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讲 语义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 第五讲语义特征分析法共36页文档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 第五讲语义特征分析法共36页文档
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 第五讲语义特征 分析法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

词法分析就是取出一个个词,然后给词归类、给个种别码什么的。

所以遇到不认识的词或符号,一般就会报错。

语法分析就是根据语法规则识别出语法单位(赋值语句、条件语句之类),并检查语法单位在语法结构上的正确性。

语义分析是对语法单位进行静态的语义审查(动态的在运行时才可确定)。

分析其含义,下一步就会用另一种接近目标语言或直接用目标语言去描述这个含义。

此阶段要求语句的含义和使用规则正确。

引用《统计自然语言处理基础》中的两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语义可以分成两部分:研究单个词的语义(即词义)以及单个词的含义是怎么联合起来组成句子(或者更大的单位)的含义•语义研究的是:词语的含义、结构和说话的方式。

以上是书本中的定义,语义分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任何对语言的理解都可以归纳为语义分析的范畴,笼统地谈语义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所以应该结合具体任务来看看什么是语义分析,以及语义分析的结果是什么。

从分析粒度上可以分成:词语级的语义分析,句子级的语义分析,以及篇章级别的语义分析。

词语级的语义分析词语级别的语义分析的主要研究词语的含义,常见的任务有:词语消歧、词表示、同义词或上下位词的挖掘。

•词语消歧:一词多义是许多语言的固有属性。

以“苹果”为例,可以指水果,又可以指美国的科技公司。

词语消歧的任务是判断文中出现的词语是属于哪种意思。

•词表示:深度学习兴起后,掀起了一波对词表示的研究浪潮。

词表示的任务是用一个k维的向量表示一个词,并且该向量中包含着词语的意思。

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是TomasMikolov的Word2Vec,该方法训练得到的词向量能够让语义相关的词具有相似的词向量,并且词向量间还具有逻辑推算能力。

•同义词和上下位词的挖掘:语言的多样性导致了多词义一,例如房子的近义词有房屋、房产。

语言的层次性导致了词语间具有上下位关系,像房产、存款、股票可归纳为财产。

可以使用一些机器学习的方法挖掘词语间的这种关系。

句子级的语义分析句子级别的任务就更多了,常见的任务有:语义角色标注、蕴含分析、句子表示、语义依存分析。

语义分析的工作原理

语义分析的工作原理

语义分析的工作原理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主要目标是理解自然语言中的语义信息,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语义分析的工作原理,讨论其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概述语义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其主要目标是从文本中提取意义,理解語言和信息之間的關聯。

与传统的基于语法的分析方法不同,语义分析注重从文本中获取更深层次的含义。

其应用广泛,包括情感分析、问答系统、机器翻译等。

二、方法和技术1. 词义消歧词义消歧(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是语义分析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自然语言中,一个词可能有多个不同的意义,而词义消歧的任务就是确定在特定上下文中该词的正确含义。

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知识库、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等。

2. 句法分析句法分析(Syntactic Parsing)是另一个与语义分析密切相关的任务。

它的主要目标是确定一句话中的各个词语之间的句法关系,从而提供给语义分析更准确的输入。

句法分析方法包括依存句法分析和短语结构分析等。

3. 语义角色标注语义角色标注(Semantic Role Labeling)是一项关键任务,它用于识别和标注句子中的谓词与各个论元之间的语义关系。

通过语义角色标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中不同成分之间的作用和关系。

4. 实体识别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识别和提取文本中的特定实体,如人名、地名、组织名等。

实体识别在文本理解和信息提取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语义分析提供了重要的输入信息。

5. 语义关系抽取语义关系抽取(Semantic Relation Extraction)是指从文本中抽取出不同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

通过语义关系抽取,我们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语义信息,从而实现更高级别的语义分析。

三、应用领域1. 情感分析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是一种常见的语义分析应用,用于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如正面、负面或中性。

第五章 语义特征分析法

第五章 语义特征分析法

• 马庆株的一项研究成果
• 实例:
• (1)A死了三天了

B等了三天了
•C看Leabharlann 三天了•D挂了三天了
• 词类序列相同,层次相同,内部构造相同。
• 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尽相同,实际代表了四 种不同的情况:
• A句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只指明“死” 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
• 类似的例子:
• 伤了三天了 • 熄了三天了 • 丢了三天了 • 出现了三天了 • 娶了三天了 • 到任了三天了
• 例如: • 看[+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 看见[+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动作者能主观决 定并自由支配的、
有意识的
• “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术语借用到语法学中, 有两个目的:
• 一是用以解释造成同形多义句法格式的原 因
• 二是用以说明在某个句法格式中,为什么 同是动词,或同是形容词,或同是名词而 有的能进入,有的不能进入。
• 通过上例发现,我们是通过分析该句法格 式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动词在该句法格式 内所呈现的互有差异的不同小类的词的不 同语义特征,来达到说明造成该同形、歧 义句法格式的原因的。
二、关于语义特征
• “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原是语义 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某个词在意义上所具 有的特点。
第四节 语义特征分析法
一、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 产生
• 可以用来分化歧义句式,但不能用来解释 造成歧义现象的原因
• 前面举过用变换分析分化“名词(处所)+ 动词+着+名词”歧义句式的实例。
• 通过变换分化为两个句式:

语义分析名词解释

语义分析名词解释

语义分析名词解释语义分析,又称为意义分析,是一种根据语义(即句子的意思)来理解语言的方法。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揭示语言的结构和表意,这在处理复杂语句时尤其有用。

本文将分析语义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文本理解和机器翻译方面的应用。

首先,语义分析理论是指影响句子含义的语义元素。

这些元素包括句子中的语法结构、词汇选择、表达方式和拼写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句子的意思。

例如,词汇选择决定了句子的宏观含义,语法结构决定了句子的方式和结构,而拼写决定了句子的准确性。

其次,语义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从句子中分析出所包含的意义元素。

通常,语义分析会分解句子中的陈述、问句、命令和意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义分析技术可以用来解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句子中所包含的意义元素,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第三,语义分析可以用来实现文本理解。

文本理解也称自然语言理解,是一种通过机器来理解自然语言的过程。

通过分析自然语言文本中的内容和意义,机器可以获得用户的请求。

例如,在微软的Cortana智能助手中,用户发出语音指令,机器通过语义分析理解用户的请求,然后执行相应的任务。

此外,语义分析也被用来理解语言,实现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是一种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输入的文本进行分解,理解这些文本的语义,再把他们转换成一种语言。

例如,Google翻译就是使用语义分析技术来实现的。

总之,语义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它能够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并帮助实现文本理解和机器翻译等任务。

语义分析也可以用于语音识别,文字理解,信息提取等其他自然语言处理任务,这些任务对于改善人机交互,发展智能系统以及其他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第一、结构关系和构成成分不同。
句法结构的成分为句法成分:主语、谓 语、述语、宾语等,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是主语—谓语、述语—宾语等。 语义结构的成分为语义成分:动作行为、 性质状态、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 结构关系为动作—受事、施事—动作等。
第二,句法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是可 变的,而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则是相 对稳定的。
各家经常提到的主要语义关系。
1. 施事:句子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生 者或状态的主体。 2. 受事:句子中动词动作行为、运动、变化 等的承受者。 3. 与事: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 表示给予、索取、服务类的动词常带与事。 如: 他(施事)给 我(与事)一本书(受事)。
4. 工具:施事实施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 具。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五讲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的含义
“语义”是指词语进入句子以后,词语 与词语之间形成的词汇意义之外的一种关 系意义。 这种关系意义是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 式来表现的,是词语在语句结构中体现出 来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同于词汇意义,不 同于言语意义,也不同于句法意义,但他 还是属于语法意义。
相匹配时,就产生了语义指向上的模糊现象,造成歧义。
比较: ① 他在火车上写字。
② 他在黑板上写字。
(2)、有些句子的歧义运用语义指向来解释 则比较方便。
③ 三个人就抬起了五百斤。
④ 外语就考了八十分。 ⑤他每月才挣二百来块钱。
⑥ 三个人才抬起五百斤。
(3)、有些歧义现象,可以从定语的语义指 向上去理解。 ① 三位学生家长
民工们正在排火车票。
9. 方式: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
老师口头交待了今天的任务。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 第五讲语义特征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 第五讲语义特征分析法

B “偷”、“要”、“取”、“买”
(a)存在着得者和 失者双方; (b)存在着从失者 一方向得者一方转移 的事物; (c)得者能动地从 失者一方获取那被转 移的事物。
C “刻”、“画”、“煮”、“做”
(a)动作者能动地进行 某种动作; (b)在动作进行、完 成之后产生某种成品。
上述三组动词的语义特征可描写、比较 如下:
妹妹[+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舅妈[-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舅父[-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二、凸显同属一个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 差异
“光”和“火”
火 [+现象,+亮度,+温度,-速度,+ 形体,……] 光[+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 体,……]
参考文献
• 朱德熙(1979)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 问题,《方言》第2期。 •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 《中国语文》第2期。 • 袁毓林(1993)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 京大学出版社。 • 邢福义(1984)说“NP了”句式,《语文 研究》第3期。
C. 他刻了个图章给小王 ⇒ * 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 * 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 * 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 *
最关键是动词的语义特征
A “送”、“卖”、“还”、“交”
(a)存在着给予者和 接受者双方;物从自己一 方转移到接受者一方。
母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父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哥哥 [+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 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 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语素、词语、词组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定义以及具有的意义;了解语音、语汇和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的意义第一节语义概说一、什么是语义1、定义:语义指的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的表达内容2、语义所包括的内容:(1)语汇意义:实词和固定短语所表达的意义语法意义:虚词、语序、形态、句调等所表达的意义。

(2)言内之意: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言外之意: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如:今天天气很热(3)理性意义:表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非理性意义:表达人们的主观情感、态度及语体风格如:你真讨厌二、语义的性质★(1)概括性:人们可以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

如:笔(2)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如:土豪、中午。

(3)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及分类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

如:龙:中国的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西方的dragon是一种危害人间的怪物。

三、语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1、要不要研究语义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彼此密不可分,互相不能取代,强调语言研究中形式和意义的“结合”2、怎样研究语义:研究各种语言片段表示的语汇意义和语段意义第二节词语的意义一、词义的构成要素1、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1)理性意义:是人们对主观世界事物的反映,而且是概括性的反映如:山、河、神仙、天堂(2)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2、语素义(1)单纯词:词义=语素义,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词如:书(2)合成词:①词义=语素义+语素义如:皮包②词义并不能从其构成语素义推导而来如:针线3、义项★(1)定义: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来决定的如:凉:①温度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进行语义上的分析
3
一、语义关系
4
(一)语义关系与句法关系
在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里,总是同时存在着两 种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简称 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句法关系也叫语法关系。
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句法 关系
施事和动作、动作和受事、工具和动作——语义关系
35
三、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1. 认识句法结构反映的客观现象
他小心地沏了一杯茶。 他迅速地沏了一杯茶。 他浓浓地沏了一杯茶。
如果仅分析句法结构而不分析语义指向,就难以准确把 握句子所反映出的不同事实。
36
2. 分化歧义
你别砍坏了。
① 坏 → “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 ② 坏 → “砍”的工具 ③ 坏 → “砍”的受事
5
我在超市买苹果。 我 || [在超市] 买 | 苹果。
主语 状语 述语 宾语 施事 处所 动作 受事
6
监狱跑了一个犯人 监狱 || 跑了 | 一个犯人
主语 述语 宾语 处所 动作 施事
7
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相同的句法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关系,相同的语义 关系也可以由不同的句法关系来表示。
持身体重量。
词典对这些动词的注释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A组动词的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 动词a:[+使附着]
44
B组:台上演着京剧
NP1[处所]+动词+着 →NP1[处所]+正在+动 →*NP2+动词+在
+NP2
词+NP2
+NP1[处所]
台上演着京剧 台上正在演京剧 *京剧演在台上
门外敲着锣鼓 门外正在敲锣鼓 *锣鼓敲在门外
25
(1)我才做。 (2)我才做第二题。 (3)我才做三道题。 (4)我才做完。
都由副词“才”作状语,但作状语的“才”语义指向不同。
(1)才→动作动词“做” (2)才→受事宾语“第二题” (3)才→数量定语“三道” (4)才→结果补语“完”
26
(1)她累得晕倒在地上。 (2)她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3)他摔碎了好几个碗。 (4)他的字漂亮极了。
第五讲
语义分析
授课教师:邵琛欣 2017.5.18
基本内容

语义关系
区分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运用语义关系分析语言现象

语义指向
掌握语义指向的类型
运用语义指向分析语言现象

语义特征
明确语义特征的定义
运用语义特征分析语言现象
2
鸡不吃了
主谓
两个人就抬三百斤


状中
定 中状

数量
述宾
定中
数量
只从句法上分析,无法分化歧义
22
二、语义指向
23
(1)他没吃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 他没吃什么,只吃了个面包。 *他没吃什么,只吃了一个。
(2)他面包吃得不多,只吃了一个面包。 他面包吃得不多,只吃了一个。 *他面包吃得不多,只吃了个面包。
为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有时能省, 有时不能省?
24
(一)语义指向的定义
33
定语的语义指向
(1)两位大学的教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数量 定

(2)两所大学的教授




数量
(3)两个大学的教授


数量 定

两个大学的教授


定中
数量
34
课题练习3
指出下列加线词语的语义指向
1. 我们对这两套方案进行了比较。 2. 她对女儿总有说不完的话。 3. 玛丽的普通话比我说得还标准。 4. 他这个月踢坏了好几双鞋。 5. 他们悄悄地把标语贴在了城墙上。
NP1[处所]+动词+着+NP2
门上贴着对联 桌上放着几本书 墙上挂着画 黑板上写着字 头上戴着草帽 领子上绣着两朵花 床上躺着病人 门口站着两个孩子 病床前跪着一个人 台上坐着主席团
→NP2+动词+在+NP1[处所]
→对联贴在门上 →几本书放在桌上 →画挂在墙上 →字写在黑板上 →草帽戴在头上 →两朵花绣在领子上 →病人躺在床上 →两个孩子站在门口 →一个人跪在病床前 →主席团坐在台上
例句
句法关系 语义关系
张三来了。 主谓关系 施事—动作
苹果吃了。 主谓关系 受事—动作
衣服脏了。 主谓关系 当事—性状
喝啤酒了。 述宾关系 动作—受事
啤酒喝了。 主谓关系 受事—动作
8
课堂练习1
指出句中存在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1. 医生迅速地把他推到手术台上。 2. 哥哥送了我一台笔记本电脑。 3. 池塘里躺着一头大水牛。
20
(三)语义关系分析的作用 1. 客观认识语言现象 【NP+买】 小张||已经买了 苹果||已经买了 从表层的句法结构上看,二者都是主谓关系。 但从深层的语义结构上看,前者是施事作主语,
后者是受事作主语。
21
2. 分析歧义的成因
王秘书通知了
①施事—动作 ②受事—动作
字写得好
① 动作—状态 =→写得不好(冻得通红、吃得太慢) ② 动作—可能(能力) →写不好(养得活、拿得动)
27
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 揭示、说明、解释某种语言现象,这 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
28
(二)语义指向的类型 (1)主语与宾语间的语义指向 (2)主语与状语间的语义指向 (3)主语与补语间的语义指向 (4)宾语与状语间的语义指向 (5)宾语与补语间的语义指向 (6)状语与补语间的语义指向
从上面这个实例中,不难发现,我们是通过分 析该句式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动词在该句式内 所呈现的互有差异的不同小类的词的不同语义 特征,来达到说明造成该同形歧义句式的原因, 这正是语义特征分析法的精神所在。
47
比鲁智深还鲁智深! 比木头还木头!
比+N+还+N 该句式中的N必须具有[+典型性]的语义特征 鲁智深——鲁莽 木头——呆
舅妈、舅父
51
母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父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哥哥[+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姐姐[+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弟弟[+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妹妹[+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舅妈[-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姑父[-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brother[+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sister[+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句法结构中某一句法成分与哪一个句法成分之间有语义 联系。
(1)他美滋滋地炸了一盘花生米。 (2)他早早地炸了一盘花生米。 (3)他脆脆地炸了一盘花生米。
从表面看,语法关系完全相同。主+状+述+宾 从语义看,各句的状语在语义上所直接联系的成分不同。 “美滋滋地”指向施事主语“他” “早早地”指向动作动词“炸” “脆脆地”指向受事宾语“花生米”
哥哥的眼睛、小鸟的翅膀、白菜心儿
哥哥||伤了|眼睛 小鸟||断了|翅膀
(哥哥)的眼睛||伤了 (小鸟)的翅膀||断了
白菜||坏了|心儿
(白菜)的心儿||坏了
王冕||死了|父亲
(王冕)的父亲||死了
19
时间关系 昨天的事情、过去的战争 处所关系 山上的风景、屋里的光线 质料关系 羊皮大衣、陶瓷制品 比喻关系 历史的车轮、铁打的营盘 流水的兵
外面下着大雨 外面正在下大雨 *大雨下在门外
大厅里跳着舞 大厅里正在跳舞 *舞跳在大厅里
教室里上着课 教室里正在上课 *课上在教室里
广场上放着电影 广场上正在放电影 *电影放在广场上
炉子上熬着粥 炉子上正在熬粥 *粥熬在炉子上
45
“演、敲、下、跳、上、放(放映)、熬”,这些 动词不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
所以,B组动词的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 动词b:[-使附着]
这样,就可以将“NP1[处所]+动词+着+NP2”句式, 根据动词语义的不同加以区分,即:
A:NP1[处所]+动词a+着+NP2 B:NP1[处所]+动词b+着+NP2
46
上 面 我 们 用 来 分 析 说 明 “NP1[ 处 所 ]+ 动 词 + 着 +NP2”之所以可以分化为A、B两组的原因而采 用的手段,就是语义特征分析法。
谓 关
他||被批评了 系
11
— —

送|她|一本书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奖|员工|一部手机
盖|房子 写|小说 剪|窗花 做|衣服

述果

关 系
动 作
与受
述事


关 系
动 作
动 作
刷房子 看小说 买窗花 缝衣服
12
用小锅熬粥 用刷子粉刷墙面 用自动包装机裹好
工具—动作
用小米熬粥 用油漆粉刷墙面 用牛皮纸裹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