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课件,知识点及练习-2007年全真模拟试题
2007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

2007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时间:3小时 满分:100分)第i 题(6分)1.1936年N.Bohr 提出了复合核理论。
将232Th 与76Ge 通过核融合后,生成一种核素N ,同时释放出3个中子。
试写出核反应方程式,确定N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右图是正四面体的原子簇Au n 一个三角面图,根据该图,确定Au n 中的n 数值;如果另一原子簇X m 也具有相似的结构,每边有x 个原子组成,确定m 与x 的关系式。
第ii 题(7分)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以镁条、铝片为电极,以稀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人们普遍认为铝是负极。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该原电池究竟谁是负极,发生怎样的电极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剪取约8cm 的镁条及大小相近的铝片,用砂纸去膜,使镁条与铝片分别与量程为500μA 的教学演示电表的“-”、“+”端相连接,迅速将两电极插入盛有1mol/L NaOH 溶液的烧杯中。
开始,电表指针向右偏移约500μA ,铝片表面有许多气泡,很快电流逐渐减小至0;随后,指针向左偏移,且电流逐渐增大至约400μA ,此时,铝片表面气泡有所减少,但镁条表面只有极少量的气泡产生。
1.写出开始阶段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2.写出随后阶段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铝片表面气泡有所减少,但未消失,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1mol/LNaOH第iii题(9分)在我们地球的物质世界里的周期系是根据4个量子数建立的,即n=1,2,3,……;l=0,1,…,(n-1);m l=0,±1,±2…,±l;m s=±1/2。
如果在另一个星球,那里的周期系也是由4个量子数建立的,但它们的关系为n=1,2,3,……;l=0,±1,±2,…,±(n-1);m l=0,1,2,…,l-1;m s=±1/2。
如果在地球上的基本原理在这个星球上也是适用的(但不发生能级交错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星球中第一、二、三、四、五、六层各有几个亚层?(2)这个星球中s、p、d、f、g、h亚层各有几个轨道?(3)这个星球中第一、二、三、四、五、…、n层各有几种元素?(4)写出9、33号元素的价电子构型;(5)写出前112号元素电负性最大和最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6)写出第二周期中可能的杂化轨道。
2007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9)附答案

2007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9)(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第题(5分)X的单质是一种软的、白色的、较活泼的金属;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低、分布分散、绝大部分伴生在有色金属、煤和铁矿中;X元素的世界储量不大,而我国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茅。
其化合物XP、XAs y P1-y是人们熟悉的半导体材料。
X在高价化合物中比在其低价化合物中稳定。
目前,具有层状结构的特殊性能物质(该金属的非整比化合物)Cd0.5Ga2XS5和Hg0.8Ga1.6X1.2S5正在深入研究。
第题(5分)第题(5分)Mn3O4的用途很广,在电子工业上,它是生产软磁铁氧体的原料,而软磁铁氧体则广泛地用作磁记录材料;在化学工业上,它可用作多种反应的催化剂。
可以高锰酸钾与乙醇(1g︰80mL)为反应物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Mn3O4纳米粉体。
4的反应就基本完全;而对于无水乙醇,反应到相同程度则需要24h以上。
解释反应速率加快的第题(5分)以烯丙基溴和硫脲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作用下,以水作溶剂,分三步反应合成了烯丙硫醇。
已知这三步反应在不同的pH条件下进行(酸性、中性、碱性,未按顺第题(8分)在乙醇溶液中,电解钛片4h,然后电解铅片2h,每隔30min加入0.1mL乙酰丙酮,制得中间体A,然后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得到纳米材料B。
A是不定组成型物质,红外光谱显示A中存在C=C、C=O等官能团。
第题(10分)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其他自养型生物利用光能由简单化合物合成高能复杂分子的过程。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分子与特殊的酶分子受体(MS )相结合,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科学家们发现光合作用还存在许多变化形式,如有些细菌可用H 2S 代替H 2O 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结构与性质完全相似的产物。
我国科学家早在1946年就发现铀吸收中子后可发生核裂变分裂成较小的碎片。
如以一个漫中子轰击23592U 发生核裂变时,能产生两种核素72X 、16062Sm 和若干快中子。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模拟试题

第1题近年来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绿色化学介质—离子液体。
通常离子化合物的熔点较高,而离子液体是室温下表现为液体的离子化合物。
最早发现的离子液体硝酸乙基胺的熔点只有12℃。
离子液体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
制备方法非常简单,如卤盐和金属卤化物直接化合,酸碱中和,复分解反应等。
写出下列离子液体的制备反应方程式。
1.硝酸乙基胺2.由甲基咪唑NH NH 3C —制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再与三氯化铝作用。
3.由甲基咪唑制碘化1—乙基—3—甲基咪唑,再在甲醇中与四氟硼酸银作用。
第2题3.07 g 的化合物D 溶解解在过量NaOH 水溶液中。
由硝酸中和到pH=7,并加入过量硝酸钙,获得的溶液过滤了白色沉淀后, 烘干并称量,沉淀的质量是3,1 g.。
剩余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得到8,61 g 另外的白色沉淀。
1.确定物质D 写出所有提及到的反应的方程式。
2. D 与氨反可能形成什么物质?第3题1874年德国化学家Piter Austen 合成出F 。
由于物质F 的有趣性质,它在工业上开始生产。
物质F 按照如下表合成:1.008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Li BeB C N O F Na Mg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RaY La Lu -6.9419.01222.9924.31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210]126.979.9035.454.00320.1839.9583.80131.3[222]He Ne Ar KrXe Rn 相对原子质量Rf Db Sg Bh Hs MtF的1H-NMR谱只有两个信号,加入D2O后其中一个信号消失。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评分标准(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題2分,共5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1.空气中含有NO x 、CO 2、CH 4、O 3、含氟化合物等等会引起光化学污染、空洞效应、温室效应等破坏环境的作用。
下列气体中产生温室效应最大的气体是A .CO 2B .CH 4C . NO x D. CCl 2F 2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溶液既能与NaOH(aq)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pH 值最大的是 A .Na 2CO 3(aq) B. NH 4HCO 3(aq) C. NaHCO 3(aq) D .NaHSO 4(aq)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 3 B .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D .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4.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
其反应原理为:C 3N 3(OH)3−→−∆HNCO HNCO +NO 2−→−∆N 2+CO 2+H 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 3N 3(OH)3与HNCO 为同一种物质B. 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 反应中NO 2是还原剂 D .1mol NO 2在反应中转移4mol 电子 5.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IA 族,X 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B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C . 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D . 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6.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再通入少量氯气,[H +]/[ClO -]减少 B. 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通入少量SO 2,溶液漂白性增强D. 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Na +]=[Cl -]+[ClO -] 7.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绿色化”的有: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 4萃取溴水,改为CCl 4萃取碘水; ②在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①和②B.①和③ C .②和③ D.①、②和③ 8.在[(OC)3Ni -Co(CO)3]x 中,x 应为A .+ B. - C.3- D. 3+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aHCO 3(aq)中加入过量的Ba(OH)2(aq): 2HCO 3-+Ba 2++2OH -=BaCO 3↓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 2++SO 42-+H ++OH -=BaSO 4↓+H 2OC.NaNO 2(aq)中加入酸性KMnO 4(aq) 2MnO 4-+5NO 2-+6H +=2Mn 2++5NO 3-+3H 2OD .Fe(NO 3)3(aq)加入过量的KI(aq) 2Fe 3++2I -=2Fe 2++I 210.核磁共振(NMR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论断等高科技领域。
中国化学会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模拟试题5

● 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物质A 和B 含有相同元素组成,并且含有八面体离子。
但它们的磁矩不相同。
μA =0,μB =1.72D 。
当20ml 0.1mol/l 的A 溶液与1.3240g 的Pb(NO 3)2,生成1.2520g 的白色沉淀,溶液中只剩下钾盐。
若将1.2700g 的FeCl 3加入到过量的A 溶液中,生成1.6200g 白色沉淀G(含有质量分数为51.85%的铁)。
若在空气中暴露,G 变成蓝色,转换成D 。
与FeCl 2反应,溶液B 立刻给出蓝色沉淀E(组成与D 相同)。
1.确定物质A-E 。
2.给出反应的方程式。
3.蓝色沉淀D 和E 有什么不同?第2题实验室有一瓶苯酚与环己醇的混合物重97克。
某学生取0.97克的样品放入50mL 的水中,加入数滴的酚酞,用1.0M 的NaOH 溶液滴定。
经加入5.0mL 的1.0M NaOH 溶液后,使溶液恰好变成桃红色。
于是学生取48.5克的混合物,加入3M NaOH 溶液50mL ,然后加入乙醚70mL ,经过摇晃萃取后,溶液分成两层,分离了有机层之后再加入乙醚70mL 至水层溶液萃取一次,分离后将两次萃取的有机层合并,加热将溶剂蒸发,得到的残留物中却发现还有8.5克的酚。
[酚的pKa =9.95] 1.请问此瓶药剂中含有环己醇几克?2.此分离的过程,是利用什么原理?即学生为什么要加NaOH 溶液到混合物中再用乙醚萃取? 3.这个分离效果非常不好,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008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Li BeB C N O F Na Mg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RaY La Lu -6.9419.01222.9924.31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210]126.979.9035.454.00320.1839.9583.80131.3[222]He Ne Ar KrXe Rn 相对原子质量Rf Db Sg Bh Hs Mt 姓名学校赛场报名号赛区省市自治区第3题(1)乙二胺以1:1摩尔比吸收二硼烷形成一个白色固体化合物。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预赛试题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预赛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S:32 K:39 Ca:40 Cu:64 Br:80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15题,共60分)1.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
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B.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9OC.滴定时碘溶液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D.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2.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3.碘元素有多种价态,可以形成多种含氧阴离子I x O y n-。
由2个IO62-正八面体共用一个面形成的I x O y n-的化学式为A.I2O94-B.I2O106-C.I2O118-D.I2O1210-4.石油中常因有少量硫醇而产生难闻的气味。
硫醇是—SH与链烃基相连的含硫有机物,其性质与醇类有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一SH的存在,也导致硫醇有一些醇类所没有的化学性质,例如硫醇能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硫醇在空气中能被氧化等等。
根据信息判断下列有关硫醇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沸点:C2H5SH>C3H7SH B.酸性:C2H5SH<C2H5OHC.水溶性:C2H5SH<C2H5OH D.还原性:C2H5SH>C2H5OH5.最近《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关于人体体香的研究文章,文章称人的体味中存在两种名为“AND”和“EST”的荷尔蒙。
已知同一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于团时,这样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结合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种分子均包含四个手性碳原子B.与足量氢气加成后的两种物质互为同系物C.“AND”和“EST”两者分子式之差为CH4D.“AND”和“EST”化学性质相同6.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B.测定工业烧碱的含量(含杂质碳酸钠)可称取一定量样品放人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稍过量氯化钡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C.用分液漏斗分离苯与硝基苯D.除去氯化铁酸性溶液中的氯化亚铁:加人适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7.现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型的是A B C D8.右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化学竞赛题PPT课件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采取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和 生物多样性。
未来展望
探讨未来环境保护的趋势和挑战,提 出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促进 可持续发展。
分子根据其电子排布和成 键情况具有特定的几何构 型,如直线、平面、四面 体等。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
01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量既不
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
熵与自发反应
02
熵表示系统的混乱程度,自发反应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即向着更加无序的状态发展。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设计
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 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选择实 验材料、器材和试剂,设计出科学、 可行的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如溶 解、加热、冷却、蒸馏、萃取等,能 够正确、规范地完成实验操作,确保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现。
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料和试剂,优化合成路线,减少废物产生 和能源消耗,实现高效、清洁的生产过程。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减少对环境和人体 的危害。
介绍一些绿色化学实践案例,如绿色农药、绿色塑料等,展示 绿色化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成果。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 求的能力。
材料科学
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 性质和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在各种环境下的行为 和性能。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答案及评分第1 题(12分)1-1 Si + 4OH− = SiO44 − + 2 H2(1 分) SiO44 − + 4H2O = Si(OH)4 + 4OH−(1 分)若写成Si + 2OH− + H2O = SiO32− + 2 H2 SiO32− + 3H2O = Si(OH)4 + 2OH−,也得同样的分。
但写成Si + 4H2O = Si(OH)4 + 2H2不得分。
写不写↓(沉淀)和↑(气体)不影响得分。
1-2 不能。
(1 分)经典共价键理论认为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对而成键。
C 为第二周期元素,只有4 个价层轨道,最多形成4 个共价键。
(1 分)理由部分:答“C 原子无2d 轨道,不能形成sp3d 杂化轨道”,得1 分;只答“C 原子没有2d 轨道”,得0.5分;只答“C 原子有4 个价电子”,得0.5 分;答CH5+中有一个三中心二电子键,不得分(因按三中心二电子键模型,CH5+离子的C-H 键不等长)。
1-3 A 或质子酸(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 (2 分)1-4 C26H30(分子式不全对不得分) (2 分)1-5 有(1 分)1-6 3 种(答错不得分)(1 分)1-7 有(1 分)1-8 无(1 分)第2 题(6 分)(每式3 分)对每一式,只写对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但未标对价电子分布,只得1 分;未给出立体结构特征不扣分;未标出同位素符号不扣分,但B 中将星号标错位置扣0.5 分。
第3 题(10 分)w.w.w.k.s.5.u.c.o.m3-1 ··· AcB CbA BaC A ···(5 分)大写字母要体现出Cl-层作立方最密堆积的次序,镁离子与空层的交替排列必须正确,镁离子层与氯离子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相对关系)不要求。
必须表示出层型结构的完整周期,即至少写出包含 6 个大写字母、3 个小写字母、3 个空层的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衢州化学网/毛云中原创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个小题3分,共10小题,满分30分)1.把0.1molNaO2和NaO的混合物溶与水后,刚好被100g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 C .3:1 D.任意比2.电解NaCl-KCl-AlCl3融熔体制铝比电解Al2O3AlF6融熔体制铝节约电能约30%,但现在仍然用后一种方法制铝,其主要原因是()A.AlCl3是分子晶体,其融熔体不导电 B.电解AlCl3生成的Cl2会污染大气C.自然界不存在富含AlCl3的矿石 D.生产无水AlCl3较困难,成本较高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溶液中,一组插入烯NaOH溶液中,饿形成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是()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4.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简称Vc),Vc又称抗环血酸,如每升新鲜橙汁中,Vc含量在500mg左右,它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氧化,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用滴定法测定了某种待测橙汁中Vc的含量,其测定的主要化学反应是()(Vc)(脱氢Vc)关于此滴定实验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标准碘溶液进行滴淀时可用1~2滴淀粉溶液做指标示剂B.滴至混合液蓝色刚刚褪去时即为滴定终点C.滴定时要剧烈摇动锥行形瓶使反应进行完全**待测橙汁用7.50ⅹ10-3mol/L的碘溶液15.00mL正好滴至终点,该待测橙汁中Vc含量为990mg/L5.热化学方程式:C(石墨)+2H2(g)CH4(g)+χ,2C(石墨)+H2(g)C2H2(g)+2Y2C(石墨)+2H2(g)C2H4(g)+2z.已知χ>z>y,对下列反应:C2H2(g)+H2(g)C2H4(g)+Q1,2CH4(g)C2H4(g)+2H2(g)+Q2判断正确的是()A.Q1>0 , Q2<0 B.Q1<0 ,Q2>0 C.Q1>0 , Q1>0 D.Q1<0, Q1<06.金属钠能在无水液氨中溶解为蓝色的液态氨溶液,蓝色据认为是生成了电子的氨合物即的缘故,有反应:Na+nNH3Na++,小心蒸去氨,可得到白色固体NaNH2而且应该有以下反应发生:2Na+2NH32NaNH2+H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液氨不能够发生电离 B.纳的氨溶液有强的还原剂C.液氨能发生电离,有生成 D.蒸发液氨的钠溶液时,蓝色会逐渐褪色7.蓝烷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其二氯取代物种数为()A.16种 B.18种 C.20种 D.19种8.对于一般可逆反应mA+nB 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满足下面的关系式:.在密闭容器中给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o C时,有下列平衡:CO+H 2O CO2+H2,且K=1,若用2molCO,10mol的水蒸气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o C,则CO转化率为()A.16.7% B.50% C.66.7% D.83%9.下列说法只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SiO2晶体,1mol硅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为2N AB. 标准状态下,1L已烷所含碳原子个数约为C.6.4g铜在硫蒸气中完成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05N AD. 常温常压下,0.1mol氨气含有的电子数为N A10.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式可用“键线式”表示,如苯丙烯酸1-丙酸酯:(没有图)若它能在烯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则此两种有机物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遇FeCl3溶液均显紫色 B.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9小题,满分36分)11.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即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Cu2S在反应中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12.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C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A.C>D>B>A B.D>B>A>C C.A>D>C>B D.B>A>C>D13.近年来,如“碘”食盐较多使用了碘酸钾,KIO3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解(加少量K2CrO4)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B.电解液调节至酸性比较合适C. 电解后得到KIO3产品的步骤有:过滤→浓缩→结晶→均烧D. 电解中每转移0.6mol电子,理论上可得到21.4g无水KIO3晶体14.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元素之间存在特殊的对角关系:如等,处于对角关系的元素,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相似,下列关于锂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Li2SO4可溶与水 B.LiOH受热不会分解**易溶与水 D.加热时Li于O2反应生成Li2O**溶液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表示Na2SO4溶液尚未达到饱和,但降温和加入Na2SO4·10H2O晶体都能使其饱和B.B、C点为t o C时Na2SO4溶液在B点溶解度大于在C点的溶解度C.在C点时Na2SO4溶液降温或升温,都可使其溶液变浑浊D.制芒硝的最佳方法是在100 o C时配成Na2SO4饱和溶液,并降至0o C,可折出Na2SO4·10H2O晶体16.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NH4+ ]>[ Cl- ]>[ H+ ]>[ OH- ] B.[ NH4+ ]>[ Cl- ]>[ OH- ]>[ H+ ] C. [ Cl- ]>[ NH4+ ]>[ H+ ]>[ OH- ] D.[ Cl- ]>[ NH4+ ]>[ OH- ]>[ H+ ]17.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与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并知道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CH3OH B.HCHO C.HCOOH D.HOCH2CH2OH18.已知氮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3NO2+2NaOH2NaNO3+NO↑+H2O 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m molNO2和n molNO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ɑ 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为()A.m/ɑL B.2m/3ɑL C.2(m+n)/3ɑL D.(m+n)/ɑL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19.(8)实验室制取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到反应器中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③在50~60o C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⑤将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的硝基苯。
填空:⑴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应当注意的事项是⑵步骤③中,为使反应在50~60o C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⑶步骤④中,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⑷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⑸纯的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填“大”或“小”),具有的气味油状液体⑹制硝基苯的大试管口上塞不一个带长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其作用是⑺在一定条件下,萘也可以被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硝化生成二硝基化合物,它是1,5-二硝基萘和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离,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的98%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1,8-二硝酸萘,应采用的方法有A.蒸发浓缩结晶 B.向滤液中加入水后过滤C.向滤液中加入Na2CO3后过滤 D.将溶液缓缓地加入到水中20.(10)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右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⑴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的体积(填气体的分子式)⑵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⑶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代替(填写物质名称)⑷若碘溶液体积为V a mL,浓度为cmol·L-1.H2与O2的体积为V b mL(已折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用C、V a、V 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⑸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选下列仪器编号)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管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21.(8)我们知道,复分解反应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电解质之间互相交换成分的反应,如:AgNO3+HCI AgCl↓+HNO3 CuSO4+H2S CuS↓+H2SO4MgCl2+2NaOH Mg(OH)2↓+2HaCl HCl+CH3COONa CH3COOH+NaCl AB+CD=AD+CB⑴这种交换一定遵循着某种比较普遍的法则,请你用简炼的文字准确地加以表述。
⑵这种普遍法则完全可以适用与从化合价角度分折问题,解决问题。
如CO2与H2O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结构式表示:一般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 H2CO3在一定条件下,CO2能与(BH3)2或B2H6发生如下反应:⑶请标出(BH3)2中B的化合价。
⑷CO2与(BH3)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⑸你完全可以运用你刚才所获得的化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⑹B2H6的一种重要用途就是用语水下点火,就是说,将B2H6通入水中,它立刻能够燃烧起来,请完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B2H6+H2O→()+()- H22.(8)有下列转化关系:⑴若C可作为自来水消毒气体,D、E是氧化物,D转化为E时增加的质量约是总质量的25.8%,则A是(写化学式),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C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