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

一、简答题

1.边际产品递减与规模报酬递减的关系。

2.外部负效应与政府征税,作图说明。

3.直接显示偏好。

4.企业为什么愿意无条件退货。

5.农民工在劳动与休闲上的时间分配,作图说明。

二、计算题

1.计算供给函数和条件需求函数。

2.斯塔伯格的产量计算。

3.计算二手车市场的均衡价格。

三、论述题

1.帕累托效率的论述与比较。

2.应用经济学原理设计城市治堵方案。

2017南开大学经济学院832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7南开大学经济学院832经济学基础(宏、微观)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5*8=40分) 1在两个市场的经济体中,根据瓦尔拉斯法则,当一个市场均衡时,另一个市场将是什么状态?当一个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另一个市场将是什么状态? 2说明规模报酬不变的企业,均衡时最大利润只可能为零 3说明斯塔克伯格模型中先进入市场的一方存在优势。 4在保险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什么区别? 5什么是生产率?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6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因素有哪些? 7 (库兹涅茨对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检验时发现了问题,提出了消费函数之谜)论述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分别是如何对消费函数之谜进行解释的? 8在一个资本完全流动的经济体中,根据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分析当世界 利率提高时,在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下,产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 二、计算题(共70分) 1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x1/3y2/3,收入为m,其中x和y的价格分别为p1,p2 (1)求出消费者均衡时,该人对x,y两商品的需求函数。(5分) (2)求该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5分) (3)解释罗伊定律。(5分) 2两厂商c、d运用生产要素I与k生产产品。其生产函数分别为:Qc=2l+3k+kl,

Qd=l1/2k1/2。设全社会劳动与资本的总禀赋分别为为、。 ⑴求厂商c、d各自的边际技术替代率。(5 分) (2)用kc、lc表示社会生产契约曲线。(5分) 3 一厂商分别向东西部两个市场销售q1与q2单位的产品。已知厂商的总成本函数为C=5+3( q1+q2),东部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15-q1,西部市 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2=25-2q2。 (1)如果该厂商可以将东西部市场区分开,在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出售,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P1、P2、q1、q2以及边际收益、总利润。(5分) (2)如果政府规定,禁止在不同市场上制定不同的价格,求此时该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P1、P2、q1、q2以及边际收益、总利润。(10分) 4生命周期假说。假设小张从0岁开始工作,20岁退休,40岁去世。工作时年收入为10000元,0岁时的财富 W0=0。 (1)求小张0岁时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边际消费倾向。(5分) (2)求小张10岁时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边际消费倾向。(5分) (3)分别计算小张10岁、20岁时的平均消费倾向,并分析这一结果能否解释库兹涅茨消费函数之谜?( 5分) 5 solow增长模型中,产量 Yt=Kt 9 [(1un)Lt]1- 9,其中t代表第t时期,un为自然失业率。 (1)求稳态时的人均产量Yt/Lt与人均资本Kt/Lt 0( 5分) (2)当政府运用某种措施使使自然失业率un降低时,分析会对当期以及稳态时的 人均产出造成什么影响?对哪个的影响会更大?(5分) (3)求黄金律人均资本与黄金律储蓄水平,并分析自然失业率un变动会对二者的 影响。(5分) 三、论述题(2*20=40分) 1 (给了一段美国历史上反垄断的材料,如判决把大型垄断企业拆解等等) (1)垄断的定义,以及造成垄断的原因?(10分) ⑵垄断会对经济带来什么不利影响?解决垄断问题有哪些措施?(5分) (3)需不需要对微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进行反垄断规制?为什么?(5分)

南开大学初级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初级微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D ) A、世界上大多数物品都是缺乏的; B、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C、利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考核知识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参见P3 2、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的点表示( C ) A、生产达到最优技术水平; 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技术水平降低; C、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D、资源浪费。 3、下列那一项最可能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B )p6 A、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减少;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失业。 4、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的研究方法是( D ) A. 均衡分析 B.实证分析 C.静态分析 D. 规分析 5、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的研究方法是( B ) A.规分析 B.实证分析 C.静态分析 D.均衡分析 6、下列哪一项属于规分析( C ) A、加大财政开支可以提升国民收入; B、从去年开始,持续下降的物价开始回升; C、人所得税征收起点太低,不利于公平原则; D、厂商不会在盈亏平衡点以下进行生产。 7、以下哪种原因不会造成需求水平的移动( A )?p29-30 A、价格短期调整; B、消费偏好改变; C、居民收入增加; D、替代产品增加。 8、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性商品,则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 ) A、B的价格上升; B、B的消费量上升; C、B的价格下降; D、B的消费量下降。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3元,商品Y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A ) A.20 B.30 C.50 D.60

南开大学 南开 2004年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专业:劳动经济学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共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比较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在描述者均衡时的区别。 2.对于厂商来说,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和小于1对其价格战略(采取降价还是涨价)将产生何种影响? 3.什么是边际产品转换率,当它与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和边际替代率不等时,市场将怎样调整? 4.什么是有效需求,在市场经济中,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5.财政赤字对宏观经济有哪些影响?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多马(Domar )增长模型中,要保持国民收入的动态均衡,投资的增长路径必须符合下式要求: ()()0st I t I e ρ= (a )请说明ρ和s 的含义。 (b )如果在现实中投资的增长速度为r ,与动态均衡所要求的增长速度不同 (r≠ρs ),将会发生什么情况?请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 2.假定某企业A 的生产函数为:0.50.510Q K L =;另一家企业B 的生产函数为: 0.60.410Q K L =。其中Q 为产量,K 和L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 (a )如果两家企业使用同样多的资本和劳动,哪一家企业的产量大? (b )如果资本的投入限于9单位,而劳动的投入没有限制,哪家企业劳动的边际产 量更大?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说明为什么信息不对称人导致市场失灵? 2.在固定汇率或盯住汇率制度下,那些因素会造成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根据你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如果升值可能对本国经济和其它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 四、分析题(共20分) 根据美国的在关统计,(1)2002年美国的对外贸易赤字规模为4890亿美元,占美国当年GDP 的4.7%;(2)自2000年以来,美国政府开支不断扩大,从2000年相当于GDP 总额2%的财政盈余,发展为2003年相当于GDP 总额4%的财政赤字;(3)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达到九年来6.1%的最高水平;(4)与此同时,美联储在最近仍然维持45年以来的最低利率水平。 运用经济学原理说明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性质以及目的,并分析应采取什么政策来缓解目前的双赤字和高失业状态? 第二部分:劳动经济学(共50分) 一、名词解释:(15分) 1.实际工资 2.顾客歧视 3.充分就业 二、简述题:(20分)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案例分析 浏览次数:1627次悬赏分:20 |解决时间:2010-1-21 21:24 |提问者:cream1983 案例分析 1、中新社上海八月二十一日电,日本国家旅游局上海事务所所长铃木克明今天表示,中国赴日游客平均每人消费十六万日元(约合一万四千元人民币),已位居日本“重要旅游推广国家”之首。铃木克明是在此间举办的“中日妇女迎世博城市创意旅游经济论坛”上透露这一数据的。他称,其他国家游客人均在日消费八万日元,而中国游客的消费额是其他国家游客的两倍,前几年电器是中国赴日游客最喜欢购买的物品,而近来服装、化妆品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铃木克明说,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影响中国人赴日旅游的热情,去年赴日中国游客创纪录地达到一百万人。今年六月甲型H1N1流感爆发,中国赴日游客与其他国家相比下降幅度是最低的,进入七月份以后“下降势头更是趋缓”。 日本今年七月开始对中国游客开放个人旅游签证。 问题:运用有关经济学原理说明中国已居日本“重要旅游推广国家”之首的原因。 2、2009年3月26日,国资委授予发电企业煤炭开采权。按照国资委网站上的通知,国资委对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中央企业的主业进行调整。其中,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调整后的主业内容增加了与电力相关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国资委授予大唐煤炭开采权,不仅让大唐的发电用煤不用再看煤炭企业的脸色,此时,大唐发电还在北京高调宣布:成立新能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将逐步向新能源靠拢。新能源公司成立之后,主业是发展风电。其实,大唐并不是第一家要建设新能源的电力企业,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国电集团目前也正在新疆,甘肃等地区建设风力发电。现在,我国五大发电集团基本上都是火力发电。不过根据调查,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的压力,才是他们转型的真正动力:目前钢铁等用电大户的限产,停产,让用电量大幅度下降;国内居高不下的煤炭价格,也导致2008年五大发电集团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问题:运用有关经济学原理说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电力企业突然间这么大张旗鼓地从事新能源开发呢? 3、丰收,对农民来说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去年大白菜的丰收,却让菜农们哭笑不得。去年大白菜上市的季节,但白菜价格却一路跳水,遭遇了少见的“寒冬”,在济南,批发价每斤最低到了3分钱,是这20年来的最低价,而前年同期还是0.8元。虽然价格已经低到3分钱,但很少有人去农村收购大白菜,济南周边地区的很多菜农到现在一棵也没卖出去,有的甚至烂在了地里。对种白菜为主要收入来源,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现在更是雪上加霜。根据调查了解,去年大白菜价格走低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前年大白菜价格特别高,菜农收入颇丰,造成去年种植面积大量增加;二是去年大白菜生长期天气较好,病虫害极少,单产大幅度提高;三是入秋以来,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在下滑;最重要的一点是韩日国民冬季有腌制大白菜的习惯,山东大白菜是他们腌制白菜的主要原料来源,由

2011~2013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3.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微、宏观) 2013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道德风险。 答: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又称败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的损失的可能。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例如,我国公费医疗中就存在着大量的道德风险现象。在公费医疗制度下,政府充当了医疗保险公司的角色,对每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实行全额的医疗保险。结果,享受公费医疗者的败德行为,一方面造成医药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使得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供给。 2.现实生活中很多商人秉承“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经商理念,请运用你学过的弹性理论分析这一传统的经商理论。 答:“薄利多销”指价格下降,销售量增加,收入提高的现象。“薄利多销”并不是一个普适性的概念,它是建立在一定的需求价格弹性基础上的。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降价会使总收益增加,但是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降价反而会使总收益减少。 造成“薄利多销”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大于1的,即当这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往往是富有弹性的。

图1-1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分析 如图1-1所示,商品的需求曲线D 是富有弹性的(对应的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当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上升,商品的需求量由1Q 增加到2Q ,在富于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由于销售量的增加幅度大于价格的下降幅度,最后致使总收入量上升,总收入的增加量相当于图1-1中矩形222OP E Q 和111OP E Q 的面积之差。 附:数理分析 由于TR P Q =?,所以()()d d d d +1+1d d d d d P Q TR Q P Q Q P Q Q e P P P Q P ???==?=?=- ??? 当1d e >时,有d 0d TR P <,从而总收益TR 与商品的价格P 反方向变动。因此,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使得总收益增加。 3.什么是机会成本?试举两例说明。 答:(1)机会成本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2)例1,当一个厂商决定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用生产汽车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辆自行车。假设用于生产一辆汽车的资源不用于生产汽车时,生产20辆自行车所获收益最大。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0辆自行车。如果用

南开20秋《初级微观经济学》(1609、1703)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1.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A.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经济利润都为零 C.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D 2.住房价格上涨时,以下哪种是政府有效的调控手段?() A.严格控制土地供应 B.放松土地供应的控制 C.对房产交易增税 D.劝说市民不要买房 答案:B 3.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4.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料价格下降了,则这种产品的()。 A.需求曲线左移 B.需求曲线右移 C.供给曲线左移 D.供给曲线右移 答案:C 5.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 A.生产达到最优技术水平 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技术水平降低 C.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D.资源浪费

答案:C 6.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的关系是()。 A.上策均衡包含纳什均衡 B.纳什均衡包含上策均衡 C.上策均衡优于纳什均衡 D.上策均衡不劣于纳什均衡 答案:B 7.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则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 A.上升的 B.下降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答案:D 8.按照产量和经济效率的大小排序,四种市场结构依次为()。 A.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 B.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C.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垄断 D.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 答案:B 9.厂商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是()。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D.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答案:B 10.以下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B.无差异曲线通常都凸向原点

【尔雅】奥鹏南开16春学期微观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关键字】尔雅 16春学期《微观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需要和需求的分别是什么? . 需求是受货币预算约束的需要 . 需要是包含在需求之内的 . 它们两者没有任何联系,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 它们两者没有本质分别 正确答案: 2. 串谋垄断是由哪个经济学家提出的? . 蒙代尔 . 卡特 . 张伯伦 . 洛佩慈 正确答案: 3. 影响供给的因素除了价格外主要的其他因素是什么? . 技术,投入品的价格 . 技术,社会制度 . 微观政策,技术水平 . 微观政策,投入品的价格 正确答案: 4.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 生产多少 . 生产什么 . 怎样生产 . 为谁生产 正确答案: 5. 一个以上时点的经济变量分析称为: . 比较分析 . 静态分析 . 比较静态分析 . 动态分析 正确答案: 6. 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 帕累托有效配置,帕累托改进 . 帕累托经济利润最优,帕累托资源利用率 . 经济增长率,就业率 . 社会福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 7. 从技术水平角度看生产可能性曲线如果平行向外移动原因是什么?. X产品的技术提高速度大于Y产品 . Y产品的技术提高速度大于X产品 . X和Y产品技术提高的速度是相同的 . X和Y产品技术降低的速度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 8. 根据边际产量曲线MPPL=21+18L-3L2在L取值为7时边际产量为多少? . 0 . 21 . 41.25 . 47 正确答案: 9. 单方控制的双寡头垄断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 卢瑟福 . 李约瑟 . 克里芬 . 斯坦伯格 正确答案: 10. 经济学按照经济学原理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 人文经济学和自然经济学 . 灾害经济学和收益经济学 . 社会经济学和科技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正确答案: 11. 在斯坦伯格模型中假定厂商二天真将厂商一的产量带入自己的利润函数之后的得到的利润是多少? . 3200 . 2806 . 2300 . 300 正确答案: 12. 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开创者是哪位学者? . 赫克曼 . 刘易斯 . 纳什 . 菲尔兹 正确答案: 1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 资源开发,经济收益,经济稳定,政府的宏观调控 .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经济稳定,政府的宏观调控 . 充分就业,资源开发,经济稳定,政府的宏观调控 . 充分就业,资源开发,经济收益,政府的宏观调控 正确答案: 14. 需求收入弹性m的取值为多少的时候商品是奢侈品? . m<0 . m>0 . m>1 . 1>m>0 正确答案:

南开在职微观经济学总复习-答案

微观 一、名词: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均衡价格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定理 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供给定理 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经济利润 ::::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在垄断的情况下,对不同顾客收取不同价格的情况。厂商对不同的顾客加以区分,并使其支付不同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指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增加的成本或减少的利益。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用公式表示为MC=ΔC/ΔQ。在短期内,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呈现U形。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形状。 完全竞争 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基本特征:①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占有非常少的市场份额,以至于都把市场价格视为既定而加以接受;②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至少在消费者看来是如此;③行业中不存在进入障碍,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④消费者或厂商拥有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汇编

第一章 一.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当天起,调整汽油、柴油的出厂价。这是在一个月内,发改委第二次上调油价,也是今年油价的第五次调整。 答:频繁的油价调整,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心理预期:油价还会上涨。油荒就是这样在中国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切都源于前不久的成品油调价,而火上浇油的则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 二.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 答: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第二章 一.俄尼斯特-沃克曼在理财上是个保守主义者。他的年收入有2.5美元,他把其中的1万美元存入了当地银行,并且每月投资200美元在信誉卓著的债券和蓝筹股上。此外,每星期总有一两次,俄尼斯特会用10美元来买彩票;每年他还会带着1,000美元去一次毕勒斯睹上一把,而且他几乎每次都是空手而归。 答:储蓄和投资行为自身并无效用,而仅是达到理财目的的工具而已。相反,赌博是有趣的,起码对俄尼斯特和其他有相同爱好的人来说是如此,确实,赌博也被当作实现理财目的的工具,但赌博本身对那些定期赌博的人来说通常是快乐之源。对于俄尼斯特来说,赌博和赢钱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以至于使他专注于此,当然还会带来潜在的收入。俄尼斯特愿意以他输掉的钱来“购买”他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二.鄱阳湖自3月20日12时起进入第15个全湖春季禁渔期。禁渔期和禁渔 区内,不准从事任何形式的捕获作业,不准销售禁渔期的任何捕获物。 答:春季是鱼类繁殖的旺盛期,此时鱼类繁殖的数量可以满足人类日后的需

初级微观经济学

初级微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 ★考核知识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考核知识点: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技术 ★考核知识点: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技术 ★考核知识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知识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知识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知识点:需求曲线 ★考核知识点:需求曲线 ★考核知识点: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3.1.3(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消费者均衡的原则,x y P P y x MU MU ★考核知识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考核知识点:恩格尔定律 ★考核知识点:无差异曲线 ★考核知识点:等产量线 ★考核知识点:生产要素

★考核知识点: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考核知识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考核知识点: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标准 ★考核知识点: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 ★考核知识点: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考核知识点: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考核知识点: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考核知识点:价格歧视的程度 ★考核知识点:帕累托标准 ★考核知识点:道德风险 ★考核知识点:道德风险 ★考核知识点:外部经济 ★考核知识点:外部不经济和外部性的防治 二、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都可以在教材或者课件上找到相应的答案) ★考核知识点:边际技术替代率 4.3.3(考核知识点解释) 所谓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当产量水平保持不变时,两种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或者更具体地说,为保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不变,由于增加1单位要素x 的使用而必须放弃的要素y 的数量,就是要素x 替代要素y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用公式表示就是:x MRTS y y x ?=-?。 ★考核知识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1.2(考核知识点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终将趋向下降。 ★考核知识点:互补品 2.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减少,其需求的交叉价格

初级微观经济学题库(南开大学在线作业题库)

《1603在线作业》 1. 针对外部性可采用的补救办法包括() A. 赋予财产权 B. 课税和补贴 C. 政府的直接管制 D. 以上都可以 满分:2 分得分:2 D 2. 投入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量称为()。 A. 平均产量 B. 边际产量 C. 平均可变产量 D. 总产量 满分:2 分得分:2 B 3.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A. 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B. 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C. 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 D. 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生产要素变动是对产量的影响。 满分:2 分得分:2 C 4. 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性商品,则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 B的价格上升 B. B的消费量上升 C. B的价格下降 D. B的消费量下降。 满分:2 分得分:2 D 5. 垄断厂商所面临的边际收益曲线是() A. 向下倾斜的 B. 向上倾斜的

C. 垂直的 D. 水平的 满分:2 分得分:2 A 6. 以下哪种原因不会造成需求水平的移动() A. 居民收入增加 B. 消费偏好改变 C. 价格短期调整 D. 替代产品增加。 满分:2 分得分:2 C 7. 动态博弈的核心问题是() A. 谁先行动 B. 承诺的置信性 C. 是否存在上策均衡 D. 以上都是 满分:2 分得分:2 B 8. 厂商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是()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 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D. 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满分:2 分得分:2 B 9.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A. 水平曲线 B. 自左向右上倾斜 C. 垂直于横轴 D. 自左向右下倾斜 满分:2 分得分:2 B

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奢侈品消费

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奢侈品消费 谁在消费昂贵?奢侈品消费群调查 1.使用范围: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要考核的知识点: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因素;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偏好的改变与需求规律; 奢侈品消费与需求规律。 3.思考题: (1)就你目前的状况,对你自己来说,什么样的东西会是奢侈品?你用的是什么标准来定义奢侈品的? (2)你能否总结一下目前我国影响奢侈品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其表现如何? (3)用你学习过的理论来分析奢侈品消费问题? (4)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人们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在女生张茜的想像中,一个标准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存在两种分裂的形象:平时穿着amarni中规中矩的套装、在北京CBD林立的高档写字楼中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英语流利、每年去欧洲度假一个月;或者――另一种“可怕”的情况:穿着皮尔卡丹的西装、系着金利来皮带,用带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告诉香港的某位售货小姐“要买一块劳力士金表”。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 一、奢侈品的消费增长与GDP增长 仅仅在数年之前,全世界奢侈品牌关注的还不是中国,而是台湾、香港等亚洲的几条“小龙”,再往前追溯,日本人在欧美一度就是有钱人的代名词。杨清山对此做出了解释: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

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他谈到自己曾经到过的一个中国内地小城,那里的人们在不知道“比萨”为何物的情况下,对奢侈的憧憬就是“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吃一顿比萨”。对于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高小姐来说,她的“比萨”是一个标价5700元的Ferragamo白色挎包,在买这个包之前,她犹豫了很长时间。“毕竟我去年才从学校毕业,现在一个月收入也不过4000左右,为了买这个包,我两个月没有买一件衣服,天天在公司吃盒饭。但是我们这种公司大家都很注意品牌,特别是一些香港过来的女同事,眼睛好厉害,见面第一眼就看你穿什么鞋、背什么包。 相比套装来说,一个包可以天天带、背好多年都不会过时,而且跨上后确实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特显档次,我觉得这是最划算的消费了。”高小姐这样停留在买品牌包阶段的女孩被称为“包法利夫人”:因为收入不够,她们只能通过购买名牌相对便宜的配件来暗示自己也是富裕阶层的一员。这样的消费者在价位相对较低的奢侈品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普华永道的分析师岳峥指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和国外相比有两个不同点:第一,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合家旅游才是大家向往的奢侈品。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仍然不够富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密度人群助长了消费中的攀比之风。杨清山的调查显示:与很多人想像的不同,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实际上是中产阶级。巴黎百富勤公司给他们的定义是:家庭资产30万以上、年收入10万以上。“当然,如果要经常性的消费奢侈品,标准应该再高一点”,杨清山说:“我觉得月收入2万元到5万元的这部分人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奢侈品消费者。”据他估计,到2010年,这个人群将增长到2.5亿。 二、终端消费者――政府官员? 大学生用一顿哈根达斯冰淇淋、工薪阶层用一瓶chanel香水来满足自己奢侈的梦想。但是,对于那些价格顶极的奢侈消费品来说,他们在中国的成功显然不能简单地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群消费欲望的集中爆发来解释。3个月前,当德国人斯蒂芬把90副LOTOS眼镜在坐落于北京王府井的雅视一仟眼镜店摆开时,有中国媒体惊呼“中国奢侈品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斯蒂芬表示,在LOTOS最大的市场日本,几乎政府所有官员都是这些每副10万-50万欧元的眼镜的顾客。因此在中国,他也坚持认为,“这(政府官员)将是一大块潜在市场”。斯蒂芬的想法得到了香港雅视集团的认可,2003年9月,雅视一仟曾经试着引进了日本的一个眼镜品牌,售价在人民币1至3 万元之间,原来担心卖不掉,结果5个月就卖掉了10副。公司总经理陈京宪说,这些产品终端消费者基本上均是政府官员。言下之意,眼镜的购买者如果不是官员,也会把眼镜作为送为官员的礼物。因此,雅视集团对LOTOS的下一步销售措施是:在今年斯蒂芬再次来华后,将专门组织一次针对政府官员的市场推广。奢侈品背后的富豪动力相对别的奢侈品来说,眼镜比较低调,这也许是它得到政府官员追捧的一个原因。同样是世界顶级的奢侈品,一位宾利公司的员工对那些可以花888万买一辆宾利728加长版的“神秘买家”的解读是“肯定不是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就算他买的起他也不敢买。”能买而且敢买宾利的中国人是“在30~50岁之间,成功人士、社会名流,特别是一些演艺圈的名流”。另一豪华车品牌劳斯莱斯上海公司总经理凤时宏为自己的顾客勾勒出另一副有趣的肖像:来自上海或者邻近的浙江某地,大多数是房地产业的老板,都不是中国各种富豪排行榜上的人物。这些神秘富豪们虽然财产来源、规模、去向一直不为外界所知,

如何学习微观经济学

小生才疏学浅,不敢讨论什么高深话题,只愿一并和大家努力,振兴微观版面,同时也希望讨论问题的帖子更多一些,毕竟资源只是资源,若不能为我所用,it still means nothing. 现在进入正题,在凯恩斯革命之前,经济学基本上就是指微观经济学,马歇尔大人的《经济学原理》基本也是在讨论如今所谓的“微观”范畴,到新古典时代,即便是比较“标准”的宏观经济学家,也在为其宏观模型寻找坚实的微观基础,足见微观经济学之于整个经济学殿堂的重要性,大部分本科生进入大学之后也是按照先微观后宏观的顺序学习经济学的与宏观经济学迥异。而且从某种层面讲,微观经济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很多内容已经被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们认可,因而体现在教科书上就是大部分书籍无论从体例还是编排逐渐趋向一致.可以这么说,一本好的经济学教科书可一整整影响一代经济学人,当年由高老翻译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这样,科尔纳的《短缺经济学》也是这样(顺便给个书讯,07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很不错的书,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学),当然从今天的角度看,经济学已成显学,教材更是有百家争鸣之势,鄙人由于专业缘故,在本科这几年读了基本微观的教材,所以斗胆在这里给一些浅显的评注,欢迎大家讨论。 一.初级教材。其实大家区分教材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一般是依照教材对阅读者数学基础的要求而言的,我也基本同意这种分法,但显然有很多“教科书”公式虽不多,但思想足够深刻,难度远在初级之上,这些“教材”我在后文专门讨论。 打头阵的自然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Mankiw是少数几位愿意花心思给本科生写书的经济学大家,作为新凯的领军人物之一,Mankiw无论在政界还是学术界都是蛮有地位的,所以他的书自然也是值得一看,再加上出身Harvard这样的“名门”,自然又有了很强的广告效应,我上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出版了第四版了,是梁小民老师翻译的,翻译的不错,宏微两册分开,微观显然比宏观要厚很多,但是强烈推荐大家看宏观分册(跑题了&……),宏观分册秉承了mankiw那本中宏简洁流畅体系完整的特点,看完之后对凯恩斯经济学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越跑越远…… 其次是帕金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人大不少老师一直拿着本书做大一新生的教材,英文版封面好像是个拿着枪的战士,有点攻占硫磺岛的意思……帕金的书我只看过这一本,说实话,写的很好,很多模型介绍的很到位,而且人民邮电的纸张要比北大的好。 康桑阿米达……music…… 现在隆重推出本编辑重点推荐的初级教材,由鄙人最稀饭的经济学者,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以及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联合写就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这段时间有本经济学科普读物《牛奶可乐经济学》很火,D版都满天飞了,这本书就是由上面这位弗兰克大人写的,读过的人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对,确实很有意思,那么他的这本《经原》也同样很有意思,甚至可以说非常有意思,弗兰克还有出中级教材,叫……呃,这个在下一个帖子说,也非常非常有意思。经济学本身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能把教科书写成这样,我觉得很了不起。这本书主要是例子鲜活,而且秉承了弗兰克教授一贯的“经济自然主义者”这个思维,让你常常掩卷沉思,欲罢不能……郑重声明,本人系在校学生,绝非清华大学出版社邀请的枪手,但是我个人强烈认为这本书要好于北大出的曼昆的教材,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喜欢这种东西也是因人而异嘛。 接下来就是再版了n多次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了,一本书能从八十年代火到现在,不容易,看外国的教材,只要看它再版的次数,基本可以得知它在国外大学的地位,这本再版了18次的书(现在可能是19ed了),跟马歇尔大人的书有一拼了。萨缪尔森还有《经济分析基础》这样很数理的东西,个人感觉他的这本经济学在某一版之后就基本是他的学生在做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 期末考查作业 姓名:张玉 学号:1108110191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日期:2012年06月1日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一:上大学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高等院校从2003年开始逐年扩招,每年增幅达到22%,而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约3%,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远远大于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量,从而导致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大学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即使找到了工作,获得的相对收益也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与扩招的增长速度不对等,因此伴随着大学生失业率的上升至2010年高等院校不再扩招,社会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能达到预期收益,教育投资同时面临着机会成本问题,所以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上大学无用论”,因此很多勉强供得起大学生或者供不起大学生的家庭就选择让孩子放弃上学而直接就业。这种决策是否合理呢?现在就从经济学的机会成本这一角度来分析一下。 二:案例研究的意义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从这个词源来说,家庭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作为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作为家庭成年人的大学生,不得不考虑经济问题。由于家庭资源稀缺有限的特点,而大学生的学业生涯,往往会对有限的家庭资源“多吃多占”,这就会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深刻领悟着家庭“经济学”,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与就业的观念。

机会成本概念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情况下,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往往是参照它的替代品的最高价值来衡量的。1982年著名的“一年回本”化纤厂因为这一概念被标记为“不值得宣传”的工厂;摩托罗拉因为这一概念成为了全球知名企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机会成本这一概念仍然适用。对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它的替代品就是不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对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基本既定的情况,如何通过四年的努力增加不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成为了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追求的方向 三、专家学者观点——对上大学的机会成本的理解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辟有专门一节来讨论这个问题。.所谓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即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我们在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活动中的实际货币支出,它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则是指大学教育资源在用于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量的价值。

2015年南开大学900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15年南开大学900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家电行业的制造商发现,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包括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其竞争是很激烈的。因此家电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请分析上述说法是否正确? 答:否。理由如下: (1)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即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④信息是完全的。 (2)家电行业并不具备以上几点特征,不同的家电厂商有着不同的定价权,家电商品也有所差异,因此不能说明家电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家电行业的特点比较符合垄断竞争市场。 2.对于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性厂商,如果他在长期均衡条件下获得正的利润,

那么它是否能够拥有一种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请说明理由。 答:该企业不可能拥有一种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原因如下: (1)在长期均衡下,企业的利润()0L L pf x wx π=->,其中 是长期均衡下要素的使用量,此时厂商已实现利润最大化。 (2)若企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则对任意的1t >,就有()()L L L L pf tx twx t pf x wx -=-????,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会选择t →+∞,即把生产规模无限扩大,利润也能增加 倍,与前面长期均衡的状态是矛盾的,因此这是不可能的。 3.请问什么是占优策略均衡?什么是纳什均衡?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1)占优策略均衡是指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不依赖于其他人的策略选择,不论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他的最优策略是唯一的。 (2)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人不改变自己的策略,任何一个参与人都不会改变自己策略的均衡状态。 (3)占优策略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强的一个博弈均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者的任何策略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唯一的。而纳什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是最优的。所以,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4.和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可能从哪些方面促进经济效率,试举例说明。 答:和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可以从以下方面促进经济效率:

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

案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 1. 使用范围: 第八章“寡头市场” 2. 要考核的知识点:寡头市场形成卡特尔的原因 卡特尔组织的稳定性 3.思考题: (1)为什么在寡头厂商间产生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 (2)本案例中,什么条件有利于形成卡特尔?这些条件中,哪些可以在:(a20世纪70年代初期;(b80年代中期;(c2000年的石油市场上找到? (3)形成了卡特尔后,什么原因会导致卡特尔瓦解?为什么卡特尔成员要破坏协议? (4)OPEC采取了哪些措施阻止1981年以来实际石油价格的长期下降趋势? (5)许多石油分析家预测,由于世界石油储量趋于枯竭,在10~20年内世界石油产量就会迅速下降。这对OPEC 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 若干具有垄断地位的经济主体(厂商或国家组织)结成行业内的 “卡特尔”(Cartel是当代经济生活中利益共谋的一种形式。OPEC是 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组织形式,我国在彩电行业,或汽车行业也都 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卡特尔组织形式。但卡特尔组织很不稳定,容易短 命,这或许是各个利益主体“谎言”“欺骗”在做怪的结果。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它建立于1960年,由五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组成: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该组织确定的目标如下: ·协调并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 ·采取措施确保价格稳定、消除有害而又不必要的价格波动。 在1960年以前,这些石油生产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它们根据“让步的协议”进行石油开采。根据这份协议,石油公司有权开采石油,并为此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这意味着石油生产国在石油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 尽管1960年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但直到1973年石油生产的控制权才由石油公司转到石油生产国,由OPEC 决定石油的产量并以此决定其石油收入。此时,OPEC已拥有13个成员国。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定价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把沙特阿拉伯(它是市场领导者原油价设定为市场价,然后其他各成员国依据这个价格设定它们自己的石油价格,成为支配型“企业”价格领导地位的一种形式。 只要需求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同时价格又无弹性,那么这项政策就会导致价格大幅度提高,从而收入大量增加。1973年和1974年,在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过后,OPEC把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12美元以上。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1979年,而石油的销售量并没有明显下降。 可是,1979年之后,石油价格进一步由每桶15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40美元,需求开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了经济衰退。 面临着需求的持续下降,OPEC在1982年之后同意限定产量并分配产量定额,试图维持 这个油价。1984年达成协议,最高产量为每天 1600万桶。然而,由于下列原因,卡特尔开始被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