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经典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一、全文概述高中生物遗传学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遗传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通过30道经典题目及其解析,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二、经典题目与解析1.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题目1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表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题目2解析: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交换,使后代产生新的基因型。

这种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3.遗传的基本规律:题目3-5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与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规律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研究遗传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题目6解析: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组成,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5.遗传工程的原理及应用:题目7-8解析:遗传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以达到预期目的。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题目9-10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或功能上的改变,基因重组则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7.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形成:题目11-12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产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形成则是通过长时间的演化过程,物种间的遗传隔离逐渐加大,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8.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题目13-14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异常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通过婚前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完整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完整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分离定律练习题二1.水稻某品种茎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一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杂合体的几率是( )A.0%B.25%C.50%D.75%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体杂交,后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占( )A.25%B.100%C.75%D.0%3.子叶的黄色对绿色显性,鉴定一株黄色子叶豌豆是否纯合体,最常用的方法是A.杂交B.测交C.检查染色体D.自花授粉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 F2性状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D. 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5.杂合体高茎豌豆(Dd)自交,其后代的高茎中,杂合体的几率是( )A.1/2B.2/3C.1/3D.3/46.一只杂合的白羊,产生了200万个精子,其中含有黑色隐性基因的精子的为( )A.50万B.100万C.25万D.200万7.牦牛的毛色,黑色对红色显性。

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体,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A.黑色杂合体B.黑色纯合体C.红色杂合体D.红色纯合体8.下列关于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 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9.下列生物属纯合子的是( )A.AabbB.AAbbC.aaBbD.AaBb10.表现型正常的父母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可能是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患白化病女儿的几率分别是( )A.1/4,1/8B.1/2,1/8C.3/4,1/4D.3/8,1/811.番茄中圆形果(B)对长形果(b)显性,一株纯合圆形果的番茄与一株长形果的番茄相互授粉,它们所结果实中细胞的基因型为( )A.果皮的基因型不同,胚的基因型相同B. 果皮、胚的基因型都相同C.果皮的基因型相同,胚的基因型不同D. 果皮、胚的基因型都不同—12.一株国光苹果树开花后去雄,授以香蕉苹果花粉,所结苹果的口味是( )A.二者中显性性状的口味B. 两种苹果的混合味C.国光苹果的口味D. 香蕉苹果的口味13.粳稻(WW)与糯稻(ww)杂交,F1都是粳稻。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精选练习题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精选练习题

高二生物周末练习5——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都用到了假说—演绎法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各自发生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3.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4.在下列各项实验中,最终能证实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成立的是( )A.F1个体的自交实验B.不同类型纯种亲本之间的杂交实验C.F1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测交实验D.鉴定亲本是否为纯种的自交实验5.用纯种高茎黄子叶(DDYY)和纯种矮茎绿子叶(ddyy)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1植株与其上结出的种子中能统计出的数据是( ) A.高茎黄子叶占3/4 B.矮茎绿子叶占1/4C.高茎黄子叶占9/16 D.矮茎绿子叶占1/166. 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 1/4 B. 3/8 C. 5/8D.3/47. 甜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之比为9:7B. 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C. 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是3:1D. 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相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8.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题包含答案解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题)1、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解析】兔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错误。

2、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X A Y、X a Y 属于纯合子()【解析】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错误。

3、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解析】性状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正确。

4.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解析】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如C和c,正确。

5、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两个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属于性状分离()【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错误。

6、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解析】动物纯合子的检测,可用测交法,正确。

7.鉴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解析】鉴定一只具有显性性状的灰毛兔等动物是否是纯合子可用测交法,正确。

8.区分纯种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解析】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正确。

9.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解析】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并淘汰隐性个体,正确。

10.鉴定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解析】鉴定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法,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不分离即为纯合子,错误。

11.养貂人让他饲养的貂随机交配,发现平均有16%的貂皮肤粗糙(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

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参与交配产生后代,则下一代中,皮肤粗糙个体所占的比例是2/49()【解析】现假设貂的平滑皮毛的基因为A,粗糙皮毛的基因为a。

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经典习题

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经典习题

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经典习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3秋•乐陵市校级期中)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假说的是()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F2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2015•河东区模拟)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3.(2014•上海)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4•邓州市校级模拟)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A.F2现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5.(2015•黄浦区一模)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6.(2014秋•温州校级期末)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B.C.D.7.(2013秋•恩施州期末)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1:3 B.2:1:1 C.3:1 D.1:18.(2014春•呼和浩特期末)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活动逐步合成中问产物和紫色素,此过程由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香豌豆基因型为B_D_时,才可能开紫花B.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C.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紫花:白花:蓝花=9:4;3 D.基因型为Bbdd与bbDd的香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9.(2012秋•武汉校级期末)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着鸡羽毛色素的产生和沉积.在一个位点上,显性基因可产生色素,隐性基因则不产生色素;在另一位点上,显性基因阻止色素的沉积,隐性基因则可使色素沉积.小鸡羽毛的着色,必须能产生并沉积色素,否则为白色毛.如果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体)和另一种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体)进行杂交,F2代中羽毛着色的几率为()A.B.C.D.二.填空题(共1小题)10.(2008•广东)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_T_)T存在,B不存在(bbT_)T不存在(B_tt或bbtt)(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F1自交,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经典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3秋•乐陵市校级期中)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假说的是()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F2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据此答题.解答:解: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A正确;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B正确;C、F2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属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现象,不属于假说,C错误;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现象及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所作的解释(假说),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2015•河东区模拟)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解答:解: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孟德尔由此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A错误;B、“测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B正确;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C正确;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是无法直接看到的,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3.(2014•上海)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解答:解:①由于甲、乙中都有D、d,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正确;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所以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没有体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错误;③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正确;④实验中只有一对基因,不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该实验的操作过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明确甲、乙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所表示的含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4.(2014•邓州市校级模拟)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A.F2现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解答:解:A、F2表现型的比为3:1,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B、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为1:1,B正确;C、F2基因型的比为1:2:1,是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属于结果而不是实质,C错误;D、测交后代比为1:1,是检测F1基因型的,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离定律的实质,意在考生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5.(2015•黄浦区一模)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A正确;B、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2014秋•温州校级期末)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9:6:1的比例为9:3:3:1比例的变式,因此由题意可知,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的遗传图解为:P:YYrr(圆形)×yyRR(圆形)→F1:YyRr(扁形)→F2:9Y_R_(扁形):3Y_rr(圆形):3yyR_(圆形):1yyrr(长形).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扁形基因型:Y_R_;圆形块根基因型:Y_rr或者yyR_;长形块根基因型yyrr.因此F2中圆形块根占,其中YYrr和yyRR各占,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数量比,意在考查考生对9:3:3:1变形的理解及运用.7.(2013秋•恩施州期末)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1:3 B.2:1:1 C.3:1 D.1: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干分析,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F1是双显性杂合子,设为AaBb,且只要有A存在就表现为性状1,没有A存在但有B存在时表现为性状2,没有A、B存在时表现为性状3.F1测交:AaBb×aabb→AaBb(性状1)、Aabb(性状1)、aaBb (性状2)、aabb(性状3),即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2:1:1.解答:解: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中,正常情况下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为A_B_:aaB_:A_bb:1aabb=9:3:3:1,AaBb测交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aaBb aabb比例为1:1:1:1;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3:1,说明正常情况下F2的四种表现型中的两种(A_B_和A_bb或A_B_和aaB_)在某种情况下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2014春•呼和浩特期末)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活动逐步合成中问产物和紫色素,此过程由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香豌豆基因型为B_D_时,才可能开紫花B.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C.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紫花:白花:蓝花=9:4;3D.基因型为Bbdd与bbDd的香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_D_,蓝花的基因组成是B_dd,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D_和bbdd.解答:解:A、由图可知,合成紫色素需要酶B和酶D催化,即需要基因B和D,A正确;B、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缺乏酶B,不能利用前体物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B正确;C、基因型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BbDd×BbDd的子代中,B﹣D﹣:B﹣dd:(bbD﹣+bbdd)=9紫:3蓝:4白,C正确;D、基因型Bbdd与bbDd杂交,后代基因型为1BbDd、1Bbdd、1bbDd、1bbdd,表现型的比例为紫:蓝:白=1:1:2,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中的多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实例,要求考生首先根据题干中图形判断相关表现型的基因型,再结合选项进行相关判断;并能够准确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9.(2012秋•武汉校级期末)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着鸡羽毛色素的产生和沉积.在一个位点上,显性基因可产生色素,隐性基因则不产生色素;在另一位点上,显性基因阻止色素的沉积,隐性基因则可使色素沉积.小鸡羽毛的着色,必须能产生并沉积色素,否则为白色毛.如果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体)和另一种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体)进行杂交,F2代中羽毛着色的几率为()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假设产生色素的基因对应A、a,阻止色素沉积的基因对应B、b,羽毛着色的鸡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均为羽毛白色的鸡.解答:解:如果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体)和另一种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体)进行杂交,即aabb×AABB,得到F1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代中羽毛着色(A_bb)的几率=.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意确定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型,然后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亲本的基因型,最后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计算,难度适中.二.填空题(共1小题)10.(2008•广东)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_T_)T存在,B不存在(bbT_)T不存在(B_tt或bbtt)(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自交,F2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分离比为9:3:4.(2)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据表格分析可知,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B和T同时存在(B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解答: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当B和T同时存在(B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BbTt自交后代基因型有BT(9)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bbT(3)表现为雄株,Btt或bbtt(4)表现为雌株,所以F2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分离比为:9:3:4.(2)由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若想后代全为雄株,则双亲必须都是bb,且有一个亲本是TT(bbTT应该是雄性做父本),则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由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若想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应该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测交,另一对基因没有分离现象,则父本应该是bbTt,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雌株,且分离比为1:1.故答案是:(1)BbTt 雌雄同株异花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9:3:4.(2)bbTT bbtt(3)bbTt bbtt点评:此题要求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基因和性状间的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从表格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二第一章遗传规律检测题一、选择题:1、美与丑、聪明与愚蠢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

一个美女对萧伯纳说:如果我们结婚,生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

萧伯纳却说:如果生的孩子像你一样愚蠢,像我一样丑,那该怎么办呢?下列关于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美女和萧伯纳都运用了自由组合定律B.美女和萧伯纳都只看到了自由组合的一个方面仁除了上述的情况外,他们还可能生出“美+愚蠢”和“丑+聪明”的后代D.控制美与丑、聪明与愚蠢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

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形触角(a)或正常类型(人)。

据下面杂交试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A. Ccaa (父)X CcAa (母)Aa (父)X CcAa (母)AA (父)X CCaa (母)AA (父)X Ccaa (母)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先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

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A.9:3:3:1B.1:1:1:1C.4:2:2:1D.3:1:3:14、豌豆子叶的黄色、圆粒种子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2:2:1:1B.1:1:1:1C.9:3:3:1D.3:1:3:15、以基因型为人@的水蜜桃为接穗,嫁接到相同基因型的水蜜桃砧木上,所结水蜜桃果肉基因型是杂合体的几率为()A.0B. 25%C.50%D.100%6、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⑥ 成熟的性细胞A.①②⑥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7、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总结及练习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总结及练习

遗传基本规律综合练习1.玉米的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F1性状矮杆抗病易感病数量(个)501 491 783 246(1)用两株玉米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这两株亲本产生的杂合子占后代的____。

(2)用表现型为矮杆易感病的玉米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未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比为_ 。

(4)在玉米叶中,有的细胞具保护作用,有的细胞具输导作用,有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 。

(5)中国返回式卫星所搭载的玉米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玉米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生长周期缩短,这种育种方式属于___ 。

(6)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二倍体玉米种子,可得到四倍体玉米植株,原因是___ 。

2.据研究玉米的性别受基因控制。

如果改变某些基因的组成,可以使玉米从雌雄同株变成雌雄异株。

玉米的正常植株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

雄花序顶生,雌花序长在植株中部的叶腋间。

玉米的雌花序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雄花序则由T控制。

当基因型为bb时,植株就不长雌花序。

基因型为tt时,植株中原来的雄花序转为雌花序。

以上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四种纯合的玉米品种如下图所示:利用上述玉米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试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乙和丙进行杂交,产生的F1代自交,则F2代中的雌雄同株、雄株、雌株之比为▲,其中表现型跟图中的丙相同的比例为▲,基因型与丁相同的在雌株中所占比例为▲。

(2)如果用乙和丁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与图中的▲相同,这种后代与图中的▲类型的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雄株和雌株比例为1:1。

(完整word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类型题含答案详解)

(完整word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类型题含答案详解)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自由组合定律(类型题)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 一、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分解组合法”例1、 1.正推: 依据亲本的基因型, 分析配子种类,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比例现有三种杂交组合甲为AA×Aa;乙为AABb×Aabb;丙为AABbCc×AabbCc, 求:甲亲本中的Aa, 乙亲本中的Aabb, 丙亲本中的AabbCc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几种)分别是:甲乙丙②后代基因型种类(几种)分别是: 甲乙丙③后代表现型种类(几种)分别是: 甲乙丙④后代基因型分别为Aa、AaBb、AaBbcc的几率为: 甲乙丙规律总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所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法, 就是将多对性状, 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 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

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

乘法定理是指:如某一事件的发生, 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 则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课本案例:例1变式: a. 基因型为的个体进行测交, 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A. B. C. D.b.(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A. 100%B. 50%C. 25%D. 0自主完成同类题: 练习册P14 水平测试(3.4.5)素能提升(3,、4.5.7)2.倒推: 依据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求亲本的基因型例2、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 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

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 后代植株数是:紫缺321, 紫马101, 绿缺310, 绿马107。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问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为显性, 形状圆粒(R)对皱粒为显性, 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 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 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问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经典习题出题人:于明义1、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生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为()A.9/10B.3/4C.1/2D.1/4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4、如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 上题中生育男孩有病的概率是()A.1/4 B.1/3 C.1/8 D.1/65、一对黑色豚鼠生了2只小豚鼠(一白一黑),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小豚鼠,一黑一白的几率是()A .1/4B 3/8C 3/16D 7/166、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A. 10/19 B 9/19 C 1/19 D 1/27、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可能是()A 33%B 50%C 67%D 100%8、如图是白化病的家庭系谱图,错误的推理是A.4号与1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B.4号与5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9C.4号与白化病患者婚配,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3D.4号与白化病患者婚配,第一个孩子患病,第二个孩子患病的概率小于1/3 9、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Ⅳ的F 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10、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体(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体所占比例的是()11、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 )A.2/3 1/9 B.1/9 2/3 C.8/9 5/6 D.5/6 8/912、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

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 B.5∶1 C.8∶1 D.9∶113、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14、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

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

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

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A.均为黄色短尾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15、人的i、I A、I 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

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 A I A或I A i为A型血,I B I B或I B i为B型血,I A I B为AB型血。

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之一有可能是A型血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16、基因型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为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aa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这只牛的性别是( )A.雄牛B.雌牛 C.雌、雄牛都可 D.无法确定17、水稻的迟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迟熟受遗传因子E控制,早熟受遗传因子e控制。

现在纯合的迟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且E-e是一对等位基因,子一代表现型为迟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表现型有两种,分别是迟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18、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黑色,糯性花粉呈红褐色。

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A.1∶1 B.1∶2 C.2∶1 D.1∶319、有一种严重的精神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引起的,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如果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请问这个儿子携带有此隐性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少( )A.0 B.3/4 C.1/2 D.2/320、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 Aa∶aa等于 ( )A.3∶2∶3B.3∶4∶3C.5∶2∶5D.1∶2∶121、广东省是地中海贫血症高发区,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重型和轻型两种类型。

重型病人为隐性纯合体,轻型病人为杂合体。

患有轻型地中海贫血症的女子与一位正常男子婚配,生育正常孩子的几率为( )A.1/3 B.1/2 C.1/4 D.3/422、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

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

如果杂合的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后代(第二代)相同基因型老鼠继续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为(假定每对老鼠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A.2/5 B.4/9 C.2/3 D.3/423、丈夫血型A型,妻子血型B型,生了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是 ( )A.1/16B.1/8C.1/4D.1/22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 C.4/81 D.1/825、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 B.1/3 C.1/2 D.3/426、紫种皮、厚壳与红种皮、薄壳的花生杂交,F1全是紫种皮、厚壳花生。

F1自交,F2中杂合的紫种皮、薄壳花生有3966株。

由此可知,F2中纯合的红种皮、厚壳花生约为( )A.1322株B.1983株 C.3966株D.7932株27、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基因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 .9:3:3:1 B.3:3:1:1C .4:2:2:1 D.1:1:1:128、豌豆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形状,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形状,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黄色圆粒种子,让F1自交得到F2,在F2中重组类型占()A. 3/8B. 5/8C. 9/16D.3/8或5/829、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

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为MN;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1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 和Rr表现为Rh阳性,rr表现为Rh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 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阳性女儿的概率是( )A.3/8 B.3/16 C.1/8 D.1/1630、某植物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以累加效应决定植物花色的深浅,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

纯合子AABB和aabb杂交得到F l,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型的种类有()A.1种 B.3种 C.5种 D.7种31、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F1,F1全为黄色圆粒。

F1与某豌豆杂交,得到四种类型的后代: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其比例为3∶3∶1∶1。

那么,该豌豆的基因型是()A.YYRR B.yyRr C.YyRr D.Yyrr32、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

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A. 3:1 B.13:3 C.1:1 D.15:133、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34、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描述错误的是()A.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C. 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配子,其比例为AB:Ab:aB:ab=4:2:2:1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35、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 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Abb B.AaBb C. AABb D.AaBB36、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3/16 B.1/4 C.3/8 D.5/837、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让该基因型的两亲本杂交,问后代中和亲本基因型一样的概率是()A.1/8 B.3/4 C.1/16 D.27/6438、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让该基因型的两亲本杂交,问后代中和亲本表现型一样的概率是()A.1/8 B.3/4 C.1/16 D.27/6439、基因型为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至少有1对基因为纯合显性的概率是()A.4/16 B. 5/16 C.7/16 D.9/1640、报春花的花色有白花和黄色两种,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A基因的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