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及试题

合集下载

职业病防治宣传核心知识十问十答

职业病防治宣传核心知识十问十答

职业病防治宣传核心知识十问十答
问:什么是职业病?
问:职业病的分类有哪些?
答:根据病因的不同,职业病可以分为化学因素职业病、物理因素职
业病、生物因素职业病和精神因素职业病等四大类。

问:常见的化学因素职业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化学因素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中毒性肝病、职业性骨质疏松症等。

问:常见的物理因素职业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物理因素职业病包括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振动病、职业
性电离辐射病等。

问:常见的生物因素职业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生物因素职业病包括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过敏性鼻炎、
职业性农药中毒等。

问:常见的精神因素职业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精神因素职业病包括职业性心理障碍、职业性压力症候群等。

问:职业病的危害有哪些?
问: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职业病的防治需要从源头控制、工作环境改良、个体防护等多方面入手,如加强职业危害源监测与评估、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推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问:职业病防治宣传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职业病防治宣传的重点内容包括职业病的危害、常见职业病的防治方法、个体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改良的意义和方法等。

问:如何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

职业病防治试题附答案

职业病防治试题附答案

职业病防治题目及答案一、单选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备选答案】1.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条件下,连续工作3~4小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等症状。

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现。

可疑何种毒物中毒(D )A.二硫化碳B.二氧化碳C.硫化氢D.一氧化碳E.氮氧化物2.在夏季施用有机磷农药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急诊室进行处理时,首选措施是(A )A.使用阿托品B.使用解磷定C.吸氧D.人工呼吸E.输液3.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单纯窒息性气体有(E )A.氮气B.甲烷C.CO2D.水蒸气E.以上都是4.铅的毒作用机制都有哪些(A )A.血卟啉代谢障碍,抑制ALAD和血红素合成酶B.对红细胞的破坏,形成点彩红细胞,抑制ATP酶,使红细胞膜脆性增加,发生溶血。

C.使大脑皮层出现兴奋抑制和功能紊乱,皮层-内脏调节障碍D.直接作用于血管,导致血管痉挛E.损害肾脏近曲小管。

10.氰化氢致机体中毒的主要特点是(C )A.和血液中Hb结合,影响O2的运输B.血液中O2的饱和,能被组织利用C.抑制体内多种酶的活性,阻断细胞内电子传递,引起细胞内窒息D.在血液内与血红蛋白结合为硫血红蛋白E.以上都是11.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有(E )A.CO、CO2B.甲烷、氮气C.水蒸气、氰化物D.硫化氰、甲烷E.CO、氰化物、硫化氢12.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B )。

A.亚硝酸钠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D.美蓝E.青霉胺13.在生产条件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以下列哪种形式存在于空气中(B )。

A.气溶胶B.粉尘或蒸气C.烟、雾D.粉尘和烟E.以上都不是20.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因素(E )。

A.毒物的脂溶性B.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C.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D.外界气温、气湿E.以上都是21.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入人体主要途径是(D )。

职业病防治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病防治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病防治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 )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

A、企业生产经营B、企业人事管理档案C、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正确答案:C2、《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要求从事井下、管道、地窖、船舱、油箱、油罐检修等密闭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专人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测:包括、和。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B、.一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C、.二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D、.测氧、测爆、测有毒气体正确答案:D3、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几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15日B、30日内C、60日内D、1年内正确答案:B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指(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劳动者在日常活动中引起的疾病正确答案:B5、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 )档案。

( )A、劳动者劳动纪律B、劳动者健康监护C、劳动者家庭D、劳动者工资正确答案:B6、(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 )A、省级B、市级C、县级D、国家级正确答案:A7、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二)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

( )A、离岗时B、在岗期间C、上岗前D、应急正确答案:D8、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D、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正确答案:D9、粉尘作业可导致的职业病最后要有 ( )A、尘肺、职业性急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B、尘肺、噪声聋、硫化氢中毒C、尘肺、一氧化碳中毒、苯中毒正确答案:A10、生产、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

职业病防治试题与参考答案

职业病防治试题与参考答案

职业病防治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2题,每题1分,共42分)1.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 )A、《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表》B、《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C、《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表》D、《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正确答案:B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

A、国家行业标准B、国家环境卫生标准C、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正确答案:C3.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

( )A、两次全面检测B、一次全面检测C、不定期检测工作D、三次全面检测正确答案:B4.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日内如实提供。

( )A、.7B、.30C、.15D、.10正确答案:D5.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重症中暑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 )A、热射病、热衰竭和猝死B、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C、热射病、热痉挛和猝死D、热痉挛、热衰竭和猝死正确答案:B6.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 )。

A、任何工作B、危险工作C、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正确答案:C7.对未进行( )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A、离岗时B、上岗前C、在岗期间D、应急健康检查正确答案:A8.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

( )A、工作经历B、职业史C、生活史D、劳动史正确答案:B9.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安排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防治考试题(附答案)

职业病防治考试题(附答案)

职业病防治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6题,每题1分,共66分)1.我国13种法定尘肺病中致病危害最严重的是(C)。

A、棉麻尘病B、谷物尘病C、矽肺病D、电焊工尘肺正确答案:C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A)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做出的评价。

A、职业病危害因素B、粉尘、中毒、噪声C、危险因素D、风险辨识正确答案:A3.据《职业病防治法》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B)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其获得之。

A、职业安B、职业卫生保护C、行政保护D、如实告知正确答案:B4.对未经(B)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通过试用期B、岗前职业健康检查C、通过考核D、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正确答案:B5.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B)提起诉讼。

A、所在地人民政府B、人民法院C、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民政部门正确答案:B6.(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

A、检测、评价B、检测、评估C、监测、评价D、监测、评估正确答案:A7.职业性化学中毒包括(A)种。

A、60B、27C、11D、38正确答案:A8.接害人员所在的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B)。

A、与劳动者签订补偿协议,提供适当补助B、为其接害人员安排健康检查,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C、发放费用自行检查D、协商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正确答案:B9.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中,没有证据(A)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有必然联系的,(A)。

A、否定;应当诊断为职业病B、证明;不应诊断为职业病C、证明;应当诊断为职业禁忌症D、否定;不应诊断为职业禁忌症正确答案:A10.(A)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内对存在异议的资料或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

职业病防治题库含参考答案

职业病防治题库含参考答案

职业病防治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2题,每题1分,共42分)1.用人单位未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的罚款。

(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正确答案:A2.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

( )A、加强抽风B、生产过程密闭化C、通风D、发放保健食品正确答案:B3.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依照( )执行。

A、.安全生产法B、.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D、.职业病防治法正确答案:C4.工作场所内存在多个产生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临近的作业岗位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告知卡()。

( )A、.部分共用B、.不能共用C、.必须共用D、.可以共用正确答案:D5.以下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A、苯B、一氧化碳C、机磷农药D、盐酸正确答案:B6.从职业卫生的角度,要求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的原则。

( )A、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B、效益C、满足生产需要D、方便正确答案:A7.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

( )A、承担部分职业健康检查费用B、由劳动者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C、由劳动者部分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D、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正确答案:D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应当由(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 )A、中介机构B、依法取得相应资质C、安监部门D、卫生部门正确答案:B9.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换气次数应不少于()。

( )A、.18次/hB、.10次/hC、.12次/hD、.8次/h正确答案:C10.接触高温作业工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禁忌症是( )A、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B、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大面积皮肤疤痕。

职业病防治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职业病防治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职业病防治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6题,每题1分,共66分)1.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用人单位(B)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终止合同的,(B)。

A、酌情考量后可;其行为有效B、不得;其行为无效C、综合考评劳动者情况后;其行为有效D、可以;其行为有效正确答案:B2.(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

A、职业病防护措施B、职业病救助措施C、安全防护措施D、职位安全措施正确答案:A3.劳动者在职业病诊断、鉴定时需要(D).A、劳动者职业史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B)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A、重新检查B、再鉴定C、再检测D、再认定正确答案:B5.为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A)。

A、正常状态B、临检状态C、带病运转状态D、超负荷状态正确答案:A6.尘肺病包括(C)种。

A、11B、12C、13D、14正确答案:C7.(A)()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A、职业病伤残等级B、员工职业健康C、工伤社会保险D、职业病正确答案:A8.据《职业病防治法》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B)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其获得之。

A、职业安B、职业卫生保护C、行政保护D、如实告知正确答案:B9.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D)A、设备性能B、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C、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0.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应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岗前和定期岗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D)等。

(完整版)职业病防治培训试卷和答案

(完整版)职业病防治培训试卷和答案

职业病防治培训试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 15 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B)正式实施。

A、2001 年 10 月 27 日B、2002 年 5 月 1 日C、2002 年 1 月 1 日2、职业病是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过程中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 。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因素C、物理、化学、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6、职工的职业健康档案由(A)保管。

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C、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D 、警示语言8、职业病危害因素入侵人体的途径有( D)。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9、(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10、国家规定每年(A)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 4B、 5C、 6D、 71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12、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A、发热鼻塞、四肢酸痛、咳嗽咯炎等B、咳嗽咯炎、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13、用人单位对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8: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3.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等有害因素,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组织和工作制度不合理,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等。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往往危害更大。

5. 职业病一般病因明确,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6.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应着眼于保护健康人群的预防措施。

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

7. 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职业病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8. 预防职业病三级预防原则分别为: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杜绝或最大可能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二级预防,即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当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作业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治疗,及早脱离职业有害因素,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即对已发展成职业病的患者综合治疗,延长生命。

9.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共包括10类132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及其他职业病。

10. 当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可携带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等材料到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11. 诊断职业病需提供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及体检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及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12. 职业史是指劳动者工作经历,记录劳动者既往工作过的用人单位的起始时间和用人单位名称和从事工种、岗位。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13. 职业病患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14.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5.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16. 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17.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18.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9. 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20. 劳动者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有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

21. 劳动者有让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及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

22. 劳动者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权利,可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23. 劳动者上岗前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遵守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或其它安全规程。

24. 劳动者作业时要坚持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噪声耳塞及防辐射设施等。

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或电动送风式呼吸器。

25. 劳动者要及时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按体检机构要求及时复查相关职业异常项目,发现身体出现可能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或异常,请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或咨询。

26. 劳动者要积极参加用人单位开展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或通过媒体、网络搜索职业病知识,提高自己防护的意识。

劳动者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注意休息。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与吸烟。

27. 职业紧张引起的心理反应有焦虑、抑郁、易怒、感情淡漠,引起的生理反应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尿酸增加,引起的行为表现有怠工、缺勤、过量吸烟。

28. 职业生命质量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职业满意度、身心健康和安全等。

29. 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30. 生物监测指定期、系统和连续地监测劳动者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代谢产物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易感或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31. 效应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反应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产生效应的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32. 职业健康促进是对工作场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工作条件,改变劳动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职业病,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促进和提高劳动者健康和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活动。

33.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是指政府、企业及卫生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的符合当地需求、适应当地条件、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都能负担得起的职业卫生服务。

34.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及混合性粉尘。

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

35. 粉尘的对人体的危害性与其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触者的个体状况等因素等有关。

36. 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37. 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法定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38. 游离SiO2 的粉尘大于10%的粉尘称为矽尘。

矽肺患者可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X线胸片上已呈现较显著的矽肺影像改变。

39. 尘肺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和体征。

常见并发症有肺结核、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

40. 速发型矽肺指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SiO2含量粉尘,经1-2年左右发病的尘肺病。

41. 电焊工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氧化锰、氟化物、臭氧、各种微量金属和氮氧化物的混合物烟尘或气溶胶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42. 有机粉尘是指在空气中漂浮的有机物颗粒,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源性的颗粒和微滴。

43. 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44. 生产性毒物指生产中经常接触的有毒物质,也称为工业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途径是呼吸道。

45. 窒息性气体指被机体吸收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46. 硫化氢为无色易燃并有强烈腐败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

经呼吸道吸收所致的全身毒作用,引起细胞内窒息,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脏器官损伤,接触高浓度可在数秒内突然倒下,呼吸停止。

47. 急性氰化物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立即采用解毒药治疗和支持疗法。

最有效的解毒药物为亚硝酸盐加硫代硫酸钠。

48. 一氧化碳俗称为“煤气”,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味的的剧毒气体。

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可迅速弥散穿透肺泡、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得血红蛋白失去载氧功能从而导致组织缺氧。

49. 刺激性气体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50. 氨在常态下是一种无色具有辛辣刺激性的气体,易液化成无色液体,其水溶液为氨水。

51.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52. 光气、二氧化氮、氯气、二氧化硫(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可导致肺水肿,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53. 硫酸、盐酸及硝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54. 砷化氢为是最简单的砷化合物,剧毒可燃气体,无色有大蒜气味,为强烈溶血毒物,红细胞溶解后的产物可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衰竭。

55. 砷及其化合物可导致中毒、肺癌、皮肤癌、溃疡。

56. 臭氧对上、下呼吸道刺激性很强, 吸入臭氧后,可出现咽喉干燥、咳嗽、咯痰、胸闷等。

57. 铅以铅烟或粉尘形式吸入人体或通过皮肤接触,水、食物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后,积蓄于骨髓、肝、肾、脾和大脑等处“储存库”,其后慢慢放出进入血液,引起慢性中毒。

58. 铅中毒特征性表现为腹绞痛、贫血、周围神经病。

铅性腹绞痛常发生于脐周,铅中毒首选驱铅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

59. 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主要损害神经、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

慢性汞中毒特征的表现为易兴奋症、口腔炎、意向性震颤。

驱汞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含巯基解毒剂(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

60. 职业性镉中毒主要是吸入镉烟尘或镉化合物粉尘引起。

一次大量吸入可引起急性肺炎和肺水肿;慢性中毒引起肺纤维化和肾脏病变。

61. 锰中毒主要为慢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重者出现“锰性帕金森氏综合征”。

62. 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