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第一章:BIM基础知识
BIM基础知识介绍

BIM基础知识介绍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数字化建筑设计和管理的方法,通过将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储存于一个集成的模型中,实现建筑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协调。
BIM的目标是实现建筑设计、施工、运营与维护的高效协作,提高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
BIM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减少冲突和错误:通过BIM模型的协调功能,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可以在模型中进行冲突检测,及时解决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这样可以减少施工中的变更和错误,提高施工质量。
3.提高项目可视化能力:BIM模型可以实现建筑项目的三维可视化呈现,使项目参与方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
通过模型,可以实时演示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和选择。
4.优化项目管理:BIM模型不仅可以储存建筑的几何信息,还可以储存关于建筑构件属性、设备信息、施工计划等与建筑项目相关的信息。
通过BIM模型,可以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和控制,提高项目效率和减少成本。
虽然BIM在建筑行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BIM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较高,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BIM的学习和应用需要建筑专业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和计算机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IM的推广。
其次,BIM的应用需要建筑项目参与方之间的良好协作和信息共享,但实际情况中,不同参与方之间存在着信息壁垒和合作难题。
第三,BIM的应用依赖于有效的数据和技术支持,而在实际工程中,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常常受到限制。
最后,BIM需要建筑行业的整体变革和创新,需要行业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总之,BIM作为一种数字化建筑设计和管理的方法,具有提高协作效率、减少冲突和错误、提高项目可视化能力、优化项目管理等优势。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克服技术、协作、数据和行业变革等方面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普及,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会。
bim基础知识点总结

bim基础知识点总结BIM,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集成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工具。
BIM的核心概念是“模型”,它将建筑项目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整合成一个模型,实现了各方的协同工作和数据共享,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BIM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优势和挑战等方面对BIM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一、BIM的基本概念BIM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化工具,它不仅包括建筑的几何模型,还包括建筑元素的属性信息、材料信息、施工信息、设备信息等多种数据。
BIM可以将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的信息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实现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
BIM还可以支持多种模拟分析,比如结构分析、能耗分析、工程进度模拟等,帮助设计师、施工方和业主在决策过程中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二、BIM的发展历程BIM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CAD技术刚刚兴起,建筑行业开始尝试将CAD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在21世纪初,多家软件公司纷纷推出了BIM软件产品,比如Autodesk的Revit、Bentley的AECOsim、Trimble的Tekla等。
这些软件的推出使得BIM技术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设计工具。
三、BIM的应用领域BIM技术在建筑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和维护等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BIM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分析、协同设计等工作;在建筑施工中,BIM可以支持施工进度模拟、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案协调等工作;在建筑运营和维护中,BIM可以帮助业主管理建筑设备、制定维护计划、进行能耗分析等工作。
四、BIM的优势BIM技术相比传统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法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BIM可以帮助各方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其次,BIM可以支持各种模拟分析,帮助设计师、施工方和业主在决策过程中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第一章:BIM基础知识

1.3.BIM特点
• 1.3.2一体化 • 基于BIM技术可进行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贯穿了工程项目的全
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 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建筑的设计信息,而且可以容纳 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甚至是使用周期终结的全过程信息。
1.3.BIM特点
• 1)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采用 BIM 技术进行建设项目设计的展 示和分析,一方面,将 BIM 模型作为与设计方沟通的平台,控制 设计进度。
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的过程; • 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 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1.1.2BIM专业术语
• 名词1: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
• 名词8:IFC-Industry Foundational Classes-工业基础类(IFC标准)
• 名词9:STEP-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产品数据交换标准 (STEP标准)
• 名词10:EXPRESS/EXPRESS.GEXPRESS语言/EXPRESS-G语言
1.3.BIM特点
• 1.3.1可视化 • BIM的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所见即所得”。模型三
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可视,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等整个建设过程 可视。 • BIM可视化的作用:
1.3.BIM特点
• BIM可视化的作用: • 1)碰撞检查,减少返工。 • 2)虚拟施工,有效协同。 • 3)三维渲染,宣传展示。
• 名词6:NBIMS-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fing Standard美国国家BIM标准(简称美国BIM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第一章建筑信息模型(BIM)基础 (2)1.1 BIM概述 (2)1.2 BIM发展历程 (2)1.3 BIM与传统设计模式的区别 (3)第二章 BIM技术标准与规范 (3)2.1 BIM标准体系 (3)2.1.1 BIM国家标准 (3)2.1.2 BIM行业标准 (4)2.1.3 BIM地方标准 (4)2.2 BIM技术规范 (4)2.2.1 BIM设计规范 (4)2.2.2 BIM施工规范 (4)2.2.3 BIM运维规范 (4)2.3 BIM应用指南 (4)2.3.1 BIM应用流程 (4)2.3.2 BIM技术应用要点 (4)2.3.3 BIM技术应用案例 (5)2.3.4 BIM培训与考核 (5)第三章 BIM建模技术 (5)3.1 建模软件概述 (5)3.2 建模流程与方法 (5)3.3 建模技巧与注意事项 (6)第四章 BIM模型管理与维护 (6)4.1 模型管理原则 (6)4.2 模型维护与更新 (7)4.3 模型数据交换与共享 (7)第五章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8)5.1 设计协同 (8)5.2 设计优化 (8)5.3 设计变更与审批 (8)第六章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9)6.1 施工进度管理 (9)6.2 施工成本控制 (9)6.3 施工安全管理 (10)第七章 BIM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10)7.1 设施管理 (10)7.2 能源管理 (11)7.3 设备维护与维修 (11)第八章 BIM与绿色建筑 (11)8.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1)8.2 BIM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2)8.3 BIM与绿色建筑评价 (12)第九章 BIM与建筑工业化 (13)9.1 建筑工业化概述 (13)9.2 BIM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13)9.3 BIM与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 (14)第十章 BIM与大数据 (14)10.1 大数据概述 (14)10.2 BIM与大数据的融合 (14)10.3 BIM大数据应用案例 (15)第十一章 BIM与人工智能 (15)11.1 人工智能概述 (15)11.2 BIM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15)11.3 BIM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16)第十二章 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17)12.1 国内外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1.1 国外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1.2 我国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2 BIM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8)12.3 我国BIM技术发展策略与建议 (18)第一章建筑信息模型(BIM)基础1.1 BIM概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方法。
bim大一知识点

bim大一知识点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化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
作为BIM专业的学习者,掌握BIM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BIM大一知识点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BIM技术。
第一部分:BIM的定义和基础概念(200字)BIM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化技术,它将建筑物的各项信息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模型中,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BIM的基础概念包括模型、构件、属性和关系等。
第二部分:BIM软件和工具的应用(300字)在BIM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熟悉并掌握BIM软件和工具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BIM软件包括Revit、Archicad和Tekla等,它们具有强大的建模、分析和展示功能。
此外,一些辅助工具如Navisworks和Solibri等也能帮助实现BIM的协同工作和冲突检测。
第三部分:BIM的应用领域(300字)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结构工程、机电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
在建筑设计中,BIM可以实现快速的建模和可视化展示,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在施工中,BIM可以协助施工过程的规划和协调,提高施工效率;在运维管理中,BIM可以实现设备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和维护。
第四部分:BIM的优势和挑战(200字)BIM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优势,例如提高设计效率、减少错误和冲突、提高施工质量和运维效率等。
然而,BIM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门槛较高、数据标准不统一、协同工作难度大等。
因此,学习和研究BIM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专业素养。
结语(100字)BIM作为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化的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掌握BIM的基础知识对于每个BIM专业的学习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BIM技术,为建筑设计和管理带来更大的效益。
(完整版)BIM基础知识

BIM建模考评大纲之BIM基础知识1.BIM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发展1.1掌握BIM基本概念及内涵;1.2掌握BIM技术特征;1.3熟悉BIM工具及主要功能应用;1.4熟悉项目文件管理与数据转换方法;1.5熟悉BIM模型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应用、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方法;1.6了解BIM的发展历程及趋势;2.BIM相关标准2.1熟悉BIM建模精度等级;2.2了解BIM相关标准,如IFC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等;3.施工图识读与绘制3.1掌握建筑类专业制图标准,如图幅、比例、字体、线型样式、线型图案、图形样式表达、尺寸标注等;3.2掌握正投影、轴测投影、透视投影的识读与绘制方法;3.3掌握形体平面视图、立面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
第一章BIM工程师的素质要求与职业发展1、BIM工程师岗位分类:(1)根据应用领域:BIM标准管理类:BIM基础理论研究人员、BIM标准研究人员;BIM工具研发类:BIM产品设计人员、BIM软件开发人员;BIM工程应用类:BIM模型生产工程师、BIM专业分析工程师、BIM信息应用工程师、BIM系统管理工程、BIM数据维护工程师;BIM教育类:高效教师、培训讲师。
(2)根据应用程度:BIM操作人员;BIM技术主管;BIM项目经理;BIM战略总监。
2、BIM工程师基本素质要求:职业道德;健康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3、BIM工程师职业发展:BIM与招投标;BIM与设计;BIM与施工;BIM与造价;BIM与运维。
4、当前BIM市场现状:BIM技术应用覆盖面狭窄;涉及项目的实战较少;缺少专业的BIM工程师。
5、未来BIN市场模式预测:个性化开发;全方位应用;市场细分;多软件协调。
第二章BIM基础知识1、BIM的含义:(1)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2)BIM是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提供可计算、查询、组合拆分的实时工程数据,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3)BIM具有单一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持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是项目实时的共享数据平台。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课件1.5

GB 50180-2018 GB 50352-2005 GB 50016-2014 GB 50368-2005 GB 50096-2011 JGJ 134-2010 GB 50189-2015 GB 50763-2012 JGJ 100-2015
6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1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给排水专业常见规范
给排水专业常见规范如下: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
GBT50106-2010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14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1.5 1.5.4 电气专业常见规范
15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电气专业常见规范
电气专业常见规范如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GB 50016-2014 GB 50034-2013 GB 50052-2009 GB 50053-2013 GB 50054-2011 GB 50055-2011 GB 50067-2014 JGJ16-2008
16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7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JGJ_242-201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IM基础知识介绍

一、概述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国内较为一致的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二、专业网站中国BIM门户BIM智库筑龙BIM EaBIM 中国BIM论坛中国BIM培训网三、定义从BIM设计过程的资源、行为、交付三个基本维度,给出设计企业的实施标准的具体方法和实践内容。
BIM(建筑信息模型)不是简单的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
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处长对BIM作出了解释。
她表示: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国内《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还在编制阶段,这里暂时引用美国国家BIM 标准(NBIMS)对BIM的定义,定义由三部分组成:1.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2.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四、来源1975年,“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nk Eastman教授创建了BIM理念至今,BIM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BIM专业术语
• 名词1: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
• 名词2:BIM Model-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模型
• 名词3:BIM Authoring Sof计阶段,建设单位采用 BIM 技术进行建设项目设计的展 示和分析,一方面,将 BIM 模型作为与设计方沟通的平台,控制 设计进度。
• 2)在招标阶段,建设单位借助于 BIM 的可视化功能进行投标方 案的评审,这可以大大提高投标方案的可读性,确保投标方案的 可行性。
• 3)在施工阶段,采用 BIM 技术和模拟技术进行施工方案模拟和 优化,一方面,提供了一个与承建商沟通的平台,控制施工进度。
1.3.5协调性
• 1.设计阶段协调 • 2.施工阶段协调
1.3.6优化性
• 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1)项目方案优化: • (2)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
1.3.7可出图性
• BIM出图是通过软件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 方案图,初步设计图,施工图为同一个核心模型,通过不同的图层管理 和显示管理达到1个模型对应多套图纸,整合的图纸发布器能一步就成出 图打图工作。
• 名词10:EXPRESS/EXPRESS.GEXPRESS语言/EXPRESS-G语言
1.2.BIM简史
1.2.1BIM产生背景
目前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各 个阶段信息化程度已经无法满足现 状发展的需要。而 BIM 在建设项目 信息管理者中的优势,其将发挥出 巨大的能量,助推建筑行业的可持 续发展。
1.3.4模拟性
• BIM的模拟性是指不仅能够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 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
• 1.设计阶段模拟 • 2.招投标和施工阶段模拟 • 3.运维阶段模拟
1.3.5协调性
• BIM的协调性技术能够通过统一的数字模型技术将建筑各阶段相 互联系在一起,从各工种单独完成项目转化成各工种协同完成项 目。它能够将不同工种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共享,即把不同专业、 不同功能的软件系统,如结构、给排水等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设计期间采用非冲突、协作的方式,用统一的平台来规范各种 信息的交流,保证系统内信息流的正常通畅。
1.2.2BIM概念提出
• BIM系统的概念基础可以追溯到1962年。Douglas C.Englebart在 他的论文《扩张人类智慧》中将未来建筑师描述得不可思议。
1.2.3BIM发展历程
• 1.2.3.1BIM发展的几个阶段 • 1.可视化模型 • 2.数据库建筑设计 • 3.虚拟建筑 • 4.建筑协同设计的趋势 • 5.当代实践和设计学者
• BIM的可出图性能够解决模型与表达一致问题。可以出具的图纸有建筑 设计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后的施工图、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 留洞图、碰撞检测错误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等使用的施工图纸等。
1.2.3BIM发展历程
• 1.2.3.2 BIM在国内外的发展 • 1.BIM在美国的发展 • 2.BIM在英国的发展 • 3.BIM在国内的发展
1.3.BIM特点
• 1.3.1可视化 • BIM的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所见即所得”。模型三
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可视,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等整个建设过程 可视。 • BIM可视化的作用:
1.3.BIM特点
• BIM可视化的作用: • 1)碰撞检查,减少返工。 • 2)虚拟施工,有效协同。 • 3)三维渲染,宣传展示。
1.3.BIM特点
• 1.3.2一体化 • 基于BIM技术可进行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贯穿了工程项目的全
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 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建筑的设计信息,而且可以容纳 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甚至是使用周期终结的全过程信息。
• 名词7:NCS-United States National CAD Standard-美国国家CAD标准(简称美国 CAD标准)
• 名词8:IFC-Industry Foundational Classes-工业基础类(IFC标准)
• 名词9:STEP-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产品数据交换标准 (STEP标准)
• 名词4:NIBS-National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名词5:bSa-building SMART alliance building SMART联盟
• 名词6:NBIMS-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fing Standard美国国家BIM标准(简称美国BIM标准)
• 4)在物业管理阶段,前期建立的 BIM 模型集成了项目所有的信 息,如材料型号、供应商等可用于辅助建设项目维护与应用。
1.3.3参数化
• BIM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面向对象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参数而 不是数字建立和分析模型,利用一定规则确定几何参数和约束, 完成面向对象化的模型搭建,简单地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值就能建 立和分析新的模型;BIM中图元是以构件的形式出现,这些构件 之间的不同,是通过参数的调整反映出来的,参数保存了图元作 为数字化建筑构件的所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