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扶贫专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最新)

扶贫专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最新)

xx同志于2017年4月13日选派为xx县那能乡弄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2018年3月23日选派为那能乡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

驻村以来,该同志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在做好弄亭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兼顾好本全乡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随时跟踪落实弄亭村和全乡的贫困户建房进度、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情况,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中很好地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了解民情干实事。

自驻村以来,xx同志带领驻村队员走遍弄亭村委会14个村小组,实地掌握各村基本情况,把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各村情况和弄亭集镇搬迁工作共同开展,按照各户致贫原因结合“五个一批”制定扶贫措施精准到户。

同时,对派驻单位县委组织部所挂钩的那能村委会那力、那了等村小组贫困户建房困难进行实地了解,并积极协调建房物资和资金,结合单位挂钩贫困户和村组实际情况认真起草各年度扶贫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贫困户建房、产业发展、党建促脱贫等工作思路。

一年多来,xx同志和工作队员为弄亭村21户在建房贫困户申请各1.5万建房补助和每户10吨建房水泥物资,那能村2户申请各1万建房补助和每户10吨建房水泥物资。

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协调弄亭村12户(3户正在申请)、那能村4户贫困户申报易地扶贫搬迁。

向挂钩单位争取为无力缴纳农合农保的贫困户共45人,解决了6750元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为弄亭104户、那能85户贫困户争取挂钩单位帮助缴纳人身意外保险每户100元。

针对山瑶3至6岁适龄儿童30余人,学龄前就学困难和语言融合难等问题,积极与乡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沟通,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山瑶学前班在2017年9月份正式开班,解决了山瑶学龄前儿童就学难问题。

针对单位挂钩的3个山瑶族贫困村无种植土地问题,结合各户劳动力结构和外出务工情况,在那能村周边多方走访了解土地流转情况和那能乡蔬菜销售情况后,动员6户山瑶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协调田地8.6余亩,帮助解决租金、化肥、种子等费用2.5万元,激励一批山瑶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样板,激发大批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篇一:**,男,仡佬族,1986年12月17日出生,群众,**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县**镇人民政府党政办科员(负责项目办工作)。

作为扶贫战线的一名基层工作者,从**年3月担任项目办负责人以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和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攻坚行动,深入学习领会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政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上级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自身不断学习,扎实努力工作,**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质量到数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17年,通过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在2017年全县精准扶贫专项考核中,**镇获得全县扶贫工作专项考核“创新奖”的好成绩。

一、牢记职责充分发挥组拳作用镇项目办作为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工作的专门机构,承担着指导镇村两级开展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的重要职责。

自担任扶项目办负责人以来,始终牢记职责,坚持深入村社调查研究,指导帮助各村尤其是深度贫困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工作,先后协助扶贫工作站制定了《**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指导方案》、《**镇精准扶贫项目工作规划》、《**镇产业发展规划》等镇发展规划,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和产业发展的选择上,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并经常在县级单位衔接学习业务,并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反复调研工作。

通过不断衔接、不断走访、不断总结思考,为镇党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为**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和顺利推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学习加强落实政策宣传培训项目建设扶贫工作政策性强,有大量的业务工作,只有自身业务素质过硬,能够独挡一面,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谋划全镇项目扶贫工作。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交界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期间,1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培训5次,参会群众1100余人次。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5篇与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5篇-精品文档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5篇与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5篇-精品文档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5篇与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5篇-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5篇与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5篇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5篇【篇一】xx,男,1968年10月出生,汉族,现任xx省xx市xx局社保资金xx科科长。

20xx年7月起,担任麦积区渭南镇营房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二年多的帮扶工作圆满完成后,20xx年9月转战秦安县xx镇xx村,继续担任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帮扶期间,他把一个个脱贫项目落在两村大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贫困户家中。

20xx年、20xx年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其先进事迹也先后被《xx日报》《xxxx》等媒体报道。

把培育产业作为第一要务,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营房村有109户554人,其中贫困户61户273人。

xx村284户1274人中,有贫困户114户528人。

经认真研究分析,xx提出以区域内资源禀赋为依托,尊重农民自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在营房村重点以大樱桃产业为主,花椒、核桃为补充。

在xx村以苹果为主,花椒为辅,养殖业为带动的产业布局。

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创新投资模式,把群众自筹、政府补助和企业投资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统一规划建园地块,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苗木、地膜、化肥,筹集人工工资,统一布线打点、集中人力栽植,在营房村发展大樱桃650亩、花椒500亩、核桃150亩。

在xx村改造提升苹果800亩,新栽花椒1000亩。

三年以来,营房村大樱桃收入从20xx年的不足5万元增长到20xx年的30万元。

xx村连续两年苹果产值稳定在200万元以上,群众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把建设项目作为依托,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行路难、环境差、基础设施欠账大是营房村和xx村的共性突出问题,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迅速扭转局面,三年来xx先后向市县两级组织部、农工部、扶贫办、财政局等10多个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投资、争取项目,以市级美丽乡村为标准,迅速补齐基础设施欠账,在营房村确定“村东散养鸡、村西栽花椒、村南种樱桃、村北务核桃、村中抓设施”的发展布局。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篇一又是一年春耕忙,在**省**市的田间地头,总有一个朴素却又让所有蔬菜种植户都熟悉的身影。

“将鸡粪、猪粪加入杂草后覆盖在育苗土坑中,杂草的加入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只有温度掌握好了,你的苗才能培育成功。

”**和往常一样,穿梭于田间地头,给农户传技术、忙指导。

“农户要自己学习育苗技术,才能种植出更好品质的蔬菜。

”**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育苗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负担,节约一笔买苗款。

XX年,**市被授予“**十大蔬菜基地县”称号,这背后,也有着高级农艺师**的辛勤付出。

**市蔬菜种植面积从96年前的蔬菜播种面积不足5万亩(次)扩大到现在30万亩(次),蔬菜基地面积从96年前的2万亩扩大到现在10万余亩。

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地达9.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59个,有机蔬菜年产品认证26个,产时鲜优质无公害蔬菜年产量43万吨,年创产值9.5亿元。

“在90年代,农户零星种植的本地蔬菜,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弱,严重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收入。

”**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0多年来,不断探索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项目农业、特色蔬菜,带领**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

**对记者说:“现在**市的蔬菜基地已成为**市的主要保供基地,蔬菜产业成为**农业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走进育苗大棚,**就会被种植户热情的围住,除了每年定期对菜农进行集中培训外,每天都会接到农户的咨询电话。

近五年来,他分别在犁倭镇下寨村、红枫湖镇大冲村等地,采取现场或集中的形式开展了辣椒栽培技术、冬豌豆栽培技术、速生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适用技术培训65期,受训人达4500余人(次)。

“勤勉敬业,随叫随到,尽心尽责。

”是**种植户对**的评价。

“他不仅亲自下到田间地头来教授我们怎么种植蔬菜,还经常帮助我们整理资料、寻找项目。

”种植户说到**都是赞不绝口。

“要帮助农户致富,光是提高产量还不够,质量也是关键。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5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5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5篇扶贫人物事迹材料5篇【篇一】她,黄家湾九年制学校的一名老师,于2015年9月参加工作,并且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

挂在脸上的那两个深深的酒窝就是她最明显的标志,她就是姜蕾老师。

黄家湾九年制学校的留守儿童较多,贫困家庭的学生也多。

姜蕾老师所带的九(1)班共23人,贫困生9人,其中还有一名特殊的学生王连山,因为有着先天性语言障碍而无法到校接受教育。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和各位参与教育扶贫的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领导、同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然而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王连山同学了,本着“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教育”的理念,她多次参与送教上门活动。

为了更好的帮助王连山同学,姜老师必须经常送教上门,只要忙完了她的教学工作就去,有时甚至调课去进行送教。

王连山住在月河镇菩萨殿村六组,通往他家的道路曲折险陡,雨雪天气,汽车就根本没法到,只能步行数个小时。

姜老师虽是90后年轻一代,但一点也不娇气,时常坐着路人的摩托车,顶着风雨,往返于王连山家和学校。

这一来一往,便过了几个春夏秋冬。

王连山的父母是大山里极其普通的农民,一天既要在地里劳作,还要去山上养蜂,加上今年母亲生了小弟弟,家里的事务更加繁忙了。

姜老师担心家里的事情耽误小山的学习,便更加频繁地送教。

有时候给他教古诗词,有时候手把手教他画画,但更多的是为他讲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还会将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记录下来播放给他看。

好的教育就像是春雨,无声无息地浸润着孩子的心。

今年秋天的一次送教,姜老师刚走到他家门口,小山赶忙跑出来迎接,用着含糊不清的言语讲着自己在家帮忙带弟弟的事情。

听着从小山嘴里蹦出来的一字一句,姜老师感动得落下来了眼泪。

因为像今天这样的情景,姜老师幻想过无数次。

这一年多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爱他们要百倍千倍的付出,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

送教上门是老师们为残疾儿童提供的一种特殊教育服务,但愿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2024年基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24年基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24年基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简介】作为基层扶贫工作的先进个人,我叫李明,今年42岁,是江西省某县某乡的一名村干部。

在扶贫岗位上工作已有10年的时间,始终坚守在一线,积极为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努力推进乡村精准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我介绍】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出身的基层干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基层工作经验。

我一直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一生的宗旨,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当中。

【主要事迹】1.精准识别贫困户在我到任的第一年,就组织全乡干部对全乡贫困户开展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

通过详细地了解每一个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我成功识别出了一批隐藏在贫困背后的特殊困难户。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一份全面的脱贫计划,为每一个贫困户量身定制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2.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我主动走访各级政府部门,与各类扶贫机构合作,争取到了大量的扶贫资金。

这些资金用于农田水利、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为乡村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发展产业带动脱贫我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和培训,帮助贫困户从事养殖、种植等产业。

同时,我还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为贫困户寻找销售市场,并协调解决销售环节的问题。

这些措施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的增收致富,助力他们实现了脱贫目标。

4.注重乡村教育为了保障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权益,我发起了一次捐资助学的活动。

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我成功筹集了一定的捐款,并用于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和发放助学金等方面。

这些举措不仅使贫困地区的学校得到了改善,也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5.关心留守儿童在我的工作区域,有大量的留守儿童。

为了关心和保护他们的成长,我组织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兴趣班等活动,我增强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扶贫帮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扶贫帮困个人先进3篇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他们都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年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盟扶贫办认真贯彻落实盟委、行署的决策部署,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增加收入为目标,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帮扶、危草房改造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扎扎实实完成盟委、行署下达的责任目标今年年初,盟委、行署给我办下达了“责任目标”、“工作目标”和“创新目标”。

一年来,我们举全办之力,充分调动各旗县市工作积极性,牢牢抓住“三个目标”工作盯得紧、抓得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职责目标——水浇地、养殖业、种树种草完成情况:计划建设水浇地4.5万亩,实际完成7.15万亩,投入资金1878.25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58.9%。

计划发展养畜3.5万个羊单位,实际完成5.43万个羊单位,投入资金2903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55%。

计划种树种草2.5万亩,实际完成3万亩,投入资金398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20%。

——“雨露计划”完成情况:计划培训2300人,实际完成2300人,投入资金230万元,其中转移1863人,转移率达到81%,完成计划目标的100%。

——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情况:计划24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80万元,实际完成24个项目嘎查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80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0%。

实施的重点项目是养牛1005头,建牛舍2500平米,养羊4100只,建设棚圈20600平米;打井104眼,建设水浇地14500亩,改造中低产田800亩;建设大棚46栋,9735平米;发展养殖小区120户,建设食用菌大棚20栋,建设肉鸡养殖小区一处。

——危草房改造工程完成情况:计划改造危草房2600户,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560万元。

实际完成2655户,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805.4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2%和115.7%。

扶贫助困优秀青年事迹材料六篇

扶贫助困优秀青年事迹材料六篇

扶贫助困优秀青年事迹材料六篇【篇一】**,1980年6月生,**省**市**县**乡农科村村民。

先后荣获**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好人、**好人、感动**人物、中国好人、**市十大杰出青年。

现年39岁的**平常是一名充满正义感的青年,河水很凉,美德很暖。

家住**县**乡**村的个体户**的一次百米冲刺却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

2017年的10月4日正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外创业回乡过节的**,途经**,看到一辆轿车突然坠入河中,他没有犹豫,迅速脱下衣服,跳入2米多深的河水中,奋力把车推向岸边并将车门打开,为车内3名驾乘人员获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最终,车内3名驾乘人员全部获救,安然无恙,而他却在救人后悄然离去,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农村青年见义勇为的优良品格。

正是因为**的果敢英勇,及时下河施救,才使得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月圆人团圆。

“这是举手之劳,没什么可宣传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一件小事,我相信任何人遇到都会这么做的。

”**腼腆地说。

今年39岁的**开了一个理发美发器材兼洗化用品批发部。

回想起2017年中秋节下水救人的那一幕,**既激动又欣慰。

那天中午,**带着妻子、子女,开车回**乡农科村老家和父母、弟弟一起过节。

下午约三点半钟,他带着妻儿回到**街上的批发部。

正在找地方停车时,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妻子突然说:“红军,快!出事了!那辆车子怎么往河里冲啊?”一听妻子这话,**把头往右边一转,只见一辆白色宝骏轿车冲过庄胡路路牙,撞倒**东侧绿化树后,冲到了河坡上,距离水面仅有2米多。

不好,要出事!**忙把车子停下来,跳下车后,什么都顾不上,急忙往距离批发部30米远的**桥头车子冲下去的地方奔去。

到了跟前,**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东侧庄胡路与振兴路交叉口桥上,一辆五菱面包车撞断桥南侧大理石护栏,车辆前面的轮子已经悬在空中,而刚刚还在河坡上的白色宝骏轿车已经一头扎入宽20米、深2米多的**里。

十月的**,天气已经很凉了,当时,天空还淅淅沥沥下着雨,河里的白色宝骏轿车已大半没入水下,正在向下游的深水区漂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中共党员,现年52岁,目前担任县妇幼保健所所长之职,2015年自从扶贫工作开展以为就一直着手于县史家畔镇史家畔村的包扶工作。

县史家畔镇史家畔村,2016年原有贫困户9户共14人其中有劳动能力3户共6人,无劳动能力(兜底)6户共8人。

在2017年3月复核中剔除贫困户2户4人,新进增加4户计17人,现有贫困户9户共2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6户23人(3户12人未脱贫,3户11人已脱贫)无劳动能力(兜底户)3户4人(2户3人未脱贫脱贫,1户1人已脱贫)。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同志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询问贫困户身体情况并带领单位医护人员为其检查身体,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史家畔村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和“五进十出”工作法,在严格执行“十退出”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初的9户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政府政策,解决贫困户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排除万难与相关单位协调,准备今年在史家畔村开展卫生改厕十几个,目前正在摸底,群众积极性普遍较高,今年计划主要在本村公路沿线新建卫生厕所,力争明年全村全面覆盖卫生改厕工程。


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召回现住在县城的3个贫困户户主回村,组织工作对人员给五户申请对象在窑洞前进行拍照留档,完善易地搬迁相关合同的书面材料等。

三、维修和装备党员活动阵地。

给党员活动室赠送铁皮档案柜三个(价值1000多元),赞助2000元为党员活动室建炕、烟囱、更换破旧的牌匾和档案盒。

并派遣妇保所一名职工长期驻守史家畔村以便及时了解村民的情况。

四、找准路子,鼓励贫困户再就业。

xx同志带领村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积极的为贫困户寻找再就业的机会。

通过xx同志的努力蔡春福家庭,蔡春福在史家林平继续干环卫工,儿子蔡明明联系好去高速公路打工,现在工程还未开始,在家零时找活干赚钱。

刘其恒家庭,儿子史宝红在洛川干粉刷工,近期一直有活干,刘其恒在杨家园则卖黑豆芽,给两个孙子做饭。

五、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

为此xx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在每次走访过程中都注意培养贫困户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