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寒、隐域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参考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5.1植被(共53张PPT)

①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 沙量小; ②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 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较小
土壤
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 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如水
影响植被的分布和生长
稻土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一5.1植被(共5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5.1植被(共5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5.1植被(共53张PPT)
1 热带草原 ⑴、主要分布区域
热带草原气候区 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 一带的南北两侧
人教版(2019)必修一5.1 植 被(共53张PPT)
⑵、生长环境
热带草原 1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
人教版(2019)必修一5.1 植 被(共53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一5.1 植 被(共53张PPT)
温带草原 2 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地区
人教版(2019)必修一5.1 植 被(共53张PPT)
3
荒漠植被
⑴、主要分布区域
热带到温带 气候干旱地区
人教版(2019)必修一5.1 植 被(共53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一5.1 植 被(共53张PPT)
⑵、生长环境
荒漠
3
气候极为干旱,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土壤缺乏有机质
第五章 植被 与 土壤
学习目标
➢掌握各种植被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分析植被的 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了解不同土壤分布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 素,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植 被
学习目标
➢植被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森林的类型、主要分布、生长环境和主要特征; ➢草原与荒漠的类型、主要分布、生长环境和主要特征。
第八章 植物群落及植被的类型与分布(共96张PPT)

亚纲:常绿密林(常绿树木在乔木层盖度中>75%) 群:温带针叶林
亚群:天然的与半天然的
群系:球形树冠针叶林
群属:Pinus taeda 密林 群丛:Pinus taeda/ Symplocos tinctoria-Myriea
cerifera-Vaccinium elliotii
1、排序的概念
但事实上,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 到群落分类的目的;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 映群落的连续性。这一事实反映了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 性之间并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究者从什么角 度和尺度看待这个问题。
分类的实质: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所 反映的相似关系进行分组,使同组的群落尽量相 似,不同组的群落尽量相异。通过分类研究,可 以加深认识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间 的相互关系。
群系的命名 只取建群种的名称,如东北草原以羊草为建群种组成的群系,称 为羊草群系,即Form.Aneurolepidiumchinense。如果该群系的优
势种是两个以上,那么优势种中间用“+”号连接,如两广地区常见的 华栲+厚壳桂群系,即Form.Castanopsis chinensis+Cryptocary chinensis。
第八章 植物群落及植 被的类型与分布
主要内容
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植被及植物群落的分布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关于群落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 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群落到底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个体集合。
机体论? 个体论?
机体论观点
就是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similarity)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 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亚群:天然的与半天然的
群系:球形树冠针叶林
群属:Pinus taeda 密林 群丛:Pinus taeda/ Symplocos tinctoria-Myriea
cerifera-Vaccinium elliotii
1、排序的概念
但事实上,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 到群落分类的目的;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 映群落的连续性。这一事实反映了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 性之间并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究者从什么角 度和尺度看待这个问题。
分类的实质: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所 反映的相似关系进行分组,使同组的群落尽量相 似,不同组的群落尽量相异。通过分类研究,可 以加深认识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间 的相互关系。
群系的命名 只取建群种的名称,如东北草原以羊草为建群种组成的群系,称 为羊草群系,即Form.Aneurolepidiumchinense。如果该群系的优
势种是两个以上,那么优势种中间用“+”号连接,如两广地区常见的 华栲+厚壳桂群系,即Form.Castanopsis chinensis+Cryptocary chinensis。
第八章 植物群落及植 被的类型与分布
主要内容
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植被及植物群落的分布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关于群落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 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群落到底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个体集合。
机体论? 个体论?
机体论观点
就是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similarity)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 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植被类型及分布》课件

03
人类生存与发展
植被提供食物、水源、药材等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植被有助于保障人类的基本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
植被破坏现状
01
02
03
过度开发与采伐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采 伐等导致大量植被被破坏 ,生态系统遭受严重损害 。
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 大量自然植被被占用,生 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纬度地带性分布
总结词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 表面产生纬度分异,不同纬度地区的植被类 型和分布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详细描述
随着纬度的升高或降低,植被类型和分布呈 现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在低纬度地区,由于 热量充足,多为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雨林;随 着纬度升高,逐渐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等。这种由 于纬度变化引起的植被分布变化称为纬度地 带性分布。
。
水生植被
总结词
生长在水域中的植被。
VS
详细描述
水生植被是指生长在水域中的各种植被, 包括淡水和咸水环境。水生植被在维持水 域生态平衡、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水生植被的种类繁多, 包括水草、藻类、芦苇等,它们在水域生 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3
PART 02
植被分布
REPORTING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水源 等受到严重污染,影响植 被生长,破坏生态系统。
植被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 破坏植被的行为进行严 厉打击,加强执法力度
。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珍 稀、濒危物种和重要生 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
恢复与再造植被
《植被类型及分布》课件

我国沙漠植被
主要在西北地区,如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毛乌素等地
其他植被类型
1
水生植被
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例如海草、藻类、水蕨等。提供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功能,如过滤水质和 减缓洪水等
2
半的荒漠地带植被
到处生长着一些能够适应干旱、耐干、适应骄阳、寒耐热、不愁水多、不怕水少的植物
3
地中海型气候植被
位于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卡塔尔等国家。植被主要是由矮树、灌木和草等构成, 是古希腊文明发源地之一
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主要由针 叶树构成,占据了亚洲北部、 欧洲北部和北美洲的极地地区
丛林
地理位置更靠近赤道地区,气 温高湿度大,生长速度快,常 常作为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 热门地区
落叶林
叶子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脱落, 从而保护植物免受寒冷的侵袭。 常见于欧美洲地区。
草原植被
1
草原定义
地球上分布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由不同种类草、灌木和观赏植物构成
各类型植被特点比较
森林植被
• 浓密茂盛 • 氧气充足 • 动物丰富 • 气候温和 • 水源充足
草原植被
• 广阔开阔 • 绿地贫乏 • 动物较少 • 气候剧烈 • 易受过度放牧影响
沙漠植被
• 极端干燥 • 植被简单 • 形态各异 • 气候变化大 • 影响地理环境的生态系
统之一
如何保护和维护植被?
种植更多树木
《植被类型及分布》PPT 课件
无论在生态环境还是气候研究中,植被的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本课件, 你将更好地认识不同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什么是植被?
1 植被定义
在一定区域内,由各种植物群落构成的生物群落,通常是对某一地理区域内植物种类的 总称。
主要在西北地区,如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毛乌素等地
其他植被类型
1
水生植被
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例如海草、藻类、水蕨等。提供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功能,如过滤水质和 减缓洪水等
2
半的荒漠地带植被
到处生长着一些能够适应干旱、耐干、适应骄阳、寒耐热、不愁水多、不怕水少的植物
3
地中海型气候植被
位于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卡塔尔等国家。植被主要是由矮树、灌木和草等构成, 是古希腊文明发源地之一
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主要由针 叶树构成,占据了亚洲北部、 欧洲北部和北美洲的极地地区
丛林
地理位置更靠近赤道地区,气 温高湿度大,生长速度快,常 常作为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 热门地区
落叶林
叶子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脱落, 从而保护植物免受寒冷的侵袭。 常见于欧美洲地区。
草原植被
1
草原定义
地球上分布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由不同种类草、灌木和观赏植物构成
各类型植被特点比较
森林植被
• 浓密茂盛 • 氧气充足 • 动物丰富 • 气候温和 • 水源充足
草原植被
• 广阔开阔 • 绿地贫乏 • 动物较少 • 气候剧烈 • 易受过度放牧影响
沙漠植被
• 极端干燥 • 植被简单 • 形态各异 • 气候变化大 • 影响地理环境的生态系
统之一
如何保护和维护植被?
种植更多树木
《植被类型及分布》PPT 课件
无论在生态环境还是气候研究中,植被的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本课件, 你将更好地认识不同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什么是植被?
1 植被定义
在一定区域内,由各种植物群落构成的生物群落,通常是对某一地理区域内植物种类的 总称。
《植被类型及分布》课件

04
植被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植被破坏现状
பைடு நூலகம்森林砍伐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 森林面积减少,生态系
统遭受破坏。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土地荒漠化。
城市化进程
城市扩张和建设占用大 量绿地,导致植被覆盖
率降低。
环境污染
工业污染和农业活动对 植被造成严重威胁。
植被保护措施
01
02
03
04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 稀和濒危植物物种。
气候变化
植被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参与碳循 环,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人类福祉
植被提供食物、水源、木材等资源,对人类 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总结词
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存在差异,从而形成植被的垂 直地带性分布。
详细描述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或降低,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高山草甸、针叶 林、阔叶林等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这种分布特征是由于不同海拔高度的气 候条件差异所导致的。
03
植被与环境
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气候类型对植被的影响
降水对植被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下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会 有所不同,例如热带雨林、温带落叶 林、寒带苔原等。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对植被的生长和 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湿润地区 的植被茂盛,干旱地区的植被稀疏。
温度对植被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植被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 素,不同温度区域下的植被会有所不 同。
土壤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类型及分布》ppt课件
目录
• 植被类型 • 植被分布 • 植被与环境 • 植被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类型(13种气候类型分解配有动植物图片) ppt课件

——
苔 原 气 候
典典 型型 动植 物被 :: 驯寒 鹿带 、苔 北原 极 熊
苔原气候
• 分布: 纬度分布——极地及其附近区域 地区分布——格陵兰岛的绝大部分,北冰洋的诸岛和南极大陆
• 成因: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 气候特征:终年酷寒,全年皆冬,降水稀少,多暴风雪,冰雪终年
不化,长年累积形成冰原 • 植被:寒带荒漠(冰雪裸地) • 自然带 :寒带冰原带 • 典型动物:北极熊、海豹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典型植被:亚寒带针叶林
典型动物:驼鹿、紫貂
苔原气候
• 分布: 纬度分布——冰原气候以南,以最热月0℃等温线与冰原气候 区为界 地区分布——亚欧大陆的北部,北美大陆的北缘
• 成因:终年受冰洋气团控制 • 气候特征:冬季酷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降水稀少,年降水量约
200—300mm • 植被:寒带苔原 • 自然带 :寒带苔原带 • 典型动物:驯鹿、北极熊
• 成因: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 西北风(湿润性气候季风不明显)
•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典型动物:猕猴、灵猫
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 气候
——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典型动物:猕猴、灵猫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源自寒带(极地)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季节 分配
少雨型 夏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谢 谢 观 看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划分-课件PPT

3)南疆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本带包括塔里木盆地、柴达
木盆地、东疆盆地和阿拉善西部等的极端干旱地区。除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 裸露戈壁和裸露盐壳外,以矮半灌木的合头草、戈壁藜岩漠和琵琶柴砾漠, 灌木的麻黄、 木霸王、泡泡刺砾漠,多汁矮半灌木的盐爪爪、盐穗木、 盐节 木盐漠等为代表。另在地下水较高的河流两岸有胡杨林和怪柳灌丛。 农业植 被在塔里木盆地和东疆盆土一带有冬小麦、玉米、棉花、中熟水稻。 局部地 区可一年两熟。有桃、梨、杏、枣等落叶果树,葡萄、哈密瓜最为著名。 最 南部有无花果、石榴,还可种长绒棉。柴达木盆地海拔高, 只有一年一熟的 春小麦、青稞、马铃薯、油菜、豌豆等,苹果可越冬。
包括本区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 、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 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
主要代表城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佳木斯市 吉林省:长春市、四平市、延吉市 辽宁省:沈阳市、丹东市
10
常用园林植物
▪ 该区域植被特点:该区域地带性植被为红松阔叶 混交林。北部与苏联远东地区毗邻;东南与朝鲜 北部相连,共同构成远东阔叶混交林区;东北部 与欧亚针叶林区相连,致使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域植被种类组成中有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 杉以及落叶松等耐寒植物侵入。
除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裸露戈壁和裸露盐壳外以矮半灌木的合头草戈壁藜岩漠和琵琶柴砾漠灌木的麻黄木霸王泡泡刺砾漠多汁矮半灌木的盐爪爪盐穗木盐节木盐漠等为代表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划分
1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划分
▪ 1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 ▪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 5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 6温带草原区域 ▪ 7温带荒漠区域 ▪ 8青藏高原高喊植被区域
19
木盆地、东疆盆地和阿拉善西部等的极端干旱地区。除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 裸露戈壁和裸露盐壳外,以矮半灌木的合头草、戈壁藜岩漠和琵琶柴砾漠, 灌木的麻黄、 木霸王、泡泡刺砾漠,多汁矮半灌木的盐爪爪、盐穗木、 盐节 木盐漠等为代表。另在地下水较高的河流两岸有胡杨林和怪柳灌丛。 农业植 被在塔里木盆地和东疆盆土一带有冬小麦、玉米、棉花、中熟水稻。 局部地 区可一年两熟。有桃、梨、杏、枣等落叶果树,葡萄、哈密瓜最为著名。 最 南部有无花果、石榴,还可种长绒棉。柴达木盆地海拔高, 只有一年一熟的 春小麦、青稞、马铃薯、油菜、豌豆等,苹果可越冬。
包括本区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 、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 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
主要代表城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佳木斯市 吉林省:长春市、四平市、延吉市 辽宁省:沈阳市、丹东市
10
常用园林植物
▪ 该区域植被特点:该区域地带性植被为红松阔叶 混交林。北部与苏联远东地区毗邻;东南与朝鲜 北部相连,共同构成远东阔叶混交林区;东北部 与欧亚针叶林区相连,致使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域植被种类组成中有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 杉以及落叶松等耐寒植物侵入。
除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裸露戈壁和裸露盐壳外以矮半灌木的合头草戈壁藜岩漠和琵琶柴砾漠灌木的麻黄木霸王泡泡刺砾漠多汁矮半灌木的盐爪爪盐穗木盐节木盐漠等为代表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划分
1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划分
▪ 1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 ▪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 5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 6温带草原区域 ▪ 7温带荒漠区域 ▪ 8青藏高原高喊植被区域
19
第五章第三六节温、寒、隐域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ppt课件

▪ 3、亚洲:主要分布东部沿海区域,俄罗斯远东地区 有小片分布。
▪ 1)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目前已无原始 林分布,主要树种有辽东栎、蒙古栎、槲栎、栓皮 栎、麻栎为主,另有栗属、山毛榉属、鹅耳枥属、 桦木属、赤杨属、榆属、朴属、青檀属、杨属、枫 香属、槭树属等。有时夏绿林中混有针叶树种,如 赤松、油松、华山松等,有时可形成纯林,林下灌 林和草本植物很丰富。
▪ 三、草原(steppe) ▪ (一)环境特征
▪ 气候: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它是介于夏绿阔叶林 和温带荒漠之间,占据着广阔的区域的代表性生物 群落。草原是温带夏绿旱生性多年生草本群落类型。
▪ 土壤: 黑钙土或栗钙土
▪ (二)群落特征
▪ 1、草原是生长在黑钙土或栗钙土上、多年生低温和 中温旱生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的草本植物群落。
▪ 2、北美洲:北美洲针叶林的面积仅次于欧亚大陆, 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分布到太平洋沿岸,横贯整个北美 大陆。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针叶林与欧亚大陆的泰加 林相类似,从海岸线一直延伸到西部的落基山下。落 基山以东的太平洋沿岸的针叶林面积较小,但那里气 候比较温暖湿润,不是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气候,森 林沿海岸想南延伸,已经不属于北方泰加林的范畴, 而带有亚热带森林的特征,被称为“温带雨林”。这 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针叶林,比北方泰加林高大繁茂, 种类也更丰富,保存了种类最多的针叶树种,其中有 不少是古老的孑遗物种。
▪ 2、北美:北美洲的草原规模仅次于欧亚大陆,在北 美洲中部东西跨20个经度,南北跨30个纬度。北美 洲的草原叫Prairie(称普列利),草原的东部气候 比较湿润,生有高草Prairie,相当于草甸草原。草 原的西部气候干旱,生有矮草Prairie,矮草Prairie 与欧亚大陆典型的Steppe比较类似。高草Prairie和 矮草Prairie之间还有混合Prairi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日本北部和朝鲜北部夏绿林有分布,种类成分比 西欧丰富,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也较丰富。
6
夏绿林群落
7
春
夏
8
秋
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鹅掌楸(马褂木) Liriodendron chinense
木犀科、金钟花 Forsythia viridissima 茄科、乳茄 Solanum mammosum
▪ 3、森林结构层次比较简单清晣,乔木层有一、二层, 林下草本层,随林内有叶无叶时的更替,林下光照 强度也随之变动,草本层可分2-3层。
▪ 4、生活型谱以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占优势,高
位芽植物占一定比例。
2
▪ 5、种类组成相对丰富,最主要是壳斗科的落叶成分, 桦木科、榆科、槭树科、杨柳科等,森林群落优势 种明显,常以1-2个优势种占优势。
13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长满苔藓的温带雨林 北美洲点缀着湖泊的北方泰加林
▪ 1、欧亚大陆: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 森林,经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 影响,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 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东部的东西伯利亚地 区大陆性气候明显,有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林,落叶松 以落叶的形式抵御东西伯利亚比北极还严寒的冬季。落 叶松喜欢阳光充足而较干旱的环境,森林常较稀疏而阳 光直达林下,冬季落叶后林下更是充满阳光,因此落叶 松林是典型的“明亮针叶林”。落叶松的根系较浅,可 以在永久冻土上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是生活在最 严酷环境中的森林。
▪ 3、生长季节短促,产生了对低温引起的生理性干旱适 宜。针叶树木的叶都缩小成针状,具厚的角质层和表 皮细胞,冬天细胞内含有大量可溶性糖等。
▪ 4、代表动物:驯鹿、猞猁、紫貂、雪兔、狼獾、花鼠、 林莺、松鸡、黑熊、狐狸、飞鼠等,动物种类贫乏, 大部有迁移现象,大多有冬眠习性。
12
(三)地理分布
寒温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 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在泛指寒温带的针 叶林。
4
▪ 2、北美洲:北美的夏绿阔叶林区和东亚一样也是北 极第三纪植物区系的残余,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糖 槭是北美夏绿阔叶林中最著名的树种,加拿大的东 南部盛产糖槭,素有枫叶之国的美称。栎树(红栎、 白栎、黑栎、大果栎)在北美的夏绿阔叶林中同样 占有重要地位,栎树从北部一直分布到墨西哥湾沿 岸。在南方的夏绿阔叶林中出现常绿树种,并向南 逐渐增多,直到常绿树种超过夏绿树种,逐渐过渡 到常绿阔叶林。有北美俄掌楸分布。
1
▪ (二)群落特征
▪ 1、群落外貌具有明显季相变化,冬季寒冷,林木在 冬季来临前落叶是防止寒害的一种适应。春夏温暖 多雨有利于生长,很多中生植物繁茂生长。
▪ 2、乔木叶宽阔、柔软、无茸毛,是对夏季湿润环境 的适应。树干有厚的树皮,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 层保护,芽有坚实的芽鳞,这些都是抗御不利条件 的保护适应。
第三节 温带的植被类型
▪ 一、夏绿林(summer-green forest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 (一)环境特征
▪ 1、气候____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四 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有很好的水热 条件。
▪ 2、土壤____棕壤或褐土,深厚,比较肥沃,且通 透性好。
5
▪ 3、亚洲:主要分布东部沿海区域,俄罗斯远东地区 有小片分布。
▪ 1)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目前已无原始 林分布,主要树种有辽东栎、蒙古栎、槲栎、栓皮 栎、麻栎为主,另有栗属、山毛榉属、鹅耳枥属、 桦木属、赤杨属、榆属、朴属、青檀属、杨属、枫 香属、槭树属等。有时夏绿林中混有针叶树种,如 赤松、油松、华山松等,有时可形成纯林,林下灌 林和草本植物很丰富。
▪ 6、层间植物不显著,藤本植物不发达,数量少,且 以草质或半木质为主,附生植物仅苔藓、地衣,且 大多生长于树干上。
▪ 7、上层乔木为风媒花,花色不美丽,先叶开花,大 部分乔木果实和种子都有翅,或其他适应于风力传 播的形成物,以保证风力传播更好进行。
▪ 8、代表动物:鹿、浣熊、狐、雉和鼠等,动物有较 强的季节性迁移现象。
3
(三)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三个区域,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中欧海洋 性的温暖区域、亚洲东部(中、日、朝)。南半球分布极 少。
▪ 1、欧洲:欧洲夏绿阔叶林的分布比东亚和北美更加 靠北,可到达北极圈附近的波罗地海沿岸。以西班 牙、挪威、乌克兰三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分布。现存 生物种类远比东亚和北美贫乏。欧洲西部比较湿润 的地区分布着壳斗科的欧山毛榉林,欧山毛榉林夏 季林冠非常稠密,林下极为阴暗,灌木和草本植物 难以生长,只有一些早春开花的种类才能在林下生 存。壳斗科的栎林分布比欧山毛榉林更广泛,林下 阳光比较多,灌木和草木植物生长旺盛。栎树种类 比较多,很多种栎树都可以组成纯林,各地的栎林 也有所差异。总的分布是西欧沿岸(欧石南灌丛)、 西欧、中欧(夏绿林)、东欧(混交林)。
14
▪ 我国大兴安岭的森林就是东西伯利亚的兴安落
叶松林的延伸。云杉、冷杉等喜阴湿环境的树种组 成的森林与落叶松林不同,生活在较肥沃的土壤上, 生长非常茂密,林内阴暗潮湿,是典型的“暗针叶 林”。 西西伯利亚雨量较多,分布着最典型的暗针 叶林,土壤极度潮湿并有广泛的沼泽化现象,是世 界上最大的沼泽地区。我国阿尔泰山的森林是西西 伯利亚暗针叶林的延伸。
▪ 2、土壤____灰化土
11
▪ (二)群落特征
▪ 1、外貌特殊,很容易与其他森林类型区别,因组成优 势种不同,外貌又有些差异,可分暗针叶林(冷杉、 云杉),明针叶林(松林、落叶松林)。
▪ 2、群落结构非常简单,乔木层常由1-2个树种组成, 在同一建群种组成的森林可根据下木层和地被层不同, 而划分出若干个不同的林型。如俄罗斯的针叶林,可 分为北方针叶林、南方针叶林、具阔叶成分的针叶林 三种类型。
9
▪ (四)经济价值
▪ 夏绿林资源植物非常丰富,有多种落叶果树,
如梨、苹果、桃、杏、胡桃、柿、枣、栗等。经济 树种较多,如栓皮栎生产软木,壳斗科植物可提取 单宁等,许多树种作木材。
10
▪ 二、寒温性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 /Taiga) ▪ (一)环境特征
▪ 1、气候____夏季温凉,7月均温10-19,冬季严寒,1 月温-10- -20,月均温10,不足4个月。常有厚的冻土 层,降水量300-600mm,生长期很短促。
6
夏绿林群落
7
春
夏
8
秋
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鹅掌楸(马褂木) Liriodendron chinense
木犀科、金钟花 Forsythia viridissima 茄科、乳茄 Solanum mammosum
▪ 3、森林结构层次比较简单清晣,乔木层有一、二层, 林下草本层,随林内有叶无叶时的更替,林下光照 强度也随之变动,草本层可分2-3层。
▪ 4、生活型谱以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占优势,高
位芽植物占一定比例。
2
▪ 5、种类组成相对丰富,最主要是壳斗科的落叶成分, 桦木科、榆科、槭树科、杨柳科等,森林群落优势 种明显,常以1-2个优势种占优势。
13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长满苔藓的温带雨林 北美洲点缀着湖泊的北方泰加林
▪ 1、欧亚大陆: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 森林,经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 影响,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 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东部的东西伯利亚地 区大陆性气候明显,有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林,落叶松 以落叶的形式抵御东西伯利亚比北极还严寒的冬季。落 叶松喜欢阳光充足而较干旱的环境,森林常较稀疏而阳 光直达林下,冬季落叶后林下更是充满阳光,因此落叶 松林是典型的“明亮针叶林”。落叶松的根系较浅,可 以在永久冻土上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是生活在最 严酷环境中的森林。
▪ 3、生长季节短促,产生了对低温引起的生理性干旱适 宜。针叶树木的叶都缩小成针状,具厚的角质层和表 皮细胞,冬天细胞内含有大量可溶性糖等。
▪ 4、代表动物:驯鹿、猞猁、紫貂、雪兔、狼獾、花鼠、 林莺、松鸡、黑熊、狐狸、飞鼠等,动物种类贫乏, 大部有迁移现象,大多有冬眠习性。
12
(三)地理分布
寒温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 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在泛指寒温带的针 叶林。
4
▪ 2、北美洲:北美的夏绿阔叶林区和东亚一样也是北 极第三纪植物区系的残余,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糖 槭是北美夏绿阔叶林中最著名的树种,加拿大的东 南部盛产糖槭,素有枫叶之国的美称。栎树(红栎、 白栎、黑栎、大果栎)在北美的夏绿阔叶林中同样 占有重要地位,栎树从北部一直分布到墨西哥湾沿 岸。在南方的夏绿阔叶林中出现常绿树种,并向南 逐渐增多,直到常绿树种超过夏绿树种,逐渐过渡 到常绿阔叶林。有北美俄掌楸分布。
1
▪ (二)群落特征
▪ 1、群落外貌具有明显季相变化,冬季寒冷,林木在 冬季来临前落叶是防止寒害的一种适应。春夏温暖 多雨有利于生长,很多中生植物繁茂生长。
▪ 2、乔木叶宽阔、柔软、无茸毛,是对夏季湿润环境 的适应。树干有厚的树皮,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 层保护,芽有坚实的芽鳞,这些都是抗御不利条件 的保护适应。
第三节 温带的植被类型
▪ 一、夏绿林(summer-green forest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 (一)环境特征
▪ 1、气候____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四 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有很好的水热 条件。
▪ 2、土壤____棕壤或褐土,深厚,比较肥沃,且通 透性好。
5
▪ 3、亚洲:主要分布东部沿海区域,俄罗斯远东地区 有小片分布。
▪ 1)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目前已无原始 林分布,主要树种有辽东栎、蒙古栎、槲栎、栓皮 栎、麻栎为主,另有栗属、山毛榉属、鹅耳枥属、 桦木属、赤杨属、榆属、朴属、青檀属、杨属、枫 香属、槭树属等。有时夏绿林中混有针叶树种,如 赤松、油松、华山松等,有时可形成纯林,林下灌 林和草本植物很丰富。
▪ 6、层间植物不显著,藤本植物不发达,数量少,且 以草质或半木质为主,附生植物仅苔藓、地衣,且 大多生长于树干上。
▪ 7、上层乔木为风媒花,花色不美丽,先叶开花,大 部分乔木果实和种子都有翅,或其他适应于风力传 播的形成物,以保证风力传播更好进行。
▪ 8、代表动物:鹿、浣熊、狐、雉和鼠等,动物有较 强的季节性迁移现象。
3
(三)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三个区域,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中欧海洋 性的温暖区域、亚洲东部(中、日、朝)。南半球分布极 少。
▪ 1、欧洲:欧洲夏绿阔叶林的分布比东亚和北美更加 靠北,可到达北极圈附近的波罗地海沿岸。以西班 牙、挪威、乌克兰三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分布。现存 生物种类远比东亚和北美贫乏。欧洲西部比较湿润 的地区分布着壳斗科的欧山毛榉林,欧山毛榉林夏 季林冠非常稠密,林下极为阴暗,灌木和草本植物 难以生长,只有一些早春开花的种类才能在林下生 存。壳斗科的栎林分布比欧山毛榉林更广泛,林下 阳光比较多,灌木和草木植物生长旺盛。栎树种类 比较多,很多种栎树都可以组成纯林,各地的栎林 也有所差异。总的分布是西欧沿岸(欧石南灌丛)、 西欧、中欧(夏绿林)、东欧(混交林)。
14
▪ 我国大兴安岭的森林就是东西伯利亚的兴安落
叶松林的延伸。云杉、冷杉等喜阴湿环境的树种组 成的森林与落叶松林不同,生活在较肥沃的土壤上, 生长非常茂密,林内阴暗潮湿,是典型的“暗针叶 林”。 西西伯利亚雨量较多,分布着最典型的暗针 叶林,土壤极度潮湿并有广泛的沼泽化现象,是世 界上最大的沼泽地区。我国阿尔泰山的森林是西西 伯利亚暗针叶林的延伸。
▪ 2、土壤____灰化土
11
▪ (二)群落特征
▪ 1、外貌特殊,很容易与其他森林类型区别,因组成优 势种不同,外貌又有些差异,可分暗针叶林(冷杉、 云杉),明针叶林(松林、落叶松林)。
▪ 2、群落结构非常简单,乔木层常由1-2个树种组成, 在同一建群种组成的森林可根据下木层和地被层不同, 而划分出若干个不同的林型。如俄罗斯的针叶林,可 分为北方针叶林、南方针叶林、具阔叶成分的针叶林 三种类型。
9
▪ (四)经济价值
▪ 夏绿林资源植物非常丰富,有多种落叶果树,
如梨、苹果、桃、杏、胡桃、柿、枣、栗等。经济 树种较多,如栓皮栎生产软木,壳斗科植物可提取 单宁等,许多树种作木材。
10
▪ 二、寒温性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 /Taiga) ▪ (一)环境特征
▪ 1、气候____夏季温凉,7月均温10-19,冬季严寒,1 月温-10- -20,月均温10,不足4个月。常有厚的冻土 层,降水量300-600mm,生长期很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