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碱度计算公式
24滴定法测定总碱度原始记录

总碱度(滴定法)测定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检验日期
标准溶液名称
盐酸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浓度C(mol/L)
水样名称
取样体积V(mL)
标准溶液滴定数(mL)
计算结果(mg/L)
V始
V终
V耗
计算公式
总碱度mg/L=C×M×50.05×1000/V(均以CaCO3计)
备注
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始
V终
V耗
计算公式
总碱度mg/L=C×M×50.05×1000/V(均以CaCO3计)
备注
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M——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50.05水样的体积(ml)
检验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检验人员:复核人员:
M——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50.05——碳酸钙(1/2CaCO3)摩尔质量(g/mol)
V——水样的体积(ml)
检验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检验人员:复核人员:
记录编号:
检验日期
标准溶液名称
盐酸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浓度C(mol/L)
水样名称
取样体积V(mL)
标准溶液滴定数(mL)
计算结果(mg/L)
碱灰中总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碱灰中总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用双指示剂法测定碱灰中总碱度。
3、熟练使用酸式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等实验仪器。
二、实验原理碱灰是工业上常用的碱性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可能包括碳酸钠(Na₂CO₃)、碳酸氢钠(NaHCO₃)和氢氧化钠(NaOH)等。
测定总碱度时,通常采用双指示剂法,即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此时反应的是碳酸钠被滴定为碳酸氢钠,以及氢氧化钠被完全中和;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此时碳酸氢钠被完全滴定。
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以酚酞为指示剂:Na₂CO₃+ HCl = NaHCO₃+ NaClNaOH + HCl = NaCl + H₂O以甲基橙为指示剂:NaHCO₃+ HCl = NaCl + CO₂↑ + H₂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50mL)、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250mL)、玻璃棒、烧杯、分析天平。
2、试剂(1)盐酸标准溶液(约 01mol/L):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浓盐酸,用蒸馏水稀释并标定。
(2)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称取 1g 酚酞,溶于 100mL 乙醇中。
(3)甲基橙指示剂(01%水溶液):称取 01g 甲基橙,溶于100mL 蒸馏水中。
(4)碱灰试样。
四、实验步骤1、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预先在 270 300℃下烘干2 3 小时),置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约 50mL 蒸馏水溶解,加入 1 2 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平行标定三份,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2、碱灰试样的处理准确称取碱灰试样约 15 20g 于小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转移至 2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数次,一并转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三种碱度计算表如何理解

三种碱度计算表如何理解
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水中碱度主要由三类物质组成: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弱碱,如氨、苯胺等;强碱弱酸盐,如碳酸盐、酸性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
而循环水碱度主要由下列公式表示:M=2[CO32-]+[HCO3-]+[OH-] +[HSiO3-]+[H2P04-]+2[HPO42-]+[NH3]
由于正常情况下,循环水水质中后四项含量很少,故平时只表示前三项,即总碱度M为:M=2[CO32-]+[HCO3-]+[OH-]
扩展资料
pH值是水溶液最重要的理化参数之一。
凡涉及水溶液的自然现象,化学变化以及生产过程都与pH值有关,因此,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和科研领域都需要测量pH值。
pH测量是一种相对测量,它仅仅指示标准溶液与未知溶液之间的pH差别,实际测量时,需要用标准缓冲溶液定期进行校准。
因此,为了达到量值的一致,必须建立pH标度。
pH表度范围定为0~14pH,pH标度的量值由基准缓冲溶液的pHs值确定。
因此,pH标度的含义可表达为:根据pH定义,在0~14pH 范围内选择若干个pH缓冲溶液作为pH标度的固定点,并且采用当代技术能达到的最准确的方法测定它们的pHs值。
国际上有二种pH标度,即多种基准pH标度和单种基准pH标度,中国采用多种基准pHs标度。
碱度计算公式

碱度计算公式
碱度(alkalinity)是指水中溶解阴离子总数的量化指标。
碱度指标可以反映水中阴离子的种类和含量,是衡量水质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它的计算主要是利用微量元素的水解反应,通过测定水样中的CO2和氯离子的含量来估算:
碱度=CO2×50+HCl碱度。
其中,CO2表示水样中的碳酸态二氧化碳,HCl碱度表示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它们的乘数50和35分别是反应的指数。
当水样中含有其他阴离子,如硫酸根、氨基组份、硝酸根、硫酸铵、硝酸钠等时,也可以通过测量每种盐类含量,求出一个总和:碱度=CO2×50+HCl碱度+其他阴离子综合碱度。
因此,碱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碱度=CO2×50+HCl碱度+常量A×S1+常量B×S2+……+常量
C×S3。
其中,S1,S2,S3分别为水样中各种盐类的含量,A,B,C为常量,可以根据条件选择相应的反应系数进行计算。
总碱度计算公式范文

总碱度计算公式范文总碱度是指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碱性物质的总量,可以通过计算溶液中各种碱性物质的摩尔浓度并相加得到。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碱性物质的计算方法:1.强碱的计算:强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
对于强碱,可以直接通过摩尔浓度计算总碱度。
例如,如果溶液中含有0.1 mol/L的NaOH和0.05 mol/L的KOH,则总碱度为0.1 mol/L + 0.05 mol/L = 0.15 mol/L。
2.弱碱的计算:弱碱是指在水溶液中部分离解的碱性物质,如氨水(NH3(aq))、碳酸氢钠(NaHCO3)等。
对于弱碱,需要考虑其离解程度,通过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Ka)来计算。
以氨水为例,其平衡反应为:NH3(aq) + H2O(l) ⇌ NH4+(aq) + OH-(aq)平衡常数Ka表示离解程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假设NH3的浓度为C mol/L,OH-的浓度为x mol/L,则NH4+的浓度也为x mol/L。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有:Ka=[NH4+][OH-]/[NH3]由于NH4+和OH-的浓度相等,上式可以简化为:Ka=x^2/C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OH-的浓度x,进而计算出NH3的离解度。
最后,将溶液中各种弱碱的摩尔浓度相加,即可得到总碱度。
3.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决定了反应的终点。
通过测定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总碱度。
例如,如果1 mol的盐酸(HCl)与2 mol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 mol的氯化钠和1 mol的水,那么总碱度为2 mol。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总碱度时,需要考虑到溶液中的其他酸碱反应,如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中和反应。
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上述方法计算出总碱度。
总之,计算总碱度需要考虑溶液中各种碱性物质的摩尔浓度,并根据其性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关于碱度

对于多数天然水样,碱性化合物在水中产生的碱度,有五种情形。
令:一酚酞作指示剂时滴定至颜色变化消耗盐酸为Pml ,再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消耗盐酸Mml ,则盐酸标准溶液总的消耗量为T=M+P 。
第一种情形,P=T 或M=0时: P 代表全部氢氧化物的一半,偶遇M=0,表示不含碳酸盐,亦不含重碳酸盐。
因此,P=T=氢氧化物。
第二种情形,P>1/2T 时:说明M>0,有碳酸盐存在,且碳酸盐=2M=2(T-P)。
而且由于P>M ,说明有氢氧化物存在,氢氧化物=2(T-P)=2P-T 。
第三种情形,P=1/2T ,即P=M 时: M 代表碳酸盐的一半,说明水中仅有碳酸盐。
碳酸盐=2P=2M=T 。
第四种情形,P<1/2T 时:此时M.P ,因此M 除代表由碳酸盐生成的重碳酸盐外,尚有水中原有的重碳酸盐。
碳酸盐=2P ,重碳酸盐=T-2P 。
第五种情形,P=0时:此时,水中只有重碳酸盐存在。
重碳酸盐=T=M 。
碱度的组成滴定的结果 氢氧化物(OH)- 碳酸盐(CO 32-) 重碳酸盐(HCO 3-) P=T P 0 0 P>1/2T 2P-T 2T-P 0 P=1/2T 0 2P 0 P<1/2T 0 2P T-2P P=0 0 0 T按下述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总碱度、碳酸盐、重碳酸盐的含量。
(1) 总碱度(以CaO 计,mg/L )=100004.28)(⨯⨯+VM P C总碱度(以CaCO 3计,mg/L )=100005.50)(⨯⨯+VM P C(2) 当P=T 时,M=0 碳酸盐(CO 32-)=0 重碳酸盐(HCO 3-)=0(3) 当P>1/2T 时碳酸盐碱度(以CaO 计,mg/L )=100004.28)P T (⨯⨯-VC碳酸盐碱度(以CaCO 3计,mg/L )=100005.50)P T (⨯⨯-VC碳酸盐碱度(1/2 CO 32-,mol/L )=1000)P T (⨯-VC重碳酸盐(HCO 3-)=0 (4) 当P=1/2T 时,P=M碳酸盐碱度(以CaO 计,mg/L )=100004.28P ⨯⨯*VC酸盐碱度(以CaCO 3计,mg/L )=100005.50P ⨯⨯*VC碳酸盐碱度(1/2 CO 32-,mol/L )=1000P⨯*VC重碳酸盐(HCO 3-)=0 (5) 当P<1/2T 时,P=M碳酸盐碱度(以CaO 计,mg/L )=100004.28P ⨯⨯*VC酸盐碱度(以CaCO 3计,mg/L )=100005.50P ⨯⨯*VC碳酸盐碱度(1/2 CO 32-,mol/L )=1000P⨯*V C重碳酸盐碱度(以CaO 2,mg/L )=100004.28P)2⨯⨯-⨯V T C (重碳酸盐碱度(以CaCO 3计,mg/L )=100005.50P)2⨯⨯-⨯VT C (重碳酸盐碱度(HCO 3-,mol/L )=1000P)2⨯-⨯VT C ((6) 当P=0时碳酸盐碱度(以CaO 计,mg/L )=100004.28M ⨯⨯*VC酸盐碱度(以CaCO 3计,mg/L )=100005.50M ⨯⨯*VC重碳酸盐碱度(HCO 3-,mol/L )=1000M⨯*VC。
总碱度核算

日处理量Q:80000m³/d 进水B OD100mg/L 进水氨氮57.2mg/L 进水碱度105mg/L 进水总氮78.5mg/L 出水BOD20mg/L 出水氨氮25mg/L 曝气池出水碱度136mg/L 出水总氮55mg/L硝化过程中需要的碱度量可按下式计算:碱度=7.14×Q ΔCNH3-N×10—3 (1)式中:Q为进入滤池的日平均污水量,m3/d;ΔCNH3-N为进出滤池NH3-N浓度的差值,mg/L;7.14为硝化需碱量系数,kg碱度/kgNH3-N。
对于含氨氮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通常需要补充碱度才能使硝化反应器内的pH值维持在7.2~8.0之间。
计算公式如下: 碱度=K×7.14×Q ΔCNH3-N×10—3 (2)式中,K为安全系数,一般为1.2~1.3。
要使生物硝化顺利进行,必须满足下式:ALKw+ALKc+ALKf>ALKN+AlKE (3)如果碱度不足,要使硝化顺利进行,则必须投加纯碱,补充碱度。
投加的碱量可按下式计算:ΔALK=(ALKN+ALKE)—(ALKw+ALKc+ALKf) (4)式中:ΔALK为系统应补充的碱度,mg/L;ALKN 为生物硝化消耗的碱量;ALKN一般按硝化每kgNH3-N消耗7.14kg碱计算。
ALKF 为生物反硝化产生的碱量;ALKF一般按反硝化每kgNO3-N产生3.57kg碱计算。
ALKE 为混合液中应保持的碱量,ALKE一般按曝气池排出的混合液中剩余50mg/L碱度(以Na2CO3计)计算。
ALKw 为原污水中的总碱量;ALKc 为BOD5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碱量;ALKc与系统的SRT有关系:当SRT>20d时,可按降解每千克BOD5产碱0.1kg计算;当SRT=10~20d时,按0.05kgALK/kgBOD5;当SRT<10d时,按0.01gALK/kgBOD5。
碱度校核7.14mg碱度;0.1mg碱度;3.57mg碱度;原水中碱度为ALKw=8400Kg/d分解BOD产生碱度ALKc=640Kg/d (以泥龄为20d计)生物硝化消耗碱度ALKN=18392.64Kg/d 生物反硝化产生的碱度ALKf=6711.6Kg/d 曝气池排出碱度ALKE=10880Kg/d 按曝气池排出液中剩余50mg/L碱度计算ALKw+ALKc+ALKf=15751.6Kg/dALKN+ALKE=29272.64Kg/d结果判定:ALKw+ALKc+ALKf ≯ALKN+ALKE处理意见:该硝化系统内碱源不足。
水质总碱度检测方法

编写:郑金兰 翁春海编号: Q/SBJ4(品)-3.28-2010 版本:2.0第1页共3页 名称: 水质总碱度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 保 密水质总碱度检测方法1.目的本方法规定了用酸式滴定法测定工厂生产用水及生活饮用水的总碱度。
2.范围适用于工厂所有生产用水及生活饮用水。
3.原理碱度是水介质与氢离子反应的定量能力,通过用强酸标准溶液将一定体积的水样滴定至pH值为4.0所测得的碱度称为总碱度.测定结果用相当于碳酸钙的质量浓度,mg/L 为单位表示。
4.安全及环保要求4.1. 配制化学品试剂及检测过程,遵照MSDS 要求佩戴耐酸碱手套、防烫手套。
5.试剂5.1. 0.5g/L 甲基橙指示剂:称取0.050g 甲基橙溶于,70℃的纯水中冷却定容至100ml 。
此试剂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有效期3个月5.2. 0.05mol/L 盐酸标准溶液:吸取4.2mL 盐酸(ρ20=1.19g/mL ),稀释至1000mL 。
此试剂贮存于玻璃瓶中,有效期2个月。
按下述方法标定:5.3. 称取在2500C 烘箱中烘干过的无水碳酸钠0.1~0.2克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0mL 纯水溶解,加4滴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c(HCl)= 0()0.05299m V V -⨯ 式中:c(HCl)—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 —碳酸钠的质量,g ;V —滴定碳酸钠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o —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0.05299—与1.00mL 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钠的质量。
编写:郑金兰 翁春海编号: Q/SBJ4(品)-3.28-2010 版本:2.0第1页共3页 名称: 水质总碱度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 保 密6.仪器6.1. 25mL 滴定管6.2. 50mL 移液管6.3. 250mL 锥形瓶7.操作规程7.1. 吸取50.00mL 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加4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度:
碱度是表示水吸收质子的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来标定。
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由重碳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引起的,其中重碳酸盐是水中碱度的主要形式。
引起碱度的污染源主要是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及洗涤剂、化肥和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流失。
碱度和酸度是判断水质和废水处理控制的重要指标。
碱度也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等。
工程中用得更多的是总碱度这个定义,一般表征为相当于碳酸钙的浓度值。
因此,从定义不难看出测量的方法--酸滴定法。
总碱度计算公式:
总碱度mg/L=V*c*50.04*1000/V0
V--滴定消耗baiHCl或硫酸du的体积zhi
c--HCl或硫酸的浓度dao
V0--水样的体积
50.04--1mL1mol/LHCl相当于CaCO3的质量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是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物与物之间时发现的一些联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法。
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数量之间的或等或不等的联系,它确切的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