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概念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3.微生物分为:(1).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
(2).真核微生物:真菌、藻类、原生动物.(3).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5.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变形虫,酵母菌硅藻等都是。
6、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7、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20℃-40℃)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乳酸菌属于杆菌。
8、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9、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10、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繁殖方法是分裂繁殖。
计算方法:繁殖一次乘一个2.11、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
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1)有的会致病。
(2)有的细菌会使食物变质、腐烂。
12.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方法: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13、霉是一种生物,能呼吸生长繁殖,需要营养物质,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
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4.防止发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
15、英国胡克发现了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个别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草履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16、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二简答:1.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哪些?(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5)利用化学消毒和射线辐射2.说说霉的“功”与“过”。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水滴里的生物》1.微生物是一类很弱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够看清晰。
2.世界上第一具发觉微生物,揭开生物隐秘的是列文虎克。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利用显微镜观看一滴水,发觉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的功与过: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药品和生物塑料。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8.能够减少致命病菌传播的办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胖皂洗手等。
9.细菌体积弱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这么粗。
细菌生殖非常快,一具细菌能够有数小时内生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10.食物通常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1.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青霉素是由英国的弗莱明首先发觉的.12.食物的XXX变质是霉菌引起的,防止发霉的条件是干燥、低温。
13.怎么样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14.讲明霉菌的功与过?人们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
15.大多数细胞极小,要借助显微镜才干看清,但个不细胞却非常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6.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胡克最早发觉细胞。
17.伤口化“脓”算是死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18.生命体都是基本上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算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全面完整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水滴里的生物(2次)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微生物大多数是单细胞生物。
2、利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发现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3、第一个发现了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使用的显微镜能放大近300倍。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5、变形虫、大肠杆菌、啤酒中的酵母菌、病毒、硅藻都属于微生物.6、微生物的种类:细菌、霉(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原生植物.7、在日常生活中,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答: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8、你能用生命方法证明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答: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制作一个含有水草的小水塘,时间长了,水会变得越来越浑浊.9、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什么? 答: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物镜的镜头不能接触玻片。
二、做酸奶(3次)1、怎样制作酸奶?答、①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③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④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1.加糖煮开2.冷却加酸 3.保温密封 4.静置待稠)2、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注意:显微镜下的乳酸菌是杆菌.3、细菌的特点答:①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②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③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注意:细菌繁殖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方式。
注意;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隐秘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等微生物。
这些都是常见的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
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看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觉察物体上的霉斑在渐渐扩大等。
8、显微镜的根本构造9、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对光——放置——调整——观看10、显微镜的使用右手握臂,左手托座。
轻拿轻放,不放边缘,不碰镜片。
反光镜不对太阳。
有盖玻片一面朝上,夹住,观看部位放通光孔正中。
左手调整,右侧观看,物镜至标本片5 毫米处。
A两眼睁开,左眼观看。
10.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有中心大液泡,细胞近似于长方体。
细胞核小,细胞形态规章。
人表皮细胞,无细胞壁,细胞形态不规章,界限不是很清楚。
细胞核较大,颜色较深。
11.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苹果开头腐烂。
泥土里的细菌开头分解苹果,在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苹果渐渐变成了腐殖质。
11.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取养料。
牙齿外表的细菌靠食物残渣生活。
11.牛奶变成酸奶,是由于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12.细菌的三种根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13.细菌的功: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的食物﹑药品和生物塑料餐具。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14.可以削减致命病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15.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直接打印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等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变形虫),(酵母菌)(硅藻)等都是。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①鲜牛奶里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③倒进消过毒的保温杯,盖上盖子④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乳酸菌)属于(杆菌)。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繁殖方法是分裂繁殖。
计算方法:繁殖一次乘一个2.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
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过:有的会致病。
10.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方法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11、馒头发霉对比实验温暖潮湿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容易发霉温暖干燥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不容易寒冷潮湿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不容易寒冷干燥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不容易结论: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2防止发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
13、(英国)(胡克)发现了(细胞)。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全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 水滴里的世界1、水里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很小很小的生命体,它产被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水、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5、水滴中的那很多个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6、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瓜果上的毒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发霉变馊的食物……这些都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方法: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它们,但是可以发现物体上的毒斑慢慢扩大,皮肤逐渐发炎馈烂,病毒感染的人群起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食物变质逐渐腐烂等。
2 做酸奶1、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2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自制酸奶要注意的事项:(1)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放太久。
(2)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3、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2)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4、认识细菌(细菌的特点):(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3)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4)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5、细菌的功与过:功(好处。
对人类或大自然有用的):(1)生产腐殖质(苹果从树上掉下、腐烂、细菌分解、变成腐殖质)(2)生产新食物(果酒、泡菜)(3)生产药品(4)生产塑料餐具过(害处。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绝大部分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利用细菌能够(生产腐殖质)、(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6、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有:(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7、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8、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9、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10、利用霉菌能够(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1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1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3、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14、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15、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人们站在海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消失)。
2、船在桌面上模拟进出港时,能够看到(桅杆和船身同时出现)。
3、(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
4、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海洋)、(岛屿)等。
5、地形地图或地球仪用(蓝色)表示水,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白色)表示冰川,用(黄色)表示山地沙漠。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整理复习大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整理复习大全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水滴里的生物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的制造者是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微生物,揭开生物秘密的是列文虎克。
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利用显微镜观察“小水塘”里的一滴水,发现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7、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8、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如:果酒、泡菜、酱、酸奶。
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9、可以减少致命病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10、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有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11、大多数细胞极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2、食物通常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青霉素是由弗莱明首先发现的14、食物的腐败变质是霉菌引起的。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防止发霉的条件是干燥、低温。
15、怎样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冰霜存食物)、太阳曝晒衣服16、请举说明霉菌的功与过?答:人们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
17、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身体由一种叫做细胞的微小结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生爱科学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1、物质的变化分为:形态的变化(物理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形态的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水的三态(水、冰、水蒸气)变化、玻璃破碎、铁水成钢锭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热发
光等现象表现出来,如:树叶颜色变化、蜡烛燃烧、盐酸滴在石头上、面粉变成镘头、烧制陶器、铁生锈。
2、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
3、铁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都不生锈,只有把铁放入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里,铁才会生锈,铁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4、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5、呕吐是因为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物质;吃未熟透的柿子有涩味、肥皂洗手时会有滑腻的感觉,是因为柿子和肥皂含有碱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