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区路床未筛分碎石填筑试验路施工方案
96区路床未筛分碎石填筑试验路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试验路段目的 (1)三、试验段日期安排 (1)四、试验段地点及概况 (1)五、试验段的准备工作 (1)1、备料 (1)2、人员 (2)3、技术准备 (2)4、机械准备 (3)六、施工方案 (4)(一)、施工准备 (4)(二)、铺筑及碾压 (6)1、路床铺筑厚度控制 (6)2、未筛分碎石湿拌及含水量控制 (6)3、混合料运输及堆放 (7)4、混合料摊铺 (7)5、碾压方法及遍数 (7)6、压实度检测 (8)7、试验段数据整理与分析 (8)8、松铺系数的测定 (8)9、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 (9)10、施工工艺图 (10)七、施工排水措施 (11)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2)九、安全文明生产保证措施 (13)十、环境保护措施 (15)96区路床为筛分碎石填筑试验路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监理、业主相关文件和要求。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二、试验路段目的1、通过试验段确定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松铺厚度下施工参数:填料的技术要求及压实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最合理的机具组合及相应的压实遍数。
最主要的是检验路基96区的施工质量。
2、根据填料供应、试验段施工情况,确定日施工进度,修订施工计划。
3、检验人员配置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路基路床(96区)工程施工,并填筑质量达到施工规范标准。
三、试验段日期安排计划开工时间:2016年9月20日计划完工时间:2016年10月10日四、试验段地点及概况为满足试验段各种要求,选取K1270+730~K1271+180右幅段为96区路床未筛分碎石路基试验段,路床分层填筑,填筑宽度比设计路基边缘加宽50cm,确保路基边缘压实度。
路床换填施工方案

路床换填分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1.1.2、《公路路基施工设计规范》(JTG F10-2006)1.1.3、《施工图设计文件》1.1.4、耀旬红色旅游公路YX-O4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及其有关参考资料等1.2、编制原则(1)贯彻国家、部和省市有关基础建设方针、政策、规范、规定;(2)按照基本建设施工程序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本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合同工期实现;(3)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受气候影响较大的工程施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减少施工、运输投入;(4)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经济合理、环保节约。
1.3、工程范围路基填筑砂砾石分为:上路床部位40cm内,全部填筑为砂砾石第二章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结合区段内设计填筑高度及水文、地质情况,通过试验段获得的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合理的施工工艺以及最佳机械组合等技术参数,确定砂砾石路堤填筑施工方法。
2.1、施工流程施工测量→施工准备→拌合砂砾石→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后)→数据整理(报审)2.2、施工方法2.2.1施工测量施工之前复测导线点坐标、水准点高程及原地面高程,并进行资料整理及横、纵断面绘制。
拟定试验段报审通过之后进行试验段施工测量工作,采用全站仪,根据本段对应的路基设计图纸及加宽要求放出该段路基中边桩,沿路基纵向每10m设一对标高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并在指示桩上准确标出实施层顶标高,设置明显标记,以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
将松铺厚度标识于中、边桩上,并挂线施工。
2.2.2施工准备材料准备:砂砾石路基填筑材料采用襄阳本地区的砂砾石。
按照砾石和清沙比例为6:4均匀参合。
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5%,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
施工前,参照该段设计工程量进行材料选比,按计划组织进场储备,所有进场材料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抽检1次。
未筛分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试验目的 (2)四、施工部署 (2)五、技术交底工作 (4)六、施工工艺 (4)1、下承层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量放样 (5)3、未筛分碎石原材料检测 (5)4、未筛分碎石的拌和 (6)5、未筛分碎石运输 (6)6、摊铺机摊铺作业 (6)7、碾压 (7)8、试验段控制指标检测 (8)8、养生 (9)9、弯沉检测 (9)10、分析数据,编制总结报告 (9)七、质量保证措施及保证体系 (9)1.质量目标 (9)2.质量保证措施 (9)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1)九、文明施工措施 (14)十、环保施工措施 (15)A06合同段未筛分碎石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试验目的1、通过试验段施工,总结出一套未筛分碎石垫层施工合理的机械配置及最有效的施工组织。
2、通过试验段施工,总结出如何依据双标管理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3、通过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面未筛分碎石垫层工程施工。
四、施工部署1、工期安排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10月26日,计划完工日期:2012年10月29日,总计划工期:3天2、技术准备1)测量放样(布测点,打桩、拉线)利用NTS-332 全站仪、DS05水准仪进行测量放样,放出试验段中桩、边线等平面位置,用白灰撒出边线,用钢筋打桩、钢丝绳拉线的方法控制摊铺高程,并复测各个横断面,所有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并存档。
2)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安排专人负责,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施工期间机械性能稳定,作业连续。
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试验路段的未筛分碎石应先进行取样试验,严把材料关,杜绝不合格材料。
级配碎石施工,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工程标准做法

级配碎石施工,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工程标准做法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填隙碎石等不添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基层,属于柔性基层,这里以级配碎石为例,叙述公路柔性基层的标准化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1)原材料准备:未检验的材料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用于工程中。
2)人员准备: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设备准备:施工前,对所有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并配备一些备用设备。
4)试验段施工: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施工参数。
5)下承层准备:基层摊铺前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清理,表面坚实平整,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松散、软弹情况;清扫工作完成后,使用洒水车洒水,洒水时喷头使用喷雾式,洒水量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并始终保持下承层表面湿润。
2、一般规定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3)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 以内;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控制在31.5mm以下。
4)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做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3、测量放样按设计桩号恢复中线和边桩,测量路床标高,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的下承层标高及松铺系数,计算出上、下基层分层铺装厚度,并分别布设松铺标高和压实后标高的控制标高。
在摊铺前和摊铺过程中对导线进行测量、复核,保证施工的精确性。
4、路拌法施工1)备料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砂石道路施工方法

砂石道路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图纸复核、恢复定线及放样根据图纸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进行恢复定线测量,对于永久性坐标点、中线控制桩、转点桩、交点桩、水准基点桩等已认真核对,牢固栓桩,并将结果保留到交工验收,必要时做永久保护。
复测结果符合要求后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进行加密放样.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加密控制点、水准点。
根据主线中桩坐标,从控制点用全站仪在直线段每20米放出中桩,在曲线段每10米放出中桩,用水准仪逐桩测量原地面高程.同时根据路面设计高程,已绘出路基横断面图,算出左右两侧边桩位置后,在实地已放出路线边桩。
2、试验准备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路基土工试验(包括沿线路基和取土场的土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以及标准重型击实试验、土的颗粒分析、CBR 值等);集料类(包括集料筛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集料含水率、集料密度及空隙率、集料压碎值、集料含泥量等试验)石料:要求质地坚硬、级配良好。
采用地产材料,要求碎石、粗砂含量大于70%;呈自然级配状态,且压实度为密实结构,碎石不得含有严重风化变质颗粒或腐殖较多的山土;石料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其颗粒形状应具有菱角,近似立方体,碎石中的扁平细长颗料不宜超过20%。
土:泥结碎石路面中的粘土主要起粘结和填充空隙的作用。
塑性指数高的土,粘结力强而渗透性弱,其缺陷是胀缩性较大,反之,塑性指数低的土,则粘结力弱面渗透性强,水分容易渗入.因此,对土的塑性指数,一般规定:在18—27左右.粘土内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质,粘土用量不宜超过石料干重的20%。
石屑或砂子:石屑或砂子可选用机械轧制而成或天然砂砾,最大颗粒宜小于37。
5mm,应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适当的级配。
水:水应清洁无污染,并按施工规范规定控制硫酸盐含量、含盐量以及PH值。
(二)、路基施工1、填方路基施工:施工顺序:测量放线→修筑施工便道、清理杂草、庄稼苗圃、砍树挖根→测量原地表标高(经监理、业主认可)→推土机推除表土→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自检→填报质量验收检验监理工程师验收→测量压实后的地表标高(经业主、监理、地方政府认可)进入下一道工序(1)、放样:根据设计给定的主线中桩坐标,用全站仪放出中桩位置,起伏较大的段落20米设一中桩,较平坦的段落40米设一中桩。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述(一)土方工程概要**高速公路威信,主线起点桩号为K**+**,终点桩号K**+**,长15.943公里。
本标段所在自然区划分V3,沿线地貌类型较为复杂.我项目部计划在K+~K+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实验段全长m,平均填土高度为m。
(二)试验段的选取该段m具有通段代表性,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织,机械合理配置,确定并提出标准施工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具体项目如下: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填前处理方案1)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2)确定整平、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3)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合理组合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6)确定作业队(组)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画出施工和质量管理框图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5、确定每次铺筑的松铺及压实厚度二、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段位置拟在K+~K+段做路基填筑试验段,长度m,该段位于昆明路延伸段上,平均填土高度在m。
(二)路基填料选择该段路基填筑料,主要是调用路堑挖方作为填料。
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应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做好原材料试验检测(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三)机械的选型和配套主要机械设备配备如下:表1:项目部成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组长,副总工程师**、工程部长**为副组长,组员有路基主管工程师、安质部长**、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队长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现场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测量人员:试验人员:主要人力配置如下:表2:按试验规程及规范要求,采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含水量测定现场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同时取样,采用烘干法做对比试验,确保科学、准确。
鉴于路基填料为砂砾,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无法实现。
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石方路基以不低于20T压路机振压两遍标高差不大于2mm控制压实度.(六)道路施工技术方案路堤施工要求多点分段平行流水施工,确定在计划工期内完成路基施工。
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1

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路段施工目的1、确定满足孔隙率标准的填料的松铺厚度;2、确定沉降差指标值;3、确定压实机械的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与遍数。
二、试验段位置和取土位置选定1、根据设计、技术规范要求,经过认真比选,选定K56+300~K56+560段(260m)整幅进行试验段施工,此试验段在地质条件和断面形式上具有代表性。
其填高范围在5.18m~2.34m。
选取此段作为试验段,可以为本标段填方路基施工积累技术实验数据和施工经验。
本段采用的施工机具为20 t的振动压路机与160 KW的推土机配合作业。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中硬石料填石路堤,下路堤控制的最大压实层厚为500 mm,填石最大粒径为400 mm;路床底面以下400mm 范围内,石料最大粒径控制为150 mm内。
2、本标段全部为填方,填料在取土场-1(K56+260右侧)借石灰石,运距约为200m,完全可以满足试验段工程施工需要。
三.施工人员与任务划分1.施工人员投入试验段施工的管理和施工人员人数见“劳动力组织表”。
劳动力组织表2.任务划分此段路基由王瑜全面技术负责,由潘慧斌、李霄负责测量放线,由陈忠、田洪宇、涂家海负责质量检验,由郝优负责材料供应,由曹均均负责现场管理、机械调配及劳动力组织。
四、路基试验段施工1、方案概述本段路基为填料路基,在原地表填前必须清表压实,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符合要求后,将检验合格的填料运至试验段路基,摊铺整平后进行整平、测量各断面高程、压实。
试验段采用机械化施工,挖、运、碾压一条龙作业。
2、准备工作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及施工条件,我们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规范和相关技术资料,明确设计意图和要求,了解具体施工方法。
本试验段填料选定为取土场-1(K56+260右侧)的料石.3、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1)清表试验段原地表全部为耕地。
经测量放线后,进行机械清表。
用推土机推去表层土30cm,清除地表腐植土、草皮或其他不宜作填料的土方及垃圾,并集中堆放在不妨碍施工的非耕地内,以备借土场、取土坑回填、植草或复耕利用。
路基工程路床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路床填筑施工方案一、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路基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和现场实际情况等内容。
其中,路基设计图纸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主要依据,包括填筑路段的路基横断面、路基长剖面、路基纵断面、路基标高、路基边坡、路基排水等内容。
技术规范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操作规程,包括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路基填筑工程技术规范、路基填筑施工规范等。
勘察报告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基础资料,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资料、地质勘察成果、地质勘察数据等。
施工组织设计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施工组织和措施设计文件,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措施、施工组织、施工步骤、施工工序等。
施工图纸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施工图纸文件,包括填筑路段的路基图纸、填筑路段的填土分层图纸、填筑路段的填土施工图纸等。
施工合同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法律依据,包括双方签署的合同文件、工程量清单、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等。
现场实际情况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实际施工条件,包括地质情况、气候条件、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等。
二、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包括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费用等内容。
其中,施工质量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首要要求,包括填土的压实度、填土的均匀度、填土的稳定性、填土的排水性、填土的沉降性等。
施工安全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第二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设备的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等。
施工进度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第三要求,包括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检查、施工进度考核等。
施工费用是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最后要求,包括施工投资、施工成本、施工费用、施工经济等。
三、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编制程序路床填筑施工方案的编制程序分为筹备阶段、设计阶段、审图阶段、评审阶段、批复阶段、施工阶段等。
其中,筹备阶段包括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图纸、确定施工合同、确定施工人员、确定施工设备、确定施工材料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试验路段目的 (2)三、试验段日期安排 (2)四、试验段地点及概况 (2)五、试验段的准备工作 (3)1、备料 (3)2、人员 (3)3、技术准备 (4)4、机械准备 (4)六、施工方案 (5)(一)、施工准备 (6)(二)、铺筑及碾压 (9)1、路床铺筑厚度控制 (9)2、未筛分碎石湿拌及含水量控制 (9)3、混合料运输及堆放 (9)4、混合料摊铺 (9)5、碾压方法及遍数 (10)6、压实度检测 (11)7、试验段数据整理与分析 (11)8、松铺系数的测定 (11)9、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 (11)10、施工工艺图 (13)七、施工排水措施 (13)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4)九、安全文明生产保证措施 (15)十、环境保护措施 (18)96区路床为筛分碎石填筑试验路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监理、业主相关文件和要求。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二、试验路段目的1、通过试验段确定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松铺厚度下施工参数:填料的技术要求及压实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最合理的机具组合及相应的压实遍数。
最主要的是检验路基96区的施工质量。
2、根据填料供应、试验段施工情况,确定日施工进度,修订施工计划。
3、检验人员配置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路基路床(96区)工程施工,并填筑质量达到施工规范标准。
三、试验段日期安排计划开工时间:2016年9月20日计划完工时间:2016年10月10日四、试验段地点及概况为满足试验段各种要求,选取K1270+730~K1271+180右幅段为96区路床未筛分碎石路基试验段,路床分层填筑,填筑宽度比设计路基边缘加宽50cm,确保路基边缘压实度。
根据业主桂海发(2016)190号文,关于对路床填筑材料优化设计的通知,为了对路床进行加强,增加富余度,路基设计中拼宽及新建路段路床采用80cm 未筛分碎石+40cm合格填料进行处理的方案,低填浅挖段路床1.2米范围采用未筛分碎石填料的方案。
五、试验段的准备工作1、备料根据业主对桂海发(2016)211号文件关于明确路基96区未筛分碎石路床材料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地理位置以及原材料的实际特点,试验段填筑方案为:路床分层填筑,填筑材料为未筛分碎石,指定料场加工形成,填筑压实度≥96%,材料来源采用外购的石场碎石。
(1)未筛分碎石根据石场破碎机械轧制出来的粒径大小不一的碎石混合料,仅用一个筛孔尺寸与规定最大粒径相符的筛筛除超尺寸颗粒后得到的碎石混合料。
当未筛分碎石4.75mm以下颗粒所占比例不足时,可以掺配4.75mm以下石屑粉拌合组成混合料。
(2)使用本项目圬工再生集料,缺乏 4.75mm以下石屑粉时,可以添加4.75mm以下细砂砾或粗砂。
(3)所有未筛分碎石混合料,其颗粒组成级配曲线应在级配范围内。
2、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和机驾人员等已全部到位,挂牌上岗。
试验段现场人员一览表3、技术准备(1)我部组织所有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了有关技术规范、施工图纸及《路基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试行,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经理参与,对技术、领工及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了96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会,确定施工方案,并进行培训学习。
(2)对下层路基面进行中、边桩测量放样、标高测量,确保路基宽度和路床底高程。
(3)为保证试验段的代表性,同时考虑合理的石灰岩加工调配,试验段填料从外面石场取料,对填筑料进行颗粒分析、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等实验;各种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作为本试验段填筑材料。
(4)本次路基试验段的压实度检测采用水准仪沉降观测法进行控制。
4、机械准备对参加试验段施工的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自卸车等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确保机械完好率为100%。
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测量仪器设备表六、施工方案未筛分碎石路床试验段铺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九流程。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九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拌合运料—摊铺平整—机械碾压—撒布填隙料—再机械碾压—洒水终压—检验(一)、施工准备未筛分碎石垫层铺筑的施工准备,除要做好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交桩复测、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准备工作外,还须着重做好材料的试验和测量放样工作。
1、料源的选定及技术参数参照施工图设计的材料试验报告,本标段的所有未筛分碎石垫层材料都需外购,我部根据施工图设计和现场工程实际制定了外购方案。
所有填料试验前均需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方法进行各项试验,选用合格填料。
未筛分碎石垫层颗粒组成范围未筛分碎石的技术要求:2、施工前四大界面检查:设置在边沟下的排水渗沟必须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回填未筛分碎石前的下承层平整度、压实度、标高是否经验收合格;旧路横向排水管已全部查清、登记、拼接部位的排水管是否连接完整,如旧路无法找到原排水管是否已经补充;与旧路拼接有无特殊情况(渗水、坍塌、松散等)病害是否处置完成。
3、未筛分碎石混合料应施工前提前1天在备料场洒水、拌合、闷料,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宜大于1%。
4、混合料装车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并计算卸车后的堆放距离,避免混合料堆积过多,施工机械反复推、刮造成混合料的颗粒离析,不宜碾压成型、板结。
5、混合料堆放在拼接路基上后要尽快整平碾压,避免水分流失后不能碾压成型。
6、禁止在拼接路基上堆放碎石混合料后洒水闷料。
7、准备下承层(1)渗沟施工及检验合格渗沟在路床填筑前必须完成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路床填筑;渗沟施工根据设计变更图S3-37-1,变更后渗沟布置在边沟底部靠路基侧,尺寸为宽0.5m,高1.05米(含垫层5cm),具体施工步骤为开挖基坑—基地浇筑C15砼封底—铺设土工布—铺设φ200mm软式透水管—填筑碎石(直径2-4cm)。
(2)路床下部合格土填筑及技术指标检验合格拼宽及新建路段进行路床施工,路床下部填料为合格土填筑,填筑厚度40cm,压实度必须达到≥96%,填筑完成后必须通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床上部未筛分碎石施工。
(3)对路基表面进行清理,并用压路机碾压若干遍,确保下承层表面清洁,平整度、密实度、层厚符合规范要求。
8、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路床填筑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部将采用GPS进行测量放样,索佳B30-C1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已确保线形平顺、标高准确。
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放样出加宽部分道路中桩及左右边桩,每隔10米一个横断面,用水准仪测出各桩的高程,用红笔在桩上做好标记并插上花杆,同时按照提前计算好的每车填料能摊铺的厚度,在试验段的范围用白灰线打好方格网,在卸车时按照方格网依次卸车。
9、人员配置路床填料铺筑采用自卸卡车运输,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26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密实。
施工组织及劳动力配置表(二)、铺筑及碾压1、路床铺筑厚度控制根据业主桂海发(2016)190号文,关于对路床填筑材料优化设计的通知,为了对路床进行加强,增加富余度,路基在拼宽及新建路段路床采用80cm未筛分碎石+40cm合格填料,低填浅挖段路床1.2米范围采用未筛分碎石填料。
2、未筛分碎石湿拌及含水量控制(1)为防止混合料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在料场或现场提前洒水加湿进行拌合闷料,使混合料使用前的含水量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
通过试验段得出填料所需最佳含水量。
3、混合料运输及堆放我标段计划采用15T自卸车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根据路段路床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及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由远向近按照事先画好的方格网依次卸集料。
4、混合料摊铺(1)在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上料填筑。
摊铺按测量松铺厚度挂线,用推土机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采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按规定的路拱精平,整平过程中,测量员应跟踪控制标高,局部不平整再次用平地机配合人工精平并消除离析。
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对表面局部离析的部位,用人工补撒石屑并扫平。
(2)松浦系数参考以往试验段成果和经验,松铺系数暂取1.16,第一层松铺厚度取23.2cm,压实厚度为20cm,第二、三层松铺厚度取34.8cm,压实厚度为30cm,根据计算需用方量进行布料,然后按挂线的标高用人工配合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在技术员确认方格内车数准确后指挥推土机将混合料推平,推平时先中间,后两头。
沿线路纵向方向保持内侧高,外侧低(超高段除外),路基横向按设计横坡摊铺,摊铺完成后用精密水准仪测量计算出松铺厚度,计算实铺与计划摊铺厚度的误差,以便为计算压实系数提供数据。
5、碾压方法及遍数在自卸汽车按布格卸料后,我部按如下顺序进行碾压: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整→压路机静压两遍→压路机微振一遍→压路机振动碾压3-4遍。
采用1台26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原则为“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静压2遍、弱振1遍、强振3-4遍)。
第1、2遍静压,行走速度约2.8Km/h;第3遍慢速弱振碾压,激振力190KN,振动频率28HZ,速度2.8Km/h碾压完毕后按所布设的测点测量其高程并做好记录;第4遍进行慢速强振碾压,激振力330KN,振动频率28HZ,行走速度为2.8 Km/h,碾压完毕后按所布设的测点测量其高程并做好记录;第5、6遍仍然强振碾压,激振力330KN,振动频率28HZ,行走速度5.3Km/h,碾压完毕后再次按照已布设的测点测量第6遍的高程并做好记录。
第3~6遍碾压时先慢、后快,先外、后内,由弱振到强振,由外向内、纵向进退式进行。
横向接头重叠1/3轮迹宽,前后相邻两区段间纵向重叠0.8~1.0m。
碾压6遍后看路基表面是否有明显轮迹,现场技术员跟随压路机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无漏压,无死角,压实的表面做到嵌挤无松动,密实无空洞,平整无起伏。
(2)在未筛分碎石摊铺完毕后,按每20m观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3个点,并用全站仪及钢尺准确测放出测点位置,在第3、4、6遍碾压完毕后分别测量已布设的所有测点的高程,并记录到测量簿上。
测量完毕后进行数据分析。
碾压轮重叠轮宽1/3~1/2,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具体遍数通过试验段确定。
6、压实度检测(1)现场技术员和试验检测工程师全过程跟踪检测,采用灌砂法和沉降观测法对压实度进行双控,从第三遍开始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做好记录绘制压实度变化曲线,直至达到规范要求(路床压实度≥96%),确定沉降观测值。
在碾压完成后,必须有较好的平整度,不得有槽、低洼或凸起的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