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市名字来源!
涨知识!济宁为什么叫济宁?曲阜为什么叫曲阜?

涨知识!济宁为什么叫济宁?曲阜为什么叫曲阜?济宁为什么叫济宁?曲阜为什么叫曲阜?泗水为什么叫泗水?一起来看看济宁及各县区名字的由来。
济宁以“水”得名济宁历史悠久。
远古时期,距今五、六千年前,这里就散布着众多的原始村落。
居住在济宁的“有仍氏”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夏朝时,济宁城区一带称为“任国”,一直延续到商周两代。
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置郡县,改称为任城县。
五代时期称济州。
北宋时期称济州济阳郡。
到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府治,因济水南会泗、北会汶,州居其中而获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府”。
金乡以“传”得名金乡县远在氏族部落时期是有仍氏(缗姓)聚居的地方。
金乡县名起源于西汉.以山得名。
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97年)封其子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于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乡山.县名自此始沿用至今。
不过至今金乡也没有开采金的历史记载,所以说以“传”得名。
任城以“姓”得名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
三国魏置任城郡。
西晋复任城国。
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在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
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
明初为济宁府,后改为济宁州,废任城县。
1913年废州置济宁县。
1958年11月,济宁县并入济宁市。
1965年5月,恢复济宁县。
1983年10月,济宁县改称济宁郊区。
1994年1月18日,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
兖州以“字”得名兖州为鲁西南重镇,居重要战略位置。
兖州之名由来已久,《尔雅.释地》记载:“济河间曰兖州”。
我国上古行政区划中有九州之说.兖州即为九州之一,相传以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的沅水而得名,“沅”与“兖”字同音,通用,兖是信义的意思。
《辞源》中有“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谨,故曰“兖”。
意思是说济水与黄河之间,所处条件特好,人的气质诚实谨慎所以称兖州。
曲阜以“行”得名曲阜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相传为古帝少吴氏的都城,殷商时代的奄国,三千年前的鲁国都城,今日的曲阜城为明代所重建。
山东各个地级市别称,你知道吗

山东各个地级市别称,你知道吗1.济南,别称泉城,齐州泉城,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齐州,隋朝时曾改济南为齐州;济南,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
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
2.青岛,别称岛城、琴岛、郊澳青岛,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市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3.潍坊,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鸢都,潍坊是风筝之都;潍坊,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
4.淄博,别称淄州淄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淄州,治贝丘县;淄博,“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两地煤矿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中共鲁中区党委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作为政区名称之始。
5.烟台,别称港城、登州、东莱、芝罘港城,因烟台是港口城市;登州,古代曾称登州;东莱,本来为龙口市古称,现在也用于烟台别称;芝罘,烟台境内古有芝罘岛。
“芝”即灵芝,芝罘岛的形状,像一株巨大的灵芝;“罘”是屏障的意思。
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好像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大陆的沃土。
也就是说这个岛有“灵芝”一样的形状,有“罘”一样的作用,因此称之为“芝罘岛”;烟台,名字源于烟台山。
明史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为加强海防,防止海上倭寇侵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特批建宁海卫(今牟平区)'奇山守御千户所',同时在千户所的北山山顶修建了'狼烟墩台',用来烽火狼烟做为军事通讯工程。
烽火台建成后被当地人土称为'烟台',北山称烟台山。
6.威海,别称威海卫威海卫,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起源于威海卫。
山东省各市名字的来源

山东省各市名字的来源山东省及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一、山东省省名由来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
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
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二、济南市市名由来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
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
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596年,改称为章丘县。
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
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三、青岛市市名由来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
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
山东各地地名由来

山东各地地名由来个人能力和手头资料有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诸位指正。
济南市:齐置泺(趵突泉)邑,后改历(千佛山)下。
汉改济南,因地处古济水之南得名。
市中区 |因地处市区中心,得名市中区。
历下区 |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天桥区 |辖区内横跨胶济、津浦两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槐荫区 |因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得名为槐荫区。
历城区|汉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而得名,1古县治今属历下区。
长清区 |长清因境内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章丘市 |由于境内有座章丘山(现女郎山)而以山命名。
平阴县|因地处古东原之阴,东原砥平,又居古济水之阴,故名平阴。
济阳县 |因县在济水之北而得名,金天会七年置济阳县。
商河县|隋置滳河县,因有滳河水流经得名。
宋(1086年)改为商河县。
青岛市:得名于小青岛(也叫琴岛),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故名。
市南区 |位于青岛市市区南端,故名市南区市北区 |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四方区 |沿用境内原四方村之名。
李沧区|1994年4月,将原沧口区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与原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区域合并,设李沧区。
崂山区 |以境内的崂山而命名。
城阳区 |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黄岛区 |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胶南市 |因在原胶县南部而得名。
胶州市 |因胶水“水色如胶”而得名。
平度市|道光年间《重修平度志》记载:“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愿选良吏平法度”故亦无确切定义。
莱西市 |:因地处莱阳之西而得名。
即墨市 |因古城坐落在墨水之滨而得名淄博市:得名于境内淄川和博山张店区|古称黄桑店。
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遐迩闻名。
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
临淄区 |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淄川区 |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博山区|其一,境内多山山,故名;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名。
周村区|战国前,因地处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昼,后因字音转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变为周村。
(完整word)山东省地名由来

山东省地名由来山东省地名由来摘自中国地名由来词典(牛汝辰)山东省(Shandong Sheng)简称鲁.在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古之所谓山东,泛指崤山、函谷关以东,或指太行山以东。
金设山东东、西二路,山东始为政区之名,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及江苏淮北地区。
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
1济南市(Ji’nan Shi)位于东经117.0°,北纬36.6°,在山东省中西部.战国为齐历下邑。
汉置历城县,1930年设济南市,因其地处济河南岸,故名。
黄河即今大青河,原为济水故道。
章丘市(Zhangqiu Shi)位于东经117.5°,北纬36.7°,在山东省中西部,黄河南岸。
隋置章丘县。
据《三齐记》:章亥妾溺死葬此,谓之章邱。
一说是齐匡章子之墓。
据《尔雅》:谓邱顶上平正者名章邱,章亦平也,1992年设市。
长清县(Changqing Xian)位于东经116.7°,北纬36.5°,在山东省中西部。
汉置卢县,隋初为长清镇,隋改长清县,因境内清水河而得名.平阴县(Pingyin Xian)位于东经116.4°,北纬36.3°,在山东省西部,北临黄河.隋大业年间置干阴县。
因春秋平阴邑而得名,故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据《平阴县志》:“禹贡东原底干,而邑在东原之阴”,故名平阴。
济阳县(Jiyang Xian)位于东经117.2°,北纬36.9°,在山东省西北部,南临黄河。
金置济阳县。
因在济水之北,故名。
商河县(Shanghe Xian)位于东经117.1°,北纬37.3°,在山东省西北部,南临徒骇河。
隋置滳河县,宋改名为商河县。
河在县南,故名.2青岛市(Qingdao Shi)位于东经120.3°,北纬36.0°,在山东省东部,西临胶州湾,东南临黄海.1929年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青岛市.据《胶澳志》:“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蒨”,故名青岛。
山东17地市,济宁为啥叫鲁H?原来都是套路!

山东17地市,济宁为啥叫鲁H?原来都是套路!从鲁A到鲁S,你能对上几个城市?济宁为嘛叫鲁H你知道这些字母代号的来历吗是不是跟城市发展水平有关?其实没那么简单!济南鲁AAbundant 丰富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不仅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丰富悠久,作为著名的“泉城”,济南水多、景美,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青岛鲁BBeer 啤酒青岛啤酒,大家全都懂,绝对的青岛标志,许多人没来过青岛却喝过青啤,不过最正宗还是路边打来的散啤,哈哈哈~青岛啤酒成立于1903年,历史very very 悠久,现在青岛啤酒厂里还有那时的机器,而且还可以正常使用哦。
淄博鲁C除了chi还有ci淄博可是鲁菜发源地,吃货云集,豆腐箱、酥锅、香肠、炸春卷…咋不上天呢?除了吃以外,还有瓷生产于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以及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魔友末釉”,始终被视为珍品。
枣庄鲁DChinese date 大枣枣庄的枣树,多成 “庄”~~~这座城,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被称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东营鲁EEast 东方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入海的地方。
利用黄河入海口的优势,修复、建设湿地,打造“东方湿地之城”!烟台鲁F鲁YYearn向往Fish 鱼烟台作为沿海城市,盛产海鲜,更是山东省最大的渔港,烟台景美山美蓬莱仙岛烟雾缭绕不免让人心向往之~~~潍坊鲁GGreenstuff 绿色蔬菜潍坊拥有全国著名的两个蔬菜基地,是中国北方大型的蔬菜生产地之一。
除了蔬菜,潍坊的风筝也非常出名,是国际闻名的风筝之都。
济宁鲁HHistoried 有历史的济宁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东方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在这里诞生。
泰安鲁JJebel 高山“五岳之首”泰山就位于泰安,是泰安市的名片1982年泰安就成为了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
山东一下雪,各地古称有多美!淄博成了淄州、临沂成了琅琊,枣庄成了兰陵,那些古称怎么来的?

山东一下雪,各地古称有多美!淄博成了淄州、临沂成了琅琊,枣庄成了兰陵,那些古称怎么来的?如果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西安就成了长安,南京就成了金陵。
如果站在高处,遥望这些城市,雪中的城市仿佛洗尽铅华般地纯净,如同穿越一般,恍惚间回到了从前。
鲁迅先生在散文《雪》中对比南方和北方的雪时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确实,北方的雪一旦飘起来,整个城市变得宁静而诗意,行走在那些古城和古建筑下,城市中最本质的雍容显得格外悠远,那深深庭院重重朱门,宛若世间的古韵踏着雪片而来,所有的喧嚣渐渐远去,是一场雪,让我们所在的城市回归了她原来的面貌。
山东一下雪,你的城市成了什么?山东一下雪,淄博就成了淄州,济南就成了济州、青岛就成了琴岛、临沂就成了琅琊、枣庄就成了兰陵、德州就成了安得、滨州就成了惠民、聊城就成了东昌、东营就成了乐安、泰安就成了博邑、济宁就成了济州、菏泽就成了曹州、潍坊就成了潍州、烟台就成了东莱、威海就成了不夜、日照就成了海曲。
山东那些古称怎么来的?1、淄博古称淄州淄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
大业初省。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
仍治淄川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邹平、高青、淄博及桓台、博兴部分地。
天宝元年(742年)改置为淄川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
元中统五年(1264年)升为淄州路。
2、济南古称齐州济南于北魏、隋、唐三朝时称齐州。
北魏皇兴三年(469)改冀州置,治所在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
以地为齐国故地为名。
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淄博、长清、齐河、禹城、临邑、济阳、邹平、章丘、桓台等市县地。
隋大业初改齐郡。
唐武德元年(618)复改齐州。
天宝元年(742)改临淄郡,五年(746)改济南郡。
乾元元年(758)复改齐州。
北宋政和六年(1116)升为济南府。
3、青岛古称琴岛据《琴岛诗话》载:“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风徐来,波音铮铮如琴声之故”。
山东地名由来

山东省及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一、山东省省名由来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
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
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二、济南市市名由来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
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
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 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596年,改称为章丘县。
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
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三、青岛市市名由来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
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
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各市名字的来源山东省及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一、山东省省名由来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
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
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二、济南市市名由来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
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
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596年,改称为章丘县。
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
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三、青岛市市名由来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
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
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市北区清属即墨县仁化乡,为青岛市辖区之一。
境域变化多次,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
四方区四方区建于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沧区1994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
由原沧口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黄岛区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划归青岛市,为黄岛区。
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崂山区1988年改设崂山区,因境内崂山而得名。
城阳区1994年5月设城阳区,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胶州市1987年撤县设立胶州市,因境内有胶水而得名。
即墨市秦代,即墨始定为县。
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
公元596年移至今址。
1989年9月设立即墨市、平度市据《重修平度县志·叙》载,"平度"汉旧县名也。
《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顾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
明始称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县,1989年10月撤县设市。
胶南市胶南历史上多分属胶州、诸城,1946年成立胶南县,因地处胶县南部而得名。
莱西市1941年,莱阳县先后析出莱东、莱西和莱西南县。
1950年,莱西南与莱西县合并为莱西县。
1958年,莱西、莱阳两县合并为莱阳县。
1962年两县分立。
1991年撤莱西县设莱西市。
四、淄博市市名由来因原境内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
1945年建立淄博特区专员公署,1955年3月9日设立淄博市。
张店区张店城区,古称黄桑店。
因地处交通要冲,过往商旅多在此栖身。
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遐迩闻名。
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
至元代,称之为张店。
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张店区。
临淄区临淄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1970年改称临淄区。
淄川区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1956年称淄川区。
博山区其一,博山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
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县名。
1955年3月改为博山区。
周村区战国前,因此地位于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为昼,曾因人少聚居而名为昼,后因字音转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变为周村。
1955年4月设周村区。
桓台县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县。
1914年易名耏水县,旋改桓台县。
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名。
高青县1948年,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而得名。
沂源县1944年5月建沂源县,因境内沂河发源地而得名。
五、枣庄市市名由来枣庄唐宋时期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
明代属峄县,1960年撤销峄县设立县级枣庄市,辖原峄城县行政区域,1961年升格为省辖市。
市中区1976年成立枣庄市市中区,因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位居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而得名。
山亭区山亭区是1983年新建区。
因区政府驻地位于山亭镇的双山北麓而得名。
台儿庄区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
1962年6月建区,始称台儿庄区。
峄城区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峄县,1962年改名为峄城区。
峄之名,一说源于南葛峄山,一说因境内多山、众山联络为绎,古"绎"与峄同。
薛城区薛城夏商时期称薛国,春秋战国时期,田文治薛期间大规模筑城,得名薛城;抗日战争后期建临城县,1952年改称薛城,1956年撤销,1962年始建枣庄市薛城区。
滕州市滕,取泉水腾涌之意。
秦置滕县,1988年改名滕州市六、东营市市名由来原为村名,1964年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设在该村。
翌年,惠民地区东营办事处在此成立,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即以"东营"为名。
东营区1984年,市辖东营区、牛庄区建立。
1987年两区合并为东营区。
因系东营市政府驻地,故名。
河口区1982年11月设立河口区。
因黄河自1855年起先后7次改道在境内入渤海,建区时境域仍有黄河入海口而得名。
垦利县此地原有垦区和利津洼两个名称,取其首字而得名。
1941年9月,垦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建置之始。
1943年4月,垦区正式称垦利县。
利津县在周秦时代属齐国。
隋代建永利镇,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
因邑内有东津码头,取永利、东津之字得名利津。
广饶县西汉初置广饶县,隋移置千乘县,金改乐安县。
1914年,全国改定重复县名,乐安县复称广饶县。
广饶县名之由来,概取"海滨广斥,饶于鱼盐"之吉祥义。
七、烟台市市名由来烟台之名源于"兵事"。
1398年,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置了烽火台,遇警昼则生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以资戒备,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
烟台市因市区内烟台山而得名。
1983年11月,由烟台地区改建为地级烟台市。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兴建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5年3月20日动工兴建。
1992年5月4日升格为副地级。
芝罘区因境内有芝罘岛而得名。
秦始皇三次东巡此岛,始有"之罘"之称,后改为"芝罘"。
1983年11月改为芝罘区。
福山区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金天会九年(1131年)置县,故名。
莱山区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今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牟平区牟平因处牟山之阳平川地而得名。
唐麟德二年(665年)置牟平县,1994年12月撤县设区。
龙口市1986年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
因原黄县有龙口镇而得名。
莱阳市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为莱阳。
1987年4月改名莱阳市。
八、潍坊市市名由来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
1949年6月改称潍坊市。
潍城区潍城区以旧潍县城得名。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潍州为潍县,1949年6月为潍坊市,1984年,潍坊市组建为地级省辖市后,设立潍城区。
坊子区因潍坊市1984年在坊子设立县级区而得名。
寒亭区夏代,寒浞在此建国,史称古寒国。
汉王莽后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
1983年建寒亭区。
奎文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潍城区以境内白浪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区,白浪河以东因建有"奎文阁",故名奎文区。
青州市青州之名起源较早,是古九州之一。
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
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
诸城市原名东武,西汉初年置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诸城,取汉故诸县城为名。
1987年7月撤县建市。
寿光市寿光因闾邱长老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
西汉(前148年)置县,1993年设立寿光市。
安丘市因安丘侯国而得名。
安丘春秋时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纵横,在山水环抱之中,故称渠丘。
西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户,国名"安丘"。
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县。
1994年撤县设市。
高密市因境内有密水,"其源言之谓高",故有高密之名。
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
昌邑市古称邑、都昌。
春秋时设城邑,为齐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称昌邑,为县治所。
1994年6月撤县设市。
昌乐县昌乐县古称营丘。
为姜太公初封地。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
临朐县西汉始设临朐县,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得名。
九、济宁市市名由来秦置任城县;因地濒济水,五代时又设济州,初治巨野;但金时巨野一带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势高亢,遂迁之。
元时则取安宁意,更名为济宁府,后升为济宁路。
明代,济宁路降为州。
清初,改为直隶州。
民国初年,改为济宁县。
1946年设济宁市。
1953年设济宁专区,1976年专区改称地区。
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省辖地级市。
市中区秦置任城县,1913年改济宁县,1946年划济宁县城关设立济宁市,1983年改市中区。
任城区1993年12月设任城区,因境内自秦至明代先后设置任城县、任城国而得名。
曲阜市曲阜之名在《礼记》一书中就已出现,因"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