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8.火山和地震》练习含答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根据火山喷发的情况,我认为地球内部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A. 温度高,有熔岩B. 较小的压力C. 大量的气体【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内部的运动。
【解答】地球内部越往下,上面积累的岩石层越大,压力就越大;由于板块运动与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热核反应,导致地球内部蓄积了很多热量,越进入地心,热量越多,自然温度越高。
选B。
2.【答题】河道中的卵石主要是()搬运的。
A. 风力B. 流水C. 重力【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沉积现象。
沉积:水流中所夹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也指这样沉下来的物质形成冲积层或自然的堆积物。
【解答】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
选B。
3.【题文】人类的哪些活动对地表有影响?【答案】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表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如过度垦殖和放牧,会造成土壤沙化、风暴增多、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灾害。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结果。
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球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解答】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表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如过度垦殖和放牧,会造成土壤沙化、风暴增多、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灾害。
4.【题文】地震之前有哪些预兆?遇到地震有哪些应急措施?【答案】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答案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监测试题(时限4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1.请把地球的内部构造填在下图中。
2.下面的地表现象是什么名称,它们是由什么力量形成的呢?名称→形成原因名称→形成原因名称→形成原因( C )→( F )( A )→( G )( D )→( E )A.海边礁石B.风蚀石C.石林D.火山湖口E.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F.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G.海浪的冲击3.2014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地震时艾克雪的家住在十五楼,突然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家里家具也摇晃起来,如果你是艾克雪,在这万般危险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地震发生时,做法正确的是( BCDE ) A. B. C. D. E. F.4.郝奇心在路边捡了一块小砖块,用镊子夹着在家里的炉灶上加热,然后再放入冷水里,反复做了几次,发现小砖块会 逐渐破碎变小 ;在大自然里,大岩石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 风化 现象。
用 土豆泥(或者黏土)充当山体,用番茄酱模拟 岩浆 ,用 酒精灯 加热,看到的现象 岩浆从山体喷出来 ,得出的结论是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
在实验过程中,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6.计算分析地球赤道周长 40091千米地球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千米(1)我们知道中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那么一个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中国陆地面积吗?510067866平方千米≈51007万平方千米51007÷960=53.13地球表面积大约相当于53.13个中国陆地面积。
(2)根据上面的资料计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40091÷(4×8×365)≈3.43(年),约为3年零5个月,学生年龄加上年数,即为绕行赤道一圈后的年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8.火山和地震》测试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一、填空题。
1.地震前一般都有一些征兆,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
(至少写出四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4.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环,这就是_______________。
5.1976年7月28日,河北____________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大地震。
6.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两种自然灾害。
二、判断题。
1.火山的危害性小。
()2.地震发生前有前兆,火山喷发前没有前兆。
()3.现代的地震仪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强的灵敏度。
()4.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快速地往外冲。
()5.地震是可以避免的。
()三、选择题。
1.关于火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B.火山喷发物不会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C.火山周围常形成温泉D.火山喷发不可预测,也没有任何征兆2.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B.越接近震源,震级越高C.震级越高,震感越弱D.地震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损失3.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此时我们不能做的是()。
A.马上到课桌下面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C.贸然外冲,跳楼逃生D.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地撤离4.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夫妇终身致力于火山活动的记录工作。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姓名: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共53分)1、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2、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
3、在长期的()、()、()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4、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
5、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6、地球表面主要地形地貌有:()、()、()、()、()、()。
7、人类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由外向内依次是()、()、()。
8、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
9、七大洲有:()、()、()、()、()、()、()。
10、四大洋有:()、()、()、()。
11、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千米。
12、人类通过()和()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地球内部。
13、( )年,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搭载“()”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14、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晚年有一部著作《梦溪笔谈》。
书中阐述了关于()、()的精辟见解。
15、风化后的岩石被()、()、()或()、()的过程由叫做()。
16、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山脉,最高的山峰是(),海拔高度是()米。
17、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18、()年,在我国的()发生了一次7.6级的大地震,使那一带人们伤亡惨重,损失很大。
二、判断题。
(共18分)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4、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5、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6、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三、选择题。
(共15分)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火山和地震练习卷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火山和地震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______)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______)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火山根据活动状态,可分为(______)火山、(______)火山、(______)火山三种类型。
2.火山喷发物一层层地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形成了(______)。
3.1976年7月28日发生于我国河北省(______)一带的强烈地震。
4.我国东汉时期大科学家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是_______。
5.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是(_______)。
二、判断题6.火山喷发没有好处。
(______)7.地震很少发生,我们不必学习这些知识。
(______)8.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一般没有任何征兆。
(___)9.地震时,地震中心受到的破坏力最强。
(______)10.火山和地震能给我们带来地球内部信息。
(______)11.火山喷发前一般是有征兆的。
(______)三、选择题12.不属于火山喷发物是()。
A.浓烟B.灰C.岩浆D.泥沙13.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A.火山喷发B.岩层断裂C.山洪爆发14.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地面,冷却后变成()。
A.岩石B.卵石C.地层15.发生地震时正确的做法是()。
A.远离建筑物B.搬走电器C.跳出楼外四、简答题16.火山是如何形成的?17.地震是怎样形成的?18.发生地震时应怎样做?19.介绍一下张衡与他的贡献。
五、实验题20.火山喷发是如何形成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参考答案1.岩浆火山活死休眠【详解】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分布极广的O ,绝大多数要用() 才能看到。
2、()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生物学家()。
4、水滴里的生物有()o5、微生物分布在()。
6、常见的微生物有()o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O ,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O3、利用霉菌可以()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5、月球上没有(),没有()。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6、月球表面()很大,最高可达(),最低可降至()o7、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结论:2、太阳系大家族1、地球在()的同时又绕着太阳O ,公转一圈的时间为()o2、像()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像()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像()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o3、在太阳系中,()围绕()运转,()围绕()运转。
4、()的形成和()有关。
5、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时,该半球是()季,另半球是()季。
6、太阳光()时,产生的温度O ,斜射时产生的温度低。
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土)、()、()()。
68、目前,我们已知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O、()、()等。
9、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行星的公转周期()o3、看星座1 银河是由许许多多()构成的。
2、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把它们称为()o3、人们把星空分成()个区域,称为()o4、()是()的一部分。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火山和地震-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年。
A.1967B.1976C.198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唐山大地震。
【解答】1976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2.【答题】地球内部是()的。
A.冷B.热【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
【解答】地球内部是热的,有滚动的岩浆。
3.【答题】地球内部是()。
A.运动的B.宁静的【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地壳的运动。
【解答】地壳是不断在做运动的。
4.【答题】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
A.张衡B.祖冲之C.沈括【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发明。
【解答】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5.【答题】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解答】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距离运动,释放出巨大的能力,造成严重破坏。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6.【答题】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的产生。
【解答】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形成地震。
7.【答题】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分类。
【解答】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次生灾害为间接引起的灾害。
8.【答题】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
()【分析】本题考查四大灾害。
【解答】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其中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9.【答题】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答案】岩浆【分析】本题考查火山的产生。
【解答】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0.【答题】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8.火山和地震》练习含答案

第二单元第四课《火山和地震》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解析:解答: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分析:本题考查火山达到分类。
2、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地壳的运动解析:解答: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3、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______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答案:岩浆解析:解答: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火山的产生。
4、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______。
答案:地震解析:解答: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的产生。
5、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_______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____________。
答案:张衡|候风地动仪解析:解答: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发明。
6、________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_______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答案:1976|2008解析:解答:1976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2012年9月7日彝良发生5.7级地震,2014年8月3日鲁甸境内发生6.5级地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四课《火山和地震》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解析:解答: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分析:本题考查火山达到分类。
2、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地壳的运动
解析:解答: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3、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______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答案:岩浆
解析:解答: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火山的产生。
4、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______。
答案:地震
解析:解答: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的产生。
5、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_______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____________。
答案:张衡|候风地动仪
解析:解答: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发明。
6、________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_______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答案:1976|2008
解析:解答:1976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2012年9月7日彝良发生5.7级地震,2014年8月3日鲁甸境内发生6.5级地震。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近几年的地震。
二、选择题
7、地球内部是()。
A、运动的
B、宁静的
答案:A
解析:解答:地壳是不断在做运动的,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地壳的运动。
8、地球内部是()的。
A、冷
B、热
答案:A
解析:解答:地球内部是热的,有滚动的岩浆。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
9、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
A、张衡
B、祖冲之
C、沈括
答案:A
解析:解答: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发明。
10、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答案:A
解析:解答: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11、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年。
A、1967
B、1976
C、1980
答案:B
解析:解答:1976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唐山大地震。
三、判断题
12、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形成地震。
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的产生。
13、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其中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分析:本题考查四大灾害。
14、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次生灾害为间接引起的灾害。
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分类。
四、解答题
15、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
答案: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解析:解答:当地震发生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的自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