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南大学一学期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海南用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

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

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

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

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

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

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

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

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

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

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

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

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2014年新课标全国语文1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新课标全国语文1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Ⅰ)语文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湖北、湖南和陕西。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2014年高考全国卷1新课标1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

2014年高考全国卷1新课标1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

(新课标卷Ⅰ)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高2014届语文寒假作业答案(A卷)

高2014届语文寒假作业答案(A卷)

高一基础题答案一、字音字形:1. 答案 B 解析 A乳臭(chòu)未干:臭xiù ,气味的总称。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

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C不见经传(chuán):传zhuàn,解说经义的文字。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

经传上没有记载。

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D恐吓(xià):吓xià,使害怕;吓hè,用于复合词或叹词,表示不满。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亦作“恐赫”,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2.答案 C 解析 A项“唱主角”的“角”应读jué;B项“掺和”的“掺”应读chān;D 项“名噪一时”的“噪”应读zào。

故答案为C。

3. 答案 D 解析佻—tião(阴平);着—zhuó着陆;这个字有四个读音,另外三个分别是,着迷—zháo;着数—zhäo(阴平);动词形容词后面的,顺着—zhë(阴平)。

拈--niãn(阴平)4. 答案 A解析 B项,和huò稀泥,C项,扪mén心自问,D项,顺遂suì。

C项露马脚(l òu)5. 答案为C。

因为A项“扼”读è;B项“强”读qiǎng;D项“供”读gòng。

6. 答案为A。

因为B项“应”读yīng;C项“宿”读xiù;D项“麇”读...qún7.答案D。

A项“铛”念chēng;B项“椽”念chuán;C项“嗟”念jiē。

8. 答案 D解析 A项中“腥红”应为“猩红”。

B项中“两全齐美”应为“两全其美”C项中“挖墙角”应为“挖墙脚”。

9.答案 D解析 A项“急”应为“疾”;B项“沙”应为“纱”;C项“辉”应为“晖”。

故选D 10. 答案 C解析“膨胀”;“捉迷藏”;“名门望族”。

11.选D。

A项"仗义直言"中的"直"应为"执","执言"的意思不是"直说",而是"为了正义说出公道话"。

2014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4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4高考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B【解析】A切磋,C时势造英雄,D猝不及防。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答案】D【解析】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

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答案】A【解析】B成份残缺。

C指代不明。

D语序不当,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答案】C【解析】本题涉及到了对名著中名句掌握情况的考查;还涉及到了对作品中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的考查;以及对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分析。

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答案】D【解析】A “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不当。

B项“‘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表述错。

C扩大范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答案】D【解析】D项“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错。

A项信息在第三段,B项信息在第四段,C项信息在第四段、五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答案】A【解析】B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另外“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太过绝对。

2014年高考全国卷1新课标1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全国卷1新课标1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新课标卷Ⅰ)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2014年高考全国卷1新课标1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

2014年高考全国卷1新课标1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

(新课标卷Ⅰ)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2014年高考语文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练习题参考答案

8、①层层铺垫。文章从石门河写起,
写到它与洛河的汇合,引出河畔特 殊的人情风物,再托出桃冲和老汉, 环环相扣。②烘托映衬。文中两条 河流,一清一浊,互相映衬,河流 的狂暴又和老汉的恬淡形成映衬; 乡土朴素的贫苦自在与作者借自然 景物描写表现出的浪漫情怀,互相 映照。
9、相同点:都生活在偏僻的富有浓郁地域特
色的环境中,都有安分知足、恬淡宁静、 顺应自然人事的品性。 不同点:①时代不同,桃冲老人有了商品经 济的基本意识,摆渡收钱,懂得享受;而 边城老人只是坚守一种职责,摆渡不收钱, 更有传统意义。②家庭情况不同,桃冲老 人有老伴、子女,所以生活更幸福;边城 老人只有孙女翠翠,而且年事已高,要替 翠翠操心婚事,又没有收入,所以日子更 艰难。
语文小综合---
语言文字运用+小说阅读
参 考 答 案
2014、3
第52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 2 、B 3、D
4、(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 一种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 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除 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 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 越技能学习的,具有特定涵义的 学习行为。
5、是险象环生的探险中那 坚定的步伐,是熙来攘往 的集市上那轻轻的欢唱, 是遭遇挫折后那平静的声 调
பைடு நூலகம்
6、BC
7、首段写木槿花的花期短、凋零快, 而自己错过了它的花期,表达对时 光流逝的惆怅,自然勾起自己疾病 在身、时日不多的伤感。这样写, 欲扬先抑(与下文形成对比),为 下文写松树及自己心境的转变张本 (铺垫),并照应结尾。
第53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C 2、D 3 、D
4、汲取社会科学名著的营养 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成熟不 可或缺
5、示例: 在秋风萧瑟的黄昏 想起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 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南大学土木工程高起专科语文一学期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不属于《??传》与《二丑艺术》艺术上的共同点的是(含蓄内敛)C2.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散文)B3. 不能概括《我的四个假想敌》风格的是(沉郁)A4. “罗山无地可耕,干校无事可干。

”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顶针)D5.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包括几部分(七)C6. 张岱生活的朝代是(晚明)B7. 《二丑艺术》收入鲁迅的杂文集(《准风月谈》)B8. 被誉为“正式的作为正统小品文的美文”的是(《苍蝇》)A9. 不属于记叙文六要素的是(环境)D10. 《??传》针砭的是(贪婪的官僚)A11. 《桥乡醉乡》的作者陈从周又是一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C12. 散文集《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余光中)A13. 不属于散文特性的是(语言高度凝练)D14. 《我的四个假想敌》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C15. 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重在(抒情)C16. 王小波的作品不包括(青铜时代)B17. 《读孟尝君传》的论点是(孟尝君不能得士。

)B18. 《湖心亭看雪》呈现的情调(孤寂)C19.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内在线索是(对文与可的回忆)A20. 《二丑艺术》讽刺的性格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名字叫(帮闲)D(二) 多选题1. 《多年父子成兄弟》与《我的四个假想敌》的共同点有(BCD) 在“趣”中刻画人物; 风格轻松: 视角上独辟蹊径:2. “语语转,笔笔转”指的是《孟尝君传》(ABCD); 层次丰富: 层次分明: 行文之妙: 转折跌宕:3. 《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运用的论证方法有(AB) 归谬法; 举例法5. 汪曾祺的代表作有(CD) 受戒; 大淖记事6. 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绿》表现出的艺术特点有(ABC) 语言带“京味儿”, 文风幽默; 带着反讽与自嘲7.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是一篇(ABC) 回忆性散文; 画记; 记叙文8. 《苍蝇》在艺术上表现为(ABC) 寓繁于简; 寓浓于淡; 寓严整于松散9. 能概括《下放记别》风格的有(CD) 幽默中带着感伤; 冷静中带着戏谑10. 《多年父子成兄弟》在风格上(BD) 冲淡; 韵味隽永11. 柳宗元《??传》的艺术特点有(ABCD) 深于取象; 寓情于理; 强烈的文学色彩; 较强的故事性12. 散文的记叙顺序有(ABCD) 倒叙, 插叙, 顺叙, 平叙13. 散文的类型包括(ABCD) 叙事纪人, 抒情言趣, 说理表意, 写景状物14.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记作者寄诗打趣文与可的小事的意义在于(ABCD) 为接下来的抒情作铺垫; 衬托失去好友的悲痛; 凸显作者与文与可感情的深厚; 表明作者与文与可的亲密无间15. 议论文的三要素指的是(ABD) 论点. 论据, 论证(三) 判断题1.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一篇传记。

错2.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是一篇书序。

错3. 杨绛的丈夫是钱基博。

错4. 《溪水》的作者苏雪林是一位女性。

对5. 作为文艺评论,王小波的《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风格诙谐活泼。

对6. 补叙又叫分叙。

错7. “唐宋八大家”是从诗歌的角度来进行的评定。

错8. 散文是易写而难工的艺术。

对9. 《又是一年芳草绿》风格诙谐,而情调低沉。

对10. 《湖心亭看雪》写景的笔法类似中国画中的工笔画。

错11. 《二丑艺术》中谈的是戏曲中“二花脸”艺术。

错12. 汪曾祺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的主创者之一。

对13. 《多年父子成兄弟》讲的是汪曾祺与其父亲的感情。

错14. 《??传》与《二丑艺术》都属于杂文。

对15. 余光中是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

对习题2(一) 单选题1. 徐志摩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新月派)C2. 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为(《传奇》)A3. 《河边的错误》主要运用的是(限制叙事)B4. 《杂诗》是王维的(抒情小诗)D5.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谁的作品(海子)A6.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的作者是(杜牧)C7. 《沧海一声笑》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曲(笑傲江湖)B8. 《枯河》的主人公是(小虎)A9. 王维《辛夷坞》中的核心意象是(芙蓉花)A10.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莫言)B11.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读起来特别流畅,主要在于其运用了哪种手法(顶针)C12. “相见欢”另有一个词牌名是(乌夜啼)A13. 周邦彦是什么时候的作家(宋代)B14. 不属于小说三要素的是(时间)D15. 岑参属于盛唐(边塞诗派)A16. 律诗与现代诗的主要差异在于(格律要求)B17. 李白的《静夜思》的核心意象是(月光)B18.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王昌龄)B19. 小说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被称为(典型)C20. 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是(唐传奇)D(二) 多选题1. 《乡愁四韵》吸收了古典诗歌的(语言, 意象, 情韵)BCD2. 《伤逝》的主要人物有(子君, 涓生)CD3. 《枯河》在艺术上突出表现为(鲜明的感官经验的书写; 叙事时间的移位处理)CD4. 李煜词的力度美来自于(语言的气势, 境界的阔大, 对情感所进行的普泛化提升)ABC5.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表现了(盛唐的精神气质, 慷慨悲壮的情怀, 盛唐的气象)ABC6. 黄?的《沧海一声笑》充满了(悲壮苍凉的情调, 历史感怀, 古典情韵)BCD7. 诗歌的特性有(深于情, 以少总多, 富于韵律感)ABC8. 《断魂枪》的审美张力主要表现在(小说结构, 人物形象之间)BC9. 诗歌营造意境的方法有(虚实结合, 化情思为景物, 情景交融, 寓虚境于实境)ABCD10.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头一笛风”用到的手法有(对偶, 画面拼接, 对仗, 留白)ABCD11. 张爱玲《封锁》所揭示的麻木人性与下列作品相似(卡夫卡《变形记》, 柳宗元《??传》)AB12. 崔护《题都城南庄》所抒发的物是人非之慨也可以从哪些诗歌中见到(韦庄《台城》,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 刘禹锡《乌衣巷》)BCD13. 王昌龄的《闺怨》表现了(少妇的闺情, 战争的残酷, 对战争的反思)ACD14. 小说的叙述视角主要分为(纯客观叙事, 限制叙事, 全知叙事)ABD15. 周邦彦《少年游》中的叙事方法有(倒叙, 顺叙, 补叙)ABC(三) 判断题1. 宋话本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

对2. 《封锁》讲述的是一个爱情传奇。

错3. 老舍的《断魂枪》是一部武侠小说。

错4. 王昌龄的《闺怨》是一首恋情诗。

错5. 余华对《河边的错误》中的“疯子”是十分憎恶的。

错6. 李煜《相见欢》的核心意象是落红。

对7.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是一首律诗。

错8. 《枯河》中写人“一下子化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流出透明的液体”,用的是魔幻的手法。

对9. 《河边的错误》是余华尝试创作的第一部侦破小说。

错10. 意境是诗歌的基本抒情单位。

错11. 第一人称叙事又比第三人称叙事显得更为真实、客观。

错12. 李煜是宋代的大词人。

错13. 书写豪情壮怀的诗歌通常富于壮美。

对14. 诗歌是一种抒情文体。

对15. “少年游”是词牌名。

对习题3(一) 单选题1. 元杂剧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关汉卿)B2. 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夏衍)C3. 戏剧最突出的审美特性表现于(冲突)C4. 《恋爱的犀牛》中作者对马路的态度是(欣赏)A5. 著名的《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谁的书信(儿子)A6. 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在修辞上不含(顶针)C7. “王利发”是哪部话剧中的人物?(茶馆)B8. 郑?又号(板桥)B9. 王维的《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在风格上与其哪类诗歌相近(山水田园诗)B10. 高行健的《车站》深受哪部西方荒诞剧的影响(等待戈多)A(二) 多选题1. 戏剧的三要素指的是(人物, 语言, 冲突)ACD2. 应用文的审美特性在于(贴切, 得体, 简洁, 适度) (ABCD)3. 与戏剧冲突相关的表现特征有(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 在极富个性的语言交锋中表现戏剧冲突; 在诸多的戏剧文学的分类方式中,最深入人心的就是以矛盾冲突的性质来进行的分类)BCD4. 《车站》中的矛盾冲突有(等与走, 大爷和愣小子; 马主任与普通等车, 城市与村镇)ABCD5. 戏剧根据其容量可分为(多幕剧, 独幕剧)BC6. 以下属于悲剧的有(《窦娥冤,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ABC7. 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 日出, 北京人)BCD8. 《车站》中“沉默的人”代表了(主见, 实干, 独立, 果敢)ABCD9. 唐寅的对联“题酒家”在审美上(具有雅趣, 带有俗趣, 简洁明了, 具有情韵)ABCD10. 胡适的演讲词《不要抛弃学问》具有哪些特点(言简意赅, 主题鲜明, 结语有力)BCD(三) 判断题1. 所有律诗对仗工整的中间两联都可以用作对联。

错2. 从风格上看,高行健的《车站》属于喜剧。

对3. 胡适的演讲词《不要抛弃学问》可视为一篇驳论文。

错8.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重在表现人物的内在冲突。

对9. 《茶馆》中塑造人物的手段主要是动作。

错10. 演讲词的美感主要在于语言的哲理性。

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