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1)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2.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A. N2B.CO2C.稀有气体D.O2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氧气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氧是物理变化D.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5. 下列有关氧气制取过程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6.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8.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10 .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在A 、B 、C 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 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冰水混合物B .矿泉水C . 稀有气体D .______________12.下列变化过程中,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的呼吸B 蔗糖的溶解C 煤的燃烧D ._____________13.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来源:*中国( )教育出^版A .石蜡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B .钠 + 氯气 氯化钠C . 碳酸 二氧化碳+ 水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源~@%网]14.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点燃点燃加热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7分)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填空(填字母),A空气 B二氧化硫 C 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E 水 F氧气G氮气(1) 常温下是液体的是______.(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3)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4) .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______.(5)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6)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______.(7) 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______.17.(5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

水红图1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认识空气的组成科学史上是谁最先发现了空气的组成的?追寻着科学家研究空气成分的足迹,我们进行了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你明白化学上怎样研究空气了吗?我们试一试,完成必做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达成度。
【必做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是由几种元素混合而成的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C 、空气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会发生变化2、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A.细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后发现所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正确的是()A 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 将红磷改为蜡烛再重做实验C 实验中红磷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D 反应后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平,使进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探究作业】如图所示:在装置一的支具支试管中装入铜粉,塞上橡胶塞,用小气球密封试管的支管口。
1.用小气球密封试管的支管口的作用是2.加热铜丝部位,同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不断推拉注射器的作用是3.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待注射器稳定后,记录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0mL20mL12 mL4.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 5.误差分析:由数据可以推算出小强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l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粉量太少;④气球内的气体未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阅读作业】空气成分的发现史:【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关注空气质量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
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 空气和氧气试题

空气和氧气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臭氧D.一氧化碳2.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蓝色未来”,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自带布袋购物B.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C.使用一次性木筷D.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3.空气中能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细铁丝D.红磷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5.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D.鼓励乘坐公交出行6.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7.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A.工业燃煤用前进行脱硫处理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C.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8.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D.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O2可以支持燃烧B.O2可用排水法收集C.O2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二.填空题(共7小题)13.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压减化石燃料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⑥调整能源结构.14.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用来加热的仪器名称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防止水倒流,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为,图中的收集装置还可以收集的气体有(填写一种).(2)如图乙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氧气.15.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做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16.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长沙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练习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若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D.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五分之一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红热的铁丝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D.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烟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双氧水遇二氧化锰后会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催化剂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A B.B C.C D.D4.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制备、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利用颜色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C.利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D.实验室利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来制取氧气5.关于空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 .空气中的氮气按质量算约点78%C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6.可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A .用鼻子闻来检验 B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7.下列应用符合题意,且表达式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22ΔHgO Hg+O ↑ 分解反应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234Fe+O Fe O 点燃化合反应C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氧化反应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22222MnO H O H O+O ↑ 分解反应8.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
2022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空气(一)WORD版含答案

空气(一)一、单选题1.(2021·常德)空气中下列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2.(2021·长春)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3.(2021桂林)下列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2021·广东)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砖的是A.CO B.SO2C.N2D.PM2.5 5.(2021·梧州)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2021·武威)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沙尘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7.(2021·昆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该成分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8.(2021·北京)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
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9.(2021·广西)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D.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10.(2021·深圳)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11.(2021·连云港)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12.(2021·重庆)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C.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13.(2021·重庆)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A.无色无味B.密度与空气接近C.熔沸点低D.化学性质不活泼14.(2021·辽宁)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止水夹没有夹紧B.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D.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15.(2021·辽宁)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B.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16.(2021·襄阳)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不提倡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C.直接排放废气D.公共交通出行17.(2021·北京)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8.(2021·葫芦岛一模)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A.0.03% B.78% C.21% D.0.94% 19.(2021·贺州)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四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0.(2021·吉林)空气成分中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21.(2021·河南)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精选填空题专项训练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精选填空题专项训练1.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它们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3.硫单质燃烧产生的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________(判断对错)4.《幸运52》你喜欢看吗?现在就请你身临其境、积极参与进来吧,下面请你对所设置问题进行回答:(1)这是一种常见仪器,在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大量液体时都会使用它,它是________.(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某种成分,它是________.(3)它是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秒内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5.铁可以在空气燃烧。
________(判断对错)6.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____,氧气________,稀有气体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0.03%.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空气是一种________(填物质类别).(2)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①制造化肥并还可以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②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附有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③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
(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使用清洁能源②工业废气达标后排放③大量植树(4)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填序号)_____A. 二氧化氮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质量会变少。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答案解析)(1)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C.白磷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四氧化三铁2.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COB.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C.此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3.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B.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水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D.密闭装置内燃烧一定质量的镁条,装置内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双氧水遇二氧化锰后会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催化剂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A B.B C.C D.D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
选用45mL的18×180mm的试管和针筒注射器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
关于以上两组实验,有如下说法:①图Ⅰ实验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②图Ⅰ实验等到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③若图Ⅰ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止水夹始终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④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 A .空气B .二氧化碳C .双氧水D .高锰酸钾2.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 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点时反应刚好停止B .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 .b 、c 、d 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D .该装置测得空气中氧气合量为0p -p100%p3.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制备、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 .利用颜色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C .利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D .实验室利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4.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 .氢气+氯气点燃氯化氢 B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C .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 .铁+硫酸→硫酸亚铁+氢气5.下列对物质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五氧化二磷是白色气体 B .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C .二氧化硫是无色无味气体D .高锰酸钾是黑色固体6.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 表示)直接加热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 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后,再加热。
下列关于a 、b 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7.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的最佳方法是A.测定气体的密度B.闻气味C.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D.伸入燃着的木条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9.下列物质燃烧时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更旺,发生白光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实验室也常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今有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氯酸钾,B 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B.C .D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H 2CO 3 = CO 2↑+ H 2O B .CaO + H 2O = Ca(OH)2 C .CH 4 + 2O 2点燃CO 2 + 2H 2OD .2Cu + O 2∆2CuO二、填空题12.现有①木炭②硫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 (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