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湖南师大00-11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科目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语)。
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上滋生的文学,当然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文学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特定民族文学的民族形式,理应包含为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样式、风格以及技巧,是由该民族的民族性所决定的文学的独特民族风貌。
2.形象思维特征是与文学的审美特性相互联系、相互规定的。
文学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相应地,形象思维也就具有以感性意象为基本单位,以情感为原动力和以想象为中心环节的基本特点。
3.艺术风格特的审美风貌。
艺术风格主要由情思、识度、格调、趣味、气势和韵致六个方面构成。
艺术风格形成的主客体因素也有很多,主题因素主要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客体因素主要有作品的题材和体裁等多方面因素。
4.典型人物它是指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它的主要特征有:①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③具有独特、诱人的艺术魅力。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答:文学的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的心灵物化过程,是作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复杂艺术构思并且借助语言这一物质载体得以传达自我精神结构的完整过程。
一般来说,文学的创作过程有三个基本阶段,即艺术积累阶段、艺术构思阶段、艺术传达阶段。
但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却并一定会遵循这样的时间逻辑,一个文本往往经历循环往复的积累、构思、传达、再积累、再构思、再写作这样的过程,以求达到艺术和审美的理想状态。
艺术积累阶段:作家的艺术积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生命体验和知识积累。
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诗性主体。
“诗性主体”的构建,首先取决于他的心理结构——恋美情结、超常之爱、人类良知。
湖师大考研中国现当今文学史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29]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构造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容构造各局部容所占分值为:中国现代文学史75分中国当代文学史75分4)题型构造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中国当代文学史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中国当代文学史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1小题,每题30分,共30分中国当代文学史1小题,每题30分,共30分二、考试容与考试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目标: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根底知识、根本概念、根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开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容:中国现代文学局部一、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1927〕〔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开展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分析文学革命的根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奉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要刊物、文学主、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默、周作人、半农、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析郭沫假设?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冰心“春水体〞或“繁星体〞小诗的思想容和艺术特色。
5.以?死水?等作品为例,分析和评价闻一多关于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与实践。
6.结合?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等作品,分析*志摩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史(加试)》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方向)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写作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立意选材约30%
内容结构约40%
语言表达约30%
4)题型结构
写作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完成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作文,检测议论文或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
三、主要参考书
无
1。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课代码:712专业课名称:文学理论与写作一、名词解释(每题四分) 1意境2浪漫主义 3情节 4悲剧5文学批评二、简要论述题(每题五分) 1,简论文学的审美属性2,简论关于文学起源的“巫术说” 3,简论文学作品的内容 4,简论诗歌的特点 5,简论文学风格6,简论文学欣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论“诗言志” 2,论现实主义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业务课代码:712业务课名称:文学理论与写作第一部分:文学理论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以艺术构建形象的手段和()为标准,可以将艺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四个大类。
2.文学典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②();③()。
3.十个具有如下特征:①(),②(),③形象创造的特殊性,④语言的音乐美,⑤独特的语言结构。
4.象征主义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寓意性,②(),③(),④意象的客体呈现。
5.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互为条件,②(),③()。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形式化过程中的)主观化2.文学体裁3.文学风格4.(艺术起源上的)表现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2.简述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的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2.如何理解文学消费中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不一致的现象?第二部分:写作(50分)阅读下面文章,就其思想特色或艺术特色写一篇评论文章。
可并论其思想特殊和艺术特色,也可单论其思想或艺术特色。
要求:1.要体现评论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可写成抒情散文或泛泛而谈的读后感。
2.字数控制在900字到1100字之间。
3.阅读材料见附件。
(略)200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欧美现代派文学 2.摹仿说 3.期待视野 4.文学批评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思维的规律和特点 2.简述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 3.简述文学语言的层面 4.简述戏剧文学的特征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语言艺术的特征2.试论文学发展中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审美心理结构 2.文学思潮 3.民族风格 4.文学接受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作品的主题意蕴表现具有客观性的原因何在?2.简述结构的一般原则。
(NEW)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7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9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一、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
(25分)二、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5分)三、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
(25分)四、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25分)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入学参考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现代文学习题四、词语解释1.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新月社4.语丝社5.未名社6.德先生,赛先生7.人的文学8.平民文学9.国粹派10.学衡派11.甲寅派12.问题与主义之争13.“自由人”和“第三种人”14.革命文学论争15.“左联”16.民族主义文学17.两个口号论争18.文协19.与抗战无关论20.“战国策派”21.中国诗歌会22.现代派诗23.上海孤岛文学24.爱美的戏剧运动25.新感觉派五、简答题1.简述“五四”文学革命的经过和发展。
2.简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
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有何历史局限?4.简析李大钊关于新文学的主要主张。
5.简述新文学社团涌现的情况,并指出其意义。
6.简析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和主要内容和意义。
7.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8.简析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的新面貌。
1六、论述题1.分析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分析评价“左联”对新文学发展的贡献及其错误、缺失。
4.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四、词语解释1.杂文2.精神胜利法五、简答题1.《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简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3.简析《狂人日记》的艺术特点。
4.《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6.简析阿Q与革命的关系。
7.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意义。
8.简析《故事新编》的思想。
9.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10.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11.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12.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
13.简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14.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的刻画。
15.简析鲁迅杂文《热风》、《坟》的思想和艺术。
六、论述题1.《狂人日记》为例,说明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2.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山师文学考研真题答案

山师文学考研真题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先生的《呐喊》是在哪一年发表的?- A. 1918年- B. 1921年- C. 1923年- D. 1925年答案:B2.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A. 《骆驼祥子》- B. 《茶馆》- C. 《围城》- D. 《四世同堂》答案:C二、填空题1. 古代文学中,“诗经”分为风、雅、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颂2. 现代文学中,______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答案:鲁迅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及其意义。
答案:在《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是林黛玉在大观园中为落花而举行的一次仪式。
她以花自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隐喻了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2. 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它倡导文学革命,主张文学要贴近生活、反映现实。
这一运动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打破了旧文学的束缚,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它也促进了文学思想的解放,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思想内容。
四、论述题1. 论述《边城》中翠翠形象的塑造及其在作品中的意义。
答案:《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翠翠是其中的主要人物。
翠翠的形象纯真、善良、坚强,她代表了边城人民的质朴和坚韧。
在作品中,翠翠的形象与边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她的故事反映了边城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翠翠的形象塑造不仅丰富了作品的人物形象,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结束语:以上内容仅为模拟答案,实际考研真题的答案需要根据具体考试内容和标准答案进行核对。
希望这份模拟答案能为准备考研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
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请结合鲁迅的小说创作,谈谈你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
(20分)
二、朱自清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
请结合冯至的作品对这一评价予以阐释。
(20分)
三、简述早期普罗小说到社会分析小说的发展。
(20分)
四、试比较分析曾文清与蒋慰祖形象的异同。
(20分)
五、试从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各举一种或几种代表作品,简述现代婚恋题材文学的发展。
(20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