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供水卫生知识培训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附件五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Sanitary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Plant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Sanitary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Plant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以下简称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生活饮用水符合有关卫生要求,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生活饮用水生产和污染事件报告处理、水质检验、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第三条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含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遵守本规范。
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第五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水源。
取水点应设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上游。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应根据城市远期和近期规划、历年来的水质、水文、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取水点及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和地方病等因素,从卫生、环保、水资源、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水源水质监测和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
第七条供水水源水质应符合有关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规定。
当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规定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规定,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
第八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应按XXX、卫生部、建设部、XXX和XXX颁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由环保、卫生、公安、城建、水利、地矿等部门共同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供水单位应在防护地带设置固定的告示牌,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工作。
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ppt讲课稿

②管内腐蚀、结垢对水质的影响:管内结垢既影响水质,又 影响输水能力。
③微生物、有机物及藻类的影响 ④管网水的二次污染 ⑤管网水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
➢ 五病调离中“五病”指: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 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二、供水单位卫生与管理
(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
• 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取水点一般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 上游。水量可靠、水质良好,应符合GB3838的要求。
•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捕捞、网箱养殖、停 靠船只、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取水点上游 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④PH值
水源水的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常规工艺净化处理,需 要加碱或加酸进行调节。
⑤铁和锰
水源水含铁浓度超标会使水产生红褐色以至出现沉淀,含铁过高的水还 容易使铁细菌繁殖;长期饮用含锰高的水,则可能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水厂应对水源水和半成品水的铁、锰含量定时监测,保证出厂水达到标 准。
⑥化学耗氧量(COD)
(五)供水单位水质检验与质量控制
• 1.水质分析质量保证: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工作,即质量
控制和质量评价。 • 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仪器校准、空白实验、标准物
质对比分析、回收率实验。
2.净水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水质指标:
①浑浊度
是一项重要的感官性指标和重要的运行性指标。浑浊度的有 效降低,意味着水中各种非溶解性物质和微生物的有效去除 ,特别是贾第鞭毛虫及隐性孢子虫的去除更多的是依靠降低 浑浊度而非消毒。
供水单位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课件(PPT 55页)

20
第三阶段 正常运营后
5.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接触性传染的皮肤 病患者治愈前不能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
6.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包括霍乱、空 肠弯曲菌肠炎及各类细菌性胃肠炎、病毒性腹 泻、脊髓灰质炎、肠道寄生虫病等需治愈后可 恢复供管水工作。
21
第三阶段 正常运营后
《河北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第九条 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
第二阶段 卫生许可
现场核查 水源卫生检查、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质量保
证体系情况、水处理及卫生设施运转情况、 供方资料、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情况、检验 室的检查、应急事故处理方案、污染事故报 告制度等
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从事净水、取样、化验人员、水池清洗人员
14
第二阶段 卫生许可
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 ;现场核查符 合规定条件,发放卫生许可证。
12
第二阶段 卫生许可
自建供水单位不具备水质检验能力的,应当 提供与取得计量认证资质的检验机构签订的 委托检验协议。
市政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还应当提交水源水 井周围30米防护范围内的环境平面图;采用 地表水作为水源水的,提交地表水取水口上 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防护范围内的环境平 面图。
直接从事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题2

2015年直接从事管、供水人员卫生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1、集中式供水单位安排未取得体检合格证的人员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对供水单位处以()元以下的罚款。
A、20—1000B、200—500C、50—1000D、50—5002、违反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产或者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元,或者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A、3000B、1000C、3000D、10003、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共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参加。
A、工商行政管理局B、卫生行政部门C、审计部门4、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标准A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B、国家纯净水卫生标准 C、国家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5、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极人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A、卫生行政、水利部门B、卫生行政、工商行政C、工商行政、水利部门D、卫生行政、环境保护、6、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设置()保护区A、绿化B、植物C、水源的D、动物7、()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A、建设部B、工商局C、环保局D、卫生部8、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水质()设施及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A、沉淀、过滤B、净化、消毒C、沉淀、净化D、过滤、消毒9、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
A、1B、2C、0.5D、310、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年,每年复核1次。
A、2年B、1年C、3年D、4年二、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检测资料。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安全,保障居民健康用水,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集中式供水单位,包括供水公司、水厂、供水管网等。
二、卫生管理责任1.供水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卫生管理工作。
2.卫生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卫生管理人员,具备相关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
3.供水单位应制定卫生管理责任制,明确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三、水质检测1.供水单位应定期对供水源、供水处理工艺和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供水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2.检测结果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居民公示,确保信息透明。
3.如发现供水水质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上报有关部门。
四、水质保护1.供水单位应采取措施严格保护供水源,杜绝源头污染。
2.供水单位应建立供水设备和管网的定期维护和清洗制度,确保供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安全。
3.供水单位应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漏损和水质问题。
五、供水设备清洁消毒1.供水单位应定期对供水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
2.清洗和消毒工作应采取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遵守相关卫生管理标准。
3.清洗和消毒记录应详细填写,并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
六、供水管网消毒1.供水单位应制定供水管网消毒计划,并按计划定期进行消毒。
2.消毒工作应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供水管网内部各部位。
3.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消毒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七、应急处理1.供水单位应制定供水水质异常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演练。
2.发生供水水质异常事件时,供水单位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3.供水单位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八、卫生宣传1.供水单位应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水质和卫生的认知。
2.卫生宣传内容应包括供水水质标准、饮水健康知识等。
九、监督检查1.有关部门应定期对供水单位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单位予以处罚。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以下简称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饮用水符合有关卫生规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生活饮用水生产和污染事件处理、水质检验、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第三条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含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遵守本规范。
农村集中式供水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第五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水源。
取水点应设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上游。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应根据城市远期和近期规划、历年来的水质、水文、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取水点及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和地方病等因素,从卫生、环保、水资源、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水源水质监测和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
第七条供水水源水质应符合有关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规定。
当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规定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规定,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
第八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和地质矿产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由环保、卫生、公安、城建、水利、地矿等部门共同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供水单位应在防护地带设置固定的告示牌、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工作。
第九条经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跨地区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有关污染防治规划,各有关单位应严格执行,各负其责。
第十条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必须遵守下列规定: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捕捞、网箱养殖、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以下简称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生活饮用水符合有关卫生规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生活饮用水生产和污染事件报告处理、水质检验、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第三条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含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遵守本规范。
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第五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水源。
取水点应设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上游。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应根据城市远期和近期规划、历年来的水质、水文、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取水点及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和地方病等因素,从卫生、环保、水资源、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水源水质监测和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
第七条供水水源水质应符合有关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规定。
当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规定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规定,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
第八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和地质矿产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由环保、卫生、公安、城建、水利、地矿等部门共同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供水单位应在防护地带设置固定的告示牌,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工作。
第九条经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跨地区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有关污染防治规划,各有关单位应严格执行,各负其责。
第十条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捕捞、网箱养殖、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
(完整版)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以下简称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生活饮用水符合有关卫生规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生活饮用水生产和污染事件报告处理、水质检验、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第三条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含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遵守本规范。
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第五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水源。
取水点应设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上游。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应根据城市远期和近期规划、历年来的水质、水文、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取水点及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和地方病等因素,从卫生、环保、水资源、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水源水质监测和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
第七条供水水源水质应符合有关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规定。
当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规定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规定,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
第八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和地质矿产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由环保、卫生、公安、城建、水利、地矿等部门共同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供水单位应在防护地带设置固定的告示牌,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工作。
第九条经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跨地区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有关污染防治规划,各有关单位应严格执行,各负其责。
第十条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捕捞、网箱养殖、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区卫生监督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引
• 饮用水卫生具体指标: • 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按规定划分保护区,水质达
标; • 2)供水单位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管理规范; • 3)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
岗,“五病”调离率100%(“五病”指:痢疾、伤 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 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 4)供水单位和卫生部门对水质的检测结果合格。
• 第二十条 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办法第十 六规定的管理范围发放,有效期四年,每 年复核一次。有效期满前六个月重新提出 申请换发新证。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第二十二条 凡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单位或 个人,以及取得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饮用 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经日常监督检查,发 现已不符合卫生许可证颁发条件或不符合 卫生许可批准文件颁发要求的,原批准机 关有权收回有关证件或批准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 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 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 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 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构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一)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 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第十条 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水质净化 消毒设施及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和 人员,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并向当地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报送检测资料。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 卫生规范
• 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测定项目及检验频率
水质类型
测定项目
• (二)铅
• 自来水中铅主要来自家庭含铅管道系统中 的水管、焊料、配件或入户连接设施。软 水、酸性水是管道中铅的主要溶剂。主要 毒性为贫血、神经功能失调和肾损伤。
• (三)铁
• 饮用水中存在铁可能是因为使用了铁絮凝 剂或者是钢和铸铁配水管腐蚀的结果。铁 是人体营养的必需元素,为防止衣服、器 皿着色及产生沉淀和异味,规定饮水中的 铁不应超过0.3mg/L。
霍乱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 。
微生物污染
• 蓝氏贾第鞭毛虫 寄生人体小肠、胆囊主要在十二指
肠,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 状。
传播途径:人饮用被包囊污染的食物 或水而感染,因水源污染而引起贾第虫病 的流行。
防治原则: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 保护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微生物污染
• 隐孢子虫
由微小隐孢子虫引起的疾病称隐孢子虫病, 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性原虫 病。
• 4.自来水管网污染
• 自来水管网年久失修,维护管理不力,管 网渗漏率高,管网末端放水频次不够,从 而造成二次污染。
• 5.二次供水污染
• 由于管理不善,设施没有按要求定期清 洗、消毒、影响饮用水水质。
• 6.突发饮用水卫生事件
• 2005年11月13日松花江水质污染事件以 来,至2006年9月,我国共发生130多起与 水有关的污染事故,平均每2-3天一起。
•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2006)
• (四)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 (五)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
(一)生活饮用水安全状况
• 1.微生物污染 • 南海区疾控中心2010监测数据显示,出厂
水及末梢水微生物指标超标以卫生设施及 管理水平较差的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村级 水厂为主。
• 2.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受到挑战
• 目前自来水的处理技术依然沿用100年前的 传统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将 江河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传统的水处 理工艺对降低浑浊度,去除水中悬浮物和 微生物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但不能彻底去 除有机污染物、农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和藻毒素。
• 3.消毒副产物带来新的污染
• 集中式供水单位档案
•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 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 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 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 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
理制度、检查记录各岗位工作规程等)、
– 每年按量化分级的等级频次要求进行现场监 督(量化评分表或现场监督笔录)
• 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 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 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 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 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封闭 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 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 或者进行消毒。
管网末梢 水
浑浊度、色度、肉眼可见物、CODMn、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 大肠菌群*、游离余氯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中表1全部常规检验项目及其 表2非常规检验项目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
≥50 检验频率 每日一次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每日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二次
每月一次
日供水能力(万立方米) <50—≥10 检验频率 每日一次 每周一次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 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 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疫情报告制度。 • 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 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
录的书面记录簿。 • 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 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 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 去除水中可生物同化的有机物,有利于保 证管网的水质。
三·饮用水中指标与健康
微生物污染
• 霍乱弧菌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
未煮熟的食物经口摄入。 居住拥挤,卫生状况差,特别是公用
水源是造成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霍乱弧 菌所致的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曾在 世界上发生过几次大流行,至今仍未平息
• (四)锰
• 通常与铁共生,以高锰酸钾形式用于清 洗、漂白和消毒的氧化剂以及作为其他多 种产品的成分。淡水中的锰与工业污染有 关。长期饮用高浓度锰的饮用水会出现对 神经的危害作用。
• (五)氰化物
• 由于工业污染,氰化物偶然也会在饮用水 中出现。毒性很强,可引起死亡。使用大 剂量氯可去除水中的氰化物。
传播途径:可发生于直接或间接与粪接触, 食用含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传播 方式。
防治:防止病人、病畜及带虫者的粪便污染 食物和饮水 。隐孢子虫病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药。
金属及化合物的污染
• (一)镉 饮用水中镉的污染可能来自镀锌管中锌和焊 料及某些金属配件的杂质。摄入一定剂 量,会积蓄于肾脏,还可致癌。使用絮 凝、沉淀软化处理可降低镉浓度。
内容 一·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 三·饮用水中指标与健康 四·供水单位的卫生与管理
一、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第二十九条 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 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 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 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 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 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 行操作
• 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 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 水质实验室检测资料齐全,能出示2010年的水源 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资料,检测项 目、检测频率、采样点数、检测结果符合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和建设 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2005年6月)的要 求。
每月一次
<10 检验频率 每日一次 每二周一次
每半年一次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
每季度一次
每半年一次
每月二次
每月二次
每季度一次
每半年一次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第十一条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 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 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的病原携带者,不得 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直接从事供、管 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 作。
• 3.臭味
• 主要来自化学污染物及藻类代谢产物。难 以被现行的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去除。
• 4.铁锰
• 地表水中铁锰与有机物络合难以去除。会 使水的色度增加,影响水的感官指标。
• 5.氨氮和耗氧量
• 氨氮在一定条件下,与氯作用生成氯氨, 消耗氯影响消毒效果;也可以增加饮用水 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 6.水中可生物同化有机物
• (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不符合 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第六条 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 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第七条 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 许可证。
•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 的企业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 的《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方可供水
• 近20年来,人们逐渐发现氯化消毒的同 时,会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其中大部 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现已发现 氯化消毒副产物300多种,其中许多氯化副 产物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具有致突变、致 癌、致畸和神经毒性作用。因此减低消毒 副产物的前体物质,选择消毒剂最佳投加 量等问题引起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与研 究。
四·供水单位的卫生与管理
• (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