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撰写规范

合集下载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_论文格式_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_论文格式_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一、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工作,使学员进一步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提高其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教硕发[1999]07号文)和《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提出以下要求:1、论文选题应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管理有一定价值的题目。

2、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论文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

3、论文形式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管理的专题研究;可以是高质量的;也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或管理的实验报告、典型诊断报告等。

4、论文撰写必须在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应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内外所研究题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

5、论文应做到体例结构规范,方法科学、合理,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

论文格式应符合文体要求,论文字数不少于一万五千字(正文内容)。

6、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教育硕士研究生本人单独完成。

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参照以上要求撰写学位论文。

二、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印刷本)书写格式及应包含的内容学位论文应为在左侧装订的书本形式,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学位论文一律使用A4规格的尺寸,字体段落要求参照附件。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学位论文应按以下顺序编写):1、论文封面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应严格按照附件的格式打印(可下载)。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论文题目同时要有中文题目和英文题目两种。

封面中的图书分类号可不填,空着。

封面书脊需竖排打印论文题目与作者姓名。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一、写作要求
1、学术性:论文应该符合学术规范,语言要求客观严谨,严格遵循论证逻辑,细致、全面地、认真地分析讨论,引用资料要求真实有效。

2、科学性:研究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引入各学科的相关理论,使论文内容丰富,科学性更强。

3、实用性:论文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即要有可操作性,即能够给今后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写作步骤
1、挑选主题:确定研究课题,并分析背景,了解相关知识;
2、调研问卷:收集调研材料,结合属性识别问题,准备调研问卷;
3、数据分析: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有分析解释的有效结论;
4、文稿编写:论文按照论文写作结构,分析讨论,编写文稿;
5、图表处理:编写图表,用图表说明分析结果;。

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

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

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硕士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准。

它旨在确保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真实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包括文献引用、文字编辑、结构组织等方面,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和解决。

一、文献引用文献引用是学术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有效支撑和证明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在引用文献时,硕士生应该准确、规范地引述相关资料。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学术规范:1. 引用格式: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引用格式有美国心理学会(APA)引用格式、现代语言协会(MLA)引用格式和芝加哥大学引用格式等。

硕士生应根据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引用格式,并始终保持一致性。

2. 引用内容:引用资料的内容应准确、完整,并包括作者、标题、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

引用内容应与原文保持一致,不得修改或简化作者的观点。

3. 引用顺序:引用文献的顺序应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论文末尾列出参考文献。

每一篇引用资料都应在正文中给予明确的引用标注,以便读者查证。

二、文字编辑文字编辑是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论文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学术规范:1. 语言表达:硕士生应使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避免使用口语化或俚语化的词汇,优先选择专业术语和正式用语。

同时,还应注意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确保文章的语句通顺、规范。

2. 文章结构:学术论文应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并概述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研究的实施过程,以便其他研究者能够复制和验证结果。

结果部分应准确、客观地呈现研究所得的数据和实验结果。

讨论部分应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对照。

三、结构组织结构组织是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关键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学术规范:1. 章节安排:学术论文应有清晰的章节结构,并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的顺序进行组织。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2.2.2 主体部分
2.2.2.1 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 主体部分必须由右页开始,每一章(或部分)必须另页起。 论文中每一章、节、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统一,层次清楚。 2.2.2.2 序号
4
a.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封面、扉页、封底不编入页码,摘要、 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由论文主体部分开始作为第 1 页,页码必须标 注在每页的正下方,便于识别。 b.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 连续排序号。序号可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篇幅较长的论文可以 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 1、图 2.1;表 2、表 2.3;附注(1);文献[4] ;式(5)、式(3.5)等。 2.2.2.3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研究范围和目的;相 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 验设计、研究成果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 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学位论文为了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 开阔的科学视野,对有关历史回顾和对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以及对前人工作的综 合评述、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 2.2.2.4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装置 和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计算方法、数据处理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 理的图表、流程图及说明,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 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引用前人、 他人工作必须标明出处,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a.图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照片、图版 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 ,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以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号(见 2.2.2.2b)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用 5 号宋体。必要时,应将

专硕学位论文要求及撰写规范

专硕学位论文要求及撰写规范

专硕学位论⽂要求及撰写规范专硕学位论⽂要求及撰写规范 ⼀、⼝腔医学专硕学位论⽂基本要求 (⼀)学位论⽂应在实际应⽤学科中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或新成果,并能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实践分析、实践技能等⼯作的能⼒。

(⼆)学位论⽂应是学位申请者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完成的研究成果,不得抄袭和剽窃他⼈成果。

学位论⽂的内容须是本学科专业范畴,且逻辑严谨,⽂字通畅。

(三)学位论⽂的形式:1.研究报告:临床医学、⼝腔医学和护理学硕⼠专业学位研究⽣可为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病例的经验总结、专业⽂献循证研究等;公共卫⽣硕⼠专业学位研究⽣可为现场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或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等。

药学硕⼠专业学位研究⽣可为药学实践领域的专题研究、或有针对性的实验研究等。

2. 专业⽂献综述。

(四)学位论⽂应中⽂书写,论⽂字数⼀般应不少于8000字(不包括图、表)。

⼆、专硕学位论⽂格式 学位论⽂⼀般由⼀下⼏个部分组成(按顺序排列):封⾯、知识产权承诺书及独创性声明、⽬录、英⽂摘要与中⽂摘要、英⽂缩写、正⽂、参考⽂献、附录、致谢、个⼈简历。

三、专硕学位论⽂要求 (⼀)封⾯论⽂封⾯要求须提供以下内容:论⽂题⽬、研究⽣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导师最多列两名)、专业名称、⼆级学院、研究起⽌⽇期。

其中专业名称应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学科专业⽬录中⼆级学科规范名称填写;⼆级学院名称按照单位规范书名书写。

封⾯版式可在研究⽣学院主页“材料下载”中⾃⾏下载,纸质采⽤120克铜版纸,底⾊为⽩⾊。

(⼆)知识产权承诺书及独创性声明该声明可在河北医科⼤学研究⽣学院主页“材料下载”中⾃⾏下载。

提交学位论⽂时,研究⽣及导师须⽤签字笔亲⾃签名,同时加盖所属培养⼆级学院单位公章。

(三)⽬录论⽂⽬录是论⽂的提纲。

每项内容的末尾应注明页码,⽬录的⽂字部分左对齐,页码右对齐,⽂字与页码之间加点线连接。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河北北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一、一般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一般由封皮、扉页、独创性声明、版权授权书、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英文缩写、研究论文、综述、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等内容组成,研究论文部分字数在2万字符左右(含图、表),综述部分字数在1万字符左右。

2.采用word编辑、排版,A4复印纸打印。

页面上、下边距设为2.5cm,左、右边距设为3.0cm,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3磅”,字间距设为“标准”。

3. 研究论文正文部分不能分成部分(例如: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或章节,必须整合成一部分来写。

4.论文封皮要求采用研究生部印制的《河北北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统一封皮。

5.论文扉页为“知识产权归属承诺”及“独创性声明”,不编页码。

目录单独以罗马数字编制页码。

目录之后,从中文摘要开始,直到论文最末页,独立编制页码。

页码位置设为“页面底端”,对齐方式“居中”。

6.论文的页眉用横线标出,页脚不用标横线。

页眉1.5cm,页脚1.75cm.正文(研究论文)部分页眉内容均设为“研究论文”,其它部分页眉内容与目录中相应内容分别对应,如中文摘要部分页眉设为“中文摘要”,综述部分页眉设为“综述”…… 字体为楷体-GB2312,五号,居中。

“综述”,“致谢”,两字之间空两个汉字符。

7. 打印排版:双面打印,奇数页在正面出现,要求“独创性声明”、“目录”、“中文摘要”有题目一页出现在奇数页(即正面);其余的题目例如:英文摘要、英文缩写、研究论文(正文开始一页),附图、附表、讨论、结论、正文参考文献、综述(综述参考文献不另起页)、致谢、及个人简历均另起页打印(但不一定在奇数页,在偶数页也可以,赶到那页算哪页,这就是说,从中文摘要开始就不再出现空白页。

个别荧光彩纸打印的,背面可以为空白。

)材料与方法、结果、小结等不用另起页。

8.论文结论内容要求精简扼要,分几条(一般3~6条)著述,不再有讨论的内容。

二、内容、格式及装订顺序要求1.目录部分目录内容要与文中的各级标题一致。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1.题目和摘要:
论文题目应准确、明确,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内容。

摘要是论文的主要
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具备准确、简明和完整的特点。

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目录和引言:
3.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应准确描述研究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研究对象、方法步骤、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等。

应注意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应以图表、数据等形式进行准确和详细的呈现,并对结果进
行合理分析和解释。

图表应清晰、美观,带有必要的标注和说明。

6.讨论与结论:
讨论与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核心,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结合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进行综合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得
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8.学术规范:
以上是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规范。

每个学校和专业可能会
有些许差异,因此在撰写学位论文前,建议详细了解导师和学院的相关规
定和要求,确保论文符合当地的学术规范。

同时,写作过程中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力求论证清晰、有力,以提高整篇论文的质量。

博士硕士论文撰写规范

博士硕士论文撰写规范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B-87),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构成学位论文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后置部分。

具体内容依次是:封面、题名页、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摘要、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注释表、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致谢、作者简介。

其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封面题名页版权使用授权及研究成果声明前置部分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正文主体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后置部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致谢作者简介图1 学位论文的构成要素1二、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一)封面封面是学位论文的外表,起提供信息和保护的作用。

大学学位论文封面撰写要求如下:1. 密级:必要时置于封面右上角,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标记。

2. 种类: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3. 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5字。

4. 作者:位于论文题目正下方。

5. 时间:xxxx年xx月。

(二)题名页1. 中文题名页题名页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

题名页自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中图分类号、UDC分类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院名称、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申请学位级别、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以及论文答辩日期等信息。

(1)分类号:必须在题名页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查询和交流。

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号,同时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的选择通常是查阅最新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国际十进分类法是最早的多语种分类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国际十进分类号简表请参见UDC联盟网站/outline/outline.ht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1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1 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1.2 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1.3 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特殊专业除外),硕士学位论文3~5万字,博士学位论文5~15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1.4 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占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占二分之一。

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

在论文中已引用的文献内容,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具体要求见2.2.2.7)。

2 学位论文编写格式2.1 学位论文章、条的编写参照国家标准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导(具体要求见附录4)。

2.2 论文的构成2.2.1 前置部分2.2.1.1 封面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须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具体要求见附录1):发。

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说明。

2.2.1.3 论文摘要a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论文不仅要有中文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b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2000字左右。

c.论文摘要用另页置于目次页之前。

2.2.1.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论文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2.2.1.5 目录目录由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排在摘要之后。

2.2.2 主体部分2.2.2.2 序号a.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由书写、打字或印刷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并为右页另页。

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

可以将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

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2.2.2.3 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2.2.2.4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可以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2.2.2.6 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可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会议论文集、专利和学位论文等。

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见附录5):a.图书:[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al).书名. 版本(第×版).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b.期刊:[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al).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止页c.会议论文集:[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al)。

文章名称.见(英文用In):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d.专利:[顺序编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e.学位论文:[顺序编号]作者. 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2.2.2.7致谢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各方致谢:指导完成论文工作的导师、协助导师指导论文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个人或组织(教研室、实验室等);在论文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它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3 学位论文打印及装订3.1 论文必须用Word格式编辑,电脑打印。

3.2 封面标题用1号宋体,副标题用2号宋体,封面下方部分用3号宋体与3号楷体(所填内容,如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上下各空一行,二级标题用小3号黑体,前空12磅,后空12磅,三级标题用4号黑体,前空6磅,后空6磅,四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前空6磅,后空6磅;摘要用小4号宋体,每版40字/行,35行/页;正文用小4号宋体,每版正文35字/行,32行/页。

3.3 纸张用A4(210mm×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封面用白色铜板纸。

论文打印时,纸的四周必须留足空白边缘,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分别留边20mm以上,以便装订。

附录1 封面示例(参考件)分类号密级U D C 学号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标题用1号宋体副标题用2号宋体(题名和副提名)研究生姓名用3号楷体培养单位用3号楷体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用3号楷体学科专业用3号楷体研究方向用3号楷体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3号楷体)附录2 摘要示例(参考件)摘要(3号黑体)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散文创作高潮中的文化游记散文创作的系统梳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化游记散文的文本价值:一、文化游记散文的内容范围及文体的独创性;二、文化游记散文的审美意蕴及能指的丰富性;三、文化游记散文的文本形式上的创见性;四、文化游记散文的价值意义。

文化游记散文是在散文总概念统摄下的三级分类之一种。

在重新审视散文概念并对散文的界域重新划定之后,本文认为,从内容上来看,文化游记散文作家把目光集中在文化积淀深厚的山水胜迹、废墟旧址,进行了人文山水的先验界定,强化历史史实的叙述,以文化观念的阐释为主旨,突破了以往散文的诸多规范,用自觉的个性化、文人化的角度去探究中华文化在悠远的历史长河和广阔的文化地域相交叉的座标上兴衰更替的艰难轨迹,从而对文化理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并塑造了统治集团、知识分子群体、普通平民等不同类别的文化人格,立此存照,借古人的魂灵来彰显今人的人格之利弊,从而在文化人格的意义上矗起国人“健全而响亮的人格”。

在文本形式上,文化游记散文作家们以兼收并蓄的气度,借鉴一切可以利用的表达技巧,为我所用并有机融合在文本之中,使文本在结构方式、表达手段、语言使用等方面呈现出异常绚烂的面貌。

如文本采用了戏剧化结构、板块式结构以及对立式双线结构、串珠式结构、卡片式结构等独具匠心的结构方式;大量运用叙述、议论等表达手段;精心选择色彩鲜明的字词;将文言、白话、口语、方言、欧式语调、现代语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骈散相间、虚实结合等句式的独特表现力,将现代汉语散文的自然美、流畅美、错落美、节奏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现代白话文特有的魅力,为现代白话文的创作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从创作的价值来看,文化游记散文以其慷慨豪迈的整体风格,恢弘阔大的巨幅长文,推动了当代散文的创作,扭转了当今低靡萎缩的文学创作,使散文创作在走向地域文化的进程中焕发了新的光彩,预示了全面成熟的现代白话散文创作时期的到来。

关键词:文化;游记;散文;审美价值;文体意义AbstractThrough sorting out the cultural travels prose in the climax of prose creation of 1990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version value of the cultural travels prose from four aspects——the scope and the originality of style, aesthetic meaning and the rich signifier, creativeness of the version form an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Cultural travels prose is one of three classifications of prose. After reconsidering the concept of prose and redividing the scope of it, the author considered that the writers of cultural travels prose focused o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famous historical sites, ruin s and former sites which have a long-standing civilization. They divided a priori boundary for humanity mountains and rivers intensified the historical facts, took the exposition of cultural ideas as the gist broke through many former standards of prose, and looked into the ups and downs difficult trace in which Chinese culture crossed in long time history river and wide culture crossed areas with the view of individuality and humanity.Thus, they made a completely new annotation for culture, and portrayed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al characters such as ruling class intellectuals and common people. As a model we’ll find, they show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ntemporary character by the souls of the ancient people so as to set up “the perfect and resounding characters” of our people in the sense of cultural character.In the version form, the writers of cultural travel prose took in everything and used all expressive skills into the version so that it presents the exceedingly splendid appearance in structural form, expressive means and language use. For example, adopting ingenuous structural pattern e.g.dramatic structure, plate structure, opponent-bieable structure, beaded structure and card structure.Applying a large number of expressive means, e.g. narrative, argument; selecting the emotional coloring, words and phases; conbining the classical Chinese , vernacular, spoken language, dialect, European intonation, and modern vocabulary .Through the peculiar manifestationof sentences.Which blend parallel with, falsehood with reality loose ones, it expresses the modern Chinese prose’s beatify of nature , ease and grace, radom and rhythm vividly, and shows the unique charm of modern writing in the vernacular fully . So it sets a successful model for the creation of modern writing in the vernacular.From the view of creative value, cultural travels prose promotes the creation of modern prose by its generous style and lengthy article. It changes the dispirited literatural creational situation and makes prose creation fresh with new brilliant in the course of moving towards regional culture. These predict that creational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mature modern prose in the vernacular is coming.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ttempt the new thoughts and new methods of researching prose through the study of cultural travels prose, so that we can make a contribution on prose theory , direct the prose creation better , and exert what little strength , I have on prose and even other literatural health and consideral progressi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ose creation.Key words : culture travels prose aesthetic value Style meaning目录(3号黑体)摘要(小4号黑体) (Ⅱ)Abstract(小4号) (Ⅲ)第一章绪论(4号黑体)1.1××××(4号宋体) (1)1.2 ×××× (2)1.3 ×××× (5)第二章××××2.1 ×××× (6)2.2 ×××× (8)2.3 ×××× (10)第三章××××2.1×××× (13)2.2×××× (15)2.3×××× (17)第四章××××4.1 ×××× (21)4.2 ×××× (23)4.3 ×××× (25)第五章结语(讨论)5.1 ×××× (28)5.2 ×××× (30)5.3 ××××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7)附录 B (38)第一章文化游记散文的范围界定及文体独创性1.1散文概念的重新审视散文的名称,最早见于宋人罗大经(约1195-约1252《鹤林玉露》的“刘锜赠官制”条中:“益公常举似谓杨伯宇曰:‘起头四句,须要下四句议论承贴;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辞,贯于浑融有味,与散文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