步减少,而发展 成以形体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 东方民族戏剧在形成和发展中,戏剧成分逐 步增强,但大量的歌舞成分却被保留下来, 形成了以歌舞抒情性与戏剧性并重的艺术特 点。东西方戏剧的这种区别,构成人类戏剧 文化的两大支脉。
戏剧艺术是诸种艺术门类中历史悠久、成就显著的 一个门类。两千多年来,人类在小小的舞台上展现了 变幻无定、异彩纷呈的社会与人生。整个一部戏剧史 就是人类的精神史、情感史和文明史。戏剧的发展始 终同整个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与小说、诗歌、散文 的潮流相激相荡、相汇相融。到了二十世纪,戏剧又 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延伸到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中, 成为这些新兴艺术门类的生命和血脉。从更广泛的意 义上说,戏剧因素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有人在活动, 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不过的生活里,都有戏剧的因 素存在于其中。恰恰是在这些“戏剧性因素”中闪烁 着人生的况味和社会的深层秘密。
戏 剧 欣 赏
❖ 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 散文并列的文学体裁。
❖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 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 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 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 活。
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的文学常识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2.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
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4.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5.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戏剧演出有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因此,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任务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剧本的分幕、分场,正是它的集中的具体表现。
所谓“一幕”,指的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的段落;所谓“一场”,指的是大的段落中空间的变换或时间的间隔.戏剧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必须突出主要事件,而把次要的推到幕后.戏曲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在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虚伪的、程式化的,在虚拟动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就要求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
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矛盾,戏剧冲突时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的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莎士比亚戏剧文学常识大全

莎士比亚戏剧文学常识毋庸置疑,莎士比亚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现代英语作家——他的戏剧被多次搬上荧幕,他的十四行诗是书籍和乐曲的常客,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他对英语这一语言有着最卓越的贡献。
1.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创作于1599年和1601年之间,以丹麦为背景,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如何向叔叔复仇的故事。
该剧生动地刻画了哈姆雷特的真疯与假疯——从悲痛欲绝到满腔怒火——并深刻揭示了背叛、复仇、乱伦和道德败坏这些主题。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英语语言中最富深远影响的悲剧。
该剧还是莎士比亚生前演出频度最高的戏剧,自1879年以来一直高居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演出单的榜首。
该剧极大地启发了包括歌德、狄更斯、乔伊斯和默多克在内的许多作家,并被誉为“继‘灰姑娘’之后翻拍最多的电影故事”。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剧名角色是为莎士比亚时期一位主要的悲剧作家理查德伯比奇而创作的。
《哈姆雷特》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戏剧,四百年来,每个年代最著名的男女演员都出演过该剧。
2.《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和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所著的悲剧(也可能是他写的第一部悲剧),剧中一对命运悲惨的年轻情侣用他们的“英年早逝”换来了两大封建家族的冰释前嫌。
该剧的语言与戏剧效果赢得了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赞扬。
它是莎士比亚在世期间最受欢迎的戏剧之一,并和《哈姆雷特》一道成为演出频度最高的戏剧之一。
该剧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把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当成年轻情侣的.典型。
它是有史以来所作的最伟大的爱情故事,并且在每一个时代都被改编成音乐剧、电影和戏剧等。
3.《亨利五世》《亨利五世》创作于1599年,取材于英格兰王亨利五世的生平,以百年战争期间发生在阿金库尔战役前后的事件为中心。
该剧是莎士比亚一部悲剧中的最后一幕,这部悲剧创作于《理查德三世》、《亨利五世第一卷》和《亨利五世第二卷》之后。
话剧的文学常识

话剧的文学常识话剧的文学常识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话剧的文学常识,欢迎参考!话剧的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总称百戏,汉代又称角抵戏。
2、中国古代最早的戏曲剧目是汉代的《东海黄公》。
3、中国南北朝的乐舞节目《踏谣娘》反映了妇女的痛苦生活。
4、唐宋时期流行的参军戏渊源于秦汉时的俳优.5、宋元时南方的曲调统称南曲,盛行于元明。
6、我国民间出现的最早的剧场是宋代的勾栏,大者可容数千人。
7、梨园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的地方,后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8、元曲是杂剧和散区的合称,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9、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汉宫秋》。
10、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其中为张生和崔莺莺穿针引线的是红娘。
11、元末明初的四大南戏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2、我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戏剧是《赵氏孤儿》、其作者是纪君祥。
2010年,陈凯歌的电影版《赵氏孤儿》颠覆了古典戏剧的故事,融动作、爱情、梦幻于一身。
13、我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的临川四梦是《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14、《牡丹亭》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杜丽娘和柳梦梅。
15、清代最为著名的戏剧作家是洪升和孔尚任,他们的`代表作品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16、我国近代以来的最为流行的戏曲剧种是京剧,他主要是西皮和二簧的结合、并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而形成。
17、乾隆末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把二簧戏带进北京,后逐渐发展成京剧。
18、京剧中的主要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19、旧时称非职业演员、乐师的戏曲爱好者为票友,他们转为职业艺人为下海。
20、旧时艺人偶尔饰演原来所属行当以外的角色称为反串,非职业演员或非本班社演员临时参加演出称客串。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戏剧是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体裁,它是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和情节的艺术形式。
戏剧可以分为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本文将就戏剧的体裁、历史、发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让读者对戏剧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一、戏剧体裁的分类戏剧的体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学特点。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是指古代文学中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希腊悲剧、喜剧和罗马戏剧等。
希腊悲剧以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为题材,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反映人类的生存境遇。
喜剧则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弱点。
罗马戏剧则受希腊戏剧的影响,注重历史和政治题材,以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2. 现代戏剧现代戏剧是指19世纪以后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现代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和表现主义戏剧等。
现代戏剧以对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揭示为主题,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表现人类的生存境遇,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3. 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融合音乐、歌唱和舞蹈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以音乐表现剧情和人物情感,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营造氛围和情绪。
音乐剧通常以真实事件或虚构故事为题材,以歌唱和舞蹈来表达情感和情节,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现来打动观众的心灵。
4. 舞台剧舞台剧是一种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布景来表现故事和情节。
舞台剧包括话剧、喜剧、音乐剧、歌剧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二、戏剧的历史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和艺术形式。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起源于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明,希腊悲剧和喜剧是古代戏剧的两大类型,分别以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活为题材,以人性和命运为中心,通过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思考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
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

现实生活题材:或歌颂真善美,或对缺 点进行善意的批评和引导。
童话剧: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如《人 参娃娃》删去了原有的血腥和残酷,表 现了舍己为人的主题,又为儿童可接 受。)
2、在揭示主题的方式上:将主题意蕴的呈现融 于儿童的情趣之中,通过表现童趣来揭示主题。
语言的动作性使得儿童戏剧的节奏更明快,戏 剧效果更强烈。
二、儿童戏剧文学的类别
(一)按艺术形式分
1、儿童话剧:以对白、动作为主要表 现手段。
2、儿童戏:用唱腔、身段等程式化的 地方戏曲表演形式来展现剧情、塑造人 物形象。
3、儿童歌舞剧:用音乐、舞蹈、歌唱 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4、儿童木偶戏:演员操纵木偶进行表演
儿童影视多以大团圆的形式结尾,因为大团圆 的结局可使小观众的审美期待得以实现,也使 他们得到轻松和愉悦。
也有的儿童影视结尾给小朋友留下许多思考的 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小鞋子》)
三、儿童影视的分类(儿童故事片、儿童电视 剧、儿童科教片、儿童记录片、美术片)
(一)儿童故事片
1、含义:指通过演员表演,表现儿童多方面 生活的影片。
画外音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 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 框的界限,把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镜头和画面 之外,不仅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 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 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影片的视听结合 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的声音及视像互相补充, 互相衬托,可产生各种蒙太奇效果。 (《暖春》 的最后,《电影往事》中)
3、审美特征 色彩鲜艳 造型夸张(造型的随意性和自由性) 机智有趣(情节的巧智和人物性格的有趣) 节奏快、动感强
文艺常识真题:中国戏剧考题集锦

文艺常识真题:中国戏剧考题集锦1.“元曲四大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初试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2.元代“曲状元”指的是_________。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3.______创作的话剧《茶馆》展示李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编导、导演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4.京剧四大名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5.《关汉卿》是中国现代剧作家______创作的话剧。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6.南戏《荆钗记》全剧四十八出,叙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
(2016年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专业北京考点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7.“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是_________。
(2010年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考点戏曲文学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8.中国五大剧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考点戏曲文学专业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9.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反映的哪个剧种的演员的生活?()A.豫剧B.京剧C.黄梅戏D.秦腔(2019年山东省文学编导类专业统考文艺常识考题·单项选择题)10.《名优之死》是中国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作者是______。
(2016年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专业长沙考点文艺常识考题·填空题)11.中国话剧作品《绝对信号》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编剧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文学常识一、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按表演形式来分往往有歌剧、舞剧、话剧等等;按作品类型来分又有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分也有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等;按篇幅长短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二、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戏剧文学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
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人物语言来完成。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性: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第二,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第三,丰富的潜台词;第四,易懂,上口。
三、关于戏剧冲突(一)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同时也是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由戏剧动作体现出来。
戏剧冲突,主要指戏剧作品中故事的情节发展过程,也就是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以及人物内心各种因素彼此消长的过程。
戏剧冲突是包含戏剧动作、反动作和矛盾解决的一种完整的运动形式。
劳逊说:“一出戏就是一个动作系列。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一些没有构成真正冲突的“戏剧”例子:①两人打乒乓球、冲突没有社会意义;②单纯的自然灾害;③主人公毫无阻力,所向披靡地达到目的。
④现代戏剧中的经典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戏剧冲突的三种类型:1.自然情况下造成的(灾难、命运)。
《战洪图》、《水下村庄》2.自然情况下心灵方面所引起的(社会、文化)。
劳逊说:“戏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冲突——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
”《雷雨》、《赵氏孤儿》他谈到了一个“冲突律”:第一,冲突的社会性;第二,冲突的自觉意志;第三,意志的强度。
(《英台抗婚》)3.心灵本身的分裂和矛盾(个体心灵)。
(《推销员之死》)在中国戏剧理论和批评中长时间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二)戏剧冲突的表现方式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1.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A.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称之为外部冲突)。
B.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称之为内部冲突)。
人物之间的冲突与内心冲突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C.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有些剧本在表现主人公同社会环境的冲突时,往往把环境“人化”,即把它戏剧化为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
如《哈姆雷特》中主人公面对的社会环境是一座“牢狱”,而克劳迪斯及其周围的朝臣恰恰是社会环境的人化。
另外在有些剧作中,社会环境往往成为对人物发生影响的背景,给主人公造成一种外在的压迫感,象《琼斯皇帝》中准备造反的土人群众。
在荒诞派戏剧中,有时又把社会环境“物化”,即化为具有象征性的道具,造成“场面直喻”的效果,象《椅子》中堆满舞台的椅子,《阿麦迪或脱身术》中那具无限膨胀的尸体,等等。
在当代戏剧中,有人提出用“抵触”取代“冲突”的主张。
所谓“抵触”,指的是某一人物在处理同其他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时,并不采取断然对抗的行动,而是采取和平的方式,如退让、妥协、容忍等,因而就使矛盾不爆发为冲突。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冲突只是矛盾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并不是唯一的形态,因此,提醒剧作家注意“抵触”这种形态,有助于表现各种矛盾发展的复杂多样性。
(三)戏剧冲突的构成戏剧的矛盾冲突一般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尾声)等几个部分。
“序幕”一般是指多幕剧中第一幕(或场)以前的那场戏,它有介绍剧情的起因、预示全剧的主题和介绍剧中主要人物的历史等作用。
开端是指作品的开头,是指矛盾冲突开始时发生的事件,它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起点。
情节的发展,是指随着第一个冲突发生后,继之而展开的种种走向高潮的生活冲突和矛盾运动过程。
人物性格要得到充分显现,矛盾冲突要得到充分揭示,情节就必须充分地展开,因而情节的发展部分在整个情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情节的高潮是指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一次平衡状态的破坏而解决了冲突。
这个阶段也是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的性格得到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的阶段。
情节发展到结束阶段,一般称之为结局。
结局同高潮紧密相连,是高潮中冲突解决产生的最后结果。
没有矛盾冲突的戏剧是没有的。
没有人物性格的冲突或差异,就无法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他们的性格,构成情节纠葛,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
在《雷雨》一剧中,既表现为封建家庭中主奴的矛盾、夫妻的矛盾、父子的矛盾、继母子的矛盾、情人间的矛盾,有现代产业中劳资的矛盾,还有不同阶层的家庭、成员的矛盾,尤其是不同阶层女性对命运的抗争。
如此漫长、广阔的时空,如此众多、错纵的矛盾,剧作家将它们集中到周鲁两家、两代八个人物身上,集中到周家客厅、鲁家住处的有限空间,尤其是把三十多年的变故集中到由日到夜的十几个小时中间,形成了高度集中、十分尖锐的戏剧冲突。
(四)案例精解(周朴园认识鲁侍萍,经过鲁侍萍一番揭露,周朴园一阵心虚但发现并无大碍以后)周朴园:你静一静。
把脑子放清醒点。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低头)哦。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必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那更好了。
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的谈一谈。
鲁侍萍: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话很多。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你不要怕。
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周朴园:那双方面都好。
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鲁侍萍: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周朴园:我问,他现在在哪儿?鲁侍萍: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鲁侍萍:就是他!他现在跟你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鲁侍萍: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做父亲。
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鲁侍萍:什么?这是《雷雨》中极为精彩的一段台词。
它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冲突极为激烈,但含而不露;二是矛盾冲突的发展环环相扣,由浅而深,并逐步推向高潮。
因而构成一部价值极高的艺术精品。
矛盾的关健在于,一方面,鲁侍萍对周朴园有着深刻的认识,不相信周朴园会发慈悲,并且还想方设法要揭露周朴园的真实本性。
另一方面,周朴园又想极力掩饰自己虚伪的面孔,抹平他可能遇到的麻烦。
正是二人各自不同的矛盾又构成了一对新的更大的矛盾。
就鲁侍萍来说,当他听说周朴园还在爱她时,她当然也希望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之后,她已经变得麻木了,也显得十分平静。
但她对周朴园始终是杯着戒备之心的,周朴园提议谈一谈时,鲁侍萍马上就警觉起来,认为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可谈了。
而当周朴园想用金钱来打消鲁侍萍母子对他的仇很之时,鲁侍萍义正辞严地表示了拒绝。
因此就鲁侍萍来说,她的矛盾就是既希望周朴园确实存在一点善之心,但她又相信这并不是现实的。
在周朴园方面来说,他的心里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想表示对鲁侍萍的怀念,但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所以当他提议与鲁侍萍“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道到拒绝时,他立刻变被动为主动,既攻击一下鲁待萍,又语带双关地谈到了与鲁侍萍有关的鲁贵:“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并以此作为自己转换话题的一个借口。
没想到通过鲁侍萍的口居然发现了鲁大海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并且反对他时,周朴园立刻翻脸不认人,想用钱来买通鲁侍萍母子。
这段台词极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朴园的阴险嘴脸。
(五)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1.尖锐激烈在戏剧中,一些平淡的矛盾往往被组成有声有色的冲突,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冲突的最后爆发时格外强烈的。
2.高度集中戏剧的冲突是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社会矛盾。
3.进展紧张戏剧冲突必须是扣人心弦,波澜起伏的,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
4.曲折传奇戏剧冲突往往是曲折复杂,变化多姿的。
戏剧冲突的疏离和颠覆其实是戏剧冲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四、潜台词潜台词就是台词所包含的深一层意思,即隐藏在台词中的言外之意,它常用双关、暗示、隐喻等手法。
潜台词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推进戏剧冲突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1.针锋相对式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两人话中都用了“忽然”一词,而且话都说了一半,话中有话。
周朴园是在推卸责任,鲁侍萍则是在揭发周朴园的劣迹:不是我无缘无故投河自尽,而是你周朴园为了娶富家小姐而丧尽天良地赶我出门,全然不顾我生孩子才三天,这是何等狠毒!这里鲁侍萍引用周朴园话中的“忽然”来嘲讽周朴园的虚伪,语言精炼而有味,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
2.旁敲侧击式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鲁侍萍这三句台词的意思依次是:她现在已经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了;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她没有死,现在就站在你面前。
3.一箭双雕式周朴园:话很多。
我看你的性格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周朴园言外之意是鲁贵是个不好对付的人,要是让他知道我们的事情,他一定会敲诈我的,会把我的事捅出去,毁了我的家庭,毁了我好父亲好丈夫好绅士的形象。
我不希望他知道这个事情。
还有,你和鲁贵都是我的仇敌,都是不地道的人。
4.谐音双关式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周萍:你是谁?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此时,鲁侍萍周萍母子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认,只能欲说还休,这是多么大的悲哀啊!这次她来周家的主要目的是看看自己的儿子周萍。
作者巧妙地利用谐音“凭”和“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婉转曲折地表达了鲁侍萍当时愤恨、痛苦、失望、悲哀的复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