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报告2
单片机实验二 拆字程序 实验报告

ORG 30H
00H
00H
30H
MOV A,30H
00H
30H里的数
30H里的数
ANL A,#0FH
30H里的数
高四位清零,低四位不变
高四位清零,低四位不变
MOV 22H,A
22H里的数
A高四位清零,低四位不变
A高四位清零,低四位不变
MOV A,30H
A高四位清零,低四位不变
30H里的数
30H里的数
将累加器A内容送片内RAM的20H单元
赋值:A=30H
将累加器A的高低位互换
将互换高低位后的累加器A高四位清零,低四位不变
将累加器A内容送片内RAM的21H单元
结束
单步运行程序,填写下论分析值
实际运行结果值
ORG 00H
00H
00H
00H
LJMP STAR
00H
00H
SWAP A
30H里的数
30H里的数高低位数转换
30H里的数高低位数转换
ANL A,#0FH
30H里的数高低位数转换
高四位清零,低四位不变
高四位清零,低四位不变
MOV 21H,A
21H里的数
A里面的数
A里面的数
SJMP $
00H
00H
00H
END
00H
00H
00H
思考
如何用断点方式调试本程序。
把光标指向语句左边,然后单击,会出现一个符号。同样的方法对需要在结束语句左边做同样的事情,然后全速运行,按下停止按钮,程序就会在相应的位置停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拆字程序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单片机实训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作为一种微小的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实训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原理、编程和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次实训以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数码管、LED灯、按键等外围电路,设计了多个实验项目,包括LED流水灯、交通灯控制系统、简易计算器、温湿度监控系统等。
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1. 实验一:LED流水灯(1)实验目的:掌握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实现LED灯的流水效果。
(2)实验步骤:① 硬件连接:将LED灯连接到P1口;② 编写程序:使用循环语句和延时函数控制LED灯的流水效果;③ 程序下载: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④ 实验验证:观察LED灯的流水效果。
2. 实验二:交通灯控制系统(1)实验目的:学习单片机在交通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现红黄绿灯的变换及倒计时功能。
(2)实验步骤:① 硬件连接:将LED灯连接到P1口,按键连接到外部中断INT0;② 编写程序:设置定时器中断,实现倒计时功能;编写外部中断程序,实现红黄绿灯的变换;③ 程序下载: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④ 实验验证:观察交通灯的工作状态和倒计时效果。
3. 实验三:简易计算器(1)实验目的:掌握矩阵键盘扫描原理、LCD1602显示屏控制,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
(2)实验步骤:① 硬件连接:将矩阵键盘和LCD1602显示屏连接到单片机;② 编写程序:实现矩阵键盘扫描、LCD1602显示控制和运算逻辑处理;③ 程序下载: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④ 实验验证:观察计算器的工作状态和运算结果。
4. 实验四:温湿度监控系统(1)实验目的:学习单片机在温湿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温度和湿度的实时显示。
(2)实验步骤:① 硬件连接: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到单片机,将LED灯连接到P1口;② 编写程序:实现温度和湿度的实时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控制LED灯的亮灭;③ 程序下载: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④ 实验验证:观察LED灯的亮灭状态和数码管上的温度、湿度值。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单片机在各个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器材及原理1.实验器材:STC89C52单片机、电源、晶振、按键、LED灯、蜂鸣器等。
2.实验原理:单片机是一种微处理器,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功能。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可以控制各种外围设备,实现不同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一:点亮LED灯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编写程序,点亮LED灯。
2.实验二:按键控制LED灯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将按键和LED灯与单片机相连。
(3)编写程序,实现按下按键控制LED灯亮灭。
3.实验三:数码管显示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将数码管与单片机相连。
(3)编写程序,将数字输出到数码管上显示。
4.实验四:定时器应用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编写程序,实现定时器功能。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点亮LED灯LED灯成功点亮,证明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正常。
2.实验二:按键控制LED灯按下按键后,LED灯亮起,松开按键后,LED灯熄灭。
按键控制LED 灯的效果良好,说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功能正常。
3.实验三: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成功显示数字,说明单片机能够实现数字输出功能。
通过程序设计,可以实现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
4.实验四:定时器应用定时器正常运行,能够实现精确的定时功能。
通过调节定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功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技巧,我们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如控制LED灯、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等。
这些技能对于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都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程序编写错误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二报告实验二:单片机IO口的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单片机IO口的输入输出原理;2.掌握基础的输入输出编程技巧;3.熟悉单片机实验的基本流程和实验报告格式。
二、实验器材:1.STM32F103C8T6开发板2.LED灯3.电阻(220Ω)4.面包板、杜邦线等。
三、实验原理:单片机的IO口是实现与外部器件进行通信的重要接口,通过编程,我们可以控制IO口的状态(低电平或高电平)来实现对外部器件的控制或检测。
IO口的输入输出原理主要有两种:1.三态输出方式:通过设置IO口的DDR寄存器来将IO口设置为输出模式(推挽输出),并通过设置IO口的ODR寄存器来控制IO口的输出状态为低电平或高电平;2.上拉输入方式:通过设置IO口的DDR寄存器来将IO口设置为输入模式,同时设置IO口的CR寄存器的PUPD位为上拉使能,通过读取IO口的IDR寄存器可以获取IO口的输入状态。
四、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STM32F103C8T6开发板的VDD和VSS(即5V和GND)分别连接到面包板的3V3和GND,将LED的阳极(长脚)连接到STM32F103C8T6开发板的PA0引脚,将LED的阴极(短脚)通过一个220Ω的电阻连接到GND。
2. 打开Keil uVision5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并选择适合的芯片型号(STM32F103C8T6)。
3.编写代码实现将PA0引脚设置为输出模式,并控制LED的亮灭。
五、实验代码:```c#include "stm32f10x.h"void GPIO_Configuration(void)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int main(void)GPIO_Configuration(;while (1)GPIO_SetBits(GPIOA, GPIO_Pin_0); // 点亮LEDGPIO_ResetBits(GPIOA, GPIO_Pin_0); // 关闭LED}```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实验心得:本次实验主要学习了单片机IO口的输入输出原理,了解了三态输出方式和上拉输入方式,并通过实际编写代码的方式,在STM32F103C8T6开发板上实现了控制LED的亮灭。
单片机抢答器实验报告(2篇)

单片机抢答器实验报告(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单片机抢答器实验报告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单片机抢答器实验报告单片机八路抢答器实验报告一实验任务1. 设计一个竞赛抢答器,可同时供8名选手或者8个代表队参加比赛,他们的编号分别是1、2、3、4、5、6、7、8,各用一个抢答器的按钮,按钮的编号与选手的编号相对应。
2. 给节目主持人设计一个控制开关,用来控制系统的清零和抢答开始。
3.抢答器具有数据显示,声音提示的功能。
二.源程序(1)头文件#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void show(); //液晶显示程序//-------------------------------------------------------------------------------------//12864液晶显示部分子程序模块//-------------------------------------------------------------------------------------sbit LCD_RS = P2 ; //寄存器输入sbit LCD_RW = P2; //液晶读/写控制sbit LCD_EN = P2; //液晶使能控制sbit LCD_PSB = P2;sbit SW1 = P1 ;sbit SW2 = P1;sbit SW3 = P1;sbit SW4 = P1;sbit SW5 = P1;sbit SW6 = P1;sbit SW7 = P1;sbit SW8 = P1;sbit beep = P3;#define LCD_data P0//sbit busy=P0; //lcd busy bitvoid lcd_xieping0(uchar x,uchar y,uchar date); void lcd_xieping(uchar x,uchar y,uchar *str); void chn_disp0(uchar code *chn);void img_disp(uchar code *img);void lcd_xieping1(uchar x,uchar y,uchar *str); void lcd_init();void write_cmd(uchar cmd); void delay_ms1(uint z);void delay_ms(uint z);void dingding(int a);//void Init_Timer0(void);void clr(void);extern unsigned char mmm[8][9]; char keynumber();(2)显示部分的程序#include “head.h”unsigned char mmm[8][9];void delay_ms(uint z)//长延时{uint x,y;for(x=z;x>0;x--)for(y=110;y>0;y--);}void delay_ms1(uint z)//长延时{uint x,y;for(x=z;x>0;x--)for(y=10;y>0;y--);}//-------------------------------------------------------------------------------------// 液晶显示部分//-------------------------------------------------------------------------------------void write_cmd(uchar cmd){LCD_RS = 0;LCD_RW = 0;LCD_EN = 0;P0 = cmd;delay_ms1(1);LCD_EN = 1;delay_ms1(1);LCD_EN = 0;}void write_dat(uchar dat){LCD_RS = 1;LCD_RW = 0;LCD_EN = 0;P0 = dat;delay_ms1(1);LCD_EN = 1;delay_ms1(1);LCD_EN = 0;}void lcd_xieping0(uchar x,uchar y,uchar date) {switch(x){case 0: write_cmd(0x80+y); break;case 1: write_cmd(0x90+y); break;case 2: write_cmd(0x88+y); break;case 3: write_cmd(0x98+y); break;}write_dat(date);}void lcd_xieping(uchar x,uchar y,uchar *str) {switch(x){case 0: write_cmd(0x80+y); break;case 1: write_cmd(0x90+y); break;case 2: write_cmd(0x88+y); break;case 3: write_cmd(0x98+y); break;}while (*str){write_dat(*str);str++;}}void lcd_xieping1(uchar x,uchar y,uchar *str) {switch(x){case 0: write_cmd(0x84+y); break;case 1: write_cmd(0x94+y); break;case 2: write_cmd(0x8C+y); break; case 3: write_cmd(0x9C+y); break; }while (*str){write_dat(*str);str++;}}void lcd_init(){LCD_PSB = 1; //并口方式write_cmd(0x30); //基本指令操作delay_ms(5);write_cmd(0x0C); //显示开,关光标delay_ms(5);write_cmd(0x01); //清除显示内容delay_ms(5);}void chn_disp0(uchar code *chn) {uchar i,j;write_cmd(0x30); //void write_cmd(uchar cmd) write_cmd(0x84);j=0;for(i=0;iwrite_dat(chn[j*16+i]);write_cmd(0x8c);j=1;for(i=0;iwrite_dat(chn[j*16+i]);}void show(){lcd_xieping(0,0,mmm[0]);lcd_xieping(0,4,mmm[1]);lcd_xieping(1,0,mmm[2]);lcd_xieping(1,4,mmm[3]);lcd_xieping(2,0,mmm[4]);lcd_xieping(2,4,mmm[5]);lcd_xieping(3,0,mmm[6]);lcd_xieping(3,4,mmm[7]);}(3)抢答器:#include “head.h”unsigned int ms,i=0;//定义全局变量bit FLag=0;//定义停止,计时标志char yy[8]={0,0,0,0,0,0,0,0};void main(){unsigned char num=0,k,j,temp;EX0=1; //外部中断0开IT0=1; //IT1=0表示边沿触发EX1=1; //外部中断1开IT1=1; //IT1=1表示边沿触发Init_Timer0();lcd_init();for(k=0;kfor(j=0;jmmm[k][j]=0;//mmm[0][0]=…0‟;mmm[1][0]=…0‟;mmm[2][0]=…0‟;mmm[3][0]=…0‟;mmm[4][0]=…0‟;mmm[5][ 0]=…0‟;mmm[6][0]=…0‟;mmm[7][0]=…0‟;while(1){temp= keynumber();if(temp){mmm[i][0]=temp+‟0‟;mmm[i][1]=…:‟;mmm[i][2]= ms/1000+‟0‟;mmm[i][3]=ms%1000/100+‟0‟;mmm[i][4]=ms%100/10+‟0‟;mmm[i][5]=ms%10+‟0‟;mmm[i][6]=…m‟;mmm[i][7]=…s‟;mmm[i][8]=…\0‟;show();i++;}show();}}/*------------------------------------------------定时器初始化子程序------------------------------------------------*/ void Init_Timer0(void){TMOD |= 0x01;EA=1;ET0=1;TR0=1;}/*------------------------------------------------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void Timer0_isr(void) interrupt 1{TH0=0xFC; //重新赋值1ms TL0=0x66;if(FLag){ms++;if (ms==60000){ms=0;}}}/*------------------------------------------------ 外部中断0程序------------------------------------------------*/ void ISR_INT0(void) interrupt 0{EX0=0;dingding(50);lcd_xieping(0,2,” 可以开始抢答“); FLag=!FLag;}/*------------------------------------------------ 外部中断1程序------------------------------------------------*/ void ISR_INT1(void) interrupt 2 {if(FLag==0)//停止时才可以清零clr();}/*------------------------------------------------ 数值清零------------------------------------------------*/ void clr(void){unsigned char k,j;for(k=0;kmmm[k][j]=0;for(k=0;kms=0; //清空计时i=0;write_cmd(0x01); //清屏}char keynumber(){if((!SW1)&&(!yy[0])){delay_ms1(20);if((!SW1)&&(!yy[0])) {yy[0]=1;return 1;}}if((!SW2)&&(!yy[1])){delay_ms1(20);if(!SW2){yy[1]=1; return 2; } } if((!SW3)&&(!yy[2])) { delay_ms1(20); if(!SW3) { yy[2]=1; return 3; } } if((!SW4)&&(!yy[3])) { delay_ms1(20); if(!SW4) { yy[3]=1; return 4; } } if((!SW5)&&(!yy[4])) { delay_ms1(20); if(!SW5){ yy[4]=1; return 5; } } if((!SW6)&&(!yy[5])) { delay_ms1(20); if(!SW6) { yy[5]=1; return 6; } } if((!SW7)&&(!yy[6])) { delay_ms1(20); if(!SW7){yy[6]=1; return 7; }}if((!SW8)&&(!yy[7])) {delay_ms1(20); if(!SW8) {yy[7]=1; return 8; }}return 0;}void dingding(int a) {int k;for(k=0;kbeep=0;delay_ms(1); beep=1; }}篇二:单片机抢答器实验报告实习(设计) 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实习(设计) 科目基于51单片机的五路抢答器实习(设计) 地点实习(设计) 时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说明:(1)本日志用于记录实习(设计)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填写具体、齐全、工整。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2实验报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编写汇编语言程序的能力;3、学习单片机的应用实验。
二、实验原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内部包含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端口。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和对输出信号的控制来实现各种功能。
单片机的编程方法一般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可以直接对单片机进行操作。
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如控制LED灯的亮灭、控制电机的转动等。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控制LED灯的亮灭来演示单片机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通过编程来控制LED灯的亮灭。
三、实验步骤2、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打开编程软件,进入编程界面,编写程序代码;3、编译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进行编译,生成机器码;4、烧录程序:用编程工具将编译好的机器码烧录到单片机中;5、连接电路:使用面包板将单片机与LED灯连接起来;6、测试程序:将单片机的电源接通,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编写了汇编语言程序,并将程序烧录到了单片机中。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LED灯根据程序的控制产生了相应的亮灭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对单片机的控制,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家电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应用实例1、家居智能化控制:通过编程控制单片机,可以实现对家电的智能化控制。
例如,可以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控制窗帘的开闭,根据室内温度控制空调的开关等。
2、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单片机可以用来控制各种设备和机械,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例如,可以根据产品的规格和数量,自动调整机械的工作速度和工作时间。
3、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领域,单片机可以用来控制信号灯、道闸等设备,实现交通流量的控制。
例如,可以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和车辆的行驶速度,调整信号灯的红绿灯时间,从而达到交通畅通的目的。
51单片机实验报告

51单片机实验报告一、引言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微控制器芯片。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51单片机的实验研究,加深对该芯片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一:LED灯闪烁控制本实验通过编写程序,控制51单片机上的LED灯以特定的频率闪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需要了解51单片机的引脚布局,确定LED灯的连接方式。
然后,通过编写相应的汇编程序,控制引脚的电平变化,从而实现LED灯的闪烁。
三、实验二: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是一种常见的输出设备,通过控制引脚的输出来显示特定的数字。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编写程序,实现通过51单片机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通过对数码管的驱动原理和编程的学习,我们可以灵活地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内容和频率。
四、实验三:蜂鸣器发声蜂鸣器是一种常见的声音输出设备,通过控制引脚的输出来产生特定的声音。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编写程序,实现通过51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发声。
通过学习蜂鸣器的驱动原理和编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不同频率和节奏的声音。
五、实验四:温湿度检测温湿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监测需求。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引入温湿度传感器,实现通过51单片机获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息。
通过编写程序和读取传感器的数据,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温湿度,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反馈。
六、实验五:红外遥控红外遥控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来实现远程控制。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引入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实现通过51单片机进行红外遥控。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设置红外遥控的编码和解码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遥控操作。
七、实验六:定时器应用定时器是51单片机中的重要模块,它可以实现定时和计数等功能。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学习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编程,实现通过51单片机进行定时和计数的应用。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和设置定时器的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和计数功能,满足各种需要。
八、实验七: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通信方式,通过串口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单片机实验报告总结

单片机实验报告总结单片机实验报告总结引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
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家电、汽车、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对我在单片机实验中的学习和实践进行总结,分享我在实验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实验一:LED灯闪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单片机控制LED灯的闪烁。
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我们成功地实现了LED灯的闪烁功能。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单片机的强大和灵活性。
通过控制单片机的GPIO口,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这让我对单片机的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
实验二:数码管显示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单片机控制数码管进行数字的显示。
通过编写程序,我们成功地将数字从0到9依次显示在数码管上。
这个实验让我了解了数码管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数字显示不清晰、显示不准确等,但通过不断的调试和优化,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三:按键控制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单片机实现按键控制。
通过编写程序,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按下按键时LED灯亮起,松开按键时LED灯熄灭的功能。
这个实验让我了解了按键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按键抖动、按键误触等,但通过添加软件消抖和优化程序,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软件的重要性和优化的必要性。
实验四:PWM调光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单片机实现PWM(脉宽调制)调光功能。
通过编写程序,我们成功地实现了LED灯的亮度可调节。
这个实验让我了解了PWM的原理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PWM频率调节不准确、亮度不连续等,但通过调整参数和优化程序,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的重要性。
实验五:温度检测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检测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二——指示灯/开关控制器班级:应用物理12-1学号:2012305384 :再先总学时: 48 教师:虎成绩:
实验日期:2015年05月04日
一、实验目的
学习汇编語言指令系统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容
1、参照教材图A.19完成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2、根据图A.20的程序流程图编写汇编语言程序;
3、利用ISIS的汇编工具查找并修正程序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4、观察仿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应包含如下容:1、完成的电路原理图,要求说明P2口控制LED亮灭和P1口读取开关状态的工作原理;2、编写的汇编源程序,要求源程序中含有能说明语句功能的注释区段和至少2条伪指令;3、汇编程序的调试过程,要求简述使用的调试方法,展示调试过程主要截图;4、实现的仿真运行效果,要求提交3~4幅运行截图;5、实验小结,说明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实验2体会等。
实验报告的电子主题及存盘文件名的格式为:2005041220马晓明实验2,应采用2003或2007版word文档格式。
1、电路原理图
图1 实验原理图
P1口读取开关状态的工作原理:通过P1的读引脚功能来实现,由于P1口设上拉电阻,在开关闭合前读取高电平,经过三态门在P1.n输出
高电平。
当开关闭合时,由于与地面相连,P1读取低电平,经过三态门在P1.n输出低电平。
P1口输出工作原理:单片机执行写P1,#data时,数据data经过部总线送入锁存器储存。
当数据为,则该位锁存器输出Q=1,则非Q为0,场效应管截止,从而在引脚P1.n上输出高电平;反之,如果数据为0,则Q=1,非Q为0,场效应管导通,引脚P1.n上输出低电平。
P2口控制LED灯的原理也是通过P2口的输出原理实现的,程序不断把P1的容传递给P2。
当给P1口赋初值0或开关闭合时,P1.n输出0,P2口读取0,在引脚P2.n上输出低电平,由原理图中LED的摆放方式知LED灯低电平导通。
同理当给P1口赋初值#FFH或开关断开时,P1.n输出1,P2口读取1,在引脚P2.n上输出高电平,LED灯截止,灯灭。
2
3、程序调试方法
(一)源文件创建与编译
(1)建立新的程序文件
单击菜单栏“源代码”—“添加/删除源文件”选项,弹出“添加/移除源代码”对话框。
在“代码生成工具”下拉框部选择“ASEM51”选项。
单击“新建”按钮,在适当文件目录下输入待建立程序的文件名(如text),核实文件类型为*ASM。
单击“打开”按钮,回应创建新文件提示后,系统弹出确认对话框。
单击“确认”按钮,在菜单“源代码”下可看到类似“1.text.ASM”的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后可打开一个空白的文本文件。
(2)打开已有城区文件
如需对已经保存的程序文件进行处理,可单击添加/删除源代码对话框的“源代码文件名”下拉框,找到已存在的程序文件名,单击“确定”按钮便可打开使用。
(3)编译源程序
程序文件录入后或编辑后,单击菜单“源文件”—“全部编译”选项,待后台编译结束后,可弹出结果对话框。
如果存在错误,提示框会指出错误存在的原因。
如果没有错误,提示框将报告编译通过。
(二)逻辑错误检测
说明:源程序对P2赋值#0,在CPU寄存器的P0下显示“00”,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A0中黄色框标注的首位显示当前状态“00”。
说明:源程序对P2赋值#FFH,在CPU寄存器的P0下显示“FF”,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A0中黄色框标注的首位显示当前状态“FF”。
4、仿真运行效果
说明:运行刚开始,P2口处开关全部断开,P1口处的8个LED灯连续闪烁三次。
说明:LED三次闪烁结束后,闭合所有开关,所有的LED灯都亮
说明:分别闭合P1.1,P1.3,P1.5,P1.7处的开关,在P2口处对应
的LED灯依次亮起。
说明:在截图三的操作基础上,断开P1.1和P1.3的开关,P2口对应的D2和D4熄灭。
由以上截图可以确定,本次试验达到了预期的试验运行结果。
在开始运行之后,所有LED灯连续闪烁三次,在此过程中灯的亮灭不受P1口开关控制。
三次闪烁结束后,灯的状态与其相对应的P2口开关的状态有关(开关闭合灯亮,开关断开灯灭)。
5、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上机单片机实验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单片机的理解,在电脑ISIS程序上画实验原理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加准确和快速的画出原件和连接电子元件,加深了对电子元件的理解,比如LED 灯的工作原理。
也使我更加熟悉这个程序了,比如如何编译源程序,如何模拟调试过程,合理的利用调试工具加快了源程序逻辑性错误的
查找,感觉这事程序调试是我新学到的一项很有用的技能,调试中发现我编写的程序有些错误并加以改正了,看来我的编程能力还不足,我会更加认真的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