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质量练习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质量检测练习题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质量检测练习题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显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2.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A.早春,河水中的冰逐步消融B.盛夏,地面上的水专门快变干C.深秋,树叶挂上了一层白霜D.严冬,滴水成冰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湖面结冰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从声源处操纵噪声的B.雨后天空中显现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D.乘客在火车站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缘故是火车急速驶过时,安全线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容易被“吸”过去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春季,冰雪消融是放热过程B.夏季,雨后会更凉快一些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吸热C.秋天,早晨玻璃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D.冬季,雾凇是水蒸气吸热凝华形成的6.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些,这是因为()A.肉中的水会结冰B.库中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7.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显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时,冰棍会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取热量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缭缈C.秋天,露水晶莹D.冬天,霜打枝头9.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要紧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截了当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截了当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干冰直截了当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C.水蒸气直截了当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干冰直截了当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B.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C.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熔化现象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1.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凝华成大量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大量的小冰晶12.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是()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利用干冰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C.我们看到的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D.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3.梧州冬天的清晨,有时郊外草地上会显现一层白白的东西,太阳出来后一会就变成水了,最后不见了,它经历了如何样的物态变化()A.液化﹣气化﹣升华B.汽化﹣升华﹣凝固 C.凝华﹣熔化﹣气化 D.升华﹣熔化﹣凝华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D.积雪融解是熔化现象15.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质量检测练习题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质量检测练习题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质量检测练习题选择题下列有关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外线可用来辩别钞票的真伪B. 步枪瞄准器上安装的夜视仪利用了紫外线,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C.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D. 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答案】D【解析】紫外线可用来辩别钞票的真伪,故A错误;“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在夜晚观察和监视目标,是因为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数量不同,B错误;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紫外灯来灭菌,故C错误;选择题下列知识结构中不完全正确的是A.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B. 物质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C. 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D. 晶体熔化吸热,固液共存,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A、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固态物质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复合题意.故选D.选择题玩具遥控车可以利用遥控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

按遥控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是( )A. 超声波B. 次声波C. 红外线D. 紫外线【答案】C【解析】电磁波用来传递信息是最常用的方式,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电磁波中的红外线常用在遥控器上使用。

所以玩具遥控车可以利用遥控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

按遥控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就是红外线。

故C正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可见光谱以外,都属于看不见的光B.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C. 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D.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答案】C【解析】A、位于红光外侧的是红外线,位于紫光外侧的是紫外线,它们都属于不可见光,故A正确;B、紫外线的天然来源是太阳光,阻挡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物质是臭氧层,故B正确;C、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故C错误;D、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选择题下列选项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A. 适量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B. 热谱图,检查人体健康C. 制成验钞机,使荧光物发光D. 杀菌消毒【答案】B【解析】A、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合成,不合题意.B、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人体病灶的地方比正常的地方温度高,辐射红外线强,医生便于发现疾病.符合题意.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杀菌使用的是紫外线;不符合题意;故选B.选择题(2分)对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教室里的日光灯同时亮、同时灭,是因为各个灯之间是串联的B.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紫外线C.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了浮力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教室里的日光灯工作时互不影响,一只坏了,其它的仍能工作,故是并联,选项A说法错误;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红外线,而不是紫外线,选项B说法错误;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项C说法错误;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扩散现象,选项D说法正确.选择题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A. 超声波诊断仪B. 遥控器C. 微波炉D. 验钞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特性的应用。

沪科版初二物理全册:“声音的特性”质量检测练习题

沪科版初二物理全册:“声音的特性”质量检测练习题

沪科版初二物理全册:3一、单选题1.关于乐音和噪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乐音给人以享受,有益健康;噪声使人烦躁,有损人的身心B.乐音指乐器发出的声音,而噪声则是机器发出的C.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噪声则是杂乱无章的D.噪音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污染2.如图所示为一枚古银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要紧是辨别声音的()A.声速B.响度C.音色D.回音3.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操纵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间蛟龙”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D.学校邻近禁止汽车鸣笛4.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5.都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爱护车辆行使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6.人只要听说话的声音就能够判定出自己熟悉的人,依据的是()A.说话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色C.说话声的音调D.说话的语气7.通过实验,阻碍人们工作效率的声音强度为()A.40 dB以下B.40 dB~70 dBC.70 dB以上D.90 dB8.两种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一定相同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都相同9.我们在听音乐时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声音,要紧是依据乐器发出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10.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看皆学问。

如图是某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11.下列对四幅图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大夫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能使病人心跳的响度增大B.摩托车的消音器,其要紧作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通过声呐探测海深,要紧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D.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12.如图,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拴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的乒乓球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的 B.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C.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关系 D.显示鼓面振动幅度13.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14.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传播速度1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那个探究目的是()A.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铃声明显减小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看纸屑跳动情形二、填空题16.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⑴自习课上的喧哗声(2)早读时的朗读声⑵唱歌时乐器的伴奏声(4)装修房屋的电钻声.17.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________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18.学校最近举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地震会产生________(次/超)声波.警报声之因此能传播专门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________大.有些同学感受警报声刺耳,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19.在《出影中国人》的节目中,年方十岁的张煦超,他一亮嗓便让三位评委惊奇不已,经典民歌《映山红》在他的演绎下悠扬动听,童声花腔如百灵婉转、清亮有力,周立被当即送上“天籁之声”的美誉,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蔡明担忧他长大后唱不了高音了,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20.现代都市的要紧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完整版)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同步练习题与答案1.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

0.5克 B。

5克 C。

50克 D。

500克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块铁在温度由20℃升高到70℃时,质量不变。

B。

把一块铅压成铜片,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

C。

一块冰溶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

D。

一根铝棒从赤道带到北极,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

3.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

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

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分子间的距离4.一个乒乓球被踩瘪但没有破,对于球内的气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5.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

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B。

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

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

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6.把边长为3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

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

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

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7.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B。

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

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D。

一个密闭内的冰熔化成水。

8.(多选)如图所示的各种物体不论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的是()。

A。

B。

C。

D.9.某同学用上了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时,结果()。

A。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

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D。

无法判断。

10.XXX在实验室练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时,错误地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

若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50克,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1克,则物体的质量是()。

A。

49克 B。

初二物理质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质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质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A.仍是80g B.大于80gC.小于80g D.不能确定【答案】 A【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它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物态、温度等因素无关。

当水结成冰时,物体由液态变成了固态,物态变了,但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

故选A。

【考点】质量是物质的一种性质2.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图(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_______ 和________组成的。

【答案】B,原子核,电子【解析】(1)汤姆生认为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步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哪些正电荷相互抵消,这种模型叫做葡萄干蛋糕模型.(2)卢瑟福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饶核做圆周运动,这一模型被称为核式模型.后来的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由图可知,A是葡萄干蛋糕模型,它是由汤姆生提出的;B是原子的核式模型,中间是原子核,核外是电子在绕核旋转,它是由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考点】原子的结构3.欲称出约39g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的砝码是()A.30g、9g B.30g、5gC.20g、10g、5g、4g D.20g、10g、5g【答案】D【解析】天平砝码的编码为5221码,即50g、20g、20g、10g、5g,所以欲称出约39g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的砝码为20g、10g、5g,也就是说砝码根本不存在9g、30g、4g,故答案选D。

【考点】天平砝码的编码4.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衡梁平衡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答案】D【解析】天平使用时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测量物体质量前,一种是称量过程中,在称量前调节时,平衡螺母应向盘低的相反方向调节,天平在使用时每移动一次,都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称量时,不准使用平衡螺母,综上所述错误的应选D。

初二物理质量的练习题

初二物理质量的练习题

初二物理质量的练习题在物理学中,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特性的度量。

了解和掌握物理质量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物理质量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知识并加深理解。

1. 将下面的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小石子、木块、橡皮筋、篮球2. 一只书包的质量是2千克,一本书的质量是500克,一个水杯的质量是300克。

求书包、书和水杯三者的总质量。

3. 如果一辆自行车的质量是15千克,一个学生的质量是50千克,求自行车和学生两者的总质量。

4. 一架飞机的质量为1000千克,一台电视机的质量为20千克,一把剪刀的质量为100克。

求飞机、电视机和剪刀三者的总质量。

5. 一个手机的质量是150克,一张纸的质量是5克,一根铅笔的质量是10克。

求手机、纸和铅笔三者的总质量。

6. 一台电脑的质量是8千克,一台洗衣机的质量是50千克,一台冰箱的质量是100千克。

求电脑、洗衣机和冰箱三者的总质量。

7. 一根铁棒的质量是1千克,一片金属碟子的质量是200克,一颗橡皮球的质量是100克。

求铁棒、金属碟子和橡皮球三者的总质量。

8. 一个铅笔盒的质量是50克,一本练习册的质量是200克,一支钢笔的质量是10克。

求铅笔盒、练习册和钢笔三者的总质量。

9. 一个草莓的质量是10克,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50克,一个西瓜的质量是2000克。

求草莓、苹果和西瓜三者的总质量。

10. 一辆小汽车的质量是1000千克,一辆摩托车的质量是200千克,一辆自行车的质量是15千克。

求小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三者的总质量。

以上是一些初二物理质量的练习题,希望大家通过练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质量的计算方法,并提高解题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以加深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练习及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练习及解析

专题08 质量与密度(练习)(教师版)第一部分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将它轧成薄铁片;C.将它切掉一个角;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2.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由热变冷的铝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4.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6.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7.图中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4ºC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ºC时液体的体积比5ºC时的大;D.由1ºC升高到8ºC,液体体积一直变大8.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二、填空题9.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

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试题

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试题

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试题1.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A.把铜棒扎成一薄铜片B.把铜棒加热到300℃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及其特性。

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铜棒扎成一薄铜片,加热到300℃,以及带到月球上都不能改变它的质量.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使它的质量减小了,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小明在练习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怎么也想不通老师为什么反复强凋:(1)调节横梁平衡时,要把游码放在横梁左端的零刻度线;(2)物体与砝码的放置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他想了许久,针对老师强调的两点,进行了如下实验:(1)按天平正确操作程序测物体的质量m物,天平平衡时,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2)故意将游码放在0.2 g的位置,再调节平衡后,继续对此物体进行称量.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3)天平调节平衡后,故意将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内.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示.请你帮小明分析—下,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时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与第一次不同?【答案】(1)36.6g(2)第二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m物=20g+10g+5 g+1.8 g-0.2 g=36.6 g,结果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同.(3)第三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m物=(20 g+10 g+10 g)-3.4 g=36.6 g,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同.【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强调“左物右码”的原则是因为:游码向右移动,相当于直接给右盘加小砝码.因此,如果按要求操作,物体的质量就直接等于m码+m游.第一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m物=20g+10 g+5 g+1.6 g=36.6 g.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游码未归零,而是故意将游码放在0.2 g的位置,则游码的真正零点应在 0.2 g处.读数时应将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减去0.2g.如将两者放反,实际也能测量物体质量,理解游码的作用后,不难得到m物=m码-m游答:(1)36.6g(2)第二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m物=20g+10g+5 g+1.8 g-0.2 g=36.6 g,结果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同.(3)第三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m=(20 g+10 g+10 g)-3.4 g=36.6 g,与第一次测量值相物同.说明:虽然实验的第二、第三步也能称出物体的质量,但却很不方便,且容易出错.为保证能快速、准确地称量出物体的质量,请你仍按照天平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3.在实验室里用________测物体的质量,在某次实验中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答案】托盘天平;48.4【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以及天平的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质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A. 磅
B. 千克
C. 斤
D. 盎司
2.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什么?
A. 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B. 质量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增加
C. 质量可以通过核反应消失
D. 质量不会受重力影响
3. 以下哪种物质质量最大?
A. 1克的水
B. 1克的石头
C. 1克的钢铁
D. 1克的木头
4. 将一个物体放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 下列哪个是质量的衡量工具?
A. 望远镜
B. 电子天平
C. 测温计
D. 衡器
二、填空题
1. 一辆汽车的质量是500千克,将其转换成克,结果是_________克。

2. 一束钥匙的质量是0.05千克,将其转换成克,结果是_________克。

3. 粉末的质量是0.2克,将其转换成千克,结果是_________千克。

4. 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50克,将其转换成千克,结果是_________千克。

三、解答题
1. 阐述质量和重量的区别。

2.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符合该定律的例子。

3. 如果你站在地球上,你的质量是50千克,那么你在月球上的质量是多少?
4. 举例说明物体质量的不可测量性。

四、应用题
某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

在重力加速度为10m/s²的情况下,求该物体的重量。

思考题:为什么月球上的物体重量比地球上的物体重量轻?请分析原因并给出解释。

以上为初二物理质量练习题,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