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二章信用与利率
金融学-第2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3

复利更能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
(一) 零存整取 零存整取是每月(每周或每年)存入相同的 金额,到约定的期限本息一次取出。 (二) 整存零取 整存零取是一次存入若干金额的货币,而 在以后的预定期限内,每月(每周或每年) 提取相等的货币,并在最后一次提取中, 本利全部取清。
储蓄投资理论下的利率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Ms)是外生变量,由中 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 货币需求(L)则是内生变量,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
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
连续复利
设r为年利率(单利),n是1年内计算复利的 次数,则用复利的方法计算的年利率(按年计 息的复利率) rn为 1+rn=(1+r/n)n
当计算复利的时间间隔越短,1年内复利的次 数就越多,按复利法计算的利率就越大。
r n r 1 rn lim (1 ) e n n
本杰明· 弗兰克说:钱生钱,并且所生之钱会生出更 多的钱。这就是货币时间价值的本质。
单利与复利
三、现值与终值 现值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 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终值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 即本利和。 通常,用现值去推导终值的过程叫复利过 程,把终值换算成现值的过程叫做折现过 程。
e=2.71828
四、利率理论及利率决定
(一)、利率的决定因素
资金供求状况 平均利润率 物价水平
汇率水平
国际利率水平 国家经济政策 利率管制
(二)、利率的决定理论
1.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也称真实利率理论,它建立在萨伊法则和货币数量
信用与利率知识课件61页PPT

26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 二十五分。
•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或预期通货膨胀 率
▲在存在通货膨胀时,名义利率并不能反映投资者 的真实收益水平;当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时,对 借款人有利,对贷款人不利。
27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 二十五分。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4、法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该分类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利率管制的程度;市
7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 二十五分。
四、现代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 ★积极作用:
▲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 ▲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的
出现.
8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 二十五分。
补充材料:经济泡沫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 离其基本价值。
国际信用包括出口信贷、银行信贷、市场信贷、 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及国际金融贷款等。
24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 二十五分。
第三节 利息及收益资本化
一、利息与利率的基本概念 利息(interest):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
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利率(interest rate)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
➢信用与利率
➢ 学习目的
了解信用在经济中的 重要性及具体应 用;理解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 学习重点
现代信用形式;
信用对经济的双重作用;
利率决定理论。
1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 二十五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信用概述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利息及收益资本化 第四节 利率决定理论 第五节 利率结构理论
金融学课件之信用与利率

金融学课件之信用与利率1. 介绍信用与利率是金融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信用可以理解为借款人或者债务人根据过去的还款记录和信用评级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能力。
而利率是借款人或者债务人向金融机构支付的利息,它是衡量资金成本和风险的重要指标。
本课件将从信用和利率的角度,介绍金融学中与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
2. 信用的定义和评级2.1 信用的定义信用是指借款人或者债务人根据过去的还款记录和信用评级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能力。
一个人或者机构的信用好,意味着他们能按时还款并承担债务责任。
相反,信用差的借款人可能无法按时还款,从而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2.2 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评估借款人或者债务人信用状况的一种方法。
通常由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来进行评级,如标准普尔、穆迪等。
评级通常以字母等级来表示,如AAA表示最高的信用等级,D表示违约风险较高的等级。
3. 利率的基本概念和类型3.1 利率的定义利率是借款人或者债务人向金融机构支付的利息。
它是衡量资金成本和风险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利率与借款人或者债务人的信用状况有关,信用好的借款人通常可以获得较低的利率,而信用差的借款人则需要支付较高的利率。
3.2 利率的类型在金融学中,利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名义利率:表示实际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息。
•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后的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反映了资金的实际购买力。
4. 信用和利率的关系信用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信用好的借款人可以获得较低的利率,而信用差的借款人则需要支付较高的利率。
这是因为金融机构认为信用好的借款人更有可能按时还款,因此有更低的风险。
相反,信用差的借款人风险更高,因此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来补偿金融机构的风险。
此外,利率还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当市场上的借款需求增加时,利率往往会上升。
因为借款人增加,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增加,所以他们需要提高利率来补偿风险。
第2章信用

三、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的含义和种类
国家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
(1)含义 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主体而形成的 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主体而形成的 借贷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是国家借 在现代社会中, 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 种信用形式
从筹款称为内债 从筹款称为内债 从国外筹款称为外债 从国外筹款称为外债
(2)国家信用的种类 国家信用的种类 ——中央政府信用 ——地方政府信用 ——政府担保债券信用
——国家信用收入(国内信用收入和 国家信用收入( 国家信用收入 国际信用收入) 国际信用收入) ——国家信用支出(是财政资金的 国家信用支出( 国家信用支出 各种有偿使用。 各种有偿使用。 它主要集中在政府投资支出方面。) 它主要集中在政府投资支出方面。)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 , 是以偿还 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信用关系不是买卖关系, 信用关系不是买卖关系,买卖关系是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不存在 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而信用是价值在不同时间的相 向运动。 向运动。 信用要借助于信用工具来建立和转移 信用关系。 信用关系。
-1]
复利法反映了利息的本质特征。 复利法反映了利息的本质特征。
现值与终值 分别表现了资金在 不同时间的价值。 不同时间的价值。
2.利率的种类 2.利率的种类 利率体系) (利率体系)
(1)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通常以一年期以内为短期,一年期 以上为长期
(2)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不 * 固定利率 作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以进行 * 浮动利率 调整的利率
弥补财政赤字方法: ——发行货币 ——动用历年财政结余 ——向银行透支 ——举借内债 ——举借外债 ——增加税收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基本结论。
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又是和其他普通商品相区别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如果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那它就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信用货币含义: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1、现金货币;2、存款货币;3、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5、金准备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稳定人民币价值的最基本保障是商品;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原则;5、人民币是一种管理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6、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7、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当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根据货币流动性因强到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由小到大,不同的货币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并按照货币层次对货币量进行统计。
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1、M0=流通中的现金;2、M1=M0+银行的活期存款;3、M2=M1+企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货币与信用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制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
济前提是同源的。 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替代
三、信用与金融
金融的含义:金融是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的总 和,是通过货币有偿让渡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运动, 也就是资金融通
金融的产生是货币和信用融合的产物:当货币 与信用从两个完全独立的经济范畴,走向相互结合 并日益紧密融合时,金融范畴便产生了。
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 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 不算一种消费信用? 5、你认为我国目前信用缺失的根源是什么?怎样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秩序?
地位
基础
主体
4
运动 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 与经济周期波动不一致
致
5
形式
赊销、预购
放款(贴现)
6
融资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7
优点
方便、及时、灵活
规模大、范围广
8
局限
规模、方向限制
盲目性强、可控性弱
风险较大
三、国家信用
(一)含义:国家财政通过举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 信用形式
(二)形式:国库券和公债券 (三)作用:
第五节 融资方式与融资体制
一、融资方式与融资过程
资金盈 余部门
购买
企业、政 间接证券 府、居民
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保险、 信托、投资基金 (间接融资)
购买 直接证券
资金 短缺 部门
购买 直接证券
金融市场 (直接融பைடு நூலகம்)
购买 直接证券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间接融资的含义: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 中介机构间接完成融资活动的方式,典型如银 行借贷
金融学:信用与利息单元测试与答案

一、单选题1、信用是货币暂时让渡()。
A.经营权B.消费权C.使用权D.所有权正确答案:C2、某抵押贷款的月利率为6.6 ‰,则该抵押贷款的年利率是()。
A.以上均不是B.8.92%C.9.92%D.7.92%正确答案:D3、2008年9月CPI 变动率是4.6%,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4.14%,那么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是()。
A.0.46%B.-8.74%C.8.74%D.-0.46%正确答案:D4、认为利息是牺牲眼前消费,等待将来消费而获得的报酬的经济学家是( )。
A.庞巴维克B.欧文·费雪C.西尼尔D.威廉·配第正确答案:C5、某国某年的名义利率为25%,而通货膨胀率达14%,那么根据费雪效应,实际利率应为( )。
A.11%B.39%C.38%D.9.6%正确答案:D6、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 )强调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古典利率理论B.马克思利率理论C.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D.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正确答案:A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当息票债券溢价发行时,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B.当息票债券折价发行时,其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C.息票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到期收益率呈反方向关系D.当息票债券平价发行时,其到期收益率高于息票利率正确答案:C8、根据流动性升水假说,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轻微下降时,则有可能使( )。
A.收益曲线先上升后下降B. 收益曲线向上倾斜C. 收益曲线呈水平状D.收益曲线向下倾斜正确答案:C9、下列哪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最高( )。
A. 面值为1 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售价为900美元的20年期债券B. 面值为1 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售价为1 100美元的20年期债券C.面值为1 000美元、息票利率为5%、售价为1 000美元的20年期债券D.信息不足,无法回答该问题正确答案:A10、风险、流动性、所得税政策都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轨迹被称为 ( ) 。
金融学习题(附答案)(20201007024300)

《金融学》习题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理论教研室20 11年1 0月第一章 货币概述)。
B .“货币起源”的问题 D .“货币产生”的问题 )。
B .“货币数量规模”的问题 D .“货币是什么”的问题C .商品生产D .商品与商品交换4 .用一般等价物表示所有商品的价值,即为( )。
A .货币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D .筒单的价值形式5.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
A.贝 B .朋 C .铜 D .银6.代用货币实质上是( )。
A.纸币 B •银行券 C •金、银铸币 D •可兑换的银行券7.信用货币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最主要的区别是()。
A.是否为物权凭证 B•是否足值C. 否反映债权、债务关系 D .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否相等 8.在价值形式发展史上,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价值形式是()。
、单项选择1.货币“质”的规定性是解决(A . “货币是什么”的问题 C. “什么是货币”的问题确 2.货币“量”的规定性是解决(A . “什么是货币”的问题 C. “货币数量界限”的问题 3.货币起源于()。
A .商品 B .商品交换9.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其特点是()。
A.观念货币 B.现实货币C.金属货币 D .价值实体10. 积累和储存价值的典型形态是()。
11. 12. A.贮藏商品 B .贮藏金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是处在流通中的A.价值实体B .现实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A.观念货币B .商品13.货币与商品相交换,是基于商品是.贮藏纸币 D .金属货币)。
.现实货币)。
.贮藏珠宝)。
.商品.金属货币 A.私人劳动的产物 般人类劳动的产物 C. 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劳动的产物A.扩大的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 .简单的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14. 在货币层次的划分中,我国与西方国家最明显的差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