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

文件名称File NameEnvironmental MonitoringItemsAnd Requirements of CleanRoomFile NumberSMP-A004024-08生效日期Effective Date 2018-10-01有效期至Expiry Date2021-09-30审批及颁发/APPROV AL & ISSUANCE部门签名日期起草质量控制部审核质量控制部质量保证部批准质量负责人颁发质量保证部会审/COLLECTIVE REVIEW部门签名日期部门签名日期/ / /分发/DISTRIBUTIONCopy-1 Copy-2Copy-3Copy-4Copy-5 101车间102车间103车间201车间202车间Copy-6Copy-7Copy-8Copy-9Copy-10 301车间302车间303车间质量控制部现场监控组Copy-11 Copy-12 Copy-13 Copy-14 / 微生物组质量保证部生产部焦作车间/文件名称File NameEnvironmental MonitoringItemsAnd Requirements of CleanRoomFile NumberSMP-A004024-08生效日期Effective Date 2018-10-01有效期至Expiry Date2021-09-30一、目的/PURPOSE明确洁净级别的范围,规范洁净室环境监测,确保生产环境达到要求。

二、范围/SCOPE适用于车间及微生物室洁净室照度、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风速、压差、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等项目的监测管理。

三、职责/RESPONSIBILITY1 质量保证部1.1 负责本规程制订。

1.2 及时处理超警戒限/行动限监测结果。

1.3 审核趋势分析数据,及时发现不良趋势。

1.4 审查该SOP的执行情况。

2 质量控制部2.1 负责培训环境监测取样人员。

GMP实验室洁净室(区)环境控制与检测方法

GMP实验室洁净室(区)环境控制与检测方法
编辑课件
微生物含量的控制
微生物含量的控制: 由于细菌依附在悬浮粒子上,微粒被过滤的同时,细菌也能 被很好的滤掉。 1、控制洁净室环境中的微生物含量仍然是靠良好的空气净
化系统设施。 2、采取有效的环境消毒措施。
编辑课件
日常消毒: 每天生产结束后,用75%乙醇或2‰新洁尔灭溶液等消毒 剂。 擦拭设备、桌面、门窗、墙壁等。 定期对洁净室进行全面消毒。 空气消毒一般采用臭氧熏蒸或甲醛熏蒸。
悬浮粒子:洁净室内悬浮在空气中尺寸在0.1µm至 5µm之间的固体和液体粒子,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
编辑课件
净化:指为了得到必要的洁净度而去除污染的过程。 空气净化: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使空气洁净的行为。 单向流: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横断面上风速一致的 气流。 垂直单向流:与水平面垂直的单向流。
编辑课件
压差的控制 严格控制洁净室与相邻房间之间的压差同样是保证
生产房间空气洁净度的重要环节。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 室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大于5帕斯卡,洁净 区与室外压差应大于10帕斯卡,且送风、回风和排风系 流的启闭应联锁并按顺序操作,这样可以避免空气倒流, 减少低级别尘埃对洁净室环境的污染。
编辑课件
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应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动态监控。动 静比一般在3到5之间。 对于采样点的限定:对任何小的洁净面积,采样点数 目不得小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每次采样量 应≥2.83L。 采样点布置: 1、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2、采样点多于5点时,也可以在离地面0.8~1.5m高度的
编辑课件
自净时间: 一般停止2天后,洁净区内尘埃粒子已接近外界大气或
非洁净区浓度,尘埃粒子计数器只有一台的话选一个主要 的功能间,架好尘埃粒子计数器,直接启动,最好设置周 期为1分钟,打印。然后开启净化系统,这样每一分钟的数 据都能清楚知道,可以知道自净时间。因为你不知道哪里 自净效果最差,最后确定自净时间时可以适当加长。尘埃 粒子计数器有多台的话最好,可以多选几个房间。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及要求

审批及颁发/APPROVAL & ISSUANCE会审/COLLECTIVE REVIEW分发/DISTRIBUTION一、目的/PURPOSE明确洁净级别的范围,规范洁净室环境监测,确保生产环境达到要求。

二、范围/SCOPE适用于车间及微生物室洁净室照度、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风速、压差、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等项目的监测管理。

三、职责/RESPONSIBILITY1 质量保证部1.1 负责本规程制订。

1.2 及时处理超警戒限/行动限监测结果。

1.3 审核趋势分析数据,及时发现不良趋势。

1.4 审查该SOP的执行情况。

2 质量控制部2.1 负责培训环境监测取样人员。

2.2 负责取样、测试样品及记录监测结果。

2.3 负责日常环境监测记录的归档管理。

2.4 负责风速、换气次数、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监测及记录。

2.5 参与处理超警戒限度/行动限度监测结果。

3 各车间3.1 配合质量控制部的取样工作。

3.2 负责温度、相对湿度、压差监测及记录。

3.3 及时处理超警戒限度/纠偏限度监测结果。

3.4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四、术语/GLOSSARY1 洁净区(室):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

2 洁净度:洁净环境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3 洁净区分四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

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洁净室工程师培训教程(含)

洁净室工程师培训教程(含)

洁净室工程师培训教程引言:洁净室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建造、维护和管理洁净室的专家。

本教程旨在为有志于成为洁净室工程师的人员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洁净室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

第一部分:洁净室基础知识1.1洁净室的定义与分类洁净室是一种特殊的房间,其内部空气的粒子浓度、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均受到严格控制,以满足特定的环境要求。

根据洁净度等级,洁净室可分为Class1至Class9级别。

1.2洁净室的应用领域洁净室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生物技术、制药、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等行业,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1.3洁净室的设计原则洁净室设计应考虑空气流量、过滤效率、室内布局、材料选择等因素,以确保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洁净度。

第二部分:洁净室施工技术2.1洁净室结构材料的选择洁净室的结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耐腐蚀性和易清洁性,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和特殊涂层钢板等。

2.2洁净室空气处理系统洁净室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空气预处理、空气过滤、空气循环和室内气流组织等部分。

合理的空气处理系统设计是确保洁净室性能的关键。

2.3洁净室装修与配套设施洁净室的装修应注重细节处理,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等部位的施工,同时还需要配备适当的照明、通讯、安全等设施。

第三部分:洁净室运行管理3.1洁净室的人员管理洁净室的人员管理包括人员培训、个人防护、进出控制等方面,以确保人员活动不会对洁净室环境造成污染。

3.2洁净室的物料管理洁净室物料的进出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记录,避免外界污染的引入。

同时,物料的使用和储存也应符合洁净室的要求。

3.3洁净室的设备管理洁净室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洁净度要求。

第四部分:洁净室质量控制4.1洁净室环境监测洁净室的环境监测包括对空气粒子浓度、微生物含量、温湿度等参数的定期检测,以确保洁净室环境的稳定和洁净。

4.2洁净室验证与认证洁净室建成后应进行验证和认证,以证明其满足规定的洁净度等级和性能要求。

洁净区检测要求和方法

洁净区检测要求和方法

洁净区检测要求和方法洁净区是一种特殊环境,通常用于生产、实验或医疗等需要高度清洁和无菌条件的场所。

为了确保洁净区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清洁水平,需要进行洁净区检测。

洁净区检测的目的是验证洁净区室内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评估各种因素对洁净区环境的影响。

洁净区检测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所和需求进行定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洁净区检测要求:1.空气质量检测:洁净区的空气质量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洁净区的清洁水平和无菌条件。

空气质量检测通常包括测量温度、湿度、颗粒物浓度、气体浓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需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2.表面洁净度检测:洁净区的表面洁净度也是需要检测的,因为表面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环境的卫生状况。

表面洁净度检测通常包括测量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含量,以及化学残留物的含量等指标。

3.人员穿戴检测:人员在进入洁净区之前需要穿戴相应的清洁衣物和防护用品,因此需要对人员的穿戴情况进行检测。

这包括对人员的洁净衣物、手套、面罩等防护用品的完整性、清洁程度和无菌状况进行检查。

4.风量检测:洁净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气流,以保证空气的流动和更新。

因此,需要对洁净区的风速、风量进行检测,以确保风量达到要求。

5.过滤效果检测:洁净区通常配备了高效过滤器,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

因此,需要对过滤器的效果进行检测,以确保过滤器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物。

洁净区检测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先进方法,具体选择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洁净区检测方法:1.空气质量检测方法:空气质量检测通常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器进行,如颗粒物计数器、CO2浓度计、温湿度计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空气的温度、湿度、颗粒物浓度等参数。

2.微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检测通常使用采样仪器进行,如生物气溶胶采样机、凝胶膜采样器等。

采样后,可以通过培养和PCR等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化学检测方法:化学检测通常使用化学分析仪器进行,如质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净化区检测标准

净化区检测标准

净化区检测标准一一、空气洁净度目的:确保净化区内空气洁净度符合规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

检测方法:采用洁净度检测仪器,分别在净化区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包括悬浮颗粒物、微生物等指标。

检测频次: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也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二、温度和湿度目的:维持净化区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稳定。

检测方法:使用温湿度计在净化区内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检测频次: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三、尘埃粒子数目的:确保净化区内尘埃粒子数符合规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

检测方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在净化区内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检测频次: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也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四、微生物粒子数目的:确保净化区内微生物粒子数符合规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

检测方法:采用微生物采样器在净化区内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检测频次: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也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五、压差目的:维持净化区内正确的压差,保证气流方向和空气流通。

检测方法:使用压差计在净化区内的不同区域进行测量。

检测频次: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六、噪音目的:控制净化区内的噪音水平,保护工作人员听力健康。

检测方法:采用噪音测量仪在净化区内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检测频次: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也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七、照度目的:保证净化区内的照度符合规定标准,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周围环境。

检测方法:使用照度计在净化区内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检测频次: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也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八、空气成分目的:确保净化区内空气成分符合规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

检测方法:采用气体分析仪器在净化区内进行测量。

检测频次: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和气体分析仪器校准要求进行检测。

九、设备设施目的:确保净化区内设备设施性能良好、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维护保养、安全装置有效性、设备运行参数等。

洁净环境检测项目

洁净环境检测项目

洁净环境检测频次
1、日常监测
1.1温湿度
温、湿度记录由洁净区现场操作人员现场读数并记录,由班组长监督检查;从记录中看出现偏差时应及时通知动力保全人员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监测频次:正常生产时2次/班。

微生物检验室、取样室在每次检测前、取样前记录一次。

1.2压差
监测频次:正常生产1次/班。

微生物检验室、取样室在每次检测前、取样前记录一次。

1.3照度:
每天检查各房间的照明设施是否完整,如发现有损坏的需及时进行更换。

灯检岗位每月测定一次照度并记录。

1.4噪声
洁净室的噪声控制设计须考虑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要求,不得因控制噪声而影响洁净室的净化条件。

1.4.1以下情况需随时测试
新进购设备、设备发生异常情况下需随时进行测试。

2、定期检测:
需定期监测个洁净环境的悬浮粒子等项目,具体操作依据空气悬浮粒子、沉降菌、表面微生物、人员卫生监测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正常生产时监测周期为:D级为1次/月,C级为1次/周;可能受微生物污染环境度不符合要求、停产、空气净化系统故障排除或重新调试后均应重新检测,填写相应的记录及报告。

洁净区环境检测与监测

洁净区环境检测与监测

A
≤100
≤500
(2)洁净区浮游菌检测要点
a.原理: 标准采用的方法是计数浓度法。即通过收 集悬游在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于专门的培养基 (选择能证实其能够支持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经若干时间和适宜的生长条件让其繁殖到可见的 菌落计数,以判定该洁净区的微生物浓度。
个,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一个,且不 同采样点的次数可以不同。 b.采样点的位置: ①采样操作点,应避开回风口。 ②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米高度的水平面上。 ③采样时,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4)采样点布置图
三、浮游菌和沉降菌具体标准与检测操作
(1)静态浮游菌具体标准:
检验项目 浮游菌(cfu/㎡)
M1-1 号培养皿菌落数; M2-2 号培养血菌落数; Mn-n 号培养皿菌落数; n- 培养血总数。
三、沉降菌具体标准与检测操作
(1)沉降菌具体标准:
检验项目 沉降菌(cfu/0.5h)
A/C级
≤1
法定标准
洁净度级别
C级
D级
≤3
≤10
(2)测试方法 a.原理: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 否污染。可每批选定 3只以上的培养皿作为 对照培养。
菌落计数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 器上点计,然后用 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 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 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c.计算 • 平均菌落数M=(M1+M2+…Mn)/ n • 式中:M- 平均菌落数;
M1-1 号培养皿菌落数; M2-2 号培养血菌落数; Mn-n 号培养皿菌落数; n- 培养血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净室环境监测项目
及要求
审批及颁发/APPROVAL & ISSUANCE
会审/COLLECTIVE REVIEW
分发/DISTRIBUTION
一、目的/PURPOSE
明确洁净级别的范围,规范洁净室环境监测,确保生产环境达到要求。

二、范围/SCOPE
适用于车间及微生物室洁净室照度、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风速、压差、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等项目的监测管理。

三、职责/RESPONSIBILITY
1 质量保证部
1.1 负责本规程制订。

1.2 及时处理超警戒限/行动限监测结果。

1.3 审核趋势分析数据,及时发现不良趋势。

1.4 审查该SOP的执行情况。

2 质量控制部
2.1 负责培训环境监测取样人员。

2.2 负责取样、测试样品及记录监测结果。

2.3 负责日常环境监测记录的归档管理。

2.4 负责风速、换气次数、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监测及记录。

2.5 参与处理超警戒限度/行动限度监测结果。

3 各车间
3.1 配合质量控制部的取样工作。

3.2 负责温度、相对湿度、压差监测及记录。

3.3 及时处理超警戒限度/纠偏限度监测结果。

3.4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四、术语/GLOSSARY
1 洁净区(室):
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

2 洁净度:
洁净环境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3 洁净区分四个级别:
A级:高风险操作区。

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
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和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
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的暴露环境。

4 单向流:
指空气朝着同一个方向,以稳定均匀的方式和足够的速率流动。

单向流能持续清除关键操
作区域的颗粒。

5 动态:
指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的状态。

6 静态:
指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安装就绪,但没有生产活动且无操作人员在场的状态。

7 警戒限度: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纠偏限度,需要引起警觉,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8 纠偏限度: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该限度,需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五、内容/CONTENT
1 洁净室监测的项目:
照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换气次数、压差、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

2 日常环境监测的标准、频次
2.2 浮游菌监测标准、频次表
2.3 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频次表
行接触碟采样。

③设备手套:指的是分装RABS、移动层流车、半身服(其中半身服一月监测一次)。

2.4 悬浮粒子监测标准、频次表
2.5 风速监测标准、频次表
2.6 换气次数监测标准、频次表
2.7 压差监测标准、频次表
2.8 温、湿度监测标准、频次表
2.9 照度监测标准、频次表
注:1 主要操作间:指结晶间、三合一间、干燥间、储桶间、磨粉分装间、配液间、精洗灭菌间、叠衣间,以及微生物室内的微生物限度室、阳性对照室、倒碟室、无菌隔离间、培养室、内毒素室。

2 非主要操作间:洁净区内除前述主要操作间外的其他房间。

3.1 洁净区域每次大消毒后进行一次各级别的沉降菌的监测。

3.2 高效过滤器重新安装后进行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风量、风速、压差及悬浮粒子的检测,A级区还需增加流形的检测。

4 异常情况处理
4.1 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任何一项指标超标,应立即通知QA、车间负责人及质量控制部负责人。

4.2 当任何环境参数达到警戒限度或纠偏限度时应对相关房间、设备、设施按SMP-A004046 《环境监测参数达警戒限度或纠偏限度时的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5 注意事项
5.1 监测记录每天由监测人打印封面并编号,编号规则如下:30120180605(301代表车间,20180605代表监测日期)。

5.2 301、303车间A级浮游菌监测频次每周一次。

六、附录/APPENDIX

七、记录/RECORDS
1 REC-SMP-A004024-01《环境监测仪器使用记录》
八、相关文件/RELATED DOCUMENTS
1 SMP-A004046 《环境监测参数达警戒限度或纠偏限度时的处理规定》
九、参考文件/REFERENCES
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2 《药品GMP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编写。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
3 欧盟 GMP
4 FDA GMP
5 墨西哥 GMP
十、变更历史/CHANG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