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2013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福布斯2013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福布斯2013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福布斯2013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来源:2013年9月18日福布斯中文网

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走向前台接班的二代人数出现明显飞跃,交接班进入高发期。多数中国家族企业正同时面临交接班与产业转型两大挑战。由于经济低迷等原因,由二代接管的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由一代掌控的企业。新希望蝉联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榜首。国美电器蝉联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榜首。尽管仍然以一代为主的大陆家族企业的业绩优于台湾家族企业,但台湾家族企业的传承优于大陆家族企业。

2013年9月,上海《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调查范围包括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家族企业、港交所上市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以及由台湾董事学会提供的台湾地区上市柜家族企业。这也是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

中国越来越多家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交接班、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三重挑战,如何在顺利交接班的同时,应对危机与波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

我们所认定的家族企业是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归家族所有,以及至少有两名或以上的家族成员在实际参与经营管理的企业。“所有权”强调,企业实际控制权属于某个以血缘、姻亲关系为联结的家族所有;“家族”则强调,对于仅一人控股或无亲属关系的几人(无论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控股的、且无控股股东的亲属持股或任职的情况,也不将该企业视为属某个家族所有。

福布斯中文版还同时发布了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及在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两份榜单。

截至2013年7月31日,共有2,470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1,039家为国有公司,1,431家为民营公司,后者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7.94%。通过统计,我们又将民营企业划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统计中共有711家民营上市的家族企业,占比为49.7%。

由于区域发展及开放政策的不同,两岸三地的中国家族企业在行业发展、经营业绩及代际传承方面均有所差异;但其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及思维价值观方面又存在极为相似的特性。随着近年来家族企业的传承与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代际交接班也正式进入热潮期。

尽管自去年年末开始A股IPO遭遇暂停,但从当年下半年的上市企业数量来看,家族企业在其中所占比例仍呈上升趋势,家族企业的整体数量和实力无疑是民营企业的重要支柱,但在经济疲软的环境下,已交由二代掌管的企业业绩普遍不如一代亲自掌舵的企业,对于目前交接班步入高峰期的企业而言,交班人和继任者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比之下,占台湾民营经济总市值70%的台湾地区家族企业已走过更久的发展历程,普遍已进入二至三代传承经营。在抵御危机与波动方面,家族企业的净利润率表现也较非家族企业更优。

福布斯中文版2013年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有以下重点发现:

一、A股上市家族企业中二代数量明显增多

二、抵御危机与波动能力,接班二代尚不如掌权一代

三、赴港上市趋缓,如何逆势而上成挑战

四、台湾民企支柱,行业集中,传承阶段多与产业相关

五、A股上市家族企业全面超越台湾上市柜家族企业,两岸共治业绩成鲜明对比

一、A股上市家族企业中二代数量明显增多

通过我们4年对中国家族企业的跟踪调查发现,家族企业中的主要亲属关系变化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缩影,在调查中显示,2010年时,兄弟

关系在企业家族成员中尚处于首要地位;而随后两年中,创业板的诞生刺激了大批中小家族企业的集体上市,“夫妻档”的比例也同时呈直线上升,而随着第一代企业家年龄的增长,子女等二代们开始进入企业并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今年父(母)子(女)的关系数量首次超越了兄弟关系,以将近4成的比例成为第二大亲属关系。

子女等二代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除了比例呈直线上升的父子/母子关系数量,父女/母女关系也增长到17.7%,女婿/儿媳的数量超过去年的两倍,此外甥舅/叔侄和二代姻亲数量亦有显著增长,家族企业两代人交接班的态势已日益明朗化。

二、抵御危机与波动能力,接班二代尚不如掌权一代

家族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资金压力,而过去一年中,受到经济增长转慢和政策调控的影响,许多家族企业上市进程放缓,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了企业经营状况的下滑。

在家族企业中,一代掌权的企业有645家,占比超过九成;二代完成接班的为66家,较去年上升了21家,占比接近10%。可以看出,A股上市家族企业的交接班步伐开始加快。然而,二代接管的家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一代掌权的企业。尽管企业规模仍能扩张,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几乎达到一代掌管的两倍,但是2.5%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远低于一代操控大局的9.9%。3年平均的净利润率、ROE和ROA也均低于一代主导的企业,说明二代对于企业的掌控和发展盈利能力较一代逊色,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经济转型期风险增大和经营环境难如人意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带领企业转型发展,是接班二代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赴港上市趋缓,如何逆势而上成挑战

目前,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企业共有1,590家,其中约有500家企业为中资民营企业。根据我们的家族企业定义,截至2013年6月30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共计有194家。

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家族企业大多比较年轻,所以家族关系也相对清晰简单,其中夫妻关系依旧是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主流,目前已占到40%的比例。这和海外市场的上市规则也有一定关系,他们大多通过海外注册的代持公司共同享有家族企业的股权。此外,父子/母子关系的数量也在增加,且儿子进入家族企业任职的比例要远大于女儿。可以看出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交接班序幕已然拉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二代姻亲关系的数量都在增加,增幅都达到50%。对于受到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的内地家族企业来说,姻亲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选择。

和去年相比,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中由家族成员担任CEO的比例有所下降,职业经理人相对于内地而言更受青睐。然而,通过分析我们看到,管理者为家族成员的129家内地赴港上市家族企业的经营业绩要普遍好于职业经理人掌管的公司。由家族成员掌管的企业各项指标均明显高出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尤其是净利润3年复合增长率是其3倍。或许,职业经理人和家族企业之间的磨合还需要更久的时间,家族成员的放权与职业经理人自身的责任感提高都还有待增强。

家族创业第一代掌管的企业业绩要明显优于交班二代的企业,业绩中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要高出二代接班的近20%。对比两个市场上的二代接管的家族企业经营业绩,香港上市的二代接班者们仍需努力。尽管与过去一年的业绩颓势和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中二代接班数量相关较弱,但面对重重阻力,接班二代们需要更好地适应国际化资本市场。

四、台湾民企支柱,行业集中,传承阶段多与产业相关

家族企业是台湾的主要经济核心。在1442家上市柜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共占了76%,家族企业的总市值则占民营企业总市值的70%,足见家族企业在台湾的重要性。

高科技与制造业为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电子零组件、光电与建材营造业为台湾前三大上市柜家族企业所从事行业。其中75%的电子零组件公司为家族企业。而电机机械、建材营造与纺织纤维业三大行业的9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

台湾上市柜家族企业平均成立超过30年,其中最早成立的是在1946年,已有67年历史。由于部分企业成立已久,有超过1/3的企业都传至二代以后。各产业也因发展时期不同而在企业传承的阶段上有所差异,电子高科技等发展较晚的产业,主要仍由第一代掌权。

上市柜家族企业中有45%的总经理或CEO是由家族成员担任,其中总经理由职业经理人治理的公司则占55%。这些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在净利润率

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的水平上,其绩效表现亦不逊色于家族CEO。随着公司传承至下一代,家族成员如何与职业经理人共同让企业永续经营,将是一大课题。

五、A股上市家族企业全面超越台湾上市柜家族企业,两岸共治业绩成鲜明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台湾上市柜家族企业在发展历史和数量上均胜于A股上市家族企业,前者数量占台湾所有上市柜民营企业的76%,而后者数量则占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49.7%。而从业绩上看,A股上市家族企业几乎全面超越台湾上市柜家族企业,尽管内地家族企业净利润增长率有所减缓,但要高出台湾地区-23.5%的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近3成。作为“岛型经济”的代表,台湾企业以出口型为主导,危机时期中小型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更明显。

有意思的是,在A股上市的家族企业中,两代同时任职的企业业绩要逊于两代无同时任职的企业,这与台湾家族企业的情况正好相反,说明台湾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上要明显优于内地上市家族企业。两岸上市(柜)家族企业中目前两代无同时任职的企业数量均高于两代同时任职的企业数量,但二代进入企业的比

例逐年递增,交接班的序幕早已拉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促进家族与企业的双轨传承和管理磨合,是内地家族企业需要前进的方向。

家族企业的特色

中国家族企业:蓄力扬新帆

截至2013 年7 月31 日,共有2,470 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1,039 家为国有公司,1,431 家为民营公司,后者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7.94%。通过统计,我们又将民营企业划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统计中共有711 家民营上市的家族企业,占比为49.7%,与去年基本持平。

通过我们 4 年对中国家族企业的跟踪调查发现,家族企业中的主要亲属关系变化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缩影,带有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时代烙印。夫妻、兄弟与父(母)子(女)可谓企业创立与发展的三大动力来源和力量保障。事实上大多数家族企业便是由“兄弟档”或“夫妻档”搭档创立的。他们大多出生于40 年代与60 年代之间,勤奋与机遇促使了企业的壮大。

在调查中显示,2010 年时,兄弟关系在企业家族成员中尚处于首要地位;而随后两年中,创业板的诞生刺激了大批中小家族企业的集体上市,“夫妻档”的比例也同时呈直线上升,而随着第一代企业家年龄的增长,子女等二代们开始进入企业并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例如世贸股份许荣茂的子女许薇薇、许世坛姐弟,雅戈尔集团李如成之女李寒穷和三一重工梁稳根之子梁治中。

家族企业遭遇逆流,二代接班步伐加快

受到去年IPO 禁令的影响,A 股市场在过去一年中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民营家族企业的上市热情与速度均受到遏制。在所有A 股上市的家族企业中,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占75.9% ;其中中小板块为49.6%,创业板为26.3% ;在主板上市的企业数量比去年上升了0.3 个百分点,这与部分企业转主板上市有关。而创业板尽管在初推出时期引发了大批中小企业的上市热,但由于之后的融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多数家族企业还是转而回归到中小板寻求资本。

家族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资金压力,而过去一年中,受到经济危机和政策调控的影响,许多家族企业上市进程放缓,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了企业经营状况的下滑。和其他类型企业相较,民营上市家族企业2010-2012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上市非家族企业,9.3% 的数据尚不足民营上市非家族企业20.2%的一半。

尽管民营上市家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25.0%) 均高于国有企业(21.8%)和民营上市非家族(21.5%),这反映出民营上市家族企业的成本及开销较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明显。民营上市家族企业 3 年平均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逊色于其他类型企业,尽管5.8% 的总资产净利率要显著高出其他类型企业约4% 的水平,但这也说明民营上市家族企业资产厚度较弱,负债偏高,在经济形势受阻的情况下盈利能力有待加强。

而在家族企业中,一代掌权的企业有645 家,占比超过九成;二代完成接班的为66 家,较去年上升了21 家,占比接近10%。可以看出,A 股上市家族企业的交接班步伐开始加快。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二代接管的家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一代掌权的企业。除了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几乎达到一代掌管的两倍,2.5% 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远低于一代操控大局的9.9%,3 年平均的净利润率、ROE 和ROA 也均低于一代主导的企业。这足以说明,即使市场销售量在增长,但是二代对于企业的掌控和发展盈利能力还远不如一代,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带领企业转型发展,是接班二代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家族关系多样化,子承父业比例上升

在A 股上市的711 个家族企业中,我们以实际控制企业的家族核心人为基准,列相应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家族成员间的亲属关系。其中有328 家企业的持股或管理者之间存在夫妻关系,占比46.1%,成为最近三年家族企业中的第一大亲属关系;其次是存在父子/ 母子关系的企业,其数量首次超越了兄弟关系,以将近四成的比例成为第二大亲属关系;而兄弟关系数量则以34.5% 的比例排在第三,此外有超过200 家的企业存在一代姻亲关系,包括兄嫂、妯娌和连襟等“外戚”。

与去年相比,家族企业的数量和其中的亲属关系数量均呈上升,但超过2/3 的单一亲属关系数量却出现了下降,例如仅含夫妻关系的企业从121 家减至87 家,在全部含夫妻关系的企业数量中减少了12.0%。随着企业的发展,更多的家族成员介入其中,亲属关系的复杂化趋向两个方向:第一是丰富了分管业务的人手,家族事业得以多元化拓展;第二种则是被“人情”所累,任人唯亲、传长还是传贤的矛盾抉择等家族管理固有的弊端不但制约了企业发展,甚至为利益相争而导致骨肉反目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浙江龙盛就因接班问题导致父子反目,2011 年 2 月25 日,浙江龙盛(600352)收到阮水龙、阮伟祥、项志峰(公司第四大股东、阮水龙的女婿)声明,三人自2008 年8月1 日起已与阮伟兴(阮水龙长子)不存在共同控制公司的一致行动关系,并承诺今后也不可能再与阮伟兴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今年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子女等二代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除了比例呈直线上升的父子/ 母子关系数量,父女/ 母女关系也增长到17.7%,女婿/儿媳的数量超过去年的两倍,此外甥舅/ 叔侄和二代姻亲数量亦有显著增长,家族企业两代人交接班的态势已日益明朗化。今年5月22 日,62 岁的刘永好宣布辞任新希望六合董事长,由其女刘畅接替他掌管新希望;从两年前在“两会”上第一次随父亲公开亮相,到去年新希望30 周年庆典的总导演,为刘畅的登台已做好充分铺垫。为了保证传承顺利进行,刘永好并未一退到底,他仍然是新希望六合的董事、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并请来了职业经理人陈春花,用“联席董事长”的模式为刘畅保驾护航。

根据统计,从去年至今(截至7 月31 日),共有10 家企业由子女出任董事长一职,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 家,包括同样是女儿接班的山东威达(002026)。

而其中属于“80 后”一代的,除了刘畅,还有广宇集团(002133)的王轶磊和新朋股份(002328)的宋琳。不管是血脉延续的家庭,还是整个家族安身立命之所在的企业,都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家族的延续,企业的升级转型,从未像今天一样,被赋予一个时代的期望。

在目前中国上市的家族企业中,有一、二代同时任职的企业达到总数的36.4%,其中16.99% 的企业已由二代接管。在统计中我们还发现,董事、副总经理(副总裁)与董事会秘书是二代进入企业相对集中担任的职位,有近半人数在企业中担任董事一职,其中仅担任这一职位的为22.7%,同时兼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的各占1/4 左右的比例;在担任董事长接管企业的18.2% 的二代中,有47% 兼任总经理/ 总裁,对公司进行全面负责。其他高管职位中人数最多的则是财务总监,同时担任监事会成员的比例也不在少数。作为父母,只要子女愿意并且有能力,总是希望看到亲手打造的产业能由子女接班传承,在这种情况下,经历过父子两代人“二次创业”的,例如传化集团的徐传化、徐冠巨父子和方太集团的茅理翔、茅忠群父子,交接班的过程就会进行得相对顺利。

二代掌权,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已接任掌权的第二代企业家中,男女比例接近9 比1,男性在接班人选择上依然占绝对优势。

在以上二代企业家中,出生于60 年代和70 年代的占绝大多数,比例超过80%,其年龄层在30-50 岁之间。最年轻的才30 出头尚未成家,最年长的则已经53 岁,开始考虑下一代接班人问题。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父子共同经历过“再创业“的,例如明牌珠宝的虞氏父子,从贴牌生产到自立门户,虞兔良带领明牌开创了中国铂金首饰的先河,也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在这种情况下,“接班”的问题相应淡化,二代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经历有利于他们顺利地实施发展战略。但当传承再进行到下一代,交接班问题依然存在。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的华西村,随着老书记吴仁宝的逝世,有金牛压阵的“七星级酒店”也镇不住外界的质疑,华西股份董事长孙云丰虽非吴氏一脉,但作为吴仁宝的孙女婿,是否能重振华西村昔日风采已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80 后”一代在接班人队伍中的壮大,传统企业有望在投资、金融等新兴领域得到发展。这些年轻一代比起父辈在学历与国际视野方面显然更具优势,但缺乏与企业一同成长的经历,就算是“少主”也会难以服众;对初掌权的二代而言,一代创业者的精神聚力已是很难超越的高峰,如何任用公司元老、聘请职业经理人、推行制度改革等均是考验不断;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许多传统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问题,挑战同时也为这些“创二代”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不管外部条件如何,上一代是否放权,何时放权,这才是他们能否施展开拳脚的关键。

制造业为王家族企业集群分布

在A 股上市的家族企业中,制造业始终是基础的王牌产业。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统计,机械设备、化工与医药生物是家族企业分布最多的行业。

在上市家族企业地域分布上,不均衡性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对比下体现得尤为明显。华东地区占据了半壁江山,华南地区也因广东省的贡献而占比超过20%,东北地区上市家族企业最多的辽宁省排在所有省份的13 位,而西北地区则未有一省份排名进入前20。

在上市家族企业最多的前十大省份中,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四年来前三的地位稳固,沿海的地理优势与开放的政策为该地区民营企业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

条件。排名第一的广东省上市家族企业数量大于排名后 5 位的省份的总和,浙江省虽然总数不及广东省,但有3 个城市名列上市企业最多的城市前十。

而上市家族企业最多的十个城市则包括两个计划单列市、两个直辖市和三个省会城市,此外还有三个地级市;其中深圳市以68 家的数量遥遥领先,成都则是唯一一个中西部城市。相较去年,尽管集中于十大省份的企业占总数的比例下降了1.2 个百分点,但前十位的省份城市依然未变,从总体上看,东南部沿海是家族企业最集中分布的一带;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四川、湖南为代表的内陆省份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家族企业的传承与转型

今年是《福布斯》中文版第四次推出现代家族企业调查,调查范围首次包括两岸三地的家族企业,即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家族企业、港交所上市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以及台湾上市/ 柜的台湾地区家族企业。

尽管公司上市冻结了近一段时间,但A 股上市公司实现交接班的家族企业总数仍然增加了,说明交接班的步伐已经加快,已然正式进入了传承的高发期。而台湾地区推动市场经济早,家族企业发展历史也相对较久,目前普遍进入二至三代,正走向第四代传承,其历程和经验对内地家族企业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我们所认定的家族企业是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归家族所有,以及至少有两名或以上的家族成员实际参与经营管理的企业。“所有权”即企业实际控制权属于某个以血缘、姻亲关系为联结的家族所有,对于类似民生银行这样的企业,则不将其视为属某个家族所有;“家族”则强调,对于仅一人控股或无亲属关系的几人(无论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控股的、且无控股股东的亲属持股或任职的情况,也不将该企业视为属某个家族所有。

家族企业真正要实现传承的,并不止于家族控制的股权或财富的拥有权,更包含了几代人不断创造与丰富的企业家精神与理念。如果说家族是企业初创和发展的聚力来源,那么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很大程度上则成为了整个家族安身立命之所在,“基业长青”亦带有浓厚的家族使命与责任感。正是这种独有的使命感,推动着下一代在不的经济环境下对企业进行制度革新,战略转型与市场开拓。

从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家族企业和民营经济一同经历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在金融风暴中接受了巨大的考验—由经济快速发展之后的经济形势停顿所带来的挑战严峻性已见端倪: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成本上升与出口遇冷使得压力陡增,而融资困难的同时又难抵金融、房地产等“快钱”的诱惑;此外,职业经理人与企业中的家族成员缺乏互信,难以实现“用人不疑”。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继任者的解决方案。

传承接班实质上也意味着一个二次创业的过程,在家族代际传承的同时也需要应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在此过程中,家族精神的延续和良好的信誉有助于家族品牌的树立,第二代接班人,或者说是“创二代”具有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则更有利于海外市场的拓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家族情感的掺杂和亲属关系的盘根错节也容易形成“情大于理”的现象而制约企业的规范化发展;如何平衡家族成员与企业治理间的关系,这是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之时尤须注意的问题。

于内地的家族企业来说,香港更加接近国际化的资本市场、透明的股权分配模式都有助于内地家族企业改善自身治理结构,向更多国际性家族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而一直秉持中华传统文化的台湾家族企业在后代教育和传承模式上也颇有建树,且在文化意识形态上更贴近内地企业;放眼国际,欧洲有许多家族企业已历经百年,他们在企业治理结构、家族宪法约定、股权分配激励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多值得中国家族企业借鉴学习之处。

我们希冀中国的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延续家族精神,树立家族品牌。以更为国际化的眼光和心态,推动企业结构治理和人才遴选运用,带领家族企业拓展升级,走向百年。

附表

1、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

2、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

台湾:家族企业成主流

台湾推动市场经济早,国营企业大多已开放且完成民营化,民营企业家积极投入创业,使得台湾整体企业组成以民营企业为主。台湾人口约2,300万人,为岛型经济,中小企业为台湾独特的经济基础,以制造加工与国际贸易为大宗,70%为出口导向。

台湾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流,家族企业发展历史较久,目前普遍进入二至三世代,在世代交替的期间,家族成员的关系与企业的绩效也有所不同。本报告透过分析各企业世代之亲属关系、企业接班情形,以及接班模式,来了解台湾目前的接班状况及其影响。

民营家族企业为主、小型股为主,但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力

以2013 年5 月统计之上市柜公司1,452 家为例,国营(公股)企业仅有30 家,仅占所有上市柜公司家数2%,国营企业规模较大,但以总市值来看,也仅占8%。因取样时间包含金融风暴尾端与景气复苏期,故利润普遍还未回升至过去水平。(规模定义:依资本市场惯例,市值大于50 亿美元为大型股公司;介于5 亿-50 亿美元为中型股公司;小于5 亿美元为小型股公司。)家族企业是台湾的主要经济核心。在1,442 家上市柜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共占了1,080 家,占家数76%,家族企业的总市值则占民营企业总市值的70%,足见家族企业在台湾的重要性。以成长性来看,家族企业营收的成长率有将近9%,逐渐摆脱过去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在净利润率上的表现也相对非家族企业好。

家族企业中,85% 为小型股公司。小型股公司的整体市值总和,占了总体上市柜公司市值的64%,这说明了中小企业为台湾经济的主干。又台湾受到岛型经济有限市场的规模限制,70% 的企业以出口导向为主,进行国际贸易或制造加工。

电子零组件居首位

高科技与制造业为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就行业比重来说,电子零组件、光电与建材营造业为台湾前三大上市柜企业所在之行业。台湾高科技业从17 世纪60 年代开始发展,直到1980年新竹科学园区设立后,发展更为蓬勃,电子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2年06月10日 23:41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财富市场总值为16.5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三,并以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目前中国财富人口已达1746万,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是其选择的主要财富管理机构,分别占到60%、20%的市场份额。资产管理业务已成为证券公司财富管理重要的突破口。 中国财富市场目前状况 1、市场地位 中国财富市场按财富总值排名世界第三,按财富人口(>10万美元)数量则是第七市场(见表)。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市场财富总量已居于全球第三。但是从财富人口结构的角度衡量,中国财富市场的结构与全球水平相比,财富人口比重过小。 中国人口占全球约20%,人均占有财富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财富人口数为1731万人,占成人的比重1.80%,世界该指标为9.85%;80.5万的高净值成人人口(拥有100万美元以上),仅占到成人总数的0.08%,世界该指标为0.55%。 ■ 2、区域格局 根据福布斯私人财富分布模型测算,中国11个省份(直辖市)的高净值人群大致覆盖了全国高净值人口总数的75%,成为财富管理机构竞逐的主战场,它们依次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四川、山东、湖南。考虑到直辖市和省份人口基数的差异,财富人口的集聚与人均GDP即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具有紧密的联系。 3、人群特征 (1)更年轻:胡润研究院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万美元资产的高净值人士平均年龄为39岁,处于财富第一代或第一、第二代交替的阶段;而美国同口径的数字是54岁,欧洲和日本均超过60岁。 (2)更激进:更年轻的年龄结构显示了中国财富人群尚处于创富的阶段,因而对待财富的态度也更倾向于增值,体现为激进的资产组合,持有风险资产比重较高。

财富管理报告

中国女性 财富管理报告 2016 数据支持机构 调研机构 战略顾问机构 出品方

财富管理报告2016 中国女性 数据支持机构 调研机构 战略顾问机构 出品方 【学术支持】 智库支持:财经中国会秘书长李犁 顾问:阿里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家郝建彬赵保英 【数据支持】 样本支持铜板街数据研究院负责人单黄勇调研支持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市场总监薛强 【报告撰写】 出品人王丹 统筹赵文君 编辑宋安琪刘金婧 设计许娜 【特此鸣谢】 所有为报告做出贡献的项目组成员, 以及留名和未留名的受调者们。

中国女性财富管理报告2016 见 证 她 能 量 目 录 导语 .................................................................................................................................... 4 专题:2016中国女性KOL 能量观察报告 .............................................................. 5 事业家庭篇 ..................................................................................................................... 11 一、女性是家庭财富管理“一把手” .................................................................. 12 二、女性的财务自由以及“诗和远方” ................................................................ 13 三、创业是女性提升财富管理能力的“催化剂” ............................................... 15 消费理财篇 (18) 一、买买买是生活的“主旋律” ................................................................................ 18 二、女性理财行为概况 .................................................................................................. 21 互联网理财篇 .. (23) 一、女性真的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主力军”吗? ............................................... 23 二、女性互联网金融理财画像 ................................................................................... 24 三、互金理财越来越受到欢迎 ................................................................................... 24 SUMMARY . (26) 中国女性财富管理报告2016 见 证 她 能 量

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100家中国公司名单

聚焦2014《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12个不可不知的数字 财富中文网标签:财富500强数字排行榜2014-07-08 08:37:26 评论:0 【IT时代周刊编者按】作为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权威榜单,2014《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昨日出炉,12个不可不知的数字,聚焦排行榜关注点:上榜密度最高的行业是哪个;营收最高的企业与营收最低的上榜企业相差多少;哪家企业相比去年排名上升最狠、哪家又自由落体式下降;多少家企业跌出榜单…… 27%。2014《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上升,总利润提高了27%,达到了近2万亿美元。 55。银行:商业储蓄行业今年共有55家公司上榜,依然是世界500强公司密度最高的行业;第二大行业是炼油业,共有40家上榜公司。 4763亿。今年的榜首沃尔玛营收高达4763亿美元,由沃尔玛全球约220万名员工创造,人均约为216,500美元。2013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卢森堡,人均GDP110,423美元,沃尔玛员工人均创造的营收约为这个数字的2倍。 20倍。与榜首沃尔玛的4763亿美元营收相比,今年排在榜单末尾的雷神公司营收为237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20倍。

100家。包含台湾在内,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上榜公司的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数已经达到100家,首次达到3位数。 第3。中国石油[0.00% 资金研报]化工集团公司在2014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高居第3位,是第一家进入榜单三甲的中国公司,刷新了中国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历史上的最高排名纪录; 1,602,898。今年排在榜单第4位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目前拥有1,602,898名员工,是中国员工人数最多的公司,在全球也仅次于美国的沃尔玛。如果把中石油看作一个独立的国家,把它的员工人数看作它的人口数,这个规模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可以排在前150名,是全球人口最少的国家安拉圭的约1111倍。 158。天津市物资集团总公司的排名从去年的第343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185位,排名上升了158位,是今年的榜单上排名上升最多的公司。 427亿。中国最赚钱的世界500强公司是排在第25位的中国工商银行[0.88% 资金研报]。它的利润为427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3%。从资产规模来说,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银行。 -185亿。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上榜公司中亏损最严重的公司是排在第204位的意大利联合信贷集团,共计亏损超过185亿美元。 198。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的排名从去年的第180一直下降到了378位,下降了198位,呈现自由落体式下降,成为今年的榜单上排名下降最多的公司。 27家。今年共有27家公司因为种种原因跌出了《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其中就包括戴尔、雅培、俄罗斯秋明英国石油控股公司、史泰博以及中国的百联集团等知名公司。 【IT时代周刊编后】今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再次提高5亿美元,排在榜单末尾的雷神公司营收达到237亿美元。榜单中,对于人们重点关注的中国企业,今年入榜数量(整100家)有明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郭树清

郭树清 (2012年6月7日)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经过一年半的精心筹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成立了。首先,我代表中国证监会向长期以来支持协会筹建的国务院各部门和北京市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基金业协会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1998年春天,我国的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诞生。短短14年里,中国的财富管理服务蓬勃发展起来。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信托计划到银行理财,从投资连接保险到天使基金和阳光私募,从各种各样的资产管理公司到林林总总的另类投资项目,都显示出勃勃生机,中国的金融业也因之而五彩缤纷、熠熠生辉。截至2011年底,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万亿元,信托资产万亿元,保险资产万亿元,各类创投与私募股权投资万亿元。 然而,我们的财富管理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幼年时期,不仅远远未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自身也存在种种的缺点与不足。比如,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行业分割还比较严重,监管标准不尽一致,对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安排存在缺失等等。总之,前述各个领域都遇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一、发展财富管理对经济转型具有根本意义 首先,这是提高我国经济效率的需要。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储蓄大国,截至今年4月底,全部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万亿元。但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还不够顺畅、不够理想。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医疗、文化及其他民生服务领域,资金都十分紧缺,但制造业、重化工业、矿业、能源交通等领域,投资冲动却非常强烈,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产能过剩。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突出。这说明,我国经济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资源错配和资源浪费。国内外经验表明,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把社会资本集中起来,在实体经济不同领域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资本的优化配置,从而把资源引导到国民经济最需要和最有竞争力的环节。例如,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可以培育创意、鼓励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帮助企业把特有的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9-2025年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9-2025年 【报告编号】:260279 【出版机构】: 中研华泰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交付方式】: 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中研华泰研究院报告每个季度更新,我们的客户将免费售后服务一年,后期可以续费。行业研究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预测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公司、市场、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营销能力。 专家提示:十三五规划期间,产业政策对本行业产业链有重新梳理,数据每个季度实时更新,关于报告的图表部分,以当时购买报告的最新数据为准,图表的个数或多或少,届时以实际提交报告为准,感谢关注和支持! 第1章: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综述25 1.1 财富管理行业的定义25 1.1.1 财富管理的内涵25 1.1.2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区别26 1.1.3 财富管理的主要经营机构27 1.1.4 财富管理的具体流程27 1.1.5 财富管理开展业务的模式28 1.2 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阶段30 1.2.1 以产品为中心的阶段30

1.2.2 以销售为中心的阶段30 1.2.3 以客户为中心的阶段30 1.3 财富管理行业的业务体系31 1.3.1 财富管理的核心产品(服务)31 1.3.2 财富管理的系统平台32 1.3.3 财富管理的服务流程与渠道33 1.3.4 财富管理的服务团队35 1.4 财富管理客户金融需求特征分析36 1.4.1 新的金融需求逐渐形成36 1.4.2 资产结构多元化趋势37 1.4.3 理财观念与理财方式间的偏差37 1.4.4 多样的投资组合对理财顾问的代理需求38 1.4.5 对银行产品附加值的逐渐认可38 1.5 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39 1.5.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9 1.5.2 资产价格的上升39 1.5.3 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压力40 1.5.4 富裕人群财富的需求强烈41 第2章: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43 2.1 财富管理行业政策与监管环境43 2.1.1 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43 2.1.2 证券公司的监管政策44 2.1.3 信托公司的监管政策45 2.1.4 保险公司的监管政策48 2.1.5 基金公司的监管政策49

2018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3月

正文目录 1.消费升级驱动,中国财富管理迎来时代机遇 (6) 1.1.我国私人财富强劲增长,财富管理面临蓝海市场 (6) 1.2.收入增长+消费升级驱动,财富管理需求强势崛起 (8) 1.3.万能险、基金先后受追捧,印证投资理财需求高景气 (11) 2.资产配置迎来新一轮变迁,金融资产站上风口 (13) 2.1.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 (13) 2.2.房地产限购升级,金融资产的配置意义进一步提升 (15) 2.3.现金产品化+散户机构化,专业化财富管理需求爆发 (19) 3.监管重塑格局,品牌优势+主动管理助推强者恒强 (21) 3.1.中国财富管理偏重渠道业务,未来将与泛资管融合发展 (21) 3.2.监管体系革新,泛资管各子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23) 3.2.1.银行理财 (23) 3.2.2.券商资管及基金专户 (26) 3.2.3.信托 (27) 3.3.主动管理和品牌特色为核心,先发龙头优势稳固 (29) 4.重点分析 (31) 4.1.诺亚财富:全牌照龙头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31) 4.2.泛华金控:保险代理优势鲜明,驱动业绩高增长 (35) 4.3.钜派投资:激励机制灵活,房地产投资优势凸显 (38) 4.4.东方财富:零售财富管理龙头,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39) 4.5.中金公司:聚焦高净值财富管理,收购中投证券拓展客群 (43) 5.风险提示 (46) 图表目录 图表1:2014~2021E全球私人财富总额(万亿美元) (6)

图表2:2015~2021E全球私人金融财富增速 (7) 图表3:2016年全球私人金融财富增长驱动力 (8) 图表4:2016年全球私人金融财富资产配置结构 (8) 图表5:2002~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9) 图表6:2015年以来消费同比增速超过投资 (9) 图表7:2006~2017E 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及增速 (10) 图表8:2006~2017E 各类个人可投资资产CAGR (10) 图表9:2006~2017E高净值人群总体人数(单位:万人) (10) 图表10:2006~2017E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规模(单位:万亿元) (11) 图表11:2013~2017/11人身险保户投资款及增速 (11) 图表12:2013~2017/11规模保费收入结构 (12) 图表13:2013~2017年保险保费收入及增速 (12) 图表14:1999~2017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及增速 (12) 图表15:2018年以来发行的“明星爆款”权益类基金产品(认购募集期均少于10天) (13) 图表16:《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内容 (14) 图表17:2014年末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结构 (15) 图表18:2004~2014年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 (16) 图表19:住宅销售额和居民新增贷款额同比增速 (17) 图表20:2004~2014年居民房地产配置比例 (17) 图表21:一线城市房地产的限购、限贷政策汇总 (17) 图表22:2004~2014年居民金融资产配置(亿元) (18) 图表23:2004~2014年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比例 (19) 图表24:2010~2017年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总值 (20) 图表25:2007~2017Q3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 (20) 图表26:保监会对人身险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政策全面趋严 (20) 图表27: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区别 (21) 图表28:2016年全球私人银行财富管理规模排名TOP20 (22)

2016年《财富》中国500强出炉13家纺织企业榜上有名

2016年《财富》中国500强出炉,13家纺织企业榜上有名! 导读北京时间7月13日晚,《财富》(中文版)发布2016年的中国500强排行榜。500家上榜企业的总营业收入约为30.77万亿元,较去年增长1.2%;净利润达2.74万亿元,增长约1.5%;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较去年(分别为5%和6%)均出现明显下滑。今年企业上榜的年营收门槛为96.08亿元。小编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了一下纺织服装、印染、化纤企业的公司名单,具体如下: 今年的《财富》(中文版)中国500强榜单折射出了中国经济近年来的一种新趋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冰火两重天。其中,第二产业的上榜公司数量下降,亏损公司数量上升,去库存和去产能仍然面临着压力。这种趋势在上榜的纺织服装、印染和化纤企业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以上13家上榜企业有9家排名比去年下滑。下面我们分别从化纤和棉饭两个板块来分析:化纤板块其中3家上市化纤公司中只有恒逸石化排名小幅上升,而对比2015年的企业经营情况,也只有恒逸石化的营收出现增长,荣盛石化、桐昆集团的营收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这3家企业的净利润均有所增加。说明2016年以来,聚酯涤纶行业仍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单位:亿元)行情不振拉低企业营收 2015年,荣盛石化实现营收约28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

降9.9%;桐昆集团实现营收约21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3%。聚酯化纤企业营收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受其涤纶产品的营收减少的影响。如桐昆的涤纶牵伸丝产品实现营收约41.65亿元,同比减少16.35%;涤纶加弹丝实现营收约29.63亿元,同比减少7.07;涤纶预取向丝实现营收约120.7亿元,同比减少18.53等。上市公司涤纶产品营收的减少与聚酯涤纶2015年的行情不无关系。2015年对于聚酯涤纶行业来说无疑是难熬的一年。在聚酯产能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大背景下,产品需求也呈现低迷状态,聚酯市场行情整体呈现下跌走势。同时,从2015年5月中下旬开始,国际油价再次进入探底之路。虽然油价的暴跌让聚酯工厂获得了更加便宜的原料,促使生产成本下降,但国际油价过低,通常意味着经济疲软、需求减弱,加剧了聚酯行业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尴尬,反而导致行业赢利水平下降。据统计,2015年涤纶短纤、涤纶POY、DTY及FDY的价格分别由年初时的7522元/吨、7916.67元/吨、10020元/吨、7730元/吨,分别跌到了年末时的6344元/吨、6083.64元/吨、7742元/吨、6551.11元/吨,同比跌幅分别为14.48%、23.15%、22.73%、15.25%。价格的大幅下跌意味着行业利润的下滑。产品价格的走低不仅影响到了聚酯“龙头”企业的赢利能力,一些经营不善的聚酯企业如明辉等也因资金压力大、产品无优势等被淘汰出局。PTA供求矛盾缓和改善企业赢利

最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资料

2016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一、财富管理发展概述 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对应的财富管理市场也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超百亿元。其中主要是由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组成。 1.1 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回顾及趋势 1.1.1财富管理定义 目前,对于财富管理的概念并无准确定义,我们借鉴国际经验及国内行业共识,整理后认为,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财富管理范围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 按照财富管理的定义来看,财富管理的涵盖很广,会涉及到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等。其产品形式会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型保险,期货资管等等。同时,财富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私密性:能为人们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它涵盖了个人、家庭和事业的一揽子综合金融和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第二,高端性:可以为人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中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确保资产能带来可预期的增长。同时,由于个体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运作起来的更加轻松自如。 1.1.2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推动社会财富快速累积,由此财富管理这一新兴词语取代银行存款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投中研究院将我国财富管理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潜伏期、萌芽期、生长期。 1)潜伏期(1979-1990)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社会经济及财富都得到快速增长,国家政策摆脱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发展,居民理财也摆脱了真空地带。但是,银行定期存款却仍然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唯一金融理财产品,而其中国库券由于利率较高,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产品。 在随后的80年,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相继开放了国库券交易市场,每年老百姓都要义务性地买一些。但是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的老百姓很多等不到几年以后再兑现,特别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竞争战略概述 (9) 第一节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竞争战略研究报告简介 (9) 第二节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竞争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 (10) 一、研究原则 (10) 二、研究方法 (11)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财富管理TAMP概述 (14) 第二节TAMP对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意义 (14) 一、泛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基础 (14) 二、整体规模从高速增长到趋于稳定,产品销售难度加大 (15) 三、打破刚兑后对市场的影响 (17) 四、财富管理机构生态变化 (17) 五、理财行业去中心化之后的痛点 (18) 第三节TAMP模式概述 (19) 一、TAMP的概念与提供的服务 (19) 二、TAMP为理财师创造的价值 (20) 第四节美国零售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分析 (21) 一、美国独立投资顾问 (21) 二、美国TAMP理财市场稳健快速增长 (22) 三、美国明星TAMP平台概览 (23) 第五节国内TAMP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4) 一、财富管理TAMP平台分类 (24) 二、国内TAMP平台交易规模与其资金管理规模将持续快速上升 (25) 三、当前国内TAMP行业渗透率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6) 四、国内三方理财机构行业呈碎片化趋势 (28) 第六节国内TAMP使用者画像 (29) 一、高效TAMP平台在口碑效应助推下快速成长 (29) 二、服务专业性、产品多样性及佣金竞争力为核心优势 (30) 三、省时间,降成本,TAMP平台高效助力理财师提升业绩 (31) 四、行业处在跑马圈地的早期,使用者期待TAMP日渐完善功能 (32) 第七节国内案例分析 (33) 一、美信联邦 (33) 二、NewBanker (34) 三、数禧金服 (35) 四、金融壹账通 (36) 五、慢钱科技 (36) 第八节国内TAMP未来发展趋势 (37) 一、机构对于TAMP平台使用渗透率将飞速增长 (37)

2020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财富管理行业 分析报告 2020年5月

目录 一、客户资源是财富管理的基础,以客户为中心是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要义 (5) 1、客户数量:2019年零售客户数整体实现较好增长、但较2017年之前增速有所回落 (6) 2、客户结构:财富管理客户整体增速高于普通零售客户 (7) 3、机构对比:领先零售银行客户增速最高、第三方财管机构增速回落明显 8 二、客户的获取、留存以及升级,依托于渠道、投顾、产品及平台的综合作用 (9) 1、渠道:线下网点格局既定,线上数字化转型成为标配 (9) 2、投顾:合格的投顾队伍是财富管理转型的稀缺资源 (12) 3、产品:产品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产品迎来春天 (13) 4、科技打造平台的重要性已成共识、数字化转型引领模式创新 (13) 三、AUM是财富管理转型第一阶段最重要的结果指标 (15) 四、资产收益率是第二阶段重要指标,隐含了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结构的差异 (17) 五、初窥海外领先机构经营数据,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提供借鉴 . 18 1、摩根斯坦利财富管理转型的成功经验是国内综合型券商的重要借鉴 (18) (1)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18) (2)fee-based收入不断增长、贡献WM半壁江山 (19) (3)投顾队伍专业能力及产能显著提升 (19) 2、瑞银集团是全球私人银行业务的典范 (19) (1)财富管理是公司最主要收入贡献 (19)

(2)分部的收入结构与MS相近,二者资产收益率水平相当但MS的WM业务净利润率更高 (19) (3)更高端的客户定位对应更高的投顾人均管理规模 (20) 3、嘉信理财是网络零售型金融机构进阶的重要参考 (20) (1)持续构建的规模效率模型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 (20) (2)净利息和资管收入为主,交易收入贡献降至单位数 (20) (3)资产回报率低于MS及UBS (20)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关键词】财富管理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财富管理是近年起在国内金融机构中逐渐兴起的一种业务模式。与传统“资产管理”主要投资于股市有所不同,“财富管理”可投资的领域更为宽泛。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包括投资咨询、人生理财规划、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现在已经和信贷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全球银行业的三大主营业务,并且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增长领域。 目前中国涌现的大量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促使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以及产品创新。财富管理已成为国内各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升级争夺的焦点。另外从与全球大宗商品挂钩的黄金、原油基金,与澳元等强势货币挂钩的理财产品,到愈演愈烈的海外买房潮来看,我国新富阶层的财富管理需求开始呈现出跨市场、全球化资产配置的新趋势。 2011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65万亿人民币,较2010年末同比增长约15%。其中,2008-2011年资本市场产品市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5%,投资性不动产净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0%。同时,以阳光私募、私募股权为代表的其它类别投资增速最快,2008-201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0%,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热点。而境外投资也成为高净值人群另一投资热,2008-2011年境外投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0%,其中投资主要集中在香港。 市场上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主要分为“公”、“私”两大阵营。银行、信托、保险、券商是“公”派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各机构通过成立“财富管理中心”的方式,努力拓展财富管理业务;而以诺亚财富、证券之星、瑞盈财富为首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则是“私”派的主力军。目前越来越多的“私牌”民营机构正在积极介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未来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等“公牌”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势必遭到强有力的挑战。 和欧洲或者亚洲的其它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尚处于金融改革进程当中。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放开,使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复杂。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在调整收入结构等政策语言的背后,还进一步表明我国目前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将逐步转化为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在结构调整、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的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发布机构:每日经济新闻 数据支持:普益标准 研究支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第一章大资管行业概况 (4) 一、大资管行业发展情况 (4) 二、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三、资管行业的法理基础梳理 (6) 四、监管展望 (8) 第二章银行理财发展分析 (10) 一、银行理财发展现状概述 (10)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16) 三、银行理财发展展望 (17) 第三章信托行业发展分析 (19) 一、信托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19)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24) 三、信托行业发展展望 (24) 第四章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分析 (26) 一、公募基金发展现状概述 (26)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31) 三、公募基金发展展望 (32) 第五章券商资管行业发展分析 (34) 一、券商资管发展现状概述 (34)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37) 三、券商资管发展展望 (38) 第六章保险资管发展分析 (40) 一、保险资管发展现状概述 (40)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45) 三、保险资管发展展望 (46) 第七章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49)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概述 (49)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54)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55)

表1理财子公司开业情况 (14) 表2五大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 (15) 表3理财子公司发布的指数 (15) 表4部分信托公司供应链金融信托产品展示 (23) 表52019年二季度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十 (36) 表62019年银保监出台保险资管相关政策 (40) 表7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规模与增速 (42) 表8保险资金运用占比 (43) 表9其他投资各项数量及金额 (43) 表10各类消费金融平台核心竞争力对比 (54) 图录 图12015-2019H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情况 (4) 图2银行理财规模(单位:亿元) (11) 图3不同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及近6季度净值型产品变化趋势 (12) 图4不同期限类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季度变化情况12图5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上升 (13) 图6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资产及其同比增速 (20) 图7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业务收入及其同比增速 (21) 图82015—2019Q2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与实际收益率 (21) 图9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风险项目个数和风险规模 (22) 图10公募基金总体规模情况(亿元) (27) 图11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情况(亿元)及合计占比 (28) 图12债券型基金规模(亿元)及占比情况 (28) 图13货币型基金规模(亿元)及占比情况 (29) 图14前十大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占比情况 (30) 图15券商资管总体管理规模(亿元) (35) 图16券商资管定向资管规模(亿元)及占比 (35) 图17券商资管集合资管规模(亿元)及占比 (36) 图18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增速 (41) 图19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 (44) 图20国寿资管智能投研平台框架 (44) 图21泰康智能合规系统 (45) 图2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两类发展战略 (47) 图23“断直联”后第三方支付资金流向 (50) 图24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季度交易规模VS市场份额 (51) 图252019年上半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结构VS市场份额 (52) 图262013-2018年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 (53) 图27中国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及渗透率 (54)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司名单) 排名上年 排名公司名称 (中英文) 营业收入 (百万美元) 利润 (百万美元) 国家 1 2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484489.0 30918.0 荷兰 2 3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452926.0 41060.0 美国 3 1 沃尔玛(WAL-MART STORES)446950.0 15699.0 美国 4 4 英国石油公司(BP)386463.0 25700.0 英国 5 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GROUP)375214.0 9452.9 中国 6 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352338.0 16317.0 中国 7 7 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259141.8 5678.1 中国 8 10 雪佛龙(CHEVRON)245621.0 26895.0 美国 9 12 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237272.0 12436.0 美国 10 8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235364.0 3591.3 日本 11 11 道达尔公司(TOTAL)231579.8 17069.2 法国 12 13 大众公司(VOLKSWAGEN)221550.5 21425.5 德国 13 9 日本邮政控股公司(JAPAN POST HOLDINGS)211018.9 5938.8 日本 14 18 嘉能可国际(GLENCORE INTERNATIONAL)186152.0 4048.0 瑞士 15 35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157830.5 44459.6 俄罗 斯 16 29 意昂集团(E.ON)157057.1 -3085.4 德国 17 23 埃尼石油公司(ENI)153675.5 9538.5 意大 利 18 17 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150570.7 6590.7 荷兰 19 20 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150276.0 9190.0 美国 20 22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148944.4 12059.1 韩国 21 24 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148138.8 7879.7 德国 22 16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147616.0 14151.0 美国 23 34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145915.0 20121.0 巴西 24 19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143688.0 10254.0 美国 25 14 安盛(AXA)142711.8 6012.3 法国 26 15 房利美(FANNIE MAE)137451.0 -16855.0 美国 27 25 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136264.0 20213.0 美国 28 27 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134167.5 3538.7 德国 29 31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133076.9 5923.5 日本 30 26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127460.0 8412.2 法国 31 28 惠普(HEWLETT-PACKARD)127245.0 7074.0 美国 32 30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126723.0 3944.0 美国 33 38 苏伊士集团(GDF SUEZ)126076.5 5566.0 法国 34 49 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125344.1 -7358.0 墨西 哥 35 70 瓦莱罗能源公司(VALERO ENERGY)125095.0 2090.0 美国 36 66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124754.0 2640.0 委内 瑞拉37 37 麦克森公司(MCKESSON)122734.0 1403.0 美国

福布斯2013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福布斯2013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来源:2013年9月18日福布斯中文网 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走向前台接班的二代人数出现明显飞跃,交接班进入高发期。多数中国家族企业正同时面临交接班与产业转型两大挑战。由于经济低迷等原因,由二代接管的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由一代掌控的企业。新希望蝉联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榜首。国美电器蝉联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榜首。尽管仍然以一代为主的大陆家族企业的业绩优于台湾家族企业,但台湾家族企业的传承优于大陆家族企业。 2013年9月,上海《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调查范围包括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家族企业、港交所上市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以及由台湾董事学会提供的台湾地区上市柜家族企业。这也是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 中国越来越多家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交接班、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三重挑战,如何在顺利交接班的同时,应对危机与波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 我们所认定的家族企业是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归家族所有,以及至少有两名或以上的家族成员在实际参与经营管理的企业。“所有权”强调,企业实际控制权属于某个以血缘、姻亲关系为联结的家族所有;“家族”则强调,对于仅一人控股或无亲属关系的几人(无论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控股的、且无控股股东的亲属持股或任职的情况,也不将该企业视为属某个家族所有。 福布斯中文版还同时发布了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及在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两份榜单。 截至2013年7月31日,共有2,470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1,039家为国有公司,1,431家为民营公司,后者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7.94%。通过统计,我们又将民营企业划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统计中共有711家民营上市的家族企业,占比为49.7%。

XXXX年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行业报告

2011年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行业报告(全文) 构建健康理财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 非常高兴能为这份报告作序。作为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我和我的同事们见证了近年来中国国民财富的快速积累。与此同时,基于强劲、持续的经济增长,一个成长迅速的财富管理市场应运而生。 作为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和改善业务结构的战略举措,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自身服务能力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中国新兴的财富管理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独有的特质和特征。 资产管理规模快速扩张。过去三年里,这一市场年均增长率约达45%。个人财富管理领域内的资产规模从2005年末的2000亿人民币(300亿美元)猛增至2010年末的1.7万亿人民币。 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日益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银行业推出超过7000款个人投资计划,涉及债券及货币市场类、信托类、结构性投资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等多种投资类型。客户细分和风险偏好评估程序也日益精准和专业化。

财富管理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0年底,在中国有129家银行机构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包括五大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中国邮储银行以及16家在华运营的外资银行。 产品设计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完善。银行理财产品在帮助居民实现储蓄和资产增值的同时,成为居民的重要投资工具之一。 面对这一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银监会一方面加强对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监 管规范,另一方面继续致力于开展公众教育和风险意识培育工作。 几年前,财富管理业务肇始之初,银监会就提出了“规范与发展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的监管原则。为此,银监会明确要求所有理财产品必须遵循三个原则: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和信息充分披露。 2005年以来,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和制度,包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这些规则催生了一个严格、审慎的监管架构,用以规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积极主动地推出了面向公众的金融教育服务。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财富管理业务已经变成一项重要的战略业务内容,并成为银行树立品牌形象、培养和保留优秀人才的强大动因。 年轻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仍处于不断发展以满足公众期望的阶段。相信《欧洲货币》这份针对中国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的调查报告将对中外财富管理经验和知识交流起到推动作用。

2018《财富》中国500强揭晓:京东超阿里、腾讯

2018《财富》中国500强揭晓:京东超阿里、腾讯 7月10日晚,财富中文网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考量 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该榜单由《财富》(中文版)与中金公司财富管理部合作编制。 今年中国500家上榜的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了39.65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上涨18.22%,涨幅翻倍;净利润更是达到了3.48万亿元,增长24.24%(作为对比,去年净利润涨幅仅为2.2%)。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为138.64亿元,继去年首次突破百亿之后,提升了22.44%。 榜单头部公司依然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前十名中的两家保险业巨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排名 相比去年都上升了一位,分列第四和第十。其中中国平安继续排在非国有企业第一位。 今年一共有47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颇受关注的一家新上榜的互联网服务公司是今年3月登陆纳斯达克的爱奇艺。该公司2017年收入超过173亿元,位列500家上市公司的第419位。专注于中国视频行业的爱奇艺创始人龚宇近日独家对话《财富》(中文版),讲述了一个关于从容与坚持的创业故事。此外,还有两家首次上榜的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第498位),和因为模仿保时捷而成为网红、并引起争议的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第352位)。 在行业方面,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和爱奇艺在内的7家互联网服务公司的总市值超过了7万亿,占比接近5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5%。而公司数量占比 不到4%的两个行业——保险业和石油、天然气、石化行业的18家上榜公司却 创造了近20%的收入。此外,根据中金分析:2018年共有55家房地产企业上榜,数量居各行业首位;而它们的总收入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了超过19.6%的增长。更多分析,请看榜单末尾来自中金研究团队的总结。 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赚钱的10家上市公司除了几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外,是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这十家公司创造了500家最大上市公司近40%的利润。 由于囊括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公司,上市地和规则的问题又将凸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