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地貌学》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合集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法学综合课6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法学综合课6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898]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6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经济法学50% 75分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经济法基础理论约25分
市场规制法约20分
国家投资经营法约10分
宏观调控法约20分
(二)民事诉讼法学50% 75分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总则约35分
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约30分
特殊程序和涉外程序约1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修改)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修改)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有机化学实验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实验操作
3)试卷内容结构
(一)理论部分 60分
(二)实验操作部分 40分
4)题型结构
(一)理论部分
a: 填空题,30空,每空1分,共30分。

b: 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c: 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d:问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二)实验操作部分
由教师编拟一个实验,学生实验操作,共40分。

其中完成实验8分,实验操作20分,实验结果及数据质量12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理论部分
考试内容
有机化学实验常识、安全教育、仪器的认知,有机化合物元素定性分析、熔点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简单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重结晶及过滤、抽滤、萃取及分离、无水乙醇的制备、减压蒸馏、薄层色谱、柱色谱,叔丁基氯的制备、1-溴丁烷的制备、环己酮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对甲基苯乙酮的制备、7,7-二氯二环(4,1,0)庚烷合成、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乙酰水杨酸的制备、肉桂酸的制备、甲基橙的制备、三苯甲醇的制备、苯佐卡因的制备
考试要求。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1]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1]
三、文学作品:1.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2.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3.叙事性作品;4.抒情性作品;5.文学风格。
四、文学消费与接受:1.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2.文学接受过程;3.文学批评。
五、作文:写一篇1000字左右来自议论文。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初试科目名称
考试大纲
(提纲式列举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纸张不够可附页)
715
文学理论和写作
一、文学活动:1.文学活动的构成及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2.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二、文学创造:1.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2.文学创造过程;3.文学创造原则。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复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地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约40%知识应用与问题分析,约60%4.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二、考试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地理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及中国人文地理等各中国区域地理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本学科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点第一节中国的国情与国际地位第二节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评价第三节中国的行政区划第四节中国地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第一节气候条件及其评价第二节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第三节水资源结构及开发评价第四节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第五节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第三章中国的海域与海洋资源第一节海域与海域环境第二节海洋资源及其评价第三节海岸第四节海岛第四章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一节人口及其问题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第三节水利及其开发建设第四节矿产开发与能源工业第五节工业建设与布局第六节交通建设运输、邮电业第七节旅游业第八节城乡建设第五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第一节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第二节民族与宗教第三节区域文化第四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六章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第二节环境保护和建设第三节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第七章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国土整治第二节区域发展战略第八章景观与区划第一节研究简史第二节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第九章华北区第一节地理概况第二节首都经济圈第三节水资源问题第四节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第十章长江中下游区第一节自然条件分析第二节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第三节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第四节长三角经济圈三、参考书目1.赵济主编.中国地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第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孙敬之.中国经济地理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735体育心理学及运动生理学(一)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735体育心理学及运动生理学(一)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35] 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理学(一)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绪论和肌肉的活动约40分
氧运输系统和肌肉活动与代谢约40分
肌肉活动的神经与激素调节约20分
体育教学、训练与健身锻炼的生理学分析约40分
年龄、性别、环境与体育运动约1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运动生理学(一)
考试要求。

湖南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共五则范文)[修改版]

湖南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共五则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湖南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师大人文地理学复试内容1、师大的人文地理学复试分为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专业课面试、专业课笔试,还有体检2、体检分为常规检查和空腹验血。

所以同学们在初试完后平时一定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乱吃东西,也不要养成不好的习惯,免得复试时体检不过关而影响自己的录取。

3、师大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由各个学院自己安排,因此各个学院情况不一样。

资环院听力和口语毕其功于一役,采用的是用英语自我介绍,和专业课面试一起进行的。

过程分为两个环节,分为自我介绍和专业课综合素质提问。

相对来说,师大的面试还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一般的名校那么难,老师所问的问题是和你本科专业以及地理基本常识有关。

4、今年师大的人文地理学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5个老师对你提问。

首先资环院会将所有的复试考生集中在一个大的教室等候,然后由前面面试完的同学通知一个同学准备。

面试时大家切记一定不能紧张,不然会影响到导师对你的评价。

虽然资环院的面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是面试仍然分合格和不合格。

不过大家不要担心,只要不出大的问题,一般是不会刷人的。

我今年是在第二组进行面试,进入考场后,面试的老师会让你看一下你座位的前桌子上的纸条,上面有你面试的题目。

我先用中文做了一遍自我介绍,然后再用英语做一遍自我介绍。

但由于本人的口语不是很好,一位老师中途打断了,他很和善的对我说,你的英语口语有点像日本人。

后来就是专业课面试,基本都是地理常识问题。

五个老师总共问了如下的题目:(1)你是江西的,然后在陕西念书,你回答下从江西到陕西需要经过的铁路干线;(2)你在陕西念书,请你回答下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3)因为我在回答时,把西部大开发分为了西南和西北,然后有个老师就问我西南和西北可以进行合作,那你回答下西南和西北之间联系的铁路干线。

(4)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是江西人,请你从地理角度分析下江西和湖南的异同点。

可能我是比较幸运的,问到的问题都是我有所涉及和关系的。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复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土地利用规划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土地利用规划理论部分75%(二)土地利用规划实务部分25%4)题型结构a: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b: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c: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d: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e:实务题,1大题,25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土地利用规划理论部分1、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考试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体系、原则和种类;地租地价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利用理论、人地协调理论等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质、内容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几个关系的处理方法等。

考试要求:(1)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体系、原则和种类;(2)熟练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熟练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性质;(4)熟练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内容、体系及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内容;(5)掌握如何处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市场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的关系及上级规划与下级规划的关系。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理考试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原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及模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原理与方法;(2)掌握我国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3)掌握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并根据不同级别的规划运用不同的编制模式;(4)熟练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及要求。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考试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方法及分析的指标体系;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的原则、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土地评价的程序、土地适宜性等级判定的方法及土地潜力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内容、预测的步骤、预测的模式、预测的方法等。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考研·分数线·参考书目·录取人数·奖学金制度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考研·分数线·参考书目·录取人数·奖学金制度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专业考情分析▼▼收到了很多小可爱的私信,在备考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其中考研小白最大的问题肯定是定学校和定专业的疑惑,下面小编将大家普遍感到疑惑的地方,以下方的形式为考研儿解惑,希望帮助大家快速锁定专业和备考资料,如有其他疑问也可文末留言,小编定耐心解答噢~一、院校介绍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 年,位于地理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7个校区,占地274 余亩,建筑面积125余万平方米。

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83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地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数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政治学、心理学、中国史、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等1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化学、临床医学2个学科进入IESI前1% ;学校先后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77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其中古籍22万余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103个。

学校主办14 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种。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毕业生50余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

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万余人,长短期国际学生近1200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学院《地貌学》复试考
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参考书目部分 80%科普阅读部分 20% 注:科普阅读部分主要是上中国知网、科学网了解地貌学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知识。 4)题型结构 a 名词解释题: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b 简答题: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c 论述题:2 小题,每小题 25 分左右,共 5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基础知识(绪论) 考试内容 地貌的概念及三要素地貌形成营力类别及作用地理循环概念及变异 考试要求 (1)理解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2)内外营力随时间和地点不同而作用有所差异 (3)掌握影响地貌形成的主要要素有哪些及其作用 (4)掌握“地理循环”及其变异。 2、构造地貌 考试内容 构造地貌的三个级别:海底构造地貌、陆地构造地貌及其分区;大洋中脊及其形成机制、大陆边缘的 基本类型及其成因、陆地构造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一般成因;断层崖与断层线崖的区别及其形成过程、背 斜山与背斜谷的发育过程、单斜构造区的微地貌与水系形式、火山构造地貌的基本类型。 考试要求 (1)了解构造地貌的三个级别,海底构造地貌、陆地构造地貌及其分区; (2)掌握大洋中脊及其形成机制 (3)大陆边缘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4)陆地构造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一般成因 (5)熟练掌握并运用断层崖与断层线崖的区别及其形成过程 (6)结合实例分析背斜山与背斜谷的发育过程 (7)结合模型分析单斜构造区的微地貌与水系形式 (8)掌握火山构造地貌的基本类型。 3、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考试内容 风化壳的概念及一般剖面构成风化作用概念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表现形式化学风化的不同阶段蠕 动、崩塌、滑坡等概念及其成因、地貌表现作为如何防治灾害地貌 考试要求
9、科普阅读部分 考试内容 中国知网(/)和科学网(/)两个网站有关地貌方面 的研究进展。 考试要求 (1)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消化吸收,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并能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进一步 探究 (2)能对有关实例(如具体事例、数据、图表等素材)进行适度分要并能正确地运用 (3)运用有关基本原理,对野外实际地貌现象能正确分析和识别 (4)要求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一些研究进展 三、参考书目与网址 严钦尚、曾昭璇主编: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年第一版 北京大学地理系等编:地貌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年 王飞燕等编著: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 杜恒俭主编: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1 年 李维能、方贤铨:地貌学,测绘出版社,1983 倪晋仁、马蔼乃:河流动力地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杨景春、李有利编著,地貌学原理,北京大版社,学出 2001 年 中国知网,/。 科学网,/。
(1)理解风化壳的概念及一般剖面构成 (2)理解风化作用、物理风化、生物风化、化学风化概念 (3)理解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表现形式 (4)理解化学风化的不同阶段差异 (5)理解蠕动、崩塌、滑坡概念 (6)掌握并分析蠕动、崩塌、滑坡等三类重力地貌的成因及其地貌表现 (7)能结合实例分析如何防治灾害地貌 4、流水地貌 考试内容 层流、紊流、坡面径流、线流的概念洪积扇概念泥石流概念河流纵剖面、均衡剖面概念河流阶地概念 河漫滩概念河流袭夺概念掌握河谷横剖面一般地貌组合坡度和坡长与坡面冲刷的关系沟谷地貌的三段式结 构洪积扇的形成条件及其沉积特征泥石流作为灾害地貌类型的地貌组合及其形成条件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 形成过程河漫滩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分水岭的迁移与河流袭夺江心洲的成因,多级阶地的形成环境流水侵 蚀地貌的演化。 考试要求 (1)理解层流与紊流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2)理解坡面径流概念并掌握其所形成的地貌 (3)理解线流概念及其所形成的沟谷系统 (4)掌握河谷横剖面一般的地貌组合、河口及其分段 (5)分析坡度和坡长与坡面冲刷的关系 (6)掌握沟谷地貌的三段式结构 (7)掌握洪积扇的形成条件及其沉积特征 (8)泥石流作为灾害地貌类型的地貌组合及其形成条件 (9)理解河床纵剖面与均衡剖面 (10)掌握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11)河漫滩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12)分水岭的迁移与河流袭夺; (13)结合实例分析江心洲的成因 (14)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的演化规律与过程 5、喀斯特地貌 考试内容 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概念喀斯特的化学过程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喀斯特 地貌的地带性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基本类型地表与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组合关系喀斯特洞壁上的沉积物 分析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喀斯特地区河流阶地与不同高度层洞穴的对比在研究区域新构造运动中的意义 考试要求 (1)掌握喀斯特地貌和喀斯特作用概念 (2)理解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3)理解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4)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与地带性 (4)掌握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基本类型 (5)理解地表与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组合关系 (6)分析喀斯特洞壁上的沉积物分析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7)喀斯特地区河流阶地与不同高度层洞穴的对比在研究区域新构造运动中的意义
6、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 考试内容 风蚀作用与风积作用概念风化壳概念风蚀地貌概念黄土概念黄土地貌概念雅丹地貌概念风蚀地貌的基 本类型及成因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荒漠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黄土的成因及其分布黄土地貌的基本类 型黄土中古土壤在研究古气候(地层)学上的指示意义为何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考试要求 (1)理解风蚀作用与风积作用发生的条件 (2)沙丘移动的方式与方向 (3)掌握风蚀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 (4)掌握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 (5)掌握荒漠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6)掌握黄土的成因及其分布 (7)掌握黄土地貌的基本类型 (8)分析黄土中古土壤在研究古气候(地层)学上的指示意义 (9)分析为何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7、冰川与冰缘地貌 考试内容 冰川地貌相关概念成冰作用方式冰川运动及冰蚀与冰积作用冻土及其分布规律冰川的类型(特别是山 岳冰川类型)及其演化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山岳冰川地貌的组合规律古冰川活动证据及在划分冰期中的 作用冰缘地貌类型。 考试要求 (1)理解雪线概念 (2)理解成冰作用方式、冰川运动 (3)理解冰蚀与冰积作用 (4)理解冻土概念并掌握其分布规律 (5)掌握冰川的类型(特别是山岳冰川类型)及其演化 (6)掌握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山岳冰川地貌的组合规律 (7)掌握古冰川活动证据及在划分冰期中的作用 (8)掌握冰缘地貌类型 8、海岸地貌 考试内容 海岸地貌基本概念波浪作用、潮汐与潮流作用近岸流及其不同型式海面变动海蚀作用海岸带的泥沙运 动及其堆积作用海蚀地貌的基本类型海积地貌、海岸类型海面变动的证据及其对全球气候演变与地区新构 造运动关系的研究意义纵向或横向海岸在海运中的利弊分析。 考试要求 (1)理解波浪作用、潮汐与潮流作用、近岸流及其不同型式 (2)理解海面变动概念并分析海面变动不利之处 (3)理解海蚀作用 (4)理解海岸带的泥沙运动方式及其堆积作用 (5)掌握海蚀地貌的基本类型 (6)掌握海岸带沉积物的横向和纵向移动方式与的海积地貌、海岸类型关系 (7)分析海面变动对全球气候演变与地区新构造运动关系的研究意义 (8)分析纵向或横向海岸在海运中的利弊分析
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