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田径运动训练讲座资料教程

合集下载

田径课余训练之“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

田径课余训练之“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

项成 绩 , 只进 行专 项 训练 在达 到 一定 成 绩后 也 不利 于进 只 有科 学 计划 ,认 真落 实 ,脚 踏实 地 ,持 之 以恒 ,才 能

步提 高 。

注意3 :注 意 训练时 各基 本身体 素质 练 习的顺 序要合
21年 1月 上 第 3期 ( 00 1 l 总第 2 7 1 期)
础 。如某 中学在 过 去 的训 练工 作 中 ,采 用 的是 “ 成式 速
理 。如 耐 力训 练后 不 宜进 行 速度 、力量 训练 ;灵 敏 、协
纪 律 一 :坚 持 多 年 不 问 断 训 练 , 是 田径 训 练 的基 调 、反应等 素质 应在精 力充 沛时进 行 ;等等 。 注意4 :注意 把发 展速度 作 为各专 项训 练 的重点 ,尤 训练 法 ” ,就是 在运 动 会 前集 训 一段 时 间 ,运 动 会 后就 其 是 发展 反 应速 度 和 动作 速度 , 以提 高 学生 快 速用 力 的 偃旗 息鼓 ,结果 运 动成 绩平 平 ,运 动 队伍 逐 年萎 缩 。后 能力 。 来 ,随着 管 理制 度 的深 化 ,他们 调 动 一切 积极 因素 ,通
训 练计 划 和方 法 , 以使 训练 成绩 不 断提 高 ,避免 徘徊 和
注 意7 :注 意每 次训练 都要 充分 做好 准备活 动和 整理
纪 律 二 :重 视 运 动 员 科 学 选 材 , 是 田径 训 练 的关 虚耗 。
键 。在 训练 工作 中 ,可能 都遇 到 过这 样 的情 况 : 同样 的
出许 多的努 力 ,但训 练效 果 却不太 理想 ,甚 至 出现 一些 不该 出现 的运 动损 伤事 故 。 怎样才 能 行之有 效 地搞 好训 练工 作 ,提高运 动成 绩呢 ?笔者 结合 训练经验 和做 法 ,归纳 出 “ 大纪律 ”与 “ 三 八项注 意 ”。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课件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游泳专项训练:针对不同项目进 行专项训练,如接力、混合泳等
游泳技巧训练:提高游泳技巧, 减少阻力,提高速度
球类运动训练
足球训练:提高球员的控球能力、射门技巧和战术意识 篮球训练:增强球员的运球、投篮和团队协作能力 排球训练:提高球员的传球、扣球和拦网技巧 乒乓球训练:培养球员的反应速度、协调性和战术意识
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在训练中,学生需要与队友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 的团队合作能力。
身体素质提高:通过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这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健康、 自信。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07
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练水平
引进优秀教练:通过招聘、选拔等方式,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 教练
施投入
设备
练计划
发展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项正文
项正文
项正文
项正文
提高设施维护和管 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训练 设施管理制度 提
供更好的训练条 件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 设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 制和评价机制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提供更好的训练条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培养领导能力:在团队中担任领 导角色,可以锻炼学生的领导能 力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03
的内容
田径训练
长跑训练:增强耐力和心肺 功能
短跑训练:提高速度和爆发 力
跳远训练:掌握跳跃技巧和 力量
投掷训练:提高投掷准确性 和力量
游泳训练
游泳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蛙泳、 自由泳、仰泳等

《田径运动知识讲座》课件

《田径运动知识讲座》课件
进行长跑和循环训练,提高持久力和耐力。
进行拉伸和瑜伽等训练,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 柔韧性。
田径运动的历史发展与展望
历史渊源
田径运动起源于古希腊,现已成为奥运会等国际 体育赛事的重要项目。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运动员训练方法和装备将 更加精细化,成绩和纪录有望不断突破。
感悟与总结
田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更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 向上的心态。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为您带来启发和收获,共同进步!
跳远成绩
以跳远的最远成绩为最终成绩,接近计量线 时才可起跑。
接力传棒
传递棒时,棒必须在规定区域内传递,接棒 手必须在规定区域接棒。
投掷点数
投掷物体落地点取有效点数,以最佳点数为 最终成绩。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
力量 速度 耐力 柔韧性
提高爆发力和持久力,增加肌肉力量训练和重 量训练。
通过短距离的起跑训练和间歇训练提高速度和 加速度。
田径比赛项目介绍
径赛项目
包括短跑、中跑、长跑、栏(跨)、障、接力等项 目,以速度和耐力为主。
跳高项目
运动员通过动作的技巧和弹跳力,尽量跨越越 高的水平跳起,以升降尺和更高的高度为竞争 目标。
投掷项目
例如铅球、铁饼等,运动员通过力量和技巧将 物体投出尽量远距离,以投掷的距离为竞争目 标。
田径训练的基本原则
1
全面性、柔韧性等。
2
循序渐进
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时间和周期。
3
个体差异
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和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指导方案。
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标准
起跑姿势
运动员必须保持全身平衡、眼视前方,起跑 前的动作要快速、稳定。

田径教程课件ppt课件PPT资料29页

田径教程课件ppt课件PPT资料29页
• 在场地、器材、裁判人数等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在不同场地分 组同时开始比赛。如时间允许也可两组衔接进行。
• 4全能项目的分组
• 径赛项目的分组由全能裁判长决定,每组最好5人以上,不少于3 人。
• 最后一项的分组,应将前n项赛后积分较多的运动员分在一组。
田径教程课件
15
5填写各成绩记录卡片
• 填写径赛成绩记录卡片 • 填写田赛成绩记录卡片(高度、远度) • 全能分值累计成绩记录卡片 • (按大会的要求和各裁判组的需求备足相应的份数,并于赛前交
号 码
姓 名
单 位

成检录长 绩

检录员
年月日
田径教程课件
14
3 田赛项目的分组
• 田赛项目一般不分组,比赛顺序由大会抽签排定(技术代表)同 一单位的运动员不应连续排定,应前、中、后均等调整。
• 省市级以上的运动会赛前经过确认,将不参加的运动员从中剔除, 可按原顺序,也可由技术代表抽签排定。
• 参赛人数过多可进行及格赛,以确定正式参赛运动员。及格标准 应明确规定在竞赛规程或补充通知中,并在赛前技术会上明确。
田径教程课件
6
(二)竞赛规程
1. 是竞赛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 必须以田径规则为依据 3. 竞赛规程的主要内容:
• 运动会的名称、目的任务、日期地点、主承办单位 • 比赛的项目、年龄组别、器材规定等 • 参加办法:主要是对报名、报项人数的规定 • 报名办法:报名的时间、地点和截止日期等 • 计分和奖励办法 • 比赛所用的规则、补充规则以及其他规定 • 其他及注意事项等
各裁判组的主裁判)
田径教程课件
16
(三)竞赛日程的编排
1. 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 按规则规定全能项目以及径赛各赛次之间要保证有最短的间隔 休息时间。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田径社团训练教案

田径社团训练教案

田径社团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田径运动教程》第三章,主要涉及短跑技术的训练,特别是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详细内容包括起跑姿势的掌握、起跑动作要领、起跑后加速跑的步伐和呼吸配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提高起跑速度。

2. 培养学生起跑后加速跑的步伐和呼吸配合,提高短跑成绩。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跑姿势的掌握、起跑后加速跑的步伐和呼吸配合。

教学重点:起跑动作要领、起跑速度的提高、加速跑过程中的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秒表、口哨、田径起跑器、标志物。

学具:运动服、跑鞋、毛巾、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引导学生进入短跑训练状态。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起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强调起跑器的重要性。

(2)示范起跑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3)讲解起跑后加速跑的步伐和呼吸配合,强调节奏感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为例,分析其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特点,引导学生借鉴。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起跑练习,教师逐一指导并纠正动作。

(2)进行起跑后加速跑的练习,注意步伐和呼吸的配合。

5. 比赛与评价(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起跑技术要领:起跑器:前脚掌着地,后脚跟抬起。

起跑姿势:蹲下,双手撑地,臀部高于膝盖。

起跑动作:听枪声,迅速起跑,前脚掌用力蹬地。

2. 起跑后加速跑:步伐:逐渐加大步幅,提高速度。

呼吸:与步伐配合,保持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看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分析其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的起跑姿势和动作要领掌握较好,但起跑后加速跑的步伐和呼吸配合仍有待提高。

田径专题课件

田径专题课件

田径专题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专题。

主要内容包括:短跑、跳远、投掷等基本田径项目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田径基本项目的技术要领,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短跑、跳远、投掷等技术要领的掌握。

难点: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田径场、起跑线、跳远沙坑、投掷器材等。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 notebook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然后介绍田径的基本项目,引发学生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5分钟)教师分别对短跑、跳远、投掷等项目进行技术讲解和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练习(20分钟)学生按性别和能力分组,进行相应的田径项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实践比赛(15分钟)学生进行分组比赛,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短跑:起跑、加速、冲刺跳远:助跑、起跳、落地投掷:持球、挥臂、投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短跑、跳远、投掷的技术要领。

2. 答案:(1)短跑:起跑迅速,加速平稳,冲刺有力;跳远:助跑顺畅,起跳有力,落地轻巧;投掷:持球稳定,挥臂顺畅,投掷准确。

(2)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态度、技术掌握情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技术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短跑技术讲解与示范短跑技术包括起跑、加速和冲刺三个阶段。

教师需重点讲解起跑动作的要点,如蹲下、握拳、预备姿势等;加速阶段要强调步频和步长的协调;冲刺阶段要提醒学生保持身体前倾,用全力冲向终点。

2. 跳远技术讲解与示范跳远技术包括助跑、起跳和落地三个阶段。

教师需重点讲解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强调起跳时的腰腿用力;落地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屈膝缓冲,避免受伤。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第一节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概述概念: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爱好田径运动并有一定才能的初、高中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组织形式进行系统或阶段性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田径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田径运动后备人才而组织的专门训练过程。

一、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特点1.训练的基础性是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田径运动员成才规律所决定。

运动员成材规律:都要经过基础训练、初级专项训练、专项提高训练几个阶段。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重要的是抓好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训练,打好基础,犹如建高楼一样。

2.训练的课余性学生以学为主,训练是课余时间、假期。

3.训练的广泛性要为大多数学生,代表队、俱乐部都行。

二、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任务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2.培养群体活动骨干,输送田径后备人才清华附中18年被评为北京市“国家锻炼标准”先进单位,1990-2000年有66人代表北京市参加国际、全国中学生比赛。

3.进行体育道德教育三项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要全面贯彻,不可偏废。

新队员要全面身体训练,有一定基础的侧重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

第二节中学课余田径队的组建工作一、运动员选材从技术角度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经验选材和科学预测选材。

前者简单易行,但有主观性和局限性。

科学选材是对某些与专项技术有关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测定,经过综合分析,预测其发展潜力。

选拔中学生运动员常用的几项测试指标:1.身体形态指标与投掷项目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身高、坐高、体重、臂长、体围等。

与跑、跳项目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身高、腿长、体重、臀部形态、跟腱及足弓、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

、讨论: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形态特征(速度性项目、耐力性项目、跳跃性项目)要求有哪些?归纳:速度性项目: 体形均匀,身体健壮,肌肉丰满,膝踝关节围度较小,骨盆宽度适中,臀部肌肉向上紧缩,足弓明显,跟腱细长且清晰。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在中学业余田径教练员(教师)的指导下和中学田径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了不断提高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和保持运动技能水平和运动成绩,培养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特点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是我国田径运动整体训练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将有利于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一)中学课余田径运动训练时间的课余性中学生正处在学校学习期间,是人生最佳学习时期,他们必须以学习为主,掌握为社会服务的本领,为将来的终身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定要利用课外业余活动时间或节假日组织中学田径训练,保证学生田径训练和完成学习两不误。

一般来说,根据学期、学年的周期性特点,在校上课期间,应以文化学习为主,训练为辅。

在寒、假及临时集训期间,则可以田径训练为主。

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一个完整的田径训练过程大致要经过基础训练、初期专项训练和专项提高训练等阶段。

中学生的课余田径训练是运动员成才的基础训练阶段,是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全面运动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因此,这一阶段的田径训练要着重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不宜过早强求他们在某一专项上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而应重视全面的基础训练,为初期专项训练和专项提高训练阶段乃至日后创造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与健全人格的塑造性中学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

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心里素质等均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是培养团结协作、持之以恒、努力拼搏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的良好时期。

所以,应利用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强大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训练中,为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优秀的建设后备人才构建起坚实的基础。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对象的广泛性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性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学校特色的最佳表现性三、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任务1、利用体育功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3、培养群体活动骨干,发现、培养于输送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4、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第二章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一、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训练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耐力 • ①战略性的意识 • ②化整为零落实到每堂课中 • (2)心能 • 【1】承受压力能力 • 【2】知、情、意(认知、情绪、意志) • 【3】智力 • (3)技能 • 【1】在完整技术的前提,突出关键 • ①短、跨 A.节奏 B.髋、肩为主的摆(伸)动作 • ②中长跑 A.下压扒地 • ③跳跃 A.起跳 B.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 ④投掷 A.加速 B.助跑与最后用力的结合 • 【2】技术训练要小步子逻辑系列 • 【3】突出比赛状态下的技术能力发挥
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称“举”;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称“按”; 指力不轻不重,以委曲求之称“寻”。
【4】脉位 指桡动脉所处位置的深浅,以浅、中、深表示。 【5】平脉(生理常态脉): 其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
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 【6】运动脉象 以脉位、脉体、脉幅、脉率、脉压、脉触等形态变化,推理运动员内脏器官功能、
小而软弱无力。” • ③沉脉 •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 主病:里证 • “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而无力。” • ④弱脉 • 脉象:极软而沉细 • 主病:气血不足 • “血虚脉道不充,气虚则脉搏乏力。”
谢谢诸位!ຫໍສະໝຸດ • 2、机能诊断• (1)望诊 • 提示:充分利用视觉,掌握敏捷的观察力,是我们职业所必需的。 • 【1】望神
有神的表现是: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映 灵敏,动作灵活;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神气不足的表现: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 【2】望面色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病色: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色泽。
二、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 (一)问题意识 • 如果看不到问题,或者解决不了问题,这个教练
就犹如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只 • (二)问题的来源 • 1、竞技能力 • 2、竞技状态 • 3、训练负荷与恢复 • 4、训练手段与方法 • 5、人性管理 • 6、社会环境
•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竞技能力与机能诊断)
注意:个体的体质禀赋不同,引起的偏色 【3】望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观察其形、色、润、燥 唇色红润,是正常;唇色淡白,为血亏…… 【4】望舌 舌为心之苗窍,脾之外候 望舌质和望舌苔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2)闻诊
包括听声音、嗅气味 声音的产生,与气之盛衰有密切关系;气味的产生,则与排出物有关。 ▲口臭
课余田径运动训练
过平江
讨论的问题
一、选材 二、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一、选材
• (一)基本概念 • 1、选材的本质是预测 • 2、先天运动潜力取决于遗传,后天训练潜力由生
物变异获得 • 3、竞技潜力的预测: • (1)人体生物学测量 • (2)运动训练、竞赛的观察 • (3)结论: • 优秀的苗子=运动成绩起始高、增长速度快、幅度
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变化特征、运动疲劳程度等。 ①陈氏脉压测量法,推理运动性疲劳程度 依据:人的心脏具有储备力,心脏在未疲劳时,心储备力充足,脉压就高,此时,
手臂举到任何高度,脉形较少受到影响,否则则反之。 指标:脉率、脉触(血液的流量、流速、压力) ②动态有氧训练脉象 是指在人体有氧运动后2秒左右测得的即时脉象形态。 脉形特征:脉体不变或扩张,脉幅、脉率增加 ③动态无氧训练脉象 脉形特征:脉体高度收缩,脉率骤增,脉幅下降 依据:由于心率增加到心动周期的极限阶段时,心血管舒张时间缩短,致使心血
大、持续时间长+适合特定项目的体能与心理条件
• 案例: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古巴运动员索 托马约尔
• (出生年月:1967年10月13日 身高:1.95米 体 重:82公斤)
运动成绩信息
• 年龄(年份)13岁(1980)1.65米→14岁1.84米 →15岁2.00米→16岁2.17米→17岁2.33米→18岁 2.34米→19岁2.36米→20岁2.37米→21岁2.43米 →22岁2.44米→23岁2.36米→24岁2.40米→25岁 2.36米→26岁2.45米→27岁2.42米→28岁2.40米 →29岁2.33米→30岁2.37米→31岁2.37米→32岁 2.34米→33岁2.32米→34岁(2001)2.33米
• 1、竞技能力
• (1)体能 • 【1】力量 • ①优先发展快速力量和爆发力 • 手段选择 最佳负荷 • ②突出骨盆与脊柱周围肌群 • ③训练频度 隔天安排 • ④训练匹配 强化肌肉弹性与关节活动幅度 • 【2】速度 • ①基础性建设 (孙海平:速度不是跑出来的) • ②有效强度与支撑强度 • ③强化节奏 • ④储备意识与措施 • ⑤预防运动损伤
容量充盈不足,使心血每博量减少,造成肾血流量降低,导致内分泌系统变 化,使肾素释放,从而造成脉体收缩,血管管径缩小,心泵压力增加。
• 【7】病理脉
• ①虚脉 • 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 主病:虚证 • “气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则按之空虚,故虚脉包括气血两
虚及脏腑诸虚。” • ②细脉 • 脉象: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 主病:气血两虚,诸虚劳损 • “细为气血两虚所致,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不足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
(3)问诊
询问:汗、睡眠、饮食、二便、经带 【1】盗汗、汗出异常、表证无汗、手足心汗 【2】失眠、嗜睡 【3】口味好恶、食欲、食量 【4】大便的次数、便的形态;小便的颜色、量 【5】月经的周期、量、色 (4)切诊(脉诊) 【1】诊脉部位:寸口脉法-桡动脉定寸、关、尺三部,桡骨茎突内测动脉处为
“关”,关前近腕为“寸”部,关后近肘端为“尺”部。 【2】诊脉指法:“三指平齐”、 “中指定关” 【3】诊脉手法:举、按、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