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工业热工设备(陶瓷)》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硅酸盐工业热工设备(陶瓷)教学大纲pdf

硅酸盐工业热工设备(陶瓷)教学大纲pdf

《陶瓷热工设备》课教学大纲Thermal equipment in ceramics课程编码: 学分:课程类别: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上机:适用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陶瓷)推荐教材:姜洪舟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参考教材:孙承绪主编《陶瓷工业热工设备》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刘振群著《陶瓷工业热工设备》化工出版社 1994姜金宁主编《耐火材料热工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8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陶瓷热工设备课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课程。

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和掌握陶瓷工业生产中所用的烧结设备—工业热工设备的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陶瓷工业热工设备的发展历史;结构、工作原理与操作制度;工业热工设备的设计、计算;掌握各种不同陶瓷工业热工设备的特点、性能及进行优劣比较;掌握热工设备的热工测量技术和自动调节知识。

使学生具有使用、改进和设计热工设备以及初步引进科研的能力.课程的基本要求1、本课程以隧道窑为主要内容。

因此,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隧道窑的结构、热工设备的发展历史、陶瓷产品的烧成制度,耐火材料与隔热的种类与性能,各种热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计算等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陶瓷工业热工设备的实际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工程制图、材料机械、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基础等课程。

本课程学习时最好与陶瓷工艺学同步进行,或略后于该课程。

4、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见习为辅,结合生产实习,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环,学习工业热工设备的设计以达到对热工设备结构的了解和掌握。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隧道窑。

计划学时:1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隧道窑的分类,各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

掌握隧道窑与辊道窑操作控制及常用气体燃烧设备及隧道窑与辊道窑耐火材料选择。

硅酸盐热工设备-水泥窑炉教材

硅酸盐热工设备-水泥窑炉教材

第五章 无机材料产品烧成设备概述无机材料产品烧成设备一、 烧成设备的基本概念硅酸盐制品如陶瓷、耐火材料、水泥、玻璃以及石膏、石灰等一般都是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料置于高温下经煅烧反应而制得的。

此高温加工的过程称之为烧成。

烧成所需设备在硅酸盐工业中称之为窑炉。

烧成在硅酸盐工业生产过程中是关键的工序。

制品的产量,质量以及能耗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烧成工序,即与制品的烧成工艺(温度制度、气氛与压力制度)、窑炉的类型及流程等有密切的关系。

如原料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窑炉结构及操作原理、燃料燃烧与炉内传热等,以期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和改善操作条件的目的。

1、烧成反应的分类(一) 分解反应(热分解)热分解是由氢氧化物、碳酸盐等所组成的原料,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逸出其中的水分或CO 2的过程。

分解后所得为无水物或氧化物。

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分解反有:高岭石(Al 203·2SiO 2·2H 2O)、水铝石(Al 203· H 2O)、叶蜡石(A12O 3·4SiO 2·H 2O水滑石 (Mg(OH)2)、蛇纹石(3MgO 2SiO 2·2H 2O)、菱苦土(MgCO 3),白云石(CaCO 3·MgCO 3)及方解石(CaCO 3)加热时因脱水或分解出CO 2而呈现的吸热峰。

碳酸盐、硫酸盐类矿物在500~1000℃进行分解反应,成为多孔质的氧化物在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由于碳酸盐分解吸热量很大(一般为1800 ~2060kJ /kg 料),分解反应对烧成的速度与热耗影响都很大。

这时,碳酸盐的分解不仅取决于化学反应过程,还受到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CO 2的扩散)的影响;在只考虑化学动力学过程时,碳酸钙分解速度可用下式表示:2、分解过程的变化分解反应的表面即两相界面,在分解过程中不断缩小,且正比于未分解碳酸钙量的2/3次方,即↑+−−−−−−−−→−↑+−−−→←↑+−−→−+↑+−−−→−↑+−−−→−︒<︒>︒︒>︒︒3900,9004332750~560342232800232900~400321050~60033)(424SO MgO MgSO SO O Fe SO Fe CO O Fe O FeCO CO MgO MgCO CO CaO CaCO C C C C C C 还原焰氧化焰分解反应的表面大小。

硅酸盐工业(说课)

硅酸盐工业(说课)

硅酸盐工业(说课).doc试说硅酸盐工业简述一课2001.5.27 1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硅酸盐工业简述一课是第一章常识性介绍的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二氧化硅、硅酸盐的性质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一个示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硅酸盐工业” ;了解制水泥的主要原料和生产过程、水泥的主要成分和性质;了解制玻璃的主要反应和主要原料。

2、能力目标提高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科学思想形成正确的科学社会观,关心环境、资源再生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5、科学方法自学阅读和讨论交流。

(三)教学重点水泥、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普通玻璃的化学反应原理。

二、说教法配合学案引导自学讨论法、归纳法。

它由三个环节组成(1)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三、说学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

1、主动学习法通过学案的布置,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自学、思维、推理及综合的能力。

2、达标检测、反馈补救法根据教学目标编辑一些不同梯度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把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做成资料库,并把网址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后上网通过搜索需资料库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

四、说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练习1讨论,回顾硅酸盐知识,例举硅酸盐制品的广泛○ 1 ○ 2 用途,引入硅酸盐工业课题。

○ 32、“硅酸盐工业”从组成上可以看出玻璃属于硅酸盐,象制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产品的工业叫硅酸盐工业。

高中化学《硅酸盐工业:水泥、玻璃、陶瓷》PPT教学课件

高中化学《硅酸盐工业:水泥、玻璃、陶瓷》PPT教学课件

普通玻璃
钢化玻璃
光纤玻璃
有关图片展示
古故 埃; 埃 及及 玻玻 璃璃 制 制品 品
中故 ; 晚埃 期及 玻玻 璃璃 制 璧品
战 国
满城汉玻璃耳杯
广 西 贵 县 出 土 的 玻 璃 杯
隋 李 静 训 墓 出 土 的 玻 璃 圆 盒
魏晋南北朝的玻璃钵
网纹玻璃杯
北 宋 玻 璃 杯
河 北 定 县 静 志 寺 出 土 的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元代玻璃器
清 乾 隆 白 地 套 红 玻 璃 双 合 瓶
南 方 玻 璃 陨 石
玻璃仪器
钢化玻璃
光学玻璃型材
石英玻璃


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的薄胎瓷
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的雕塑瓷
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的粉彩瓷
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的玲珑瓷
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的青花瓷
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的颜色釉瓷
以粘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 窑中煅烧,再加入适量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水泥。 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 硅酸三钙(3CaO· SiO2)、硅酸二钙(2CaO· SiO2)、
铝酸三钙(3CaO· Al2O3)等。
水泥砂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浆,是建筑用粘合剂,可 把砖、石等粘结起来。
水泥、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叫混凝土。
混凝土常用钢筋做结构,这就是我们建造高楼大厦。桥梁
等高大的建筑物。
中国在1889年于唐山建立了第一座水泥厂。1906年在唐山 成立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1949年的水泥产量为660千吨,到 1984年已达120万吨,水泥的品种也从单一的硅酸盐水泥发展到 60多个品种。
定义 玻 璃 态 物 质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教学大纲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教学大纲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教学大纲二、课程目的和任务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基础课,通过热工基础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燃料与燃烧(其中包括固体燃料、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的燃烧计算及燃烧设备)、气体流动(主要是气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及排烟系统的设计计算)和传热(其中包括三种基本的传热方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等)及干燥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为分析窑炉设备的热工性能、为设计窑炉和研究新型窑炉打下理论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工程研究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硅酸盐工业生产中各种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理论到工程过渡的桥梁课程之一,并与水泥工艺学、水泥厂工艺设计概论、陶瓷工艺学、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等课程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硅酸盐过程的知识体系,为粉体工程、水泥工业热工设备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一)绪论(1学时)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科的发展。

(二)气体力学及其在窑炉中的应用(9学时)1、主要内容气体力学基础;窑炉系统内的气体流动;烟囱。

2、重点窑炉系统内的气体流动规律和烟囱的设计计算。

3、教学要求了解窑炉系统的气体流动特点;理解气体流动的基本规律、气体流动和窑炉的操作和设计的关系;掌握窑炉系统内的气体流动规律和烟囱的设计。

(三)燃料与燃烧(10学时)1、主要内容燃料的分类和组成;燃料的热工性质及选用原则;燃烧计算;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

2、重点燃烧计算及固体、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3、教学要求了解各类燃料的热工特性;理解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的特点,合理地选用燃料燃烧设备及组织燃烧过程,达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生产效果;掌握燃料燃烧计算的方法。

(四)传热(30学时)1、主要内容传导传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综合传热;不稳定导热。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A32202课程名称: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Silicate Thermal Engineering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总学时:60 讲课学时:52 实验学时:8学分:3.5适用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等理论课程和技术课程课程负责人:赵蔚琳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着重阐述硅酸盐工业过程中的热工基本理论。

本课程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热量产生、热量的传递、热量的应用,强调研究热工理论的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该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硅酸盐工业热工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热工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硅酸盐窑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硅酸盐工业过程中的热工基本理论。

2.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硅酸盐热工过程计算、分析热工问题的能力。

3.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分析﹑解决硅酸盐行业中热工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料制备及生产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分析材料生产尤其是建筑材料生产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分析材料合成与制备过程中的工程问题,识别和判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2-2能够运用工程知识表达窑炉系统复杂工况,分析材料生产过程中相关问题√2-3能结合文献研究,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认识到解决方案的多样性√3. 能够设计针对材料生产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材料尤其涉及建筑材料的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热工过程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热工过程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4硅酸盐工程专业《陶瓷热工过程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96学时周课时:8节/周开课学期:一学期教材:《陶瓷热工过程及设备》涂申年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参考教材:《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孙晋涛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陶瓷工业热工设备》刘振群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一.教学目的:培养既掌握一定陶瓷热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要求:熟悉窑炉中的气体力学,燃料、燃烧及燃烧设备、传热原理等窑炉操作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隧道窑、辊道窑、推板窑、多孔窑、倒焰窑、梭式窑、钟罩窑、升降窑以及各类陶瓷干燥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学时分配2.教学内容第一章窑炉中的气体力学教学内容:气体力学基础,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不可压缩气体在窑炉系统的流动,通风设备。

第二章燃料、燃烧及燃烧设备教学内容:燃料的种类及特性,燃料成分的表示方法及相互换算,燃料的热值,燃烧计算,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固体燃料的气化过程及气化设备。

第三章传热原理教学内容:传热的基本概念,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综合传热。

第四章干燥原理及干燥设备教学内容: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I-X图,干燥过程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干燥机理,干燥方法及干燥设备。

第五章隧道窑教学内容:陶瓷制品的烧成过程,隧道窑的结构,建窑耐火、隔热材料,隧道窑的工作原理,隧道窑的操作调控,隧道窑的烧烤与调试,辊道窑,推板窑与多孔窑。

第六章间歇窑教学内容:倒焰窑的结构,倒焰窑的工作原理,倒焰窑的操作调控,梭式窑,钟罩窑和升降窑。

第七章电热窑炉教学内容:概述,常用电热体的性能,电热炉的热工计算,电阻炉的安装与使用。

四.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教学以系统讲授为主,采用笔试和平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若有期中考试,则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课程设计 (2)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课程设计 (2)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课程设计背景介绍硅酸盐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电子、化工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而硅酸盐工业中的热工处理过程对于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热工基础是硅酸盐工业必备的课程之一。

热力学、传热、反应动力学是硅酸盐工业热工处理中不可缺少的知识点。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真实的硅酸盐工业加工流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热工基础理论,并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需要完成以下内容:1.热力学基础实验:设计并实施硅酸盐产品的热力学基础实验,包括热容、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参数测量,结果分析与讨论。

2.传热实验:设计并实施硅酸盐产品传热实验。

通过材料的热传导、对流热传输和辐射传热等角度对传热进行分析。

3.反应动力学实验:设计并实施硅酸盐反应的动力学实验,并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

4.硅酸盐工业热工流程设计: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在硅酸盐工业的实际应用场景中,设计热工处理过程。

课程设计的特点本课程的设计特点在于,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掌握操作技能。

此外,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对硅酸盐工业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和设计,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1.材料的获取:硅酸盐材料较为昂贵,需要注意材料的获取和使用,尽可能利用已有的实验室材料。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联合地方科技局进行合作,获取实验材料。

2.实验设备的限制:硅酸盐工业热处理设备较为特殊,需要注意实验设备的限制。

可以通过借用同行的实验设备,或者采用仿真设备进行实验。

3.数据分析和应用:硅酸盐工业的实际应用场景较为复杂,需要注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可以请专业的硅酸盐工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结语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应用课程。

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需要注意材料和实验设备的获取和限制,并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2.0
适用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陶瓷方向)本科生
先修课程:热工基础、流体力学、工程制图、材料机械、材料力学等课程。本课程学习时最好与陶瓷
工艺学同步进行,或略后于该课程。
课程负责人:刘永杰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硅酸盐工业热工设备(陶瓷)》课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陶瓷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程,其主要任 务是阐明陶瓷工业生产中所用的热工设备—窑炉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等知识,并及时的介绍一些陶瓷 热工设备方面的有关新技术的新成果。使学生对陶瓷工业生产所用热工设备的类型、构造、工作原理、工 作参数及性能、用途有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解,熟悉陶瓷工业热工设备设计和使用的知识,了解陶瓷工 业热工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过程中进行设备选型、使用和维护奠定理论和 技术基础。
程相关背景知 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
识进行合理分 化的潜在影响。
析,评价材料的
设计、生产、成
பைடு நூலகம்
型加工等复杂 工程问题解决 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 以及文化的影
6-3.能客观评价材料生产、开 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 律以及文化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 责任。
响,并理解应承
担的责任。
同陶瓷工业热工 设备的特点、性能 及进行优劣比较; 了解热工设备的 热工测量技术和 自动调节知识。
计划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窑炉的热工测量要点,各种热工测量仪的使用要求及特点、工作原理及操
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种热工测量仪的使用要求扩特点、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1、掌握陶瓷工业 热工设备的用途 及作用;热工设备 的结构、工作原理 与操作方法;陶瓷 工业热工设备的 设计;掌握各种不
2、使学生具备使 用、改进和设计热 工设备的初步能 力。
3、认识陶瓷工业热 工设备对于环境保 护、行业发展以及企 业效益的重要性,并 关注其发展动态和 环保理念,能够在以 后的生产实践和科
一、设计前的准备
二、设计过程中的热平衡
三、设计内容
第五节. 隧道窑用耐火材料与隔热材料
一、窑体对耐火材料的基本要求与选用,
二、窑体保温与节能关系。
第六节 其它各式隧道窑
第二章 间歇窑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倒烟窑的分类,各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倒烟窑的各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
《硅酸盐工业热工设备(陶瓷)》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1A32205
课程名称:硅酸盐工业热工设备(陶瓷)
英文名称:Thermal Equipment for Silicate Industry (Ceramic)
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实践环节
[授 课 方 法] 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结合生产实习的实际进行课堂讲授的方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倒焰窑的结构
一、倒焰窑的结构
二、倒焰窑的结构的作用
第二节 倒焰窑的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操作原理及方法
第三节 燃烧及通风设备
一、各种燃料的燃烧原理及燃烧方法
二、排烟设备
第四节 梭式窑的结构
一、梭式窑的结构的作用
第五节 梭式窑的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二、操作原理及方法
第三章 电热热工设备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电热窑炉的分类,各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热窑炉的各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
[授 课 方 法] 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结合生产实习的实际进行课堂讲授的方法。
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
3:能够设计针
对材料生产复
杂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设计
满足特定材料
尤其涉及建筑 材料的生产装 备或工艺流程,
3-2.能够针对任务需要,进行 单元装备设计和工艺计算。
并能够在设计
环节中体现创
新意识,考虑社
会、健康、安全、
法律、文化以及
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
6-2. 能分析、判断材料新产
6:能够基于工 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陶瓷工业热工设备的用途及作用;热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操作 方法;陶瓷工业热工设备的设计;掌握各种不同陶瓷工业热工设备的特点、性能及进行优劣比较;了解热 工设备的热工测量技术和自动调节知识。使学生具备使用、改进和设计热工设备的初步能力。认识陶瓷工 业热工设备对于环境保护、行业发展以及企业效益的重要性,并关注其发展动态和环保理念,能够在以后 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过程中正确地进行设备选型、使用、维护和更新。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电热元件
一、电热窑炉的种类与结构
二、电热窑炉的工作原理及电热元件
三、电热元件的种类、性能与选用原则
第二节 电热炉的使用与设计
一、各种电热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电热窑炉的设计原则及设计内容
第三节 各式电热热工设备
一、电热隧道窑
二、电热加热炉
三、实验用电热炉
第四章 热工测量与自动调节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2:能够应用自 然科学和工程 科学的基本原 理,并通过查阅
2-2 表达与分析:能够运用工 程知识表达窑炉系统复杂工况,分 析材料生产过程中相关问题。
文献研究分析
材料生产尤其 是建筑材料生 产中的复杂工 程问题,以获得
2-4 有效结论:正确表达工程 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分析解决方案 的合理性。
[授 课 方 法] 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结合生产实习的实际进行课堂讲授的方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隧道窑的分类
一、隧道窑
二、辊道窑
第二节 隧道窑组成及结构
一、隧道窑的系统组成
二、隧道窑的各部结构及作用
第三节 隧道窑工作系统及烧成制度
一、工作系统及工作过程
二、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
第四节 隧道窑的设计与计算


学实验过程中正确 地进行设备选型、使 用、维护和更新。

√ √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隧道窑
建议学时: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隧道窑的分类,各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掌握隧道窑与辊道窑操
作控制及常用气体燃烧设备及隧道窑与辊道窑耐火材料选择。了解窑炉的发展方向及节能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隧道窑的各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