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缠论中的笔线段华丽的CP组合,一文掌握笔和线段的画法!

缠论中的笔线段华丽的CP组合,一文掌握笔和线段的画法!上篇讲到了分型的使用方法,给我们这篇做了铺垫。
这篇我们就来聊缠论中笔的概念。
笔是有顶分型+连接K线+底分型组成的,如下图。
这组公式组成了笔,这组公式叫做“结合律”,顶分型和底分型的顺序不同,笔的方向也不同,但不影响结合律的使用。
缠论理论里面次级趋势所对应的就是一笔。
笔可以分为上升笔和下降笔,具体的结合律公式画法:上升笔是由一个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构筑,如上图。
图中黑色的前3根K线是底分型形态,中间3根是上升K线(不规则),后面红色3根K线是顶分型形态,这样9根K线组成了最简单的上升笔形态。
000932华菱钢铁的日K线走势图,两个非常明显的上升笔,第一个上升笔出现后,第二个上手笔紧跟其后形成。
一个上手笔是有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构筑。
是价格回升的表现。
下降笔:下降笔与上升笔做对应,是由顶分型+K线+底分型构成。
是价格出现高位回落时的形态。
如上图。
中间的K线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以上。
上海梅林60分钟图,红色区域一笔,顶分型开始后连续4根K线的波动,最后三根K线组成的底分型。
我们上面用以演示的是最简单的笔的分型,也就是构成缠论线段的重要条件。
价格波动虽然复杂,交易者可以利用笔的结合律简化各种K线形态,以便更好地利用缠论判断价格走势。
缠论的线段是有笔组成,奇数笔组成线段。
3笔起步,3笔组成简单的线段,只要是奇数同样都能组成线段,比如:5、7、9笔。
先来看看简单的3笔构成线段的画法:构成线段必须是3笔,还有必须是相互叠加。
连接线段的第一笔的起始点是底分型,第三笔的终点必然是顶分型。
线段是在笔的基础之上又一个缠论形态。
是更大级别的概念。
也是构成走势中枢的关键形态。
我们画简单的线段时候,经常会画出1笔的起点和3笔的终点形成平行。
这种线段是错误的。
左边上升1笔和2笔是叠加的,第2笔和3笔是叠加的,而1笔和3笔并没有叠加。
右边下降1笔也是同理,1笔和2笔叠加,2笔和3笔叠加,1和3并没有。
缠论划线指标公式

缠论划线指标公式缠论划线指标是缠论交易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指标,也是设计缠论交易策略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本文将为读者全面介绍缠论划线指标的公式、特点以及应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缠论划线指标。
缠论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也是一种交易哲学,它主要由缠中说禅创立。
缠论指标是缠论交易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捕捉市场趋势,并根据趋势来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缠论指标主要包括四种,即划线指标、环线指标、缠论波动指标和缠论四规则指标。
其中,划线指标是缠论中最常使用的指标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等市场中。
缠论划线指标是用缠论理论分析出来的,它主要是通过价格与时间的运动来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势。
划线指标分为两种,分别是高点划线和低点划线。
其中,高点划线是以向上运动中的最高点为基础,连成一条或多条支撑线。
在市场行情向上发展时,价格会在高点划线以上运动,反之则会在高点划线以下运动。
低点划线则是以向下运动中的最低点为基础,连成一条或多条阻力线。
在市场行情向下发展时,价格会在低点划线以下运动,反之则会在低点划线以上运动。
划线指标的公式为:高点划线=向上运动中的最高点;低点划线=向下运动中的最低点。
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摸索和总结。
缠论划线指标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捕捉市场的趋势,同时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出相应的交易策略。
例如,在市场行情向上发展时,投资者可以在高点划线以上设置买入点,并在高点划线以下设置止损点;反之,在市场行情向下发展时,投资者可以在低点划线以下设置卖出点,并在低点划线以上设置止损点。
这样,在操作中就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交易,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总之,缠论划线指标是缠论交易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指标,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捕捉市场的趋势,并制定出相应的交易策略。
在实践中,投资者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才能够更好地应用缠论划线指标和其他指标,提高自己的交易水平,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
缠论第十六讲笔、线段、中枢

对走势终完美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 初级阶段:涨够了就跌,跌够了就涨,盘够了就跌或涨; 中级阶段:走势终完美体现为三段走势结构(即形成中枢): 高级阶段:走势终完美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必要条件(形态学的角度):走势终完美是走势的另一个不患特征,其物化载体就是 中枢,中枢形成是走势转折(即走势完美)的一个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动力学的角度):走势终完美的起始点(即转折点)是背驰点(即第一类 买卖点),因此背驰是走势转折(即走势完美)的一个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显然,前走势必然要被后走势所完美,而后走势在完美前走势的同时(指: 充分条件),也实现了自身的完美(指: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前走势完美的充分 条件必然导致后走势完美的必要条件(简称:完美的充要条件),然后继续等待下一 个充分条件,形成完美的循环!
单击此处添 加大标题内 容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走势终完美是缠论技术分析的第一基本原理, 不明白此原理者, 和缠论无缘,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后面一句用更简练的话, 就是“走势终完美”。 更直白的说就是, 生的总要死去, 死的也会复活。 其实,这不仅仅是股市的规律, 这乃是整个宇宙人生的规律。 股市,仅仅是这个规律的一个例证而已, 为什么缠师说, 可以从股市参悟人生,经济,社会,宇宙的大道, 就是此理。
“走势终完美”这句话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 一旦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 我理解还应该再加上第3个完美,就是前一个走势的完美,走势终完美是 走势的生住坏灭过程,只有一个过程的完美结束,才会开始另一个完美的 过程。由死亡到新生。 走势必完美是一个新的走势类型(趋势与盘整)必然的完成结束,而它的前 提是前一个趋势与盘整的真正的本级别完结。也就是说当前一个走势类型 真正的完结的时候,新的走势类型从才会开始完美的出生到完美的终结的 过程,走势必完美是与前一个走势或盘整的完美不可分割的。
通达信缠论中枢自动画线指标公式

通达信缠论中枢自动画线指标公式
1 什么是中枢自动画线指标
中枢自动画线指标,是指可以自动"判断行情大走势、涨跌趋势及其支撑位和阻力位"的技术分析工具,它使用"均线跌破、均线支撑,涨跌回转点"等指标进行判断,以更加准确把握股票价格判断。
2 中枢自动画线指标的特点
中枢自动画线指标的总体特点是以“均线跌破”为骨干,整合几大判断标准,利用多维度图形多角度联系行情涨跌,并建立稳定的支撑阻力压力位,从而更准确预测行情变化,成为市场交易者的有效投资分析工具,是时下热门的技术指标之一。
3 中枢自动画线的计算公式
均线跌破:
当价格跌破一条设定的均线时,判断为趋势发生变化;
MA(30)>MA(60) AND MA(60)>MA(90):
当30日均线大于60日均线、60日均线大于90日均线时,判断为上涨趋势;
MA(30)<MA(60) AND MA(60)<MA(90):
当30日均线小于60日均线、60日均线小于90日均线时,判断为下跌趋势;
涨跌回转点:
当价格跌落或上涨到前次支撑或阻力位附近时,判断可能出现一定回转;
EXPMA(7,34):
7天指数平均线,34天指数平均线
当7天指数平均线穿越34天指数平均线、或者两者之间形成交叉时,可以判断出股价可能出现趋势变换的最前期信号。
4 中枢自动画线的应用
中枢自动画线指标的使用很受广大交易者的青睐。
此指标功能强大,可以追求陆续参加行情的波段风向,择机加减仓的时点,抓住及时高抛低吸的动向,把握卖出股票的最优考虑时点,从而拿去最佳的利润。
同时,也让参与交易者更加有信心稳定获利。
缠论自动画线指标按照递归理论,自动画笔、线段、中枢

缠论自动画线指标按照递归理论,自动画笔、线段、中枢展开全文在漫长的股市道路上,我们是不可能一路顺风的,相反的,更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面对挫折,跨失落!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我们失落失望失败的时候能像普希金说的那样“在愁苦的日子里心平气和”始终相信幸福的一天终究会来临!在股票经营中,规避和防范风险是第一要点,也是长期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在股票的运作中,顺应股价走势是第二要点,也是在股市生存的最佳途径。
在股票操作中,成功的关键是被动地跟踪股价,我们不应该认为自己比投资市场更聪明。
交易时间点位确定后,采取果断行动,根据自己制定的交易信号进出。
但是自己的交易系统必须满足科学性、数量性和客观性的要求。
在股票操作中,买入的股票必须是顺势的,重势不重价,顺势而为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和基础。
在股票操作中,只分为短期操作和中长线操作。
企业和企业的股票是完全不同的,企业之间有业绩好的和不好的区别。
股票只有涨跌的区别。
在股票运作中,股票的交易是以股票的涨跌为基础的。
股票市场的走势总是不确定的。
换言之,股市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总是会变的。
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
股票价格运动的本质是高度随机的,其方向只有可能,而不是绝对的。
在股票交易中,任何对股票价格的分析和预测都是值得怀疑的。
在股票投资中,真正的投入因素包括资金、时间、心理和经验,和对股票运动规律、投资理念和经营策略的理解。
任何交易都不允许过度投资,不要在没有交易量的个股上投资,不要在受损的企业以赌徒式投资。
我们不能控制股市,但必须绝对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我们不要求每次都分析的很准确,但我们必须要求自己每次都做对,更重要的是做对更重要。
在股票操作中,一定要制定止赢止损策略。
炒股就是炒心,心态不好在股市也做不长久,股票交易胜负是短暂的,但意志却能决定你的一生。
短线或中长线经营只是操作方式不同,短线不操作的目的是不参与股票走势暂时不确定性。
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也没有万能包赚钱的工具,股市任何技术指标都有缺陷的,股票指标公式只是一种工具,与其说会用哪个技术指标,还不如说能掌握某个指标的使用技巧更好,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最好。
缠论画笔分析指标公式

缠论画笔分析指标公式
简介
缠论是一种用来研究股市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方法。
缠论画笔分析指标公式是缠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判断价格走势的变化趋势。
本文将介绍缠论画笔分析指标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公式。
基本原理
缠论画笔分析指标公式基于缠论的理论基础,即认为价格走势可以分为一笔一画的形态,而这些形态又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分析。
画笔是缠论中的基本单元,通过对画笔的分析可以判断价格走势的趋势和转折点。
常用公式
1. 画笔高点:画笔的最高价。
2. 画笔低点:画笔的最低价。
3. 画笔长度:画笔的高点与低点之间的距离。
4. 画笔角度:画笔的斜率,表示价格上升或下降的速度。
5. 画笔形态:根据画笔的长度和角度,可以判断不同的形态,如顶部画笔和底部画笔。
实际应用
缠论画笔分析指标公式可以帮助股市投资者分析价格走势的趋势和转折点,从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通过对画笔的高低点和形态的分析,可以对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和判断。
结论
缠论画笔分析指标公式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股市价格走势。
掌握画笔分析指标公式对于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帮助。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KU1:=IF(HIGH=HHV(HIGH,3),1,0);KD1:=IF(LOW=LLV(LOW,3),1,0);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AND REF(KU1,1)=0 AND KU1=0)));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AND REF(KD1,1)=0 AND KD1=0)));HV:=H>UL AND H>REF(H,1) ;LV:=L<DL AND L<REF(L,1) ;GP:=BARSLAST(HV);DP:=BARSLAST(LV);IP:=IF(GP=0,DP,GP)>3;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N1:=10;N2:=10;DISP:=2;K:=1;P1:=PEAK(1,K*N1,1);P2:=PEAK(1,K*N1,2);WP1:=PEAKBARS(1,K*N1,1);WP2:=PEAKBARS(1,K*N1,2);T1:=TROUGH(2,K*N2,1);T2:=TROUGH(2,K*N2,2);WT1:=TROUGHBARS(2,K*N2,1);WT2:=TROUGHBARS(2,K*N2,2);TJ1:=P1>T1 AND P2>T2 ;ZD:=MAX(T1,T2);ZG:=MIN(P1,P2);LL:=MIN(T1,T2);HH:=MAX(P1,P2);TJ2:=FILTER(ZG>ZD,2);TJ3:=ZG=REF(ZG,BARSLAST(TJ2)) OR ZD=REF(ZD,BARSLAST(TJ2));TJ4:=TJ1 AND TJ2 AND NOT(TJ3);TJ5:=BETWEEN(ZD,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1)));TJ6:=BETWEEN(ZG,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1)));TJ7:=ZG>REF(ZG,REF(BARSLAST(TJ4),1)) AND ZD<REF(ZD,REF(BARSLAST(TJ4),1));TJ8:=TJ4 AND NOT(TJ5 OR TJ6 OR TJ7);ZSD:=IF(TJ8,ZD,REF(ZD,1));ZSG:=IF(TJ8,ZG,REF(ZG,1));ZSH:=IF(TJ8,HH,REF(HH,1));ZSL:=IF(TJ8,LL,REF(LL,1));STICKLINE(TJ8,ZSH,ZSL,0,-1);STICKLINE(TJ8,ZSD,ZSG,IF(DISP=1,3,0),1),COLORMAGENTA;DRAWTEXT(DISP=2,ZSH,''),COLORWHITE;中枢高:ZSG,COLORMAGENTA;IF(DISP=2,REF(ZSG,BARSLAST(TJ8)),DRAWNULL),CIRCLEDOT,COLORMAGENTA;中枢低:ZSD,COLORYELLOW;IF(DISP=2,REF(ZSD,BARSLAST(TJ8)),DRAWNULL),CIRCLEDOT,COLORYELLOW;中枢最高:ZSH,COLORRED;IF(DISP=2,REF(ZSH,BARSLAST(TJ8)),DRAWNULL),POINTDOT,COLORRED;中枢最低:ZSL,COLORGREEN;IF(DISP=2,REF(ZSL,BARSLAST(TJ8)),DRAWNULL),POINTDOT,COLORGREEN;MA5:MA(CLOSE,5),COLORFF00FF,LINETHICK1;命真好:=MA5>REF(MA5,1);命真坏:=MA5<REF(MA5,1);DRAWBAND(MA5,RGB(255,96,96),REF(MA5,1),RGB(0,224,224));(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缠论中枢划线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KU1:=IF(HIGH=HHV(HIGH,3),1,0);KD1:=IF(LOW=LLV(LOW,3),1,0);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AND REF(KU1,1)=0 AND KU1=0)));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AND REF(KD1,1)=0 AND KD1=0)));HV:=H>UL AND H>REF(H,1) ;LV:=L<DL AND L<REF(L,1) ;GP:=BARSLAST(HV);DP:=BARSLAST(LV);IP:=IF(GP=0,DP,GP)>3;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N1:=10;N2:=10;DISP:=2;K:=1;P1:=PEAK(1,K*N1,1);P2:=PEAK(1,K*N1,2);WP1:=PEAKBARS(1,K*N1,1);WP2:=PEAKBARS(1,K*N1,2);T1:=TROUGH(2,K*N2,1);T2:=TROUGH(2,K*N2,2);WT1:=TROUGHBARS(2,K*N2,1);WT2:=TROUGHBARS(2,K*N2,2);TJ1:=P1>T1 AND P2>T2 ;ZD:=MAX(T1,T2);ZG:=MIN(P1,P2);LL:=MIN(T1,T2);HH:=MAX(P1,P2);TJ2:=FILTER(ZG>ZD,2);TJ3:=ZG=REF(ZG,BARSLAST(TJ2)) OR ZD=REF(ZD,BARSLAST(TJ2));TJ4:=TJ1 AND TJ2 AND NOT(TJ3);TJ5:=BETWEEN(ZD,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1)));TJ6:=BETWEEN(ZG,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1)));TJ7:=ZG>REF(ZG,REF(BARSLAST(TJ4),1)) AND ZD<REF(ZD,REF(BARSLAST(TJ4),1));TJ8:=TJ4 AND NOT(TJ5 OR TJ6 OR TJ7);ZSD:=IF(TJ8,ZD,REF(ZD,1));ZSG:=IF(TJ8,ZG,REF(ZG,1));ZSH:=IF(TJ8,HH,REF(HH,1));ZSL:=IF(TJ8,LL,REF(LL,1));STICKLINE(TJ8,ZSH,ZSL,0,-1);STICKLINE(TJ8,ZSD,ZSG,IF(DISP=1,3,0),1),COLORMAGENTA;DRAWTEXT(DISP=2,ZSH,''),COLORWHITE;中枢高:ZSG,COLORMAGENTA;IF(DISP=2,REF(ZSG,BARSLAST(TJ8)),DRAWNULL),CIRCLEDOT,COLORMAGENTA;中枢低:ZSD,COLORYELLOW;IF(DISP=2,REF(ZSD,BARSLAST(TJ8)),DRAWNULL),CIRCLEDOT,COLORYELLOW;中枢最高:ZSH,COLORRED;IF(DISP=2,REF(ZSH,BARSLAST(TJ8)),DRAWNULL),POINTDOT,COLORRED;中枢最低:ZSL,COLORGREEN;IF(DISP=2,REF(ZSL,BARSLAST(TJ8)),DRAWNULL),POINTDOT,COLORGREEN; MA5:MA(CLOSE,5),COLORFF00FF,LINETHICK1;命真好:=MA5>REF(MA5,1);命真坏:=MA5<REF(MA5,1);DRAWBAND(MA5,RGB(255,96,96),REF(MA5,1),RGB(0,224,2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
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DL AND L<REF(L,1) ;
GP:=BARSLAST(HV);
DP:=BARSLAST(LV);
IP:=IF(GP=0,DP,GP)>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N1:=10;N2:=10;DISP:=2;K:=1;
P1:=PEAK(1,K*N1,1);
P2:=PEAK(1,K*N1,2);
WP1:=PEAKBARS(1,K*N1,1);
WP2:=PEAKBARS(1,K*N1,2);
T1:=TROUGH(2,K*N2,1);
T2:=TROUGH(2,K*N2,2);
WT1:=TROUGHBARS(2,K*N2,1);
WT2:=TROUGHBARS(2,K*N2,2);
TJ1:=P1>T1 AND P2>T2 ;
ZD:=MAX(T1,T2);
ZG:=MIN(P1,P2);
LL:=MIN(T1,T2);
HH:=MAX(P1,P2);
TJ2:=FILTER(ZG>ZD,2);
TJ3:=ZG=REF(ZG,BARSLAST(TJ2)) OR ZD=REF(ZD,BARSLAST(TJ2));
TJ4:=TJ1 AND TJ2 AND NOT(TJ3);
TJ5:=BETWEEN(ZD,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 ,1)));
TJ6:=BETWEEN(ZG,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 ,1)));
TJ7:=ZG>REF(ZG,REF(BARSLAST(TJ4),1)) AND
ZD<REF(ZD,REF(BARSLAST(TJ4),1));
TJ8:=TJ4 AND NOT(TJ5 OR TJ6 OR TJ7);
ZSD:=IF(TJ8,ZD,REF(ZD,1));
ZSG:=IF(TJ8,ZG,REF(ZG,1));
ZSH:=IF(TJ8,HH,REF(HH,1));
ZSL:=IF(TJ8,LL,REF(LL,1));
STICKLINE(TJ8,ZSH,ZSL,0,-1);
STICKLINE(TJ8,ZSD,ZSG,IF(DISP=1,3,0),1),COLORMAGENTA;
DRAWTEXT(DISP=2,ZSH,''),COLORWHITE;
中枢高:ZSG,COLORMAGENTA;
IF(DISP=2,REF(ZSG,BARSLAST(TJ8)),DRAWNULL),CIRCLEDOT,COLORMAGENTA;中枢低:ZSD,COLORYELLOW;
IF(DISP=2,REF(ZSD,BARSLAST(TJ8)),DRAWNULL),CIRCLEDOT,COLORYELLOW;中枢最高:ZSH,COLORRED;
IF(DISP=2,REF(ZSH,BARSLAST(TJ8)),DRAWNULL),POINTDOT,COLORRED;
中枢最低:ZSL,COLORGREEN;
IF(DISP=2,REF(ZSL,BARSLAST(TJ8)),DRAWNULL),POINTDOT,COLORGREEN; MA5:MA(CLOSE,5),COLORFF00FF,LINETHICK1;
命真好:=MA5>REF(MA5,1);
命真坏:=MA5<REF(MA5,1);
DRAWBAND(MA5,RGB(255,96,96),REF(MA5,1),RGB(0,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