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K12教育文档)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K12教育文档)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教学重点:常见非金属元素(H、C、N、O、Si、S、Cl等)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了解硅、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一.硅1.相关反应Si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1:700溶于水化学性质与H2O NH3 + H2O NH3·H2O NH4++ OH—与酸NH3 + HCl = NH4Cl氨的催化氧化4NH3 + 5O2错误! 4NO + 6H2O实验室制取原理NH4+ + OH-错误! NH3↑+ H2O2NH4Cl +Ca(OH )2错误! 2NH3↑+ CaCl2 + 2H2O5.实验室制取干燥NH3的方法:制取原理: 2NH4Cl +Ca(OH )2错误! 2NH3↑+ CaCl2 + 2H2O气体成分: NH3( H2O )除水用试剂:碱石灰(不用浓H2SO4 、CaCl2原因是:2NH3+ H2SO4= (NH4)2SO4 ; CaCl2 + 8NH3 =CaCl2·8NH3)6.受热易分解 NH3·H2O 错误! NH3↑+ H2O NH4HCO3 错误! NH3↑+ CO2↑+ H2O7.氨水中的微粒分子:H2O NH3·H2O NH3 离子:NH4+ H+ OH-四.硫1.SO2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1:40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化学性质与H2O SO2 + H2O = H2SO3与碱溶液先:SO2 +2NaOH = Na2SO3+H2O后:SO2 + Na2SO3 + H2O = 2NaHSO3 SO2过量时总反应:SO2 + NaOH = NaHSO3 与盐溶液SO2 + Na2CO3 = CO2+ Na2SO3 ( SO2不过量时 )与氯水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H2SO3 + Cl2 + H2O = H2SO4 + 2HCl漂白性SO2能使品红溶液 (有机色质)褪色(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但加热褪色后的无色溶液,又恢复为原来的红色(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分解复原)实验室制法Na2SO3 +H2SO4(浓) = Na2SO4 + SO2↑+ H2O2.H2S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剧毒、有臭鸡蛋气味、1:2.6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化学性质与浓H2SO4H2S + H2SO4(浓)= S↓+ SO2 + 2H2O与碱溶液先H2S + NaOH= NaHS + H2O; 后NaHS + NaOH = Na2S + H2O。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如果想要学好化学,提高化学成绩,预习是少不了的。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一)一、二氧化硅和硅酸【课堂导学1】一、二氧化硅1.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26.3%,仅次于氧。

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原因是硅是一种亲氧元素。

2.硅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俗名为硅石,天然二氧化硅分为结晶形(如方石类、水晶等)和无定形(如硅藻土)。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描述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坚硬固体、不溶于水、熔点高,是石英、水晶、玛瑙、光导纤维、沙子的主要成分.3.列表比较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性质。

CO2SiO2物理性质气体,熔、沸点低,易溶于水固体,熔、沸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CO2===CaCO3CaO+SiO2高温=====CaSiO3与碱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SiO2+2NaOH===Na2SiO3+H2O与H2O反应CO2+H2O??H2CO3不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不反应只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酸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归纳总结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质(1)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物质晶体结构不同。

二氧化硅晶体是由Si原子和O原子按1∶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2)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有稳定性强,与水、一般酸不反应,能与氢氟酸反应,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3)应用用作光导纤维、光学玻璃、光学仪器、高级化学仪器、钟表、石英坩埚、玛瑙饰品、建筑材料等。

硅藻土可以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的载体以及保温材料。

【活学巧用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B.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酸或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D.自然界中硅元素都存在于石英中答案 B解析自然界中硅元素含量很高,但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项错误;硅元素是亲氧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D项错误;二氧化硅的性质稳定,C项错误。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 章节2. 引言:-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 解释摩尔(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

3. 知识点1:物质的量的定义-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数量的物理量。

- 摩尔的定义及其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4. 知识点2: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如何使用元素周期表确定元素的摩尔质量。

5. 知识点3:气体的摩尔体积- 理想气体状态下的摩尔体积概念。

- 标准条件下的摩尔体积值。

6. 知识点4: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 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7. 知识点5: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量- 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

- 化学方程式与物质的量的换算。

8. 知识点6:溶液的配制- 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

- 实验室中配制特定浓度溶液的步骤。

9. 知识点7: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10. 知识点8:化学计算技巧- 介绍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数学技巧。

- 解决复杂化学计算问题的方法。

11. 结论:- 总结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在化学学习和实验中的应用。

- 强调准确计算的重要性。

12. 附录:- 提供相关公式汇总。

- 包括重要的常数和参考数据。

13. 参考文献:- 列出在编写知识点总结时参考的主要文献和资料。

请注意,这个框架只是一个起点,您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来填充和扩展每个部分的详细信息。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或其他文字处理软件来创建文档,并确保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来组织内容。

在实际撰写时,还应注意使用准确的化学术语和符号,以及提供实例和练习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化学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中立不带电。

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6C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

4、粒子符号(A Z X±b n±m)中各数字的含义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以钠原子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Mg:→Mg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F :→F-:。

Na+与稀有气体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与稀有气体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元素在周期表1、周期的分类与包含元素类别周期序数行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包含元素种数起止元素短周期1112H ~He 2228Li ~Ne 3338Na ~Ar 长周期44418K ~Kr 55518Rb ~Xe 66632Cs ~Rn 77732Fr ~Og2、族的分类16个族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和1个0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中各符号的意义注: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四分长短,四长副族现;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列是一族;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ⅢB族。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相互推断(1)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有H、Be、Al。

成都美视国际学校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

成都美视国际学校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W>X>Y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W>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D.化合物XY与 ZY2中均含有共价键2.由位于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的W、X、Y、Z四种元素“组合”成的一种超分子结构如图。

Z、X、Y的族序数依次增大,X、Y位于同一周期,Z与W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单质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弱B.简单离子半径:Y>ZC.W与Y可组成多种离子化合物D.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3.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气的转化。

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B.在催化剂a作用下,N2发生了氧化反应C.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D.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3->D->B+>A2+D.单质的还原性A>B>D>C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O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A.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10C.四氯化碳分子的球棍模型:D.氧化钠的电子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热稳定性依次减弱D.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甲、乙、丙、丁,W的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常温下用0.1 mol/L甲溶液滴定同浓度的20 mL乙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丁均可与丙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C.金属性:Y>ZD.Z、W所形成的化合物电解可冶炼Z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一氯甲烷的结构式CH3ClB.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C.氯化铵的电子式: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9.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B.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C.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D.工业上常用电解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熔融态制取Y的单质10.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实验现象A向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B向湿润的KI淀粉试纸上通入少量Cl2试纸变蓝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Ag2S)D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NO)随后变为红棕色(NO2)二、填空题11.(1)用电子式表示H2O和MgBr2的形成过程:___、___。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化学键。

1. 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连接,是维持化合物稳定性的基础。

化学键的形成通常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或共享来实现的。

2.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

在离子键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两者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而形成化学键。

3. 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

在共价键中,原子间的电子对是共享的,形成了共价键。

共价键的形成使得原子能够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4. 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海而形成的。

金属原子失去部分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这些电子形成了电子海,能够自由移动。

金属原子通过电子海相互连接,形成了金属键。

5. 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是指在共价键中,由于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不同而形成的一种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电子云被吸引到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周围,使得这个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另一个带有部分负电荷。

6. 共价键的性质。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长度可变、能量较大等特点。

共价键的方向性使得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长度可变性使得分子能够发生振动和转动,而共价键的能量较大则保证了分子的稳定性。

7. 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是指原子内层电子和外层电子重新组合形成的新轨道。

通过杂化,原子能够形成与共价键所需的轨道数目相符的轨道,从而更容易形成共价键。

8. 共价键的理论。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用价键理论和轨道叠加理论来解释。

价键理论将共价键看作是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和原子间的吸引力之间的平衡,而轨道叠加理论则是通过原子轨道的叠加来解释共价键的形成。

9. 共价键的性质。

共价键的性质包括键长、键能、键角等。

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来测定,从而揭示出共价键的本质和特点。

10. 共价键的多样性。

共价键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上。

不同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价电子数目、轨道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共价键的性质和多样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每日一练)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氢和钠分别是第一周期和第三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把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把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按电子层数依次增大从上到下排列的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D。

2、南京理工大学合成出如图所示的离子化合物,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

X、Y、Z、M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B.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C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M 的强D .在该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答案:B解析: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且X 、Y 、Z 、M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根据图示可知,X 为H ,Y 为O ,Z 为N 元素,M 为Cl 元素,含有的离子为NH 、H 3O +、N 、Cl −,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X 为H ,Y 为O ,Z 为N 元素,M 为Cl 元素。

A .非金属性:O>N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故A 错误;B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同族元素的其它氢化物,故B 正确;C .非金属性N<Cl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 ,故C 错误;D .该盐中含有NH 、H 3O +和N 离子,其中NH 、H 3O +含有极性键,N 中的N−N 键为非极性键,故D 错误;故选:B 。

3、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C 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 、B 、C 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一)一、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由于它们的氧化物溶解于水都是强碱,所以称这一族元素叫做碱金属。

二、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呈银白色,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三、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4Na+O2====2Na2O (Na2O不稳定)2Na+O2====Na2O2 (Na2O2稳定)2Na+Cl2===2NaCl2Na+S====Na2S ( 发生爆炸)2、与化合物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及原因:钠浮于水面,因钠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因钠熔点低;小球游动发出吱吱声,因有氢气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因有碱生成)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首先是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然后是2NaOH+ CuSO4===Cu(OH)2+Na2SO4(有蓝色沉淀) 注:少量的钠应放在煤油中保存,大量的应用蜡封保存。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二)一、钠的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H2O===2NaOH (Na2O是碱性氧化物)2 Na2O2+2H2O===4NaOH+O2 (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2Na2O2+2CO2=2Na2CO3+O2(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里可用作供氧剂二、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1、硫酸钠芒硝(Na2SO4.10H2O) 用作缓泻剂2、碳酸钠Na2CO3 用作洗涤剂3、碳酸氢钠NaHCO3 作发孝粉和治胃酸过多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水溶性:Na2CO3 比NaHCO3大与HCl反应速度NaHCO3 比Na2CO3快热稳定性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不易分解2 NaHCO3=Na2CO3+H2O+CO2(常用此法除杂)1、硫酸钙CaSO4 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用作绷带、制模型等)2、硫酸锌ZnSO4 皓矾ZnSO4.7H2O(作收敛剂、防腐剂、媒染剂)3、硫酸钡BaSO4,天然的叫重晶石,作X射线透视肠胃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硅的化合物的转化
H2SiO3 Na2SiO3
SiO2
H2Si03+2NaOH==Na2SiO3+2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SiO2+Na2CO3高温
Na2SiO3+CO2↑
2、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新制氯水变质的原理:H2O+Cl2==HCl+HClO
2HClO==2HCl+O2↑
3、氯气的性质
4、二氧化硫的性质
2SO
5、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6强酸制弱酸
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
CaCO3+2HCl==CaCl2+H2O+CO2↑Ca CO3+2H+==Ca2+++H2O+CO2↑
Na2SiO3+2HCl==2NaCl+H2SiO3↓SiO32-+2H+==H2SiO3↓
C a(C l O)2+2HCl== CaCl2+2HClO 2C l O-+2H+==2HClO
应用
(1) Na2SiO3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SiO32-+H2O+CO2==CO32-+H2SiO3↓
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SiO32-+2H2O+2CO2==HCO3-+H2SiO3↓
(2)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
C a(C l O)2+H2O+CO2== CaCO3↓+2HClO C a2++2C l O-+H2O+CO2== CaCO3↓+2HClO
(3) 实验室制SO2
Na2SO3+2H2SO4==Na2SO4+H2O+SO2↑SO32-+2H+==H2O+SO2↑
(3) 实验室制H2S
FeS+H2SO4==FeSO4+H2S↑FeS+2H+==Fe2++H2S↑
(4)除杂质
CO2中混有SO2
SO2+2NaHCO3=Na2SO3+H2O+2CO2↑
CO2中混有HCl
HCl+NaHCO3=NaCl+H2O+CO2↑
SO2中混有HCl
HCl+NaHSO3= NaCl+H2O+SO2↑
7 、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NH4+的检验
药品中加NaOH溶液然后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NH3进而说明样品中有NH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