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试卷上册【含答案】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试卷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太阳能C. 石油D. 天然气5. 下列哪种物质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A. 氧气B. 水C. 二氧化碳D. 氮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属于爬行动物。
()2.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3.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无限的。
()4.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5.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3.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
4.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______。
5. 植物的根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解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意义。
3. 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4. 解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5. 简述植物根的主要功能。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棵树每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10千克二氧化碳,释放8千克氧气,那么一个月(30天)后,这棵树总共吸收了多少千克二氧化碳?释放了多少千克氧气?2. 一个水循环系统中,湖泊的水量每年减少5%,如果湖泊的初始水量为1000万立方米,那么10年后湖泊的水量是多少?3. 如果一个风能发电站每天可以产生1000千瓦时的电能,那么一个月(30天)后,这个发电站总共产生了多少千瓦时的电能?4. 如果一个农田的土壤中氮元素含量为0.5%,那么在施用100千克氮肥后,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是多少?5. 如果一个植物园中有1000棵树,每棵树每天通过根吸收10千克水分,那么这个植物园每天总共吸收了多少千克水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人类发明了________,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2、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
3、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和________。
4、有些矿物经________和________可制成美丽的宝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6、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
7、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________,而像棉花、羊毛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_______。
8、潜水艇和小瓶子都是用改变自身的_________来改变沉浮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A.能否改变力的大小B.能否改变用力的方向 C.能否省力2、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B.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C.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3、当小船静止地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4、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口驶向大海的轮船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5、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形成的。
A.土壤流失B.土壤沉积C.海水冲刷6、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的货物就()。
A.多B.少C.一样7、下列现象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A.毁林造田 B.生活中多用洗衣粉、清洁剂、香皂等C.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D.植树造林8、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我们感觉()。
A.费力B.省力C.不费力也不省力9、水钟能在()使用。
A.白天B.晴天C.任何时候10、地面铺瓷砖时,瓷砖之间会留出2毫米左右的缝隙,其目的是()。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可燃?A. 氢气B. 煤气C. 氧气D. 木材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昆虫D. 猫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哪一项是必需的?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光4. 下列哪种物质是酸性物质?A. 食盐B. 纯碱C. 醋D. 苏打粉5.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蒸发D. 生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3.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处于最高层。
()4. 酸雨是指雨水pH值低于7的雨水。
()5. 水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无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称为一个______。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3.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水和二氧化碳。
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______反应氢气。
5.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简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
3.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作用。
4. 简述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5.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对应的名称。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力,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2. 某种植物的生长周期为60天,如果要在120天内收获两次,应该怎样安排种植时间?3.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A和B的摩尔比为2:3,现有4摩尔A和6摩尔B,求反应后剩余的反应物。
4. 一个电路中有3个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和R3=30Ω,求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5. 如果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 其中()的温度和压力极高。
A.地核B.地幔C.地壳2.降雨形成的温度()。
A.不低于0℃B.不高于0℃C.可以是任何温度3.训练有素的运动员, 起跑反应时间与一般人相比, ( )。
A.一般人更快B.运动员更快C.一样快4.做饭冒出的“白气”是( )。
A.小水滴B.水蒸气C.空气5.到目前为止, 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千米。
A.16B.14C.12二.填空题(共5题, 共20分)1.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 这种现象叫()。
平面镜成像也是由于()形成的。
2.()和()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
3.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 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 这种自然灾害是()。
4.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 )里水的蒸发和( ) 里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
5.小鸥从发现天上有几朵白云, 像棉花一样, 非常漂亮。
妈妈告诉小鸥, 云实际上是( )受热上升后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汇聚而成的。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脊髓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 分布在不能弯曲的脊柱中间。
()2.今天的地球大陆板块与两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板块相比较, 可以证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
()3.萤火虫的光比较微弱, 所以它不是光源。
()4.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5.只有大脑下达命令人体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连线题(共1题, 共6分)1.将下列传热方式与生活中的现象连起来。
握手时感到温暖烧水时水全都变热阳光下感到温暖热传导坐在篝火旁觉得热热对流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变暖热辐射手伸进温水觉得热五.简答题(共4题, 共16分)1.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2.蓬松的棉被为什么盖起来很暖和?3.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时, 我们会适当增加衣物, 那么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吗?请解释原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属于物质的是() A. 石头 B. 雾 C. 饭菜 D. 水果2.每天都会重复出现的变化有() A. 月亮的变化 B. 心跳的变化 C. 季节的变化 D. 植物的变化3.月亮的变化是由于()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亮自转 D. 月亮公转4.各种树木的根一般都长在地下,这是为了() A. 保持地球的平衡 B. 保护秧苗的光合作用 C. 吸收土壤里的营养D. 去除害虫和杂草5.下列水果中,能供给人体维生素C的是() A. 香蕉 B. 葡萄 C. 西瓜 D. 橙子6.换气是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一道屏障,下列哪项不是换气的方式() A. 喝水 B. 咳嗽 C. 打喷嚏 D. 空气对流7.下列哪个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 A. 照镜子看自己 B. 看书需要用电灯照明 C. 看远处物体 D. 看水中的鱼8.鱼在水中游时,身体有一种力吸住头部的头盖骨,这是为了() A. 温度的调节 B. 保持平衡 C. 保护内脏器官D. 增强肌肉力量9.下列不属于常见的力的有() A. 重力 B. 水压力 C.电力 D. 磁力10.我国是一片多山的国土,下列山脉是我国的山脉是() A. 阿尔卑斯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安第斯山 D. 雪山山脉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1.秋天的天气变冷,原因是由于(温度/阳光)减少,夜晚长于白天。
12.河流是由_____发源流向_____的。
13.月球绕地球一周需要的时间为_____天。
14.肺是呼吸器官之一,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约为_____次。
15.森林能够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原因是由于树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_____。
16.捕食者用尖的_____促使食物快速进入嘴里。
17.有的材料因为透明所以能够贴在窗户上,这样既能透光,又能____。
18.一百米赛跑的第一名比第二名快,是因为第一名的脚发出力的_____大。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________,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________。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3、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的日子叫_________。
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________转动;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
5、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较________的一端。
6、呼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过程。
是人体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7、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________的变形。
8、水面上的船不下沉是因为船受到了水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船的重力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船,甲船最多装10颗弹珠,乙船最多装15颗弹珠,这说明()。
A.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大 B.乙船比甲船排开的水量大C.两船排开的水量一样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头顶正上方B.北极星 C.北斗七星3、我们在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发现()杯内水温下降最慢。
A.无盖的杯子 B.杯子外包毛巾、无盖C.杯子加盖、外包毛巾D.杯子加塑料盖子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D.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5、月球是地球的()。
A.恒星B.行星C.卫星6、不同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下列物体()传热很快。
A.泡沫塑料B.铜钥匙C.软木塞D.棉花7、在探究近视的成因过程中,不同条件是( )。
A.蜡烛的大小B.凸透镜的凸度C.纸屏的大小8、两个一样重的球形物体,在水中一浮一沉,则两物体的体积( )。
A.沉的体积大 B.沉的体积小 C.两物体一样大9、下列物质中,()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强。
全册单元测试试卷期中期末试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试卷期中期末试卷【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测试达标试卷一、填空题。
1.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人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这种现象叫作。
2.瀑布前和喷水池上空有很多弥漫的被阳光一照就会形成。
3.在玩"借助镜子读文字"的游戏时,我发现镜子中的文字是的。
4.成语"珠光宝气"中的"光"是由于形成的;"电光火石"中的"光"是光源。
5.镜子可以改变光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
6.太阳光是由种单色光构成的,透过蓝色滤光片,看到白色的衣服是色的。
二、判断题。
1.教室的墙刷成白色能更好地反射光。
( )2.光碰到镜面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出去,形成反射光。
( )3.光沿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没有关系。
( )4.在同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5.用不锈钢勺子的正反面照一照自己,形成的影像是一样的。
( )6.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
( )7.镜子能反射阳光,其他物体都不能反射阳光。
幽子。
( )8.萤火虫是生物光源的代表。
丽雷"食菇酷您类。
( )9.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把一部分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 )10.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 )三、选择题。
1.子萱制作了几个彩色轮,旋转后不能变成白色的是( )。
A.红、橙、黄、绿、蓝、靛、紫B.黄、绿、蓝C.红、绿、蓝2.下列成语中,包含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杯弓蛇影B.如影随形C.无影无踪3."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是自然光源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4.以下装置,能起到潜望镜的作用并且效果最理想的是( )。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今年)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今年)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物体越重,摩擦力就________;物体越轻,摩擦力就________。
2、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________。
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在相同条件下,滚动与滑动相比较,___________产生的摩擦力大。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__________,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
5、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6、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______发生变化。
7、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太阳的热是通过 ________传到地球上的。
8、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B.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C.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2、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3、()倒钩可以控制齿轮上的齿,一次又一次转动。
A.摆钟 B.计时器 C.齿轮操纵器4、夏天,人们常在摩托车黑色的坐垫上套上铝箔做的坐垫套,是为了()A.增加吸热B.减少吸热C.美观5、下列关于判断物体浮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时是浮的B.物体静止后悬在水中时是沉的C.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6、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简单机械一定能省力 B.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C.钥匙用来开锁时,利用的是轮轴原理 D.理发剪刀是费力杠杆7、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动物中,哪种动物属于鸟类? A. 蝙蝠 B. 蜘蛛 C. 麻雀 D. 蟾蜍
2.植物通过哪个部位进行光合作用? A. 叶子 B. 根茎 C. 树皮 D. 花朵
3.下列哪个是反映光源的性质的关键词? A. 弯曲 B. 发亮 C. 移动 D. 洒落
4.毛巾在洗手间悬挂的位置,是为了方便_____ A. 避免弄湿 B. 收拾整齐
C. 美观整洁
D. 方便使用
5.下列哪种水果是属于浆果类水果? A. 苹果 B. 草莓 C. 橙子 D. 葡萄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______是人类的朋友,可以帮助人类完成很多工作。
2.植物的根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3.下面是一些可以保护眼睛的好习惯:
–看书时保持______的姿势。
–阅读时保持适当的______。
4.蛋白质是由_____组成的。
5.夜间外出最好穿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生物链?
2.介绍一下三态水?
3.请简单介绍一下人类的五种感官。
四、阅读理解(每题8分,共16分)
请阅读以下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
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个结论?
3.文章中提到的“国宝大熊猫”是指哪个国家的熊猫?
4.文章中列举了大熊猫园的三个主要活动是什么?
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小明家中有10个苹果和8个橙子,请问小明家中有几个水果?
2.请根据以下条件回答问题:小明一天可以睡8小时,吃饭3小时,
上学7小时,请问小明一天还剩下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A 3. B 4. A 5. B
二、填空题 1. 狗 2. 根毛和根尖 3. 直立坐姿,光线 4. 氨基酸 5. 亮色衣服
三、简答题 1. 生物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链条。
2. 三态水包括固态水(冰)、液态水(液态)和气态水(蒸汽)。
3.
人类的五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四、阅读理解 1. 文章主要讲述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情况以及大熊猫园的活动。
2. 从文章中可以得出结论:大熊猫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需要得到保护。
3. 文章中提到的“国宝大熊猫”指的是中国的熊猫。
4. 文章中列举的大熊猫园的三个主要活动是教育活动、科研活动和保护活动。
五、应用题 1. 小明家中共有18个水果(10个苹果+8个橙子)。
2. 小明一天
还剩下6小时(24小时-8小时-3小时-7小时)。
以上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的内容。
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