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傅雷家书二则》教学设计方案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把握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傅雷家书两则。
(2)学会从文中提炼观点,并进行有效论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理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傅雷家书两则中深刻的家庭教育理念。
(2)如何将傅雷的教育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傅雷及其家庭背景。
(2)介绍傅雷家书两则的成书过程及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方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傅雷家书两则中的家庭教育理念。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要点讲解:(1)详细讲解傅雷家书两则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2)剖析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方法。
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结合自身家庭经历,谈谈对傅雷教育观念的认识。
(2)如何将傅雷的教育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傅雷家书两则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与应用: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傅雷教育观念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傅雷家书两则。
2. 参考资料:关于傅雷的生平介绍、家庭教育相关文章等。
3. 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傅雷家书两则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傅雷的教育方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从傅雷家书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教案以《傅雷家书两则》为基本教材,包括傅雷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信件。
教材内容涵盖了傅雷对儿子的教育理念、人生观、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指导。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掌握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教学难点:分析傅雷家书两则中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傅雷的教育思想。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傅雷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对傅雷家书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3.2 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其主要内容和傅雷的教育理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3 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傅雷家书两则中的教育思想和人生观,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价值观,表达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讨论参与和写作表达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对傅雷家书两则的理解和感悟。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4.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包括对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写作方面的能力,包括对傅雷教育理念和人生观的分析、批判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教材:《傅雷家书两则》参考资料:关于傅雷的生平介绍、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书写材料等教学设计:利用投影仪展示教材内容,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把握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情感。
(2)能够分析傅雷的家书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家书中汲取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智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理解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关注。
(2)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学会与父母沟通,孝敬父母。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把握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情感。
2. 分析傅雷的家书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中的教育理念。
2. 学会从家书中汲取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智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傅雷及《傅雷家书》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傅雷的教育方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傅雷家书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父母教育的感悟。
(2)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傅雷家书的教育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课文内容。
2. 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对傅雷教育方式的感悟。
3. 结合自身实际,与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期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傅雷教育方式的认同和应用。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回顾课堂教学,总结成功的教学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反思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表现,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
(2)了解傅雷的生平事迹和家庭教育观念。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描写手法,创作以父母亲情为主题的短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孝道意识。
(3)学会珍惜亲情,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点1. 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家庭教育观念。
2.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 如何把握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方法。
3. 创作以父母亲情为主题的短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傅雷及《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傅雷的生平事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傅雷的教育观念。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细节描写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
(2)分析傅雷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的关爱之情。
5. 课文拓展:(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6. 创作练习:(1)以父母亲情为主题,进行短文创作。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课堂参与度。
(2)合作探讨的积极性和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1)课后短文创作的质量。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综合素质:(1)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体悟。
(2)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傅雷家书两则》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傅雷的生平介绍、相关家庭教育文章。
傅雷家书两则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傅雷家书两则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傅雷家书两则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傅雷家书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思路】精选的两封信,就似全书的一个缩影。
两封书信写于两个时期,写作内容不同,写作风格也不同,但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这一点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
本文是书信,书面语色彩较浓,抒情、描写比较细腻,思维严密,作者的态度谦和、语气亲切,许多语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因此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推敲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地方能结合自身的生活,说出自己的体验。
并能从傅雷对儿子的教育中得到启示,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过程参考】第一课时一、从课外阅读“《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导入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两封家书分别针对儿子哪两种情况而写的?从哪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2、两封家书共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第一封家书里,作者认为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4、在第二封家书里,不仅洋溢着父母对儿子演出成功后的幸福与骄傲,也洋溢着作者对新中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这种“热爱”与“信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两封家书表达出共同的主题,但在感情的表达上略有区别,请说说区别在哪里?(以上问题在讨论时,最好穿插重要语段或语句的阅读。
如第一封信中的“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而要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如第二封信的第3节。
并由以上语段或语句的阅读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它精彩的语句进行体味和推敲。
)第二课时一、由跳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值得你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语句你还无法理解,提出来一起讨论二、学生谈学习了本文后的感悟或懂得的道理三、从学生的交谈中抓住“父子如朋友”的境界拓展,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以“父子如朋友”或“母女如姐妹”为话题,说一段亲身经历或一个听来的故事。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精选5篇)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精选5篇)傅雷家书教学设计篇1《傅雷家书》是一本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集子,书中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
傅雷的挚友楼适夷在书跋《读家书,想傅雷》中写道:“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青年学者徐庆全认为《傅雷家书》中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
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全社会都要关注文化遗产的抢救——访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副主任、青年学者徐庆全》)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书信写作内容及主旨的自我诠释。
《傅雷家书两则》选编了傅雷在1954年和1955年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
傅聪当时在国外学习音乐。
傅雷通过书信,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智慧和鼓舞,字里行间浸满舐犊之情。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傅雷家书两则》,使学生理解书信的内容,掌握作者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把握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2. 教学难点:分析傅雷在书信中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傅雷家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大意。
3. 讲解分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傅雷教育方法的理解和体会。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傅雷家书两则》2. 参考资料:关于傅雷的生平介绍、相关教育论文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六、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阅读《傅雷家书》全文,对书信背景有深入了解。
2. 准备相关傅雷的生平介绍资料,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3. 设计好讨论问题,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课前预习1. 请学生预习《傅雷家书两则》,对书信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 鼓励学生查找有关傅雷的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
八、课堂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傅雷的录音或相关视频,让学生对傅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请学生分享他们预习所了解的傅雷的生平。
3.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傅雷家书两则》中的某个观点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每组分享讨论成果。
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傅雷夫妇教育子女的方式和理念。
3.感受傅雷家书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1.掌握《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
2.领悟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思想。
2.运用傅雷家书中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傅雷及其家书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其中的内容。
三、课堂讲解1.讲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分析傅雷家书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感受其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四、案例分析1.让学生从《傅雷家书两则》中选择一则,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互动环节1.让学生谈谈自己家庭教育的情况,分享家庭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傅雷家书中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六、课后作业2.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方法,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导入1.简介傅雷及其家书: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
他的家书是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信,记录了傅雷夫妇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家庭教育重要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其中的内容。
三、课堂讲解1.讲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傅雷夫妇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兴趣和能力。
傅雷夫妇关注子女的成长,给予他们关爱和指导。
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方法具有时代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分析傅雷家书中的经典语句:“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激发。
”“父母在子女面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一个人要想在世界上站得住脚,必须要有自己的真本事。
”四、案例分析1.让学生从《傅雷家书两则》中选择一则,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二则》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傅雷家书二则
科目语文年级九年级
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
学习者分析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在语言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基础,对书信这种应用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关于“坚强”“孤独”
“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学生的理解可
能还比较肤浅,因为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精神体。
但学生对问
题一定的解决能力,大多数孩子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对新知有
理解力和感悟力,通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可以达到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2、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掌握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
独立成段,不
可直接接下文。
3. 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 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
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
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
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5. 具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
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
父×××、你的朋友×××等。
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教学活动21. 整体感知课文
1) 学生朗读课文,扫清文安障碍(读一读,写一写)
庸碌凭吊谀词扶掖大惊小怪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涕泗横流自知之明气吞斗牛
2) 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信后的回信,读后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一是如何面对挫折,二是如何对待成功。
)
教学活动3 1.研读第一封家书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
1).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称呼?
(阅读、思考熟悉课文内容)
2).傅雷是如何劝解儿子的?
3).傅雷运用比喻和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讨论、交流明确主旨,接受教益)
掌握分寸;平和心态,控制情绪,头脑冷静,理智分析,
2、研读第二封家书通过自主合作、合作交流看看傅聪是如何面对成功和荣耀的喜悦
1).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2).信中除了喜悦之情还写了什么?
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3).请找出两封信中,傅雷对“坚强”的内涵的直接解说。
4).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5).比较两封信中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教学活动4
1. 课堂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
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2.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你写过家书?如果没有,请你选择一位亲人,给他或她写一封信,说说你一直想告诉他或她的话。
如果你曾经写过,把它找出来,重温当时的情意。
3.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