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学案:2.3流程的优化

合集下载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课题】:流程的优化【教学内容】:1、流程优化的内容2、流程优化的条件【课标要求】: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教材分析】:《流程的优化》是普通高中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了解流程,理解流程→设计流程→优化流程”。

本节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流程,并对流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的。

本节由“1.流程优化的内容”、“2.流程优化的条件”等2个小节组成。

通过典型的案例来说明流程的优化时根据优化的目的从成本、工期、工艺、质量等指标综合考虑的。

还提出流程优化的条件主要有工艺、设备、材料等方面。

流程的优化是因为对现有流程的不满足而进行的改进,其目的是为了跟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已经设计的流程还可以进行改进、优化。

完美的流程不存在,不断优化才能不断进步。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阅读和绘制简单的流程图,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学会了分析流程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对流程对于生活和生产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经验。

高中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逐渐提高,喜欢新生事物,对新事物敏感且喜欢尝试。

在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已经有意无意的进行过流程的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树立流程优化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流程流程优化的目的、主要内容及条件。

(2)能举例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

(3)能选择生活、生产中一个简单事项进行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表达设计方案。

2、过程与方法(1)经历组装风力小车的技术试验过程,体验流程优化的内涵,总结工期优化的方法,(2)通过分析案例,理解流程优化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知道成本优化、工艺优化的具体内容。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共26张PPT)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共26张PPT)

说一说:下列产品采用哪种加工工艺流 程制造的。(少切削、无切削、焊接)
• 六角螺母 • 铁制窗框 • 铸铁锅 • 塑料洗脸盆
• 目的:提高质量、节约能耗
工艺 优化
• 方法:改变制作工艺
• 条件:研究流程内在机理、重新设计 环节、时序、增加新设备、新 技术
流程优化是根据优化的目的从成本、工 期、工艺、质量等指标综合考虑的。
工序可以同时进行--并行工序
特点:可以同时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流程优化的概念
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对 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 对流程进行改进的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串行工序
特点: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工序可以同时进行--并行工序
原方案:
买电器
①—2—元小—件时—>② —焊2—小底—时座—> ③ —做4—小灯—时罩—> ④ —2组—小装—时—> ⑤ —1调—小试—时> ⑥
改进后的流程:(1) 买电器
①—2—元小—件时—>②
焊底座 —2—小—时—>

组装 —2—小—时—>

调试 —1—小—时—>

做灯罩 4小时
改进后的流程:(2)
优化内容 目的
方法
工期优化
提高工作效 率
串行工序改 为并行工序
条件 增加人力和物力
成本优化 降低成本
优化环节和 时序
研究流程内在机理
工艺优化
提高质量、 节约能耗
改变加工工 艺
研究流程内在机理、 重新设计环节、时序、 增加新设备、新技术
三、流程优化的条件
流程优化 的条件
外部条件:建立在设备和工艺 水平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2课时连堂)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王涤生430100一.教材内容分析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的《技术与设计1》前三章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学习“方案的构思方法和创造技法”,第七章让学生学习设计,体验实践,从而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由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

是学生了解技术、学习技术、体验技术、感受技术的入门课程,能让学生在“探究、试验与创造”氛围中,顺利地“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中,选取“简易相片架”作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了“结构与设计”,熟悉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此刻,在《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的设计》”中,特意增加2—3个课时,选取《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这个载体,让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选择合适的制作工艺及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制作“鲁班锁”,是激起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术、探究技术、崇尚技术的最佳课程资源配置。

“鲁班锁”的特殊结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技术上的瑰宝。

学生通过对“鲁班锁”的探究,重现了我国古代技术的智慧,让他们体验了“结构与设计”及“流程与设计”的关系,使他们不仅对“模型及其结构的自然统一关系”有了实质性认识,增加了对《技术与设计2》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他们技术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设置《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内容,能强化《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知识结构,又可为后续课程《系统与设计》作好铺垫,凸现了《通用技术》的特点,符合《新课标》原则,我们将其作为“校本研究”设置在《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之中。

二.教学活动的重点1.让学生通过制作鲁班锁,体验“模型的制作”的全过程。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课题:流程的优化“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流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流程优化的教学,学生对于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设计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通过本节课对流程优化内容的分析及优化条件的总结,进一步深化对流程设计方法的理解,体会流程优化设计时整体考虑、综合权衡的技术思想。

但是学生对工农业生产的流程不是很熟悉,让他们对这些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是非常困难的,而学生对于和他们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一些事情却比较了解,并且感兴趣,所以这节课,我对教材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选取了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够感受到、体验到的,而且比较熟悉的案例进行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的教学。

1、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理解流程优化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流程的案例分析,学会流程优化的方法;在流程优化的讨论与实践中,加强对流程优化思想的理解,并能提出优化方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流程优化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流程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与创新的意识。

二、学生能对简单的流程进行优化。

把握流程优化的条件,对简单流程进行优化。

首先从流程设计的目标引入,引出流程优化。

通过野炊做饭流程的流程优化的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工期优化这一内容其次,通过墙贴这一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流程的设计及流程优化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流程的优化不仅是简单的时序优化,而且需要对流程内在机理、设备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工期、质量、工艺、成本等方面的优化。

然后,结合四种流程优化的内容、目标,引导学生总结流程优化应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指标的优化,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总结流程优化的条件。

最后,学以致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寻找麦当劳等快餐店的经营流程中,体现提高效率方面的流程优化,进一步体会、感受流程优化的内容,深化对流程优化的方法和思想的领悟。

二、流程优化的条件。

2.3.1分析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2.3.1分析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三、流程的优化任务一分析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一、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尝试分析流程设计和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能够体会流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尝试分析流程设计和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能够体会流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孙宇发现,小组同学在做金属组合式笔筒时,有的同学忙得不亦乐乎,但有的同学却无所事事。

如何让所有同学动起来,做合适的工作,形成协作?显然需要对原来加工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

2、新课学习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生产和生活中的技术改进和革新,多数是对已有流程的整体改进或是对其中某-环节的改进,使其得以优化。

优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流程优化包括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等优化指标。

根据需要,有的流程优化是对单个指标的优化,有的流程优化是对多个指标的优化。

对于一个特定的流程,往往是以某个指标的优化为主,综合考虑其他指标。

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指标的优化,可能会带来其他指标的下降。

因此,流程的优化应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指标的优化,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通过对流程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与技术手段,能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作业时间的工期优化的目的。

案例分析工期优化某厂家生产的竹凉席需要把一块块竹块申连起来。

由于申线的需要,须在竹块上钻两个孔(如图2-27所示)。

以下是竹块钻孔流程不断优化的过程:最初是用一一个钻头在竹块上钻孔,钻两个孔需要两个环节,效率低下。

后来改为用两个钻头同时钻孔,即期优化,两个钻头同时完成,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期优化后,用两个钻头同时钻孔,钻通竹块需要较长的时间,钻孔较深,容易开裂;二期优化采用四个钻头从竹块两侧同时钻孔,每侧钻孔深度减小,提高了效率。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共23张PPT)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共23张PPT)

流程优化的内容及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降 低劳动强度、降低 成本、节约能耗、 保护环境、保证安 全生产。
小试牛刀
从健康、卫生的目的出发如何合理安 排早晨的洗漱、早餐、晨练三件事的 时序?
马上行动
写出自己平时的学习流程,分析自己 的学习流程是否优化了,把优化了59 47 51 58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流程 也是利用一些方法来实现成本 优化的。
案例: 法兰的制作方法
切削法
就是将圆钢直接在车床上切削成型,然后再钻 孔而成。
下料
切削
钻孔
检查
特点:
法兰盘切削加工流程
A.工艺简单。 B.切削过程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低,材料 利用率低。
少切削法
4
乙丙甲 4+6+12=
5
丙甲乙 2+8+12=
6
丙乙甲 2+6+12=
台灯制作
买电器元件 ①
2小时
焊底座 ②
2小时
做灯罩


4小时
2
小组 时装
调试


1小时
优化方案A
买电器元件 ①
2小时
焊底座 2小时
做灯罩 4小时
组装 ②
2小时
调试


1小时
通过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在人手 (3人)足够的情况下,将串行环节改为 并行环节,进行工期优化,周期缩短7小 时。
一件湿衣服含有1KG水,其中含洗涤剂20G。 先把衣服拧干到剩下0.5KG水,然后用2KG水 漂洗一次,拧干到剩下0.5KG水,再用2KG水 重复漂洗一次,这样同样适用4KG水,衣服里 的洗涤剂就只留下0.4G了。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共17张PPT)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和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共17张PPT)
2、流程优化的指标是相互联系的: 如工期缩短有可能造成人力物力成本的上升等。
3、流程优化的条件: 流程优化需要材料、工艺、工具、设备、人员等 条件。
案例分析:
银行存取款流程的优化——从人工操作到自动取款机。
1、画出人工操作取款流程图。 2、画出自动取款机取款流程图。 3、写出此流程优化需要哪些条 件才能完成。
划线
剪纸
折纸
粘贴
画字
(2)每4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以流水线的方式来制作正 方体纸盒。这时的制作流程会怎样?请画出这种方式的流 程图。
活动:正方体纸盒的制作
制作:
每个小组根据要求,开始正方体纸盒的制作,每组至少制作 5个。其中教师指定几人成为单人一组,按照每个同学自己编制 的单人流程来制作正方体纸盒,其余小组根据本组编制的流水 线方式来制作。根据下表,记录各小组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流程的优化
复习流程知识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 行为进行的程序。
任何的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 环节。
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
洗衣服 1小时
烧菜 40分钟
煮饭 30分钟
洗衣服 1小时
烧菜 40分钟
煮饭 30分钟
吃饭 20分钟
吃饭 20分钟
看报纸 10分钟
看报纸 10分钟
2小时40分钟
目标:速度快、数量多、质量高
活动:正方体纸盒的制作
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1)根据所给的这些工具和材料,考虑单人制作正方体纸 盒的流程,并画出流程图。
(2)每4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以流水线的方式来制作正 方体纸盒。这时的制作流程会怎样?请画出这种方式的流 程图。
活动:正方体纸盒的制作

【公开课教案】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与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公开课教案】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技术与设计2 第二章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技术与设计2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三节流程的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三节的内容。

在本节内容之前教材先介绍了“生产和生活中的流程”,接着让学生尝试了“流程的设计”。

依照第一册中已经学习的设计的一般步骤,“流程的优化”正是对已有的流程设计的评估优化的过程。

本章内容层层铺开,逐级深化的安排方式,也是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与应用,也为第四章《控制与设计》中用方框图表达控制过程奠定了流程的思想基础,同时提高了学生把想法转化为方案的能力。

【学情分析】经过生产和生活中流程的学习,多数的学生对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描述并设计生活中一些简单事物的流程。

但学生对如何优化流程还不清楚,优化流程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更不了解。

通过流程优化的学习,正是解决了学生想要完善自己的设计却无从下手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有较高的积极性。

但是流程的优化也需要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和一定的生活经验。

如果学生对某个流程完全不了解,思维就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案例的选用上教师尽量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流程,或者通过简单介绍学生就能有大概了解的事物的流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2、掌握流程优化的定义及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流程优化的目的与内容2、通过对课本中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指标是怎样优化的。

3、通过小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流程的优化方法,并用文字或图表表达流程设计的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3、让学生领会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流程优化的内容难点: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的流程进行改进,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教学过程】案例分析(1)工期优化:展示机械设备修理工期优化的案例让学生试着改进,并判断属于那种优化,然后思考这种优化需要考虑什么?教师总结:在这个优化过程中,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工期,但是只考虑缩短时间也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到并行工作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的增加还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流程的优化学习目标1.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理解流程优化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

3.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4.能对生产生活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

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1、流程优化的内容生产和生活中的技术改进和革新,多数是对已有流程的整体改进或是对其中某一环节的改进,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流程优化涉及到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优化指标。

根据需要,有的流程优化是对单个指标的优化,有的流程优化是对多个指标的优化。

对于一个特定的流程,往往是以某个指标的优化为主,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指标的优化,可能会带来其他指标的下降。

因此,流程的优化应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指标的优化,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案例分析工期优化校办厂的一台机械设备需要修理,需要经过拆卸、机件检查、零件修理、零件加工、电器修理、组装、试车等工序,其中零件修理和零件加工可以同时进行,每一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如下图,这一流程的线路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修理的总工期为18天。

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缩短工期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分解作业,把原来依次进行的工作改为平行关系或交叉关系进行。

下图就是改进后的修理流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把电器修理的工作由原来的串行,改成了与机件检查和零件加工并行。

这样总工期就由原来的18天缩短为15天。

在把串行工序改为并行工序时,要考虑到并行工作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的增加,要把人力和物力增加的成本与缩短工期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改进后的总成本是降低的,那么改进方案就是可行的。

工期优化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修路、水利工程等项目,可能会大大减少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阅读无切削法从表中可以看出,方案2配送线路的路程最短,为46km,比平均路程52km少6km。

是最优线路,这是成本优化的结果。

计算下来第年节约的成本将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成本优化的事例有很多,如邮递员投递线路的优化、由手工制作木桶到批量生产塑料水桶的优化等。

阅读某公司对工作过程的改革某公司在改革前,其验收部门虽然产生了货物到达的信息,但却无权处理它,而需要将验收报告交至付款部门。

后来采用新计算机系统,实现了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分享,使验收部门自己就能独立完成产生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任务。

这样,该公司在工作过程中减少了一个环节,精减了75%的员工,降低了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2、流程优化的条件流程的改进和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它建立在设备和工艺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流程内在机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

例如,零件加工中材料的改变,会导致设备的改变和工艺方法的改变,从而加工流程就要改变;若材料不变,加工工艺改变了,设备也要改变,这样,流程也会改变。

因此,流程与材料、设备、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优化流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条件。

马上行动1、原先,人们到银行或储蓄所存取款,需要人工填单、记账,保存纸质的账单。

自从引入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改进了存取款的流程,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差错率。

请说明:这种流程优化属于哪种优化?需要什么条件?2、用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首先要根据图纸要求,在电脑上编制加工程序,然后机床自动按程序进行加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优化的条件是什么?阅读洗衣流程的优化有人认为洗衣服只要水用得多就会干净。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每次用水少一点,多漂洗几次。

例如,一件湿衣服含有1kg水,其中含洗涤剂20g。

假设用4kg水漂洗一次,随即把衣服拧干到剩下0.5kg水,那么这件衣服还留着2g洗涤剂。

如果换一种方法,先把衣服拧干到只剩下0.5kg水,然后用2kg 水漂洗一次,拧干到剩下0.5kg水,再用2kg水重复一次。

这样,同样使用4kg水,衣服里的洗涤剂就只留下0.4g了。

当我们提取或洗涤某种东西时,用大量溶剂提取或洗涤一次,其效果远不如用同样多的溶剂,分成几次提取或洗涤好。

这个“少量多次”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

如煎中药,一般是煎两次,才能把药的有效成分都提取出来。

如第一次用1kg水煎一小碗,第二次用0.5kg水煎一小碗,一共用去1.5kg水。

若一次用1.5kg水煎一碗中药,效果就差多了。

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流程,就是借鉴了这一思路。

小试验试验目的:以提高效率为目的,优化制作纸制提兜的流程。

试验准备:牛皮纸或较厚一点的纸,糨糊,订书机等。

试验过程:1、设计图样,画出图纸;2、编写单人制作纸制提兜的流程,画出流程图,并测量单人制作一个提兜所需要的时间;3、编写多人流水化制作10个提兜的流程,画流程图,并测量和计算流水化批量制作提兜时平均每个人所需要的时间。

试验总结:1、说明两种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

2、流水化制作比单人制作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多少?3、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阅读流程再造与信息化基础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提出企业再造理论和方法。

企业再造是指“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经营基准,而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在一个企业中,业务流程决定组织的运行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

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摈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

哈默博士认为,企业的流程再造就是企业的一场革命。

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作为企业再造的手段。

流程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必须以快速而灵敏的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几乎所有的相关工序都可以同时进行。

通过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决策者可以及时掌握必需的决策信息。

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方面构造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另一方面要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网络连接,充分利用外部的信息资源。

练习1、在下列产品中选择2—3个指出它们是采用哪种加工工艺流程(少切削、无切削)制造的,并分析它们的工艺流程和材料、设备的关系。

自行车车座。

自行车车把。

斧子。

铸铁锅。

塑料洗脸盆。

2、联合收割机是一种常用的农业机械,画出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流程。

3、拆装一台废弃的(或旧的)家用电风扇,用流程图表示其安装过程,并对该流程进行优化。

提示:为了安全起见,电风扇的电气部分(如电机导线部分)不在拆装范围之列,且拆装操作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

4、养鸡工厂化由于提高了产蛋率和提供大量肉食鸡而被普遍采用。

请用流程优化的观点说明这种集中化的饲养工厂的主要特点,以及需要进行哪些改进。

5、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考试,请你帮学校教导处设计一个学校组织期末考试的工作流程。

本单元小结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任何一项生产或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时序,都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环节。

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组织生产、规范活动,可以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序而高效。

流程的设计主要应从提高效率、提高质量、节省资源、保证安全等方面明确设计的目标。

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等,其核心是要依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的变化规律,科学地确定时序和环节。

流程的表达可以有文字、表格、图示、模型、动画演示等多种方式。

流程的设计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优化的过程。

流程的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有所侧重,主要有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

优化要在平衡各项资源的基础上,突出主要指标的实现。

综合实践1、可拆装家具的组装可拆装家具以其运输和搬运方便、可回收等优点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请以你熟悉的一种可拆装家具为例(如电脑桌),说明它的装配流程,画出装配流程图。

2、垃圾处理工作流程的改进设计。

垃圾车每天都要从生活小区运走很多垃圾,怎样处理这些垃圾,使它们变废为宝呢?到垃圾处理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以一种垃圾处理方式为例画出垃圾处理的流程图,并提出你的改进设计方案,以及改进所需的实施条件(如设备、环境等)。

提示:实地考察时应注意卫生和安全。

3、设计一个民用住宅的施工流程。

杨大伯家里要盖一幢砖混结构的房子,为了更好地组织施工,他需要设计一个施工和装修的流程。

请你按以下要求帮他完成这项设计。

(1)分别画出施工和装修的流程图,注明环节、工序的时间,分别计算出工期。

(2)根据材料、施工人员、工期等因素,进行流程的优化分析,考虑如何平衡工程的成本。

提示:主要环节有材料准备、打基础、砌墙、架梁、铺瓦面、抹灰、安装门窗、装修等。

4、对一种工业产品组装工艺流程的改进设计。

参观一种工业产品(如电视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粉碎机、脱谷机等)的装配工序,画出装配流程图,如果有需要改进之处,请进行组装流程的改进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