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间故事九龙造天台学校杭师附小姓名宁天乐指导老师
九龙造天台传说故事

九龙造天台传说故事
“哎呀,奶奶,给我讲讲那个九龙造天台的故事嘛!”我缠着奶奶撒娇道。
奶奶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开始讲起了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啊,在咱们这地方,有九条龙,它们可厉害啦!”
我瞪大了眼睛,好奇地追问:“它们怎么厉害啦?”
奶奶绘声绘色地说:“这九条龙啊,有一天它们发现了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它们就想着要是能在山顶上造出一个天台来,那该多棒呀!于是它们就开始行动啦。
”
“哇,九条龙一起造天台呀,那一定很壮观!”我兴奋地说道。
“可不是嘛,它们用尽全身的力气,搬石头的搬石头,挖土的挖土。
其中一条龙说:‘咱们得加把劲呀,早点把天台造好。
’另一条龙应和道:‘对呀对呀,一定要造出最漂亮的天台。
’”奶奶接着讲道。
我仿佛看到了九条龙忙碌的身影,着急地问:“那后来天台造好没有呀?”
奶奶笑了:“当然造好啦!那天台可漂亮了,站在上面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人们都很感谢这九条龙呢。
”
“太好啦!”我开心地拍起手来,“奶奶,那这个天台现在还在吗?”
奶奶想了想:“可能已经不在啦,但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呀。
”
我有些失落:“唉,要是能亲眼看看就好了。
”
奶奶安慰我:“虽然看不到那个天台,但咱们可以想象呀,想象九条龙努力造天台的样子。
”
我点了点头,心里想着:九龙造天台的故事可真神奇呀,九条龙真的好厉害,它们能做到那么难的事情。
我也要像九条龙一样,遇到困难不放弃,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九龙造天台的传说故事,一个充满神奇和力量的故事,它让我懂得了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创造奇迹。
宁波民间故事_神话故事

宁波民间故事宁波,这个历史上作为五大通商口岸的城市,它的民间故事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的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宁波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宁波民间故事篇一布袋和尚博览群书,为一代禅宗高僧。
常通禅师扩建寺院至数百楹,使雪窦寺的面貌焕然一新,常通被尊为雪窦寺的开山祖师。
布袋和尚到长汀村洪郎潭后,把改变苦修行的弘法作为重中之重。
强调心性本觉,佛性本有,主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信徒、信众听得津津有味。
常通知道这一情况后,欣然亲自出山门,邀布袋和尚进寺弘法。
由此,布袋和尚与常通禅师成了至交佛友。
布袋和尚的讲经弘法,是雪窦寺作为禅宗古刹,弥勒道场的独特之处。
宁波民间故事篇二距今约两千年前的东汉,慈城北边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母子相依为命。
儿子姓董名黯,已经长大成人,虽然家里穷困,但懂事又孝敬。
可不想有一日董母得了大病,不吃不喝,卧床不起。
董母告诉儿子想喝娘家的大隐溪水。
董黯次日一早便挑起水桶扁,穿上草鞋,一路上翻山越岭,寻道问路,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爬过了七七四十九道岭,终于来到了离家30多公里外的大隐山下,找到了大隐溪水,带回家治愈了母亲。
人们传说,是董黯的孝心感动了神灵。
宁波民间故事篇三很久很久以前,东海边上有一块大海涂——东圣神洲,有天,龙公龙母在大海涂玩双龙戏珠,走的太匆忙,竟将龙珠失落下来。
不料,龙珠一落地,就在这块地方生了根,慢慢地在那里升起一座山。
不知过了多少年,这座山上忽然长出许多小树,叶子很象龙舌头。
人们采食叶子后,居然发现能提神复明,解渴强身,就称这种树为“龙舌树”。
后有人把龙舌树的叶子晒干、保存起来,经常当药使用,既可解渴又能作药,清香扑鼻。
龙叶树也慢慢地被称为茶叶树了。
由于这座山上的龙叶树和龙泉水都能造福于人们,人们就将此山改名为“福泉山”了。
宁波民间故事篇四小时候有一位贫穷的老师,两人师徒情深,但管家因先生贫穷,看不起他。
王阳明看出后想:用什么办法促使管家厚待先生呢?有一次,王阳明要求先生陪他到先生府上去玩,先生同意了。
木马择匠_中国民间故事

木马择匠浙西南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二村的南端有一座时思寺名扬中外,到过这里的游客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因为它是历经元、明、清千年风雨依然巍然屹立的古老建筑,说起它的建造过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很久以前,大漈有个叫做梅元屃的孩子,当他六岁的时候父亲就生病死了。
早春二月,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梅元屃在母亲的陪伴下披着白色的衣服,手中拿着脸盘到清澈的小溪买水最后一次给父亲沐浴更衣。
父亲永远地离开了他们,母子俩哭的肝肠寸断,泪如雨下,可是风还是一样的吹,雨还是一样的下。
梅元屃记得非常清楚:自己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开心地笑了;自己蹒跚学步的时候,父亲高兴地跳起来了。
每当清晨的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爸爸就呼喊着自己的名字;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父亲又在村子里寻找自己。
如今,这一切恍如梦中,爸爸带领自己和孩子们游山玩水的情景,父亲教育自己读书唱歌,让他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经历就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他的眼前。
梅元屃泪眼模糊了,虽然父亲年仅三十六岁就进入了天堂,但是他发奋一定要报答父亲的恩情,他决定在家里陪伴爸爸,他要将自己的心声告诉父亲……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梅元屃铭记先人的教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白天他和母亲上山砍柴拔草喂猪,夜晚他俩依偎在父亲的灵柩旁边读书学习。
有一天,一位书生模样的长者来到梅元屃的家里,母子俩见到客人非常客气,梅元屃的妈妈沏上绿茶,只见那位长者品尝着新鲜的热茶,闻着扑鼻的茶香赞不绝口。
梅元屃看着这位慈眉目善,胡须飘飞的人汗水透衫,神采飞扬,急忙找来扇子给他。
原来这位长者乃是朝廷下来视察民情的一个钦差大臣,当他来到这海拔千米之上的大漈,看到一座座群山连绵起伏,绿树环绕的村庄有一条小溪穿越整个西一村,而且听说年仅六岁的孩子为父亲守孝三年的事情。
今天特意拜访他们又受到梅元屃家人的热情款待,他心里非常感动:“世上竟然有这么懂事的小孩?”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回到朝廷奏明圣上,他要让皇帝出资建造一座房子,让后人永远铭记梅元屃的孝心。
天台山6个民间传说故事

天台白云的故事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山顶住了下来。
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风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
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
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
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
对自己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
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
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己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
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
”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
”说罢去了。
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
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
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汉永平5年(公元62年),在刘县有两个人刘晨、阮肇去天台山采药。
天台山乃奇山秀石之巅怪石嶙峋,山间有很多名贵的草药,二人只顾低头采药,没有发觉暮色已晚,天近黄昏,不由觉得肚子饥饿,于是想要赶紧回家转,怎知二人行至山的深处,已经不辨回去的方向了,正在叽肠辘镀时,抬头见有一棵桃树,就摘了几个桃子充饥。
人吃完桃子,夜色完全降临,二人只好靠在一棵大树下睡觉。
第二天,当太阳升起时,二人继续找回家的路,可是越走山间树林越浓密,就这样两人饿了就摘几个野果子吃,困了就靠在人树下睡觉,一连半月有余刘晨、阮肇也没有走出天台山。
天台山民间传说故事

天台山民间传说故事天台山民间传说故事(上)在浙江省的山区里,有一座古老而神奇的山峰,名为天台山。
这座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在当地的居民中流传着一系列关于天台山的民间传说故事,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段讲述山峰上的神仙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台山上住着一位仙人。
他年轻貌美,修炼了数百年的道术,已经得到了长生不老的法宝。
他的名字叫做李青。
李青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常常下山帮助附近村庄的居民。
他会降雨、祈福、祛病、解决纠纷,帮助人们度过了许多难关。
他的善行被传为佳话,人们都称呼他为“天台山上的神仙”。
每当百姓们有难事需要解决,他们就会来到天台山下,向李青祈求帮助。
李青总是乐于助人,从不辞劳苦。
他用自己的神奇力量,帮助人们解决了无数困扰。
然而,有一天,李青突然消失了。
他的离去让人们感到迷惑和失望。
村庄里的人们纷纷祈祷,求神仙回来帮助他们。
天台山民间传说故事(下)很久以后,有一位年轻人走近了天台山。
他叫王进,是一个聪明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
他听闻了关于天台山上神仙的传说,决定一探究竟。
王进登上天台山之后,他被山峰上的美景所吸引。
他看着蓝天,感受着清新的山风,不禁心生向往。
他打算留在山上一段时间,悠闲地享受这片神奇的土地。
一个晚上,当王进在山间漫步时,他听到了一个轻柔的声音。
他追随着声音,走进了一个幽静的仙境。
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华丽的仙女。
仙女向王进讲述了关于李青的故事。
原来,李青已经修炼成仙,化身为一座山峰。
他决定将自己的力量融入到天台山中,保佑山下的人们。
从此以后,天台山成为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吸引着许多人来朝拜。
王进被这样的故事深深打动,他决定把这个故事带回村庄,与大家分享。
从那一天起,关于天台山的传说在村庄里广为流传。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
天台山上的李青以自己的善行感动了上天,最终成为了一座山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善良和助人为乐是受到上天眷顾的美德。
天台山民间传说至今依然被人们传颂。
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_传说

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民间故事是感动人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篇一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
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的浙江,与杭州有密切关系。
传说当年浙江上虞祝家庄有个女孩名祝英台,小名九妹,她一心想到杭州求学,其父祝公远拗不过爱女的要求,同意英台女扮男装,并由丫环银心扮作书童相随从,来到杭州草桥门(今望江门)外,邂逅来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青年书生梁山伯与其书童四九,梁祝两人谈得投机,当场结拜为兄弟,这就是“草桥结拜” 。
两人来杭州就读于万松岭的万松书院,同窗三年,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性。
后来,英台接到家信促其速归。
英台钟情于山伯,但又不便明言,只好将白玉扇坠请师母转交山伯,作为信物。
别时,山伯送行,一路上英台有18次向山伯暗示自己的情意,但忠厚老实的梁山伯始终未悟。
两人行经凤凰山时,祝英台表示家有小九妹,愿为山伯做媒,望他早来祝家,这就是“十八相送” 。
山伯后从师母处得到玉扇坠并获悉真情,急忙赶去祝家庄,但这时英台已被其父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
英台据理抗婚,至死不从,并与山伯在绣楼中相会,表明心愿,这就是“楼台相会”。
山伯突遭此打击,气急而病,一病而亡,英台闻噩耗拼死到梁家吊孝,这就是“吊孝哭灵”。
后来马家前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要求途经山伯之坟一祭,祝父无奈只好应允。
轿至山伯坟前,英台下轿祭奠痛哭,霎时雷电大作,风雨交加,霹雳一声坟头开裂,英台纵身跃入坟中。
瞬间阴云四散,雨过天晴,一对美丽的彩蝶自由地在一碧长空中翩翩起舞,这就是梁祝精灵的化身,表示了生不能成婚匹配,死也要成双结对的强烈愿望。
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篇二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
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
宁波鄞州民间故事-046

宁波鄞州民间故事-046一粒茴香豆的故事一天父子两人到田头干活。
锄田锄到河横头,两人抬头一看,河里一只河泥三都(农船名)装了十埕老酒摇了过来。
儿子一看说:“喂,摇船的,老哥,船里装的可是老酒?”“不错,是老酒,怎么啦?”“没什么没什么。
”他向父亲说:“爸爸你看船里十埕老酒,给阿拉两人吃吃差不多吧?”“小鬼,十埕老酒,怎够阿拉二人吃呢。
”摇船的一听,哈哈大笑:“闭着眼睛大白天也讲假话。
”岸上父亲说:“船老大不用说,如果我父子两人把船里老酒吃光了,你可否给我们白吃。
”船老大说:“可以,倘若你两人吃不完怎么办。
”“那我一埕赔三埕,喂,老大你主意好做吗?”老大说:“这酒是我自己摇去送人,主意当然好做。
”船靠岸后岸上父子两人把船搁牢后,儿子要去捧老酒,父亲说且慢,没有下饭(小菜)不行,快去买一分钱茴香豆来。
儿子向父亲拿了一分钱,马上奔到小店买了八粒茴香豆。
老大捧上一埕老酒儿子已经来不及了,把埕头泥一搓,去掉竹壳,捧起埕咕噜咕噜把一埕酒喝光了,顺手拿起一粒茴香豆咽了下去。
父亲一看急了,跳过去对着儿子一记耳光扇了过去,怒骂道:“混小鬼,一埕酒要吃一粒,那十埕酒还缺两粒怎么办?”老大一看,急中生智,马上把船用力一推,跳上船逃之夭夭。
张(看)狗洞的故事有家佃户雇了个牧童,年龄在七八岁之间,为人灵活,喜与人打趣。
佃户牛舍在街弄内。
那一天吃好晚饭,牧童把牛拉到牛舍,喂了夜草,快乐自在地走在街上,一眼看见路旁的看相先生正准备收摊回家去。
牧童上去打趣地说:“喂,看相老头,给我看看,我什么时候会发大财?”“发你娘个屁,小鬼想发大财,我老头好发小财了。
去,去,与牛一起睡觉去吧!人家回家啦。
”“慢。
”牧童双手一摊说:“今晚你不给我看相,我是拖牢你脚骨,不给你回家看老婆。
”看相老头又好气又好笑,这么小的小鬼也会讲老公老婆。
看相老头心中一高兴,就想捉弄他一把,说:“小鬼,过来,我给你看上一相就是了,但你以后发了大财,可千万别忘记我老头哦!”老头想给小鬼苦头吃吃:“我问你,你是真想发大财,还是给老头打趣打趣?”“那当然是真心想发大财。
二年级《天台山文化启蒙》教学计划

备课簿学科天台山文化启蒙年级二年级教师陈琳天台县石梁学校二零一三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天台山文化启蒙》教学计划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天台山文化启蒙》制定教师:陈琳授课班级:二年级学生数:32人需要课时数:10节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2人,大都来自石梁镇的各个村庄,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
本班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均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大部分学生常年住在村里,很少到城里或其他乡镇游玩,所以他们对天台山的文化了解较少。
本学期,我旨在通过13课时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台有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及天台的地方特色饮食及今昔变化。
三、教材分析(一)教材重难点本书所涉及的旅游景点有很多,如国清寺、琼台仙谷、石梁飞瀑、华顶杜鹃、寒山湖等,学生去过的一般只有石梁和华顶这两个,所以在向他们介绍景点时可能会有点抽象,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对这些从未去过甚至听过的景点有个直接的视觉了解,在心中产生初步印象,很受学生欢迎。
本书还有很多内容涉及天台的方言及童谣,学生平时有所接触但了解不深。
本册教材是天台县实验小学众老师合力编写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美丽的天台山二、九龙造天台三、国清寺的由来四、古刹隋梅千年天台五、铁皮石斛道地仙草六、家乡的风味小吃七、走进农村了解农事八、走进中山西路九、走近济公十、天台方言变!变!变!十一、天台童谣唱!唱!唱!十二、家乡的今与昔十三、敬礼!天台英烈(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1、了解美丽的天台山有哪些著名景点,自己所在乡镇有哪些著名景点。
为自己是天台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2、读一读《九龙造天台》的传说,了解天台山的神奇。
感受天台山的优秀文化。
3、读故事《国清寺的由来》,相互交流对国清寺的了解。
讲讲自己听过的民间故事,激发我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4、了解国清寺隋梅的年龄、高度、胸径以及它的故事和图片。
5、了解铁皮石斛的基本知识,知道立钻牌铁皮枫斗晶以铁皮石斛为主要原料。
6、了解天台的各种风味小吃,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料理烹饪的,身上有什么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民间故事——九龙造天台
学校:杭师附小姓名:宁天乐指导老师:吕老师
今天假日小队去新华书店活动。
!我发现了一本《浙江民间故事》的书,上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可是品味书香活动推荐给我们小学生的一本书啊!里面的故事有帝王王妃的故事,有贤相清官的故事,有兵家将帅的故事,有文土故事,有仙道宗教人物的故事,有名胜古迹的故事,有风物故事,有鬼狐精怪的故事,还有计巧机智的故事……
《浙江民间故事》选编了故事二百二十个余编,约三十万字。
这当然不是我省民间故事的全部,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但就这些故事来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是一部难得的乡土教材。
我从《浙江民间故事》里,看了九龙造天台。
据说天台山原来是一朵用龙鳞造成的莲花哩!
天台山七十二座山峰,就是七十二片莲花瓣,主峰华顶,就是莲花的顶。
早年,这里呒山,只是一片海。
海里住着东海龙王和他的九个龙子。
他们出来行云布雨时,狂风呼呼,柯鱼船碰上就翻,无数人丧失性命。
九个龙子,条条都心地善良的好龙,看到每次行云布雨都要丧掉格多性命,肚子里很是难过。
最小的九龙子心肠格外侠义。
一日,他忖出个办法,找来八个兄弟商量:“各位哥哥,我昨夜想出一个办法好救百姓。
我们每人献出八片龙鳞。
化成一朵大莲花,每次行云布雨时候,把花放在海上,那些柯鱼船不就可以避风了。
”八个哥哥一齐赞同,忍着痛拔下龙鳞。
八九七十二片龙鳞,化成一朵有七十二个花瓣的莲花。
从此,渔民再也不愁风浪。
龙鳞做成的莲花是仙物,金光闪闪,这光照到天宫,王母娘娘看莲花格外好相,想抢来放到自己的荷花池里。
她忖硬抢,别人要讲话,就说九个龙子违反天条,把他们都打进天牢。
莲花也被没收到天池里。
海面上没有了莲花,柯鱼人又象以前一样苦。
王母娘娘叫红桃、碧桃两个仙女看管九龙。
九龙听见柯鱼人的叫声,火煞,把牢监铁索摇来啷啷响。
两位仙女早就对王母娘娘做法勿满。
看到九位龙子的侠义心肠,牙齿一咬,把九位龙子和莲花都放回东海。
这样一来,不得了,王母娘娘派出天兵天将和九龙打了起来。
打了三日三夜,天兵天将还是打勿赢。
王母娘娘呒办法,在玉皇大帝那里要来一张圣旨,派太白金星送去,要九龙停手,把莲花交出来。
九龙还是勿肯,太白金星道行深,把圣旨抛起来,圣旨飞到莲花上面,旋了三旋,变成一张天幕,把莲花罩了。
九龙赶紧上前抢救,可是已经来勿及,只听见“轰隆”一声,一道红光喷出来,九龙眼睛睁勿开,让天兵天将柯牢了。
红光闪过,九龙睁开眼睛一看,莲花没了,原来的地方变出了一座大山,一数,山刚好七十二座,中间一个山顶,样子恰象那朵莲花。
这就是天台山的来历。
中间的山顶,因为是莲花的顶,老百姓就叫它“华顶”。
九龙到哪里去了呢?被太白金星关在这座山东面的九个水潭里。
这水潭就叫“九龙潭”,就是现在的天台榧树进点的地方。
我看完了看完了这个九龙造台的故事,我从里面感受到,这九条龙真伟大。
因为这九条龙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
啊!这个故事你们觉得吸引人吗?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