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富集在海水中元素——氯》教学设计

《富集在海水中元素——氯》教学设计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学设计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刘庆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并总结归纳出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4.通过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讨论,理解广义燃烧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高一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学生们有较好的知识基础,但依然缺乏理性的思考问题的观念和能力,对知识的构建和理解还处于感性大于理性的阶段,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

三、重点难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

2.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研究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并总结归纳出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4.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展示]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大陆架的浅海海底有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近岸带的滨海砂矿有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多数海盆中有深海锰结核。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百分之三左右),主要为NaCl,此外还有MgCl2、MgSO4等,致使海水既咸又苦,不能直接饮用。

每1000克海水中就有19.10克的氯元素。

[讲述]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富集在海水中。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说课稿 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说课稿 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总结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氯气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化学。

★培养学生对立统一规律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氯气与水,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
三、课时安排:二节课
四、教学方法
实验自主探究为主,演示及讲授为辅。

五、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观察、分析讨论、实验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开课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开课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而且包括科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在认知理论中存在两种不同层面的思想,行为主义理论(经典的认识论)的观点和建构主义(问题解决的观点)的观点。

新课程改革强调探究式学习方法即建构主义的方法论,但不等于全面否定行为主义理论,传授法仍然是学校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非此即彼。

在本节教学设计中对氯气性质的认识主要采用探究加传授的方法,经验的获得是由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观察实验、分析推理而形成,对氯气与水反应和氯水漂白的原因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新教材在知识编排上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变结构性质用途这种学科逻辑体系为用途性质应用体系,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

教材总体上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有所淡化,在情景设计中从具体生活应用入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典型,教材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念。

本节课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第二课时,在此以前学生已学习过基本理论中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运用这些理论理解有关反应,可促进学生对非金属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氯元素的存在、氯气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能力,观察和探究的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水漂白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氯气发现的科学史学习教育学生科学研究要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科学的方法论在在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

从氯气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以及氯气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正确使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以及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设计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设计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氯的基本性质和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理解氯的应用领域及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3.掌握提纯海水中的氯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海水样品、玻璃容器、蒸馏水、氯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滴管等。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导师向学生介绍氯的基本性质。

2.展示一些氯化合物,如氯化钠、氯化铁等,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和性质。

3.引导学生思考氯的存在形式和在自然界中的富集方式。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导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讲解氯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富集方式,如海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氯化物矿石等。

2.探讨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氯化反应、氧化性质等。

3.讲解氯的应用领域,如制氯、食盐加工、医药工业、消毒剂制造等。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导师向学生展示如何提纯海水中的氯。

2.实验步骤:a)将海水样品倒入玻璃容器中。

b)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c)逐滴加入氯酸银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当溶液不再变色时,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e)过滤出沉淀,洗涤沉淀,得到纯净的氯化银。

f)将氯化银与氯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氯气。

四、实验探究(45分钟)学生实验操作:1.学生按照上述实验步骤提纯自己采集的海水样品。

2.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进行结果的分析和推理。

3.学生总结提纯海水中的氯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五、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不同组的结果差异。

2.导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提纯海水中的氯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3.导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学生回家后继续完成实验报告。

2.要求学生在报告中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氯的危害和环境保护措施。

2.学生可以探究氯化银在摄影中的应用。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其重要用途;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及水的反应 3.通过氯气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氯气与水反应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新课导入材料一、2004年4 月15日晚,重庆市江北区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露事件,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在外围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进行稀释。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在与英法联军作战中,首次使用氯气攻击对方,开了战争史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先例。

新 知 学实验探究(1)展示一试管氯气(2)演示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3)将其倒立于一盛满水的水槽中氯气的物理性质: 色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液中。

自学讨论 阅读教材p71:氯气的物理性质一自然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氯气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地发现氯气泄露?(2)对氯气这种有毒气体如习何闻其气味?(3)消防人员为什么能用水和碱液进行稀释?这对我们有何启示?归纳整理检查小结(答案略)思考交流(1)分别画出氧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测氧气与氯气化学性质的相似之处。

(2)类比氧气与Fe、H2等物质的反应,推测氯气分别与Na、Fe、Cu、H2的反应产物。

观察思考教师演示实验,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填写下表实验步骤现象化学方程式Cl2+Cu将一束烧至红热的细铜丝插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Cl2+H2在空气中点燃H2后,把导管伸入盛满氯气集气瓶中归纳整理(1)氯气的化学性质(2)燃烧的条件和本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 + FeCl2 + NaCl2 + MgCl2 + H2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活动探究实验4—4 :有色布条插入氯水中,观察现象实验4—5 :有色布条插入干燥氯气中,观察现象师生总结氯水能漂白有色物质而干燥的氯气不能氯水中哪种物质能漂白有色物质?该物质具有哪些性质?自学释疑可指导学生动手完成有关实验来检验氯水中的各成分:氯水中含有Cl2、H+、Cl-、HClO、H2O等多种微粒。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堂笔记应记纲要、思路、要点和问题,要准时做好笔记整理,要处理好听、看、想、记的关系。

一起来看看课件网高一频道为大家预备的《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吧,盼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关心!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一】教学预备教学目标1、介绍氯元素被发觉的历史,以及目前的应用。

2、熟识氯原子的机构特点和化学特性,把握氯和金属,氯与氢气,氯与水发生的反应。

3、熟识燃烧的新的定义,把握液氯与氯水的区分和成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氯气、氯水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氯水的性质及漂白原理;氯气的试验室制法。

教学工具试验仪器、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入]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盐和我们化学中说的盐含义一样吗?点评:不一样,生活中的盐主要指食盐氯化钠,化学上的盐指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阅读思索1]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很简单一个电子而形成,具有性。

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

[板书]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引导]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氯气的发觉过程。

完成讲义。

[阅读思索2]氯气是于年,有瑞典化学家发觉的,并在年,由确认。

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氯气的发觉和确认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思索与沟通]1、试写出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2、由氯气的发觉和确认大家可以得到什么启发?〔提示:氯气由发觉到确认所用时间、缘由,戴维确认氯气的根据〕[引导]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具有那些性质?[探究1]氯气的物理性质展示刚收集的一瓶氯气,观看氯气的颜色和状态。

[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能溶于水〔氯水〕、易液化〔液氯〕[引导]在初中时曾经学过有关氯气与钠的反应,回忆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2_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_教学设计_教案

2_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教学目的: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氯水的成分,知道氯水的漂白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漂白物质2、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以及漂白粉的制取和漂白原理3、通过对氯水成分和氯水漂白作用的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并能运用初步形成的观察方法进行全面观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判断、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智力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氯气与水反应,氯气与碱反应以及漂白粉的制取与漂白原理教学难点:氯水成分的探究推理、氯水的漂白作用3.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氯气、蒸馏水、NaOH溶液、集气瓶、干燥的红纸、紫色石蕊试液、AgNO3溶液、稀HNO3探究实验:①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观察氯水的颜色②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AgNO3再滴加稀HNO3观察现象③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探究其成分及其作用④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入盛有干燥的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探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⑤把少量的NaOH溶液注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体会CI2与NaOH溶液的反应4.标签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氯气的物理性质、氯元素的原子结构、氯气与非金属和金属的反应导入新课:利用一则报道,消防员用水驱散泄漏的氯气的事实引入新课二、氯水成分、漂白性物质的探究和CI2与H20的反应1、实验探究实验(1):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观察其颜色变化实验现象:氯水颜色变浅,呈浅绿色实验结论:氯气少部分溶于水,氯水中含有CI2分子实验(2):往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先滴加AgN03§液,再滴加稀HN03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有不溶于稀HN03勺白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氯水中含有CI-实验(3):往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溶液出现红色,但后来红色又褪去实验结论:氯水中含有H+和漂白性物质实验(4):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进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实验结论:干燥的CI2不具有漂白性,CI2与H20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2、C I2与H20反应的分析化学反应方程式CI2+H20===HCI+HCI0 分析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指出氧化剂、还原剂HC10的性质和用途:a、弱酸性,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还弱b、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c、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总结:氯水的的成分(三分四离):H+、Cl-、OH- CIO-、CI2、H2O HCIO思考:实验室为什么用棕色瓶盛装氯水?三、氯气与碱的反应1、补充实验:把少量NaOH溶液注入一瓶盛有CI2的集气瓶中,观察其变化实验现象:黄绿色全部消失,所得溶液为无色2、从CI2与H2O的反应来分析、理解CI2与NaOH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CI2+2NaOH===NaCI+NaCIO+H2O漂白液的主要成分:NaCI、NaCIO,其中有效成分:NaCIO3、从CI2与NaOH的反应,写出CI2与Ca(O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I2+2Ca(OH)2====CaCI2+Ca(CIO)2+2H2Q 工业制备漂白粉的原理)漂白粉精的主要成分:CaCI2、Ca(CIO)2,其中有效成分:Ca(CIO)2总结氯气与碱反应的规律:氯气+碱====氯酸盐+次氯酸盐+水思考:(1)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不直接用次氯酸漂白,而要将氯气转换成次氯酸盐制成漂白粉来漂白?(2)制成的漂白粉进行漂白时,如何体现漂白性?漂白粉漂白的原理:CaQO^+COZ+HZOrrrrCaC^HClO (家庭漂白粉的漂白和失效的原理)Ca(CIO)2+2HCI====CaCI2+2HCIO(工业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思考:漂白粉应怎样保存?四、氯气的用途根据氯气的性质,结合课本阅读、总结氯气的用途五、小结六、学生练习七、作业。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教学课题】第一课时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会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使学生能将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知识应用于所学化学方程式4.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和水的反应;氯气和碱的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研讨总结——练习提高【教学用具】电视、集气瓶、矿泉水瓶、氢氧化钠溶液、红色布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引入]师:大家知道我们在家里炒菜时必需要放的是什么?生:盐师: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盐和我们化学中说的盐含义一样吗?生:不一样,生活中的盐主要指食盐氯化钠,化学上的盐指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师:食盐是有那两种元素组成的,我们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食盐?生:食盐有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通过海水晒盐。

师: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等盐类,也就必然含有大量的氯元素。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第二段,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并完成讲义上[阅读思考1]题。

生:学生阅读,完成讲义[阅读思考1]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很容易一个电子而形成,具有性。

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

[板书]§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提问]找一名学生,说出所做答案,订正[引导]师:在自然界氯以化合态存在,那么有没有游离态的氯,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这就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氯气的发现过程。

完成讲义[阅读思考2]生:阅读教材,完成讲义[阅读思考2] 氯气是于 年,有瑞典化学家 发现的,并在 年,有 确认。

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师:(找一名学生说出答案)谁能写出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生:找一名学生写出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学生对氯气
【追问】:氯气是否和铁反应, 观察现象并回答 与金属反应的掌握
产物为多少价态的铁?
【总结】:氯气可以和金属反

2、与氢气反应
【实验探究 3】氢气在氯气中
观察现象并思考
燃烧;
【实验探究 4】氢气与氯气混 【实验验证】通过试管
合爆炸
实验,验证产物盐酸
【总结】:我们可以通过控制
反应条件来控制反应的发生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提问】氯原子结构
【实验探究 1】:观察桌 实际接触氯气有利
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分 子上集气瓶中氯气的颜 于巩固氯气的物理
析氯气可能的化学性质
色状态,并用正确的方
性质
法嗅闻氯气的气味。
【讨论】得出:
1、氯气可能的化学 让 学 生 掌 握 研 究 非
性 质 — — 氧 化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
【问】: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 式
验有利于学生总结
在成分上有何不同?(课后思
归纳
考)
4、氯气与碱的反应
【启发】由氯气和水反应得方
程式入手学生推测氯气和氢
恰当的搭设知识阶
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梯便于学生的接受
【总结】:氯气能与碱反应(可 认真思考总结方程式 理解
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
【讨论】:如果现实生活中发 同学间讨论后得出逆着 利 用 生 活 中 的 现 实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
学科
课型
新课
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三 知识技能 维 教 过程方法 学
2. 提高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转换及知识迁移能力 3. 培养探究,实践、动手,自学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疑,自学,合作探究,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师生互动学习等过程掌握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会研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思路
【问】: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推 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测氯气与水反应的后氯元素 化合价降低,因此溶液
可能的存在形式,
中应该有 Cl-的存在
2、新课
【启发】:如何通过实验验证 【实验探究 5】:向氯水 通 过 学 生 的 自 主 探
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根据元素的种类,容易
就必然有阳离子存在,那么阳 想到是 H+
离子又是什么呢(元素守恒)
【问】:如何通过实验验证 【实验探究 5】:向氯水 探 索 精 神 和 合 作 能
中滴加石蕊试液(2 人一 力
【启发】
组)
(2) 从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角度分析,元素 【总结】:氯气与水反应
的 化 合 价 有 升 必 的产物之一为:盐酸
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 图
【播放录像】以近年来氯气泄
观看、倾听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漏事件导入,引入新课。
为总结氯气的物理
性质作铺垫
(一)物理性质
【讨论】根据观看录
【提问】根据观看的录像镜头 像镜头回忆讨论得出: 通 过 形 象 的 录 像 画
回忆讨论氯气可能的物理性 黄绿色有毒气体(救援 面 使 学 生 对 氯 气 的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
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式学习相整合
—次氯酸。
【总结】方程式【总结 。
(3) 【 演 示 实 验 】 观察】分析得出氯气没
[4-4],次氯酸的 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
漂白作用
应的产物次氯酸有漂白
(4)【电脑模拟】实验: 性
次氯酸光照分解
【结论】:氯气能与水反应 【观察分析】总结方程 恰 当 的 运 用 对 照 实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 与金属的反应
点燃
Cu+Cl2
CuCl2

2 、与氢气的反应



Cl2+H2 点燃 2 H Cl Cl2+H2 光照 2 H Cl
性。
物的方法和思路
可能与氯气反应的物
质——有还原性的物质
(金属、氢气等)
(二)化学性质
1、与铜的反应
【实验探究 2】:将一束 简单的实验操作,形
【指导学生实验】,并归纳现 铜丝,灼热后放入氯气 象直观的实验现象,
象,写出方程式
瓶中(由一个学生完成) 发 现 式 的 教 学 方 式
【总结】:产生棕色的烟
有降,既然刚才我
启发学生分析另一
们分析出氯元素
种产物的价态时将
的化合价降低了, 【总结】:产物之二为: 次氯酸作为事实给
教学环节 2、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那么就必然会有 一种 元 次氯酸(化合价升高) 出 有 利 于 学 生 的 理
素的化合价升高——氯
解和接受。有效的将
元素的化合价又升高了,
生氯气泄露,我们应该如何逃 风向跑;往高处跑(密 问题设计课堂教学,
生?
度比空气大);用湿毛巾 体 现 了 知 识 来 源 社
捂住口鼻;用碱液、石 会,又服务于社会的
灰水喷洒;就近用水龙 原则
头冲洒地面等等
【小结】: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氢气和氯气混合点燃,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发出苍白色火焰
B.发出棕黄色火焰
C.发生爆炸
D.安静地燃烧
习 题 巩 固
2.下列物质中含有 Cl- 的是 (
)
A.液氯 B.氯水
C.KClO3 溶液
D.CuCl2 溶液
3.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制的氯水中只有 Cl2 和 H2O
B.新制的氯水可使兰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 将变小,几乎无漂白性

1. 促进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

2. 培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与价值观
3.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1、引入
2、新课
1. 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氢气、与水、与碱的反应)
2. 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探究
质,指导学生读书总结得出其 人员带防毒面具),有刺 物 理 性 质 有 了 深 刻
他的物理性质
激性气味(呛得群众咳 的印象。同时提高收
嗽流泪),可溶于水(用 集、处理信息,图像
湿毛巾堵住口鼻,高压 分 析 和 转 换 及 知 识
水枪喷淋)然后读书总 迁移能力
结得出其他的物理性质
教学环节 2、新课
教师活动
和产物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结论】:氯气可以和非金属
反应
【启发】:广义的燃烧定义 【总结】燃烧定义
使学生明白知识是
3、与水的反应
分阶段性的
【启发】:
(1) 引 导 学 生 从 氧 化 【分析】
还 原 反 应 的 角 度 从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 巩固刚刚学习过的
分析推测:
角度思考后得出:它在 氯气的强氧化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