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所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一.填空题1. 水滴里的生物有、、、、等2. 显微镜的结构有、、、、、、、等3. 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

4.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都有微生物5.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

6. 常见的微生物:、、、、。

7. 细菌的特点:细菌体积,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有三种基本形态:、、。

8. 馒头在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9.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10. 乳酸菌属于。

11. 发现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杀死一些细菌。

青霉素属于。

12.发现了细胞,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构成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3.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用才能看清楚,个别却很大,如。

.14.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有的细菌从吸收养料。

15. 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繁殖方法是。

计算方法:。

16. 英国发现青霉素,可以治疗疾病。

17.草履虫,细菌是生物18.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等,形状有、、、20.食品容易在季容易发霉2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为。

通过进一步研究,人们不但生产出能治病的,还利用其它的霉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种。

22.霉菌是一种真菌,属于。

是生命的23.海洋中的也是一种微生物。

24、构成生命体的微小结构,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5. ,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时,发现上面有,看上去像长方形的小室,他把它们命名为。

26. 对人类起着防御和保护的作用27. 细菌、霉以及病毒要用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28. 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29、许多传染病是由引起的。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六上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等。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显微镜的结构有: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通光孔、反光镜等。

4、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5、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总倍数就是150倍。

6、荷兰人列文虎克是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并制作了显微镜。

7、微生物存在于空气中、水中、泥土里以及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这说明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

8、细菌、霉菌及病毒等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9、到野外取水样或考察微生物一定要有成人或家长陪同,注意安全。

10、实验名称: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制作准备:广口瓶、冷水、放大镜、叶子、草、土制作过程: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②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③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11、制作“小水塘”中,在广口瓶中加入冷水而不是热水,是因为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加入腐烂和新鲜的叶子、撕碎的草,并加进一把土是为了提供微生物以及生长所需的营养。

12、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答:材料: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步骤:①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③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④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13、自制酸奶步骤中,加入白糖后煮开几分钟是为了消毒杀菌;加入酸奶前需要待牛奶冷却到35℃~40℃,是因为让加入的乳酸菌处于生长的合适温度;加入两勺酸奶是为了提供一种叫乳酸菌的有益细菌;保温5~6小时前要盖上盖子是为了防止杂菌进入。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是学生们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提供了以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1、在化学反应中,什么物质最先发生变化?(B) A. 气体 B. 固体C. 液体D. 固体和液体2、下列哪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火焰?(A) A. 木炭 B. 铁丝C. 硫磺D. 磷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C) A. 铝 B. 铁 C. 石墨 D. 金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下列哪一种生物不属于植物界?(C) A. 松树 B. 兰花 C. 狗 D. 香蕉2、下列哪一种生物属于爬行动物?(B) A. 鸟 B. 蛇 C. 鱼 D. 昆虫3、下列哪一种生物不属于脊椎动物?(D) A. 鱼 B. 鸟 C. 哺乳动物 D. 昆虫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1、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A. 蒸馏水 B. 海水 C. 泉水 D. 河水2、下列哪一种水体受到污染最严重?(C) A. 河水 B. 湖泊水 C. 饮用水 D. 海洋水3、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除去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B) A. 加氧B. 沉淀C. 加热D. 过滤第四单元能量与能源1、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A. 太阳能 B. 石油 C. 煤炭 D. 核能2、下列哪种能源对环境危害最小?(A) A. 太阳能 B. 煤炭 C. 油田 D. 核能3、下列哪种现象能够说明能量转化?(B) A. 水变冰 B. 打气筒打气 C. 水烧开 D. 日落第五单元天文地理1、下列哪一颗行星不在太阳系?(D) A. 火星 B. 木星 C. 冥王星D. 金星2、下列哪一种天体不是由恒星组成的?(D) A. 太阳系 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月球3、下列哪一种天体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A) A. 恒星 B. 行星C. 卫星D. 小行星希望以上答案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所有单元复习资料及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所有单元复习资料及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所有单元复习资料及习题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题: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二、问答题: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一、填空题: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10、四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二、问答题:1、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结论:地球是球形.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屋子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旷安全处疏散.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二、问答题: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现象:感燥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2)在“叶子“上抹碱水.(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 )构成的.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问答题: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一、填空题: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对比实验).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二、问答题: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对比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实验、食盐的溶解快慢实验等.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月亮绕着()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天;地球绕()公转;每公转一圈要()年.2、()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3、()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4、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5、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6、牛奶能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7、食物通常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8、()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都是由这种微小结构组成.9、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10、我们做“火山爆发”实验;用的是()实验法;做“馒头发霉”实验;用的是()实验法.二、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是()A、张衡B、亚里士多德C、哥伦布D、麦哲伦2、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核、地幔、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3、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A、拦河筑坝B、种植庄稼C、开采矿石D、围海造田4、下面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面粉做成馒头C、火柴燃烧D、铁水变钢锭5、铁钉在什么地方会生锈()A、绝对无水的空气中B、煮沸过的蒸馏水里C、有氧气、二氧化碳和盐的水里D、浸泡在植物油里6、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A、杨利伟B、阿姆斯特朗C、加加林D、费俊龙、聂海胜7、人类使用望远镜、运载火箭、各种航天器去探索宇宙;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人是()A、法国科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B、英国科学家弗莱明C、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D、英国科学家胡克8、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正确的方式是()A、女孩子要避免着凉;适当运动B、不吸烟、不酗酒C、穿高跟鞋很美观;要多穿D、不拔胡须;那会损伤毛囊;使细菌侵入人体9、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10、()的做法是正确的.A、向大海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三、判断题1、所有的假设都是正确的.()2、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3、收集证据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4、实验只有两种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5、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学校: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目前已知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2、月亮绕()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地球绕()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地球自转一圈要()小时.3、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星.4、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5、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紧接着;2005年;“神舟6号”再次成功发射;两位宇航员()、().7、()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8、()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9、()提出了“大陆漂移说”.10、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是()实验.1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变成();冷却时会从()变成().12、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1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14、地球从外向内依次分为()、()、().15、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等.16、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17、牛奶能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18、食物通常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19、()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都是由这种微小结构组成.20、地球赤道周长为40091千米;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是().21、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黄色表示();棕色表示().22、我们家乡的地形是().23、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叫();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发生褶皱、断裂;使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自然现象叫();1976年7月28日;中国某年某地区发生了强烈的自然灾害;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这个地区是()省是() .24、石头长期在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逐渐破碎;这就叫().25、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26、水的三态变化是()新物质的变化;秋天来到;树叶变黄;是()新物质的变化.27、铁在含有()、()、()的水里;很容易生锈.28、把紫甘蓝水滴在苹果上;紫甘蓝水变()色;把紫甘蓝水滴在芹菜上;紫甘蓝水变()色.29、火星上;白天有明亮的()、()、和轻微的();但要比地球上().30、我们做“火山爆发”实验;用的是()实验法;做“馒头发霉”实验;用的是()实验法.3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32、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33、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34、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35、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36、()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37、利用细菌可以()、()、()、().二、选择题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A、鼓藻B、草履虫C、水蚤D、青霉菌2、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A、酵母菌B、青霉菌C、大肠杆菌D、乳酸菌3、馒头发霉的条件是()A、温暖、干燥B、寒冷、干燥C、寒冷、潮湿D、温暖、潮湿4、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A、细菌B、病毒C、轮虫D、细胞5、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是()A、张衡B、亚里士多德C、哥伦布D、麦哲伦6、我们家乡的地形属于()A、高原B、山地C、海洋与岛屿D、平原7、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核、地幔、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8、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A、番茄酱冒出B、土豆泥纹丝不动C、土豆泥出现裂缝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9、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A、拦河筑坝B、围海造田C、开采矿石D、种植庄稼10、下面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面粉做成馒头C、火柴燃烧D、铁水变钢锭11、铁钉在什么地方会生锈()A、绝对无水的空气中B、煮沸过的蒸馏水里C、有氧气、二氧化碳和盐的水里D、浸泡在植物油里12、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A、橙子B、西红柿C、肥皂水D、桃子13、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月球上;两个人互相讲话却听不见B、在月球上;种下的植物不能成活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D、月球上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近270℃14、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A、水星B、金星C、海王星D、天王星1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上亮晶晶的小星星其实都是炽热、巨大的发光气体球;也就是恒星.B、星座是人为地把星空里的恒星划分区域;并发挥想象;为其命名.C、北斗七星组成了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大熊座的勺柄上.D、银河;又称“天河”;它由许许多多的恒星构成;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在太空俯视银河;它就像个漩涡.16、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A、加加林B、阿姆斯特朗C、杨利伟D、费俊龙、聂海胜17、人类使用望远镜、运载火箭、各种航天器去探索宇宙;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人是()A、法国科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B、英国科学家弗莱明C、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D、英国科学家胡克18、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一棵树叶发黄、逐渐掉落的树;下列提出的不是假设的是()A、可能有虫害B、可能被水淹死的C、树叶上有很多刺毛虫D、可能是老死的19、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下面属于对比实验的是()A、火山喷发实验B、昼夜形成实验C、食物发霉实验D、雨的形成实验20、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正确的方式是()A、女孩子要避免着凉;适当运动B、不吸烟、不酗酒C、穿高跟鞋很美观;要多穿D、不拔胡须;那会损伤毛囊;使细菌侵入人体2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的哪种现象()A、变异现象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D、自然选择22、10万棵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哪种现象()A、遗传想象B、变异想象C、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23、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A、14千米B、20千米C、100千米2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26、()的做法是正确的.A、向大海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27、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 )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向太空.A、5.9B、6.9C、7.9三、判断题1、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2、所有的假设都是正确的.()3、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4、收集证据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5、实验只有两种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6、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7、做对比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四、问答题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2、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五、实验题当我们把红糖放入水中;糖就慢慢溶解了.糖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提出一些假设.(至少两条)六、拓展题阅读下面这则短文;你认为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黑色2月1日2月1日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黑暗、悲痛的日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的画面反复出现在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上;人们止不住流泪、悲恸……事故征兆最早出现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53分;航天飞机左机翼上的温度感应器失灵了;5分钟后左侧主起落架上的轮胎气压表也不再显示数据.美国宇航局休斯敦地面控制中心官员向航天飞机紧急喊话.几秒钟后;所有的通讯联络中断;控制中心一下子陷入骇人的寂静.9时;轰隆隆的巨响从天际传来;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的居民听到爆炸声.“哥伦比亚”号的碎块;划出道道白烟;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起灾难!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重点班级:姓名:。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整理复习大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整理复习大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整理复习大全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水滴里的生物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的制造者是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微生物,揭开生物秘密的是列文虎克。

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利用显微镜观察“小水塘”里的一滴水,发现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7、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8、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如:果酒、泡菜、酱、酸奶。

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9、可以减少致命病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10、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有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11、大多数细胞极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2、食物通常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青霉素是由弗莱明首先发现的14、食物的腐败变质是霉菌引起的。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防止发霉的条件是干燥、低温。

15、怎样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冰霜存食物)、太阳曝晒衣服16、请举说明霉菌的功与过?答:人们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

17、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身体由一种叫做细胞的微小结构组成。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3、地球的三个运动是(自转)、(公转)、(岁差)。

4、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5、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现象,它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所引起的。

6、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

7、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8、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地球的水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

10、地球上的气候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二、问答题:1、什么是火山?火山的爆发有哪些危害?答:火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地质现象,是指岩浆、气体、灰尘等物质从地球内部喷发到地表或地下的活动。

火山爆发会造成火山灰、火山熔岩、火山气体等的喷发,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如火山爆发会引起火山灾害、火山喷发会导致空气污染、火山熔岩会破坏建筑物等。

2、什么是地震?地震有哪些危害?答: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现象,它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所引起的。

地震会造成地面的震动,引起房屋、桥梁、道路等建筑物的倒塌,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地震还会引发海啸等灾害。

3、什么是环保?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答:环保是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行动和措施。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减少使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分类垃圾等,同时也应该倡导环保理念,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4、什么是太阳能?太阳能可以用来做什么?答:太阳能是指太阳辐射出的能量,可以通过光伏电池板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热水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各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一、我能填。

1、英国科学家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水滴中的、、、、等都是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

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使人类发现和认识成为可能。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在中、中、里、的体内和体表等都有微生物。

5、在自然界中取水样时,千万要注意。

为了观察明显,不要取太清澈的流动河水。

6、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构成的.7、危害人类健康的和也是微生物。

许多都是由它们引起的。

8、利用细菌可以用来制作、生产、生产。

9、鲜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为酸奶。

饮用变质的酸奶会引起、,甚至中毒。

10、一般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菌、菌和菌。

11、英国最早发现青霉菌分泌出来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

12、人们利用霉菌制、以及生产、发酵。

13、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形状有状、状、状等,不同的物体发霉后产生的霉一般是不同的。

14、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5、人的身体是由、、、和等组成的,而他们都由一种叫做的微小结构组成,就好像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16、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二、我是小法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2、细菌是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因为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的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等的尸体。

()6、鸡蛋的蛋黄很大,不是细胞。

()7、细胞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8、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9、自来水很干净,里面没有微生物。

()10、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A、真空包装B、放干燥剂C、太阳暴晒D、以上都是2、下列哪一项不是霉菌的功()A、制作药品B、生产食品C、使食物变质D、制作大酱3、下列是微生物的是()A、草履虫B、菜青虫C、小蚂蚁D、小蝌蚪4、下列不是细菌的特点是()A、体积很小B、需要食物C、都是有害的D、繁殖快5、微生物是()最早发现的。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练习附答案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练习附答案1.1《蜡烛的变化》练习一、填空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______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______的变化。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______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蜡烛受热熔化产生新的物质。

()2、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杯壁内会出现水雾。

()3、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燃烧后产生灰烬。

()4、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产生新的物质。

()5、蜡烛和纸片燃烧后都产生新的物质。

()6、苹果腐烂、面包发霉没有产生新物质。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生米煮成熟饭,这是( )的变化。

A.生成新物质B.没有生成新物质C.不知道2、下列物质的变化中,( )产生了新物质。

A.易拉罐压扁B.食盐溶解C.水结冰D.火柴燃烧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 )A.两种物质是否混合在一起B.两种物质的形状是否改变C.是否产生了新物质4、与苹果腐烂的变化类型一样的是()A.米饭烧焦B.脸上的汗水慢慢没了C.爆玉米花5、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不会伴有的现象是()A.发光发热B.生成气体C.改变形状D.颜色改变6、制造蜡烛的过程始终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蜡这种物质B.蜡块大小C.蜡块形状四、连线给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用直线把条件吻合的连在一起。

白糖加热至焦黑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转笔刀削铅笔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生鸡蛋变成熟鸡蛋枫叶变成红色了五、综合取一支蜡烛做以下实验。

实验1 蜡烛加热:蜡烛软化。

实验2 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产生烟。

实验3 蜡烛砸碎:蜡烛变成块状。

根据实验情况,回答提出的问题。

1、在上述各项实验中发生的变化,哪些实验只改变了物体的状态?2、比较蜡烛加热软化、橡皮泥捏制小动物和用纸张折成纸飞机的变化的相同之处。

我们做了什么它们的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吗蜡烛加热软化橡皮泥捏制小动物纸张折成纸飞机上述这些变化中,物质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________没有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题: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二、问答题: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

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

“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一、填空题: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二、问答题:1、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

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屋子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旷安全处疏散。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问答题: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

为什么?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

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

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现象:感燥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

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 )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问答题: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一、填空题: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对比实验)。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

二、问答题: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

对比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实验、食盐的溶解快慢实验等。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月亮绕着()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天;地球绕()公转,每公转一圈要()年。

2、()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3、()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4、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5、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

6、牛奶能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

7、食物通常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8、()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都是由这种微小结构组成。

9、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

10、我们做“火山爆发”实验,用的是()实验法;做“馒头发霉”实验,用的是()实验法。

二、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是()A、张衡B、亚里士多德C、哥伦布D、麦哲伦2、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核、地幔、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3、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A、拦河筑坝B、种植庄稼C、开采矿石D、围海造田4、下面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面粉做成馒头C、火柴燃烧D、铁水变钢锭5、铁钉在什么地方会生锈()A、绝对无水的空气中B、煮沸过的蒸馏水里C、有氧气、二氧化碳和盐的水里D、浸泡在植物油里6、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A、杨利伟B、阿姆斯特朗C、加加林D、费俊龙、聂海胜7、人类使用望远镜、运载火箭、各种航天器去探索宇宙,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人是()A、法国科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B、英国科学家弗莱明C、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D、英国科学家胡克8、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正确的方式是()A、女孩子要避免着凉,适当运动B、不吸烟、不酗酒C、穿高跟鞋很美观,要多穿D、不拔胡须,那会损伤毛囊,使细菌侵入人体9、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10、()的做法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